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有关茶具的诗句

有关茶具的诗句

2016-11-02 11:29: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有关茶具的诗句(共7篇)关于茶的诗词关于茶的诗词茶诗经典 陆羽《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茶与禅宗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闲情逸趣入诗 居易《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茶具的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关于茶的诗词
有关茶具的诗句 第一篇

关于茶的诗词

茶诗经典 陆羽《六羡歌》: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茶与禅宗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闲情逸趣入诗 居易《两碗茶》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赵朴初 诗茶禅道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雪煎茶》

〖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有关茶具的诗句】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娇女诗》

〖西晋〗 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有关茶具的诗句】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钅历〗。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池,难与沉水碧。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唐〗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其名谁定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六羡歌》

〖唐〗 陆羽

不羡黄金纎,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夏日闲居》

〖唐〗 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有关茶具的诗句】

《一言到七言诗》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前岂堪夸。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一言到七言诗》(又称一七体)。

《对茶》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摊破浣溪沙·莫分茶》

〖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宋〗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臼》

〖宋〗秦观

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 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 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 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 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 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 愿偕黄金碾,自比百玉缸。 彼美制作妙,俗物难与双。

《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

中国古代的茶具
有关茶具的诗句 第二篇

中国古代的茶具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同时,由于我国的陶瓷业历史悠久,我国的茶具更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它既是我国茶文化的宝贵历史遗产,又是代表各个时代的工艺美术产品。

最初人们喝茶是用饮食器具。一器多用、一具多用是中国古代社会各种器具的共同特点。专用茶具的出现是饮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感到需要一种专门器具的时候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茶叶的利用在前,茶具的产生在后,两者并不是一道问世的。

茶具是指与饮茶有关的专门器具,公元前一世纪,四川王褒所著的《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烹茶尽具”之类的话,说明当时煮茶已经有专门器具。

唐代以前,各地使用茶具的情况较为复杂,除一般使用碗、杯之外,某些地方还有用酒器来饮茶的情况。富豪之家的碗、杯多是用金锡制成的精美器具,一般平民饮茶主要使用陶瓷碗。

唐代盛行饮茶,士大夫和文人多以饮茶为韵事,他们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及烹茶方法,对茶具也非常重视。唐代中期,陆羽著《茶经》对唐代各地所产的茶具作了细致的比较和评论,他说:“碗,越州上,鼎州次„„洪州次。”“邢不如越”,“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窑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它在唐代生产的白瓷瓯,即茶碗,是当时很流行的茶具。唐代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①〔无〕无论。贵贱通用之。”可见其生产规模之大和影响之远。越窑在今浙江余姚、绍兴一带。陆羽《茶经》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越窑所产的瓯,曾经风靡一时,因而历代留下了不少赞美越窑茶具的诗篇,如唐诗人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中有:“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施肩吾《蜀茗词》言:“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陆羽从品茶的角度抑邢扬越,认为越窑瓷器质量应在邢窑之上。对此,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认为:“陆羽按照瓷色与茶色是否相配来定各窑优劣,说邢瓷白盛茶呈红色,越瓷青盛茶呈绿色,因而断定邢不如越,甚至取消邢窑,不入诸州品内„„瓷器应凭质量定优劣,陆羽以瓷色为主要标准,只能算饮茶人的一种偏见。”色彩的好恶,带有个人的主观心理作用,这可能因为陆羽是处士,他比较欣赏青绿色这种静态的色彩,这种色彩可以使观赏者的心情趋于宁静淡泊。

唐代茶碗比饭碗的器形要小,器身较浅,器壁成斜直形,敞口浅腹,适于饮茶。茶碗大都制作精良,釉①〔釉(yòu)〕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磨成粉末,加水调制而成的物质,用来涂在陶瓷半成品的表面,烧制后发出玻璃光泽,并能增加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色莹润。越窑和邢窑的茶碗,造型风格又各有特点,邢窑的茶碗比较厚重,口沿有一道凸起的卷唇,它与越窑茶碗“口唇不卷”,胎体轻薄的做法有明显区别。越窑除了具备“捩〔捩〕读niè。翠融青”的釉色之外,造型也很优美精巧。从皮日休的“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和徐夤〔夤〕读yín。的“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等诗句中,可以想见越窑青瓷茶碗形质之美。

与茶碗相配套的茶壶在西晋就已出现,从晋至隋,茶壶的式样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流子(嘴)都是作鸡头状。到唐朝,茶壶称为注子,或称茶注,这时的壶式,普遍以

短形小流代替了过去鸡头饰流。

唐代还首创了一种饮茶用的碗托,用以托茶,称为茶托,又称盏托。茶托的器形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前些年,曾在浙江宁波市出土了一批唐代越窑青瓷器,其中就有带托连烧的茶碗。茶托口沿卷曲作荷叶形,茶碗则作花瓣形,加以釉色青翠,所以唐末诗人徐夤将茶和盛茶的茶具比之“嫩荷涵露”。

唐宋以来,文人作诗献词称颂茶德,饮茶成为一种“雅道”,茶具也成为一种雅器。唐朝饮茶一般用碗,宋朝以后就不用碗而改用盏了。盏实际上也是一种小碗,但比唐碗小巧精致。由于宋朝盛行用盏饮茶,盏托使用更加普遍,而且制作也比唐朝精细多姿,盏托的托口突起,托沿多作莲瓣纹,托底中凹。茶壶到南宋时,壶式明显由饱满变得瘦长,北宋的茶壶,流子多在肩部,而到南宋末年,流子已移至腹部。

宋代的茶具以黑色为贵,这与宋人喜爱斗茶有关。宋代的茶是制成的半发酵膏饼,饮用前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茶碗内,再沏以初沸的开水,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沫。宋代的茶盏虽有黑釉、酱釉、青釉、青白釉、白釉等五种釉色,但以黑釉茶盏更便于衬托白色茶沫和观察茶色而受到斗茶者的珍重。宋代人斗茶,首先要斗色。蔡襄《茶录》就曾说过建安(今福建)人斗茶先斗色的情况。建安人对当地所产的一种半发酵的白茶评价很高,因而茶色贵白。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清明,故建安人斗茶以青白胜黄白。其次是以茶汤先在茶盏周围沾染水痕的为负,这种白茶因含有黄色染精和胶质,时间久了茶汤便会在盏内壁上染成一圈水痕。宋代斗茶都采用白茶,当然以黑盏最为适宜观色。正因为有这种特殊的需要,黑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此兴起了不少专烧黑盏的瓷窑,尤以建安地区最为突出。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黑釉茶具从釉色上说未必很美,但制瓷工匠在黑釉釉面上烧出了丰富多彩的装饰,有的呈现出兔毫或圆点等不同形式的结晶,有的釉面色泽变化万千,有的又剔刻出线条流畅的各种纹饰。这些图饰各自风行于不同地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宋末元初,景德镇的瓷茶具异军突起,从此成为最为名贵的茶具。景德镇的茶具品种繁多,形态别致,制工精良,装饰丰富,特别是它的瓷茶杯,素以“青如天,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称著中外。因日本的“茶汤之祖”珠光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便把景德镇的青瓷茶具定名为“珠光青瓷”。【有关茶具的诗句】

瓷器出现以后,茶具中的陶器便随之销声匿迹了。但至明朝,一种刚刚问世的陶茶具又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这就是江苏宜兴的紫砂陶。特别是在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饮茶用紫砂壶逐渐蔚为风尚。明人饮茶,已由前人煮茶而改为沸水泡茶,与现在饮茶方式一样,正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写道:“先握茶手中,俟①〔俟〕等待。汤先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盏覆定。”这样,紫砂茶壶的优点就更加显露出来,前人总结紫砂壶有七大优点: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泌”;其二,壶经久用,即使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其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虑,又可文火炖烧;其五,紫砂壶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其六,壶经久用反光泽美观;其七,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

由于具有以上这些优点,再加上嘉靖年间的供春和万历年间的大彬两位著名艺人的制壶绝技,使紫砂茶壶造型庄重典雅,形状千姿百态,色泽也很古朴光洁。此外,紫砂茶壶还常雕以书画,金石书画、诗词联句,集名家佳作镌刻壶上,得以“壶随字贵,字随壶传”,使紫砂茶壶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欣赏品。这样,紫砂壶问世不久便名噪天下,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周高起《阳羡茗壶录》说:“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之与黄金争价。”

明代以后,我国优质茶具一直保持着“景瓷宜陶”的格局,也就是瓷茶具以景德镇为首,陶茶具以宜兴紫砂为最,至今未变。

我国古代茶具种类非常丰富,除了陶器、瓷器外,还有铜器、锡器、银器、金器、漆器、玉器、水晶、玛瑙等等,但因价值昂贵或实用性不大而流行不广。古代一些茶具上还常绘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翠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各种花卉、山水画等图案,诗情画意,尽在其中。人们在品饮茶叶之时,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些茶具的艺术之美,为品茗平添一番情趣。

有关陶瓷的古诗(自己整理的,相当全面)
有关茶具的诗句 第三篇

送许屯田诗

宋·彭汝砺

浮梁巧烧瓷, 颜色比琼玖。

因官射利疾, 从喜君独不。

父老争叹息, 从事古未有。

咏景德镇兀然亭

明·缪宗周

陶舍重重倚岸开, 舟帆日日蔽江来; 工人莫献天机巧, 此器能输郡国材。

赠昊十九

明·李日华

为觅丹砂到市廛, 松声云影自壶天; 凭君点出琉霞盏, 去泛兰亭九曲泉。

赠昊十九

明·樊玉衡

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

白玉金边素瓷胎

清·弘历(乾隆皇帝)

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宣德宝石红釉碗

清·弘历(乾隆皇帝)

【有关茶具的诗句】

雨过脚云婪屋垂, 夕阳孤婺照飞时; 泥澄铁镞丹砂染, 此碗陶成色肖之。

咏宣窑霁红瓶

清·弘历(乾隆皇帝)

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画翻嗤更是空。

年窑墨注歌 清·查俭堂 国朝陶瓷美无匹, 尔来年窑称第一。 不让汝定官歌均, 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 戏紫蘅中丞 清·许谨斋 宣成陶器夸前朝, 收藏价比璆琳高。 元精融冶三百载, 迩来杰出推郎窑。 郎窑本以中丞名, 中丞嗜古衡览精。 网罗法物供品藻, 三千年内纷纵横。 范金合土陶最古, 虞夏商周谁复数。 约略官均定汝柴, 零落人间搜出土。 中丞嗜古得遗意, 政治余闲呈艺可。 雨过天青红琢玉, 贡之廊庙光鸿钧。 景德镇神游 美·郎菲罗 偶作飞鸟来此地, 景德镇上望无余。 俯看全境如焚火, 三千炉灶一齐熏。 充满天际如浓雾, 喷烟不断转如轮。 苍黄光彩凝画笔, 朵朵化去作红云。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 清·唐英 重来古镇匪夷想, 粤海浑如觉梦乡。 山面水心无改换, 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 仍见陶烟五色长。 童叟道旁争识认, 须眉虽老未颓唐。 丁峁仲冬返洵阳,留别珠山陶署 清·唐英 廿载须眉江上翁, 渔滨栖息故乡同。 马鞍山碧里村雨, 鸭尾船轻昌水风。 鬼儡丰神箫鼓外, 报酬事业榷陶中。 霜清使节洵阳道, 枫意如春万树红。 窑民行 清·沈嘉徴

景德产佳瓷, 产瓷不产手; 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 陶业活多人, 业不与时偶; 富户利生财, 穷工身鍸口。 食指万家烟, 中外贾客薮; 坯房蚁蛭多, 陶火烛牛斗。 都会罕比雄, 浮色抵一拇。 昌江杂咏(选二首) 清·凌汝锦 重重水碓夹江开, 未雨殷传数里雷; 舂得泥稠米更凿, 祈船未到镇船回。 百种佳瓷不胜挑, 霁红霁翠比琼瑶; 故家盆盎无奇品, 不羡哥窑与定窑。 浮梁竹枝词(选一首) 清·郑风仪 碓厂和云舂绿野, 贾船带雨泊乌蓬; 夜阑惊起还乡梦, 窑火通明两岸红。 陶阳竹枝词(选九首) 郑廷桂 蚁蛭蜂巢巷曲斜, 坯工日夜画青花; 而今尽是都鄱籍, 本地窑帮有几家。 坯房挑得白釉去, 匣厂装将黄土来; 上下纷争中渡口, 柴船才拢槎船开。 码头柴槎各分堆, 伙计收筹记数来; 窑位客行催要紧, 先后三日一回开。 巧样瓷名尚脱胎, 金边细彩暗炉开; 寿溪不是侬家卖, 昨日新窑试照来。 青窑烧出好龙缸, 夸示同行新老帮; 陶庆陶成齐上会, 酬神包日唱单腔。 九域瓷商上镇来, 牙行花色照单开; 要知至宝通洋外, 国使安南答贡回。

轻灵手巧补油灰, 估得明堆又暗堆; 好约提篮小伙伴, 黄家洲上走洲来。 鹅颈滩头水一湾, 驳船禾秆积如山; 瓷件茭成船载去, 愿郎迟去莫迟还。 五月节迎师主会, 六月还拜风火仙; 龙缸曾读唐公记, 成器成人总靠天。 追赠昊十九 清·朱琰 丹泉兄弟知名久, 甄土新裁总后尘; 独有琉盏在江上, 壶中高隐得诗人。 陶歌(选三十五首) 清·龚鉽 江南雄镇记陶阳, 绝妙花瓷动四方; 廿里长街半窑户, 赢他随路唤都昌。 武德年称假玉瓷, 即今真玉未为奇; 寻常工作经千指, 物力艰难那得知。 方方窨子滤澄泥, 古语儿童莫坏坯; 炼到极稠捶极熟, 一归模范即佳瓷。 几家圆器上车盘, 到手坯成宛转看; 坯堞循环随两指, 都留长柄不雕镘。 出手坯成板上铺, 新坯未削等泥涂; 钧陶自古宗良匠, 怪得呈材要楷模。 坯乾不裂更须车, 刀销圆光不少差; 此是修身正心事, 一毫欠阙损光华。 画坯上釉蘸兼吹, 一体匀圆糁絮宜; 只有青花先画料, 出新花样总逢时。 青花浓淡出好端, 画上磁坯画面宽; 识得卫风歌尚絅, 乃知罩釉里同看。 白釉青花一火成, 花从釉里吐分明;

可参造物先天妙, 无极由来太极生。 看他吹釉似吹箫, 小管蒙纱蘸不浇; 坯上周遮无渗漏, 此中元气要人调。 青料惟夸韭菜边, 成窑描写淡弥鲜; 正嘉偏尚浓花色, 最好穿珠八宝莲。 如椽大笔用羊豪, 颠旭能书莫漫操; 看他含釉如含墨, 一样临池起雪涛。 官古人家釉果多, 含成胎质镜相磨; 非如饭器酥研甲, 果釉多将灰水和。 浇釉看来似易皱, 一般团转总均匀; 倘留棕眼兼鱼子, 却使微瘢玷美人。 滩过鹅颈是官庄, 沿岸人家不种桑; 手搏砂泥烧匣钵, 笑他盘子满桑郎。 匣钵由来格不同, 一般层叠着砂工; 更多平匣排清器, 遥望馒头正出笼。 匣钵烧皱破不妨, 倩他薄篾尽箍藏; 一经红火同镔铁, 格物谁能理工详。 魏氏家传大结窑, 曾经苦役应前朝; 可知事业辛勤得, 一样儿孙胜珥貂。 满窑昼夜火冲天, 火眼金睛看碧烟; 生熟总将时候审, 此中丹诀要亲传。 窑火如龙水似云, 火头全仗水头分; 羡他妙手频挥拨, 气满红炉萃晓氛。 开封火窨尚炎炎, 抢掇红窑手似钳; 莫笑近前热炙手, 霁威不似相公严。 窑边排橙检茅瓷, 器正声清出匣时, 最喜官商成一片, 未夸出钵与催诗。 白胎烧就彩虹来, 五色成窑画作开; 各样霁花与人物, 龙眠从此向瓶垒。

关于茶的经典语句
有关茶具的诗句 第四篇

1、高山茶叶,低山茶子。

2、吃茶吃味道,看戏看成套。

3、茶为万病之药。

4、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关于茶的经典语句

5、在又苦又甜的茶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6、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7、平地人不离糍粑,高山人不离苦茶。

8、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浓或淡色味交织之中,品出一种淡定的人生,一种不可释怀的人生,一种笑看风轻云淡的人生。

9、茶好客自来。

10、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

11、忙里偷闲,12、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13、茶有茶道,吃有吃道。

14、茶事,人生事。

15、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16、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

17、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18、大抵,茶的妙处,()抑或可以从中品出一种人生的滋味!

19、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20、文人的灵感都是饭后茶余发生的。

21、烟酒是亲家,烟茶是冤家。

22、茶道讲究五境之美——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23、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双强。

关于茶的句子
有关茶具的诗句 第五篇

1、“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鼓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茶香中,一颗心慢慢沉静下来。关于茶的句子。浮躁世界红尘滚滚,惟愿内心清风朗月。

2、开始入门,觉得喝茶舒服、有品味、爱屋及乌喜欢茶具;成高手,感受香、醇、韵、滑等等,看出品种、产地、制程等;后来,从茶汤看见春天、看见人生,3、月很圆,花更香,保重身体要健康;鱼在游,鸟在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手中书,杯中酒,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预祝中秋节快乐!

4、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东有龙井绿,西多黄镶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牛饮可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

5、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涩,第三口甜。回味一下,甘甜清香。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馈赠。关于茶的句子

6、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静心,过得从容。奋斗,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敬心,赢得坦荡。爱情,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净心,爱得真洁。人生,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尽心,活得纯粹。

7、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长。

8、佛能洗心,茶能涤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饮黑茶。生活禅,幸福茶,禅洱茯茶,一生幸福。

9、烫茶伤人,糖茶和胃,姜茶治痢;饭后茶消食,空腹茶心慌;午茶提神,晚茶失眠;隔夜茶伤脾,过量茶消瘦;淡茶温饮,清香养人。——<饮茶歌诀>

10、年有四季,天有四时,喝茶有益,喝茶有异。一年春喝绿茶,夏饮红茶,秋冬黑茶;一天当中上午绿茶,下午红茶,晚上黑茶,健康相随。茶者,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11、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

12、日出日落,春种秋收,该来则来,该去则取,生活其实很简单。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饮禅洱,随心,随性,平淡而醇厚,简单而真实。丑别寅来,虎年运。

13、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14、人生就像一杯茶,所不一样的是,它是用沸水冲沏,还是用温水冲沏,两种截然不同了:温水冲沏的茶,平平静静,没有激烈,没有动感,更看不到舒展的茶叶,也闻不到清雅的幽香,平淡无奇。而沸水冲沏的茶,却在一遍又一遍的翻腾、踊跃下,溢出阵阵扑鼻而来的清香。

15、陈年普洱,认清自己,做独特个性的女人最美。铁观音,寻求内心的平衡,做最真实的自己。武夷大红袍,超越短暂流行,做最有品味的女人。白毫银针,勾起浪漫小奢情怀。舒耐职场后援团教你如何掌握这四杯茶的秘密。

16、喝茶:当饮料解渴,生理需求。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形,讲究水质茶具茶境,喝时能细细品味,精神需求。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社交需求。茶道: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

17、茶为嘉“木”;以“锅炒杀青”,属“金”;煮茶用“火”;冲泡用“水”;以陶或瓷盛之,属“土”。一茶中“金木水火土”尽得,博取兼容阴阳五行的精华灵气,难怪茶叶有诸多养生养心之功效。

18、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

19、只喝金骏眉,不是领导就是装大款的;只喝绿茶,不是小资就是装高雅的;只喝普洱,不是晚上睡不着就是装收藏家的;只喝红茶,不是海归就是胃不好;只喝铁观音,不是天天坐单位就是开车的;只喝岩茶的,不是口味重就是天天不回家的;什么都喝的,不是茶人就是卖茶的!你喝哪种?

20、祝虎年爱情如绿茶般的新鲜,身体像红茶样的年轻,事业似黑茶,成熟稳定!

21、一个人在露台荡秋千,突然很感慨,机会像泉水一样涌出,却无人分享,无人述说,如果梦想一定要忍受寂寞,我情愿放弃,也只能和你,述说,远方的朋友。

22、君问归期未有期,安溪竞说铁观音;天若有情天亦老,碧螺春生忘不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宁折不弯太平猴;安得广厦千万间,香高持久爱毛尖;天长地久有时尽,回味无穷饮苦丁;衣带渐宽终不悔,茉莉花香惹人醉。

关于蜡烛的诗句
有关茶具的诗句 第六篇

1、黄昏独立佛屋前,满地槐花满树蝉。??<暮立>

2、归来未放笙歌散,画缄门开蜡烛红。??<夜归>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4、争奈野鸭无数健,黄昏来占日栖枝。关于蜡烛的诗句。??<和袭美悼鹤>

5、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眼日已斜。??<下醉>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7、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北青萝>

8、雨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幕鸦。??<隋宫>

9、长是江楼便伊健,黄昏犹待倚栏杆。??<归葵>

10、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长门烛>

11、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关于蜡烛的诗句。??<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12、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林灯灭烛时。??<曲池>

13、摆到荣回入暮霞,斑距嘶断七香车。??<无题>

14、屏风临烛钟,扞拔倚香。??<和孙林韦蟾孙省咏>

15、如何肯到清秋日,16、月榭故香因雨发,风怜残烛隔霜清。??<银河吹笙>

17、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楚吟>

18、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青陵台>

19、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销。??<明日>

20、犹犹复翩翩,黄昏扬冷烟。??<鸦>

21、银钥却收金锁台,月明花落又黄昏。??<宫词二首>

22、池暖五秋色,江晴有暮鸦。??<桂林路中作>

23、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菊>

24、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天涯>

25、楼上黄昏欲望休,玉带横绝月中钩。()??<代赠二首>

26、红蜡烛前明似昼,清毡帐里暖如春。??<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27、前明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灭。??<华清宫感旧>

28、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冬>

29、眼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浦云。??<题鸦>

30、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访隐者不遇>

31、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无题>

32、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无题>

33、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烛可待熏。??<牡丹>

34、烧兰才做烛,劈锦不成书。??<槿花二首>

35、求仙欲上鲜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板桥小别>

36、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楚泽>

37、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村红。??<晚坐寄友人>

3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3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盈小扇扑流萤。??<秋夕>

关于赏月的诗句
有关茶具的诗句 第七篇

1、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关于赏月的诗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6、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关于赏月的诗句。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佚名<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9、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

1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14、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5、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1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8、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0、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2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2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4、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2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7、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28、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2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

3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2、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3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37、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王涯<秋思赠远>

38、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3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41、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4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3、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韩愈<山石>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茶具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茶具的诗句 茶与茶具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关茶具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关茶具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7172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