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伤心失意的诗词

伤心失意的诗词

2015-12-22 00:18:0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一《古典诗词名句欣赏-悲伤的诗句诗词》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伤心失意的诗词》,供大家学习参考。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一
《古典诗词名句欣赏-悲伤的诗句诗词》

古典诗词名句欣赏-悲伤的诗句诗词

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 黄遵宪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促庵

二月卖新丝,五月祟谷;医得眼前疮,剜去心头肉。 聂夷中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 庄

十分秋色天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黄 庚

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 岛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抵相拟。 张若虚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里,悲与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王国维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 夔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杜 牧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杜 甫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丁 冠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发泥。 苏 轼

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 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佚 名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 甫

人生只合扬州老,祥智山光好墓田 张 祜

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虹英雄!沙天香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音乐由他人。 白居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 白 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 甫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年七十为奇。 唐 寅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佚 名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谢枋得 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 轼

人生寄一世,奄忽苦飙尘。 佚 名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徐悲。 杜 甫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普到九泉!高菊碉 人生育情泪沾臆 杜 甫

人生如梦,一尊还酥江月。 苏 轼

十年一觉扬州梦 杜 牧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 人生悉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李 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 轼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陶 潜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徐 通 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安石

人生识字忧患始 苏 轼

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丘逢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 轼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善 惠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 轼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 岛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琵琶记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二
《从湿心失意到诗心诗意》

从“湿心失意”到“诗心诗意”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感

陆传叶

我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在面对我的学生时,我试着用充满诗意的心情走进课堂,学习充满诗意地展开教学。这得益于我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在我初进职业学校时,看到的学生和我理解的学生形象相差甚远,他们一个个充满了乖戾之气。在教室的走廊,操场,校园的小径上学生们会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他们(她们)嬉笑怒骂,毫无顾忌。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村骂,国骂不绝于耳,骂人者和被骂者都喜笑颜开,没有伤心与羞辱之感。在职业学校教书的教师,尤其是女教师,都有点怕学生。原因是许多学生无视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讲话、睡觉,对老师的教育教学置之不理,有的甚至公然在课堂上与老师顶撞。

看到这样的状况,我的心里是充满的落寞与失意,伤心与悲凉。做教师的梦想差点泯灭。这时候,我读到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看到那些远古时候的精灵们,用他们的诗心与诗意阐释生命的真谛,用他们的热情与智慧谱写生命的篇章。有所成就者必经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样的心路历程,我有什么好失落的呢?

著名女作家三毛曾写过《野火烧不尽》,下面署名是“三毛”。也就是“野火烧不尽三毛”,取其“春风吹又生”也。春风又是谁呢?老师

吧,春风化雨嘛。可是三毛说,“学生才是春风呢!教了我好多东西。”我为何不像三毛学学呢?学生是春风,我还是什么?是被学生吹醒的春草?还是绚烂的山花?都不是。现实中的我是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以这样的心态来教育学生,如何有“春风吹又生”的体验。

《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由名句。”王国维认为作词最重要的便是“境界”。有境界,何患无“高格”“名句”?我们所谓的“兴趣”“神韵”无若是词的表象。“境界”才是根本。正如根深才能叶茂,如果意境全出,又何惧“兴趣”“神韵”之不足?

作诗词讲究“境界”与“高格”,做人、做教师的更应该讲究境界和高尚人格。三毛曾说:“我是个喜欢背十字架的人——其实也不能叫十字架,我喜欢背东西。背东西的时候使我觉得自己的肩膀还有用„„现在教书也这样。虽然我知道学生并不是那么依靠我,但在两百个学生当中,我能影响一个,使他上我的课能得到一点快乐——甚至我不敢讲知识——一点舒展,一点点光线,我就一无所求了。”这就是三毛的境界。一个值得我去膜拜的人。

如何才能使“境界”全出呢?王国维给了我们标准答案:一就是创作要有真情实感,讲求一个“真”字。其二,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词要做到“不隔”,也就是用词平实易懂。其三,诗人词人要做到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这三点建议用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是非常合适的。首先,我用真心

对学生,以我的热情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哪怕是一丝光线,照亮一个学生,也值得去尝试,值得去做。其次,我对学生感情真挚,自然朴实,不虚情假意。学生就可以对我做到“不隔”。他会信任我,依赖我。这样我的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再次,我既要具备主观能动性,又要对学生客观而公正。不可以自己的喜好评价学生,而要向孔子那样“有教无类”。与此同时,我还要要有独特的个性,同时又要有良好的乐群性。在展示自己个性的同时要注重教师群体形象的维护,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了做到以上这些方面,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我用了30年的时间,从花样年华到如今两鬓斑白,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如今,我用我的快乐感染学生,用我的信任激励学生,用我的知识去丰富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心理、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些应该就是我能给予的。学生离别学校后所剩的东西可能是:我某一次劝导,一次鼓励,一个温柔的眼神,一次轻轻的苛责。细细品读《人间词话》,仿佛这不仅仅是一本品词著作,更是一本品读人生的著作,将如何做人蕴含到如何作词中去:作真实、朴素、自然的词;做真实、朴素、自然的人。这是做人的最佳境界,也是我一生的最高追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备受推崇的是三境界说,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此第三境也。”对这段话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没有做成大事,也无任何学问可言;但从我教书、做人,尤其是做职业学校教师的角度来看,真的是经历了这样三个心路历程。从“湿心失意”地教书,到“诗心诗意”地教书。

(《江苏教育》2012.7-8)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三
《诗词美》

序号:80 姓名:李晶晶 院系:会计学院 审计3班

文体:议论文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而古典诗词更是中国文学的精髓,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视为传统文化瑰宝。 研究诗词,最主要的就是研究诗词之美。诗词的美体现在句子的凝炼,体现在思想的深度上。意境之美,哲思之美,音律之美,自然之美,语言之美等等。数不胜数的美在诗词中可以体现出来。

意境之美

研究诗词的意境之美,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思想情感与环境描写的完美融合。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1】讲的就是诗词意境之美的重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便以简洁但意味深长的诗句来体现他的那种意境。而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用了三句诗词来表达三种意境,从而说明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三句诗词,这是多么简练的概括。仅仅用了三句便将创业时的无人理解,创业中的劳苦,创业成功的喜悦写了出来。而且不仅仅于此,其实不论是在创业,还是做学问,还是其他的,都可以用这来形容。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李煜的诗词中充满了泪水,而他最高的艺术成就恰恰就是他在国破家灭之后取得的。“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最后的词中,到处都充满了伤感。优美的句子,体现出的却是他的绝望。正如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1】出自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

哲思之美

李商隐的诗,在思想上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无题》)人们常用来歌颂老师辛苦工作,表现一种奉献的精神。。“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同样的表现了恋人之间那种默契和爱意。而在《登乐游原》中更是一句千古绝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种艺术哲思,虽经千年而不变色,人们总能够从中得到共鸣。一种悠远的,更加接近于本质的东西从人们的内心中分离出来。而苏轼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毛泽东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也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气势,也很有哲理。正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经历了长期的军事斗争,写出来的诗词也分外的有气势,有分量。“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渡远荆门外,来从出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展现了山河云月变换的宏伟境界,整个大境界因人物而变换。这些无一不体现着浓浓的哲思之美。

音律之美

音律之美,则论述了诗词中最重要的元素之:音律。有了和谐的音律,诗词才有了韵味,

有了鲜明的节奏,语言才会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的音律总能与诗的内在感情保持一致,能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古代诗歌的音律要求是相对严格的。五言诗、七言诗让诗的音律美发展到了最峰,词曲更标志着音乐曲调艺术的繁荣。因此诗歌的欣赏,首先要从音律美的角度去领略赏会。诗歌的平上去入、抑扬顿挫,韵律节奏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更是内容的一种体现。诗人词家的要务在精于审音辨字,这决定了对遣词造字的运筹要合乎音律的规定,显现其驾驭语言音律的真实功夫。比如,诗词的平仄、对仗、逗字、停顿、词序、叠词等,并不是诗人词家“玩弄”文字的一种习气,而是由字音、乐律的精微配合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的艺术。高考中常有这方面的考查。

用诗词来表现音律之美,当数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那优美的语句用来表达音乐简直就是令人叫绝。“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多么形象的描写啊,仿佛就在耳边响起了那动人的琵琶声。更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到最后连形象描写都抛开了,而以一种更加贴近意境的东西来描绘。我想每一个读完《琵琶行》都会想起这样一句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另外,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同样也是有关音律的名篇。“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将音律的描写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又比如王安石的《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颔联借景抒情,“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添上了一层悲凉况味。“草草”“昏昏”是叠词,“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叠词妙用,既和谐了诗歌语言的韵律节奏,又营造了抒发情感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

诗词语言由音定律,变化组合,语言便会产生无穷的奇致妙趣。

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概括了写景诗词的妙处:动词、虚词用得恰到好处,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了悠扬委婉、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

自古以来,写景的诗句多不胜数。借景抒情,是写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有名的写景诗句。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充满了恢宏的气势。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寥寥数语,一幅动人景象就此铺开。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在写景上堪称完美,以至于有人称之为“孤篇盖全唐”。他将音乐美,景物美,还有意境美融合在一起。发古之幽思,写景中加入了历史的厚感和美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由景入情,浅浅说去,节节相生,句句翻新。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处,达到了顶峰。

语言之美

语言是有性格的,正是这种性格,让人们在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看到的是“关西大汉,弹铜琵琶,执铁绰板,高歌‘大江东去’”的情景;而在读柳永的《雨霖铃》时,看到的则是“十七、八岁的女郎,手执红牙拍板,轻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景。同时,语言又是有语体区别的,从而使语言有了俚俗与典雅之别。

如北宋晏几道的《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gāng,油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语言明快、典雅。上阙用 “殷勤”“拼却”“舞低”“歌尽”等词,下阙用“几回魂梦与君同”“犹恐相逢是梦中”等语言,直接而鲜明地将当年相聚时的欢乐、别后相忆及再相逢的喜悦几近直白地表达出来。但作者又善于铺彩设色,如用“彩袖”“醉颜红”“杨柳”“桃花扇”“银釭”等词语、意象,又善于经营工巧雅致的句子,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语言显得典雅。正如古人评价的“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秀气胜韵,得之天然”。

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的二十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全诗通过描绘老渔翁寒江冬钓图,向我们展示: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渔翁的生活是这样凄冷孤寂,老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标独傲。如果我们再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这首诗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在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以后,其主要成员被一网打尽,永贞革新烟消云散,柳宗元也被从政治权利的中心抛了出来。在荒凉偏僻的南方,开始了漫长的流贬生涯。在柳州,他虽然得到了一个司马的虚衔,但既无官舍有无职责,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因此,那个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不怕天寒地冻,不惧皑皑白雪,忘掉世间的一切,专心致志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的渔翁的形象,正是柳宗元孤标独傲、超然物外的形象的真实描绘。一首二十字的小诗,竟然蕴涵了如此至多的信息,使我们不能不惊叹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

阴柔之美

阴柔之美,包括四种意境:浓艳瑰丽,淡泊静谧,清新素雅和凄冷寒凉。

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那时,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给人一种凄冷寒凉的阴柔美感。 在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 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上片写临别之情景:“寒蝉”暗示深秋,“凄切”声渲染了秋之凄凉。骤雨已过,船将启锚,喝酒无绪,留下又不可能,于是只能“执手相看泪眼”,但却“竟无语”而“凝噎”。别后如何?作者作了一番想象:烟波浩渺,千里无人,浓浓的云雾笼罩着广阔无际的“楚天”,这是何等的空旷、冷寂!下片再设想别后相思之苦。从古至今,别离伤情,更何况是在“冷落清秋节”!醒来如何?虚景实写:晨风习习,残月如钩,已给人凄清冷落之感,加之“杨柳依依”招惹离愁,此去一年又一年,何时才能相逢?如此这般,“良辰好景”也形同虚设了,即使有千万柔情蜜意,但恋人远在天涯,又能对谁说呢?

这首词以“伤离别”为线索,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感情也逐渐升华。语不求奇,但情意缠绵,酣畅淋漓。基调虽过于低沉,但发自肺腑,恳切真挚,给予鉴赏者的,是一种柔性的美感。

阳刚之美

阳刚之美,也包括四种意境:雄奇阔大,旷放开朗,苍凉悲壮和深邃沉郁。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境界可大不一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话,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借赞美赤壁风光、缅怀古代风流人物的业绩。抒发了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时而豪放旷达,时而沉郁、悲慨。起笔两句高唱入云,气吞万里,创造了一个气势奔放、雄浑豪迈的诗般的意境,给予鉴赏者的无疑是一种刚性的美感。

再读中唐卢纶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诗人抓住战士列队准备向敌军追击的一刹那间,画出浮雕般的英雄群像:一个漆黑寂静的夜晚,大雪弥漫,敌军全线溃逃了;一支轻骑兵,正列队准备连夜追击,一刹间,雪花竟积满了弓刀。意象雄浑豪放,是一首十分典型的具有阳刚美的小诗。

诗词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不仅要积累文学的、美学的、语言的知识,还要积累哲学的、史学的、民俗学的、心理学的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积累丰厚了,自身的修养加强了,鉴赏时就能获得深层次的美感。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四
《古诗词五首--中考题》

古诗词五首--中考题

25―4、(山西课改)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把洒问青天( )

(2)念无与为乐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答案:

3、(1)端起洒杯 (2)考虑 或:想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25―1、读下面的诗,完成1—6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6)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1、C 2、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3、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暗示贬谪时间太久。4、(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这两句诗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6.答题要点: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评分标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25-5、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25-3、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1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答:

答案: 1.(1 分 )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4、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再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2分,意近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25-4、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 ,他和苏轼、 共称文坛“三苏”。 “婵娟”在诗中指 。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代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 ;

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 ;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一两个原句证明: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1、2、略3、A

1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此事古难全"里

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验区)语文

(一)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把洒问青天( )

(2)念无与为乐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3、(1)端起洒杯 (2)考虑 或:想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五
《闺怨诗鉴赏》

闺怨诗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该类诗的意象

2、掌握该类诗的表达技巧

3、总结该类诗的语言特色

4、总结该类诗的主题范围

闺怨诗分类

•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 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一、产生原因

皇权无上恩无常 男尊女卑夫为纲 别离迟暮源征商

二、闺中人的身份

• 宦妇(官太太)

• 商妇

• 征人妇

• 宫妇

• 游子妇

• 弃妇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宦妇 悔、怨、思念

《罗贡曲》 刘彩春

莫作商人妇, 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 错认几人船。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商妇 埋怨、后悔、盼归、思念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 前殿 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 坐到明。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宫妇 怨、思念、寂寞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征人妇 思念、担忧、怨战 、盼团圆

明确人物形象=“怨”由+“怨”情+“身份”

三、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

⒉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⒊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⒋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⒌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⒍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

四、【常见意象】

•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

• 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

• 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 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五、常用技巧

乐景写哀情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直抒胸臆

细节描写 烘托 渲染 衬托 对比 抑扬 虚实结合

六、闺怨诗感情探究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一: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陌头杨柳色”使女子触景生情,表现了女子对丈夫追求功名、建功立业的后悔与怨恨。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二:表现对游子的思念、牵挂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撷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寄希望在梦中与丈夫相会,却被不知趣的黄莺惊扰了她的美梦。表现了女子寂寞惆怅而又无可奈何和对丈夫的思念、想往。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整首词短短的两句二十七个字,字字精炼,句句精彩;把一个独守闺房盼郎归的女子的那种期盼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女子的形象逼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闺中女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还在梦境中盼望他早日回来团聚,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寄征衣(元)姚遂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情也溢出纸外。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四: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宫怨诗)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中描写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五:表现闺中人的伤春、惜春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以含蕴的笔法描写了幽居深院的少妇伤春及怀人的复杂思绪和怨情。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六: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闺怨诗思想感情之七: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托志帷房”

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托志帷房”。

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

以相思寓渴望抱效;

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

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

• 摸鱼儿·辛弃疾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作者在伤春吊古,借古讽今,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怀才不遇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

七、跟踪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

“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1分),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1分)。

(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4分)

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1分)。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2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 李清照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六
《古诗词欣赏》

江雪 (唐·柳宗元)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绝句 (唐·杜甫) 赠汪伦 (唐·李白)

梅花 (宋·王安石)

忆江南 ( 唐·白居易)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诗文解释】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词语解释】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老头儿。

【诗文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文解释】 年少时就离开了故乡,直到垂暮之年才回到日夜思念的家园,虽然乡音还没有改变,但鬓发已被秋霜染白。那些孩子从未见过我,好奇地笑着问我这个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词语解释】

衰:疏落,指头发白了,少了。

【诗文赏析】

风华正茂时离开家园,回家时已经两鬓苍苍,家乡的儿童也把他当成外来客。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让他伤怀呢?时光易逝,世事沧桑,弹指间的感慨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分析】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中唐大家,诗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这首词描写江南春色。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篇尾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一个“忆”字既道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怀念之情,又顿生出一种蓬蓬勃勃的韵致,把读者带入美不胜收的境界中。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分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想象奇特,感情饱满,风格豪放飘逸,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赠汪伦》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诗中首先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一位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诗人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分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并称为“诗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诗风格沉郁顿挫,质朴通俗,寓意深远。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使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更显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通过诗中生机勃勃的春景描写,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词语解释】

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诗文赏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代长久。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许多汉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测大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大规模地酿造白酒。到了唐代,村里酒店已经有七十二家了。杏花村的酒闻名于世,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饮酒作诗,但杜牧的《清明》诗家喻户晓。据说,到了清朝,杏花村的酒家已经有了二百二十家。本诗大意是清明时节,本该家人团聚,可是对于冒雨赶路的行人来讲,不禁心情迷乱,难以平静,好在找到了解脱的形式。全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余味无穷。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分析】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七
《《海绡词》的“伤心”意蕴》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八
《纳兰性德的诗词》

纳兰性德的诗词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影。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虞美人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

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江城子-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若问生涯原是梦,除梦里,没人知。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浣溪沙】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沁园春】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依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蝶恋花-出塞】

今古山河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沁园春】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冰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销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水龙吟-题文姬图】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呆女。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相见欢】

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昼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沈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虞美人】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欹侧看斜阳。

【虞美人】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斜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虞美人】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忆江南】

江南忆,鸾辂此经过。一掬胭脂沉碧甃,四围亭壁幛红罗,消息暑风多。

【忆江南】

春去也,人在画楼东。芳草绿黏天一角,落花红芹水三弓。好景共谁同?

【蝶恋花】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鹊桥仙】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灿。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荷叶杯】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霜天晓角】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壁,天早已、安排就。

【南歌子】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浪淘沙-望海】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鳌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好事近】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南楼令-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蝉、空满衾裯。霜落乌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菩萨蛮】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锁,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一络索】

野火拂云微绿,西风夜哭。苍茫雁翅列秋空,忆写向、屏山曲。

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祖龙心,毕竟为、谁家筑?

【清平乐】

角声哀咽,襆被驮残月。过去华年如电掣,禁得番番离别。

一鞭冲破黄埃,乱山影里徘徊。蓦忆去年今日,十三陵下归来。

【疏影-芭蕉】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东风第一枝-桃花】

薄劣东风,凄其夜雨,晓来依旧庭院。多情前度崔郎,应叹去年人面。湘帘乍卷,早迷了、画梁栖燕。最娇人、清晓莺啼,飞去一枝犹颤。

背山郭、黄昏开遍。想孤影、夕阳一片。是谁移向亭皋,伴取晕眉青眼。五更风雨,莫减却、春光一线。傍荔墙、牵惹游丝,昨夜绛楼难辨。

【望海潮-宝珠洞】

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

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

【金菊对芙蓉-上元】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鸳鸯晶莹。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御带花-重九夜】

晚秋却胜春天好,情在冷香深处。朱楼六扇小屏山,寂寞几分尘土。虬尾烟销,人梦觉、碎虫零杵。便强说欢娱,总是无憀心绪。

转忆当年,消受尽皓腕红萸,嫣然一顾。如今何事,向禅榻茶烟,怕歌愁舞。玉粟寒生,且领略、月明清露。叹此际凄凉,何必更满城风雨。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九
《一曲人生的悲歌——读李清照词《声声慢》》

一曲人生的惠歌

一一读李清照词《声声慢》

o陈

摘要:作为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声声慢》淋漓尽致地倾诉了女词人在人生历经磨难后的愁苦心境。本文将

从亡国之恨,表夫之痛,失物之悲,再婚之苦和孤独之哀这几个方面来解读女词人的一腔愁情。关键词:李清照

((声声慢》

愁的内涵

《声声慢》作为李清照晚年的代表作,直切深入地传达了女词人在人生历经磨难后的愁苦心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整首词弥漫着浓郁的令人无法排遣的愁意,而我们也不禁要追问究竟是怎样的愁令词人写下了这

串的不幸,所以她的词中常常流露出亡国之恨。

在温州避难期间,她写下《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作为逃亡的北人,文中她借文字书写国破家亡后她的恨、她的愁。

在金华避难期间,她写下《打马赋》,文中有:“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心忧天下、心忧国家,敢忘忧国”。

“位卑不

曲字字带血、声声含泪的人生悲歌——《声声慢》。

一、亡国之恨

正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个人命运是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靖康之难成为了李清照人生的转折点。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优裕安宁而美满的生活被破坏,她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并发生了一连

间,他不断地遭受削职、除名,一贬再贬,从一般的逐臣沦为流放的罪犯,连续的打击使他本就柔弱的心灵从此日益绝望。

(四)前辈词人的影响及时代因素

同属花间词人的温庭筠、韦庄在词风上对秦观的最大影响是“抒情”,用“情”来书写人生,感动后人。题材上秦观也继承了这两位的衣钵,没有走出艳情词的藩篱。而另一位词人李煜对秦观的影响是“真”与“愁”,即真挚的情感与无尽的愁水。李煜仅仅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便将亡国之后真挚的愁苦书写尽致。而秦观的感情更加的真实,愁苦便愈发的浓重至“飞红万点愁如海”了。

作为苏轼最得意的门生,秦观作词不可能不潜在的受到苏轼的影响,苏轼开创了以词抒写自我性灵的新格局,而秦观一生积聚了满腹伤心失意的泪水,也必然要利用他所擅长的词来挥洒。不过,他又不像苏轼那样直接倾吐内心的苦水,而是另辟一途,把深沉的辛酸苦闷融注在离愁别恨当中,即周济所说的“将身世之感并入艳情”[9],从而给传统的艳情词注入了新的情感。

四、结论

秦观选择婉约本色的词风是必然的,其《淮海词》也

因此带上了浓重的女性化色彩。秦观采用女性化的抒情方式来诉说他内心的愁绪,致使其词显得气格纤弱,缺乏超然自适的气度,但也使其词本色当行,成为婉约典范,对周邦彦、李清照等人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宋词也因为有了秦观词而显得更加璀璨。

注释:

[1]【4]周济:《宋四家词选眉批》,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2】【9】孙兢:卷首。【3】欧阳修:1981年版。

【5]【6]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秦观集编年校注・下》,北京:人民学出版社,2001年版。[7】苏轼:

《定风波》,唐圭璋,钟振振主编:

《宋词鉴赏辞

《六一诗话》,《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竹坡老人词序》,《百家词》本《竹坡老人词》

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年版。[8]李煜:年版。

K虞美人》,

《李煜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

09

(刘高宏甘肃省平凉师范学校744000)

万方数据

I鹚

如此作品举不胜举,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这给她的心灵深处铭刻下抹不去的伤痕。

“燕过也,正伤心。”秋天到了,北雁南飞,身为北方人的词人此时正在南方避难,看到那只同样由北方到南方的大雁,自然生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哀伤。这是国破家亡后的愁苦悲戚,是背井离乡的凄凉苦痛。

二、丧夫之痛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幸福无忧,十八岁时她怀着少女的闺情,载着甜蜜的梦想,嫁给了赵明诚,而之后的生活更是如掉进了蜜罐里。他们一起诗词唱和,赏玩金石,两人情投意合,婚姻十分美满。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李清照能找到这样一位如意郎君,无疑是十分幸运的。可天有不测风云,金人的铁蹄摧毁了她的幸福。在艰难的南渡途中,丈夫生病不治而身亡。从此,李清照就如一叶扁舟,随风飘荡。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正为故国之思暗自神伤时,又发现那只雁正是以前为自己鸿雁传

书的“信使”——“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它曾在赵明诚游宦在外时,为自己送去对丈夫刻骨的相思。“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可如今“信使”仍在,“锦书”难托,曾经相亲相爱的人却已生死永隔,这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喜爱黄花,采摘黄花,吟诵黄花,多年来已成为李清照夫妻生活的一部分。与丈夫共赏菊花的幸福情景恍在眼前,可如今又有谁为她采摘,能让她“云鬓余斗簪,徒要教郎比好看”。因此也只能任其憔悴凋零,无人理睬了。这一切又怎能不令词人心痛,心酸,心碎呢。

三、失物之悲

赵明诚是南宋有名的金石文物专家、大收藏家。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后,夫唱妇随,志同道合,共同收集文物,编写《金石录》,这也使得他们夫妻两人的生活更加琴瑟和谐。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

天氏之民也。”——《金石录后序》

小两口揣着典当衣服得来的五、六百钱就去挑选金石文物,要是买到了合适的,回到家之后就挑灯夜观,心满意足,觉得自己像上古部落中的人一样休闲快乐。可以说,这些花费了他们多年心血收集的文物,也是他们夫妻恩爱的见证,是他们的爱情信物。

可惜战争来了,半生收藏的文物逐渐散失。“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馀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可“凡所谓十馀屋者,已皆

为煨火尽矣。”——《金石录后序》

赵明诚死后,在山河破碎的岁月里,四十六岁的李清照带着丈夫留下的金石文物在战火中孤身一人,四处逃离。随着金兵大举压境,洪州失陷,李清照运往洪州的文物顷刻间在战火中化为乌有。为了更好地保护金石文物,并且表明自己的清白,李清照委托人把文物寄到了剡卅f,

万方数据2012.11

交给朝廷。可是当地爆发了叛军的暴乱,文物也消失无影了。至此,“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这些承载着李清照爱的美好回忆的文物,这些赵明诚生前有托、舍命也不能丢弃的文物,接二连三的散失,这对于正承受着国破、家亡、夫死这些巨大痛苦的李清照而言,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犹如在她尚未愈合的心灵创伤上撒了一把盐。

四、再婚之苦

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故去,剩下李清照孤身一人,飘泊于战火纷乱的世间。她一路颠沛流离,奔波劳苦,他们共同收藏的文物也遭遇了重大损失。此时,年近半百的李清照身心俱疲,心力交瘁。无依无靠的李清照在情感与生活中都非常需要一个依靠。

李清照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本以为能重新组建一个家庭,让她有一个稳定的安身立命之所,两个人能共同保护文物。可惜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那个温柔体贴,+给人无限憧憬的彬彬有礼的君子,却是匹中山狼。在婚后不久,就撕去了面纱,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他想占有的不仅是李清照的身和名,更重要的是她身边的金石文物。常常一不如意,就对李清照拳脚相加。正是: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马且侩之下才。

(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

如此丑陋之人,李清照根本无法忍受。“身既怀臭之

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在仅仅结婚三个月之后,李清照不惜冒着入狱的危险,也要向官府状告自己的丈夫,解除这段痛苦失败的婚姻。

这次遇人不淑的遭遇,不仅把这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心中的爱火彻底浇灭了,也让她背负着晚节不保的骂名,更使她承受着世人的冷嘲热讽,这无疑让李清照的心灵再受重创。

五、孤独之哀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没有亲人相伴,形单影只地守着一个孤清的小院落,可这一切只让她感到冷清寂寞,却不至于孤独,她的这份孤独是超越时空的孤独,是无人理解的孤独。

李清照一生才满身胸,学富五车,诗文不让须眉,撑起词坛半边天。在那男人说话算数的男权世界,她偏在自己的《词论》里,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发出自己的声音。李清照是骄傲的,可当她对一个小女孩说,愿将平生所学相授,那孩子却脱口而出:“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听后不由感到一股彻骨的冰冷,原来自己在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是多余的。这一切显得那么可笑,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一股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吞噬着她的心,让她倍觉悲哀。

亡国丧夫,文物散失,再婚无终,无人理解,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这一切的一切都化为浓郁的苦愁,紧紧地缠裹着李清照,时时萦绕在她的心头。于是,词人将这一腔无法言说,也说不尽的愁情化为这曲人

生的悲歌——《声声慢》。

(陈玉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人文系

226006)

一曲人生的悲歌——读李清照词《声声慢》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陈玉

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人文系 226006现代语文(学术综合)Modern Chinese2012(11)

本文链接:

伤心失意的诗词篇十
《古诗词中的燕子》

古诗词中的燕子

•燕子别名:玄鸟(礼记),乙鸟(说文),鸾鸟(古今注),天女(易林)。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居家屋内或檐下,因此为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

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描摹春光之美,表现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

•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寓含爱情美好,传达思念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古诗十九首》),“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失意的诗词 形容人失意的诗词句 失意的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伤心失意的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伤心失意的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7589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