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

2015-12-24 11:13:1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一《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25句》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一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25句》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25句

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10.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2.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1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4.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 言必信,行必果。

17.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8.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3.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5.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二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四、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三
《古诗词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古诗词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

王安石《登飞来峰》 4、考点归纳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

5、艺术手法归纳 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等。 (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变化、联想、衬托、对比、想象、照应、点染、托物言志、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情景交融等。

(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 蓄委婉、苍劲悲凉、豪放雄健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等。 附: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初中古诗词典故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七――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 1、内容归纳

七――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四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灰色的理论到处都有,我的朋友,只有生活之树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假如你觉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不要去指责生活,而应该指责你自己。 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情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一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语……

谁说人与人隔着遥远的重洋,谁说心与心设着坚固的堤防?十六岁的鸟儿飞上天空,总会找到落脚的枝头。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久十久的努力。

未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蕴含哲理的诗句

富有哲理的诗句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五
《初中七至九年级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初中七至九年级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初中七至九年级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站得高看得远。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六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4、【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5、【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6、【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

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7、【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8、【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9、【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10、【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1、【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12、【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13、【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4、【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15、【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16、【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17、【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18、【题目】读《陈蕃传》 (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19、【题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20、【题目】小松 (唐 杜荀鹤)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21、【题目】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2、【题目】放言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23、【题目】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4、【题目】咏史 (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25、【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6、【题目】古瓦砚 (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7、【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实践论

28、【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29、【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七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古典文学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文俊沣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摘要:苏轼是哲学家,是蜀学的代表,其哲学的原点在于情本论。他的诗词中不仅大部分含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更有一部分以表达哲理为主。大量的诗词中既表明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同时他又展现出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冲突。他常常在借助自然物的力量,彰显人生的真谛,从而进一步表现: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和谐。总之,苏轼以其荣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人生范式;他那非凡的文学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还有其幽默机智、和蔼可亲的形象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键词:苏轼诗词;自然物;人生哲理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2)05-0198-02

苏轼诗歌的总体风格是自然奔放、挥洒自如。诗中比喻生动新奇,用典稳妥浑成、对仗工整而不失活泼。他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将柔情词变成性情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甚至寄寓理性的思考,从而提高了词的品格境界和地位。

他的作品是“以诗为词”的,与同时期“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是不同的,而是由景至情,再由情促理,理是词作情绪流程的自然终结。人类有生命,有意识,有思想,有智慧,那该怎样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呢?苏轼的诗词并在回答这个问题。

在《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苏轼观察到: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作者采用写景纯用白描,清新淡雅,抒情别出心裁,富有哲理,体制虽小,却意味悠长。诗人从优美的山川景色着笔,即景抒情,富有哲理,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越人生苦难的乐观积极进取。不但情景交融、情理结合、浑然一体。词的下片苏轼由“溪水西流”生发感慨和议论。古人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东流不返,就像时间一去不回。人的青春年华也只有一次,可是苏轼笔下的“溪水”却无视自然的规律,径直向西流去。作者赋予溪水以人的意志,且受到深深地激励。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脱,也是一首乐观的呼唤着青春的人生之歌。表现其洒脱旷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千载之下,读来犹令人感奋。

苏轼对自然物崇敬的心态随处可见。他常常把自然与人融为一体,使读者分不清哪里是人,哪里是自然。他的诗词让人们看到了自然物的高贵,同时也意识到人类自身作为物种的平凡品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颠覆了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1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在苏轼的诗词中,人与自然之融合无所不在。作为人类亲密伙伴的花、鸟、鱼、竹等自然意象常出现在他的诗词中。在《惠崇<春江晚景>》中,苏轼写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的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其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在这首题画诗中既保留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写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了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情感和引人入胜的意境。诗中谈到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所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在“竹外桃花三两枝”的初春之时,为什么春江之暖,不是人先知道,而是鸭子先知道?因为鸭子长期生活在水中,直接接触江水,每天江水温度的变化,它都能够通过实践接触到。

2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冲突

苏轼笔下,自然物与人类并不总是和谐的,而是时常充满对立和冲突。在《题西林壁》中这样写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五月,是公认描写庐山的佳篇杰作。诗中既无描写瑰丽的景色,也无抒发强烈的激情感人。它之所能成为名篇,是因为在浅显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启人深思,耐人寻味,从而博得万口争诵,千古流传。为什么人们看到的庐山,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同一个事物,由于立足点的不同,立场的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感性情感的不同等等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结论。

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谈游山的体会,即景说理,有着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然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与其相比,另一首《和子由安魂池怀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写到: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98.

文学界

古典文学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借怀旧之题,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作者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从而揭示出某种哲理,给人启迪,尾联针对苏轼原诗“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虽然逝者如斯,但毕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味,于人的精神也是一种激励。这首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苏轼以强大的内心、达观的人生底蕴向我们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对立。

此诗中虽然关于人生渺小、短促之类的感慨,有消极意味,但是被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眷顾人生的深情冲淡,体现作者独特的性格、情趣及精神面貌。苏轼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解。用雪泥、鸿爪比喻,较之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漂泊不定,匆匆无常要形象、蕴藉得多。根据清人查慎行《苏诗补注》记载,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苏轼的比喻生动、深刻,在宋代即被人称道,并被作为诗人“长于譬喻”的例证之一。事实上,苏轼诗词中自然物与人生哲理冲突常常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体现出来。

唐朝韦应物的《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里面这样写道:“凿岩,池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类专控山景?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韦应物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的领悟,亦同于苏轼之琴指。《琴诗》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它有若干部分,包括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情感和演奏技巧等等。苏轼在这里不仅为读者展现了如此美妙的场景,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这些客观事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相互和谐促进的特点。

又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行,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一首即是抒怀之作。作者借途中遇雨的日常小景,抒写自己淡定自若的胸怀,寄寓深邃的人生思考。“穿林打叶”勾画出雨骤风狂的情景,通过小序可知,这场风雨是突如其来的,同行的人仓皇奔走,急急避雨,而东坡却毫不在意,放慢脚步,俨然闲庭信步。

《定风波》是苏轼的哲理词的代表作,尤以其展示的性情和气度胸怀取胜。从偶然的生活小事中感受和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他以智者的眼光看待世界,使世间万事万物无不蕴含深意。有人称其是“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近代郑文卓《首批东坡乐府》道:“此足征是翁坦荡之作,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此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总而言之,苏轼在面对自然物时流露出敬畏和喜爱之情,同时又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关怀,体现了一个大文豪强大的责任感。苏轼通过他的诗词试图寻找人生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这在当今时代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3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和谐

纵观唐宋诗词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自然物一直都受到创作者的关注,然而这种关注往往是为了利用自然。而大文豪苏轼的关注与此不同。苏轼观察自然物,给其全身心的关注,往往融入其中,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达到“忘我”的和谐状态。苏轼在《水调歌头》这首词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任密州知府,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作者想起分别多年的苏辙。举杯望月,心中无限感慨。前人说“此词一出,其余中秋词尽废。”词中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句,代表自屈原《天问》以来的中国人对人生意义、价值的不断追寻。苏轼超越现实功利的局限,用一颗自由之心来贴近自然和宇宙,但是,在苏轼的时代又不可能构建新的价值理念,必须回到现实。“高处不胜寒”就是询问后得不到答案的无奈处境。“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苏轼在追寻后得到的现实答案。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中,深刻的哲学思想似乎已跃然纸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体,包含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对于人来说,有欢喜必然有悲伤,有悲伤必然有欢喜。有分离必然会有聚会,有聚会必然会有分离。永远的晴或者永远的阴,永远的圆或者永远的缺都不存在。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有助于我们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苏轼在《琴诗》中,这样写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要领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7

[2]苏轼.苏轼诗集·答李端叔书:卷九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刘逸生等.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4]庞德.回顾[M]//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5]苏轼.自题金山画像[M]//王文诰.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6]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69[7]陈岳来,章跃一.谈苏轼诗中的“理趣”[J].学语文,1987,(6)[8]严羽.历代诗话选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9]颜翔林.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论孤独与艺术创造的美学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11)

[10]苏轼.东坡志林:卷6[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钟尚钧.诗与哲理[J].阅读与写作,1988,(2)

文学界

.199.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八
《蕴含哲理的诗句》

蕴含哲理的诗句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

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

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算事。

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其实,每一个泥人都有这样一颗心,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获得自己的天堂。关键是你想不想去获得,敢不敢去获得,会不会去获得,最后,怎样去理解和认识这种获得。

目光远大,目标明确的人往往非常自信,而自信与人生的成败息息相关。 和对自己有恶意的人绝交。人有绝交,才有致交。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若人有眼大于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言必信,行必果。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蕴含哲理的诗句

富有哲理的诗句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九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篇十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 反七步诗 安意如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8189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