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

2015-12-26 00:27:4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一《论苏轼诗歌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描写风景的诗》,供大家学习参考。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一
《论苏轼诗歌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第"#卷!第"期

"$$#年#月湛江海洋大学学报%&’()*+&,-.*)/0*)1234*)5)064(7089:&+;"#<&;"

=>(?"$$#

论苏轼诗歌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张连举

(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A$"B")

摘!要:苏轼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渗透着诗人的情才和画家的技艺。诗歌在描写景物时浓墨淡写,构图简括,达到了虚与实精妙结合的境界;善于刻画自然事物的运动状态,写出景物运动的时间

感、距离感、立体感,或变静为动,赋予景物运动情态;并且还描写景物的的新鲜色彩,使作者之情

融于景物,唤起读者的色彩感觉,从而给人以美的感受。

关键词:苏轼诗歌;绘画美;构图简括;情韵飘荡;融情于色

中图分类号:H"$E!!!!!!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ECEFF@("$$#)#C$$EDC$#

!"#$%&’$&()*+,-./("0%("12%’(’%3*$4

-I=<JK0*)C/’

(!"#$%&#’()%’&"%*+%,&-’(%*.%(#$#/0/#1-/1’-"2’3,4,’-5"%-56-7$#$,$#%-%*

.,8(#/01/,&#$9’-"+,7$#/1,4,’-5:;%,@A$"B",<;#-’)

#5%&-.)&:L’7.007*,*M&’7>&480)L&)1N9)*789(=?NFG$OAA"E)?H).07>&4M7,8.4

10,8*7>&48*)P.07843.)0Q’4*7*)*(8078*(47&+’R+40)8.4P4>0380&)&,734)4(90)8.4*7C

>438&,8.43&)78(’380&)&,.4*690)SP(*T0)1*)P70M>+4T(080)1,,+&*80)164(74*)P1(*34C

,’+3&+&’(?L’’7>&4M7*(4P(*T0)170)4774)34?

6$7/*-8%:L’7.0’7>&4M;*478.4803P(*T0)17;3&)78(’380&);,+&*80)164(74;4M&80&)7&+C

’R+40)P4>0380&)&,734)4(9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苏轼笔下的景物,不仅渗透着诗人的气质、情感,而且还凝聚着画家的匠心,具有绘画一样的艺术美。本文就其诗歌中景物描写在构图、韵律、色彩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色作以探讨。

9:泼墨淡写,构图简括

构图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景物的布局和取舍。而文艺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果我们将它当"$$BC$DCAE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张连举,男,AFG#年生,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万方数据

成画幅来看的话,那么,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和各自的审美趣味有异,画面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有的依类相形,铺张扬厉,画面详繁;有的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描写,以少胜多,画面简括。宋代文人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表现在构图上是大笔勾画,简括、萧散。苏轼是宋代这种审美情趣的杰出代表,他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诗中不但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精辟言论,而且更由于诗人体会到王主簿所画折枝具有巧夺天工、清新传神之妙,寓精匀于疏淡之中,于一点红花现无限春光,他大加赞赏,这体现了苏轼的美学追求。

苏轼描写现实生活景物的诗歌也是如此。试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全诗景物描写宛如图画,从构图的角度来看,首先写远处天上涌来的一片黑云,再写雨珠、急风和船只,寥寥几笔,就将望湖楼下,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烟雨濛濛的阔大景象勾画出来,笔墨疏淡而境界全出。

一般地说,如果景物的画面空间阔大,那么即使将实际场景中所见的景物较多地布置在画面上,也不会给人以闷塞的感觉。苏轼笔下的景物描写,即使显示浩渺无际的湖水,展现广袤无垠的空间,也没有布置描绘过多的景物,画面显得疏辽空大。《夜泛西湖五绝》(其四)云:“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轻描几笔,一幅西湖月夜图跃然纸上,着墨不多,画面愈加显得空阔。诗人完全不采用通常的山水诗中突出山水泉石、丛林古木的描写手法,而是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墨,写西湖的全貌,突出其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香扑鼻的韵味,充分体现了诗人是用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笔法在取舍材料,悉心安排,具有绘画的构图美。

简括,不等于画面不完整,苏轼诗歌中景物描写的画面是完整的,以简淡的笔墨能勾画出完整的图画,首先在于苏轼注重景物的整体感。他常以一个诗人所特有的对现实生活的激情去寻找与他心境相默契的自然景物,他喜爱大自然,对生活对自然景物有着深挚的眷恋和热爱,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虫鱼鸟兽,都能引起苏轼的精神愉悦,产生共鸣。正因如此,他才能以画家的眼光深入细致地观察自然景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经过诗人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的反复观察,使自然景物成竹于胸、具有完整的印象,平常中升华出不平常的新意,从而于常景常境中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其次,在于苏轼注重对自然景物的主观熔铸作用,强调对自然景物加以取舍。反映事物,苏轼强调神似,这在上面提及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就可窥见一斑,“赵昌花传神”,对赵昌所画的花能传达出花之风韵,大加赞誉,他已认识到作品要通过典型反映本质,由形似达到神似境界。于是苏轼以他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能力,敏锐地捕捉到自然景物中最优美、最典型的境界,再经过去粗存精的过程,塑造出完美的形象。

苏诗的景物描写正像中国画一样,既生动逼真,摇曳多姿,又透剔空灵,达到了虚与实辩证统一的境界。

!"运动变幻,情韵飘荡

万方数据万物皆动,在苏轼的笔下,富有生命力,因而使景物描写构图具有清新的韵律美。现实生

活中静止的景物,在苏轼的诗歌当中成了活动的形象,他善于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抓住那稍纵即逝的形象加以描绘,描述其运动过程,使景物具有一种运动感。这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景物的运动具有时间感:这主要指诗歌中某些景物先后的幻变。如《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中的“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二句,说的就是雨过天晴,潮水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青碧如玉。远处还有几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过,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流逝,画面上的景物呈现瞬息万变之势,令人目不暇接。忽而当空雨泻,忽而湖平水碧,忽而金光闪闪。急雨和雨后之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幻化多姿,富有时间性。

其次,景物的运动具有距离感:也就是说苏诗中景物的出现富有层次性。《有美堂暴雨》中云:“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这里写海上暴雨的情景,气势惊心动魄,运动感强烈,景物的描写富于距离感,黑风狂起———白浪滔天———大雨倾盆,由远及近,变幻层次既合事物的逻辑,又清晰可见。

再次,景物的运动具有立体感:即同一图景中描绘了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景象。这些景致相互变幻使画面既具有多姿的立体美,又富有摇曳的韵律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首句写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浪,次句写雨幕笼罩下缥缈的山影,一山一水,一晴一雨,这些绝好的景物同时出现在一首诗作中,令人回味无穷,叹赏不止。

复次,变静为动,赋予景物以运动情态。现实生活中静止不动的景物,苏轼或者通过比拟的手段,或者通过参照系的变化,反动为静,以静为动,把景物描写得急骤运动,变化多端。《新城道中》(其一)有这样的描写:“岭上晴云披紫帽,树头初旧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犹如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此时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好不快活自在。拟人化的手法,把山峰变成有情会动的人儿,桃花、垂柳具有人的动作、情态,静止的景物被赋予了动态之美。又如《江上看山》写道:“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作者以行驶的船为参照系,为观察点,于是原来静止的山峦就反静为动,在诗人笔下的群山变化多端如惊奔走马,造成了强烈的运动感。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考察,苏诗中景物描写的韵律美还表现在寓情于景上。诗人好吟咏自然景物,尤其是当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从当时崎岖不平的仕途中解脱出来,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就平添了生命的活力和向上的精神,自然景物融注了他的思想感情,从而使无感情的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如作者写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人抓住了荷、菊、橙、橘四种事物加以描写,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他们的赞颂;无论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是被誉为霜下之杰的秋菊,尽管花已残败,蕊寒香冷,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姿怀贞秀,仍留有挺拔劲节的枝干,傲寒独立,具有孤标傲世的品格。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操注入荷菊当中,使他们也具备了人的品行。反过来,诗中的荷菊俨若高节之士、有情之人,正好寓寄了诗人自己的高尚品格、坚贞节操。

综上所述,苏诗自然景物描写的情势美、韵律美,表现在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有生

万方数据动的富于运动感的形,内部富有真挚强烈的情,所以它能唤起人们的美感。

!"色彩优美,融情于色

色彩是绘画构图的一个重要内容,苏轼突破了中国画“水墨一盏”的单一色调,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景物,唤起读者的色彩感觉,给人以绘画色彩美的艺术享受。在苏轼的诗歌中,缤纷绚烂的自然美景处处可见:“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杂栏梨花》);“洛邑从来天地中,嵩岭苍翠北邙红”(《暴雨初晴,楼上晚景》);“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次荆公韵四绝》),大自然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皆能入诗,而且苏轼诗笔超群,更是“淡妆浓抹总相宜”,仅一个“雪”字,就有不少精彩的描写:“楼前指顾雪成堆”(《望海楼晚景五绝》之一),“飞泉飘乱雪”(《入峡》),“槎牙仙雪城”(《新滩》),“乱沫散霜雪”(《先开漱玉亭》),“遥想钱塘涌雪山”(《浴日亭》),真是摹尽江海浪,“卷起千堆雪”(《念奴娇》)!“溪光自古无人画,凭伏新诗与写成”(《溪光亭》),那闪烁流动的日光水色“自古无人画”,而在苏轼的笔下表现得千姿百态,形色兼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无疑与诗人广泛自由地运用斑斓的色彩来表现有关。苏轼决不是为用色彩而着色,而是恰当地抓住事物的特征,因题选材,因材施色,“日上红波浮翠献,潮来白浪卷青沙。”(《次韵陈海州乘槎亭》)),画面上红、白两种颜色相互对比、映衬,还有翠、青两种过渡色,使整个画面显得鲜明而又和谐,真不愧为丹青高手,着色得当,彩绘优美。

描摹自然景物的色相,使笔下的景物染上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着色时使自然景物的色彩与自己心灵世界的感情色彩相契合,融情于色,在感情上打动人。元丰二年(!"#$)底,敢于抨击时政的苏轼,谤讪新政被捕入狱,几乎送命,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元丰三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就是到黄州后不久所写。其二为:“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在这里,天气的“喜”色给人以清冷、惆怅之感,以此奠定基调,使晚春的野草、古寺的竹木均显得寂凉,还有那久废的高亭、罢市后的寥寥桥人更增添了冷落寂静的氛围,最后两句以鹳鹤号鸣,反衬市桥沉寂,正因为万物俱寂,突然出现的鹳鹤声似乎充满了暮色苍茫的整个天空,听起来更加凄厉。由青、苍、黑这些冷色调组合及勾画出的苍凉景象,恰恰映衬了诗人“羁孤”之意。确是哀号无告的苏轼贬官在这寂寞江城的生动写照。他初来黄州,惊魂未定,心灰意冷,杜门闭口,从不拜往迎来,也不谈论时事,往往独自一人钓鱼采药以自娱,所以,当时的苏轼是个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孑孑孤独的人,这首诗中所着之色,不但反映了自然之景,而且也道出了诗人的心境,浸透着他贬官黄州初期所特有的感伤色彩。因而做到了自然景物之色彩与主观世界之情调相契合,融情于色,打动读者。

苏轼诗歌中景物描写融注了诗人的情才和画家之技艺,画面洒脱多样,色彩斑斓和谐,意味隽永,风格独特,有着极其丰厚的审美意味。今日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它所蕴藏的勃勃生气。

参考文献

万方数据[!]&张连举’苏轼凤翔诗作说略[(]’宝鸡师院学报,!$%$()):*$+,"

论苏轼诗歌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张连举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510232湛江海洋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ANJIANG OCEAN UNIVERSITY2004,24(2)2次

参考文献(1条)

1.张连举 苏轼凤翔诗作说略 1989(4)

相似文献(0条)

引证文献(2条)

1.张连举 借景达理兴味超然——苏轼《题西林壁》读解[期刊论文]-惠州学院学报 2007(01)

2.王晨 论小学语文中的古诗与审美教育[学位论文]硕士 2006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二
《描写风景的古诗》

描写风景的古诗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三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2、《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4、《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5、《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泰山吟》【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7、《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题天柱峰》【唐】 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11、《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2、《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3、《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6、《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画兰 明·董其昌

绿叶青葱傍石栽,

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

习习香从纸上来。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画兰 清·郑板桥

兰草已成行,

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

何事斗群芳。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三)

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2、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

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闭。---------范仲淹《渔家敖》

(四)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四
《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S226;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蛾眉山月歌——李白

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来,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下江陵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桃花溪 ——张旭 (注:桃花溪在湖南常德)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忆江南(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二)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画兰 明·董其昌

绿叶青葱傍石栽, 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 习习香从纸上来。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画兰 清·郑板桥

兰草已成行, 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 何事斗群芳。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爱国诗词

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爱国句子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爱国名言

1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2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3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4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5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

6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甫洛夫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² 爱国如饥渴。——班固 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² 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²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²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²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²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²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²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 ²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²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²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思乡诗句集锦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9.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20.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21.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

2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

23.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24.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25.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6.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

27.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28.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29. 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 ——程垓

30.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

31.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刘基

32. 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 ——杨慎

3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34. 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柳永

35.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36.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五
《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句》

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句、佳句、名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写春天的古诗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1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诗中山

2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S226;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题惠崇<春江晚景)》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5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六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整理)

祖国的万水千山如此多娇,历来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欣赏不完的诗词绝句,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几首,请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搜寻更多。请选择喜欢的诗词,多读几遍,体会诗人的情怀,看谁记得最多。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

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

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描写山水诗词名句(建议适当记忆一部分)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七
《论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

第28卷第6期2008年12月

Journal

of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Baoj;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s)

V01.28No.6

Dec.2008

论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

段永强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宝鸡721013)

[摘要]苏轼在任职风翔期间创作了138首诗歌,其中写景记游诗比重较大。这些诗歌描绘了关中西部的锦绣河山,表达了苏轼对关中西府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反对暴政、关心民瘼的仁政思想以及苏轼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意蕴。在艺术上突破了此前诗歌的局限,采用了以文为诗的创作手法,呈现出豪放清雄的风格特征,形成了苏轼写景记游诗特有的结构模式,表现出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技巧,奠定了此后苏轼写景记游类诗歌创作的基本风貌。

[关键词]苏轼;风翔;写景记游诗;豪放清雄;以文为诗[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1008—4193(2008)06—0082—05记游类诗歌约有七十余首,占这一时期所创作诗歌数量的一半以上。以凤翔为中心,关中西部大多数自然与人文景观都在苏轼的生花妙笔下得到形象地展现,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

1.关中山河的壮美画卷

风翔古称雍州,唐至德二年更名为风翔,名称取自秦穆公之女弄玉与华山隐士萧史的传说故事。凤翔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繁多。苏轼自幼性喜游玩,关中西府与巴山蜀水迥然不同的自然风光与民风习俗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苏轼或特意出行,或借公事之便,尽情观赏关中西府的山山水水,并写下了一首首优美的诗歌,生动描绘了关中西部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比如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鄙、盗厘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

据笔者粗略统计,苏轼风翔时期创作的写景

一诗描写了武城镇的奇险地形。武城镇又叫石鼻

苏轼于仁宗嘉韦占六年(1061)授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凤翔府签判),英宗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还朝,计其任职凤翔约有三年。这既是苏轼仕宦生涯的开始,也是其诗歌创作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据清朝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①,苏轼凤翔时期的诗歌有138首,主要集录在卷三、卷四和卷五中。卷三目录中注明48首,卷四目录中注明46首,卷五44首(其中《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谢苏自之惠酒》、《入馆》和《赠蔡茂生》四首为从凤翔还朝而作,故不计入)o。苏轼风翔时期诗歌的题材范围较之此前的《南行集》大为拓展,比如官场应酬、兄弟唱和、写景记游、咏史咏物、勤政悯农等,其中兄弟唱和与写景记游两类题材比重较大,前者学界已有研究,故不赘述,以下试就苏轼风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苏轼凤翔时期写景记游诗的思想文化内

*[收格日期]2008—10・17

[基金项目]陕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苏轼在凤翔时期的宦迹、文学与西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06JKl[作者简介]段永妊:男,陕曲风翔人,絮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44)

万方数据

第6期段柬强论苏轼风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

83

寨,离宝鸡三十里,据传这个寨子是诸葛亮北伐巾原时修建的,地势十分险鼹。苏轼诗中写道:“峥蝾依绝壁,苍菸瞰奔流。半疫入呼急.横空必气浮。天遥殊不辫,风急已雅收。”突出了武城镇上依绝壁,下傍激流的地理环境。在《石鼻城》一诗中苏轼再次感慨此地之险:“北客初来试新险,鹭入麸魏送残内。独穿睹旁骧胧墨,愁渡奔河苍茫间。”《真兴寺阁》一诗则表现了真兴寺阁之高峻:“侧身送落日,碍l手攀飞星。”苏轼在诗歌中还多次接绘了疆溪酶雄鸯景蘧,笑《毛秀二◆ln:_tEl,浚久不雨。出祷磴溪。是日宿虢县。二十赢日晚自虢县渡渭,宿于僧禽曾阁。阁,敞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霓壁毒裁县令赵荐鏊名,有悔冀人》诗孛写弼:“深谷留稼l终夜响,乱内衔月半床明。”描写了瑙溪夜间深谷呜风、月照群山的壮观景色。其《=十六日五更起褥至礓溪来骥》一诗同榉接写了礓溪寝景:“夜入磺溪如入峡,照由炬火落惊猿。出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眉麒也是苏轼诗中着墨较多的地方,比如其《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镶书崇寿院蘩》一诗云:“强主续残梦,不知葫蠢歼。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再如其《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螨龙寺》一诗云:“谷中暗承蝻滋浅,蛉上巯星唆愆矮。专藏卷底予万锈,路转山腰三百曲。风生饥虎啸空棘,月黑警羼窜修竹。”尽情描写了南山壁搬千仞,山路曲折,虎啸风生。麇鹿谅窜豹奇丽景色。

除了上举的波澜壮阔、动荡腾跃鹃猿美之景,苏轼风翔时期写景记游诗还描绘了许多水光潋滟的宁静优美之凝。比如《东湖》诗中所霹:“瓤荷弄晚滚,轻掉辍癞攘。”在傍晚时分,诗入象垒一睁赢舟,享受着湖光水色之美,自在而又悠闲。再如《李氏园》:“东淀人深林,林深窗户绿。水光兼竹净,隧有狻立熬。”缮写了举炙嚣孛爨本茂盛、拳藏清波、鹄鸟时飞的优美风光。《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越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网避世堂》一诲猁表现了一攘涛幽冷寂之景:“晓梦猿哩觉,秋锑鸟伴吟。暂来辚解带,餍去歃携衾。湖上行人绝,阶前暮雪深。”苏轼此类景物描写尚有许多,如《缎题延生观后出上小堂》诲云:“溺鼙岩花自无圭,晚来蠲蝶入琉帘。”《玉女漏》诗云:“石泉为浇镜,山月当帘钩。”《潭》诗云;“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哭。”兹不赘述。

2。撬心鬣痰豹凌实关悔

风翔作为筇轼仕宦生濑的开始,他意气风发,

万方数据

积极进淑,关心百姓疾苦,力图有所作为。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对苏轼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苏轼鼹翔时期戆写景记游诗除搂绘了荚孛嚣部熬镶绣山河之外,还表达了苏轼忧心&癃、勤政爱民的现实关怀。

比如其《李氏隧》一诗在描写了李氏匿的优美风景詹却写到:“我时来周笼,麓忿谁所筑。云蕾李将军,负险乘衰叔。抽钱算间口,但未榷羹粥。当时夺民田,失业安融哭。谁家羹园圃,籍没不容赎。惹事玻手家,部都城之麓。”苏轼在诗审懿评了唐末漆茂贞割据风翔后为了个人享乐而残酷盘剥,强夺民田,修建规模宏大、寓丽堂皇的李氏园豹暴政,多争遘嚣逯避攫魏李茂交“夺民圈”、“蔽手家”的聚皴盘剥,用以讽谕当时j£宋土地兼弗El益严重、许多百姓失地流离的社会现实。嘉裕七年(1062)苏轼到羼县减决困禁,符经羼县,觅刭东汉对董辜骄筑“坞”遗址,大生感慨,遂作《蓿鹅》一

诗:

农中甲厚行何慎,坞里金多退足凭。搴竞英雄箨镡织,跨疆鑫慧苓须赶。

在诗中苏轼讽刺董摩仗恃“甲厚”、“金多”,企图代汉自立,结果还是被杀掉了。“脐脂自照不须灯”,据说董牵羧杀君,雾尸于枣,壹予天气炎热髯嬲主董卓身体肥胖,从其脐眼中竞流出许多油脂,看守尸体的小吏在其脐眼处点上火,数日方熄。通过董卓的这秘下场,苏轼羹乏粼了其残暴统治,以警当世。其《蔻FI自磕溪将往疆平憩予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一诗结尾写道:“我来秋日午,翠久石床温。安褥云如盖,能令雨泻盆。共看山下稻,凉辞晚翻熬。”表达了舔轼在久军不雨时期酚岛云密布、大雨倾盆的心愿,体现出了他对于农业生产与民生疾酱的深切关浪。在《石鼓歌》一诗中苏轼用鼓之盛袭,莓失弓l莛溺、秦戆兴亡宅殴,撵襄?秦之暴虐,表现了他对于儒家仁政理想的濡慕之情。

3.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

尽镗馕家思想褒鼹翔时期霹苏轼莛着塞罨作用。但我们并不能忽视佛道思想对苏轼地影响。早在人仕之前,苏轼就受到了佛道思想的影响,不愿意踏入蚀途,对予应举一事,内心也曾鸯过激烈的斗争,掰羁达瀛麓不久,苏轼郄作《稿子蠢渑池怀旧》一诗,通过“雪泥鸿爪”的妙喻传达出了他对漂泊人生的空漠无常之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孛指毒:“久垒羁怒翔旃叛,应献飞鸿貉雪滗。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两。’苏轼传达的就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芷

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与陶渊明、自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眦¨”“2’母亲的去世以及自己与弟弟苏辙仕途上的坎坷都使得苏轼在佛道思想与山水自然中寻求精神解脱。因而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还表现出了苏轼蔑视功名、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

在凤翔任上,苏轼瞻仰了道家圣地楼观(今陕西周至),对老子顶礼膜拜。其《楼观》诗中写道:“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寞准识古皇尊”。并且在《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其上》一诗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留恋之情:“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屐”。在诗中,苏轼把功名视如鞋履,显然是受到道家蔑视功名富贵思想的影响。在《中隐堂诗》其一中苏轼写道:“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表明了归隐田园的人生志趣。类似的诗歌还有《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日避世堂》:“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授经台》:“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此台一览秦JII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总之,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描绘了关中西部的锦绣河山,表达r苏轼对关中西府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反对暴政、关心民瘼的仁政思想以及苏轼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

思想文化意蕴。

二、苏轼凤翔时期写景记游诗的艺术突破苏轼凤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在形式上以五古、七古见长,而近体律诗绝句的数量相对较少。在艺术表现上,一方面沿袭了南行记游诗的创作特色,如想象奇崛,善用比喻,“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石鼓歌》)等。另一方面则突破了南行记游诗的局限,表现出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技巧,奠定了此后苏轼写景记游类诗歌创作的基本风貌。

1.苏轼风翔写景记游诗的结构模式

苏轼凤翔时期的一些以古体写作的写景记游

诗具有如下的结构模式,即:出游登山或观水——

山水之美学体验——睹物兴情——现实关怀或超

然物外。

比如其《二十七El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

万方数据

蟠龙寺》一诗:

横槎晚渡碧洞口,骑马夜入南山谷。谷中暗水响泷泷,岭上疏星明煜煜。寺藏岩底千万仞,路转山腰三百曲。风生饥虎啸空林,月黑警磨窜修竹。入门突兀见深殿,照佛青荧有残烛。愧无酒食待游人,旋斫杉松煮溪蔌。板阁独眠惊旅枕,木鱼晓动随僧粥。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门前商贾负椒薜,山后咫尺连巴蜀。何时归

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

诗歌一开始写自己“晚渡”、“人山”,接下来写山中所见所闻:流水潺潺,疏星闪烁,山势高耸,道路崎岖,虎啸空林,磨窜修竹,写山中夜景极为清美奇崛。继之写次日清晨所见:“起观万瓦郁参差,目乱千岩散红绿。门前商贾负椒多年,山后咫尺连巴蜀。”诗人睹物兴情,触发了家园之思,最后两句“何时归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飞鹄”,表明自己归隐田园、超然物外的心志。

再比如《李氏园》一诗,诗歌开始写自己出游:“朝游北城东,回首见修竹。下有朱门家,破墙围古屋。举鞭叩其户,幽响答空谷。”接下来写囝中景物:“入门所见夥,十步九移目。异花兼四方,野鸟喧百族。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林中百尺松,岁久苍鳞蹙。”继之诗人抒发心中感慨:“岂惟此地少,意恐关中独”。“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谁家美园圃,籍没不容赎。此亭破千家,郁郁城之麓。”最后表达自己的反思与人生追求:“人生营居止,竞为何人卜。何当力一身,永与清

景逐。”

其《是El自磴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簏亭》在结构上亦是如此。。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二句写出游,“谷映朱栏秀,山含古木尊。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写青峰寺周围山景,“我来秋El午,旱久石床温”写诗人对久旱不雨的忧虑之情,“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翻”数句表达诗人期盼下雨以解旱情的现实关怀。此类诗歌尚有《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其上》、《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其名,予欲迁之少西,临断岸,西向可以远望,而力未暇。特为制名日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凌虚台》等,兹不赘举。

苏轼后来的写景记游诗继承了这一创作模式,如其熙宁六年《病中游祖塔院》一诗:“紫李黄

第6期段永强论苏轼风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85

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

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

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诗先写出游时景物与情事,次而发病中之人生感慨,所观之物与览物之情完美结合,纯粹的美感体验与豁达的人生智慧相互交融。类似诗歌还有《游金山寺》、《登玲珑IU》、《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等。由此可见。苏轼在记亭台、摹山水,写游兴中,往往驰骋想象,谛观万物,因物发端,即事明理,提出有关宇宙、人生、社会的诸种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推演出醒迷警世的论断,闪耀着智慧的光彩。

2.豪放清雄的艺术风格

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开始,初入仕途的他意气风发,表现在其诗歌中,自然呈现出豪放之气,因此苏轼在凤翔时期创作的写景记游诗在风格上以豪放为主,多清雄之气。如其《东湖》诗中的狂放无羁:“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后谈”。“安得梦随霹雳架,马上倾倒天瓢翻”(《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溪,天未明》),可谓大气磅礴,气宇轩昂。描写《真兴寺阁》之高峻:“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

星”,无疑更是宋诗中极为难得的盛唐之音。汪师

韩《苏诗选评笔释》卷一评:“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十宁,奇警夺目,可与老杜“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相匹敌。[2]…46’

从艺术技巧上来说,苏轼诗歌中的豪放之气主要通过两种手法来表现。

一是句式错落显排荡之势。苏诗句式参差错落,忽疾忽徐,翕张有致,再加上虚字和助词的妙用更显得奇伟不凡,起伏连绵。尤其是《王维吴道子画》,五言、七言相问,纵横开合更为跌宕多姿。开头四句五言似话家常闲谈吴、王画之所在,接着又两句五言总评“二子尊”铿然有声,转而单评吴道子画“雄放”,两句五言两句七言,喻其“法如海波翻”之雄奇,描其运笔之刚健,又绘其气势之浑厚,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推波助澜直上云霄。勾勒岫的内容,诗人用了两个五言、三句七言、一句九言,生动地显现出释迦临终说法时听众的复杂情态。“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写两类人两种行为,一句内写尽其情态,道尽顿悟与忏悔。“又于维也敛衽无间寄”,一个“也”字稍作停顿,束装而立,崇敬仰慕之情无溢言表。虚字的连用在《秦穆公墓》中尤为突出,使其议论跌宕起伏、妙笔生花。“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诗人用秦穆

万方数据

公爱才不杀盂明之事为证,认定秦穆公决不会杀三良。故用“岂有”反问加强语气,并进一步,以二子从田横而死,为三良之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愿为志殉身的理由。一个“乃知”、一个“亦如”使其说理环环相扣,十分透辟,有排荡之势。

二是铺成排比手法的运用。如著名的《石鼓歌》,前四句从初见石鼓的时地写起,接着用大量的笔墨从正反两个方面铺写石鼓文之“古”、“妙”、“真”、“高”。诗中借物起兴,以石鼓之盛衰得失引起周、秦的兴亡感慨,并批判了秦的暴虐。全诗一气呵成,笔力雄健。清王文诰评价说:“公此类大篇,大率用单行法,读者惟当以气胜求之”。[3](P102’《诅楚文》也是如此,它是秦国诉楚王荒淫无道以攻伐楚国的诅书,诗人开篇即连用十八句铺排诅书的内容,气势充沛,笔势奔放。《东湖》一诗则铺叙东湖水清、述湖之来源,描写了人杰地灵之所,抒写诗人打算完成一番大业之志。整首诗歌流转自如,一气呵成。《李氏园》一诗也极尽铺排之能事,写李茂贞园东西南北的不同风光,从而引发诗人的感慨议沦。可以看出,铺陈排比手法的大量使用,便于形成奔放的气势和表现苏轼的人生意气。

3.以文为诗的创作实践

苏轼在风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继承了韩愈以文为诗的创作手法。在章法结构方面,引入散文章法结构,章法严整又富于变化。如《王维吴道子画》:“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先评道子后议摩诘,五言七言相杂,最后得出“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的结论,章法整饬而又不呆板直白,有散文抑扬笔法。再如《授经台》一诗:“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前二句突兀而起,首句讲张旭草书与公孙剑舞之神相通,次句言伯牙学琴三年未成,后从师命在蓬莱山练琴终成天下之妙,在内容上似与诗题全无联系,然而正是这两句的铺垫,才使得三四两句之意得以升华.可谓形散而神不散,体现出以意贯通的散文笔法。

在句法方面,以散行单句入诗,于此典范是《秦穆公墓》“橐泉在城东,墓在城中无百步。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识公墓。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

86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套科学版)

2008年

人益可伤。”史载秦穆公死后以三良为葬。苏轼在

构模式,表现出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技巧,奠定了此此翻出新意,立论别致,五言七言之外九言十言驳后苏轼写景记游类诗歌创作的基本风貌。

杂其中,亦可谓一篇言辞简约而内容丰富的散文。注释

其它,语法上应用虚词的承转起合之法,如。谁渭①本文所引苏轼诗歌均出自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江湖居,而为虎豹宅”(《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的《苏轼诗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以下只随文

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等。从上标明诗题。

举诸诗可看出苏轼不受形式的束缚,往往根据诗②谢桃坊先生统计凤翔诗作数量为136首。见谢氏著《苏意一气而下,散文句式用得甚是精当。

轼诗研究》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50贯。综上所述,苏轼风翔时期的写景记游诗描绘参考文献

了关中西部的锦绣河山,表达了苏轼对关中西府E13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

出版社,1999.

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2]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M].北京:语文出版社,

了苏轼反对暴政、关心民瘼的仁政思想以及苏轼2001.

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具有极为丰富深[3]苏轼著.王文诰辑注.孔凡札点校.苏轼诗集:第1刻的思想文化意蕴。在艺术上突破了此前诗歌的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局限,采用了以文为诗的创作手法,呈现出豪放清(责任编校文武)

雄的风格特征,形成了苏轼写景记游诗特有的结

OnTravelNotesPoemsofSuShiDuringHisTimeinFengxiang

DUANYong--qiang

(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

Department,Bn巧iUniwersityofArtsandSciences,BⅡ可iShaanxi721007)

Abstract:DuringhistimeinFengxiang,SuShicomposed138poems,amongwhichtravelnotes

poems

are

the

majority.Thesetravel

notes

poemspictured

thebeautiful

scenery

in

thewestof

Guanzhongarea,whichexpressedthepoet’Sloveforthe

nature

andthecultureoftheregion.Mean—

while,theydisplayedhispoliticalthoughtsofbenevolence,opposingtyrannyandshowingconcernfor

people’ssuffering;andreflectedhislifepursuits,beingindifferent

to

fameandgain

as

well

as

seeking

forthefreespiritualrealmofholdinghimselfalooffromtheworldlyutilitarianism.Thesepoemshadrichand

profoundthinkingand

culturalimplications.Moreover,artistically,thesepoems

made

breakthroughofcomposingpoetryas

prose,whichwerecharacterizedbythe

boldand

grandstyle.

Hence

heuniqueconstructingpatternofSuShi’stravelnotes

poemswasformed.Thisbecame

kind

ofmatureartistry,whichwasthefoundationofSuShi’slatercomposingstyleoftravelnotespoetry.

Keywords:SuShi;Fengxiang;travel

notes

poems;boldandgrand;poetry

as

prose

万方数据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八
《描写风景的古诗名句》

描写风景的古诗名句

1.《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语句是: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2.《(论语)六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之间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像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诚宜开张圣听

5.苏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6.《出师表》中诸葛亮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 远小人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8.《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两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描写西湖六月优美景色的诗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0.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以景写情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以春景来烘托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

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6.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17.宋代文学家苏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外,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课内课外均可

18.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内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课内课外均可

19.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20.古诗文中描写夏季景物的名句有很多,请写出一句。符合要求即可 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佳木秀而繁阴 .

21.“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 “渭城朝雨浥轻尘”,请再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例:夜阑卧听风吹雨 多少楼台烟雨中

22.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三句(其中—句是课外的)。课内句: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课外例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西等.

23.写出三句含有写“风”的宋朝的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等

24.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意思完整的古诗词句子,可以填写课内所学,也可填写课外相应的诗句。 抒写友情的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借月抒怀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26.《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7.《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8.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结尾处揭示全词中心的句子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9.《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文天样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0.《岳阳楼记》中总写洞庭湖气势之大,景象变化之多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九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还有晴。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篇十
《描写夏天景色古诗10首》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却连日晴和,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又走上山路。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阳开放。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宋代苏舜钦《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苏轼描写风景的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苏轼描写风景的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848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