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

2015-12-28 02:06:4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一《汉语,最理想的诗性语言》 ...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一
《汉语,最理想的诗性语言》

汉语,最理想的诗性语言

什么是诗性语言

什么样的语言是诗性语言?请看下面的例子。

面对一株春暖发芽的杨柳,一个普通村民和科学家与诗人所言说的会大不相同。 村民会说:“杨柳活了,今夏我可以在它下面乘凉了。”

科学家会说:“杨柳发芽是气温回升的结果。”

诗人则会说:“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而一个有诗意的小孩会说:“妈妈,杨柳又发芽了,爸爸怎么还不回来?”

村民的语言是个性化的语言,科学家的语言是科学性的、理性的语言,诗人和小孩的语言则是诗性语言。

理性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是发现、征服的关系,其表现的对象是客观在场的东西,富有沉着的理性和客观的规律性,因此其性质是生硬和冷漠的。而诗性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是表现和抚摸的关系,其表现的多是人类的情感世界,富有直觉性和敏感性,因此其性质是柔软温和的。诗性的语言把隐蔽在杨柳发芽背后的离愁活生生地显现出来了,这离愁不是简单的感情发泄和简单的心理状态,而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所以诗性语言的特性就是超越在场的东西通达于不在场的东西,或者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超越“此”而达“彼”,总带有“未说出的”成分,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超越“世界”而返回“大地”。

理性语言要求准确,能指和所指是一一对应的简单而明晰的关系,很少或不可能有言不尽意、言外之意的问题,它力求消除语言的多义性,不允许有任何的隐晦曲折和摸棱两可。而诗性语言由于所表现的人类情感是复杂多义、生生不息、流转不止,又瞬息万变、朦胧迷离的,当然也就具有多义性和言不尽意的特点。正如苏珊·朗格说:“只有推理性的语言才能比较成功和比较精确地把那些可限定的概念确定下来。而艺术表现所抽象出来的却是情感生活中的那些不可言传的方面,这就是那些只能为感觉和直觉把握的方面。”

理性语言多是用概念和推理来表达,不能打破能指与所指的单一固定关系,不能摆脱语法规则的束缚,所以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推理性和系统性。而诗性语言不讲究语法结构,语言富有弹性,富有韵律,组合自由,气韵生动,具有鲜明的意象和音乐性。诗性语言一般多用隐喻、暗示和象征等手法,含蓄隐晦地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诗的语言与逻辑语言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运用了隐喻,“善于运用隐喻是一种极有天赋的标志”。隐喻语言实际上是一种意象语言,它以“象”来喻示“意”,用意象来建构体验境界,形成直观感悟的形式,避开概念性的言说,充分敞开语言,使之与心灵直接碰撞。

美国语言心理学家欧内斯特·范罗诺萨通过对汉语和西方语言的对比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理想、最富于诗性的语言。范罗诺萨在《汉字作为诗歌媒介的特征》一文中认为,汉民族文化的特征可以从汉语中看出,汉语特点则集中体现于汉语诗歌,而汉语诗歌的表达方式,又和汉字不可分割。范氏认为,汉语在其自身发展中,由于其象形文字具有贴近“自然”的特殊“及物性”,而且这种字体构造方式后先相续,基本精神从未中断,所以至今仍然“葆有原始的活气”,这也决定了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理想的诗性语言。正因为汉语重在“意”,学习汉语重在进行体验感悟,所以汉语具有突出的诗性。下面从字、词、句、章几方面略做描述。

汉字的诗性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说明汉字的出现具有与天地相通、感天动地的神秘意味。汉字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富有智慧和灵性的生命体。

汉字都是通过描画实物的形状,或者聚合图形从中想象意义来表意的。既是写实的表现,知觉的流淌,也是想象的驰骋和情感的宣泄。而表音文字是用字母把语言的音素或音节直接显示出来。两者完全不同。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只有汉字能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

汉字有“象”有“意”,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它们具有一种内在的难以知晓的神秘的逻辑性,它们是一首首流动的哲学史诗,是开启自然与智慧之灵的钥匙,是宏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具体体现。每个汉字都像是一幅画,或像是一首诗,一种形象的思辨和感悟,都极有意蕴、意味。汉字以形表义,因义而音,字形和声音关系不大,而多靠字形来表示意义。大多数汉字一看字形就可大体知道其意义,具有“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觉即明”的特点。

如象形字:“人”就像是一个叉开腿的人,“口”是张开的嘴巴,“手”是张开的手掌,“目”像竖起来的眼睛,“日”的篆文像圆圆的太阳,“月”是悬在空中的月牙(月圆时少,缺时多),“雨”总让人想象出天上飘落下来的点点雨滴,“水”篆文就像正在流动的水,“木”的篆文就像一棵有根有干有梢的完整的树,„„这些字都像一幅幅画,多么形象啊!

会意字如:“天”的“二”是“上”,人上为“天”;“旦”是地平线上的太阳;木根为“本”;人本为“体”;日月为“明”;人跟着人为“从”;二人相背为“北”;三人为“众”;二木为“林”,三木为“森”;房子里有女人即“安”,屋里有子即“字”(生育);屋里有豕才是“家”;“益”的本意是器皿里的水多了向外流;“莫”(暮)是太阳落在草丛中;“休”是“人倚木”休息。„„这些字都像一首首诗,多么富有意味啊!

即使是形声字,也能使人浮想联翩。形声字的义符可让人想到该字的意义范畴。如以“木”、“艹(草)”为义符的字,让人想到该字表示的是木本、草本植物;以“山”、“氵(水)”为义符的字大都与山、水有关。假如读书时碰到“嶙峋”不认识,但看到这两字的“山”字旁,也可大体知道其意思。„„这些字自有内在的逻辑,多么富有情趣!

而汉语的语言形态最接近事物的运动和运动着的事物的本来样态,“非常贴近自然的核心”。如“囚”,人被关了起来,心中当然不好受;“喜”字是两只手举着“吉”字乐得合不上口;“存在”,“存”是“有”、“子”重合,有子即“存”,延续生命;“在”,是“有”和“土”重合,有土即“在”;„„所有这些,都符合汉族人的文化心理特征,细细品味都极有意味。萧启宏解“孀”字,说一个寡妇内心如霜打,又从“双”音,看到别人出双入对,内心的感受分外凄凉。“冤枉”的“冤”,一个兔子被压在一个盖子下,心里一定很冤屈;“枉”,一个九五之尊的大王被绑在木桩上,可想而知他心理遭受打击的程度。汉语总是从一情一事的最大极限表现人性的世界。

汉字就是这样具有贴近“自然”的“及物性”,“葆有”着非凡的“原始的活气”,储存着先人无与伦比的智慧和丰富而浪漫的想象力,造就了世界上独特的富有诗性的汉族语言,也造就了富有诗意的中华精神、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

汉语词语的诗性

范氏认为西方语言讲究“词性”、“语法”,语言经过层层抽象概括,就使词语失去了字词直接表达“自然”的清新品质。词语被装进“词性”和“语法”的匣子,是违反自然的主观任意行为,语言和“自然”的自然联系由此大大削弱。这就像是一个“日益稀薄的概念金字塔”,“在金字塔底部躺着‘物’”,因为经过抽象化和范畴化的“标识特征的程序”,“物”,在语言中的反映已相当曲折。不仅不能准确的表达“物”本身的鲜活的品质,即使就其自身而言,它也未能思及它想要思及的事物的一半。

汉语的许多词语直接用“物”达意,都具有形象性。如“笔直”(像笔那样直)、“雪白”(像雪一样白)、“渊深“(像深渊那样深)、“囊括”(像用

袋子全装起来)、“铁拳”(像铁一样坚硬有力的拳头)、“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挨个地排列着),都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意义。再如“海枯石烂”一般指意志坚定,永不改变。其实,海永远不会干涸,石也不会粉碎,但把这两个事物并排在一起,就表达了一个全新的意思。汉语中这样的词语多得很,光“海”字开头的成语就有海不波溢、海底捞月、海底捞针、海角天涯、海誓山盟、海市蜃楼、海水不可量、海晏河清等等,都是用“海”这个形象表达一定的意义。

汉语的很多单个词语都能表达很深的情意。如上面“海”字开头的成语,不仅有形象,也有各种意念、情意。“海不波溢”是对圣人治世天下太平的赞美,“海底捞月”是对白费力气根本办不到的事的嘲笑;“海誓山盟”是对男女坚贞爱情的颂扬。再如“望穿秋水”,是思念得很深的意思。“秋水”给人多么幽深、多么美好的想象呀!换成“春水”可以吗?春水和秋水一样清澈透明,但能有秋水那样深吗?春水总是浅浅的,况且,春水有春回大地的气息,是温暖的,而秋水却总是有寒露初降的萧瑟、凄清和冷意,和思念又思念不到的心情十分吻合。 由于汉语的语言形态“非常贴近自然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又“累积”着一层层的意思,这样汉语的词语就有“底层语”衬托着,形成了类似地质学上的“层累”现象,具有多层语义结构,富有丰富的表现力。如“深”,有好几层意思:①水深,和“浅”相对,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②从面到底从外到里的距离大,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③时间久,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④表示程度深,有“很”、“十分”的意思,杨万里《新柳》诗:“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拂:拂拭。莫:不要)这四个意思一个比一个抽象。一个词竟有这么多种意思,其意蕴多么丰富啊!几千年磨练出来的汉语词汇,有着它独有的民族意蕴和审美创造力,是字母拼写的洋文无可比拟的。学习汉语一定要从理解其丰富的意蕴开始。

汉语句子的诗性

王力先生曾说:“就句子的结构而言,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法治”就是形式第一,形式控制意义;“人治”就是意义第一,意义控制形式,或说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西方的词语有性、数、格等变化,有着严格的区别和界限。而汉语的词语不管当什么词来用,其词形不变,词性相通的现象至今仍相当普遍。仅名词活用如:“很青春”、“甭林黛玉了”、“多么才华”、“非常日本”、“十分狗屎”、“非常哲学”、“雨水就汪在路面上”、“一下就草鸡了”、“他们过于‘文化’了吧”、“极英雄地”、“新潮得让人痛苦”、“偶尔玩笑一下”、“风情一下”、“痴情起来”、“女人一旦目的起来”、“你怎么还这么中国”、“比林黛玉还林黛玉”等等。这些词语的活用使得语言富有形象感,显得特别活泼,富有独特的情趣和意味。这种活用现象古已有之,如“绿”本形容词,可活用为动词,如李白的“东风已绿瀛洲草”,丘为的“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尤其王安石用的“绿”字广受称道,比“到”、“过”等词的枯燥叙述,更凸显了春天的代表性色彩,并且比李白、丘为的“绿”意象大得多,气象更宏放,使读者能从大处、远处,想到江北、黄河、塞外、岭南、西域„„六合之内,神州八方。“绿”的活用,使句子的容量增大了,有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这样的用法在古代、现代和当代诗文里不可胜数。

汉语往往又出乎意料地把不相关的概念组合到一起,通过想象力来影响事物的本质,并倾向于把无生命的事物和有生命的事物列为同一范畴,如: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杜甫)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岑参)

“云很天鹅,女孩子们很孔雀”、“很四月”(余光中)

“禁城里全部的海棠/一夜凋成/秋风”(洛夫)

“蜡烛在自己的光焰里睡着了”(罗智成)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夏宇)

“你是一簇语言倒影在酒器中/以自己的模式开放成花朵与独白”(万夏)

所有这些,要是孤立地看,都是不合事理和逻辑的,甚至可能被当作痴话、醉话、梦话、疯话、胡话,但正是这样,才促使人对词语背后的神秘意味进行激情的想象。正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人间词话》)正是这种违反经验和语义逻辑的用法,开拓出语词全部的感性丰富性,从而使“境界”全出。

不只是诗文里这样用,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说出这样的按常理都不合情理的话。如:

这匹马没有骑过人——(“马”怎能“骑”人?)

便道走自行车——(“便道”怎么会“走”?)

一瓶酒喝十个人——(“酒”怎么能“喝”人?)

窗前飞过一只鸟——(“窗前”怎会“飞”?)

那出戏看过了——(“戏”怎么会“看”?)

这篇文章写完了——(“文章”怎么“写”?)

这些句子的主语原应在宾语的位置,可现在都做了主语。为什么主语和宾语可以互换?吕叔湘说:“一个每次可以在入句之前做动词的宾语,入句之后成为句子的主语,可是它和动词之间原有的语义关系并不因此而消失。”这些话语虽不合常理,但平时人们都这么说,表达的意思也很清楚。这就是汉族人特有的心理决定的。

汉语与西方语言最重要的区别是借助“词序”来表达意思,没有严格的语法规律,是对西方语言规律、语义逻辑的“瓦解”、“破坏”和“改造”。正如艾略特所说的那样“扭断语法的脖子”,也正如在洪堡特说的,汉语是“偏离高度规律的形式的语言”。汉语词语的顺序可随着人的情感和心意随便变化,词语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汉语语汇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因词语的语法功能而发生形态变化,词与词之间看不出界限,词序排列不同,都能组合成通顺的句子,表达不同的意义。如:

语文学习—学习语文

我们热爱祖国—祖国热爱我们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

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词语的顺序变了,竟然还能说得通(只是意义不同罢了),这在西方语言能行吗?正因为这样,汉语的一些诗文(如杜牧的《清明》),重新标点后,竟然也能讲得通。

汉语词语之间可以留下许多空白和空位。这种灵活的词序和空白、空位,增加了语言的跳跃性和含蓄性。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其间只有孤独的语词,语法、逻辑几乎被毁弃殆尽,但是,也正是

这些断裂的句子、孤独的词语所生成的意象特别生动鲜明,提供的想象空间也特别阔大。

汉语语言的隐喻性

范罗诺萨认为,汉语蕴涵着丰富的作为语言基质的“隐喻性”。“隐喻性”是指写出来的文字影射着没有写出来的言外之意,如音乐的“泛音”,或太阳四周的光晕。范氏进而认为,“汉语中每个字词都在自身层累着这种能量”,它是现代少见的一种“诗性语言”,因为“诗的语言总是随着一层层言外之意和自然的亲和力而振响。在汉语里,出色的隐喻更易于将这种品质提升到它的最强度”。

汉语的隐喻性、象征性、暗示性、影射性,是从象形意会的文字到文字的运用一脉承传的特点。隐喻、象征,都得有“意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我国古人对“立象以尽意”可谓心领神会,运用自如,而且形成传统,如《论语》、《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多用寓言、故事或一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所以才那样的明白易懂,脍炙人口。

对中国古典诗歌推崇备至的美国诗人庞德(1885-1972)就曾感叹道:“用象形构成的中文永远是诗的,情不自禁的是诗的,相反,一大行的英语字却不易成为诗。”据说,意象艺术直到二十世纪初“舶去”西方。作为意象派领袖,庞德就是通过阅读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发现“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才领悟到意象艺术的。“这种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

诗的语言就是意象语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与情思,需要凭借联想、推理等过程才能理解。意象都有言外之义,古代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说的就是言外之意。古诗和文艺作品最能体现这一特点。好多古典诗词都是通过言内所及的、在场的东西,显现出隐蔽在背后的无尽的画面。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言内所及的在场的东西“山河在”与“草木深”,显现出隐蔽在背后的“无余物”和“无人”的凄凉景象,“山河在”能显现(“启示”)“无余物”的景象,“草木深”能显现(“启示”)“无人”的景象,从而把战乱造成的山河破碎、人民流亡的景象隐晦曲折地表达出来了。象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刘禹锡的《乌衣巷》、李商隐的《锦瑟》、于谦的《咏石灰》以及一些现代诗如艾青的《礁石》、臧克家的《老马》、戴望舒的《雨巷》等等诗篇,都是因为具有美好的意象。有些诗文的一些句子更因为意象中包含着丰富的意蕴,而广为流传。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勃《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这些语句的意义都超出了文字本身,超出原来文本的意义,让人有着不尽的想象和回味,所以成了名言、警句和格言。

意象语言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等特点,其表现方法主要有:比喻,起兴,借代,反衬,象征,通感,矛盾修饰,虚实组合等,它更符合诗人主观的感觉活动与感情活动的规律,而不是客观的语法规律。这是诗性语言与实用语言的本质差别,有助于诗情诗意的表现。如“黑夜过去了就是光明”这个意思,如果平白地直说出来,会令人觉得淡然无味,臧克家反复寻思,最后才把它写成:“黑夜的长翼底下,/伏着一个光亮的晨曦。”再如“不要只羡慕人家的成功而忘记人家的奋斗”这个意思,直说出来类似于生硬的说教,令人难以接受,可冰心这样表达:“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二
《立志的诗句》

关于人生观、心情、志向、理想的诗句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8-12-26 13:55

写作时常用的,如失意时,忧愁、哀伤„„“剪不断,理还乱,”;要积极面对困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远大志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关心国家大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

最好是初中语文课本里有的,没有的也没关系。请写出诗句,最好写出出处,并标明表达的情感。

提问者: a396416824 - 魔法学徒 一级 最佳答案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只能想这么多了

5回答者: w445458712 - 门吏 二级 2008-12-25 20:04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

相关内容

• 关于抒发理想志向的诗句

• 大学里经常谈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理想志向等你...

• 《岳阳楼记》里有抒发自己理想志向的诗句吗?

•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理想志向的诗句是什么?

• 李白的<<梦游天姥呤留别>>表现诗人理想志向的诗句:

更多关于表达个人志向的诗句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志向 诗句 人生观 心情

其他回答 共 4 条

毛泽东写的诗词,多雄心壮志

如: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

回答者: 胫下逆鳞 - 一派掌门 十二级 2008-12-13 22:29

d

回答者: zyzywb - 兵卒 一级 2008-12-14 10:36

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魏琼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诸葛亮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苏步青

人生是短暂的,在短暂的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对人类,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

——覃过振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名人名言

1) 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2) 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孙中山

3) 革命军的责任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孙中山

4) 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 -- 茅盾

5) 奋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为。 -- 茅盾

6) 奋斗之心人皆有之。 -- 李叔同

7) 奋斗是万物之父。 -- 陶行知

8) 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 作者: 陶行知

9) 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 作者: 陶行知

10) 贤者有言,一个人到处分心,就一处也得不到美满的结果;这样的人若遇事不顺意,岂足为怪? -- 佚名

11) 航海远行的人,比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 李大钊

12)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作者: 李大钊

13)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

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作者: 李大钊

14)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作者: 鲁迅

15)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 鲁迅

16) 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鲁迅

17) 幼稚是会成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就好。--鲁迅

18)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鲁迅

19) 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鲁迅

20) 确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哲学,于每个人乃是生死攸关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作者: 赵鑫珊

21) 任何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爱也罢,追求也罢,目标必须明确。 作者: 林海鑫

22)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 作者: 宗白华

23) 中年是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 作者: 董桥

24) 中年是一次毫无期待心情的约会。 作者: 董桥

25) 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作者: 巴金

2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作者: 孟子

27)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28)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作者: 何逊

29)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作者: 孟郊

30) 如果你希望在年老时受人爱戴,那麽在你年轻之时就应待人有礼。 作者: 黎里

31) 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生活形态,使黄金时代藏在未来的老年里,而不藏在过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时期里。 作者: 林语堂

32) 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惊奇,而 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华丽。 作者: 林语堂

33)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孔子

34)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3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谓之文也。--孔子

36)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孔子

3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8) 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3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4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孔子

42)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妾,损矣。

43)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作者: 曹操

45)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作者: 刘禹锡

46)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者: 李商隐

47)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作者: 梁实秋

48) 少年为未知的前途彷徨,老年为已知的寂寞而发愁;独独中年,江山已定,前途在握,分分秒秒都可以自行支配,充分享受。 作者: 尤今

49)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黄金„„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 ,沙漠布满森林„„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 作者: 郭小川

50) 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宝贵的东西都不甚 为人所爱惜,最容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进它的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 。作者: 郭沫若

回答者: 么司东东 - 助理 二级 2008-12-14 13:31

1.小石潭记中写潭四周树木的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记承天寺夜游中把月光描绘的精妙,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3.钱塘湖春行中透露出诗人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春望中表达诗人对国土沦丧触目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过零丁洋中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三
《关于理想抱负的诗词》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四
《古诗的表达技巧》

古诗的表达技巧     对古诗的赏析,《考试说明》的要求是覆盖所有文学作品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其实这些概念之间是互相交叉的,很多时候又是互相包含的。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一、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通常包括哪些内容?①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描写。抒情有的直接(直抒胸臆),有的间接(借物抒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②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二)诗歌中的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高考一般不单独出现这一类的题。)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三)诗歌中的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意见。诗歌中的议论常常又和抒情联系在一起。(高考一般也不单独考诗歌议论句的赏析。)例如:菊花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的最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四)诗歌中的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高考出题的重点。1、直接抒情——不借助任何物,直接抒发情感。术语——“直抒胸臆”。例如: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最后两句直接表达对朋友的关怀。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移情于物。(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往往是通过描写景物,创设意象,营造气氛,形成意境,暗中含情。田园乐 (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首诗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答: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借景物描写,体现了诗人内亲近大自然的乐趣。(2)移情于物——常常借助于情景中的“物”来曲折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雪拥蓝关马不前”一句描写,有什么用意?  答:这一句关联到上一句“云横秦岭家何在”,此句“马不前”,说马也不肯向前走了,实际上是“移情于物”的手法,表达自己左迁远离家乡的沉痛和悲伤之情。(3)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例如: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注) 赵彦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注: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如通判)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有何妙处?答:以景做结(1分)寓情于景(1分),营造了一个凄苦惆怅的意境(1分),引起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1分)。(4)托物言志——借托咏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者情感。卜算子·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情感?请作简要说明。答: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的是“寂莫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悲伤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弧微和清高。托“梅”这个物表达了纵使遭受重大打击也不改初衷的志向。(5)用典抒情——借助典故,曲折地表达出某种感情。例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理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含义。答:这一句用典故,以廉颇自比,一方面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另一方面表达自己饱受冷落的悲愤。(6)借古讽今——借古代史事,讽喻当代,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西塞山①怀古 刘禹锡王浚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⑧,一片降幡出石头④。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⑤,故垒⑥萧萧芦获秋。【注】①西塞山:三

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在今黄石市长江南岸。②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东吴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王浚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铁链,扬棹鼓帆,顺流直取金陵(吴都,今南京)。④石头:即石头城,今址在南京市石头山后。⑤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⑥故垒:指西塞山要塞。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答:这是一首“怀古”诗。前四句虚写晋将王浚伐吴,截取攻破“千寻铁锁”这一历史画面。“往事”,实指东吴和六朝破亡。诗歌借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沉痛地表达了对国家处于藩镇割据局面,摇摇欲坠的情景的哀伤。诗人警醒最高统治者,如果不思振作,将蹈东吴和六朝覆辙。3、赏析抒情手法高考题样式(1)题样例1[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王实甫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在这首小令的上阕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析。答:作者在上阕中主要运用的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完成第一步)。远景的遥山、远水,勾起女子无尽的回忆和邕思念;而眼前的杨柳、桃花也同样撩起了她深沉的愁绪;柳绵滚滚使她想起离人的漂泊,桃花灼灼亦使她自伤红颜薄命(完成第二步)。外面景物虽美,却易触发别情,而黄昏的雨点又送来一声声凄清冷寂的况味(完成第三步)。一景一物,无不触发女主人公离别的联想,不言愁而愁意自见(完成第四步)。例2(2007年高考江苏卷)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运用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2)答题方法和步骤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要点:①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②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

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③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或技巧的原因;④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怎样的旨趣。当然,有时不必这样繁琐,根据所问作答,有一步两步就可以了。以上例2就是。(3)演练实践题1(2008浙江卷)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答: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首联写法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题2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用怎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答: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寓情于景。写景之中抒发了对春雨的喜悦之情。题3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如何抒写羁旅相思之情的?答:词作上片写景,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这是以乐景衬哀情。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题4玉楼春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结合整首作品,谈谈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的妙处。答:写景集中在上阕:风光好总起,生机勃勃表现得颇为传神,为下阕抒情铺垫,设定情景蓄势。题5蝉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歌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借自然界中的蝉的特征,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的思想情感。题6墨 梅 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歌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四)诗歌中的

描写——在作品中描写景物、人物等。这一类的赏析考题也经常出现。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考题以侧面描写多见。)例1(2008福建卷)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问题: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答: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例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答: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虚化出幻觉,却从侧面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2、细节描写——细节,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 闻 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传说元稹读了这首诗唏嘘不已,有一句特别让他感动,“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微之书》)。想一想,是哪一句?为什么?答:是“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作者自己被贬他乡,且在“垂死病中”,当听到挚友遭贬消息时,竟“惊坐起”。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表达了对朋友命运的深切关怀,道尽了友情的真谛,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3、动静互衬——将动态之景衬托静态之景,将静态之景衬托动态之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五
《古诗复习(自己整理)》

古诗部分

一 根据词语写诗句

慈母情深---------- 节日习俗 歌颂情谊

人才发展 逆境挫折 富有哲理

二、根据意思写古诗

12、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而苏轼却在《浣溪沙》中却用词句( )表达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我国有许多传统的佳节。请写一句:( )

4、。诗中表达诗人与妻儿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5、万老师做班主任工作非常仔细,校长赞扬他:( )。

6、熟读于谦《 中的的( )(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不屈不饶的精神。

7谦通过诗句( )( )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

是( ) 10《石灰吟》中赞美石灰的献身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襟怀的诗句是( )11、描写春节习俗的诗句是( )

是( )表现诗人“悲之切”的诗句是( )

的高尚情操,我们会这样说( )17、人们常用杜甫的一句诗( )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丽的诗句是( )

14、描写长江的诗句 A:杜甫的《登高》中的句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17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 杨万里 《小池》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 王安石《元日》 描写中秋佳节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朝 苏轼《水调歌头 >

20、 描写思乡之情的名句 A 李白的 《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B: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7、 赞美老师的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朝 李商隐《无题》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六
《我最喜欢的诗句》

我最喜欢的诗句

从小到大,读过无数的诗篇。许多人,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志向,思念亲人同友人离别之意。在我读过的诗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中作者体现了以为慈爱,朴素,伟大的母亲的无限的爱。

现在的我们,对于母亲的关爱,认为是理所应当,无法体会母亲的用心良苦,甚至有时还对母亲大吼大叫,但作为母亲的她们,仍然默默的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她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

记得5.12的“汶川大地震”中,有位母亲在废墟中用身体抵住抵住塌下来的楼房,身体下面护着她3,4个月大的孩子,因为有母亲护着,孩子毫发无损,安静的睡着。当救护人员解开盖在孩子身上的被子时,发现了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对你的爱。虽然这个母亲的伟大事迹已经家喻户晓,可是知道的那些人是否有感触?母亲,可以为自己的孩子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普天之下,并不只有这位妈妈会这样做,而是所有的妈妈都会这样做。

回想自己生病的时候,妈妈整宿没睡,倒水给我喝,守在床边,寸步不离,在母爱的呵护下,病好得很快。当醒后看到妈妈整宿没睡守在床边的时候,感动得落泪。

回想自己考砸的时候,妈妈给予的并不是责骂,而是给我分析错的题目的正确解答方法,当手里捧着考得不错的成绩单时,她笑了,笑的很欣慰,也笑得比我还开心。

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妈妈每天都在陪我走。不管什么天气,她都总是牵着我的手走;不管什么情况,她总是在受挫折后才教给我一切;不管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多深的夜,她总是陪我度过。……

曾经,怨恨过母亲,为什么那么残忍,为何不在泥泞中抱我前行?为什么不在挫折前教我应对?为什么那么执着,不在寂静中劝我放弃而不去休息……

现在,我并不怨恨母亲,而是感激她。她从不抱我前行,是因为她要我学会面对坎坷;从不在受挫折钱教我应对,是要我体味人生;从不叫我放弃,是要在无言中教我持之以恒的道理。

妈妈,谢谢您!感谢您教会了我许多;感谢您,这15年来每一天都在陪我走……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诗,是一艘扁舟,带我们在用流不息的智慧海洋里穿行;诗,是一座金碧辉煌的仓库,里面有挖掘不完的宝藏;诗,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等着我们去探索;诗,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里面永远有我们想要的知识。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多诗,比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牧的《山行》,李白的《赠汪伦》……有许多,许多,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春夜喜雨》。

这首诗是唐代名家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是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我喜欢这首诗中所赞美的春雨,喜欢春雨过后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春天的第一场雨降临人间,给人们带来的是无尽的喜悦,因为人们将在这个季节,这场春雨里,撒下能带来丰收的种子,而春雨可以滋润着它们茁长成长,这场春雨中蕴含着生命的希冀。春雨,不像夏天的雨大有一怒吞山河的威势,汹涌澎湃;不像秋天的雨愁愁绵绵,凄凄凉凉;不像冬天的雨夹着瑟瑟寒风,冰冷刺骨。春雨,有着自己的一番独特的美,正如诗中所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美是悄然的,就是在那夜深人静,万家熄灯灭火的时候,它飘洒下来了,夹着和风,夹着温柔,轻抚着大地,当人们早上醒来时,花朵们、小草们,大地上的一切生物都沾着那晶莹的雨露,朝气蓬勃。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就已经感受到了作者所赞扬的融融春意,感受到了这场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感受到了作者描绘的优美意境: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变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我喜欢这首《春夜喜雨》,喜欢春雨那别具一格的美。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七
《唐宋诗词鉴赏第十一课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八
《古诗表达技巧》

一.修辞手法

1、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作用:具体、生动、形象。

2、夸张

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作用、程度,借助于想像,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4、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作用:互相映衬,相得益彰;鲜明突出,给人深刻印象。

5、借代

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 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借代类型

以特征来代本体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用“朱门”代替显贵之家。

以部分代整体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代整个船。

以具体代抽象

①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以官职代人

①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以“司马”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

以作者、产地代本体

①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6、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恰当地运用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7、对偶:律诗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偶。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8、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可以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9、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1、关注题目

题目的内涵往往丰富,它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诸多重要信息。

2、关注注释

注释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解释个别难懂的词语,这对理解诗句很有帮助;一是介绍作者情况或写作背景,这对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3、关注意象

4、关注首尾句(联)

首句(联)经常开篇扣题、奠定情感基调,而尾句(联)则经常会隐含或点化主题。

二 表达方式 1 描写

一、侧面烘托: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特点更加形象突出。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例:

1、《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二、虚实相生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c、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析】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写“行人”想象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动静结合:

1、以动(声)衬静

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山居秋暝》

2、动静结合

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弯,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3、以静写动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化静为动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四、渲染烘托

渲染:通过对景物或环境的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表现力。重在氛围的营造。

烘托(衬托,映衬):即为“烘云托月”“众星拱月”“绿叶红花”,最主要的是有主有次。“云”“月”“绿叶”只是陪衬,以此突出主体事物。重在心情的曲达。烘托与一般衬托有一定的区别:侧重在气氛上的衬托。

渲染与烘托不同。但诗歌中往往先渲染出气氛,再以此烘托出情感;局部描绘一般是渲染,全局描绘一般是烘托,渲染是手段,烘托是目的,是通过渲染而达到烘托的目的。即直接用描写景物来渲染,然后烘托出作者的心情。

因此高考诗歌鉴赏题与现代文阅读题中一般连用。

它们的作用一般表述为:“渲染了„„氛围,烘托了„„心境”。

典型类型:

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悲情。

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五、细节白描

细节可以更加具体、生动、鲜明的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的特征及其内在本质,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强化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往往从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摹。

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白描:用最精练、最节省、最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不事雕琢,不加渲染铺陈,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的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要避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张岱《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六、视角变化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视角:远近,高低,视觉,听觉,触觉等变化。

层次:由远及近,由上到下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天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水北流。”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七、色彩对照:

明暗对比,红绿搭配,冷暖色调等。

二 抒情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2、间接抒情 :

A、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例: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谒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前两联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后两联由景物转向抒情。由景想到自己功名未成,空有出仕愿望,而无人推荐,就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楫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C、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情因景生,景与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这就是所谓“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乐景衬哀情

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描写了花儿含露欲放,鸟儿林间鸣叫,本是赏心悦目的美景,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诗人以含情之目视物,物也就生情了。花儿露珠晶莹,就好象花儿泪聚眼角,飞鸟啭鸣,也好似鸟在惊啼。这就突出了诗人悲痛的深切。

三 表现手法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

3、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如: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由柳枝的纷纷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4、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诗歌选择了月夜遥忘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5、抑扬

这是指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表现手法。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先抑后扬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九
《古诗表达方式》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篇十
《第6课时古诗》

第六讲:古诗词及应用

复习检测: 1、知识必背相关语句。 2、听写第五单元词语盘点

训练主题: 古诗句、名言警句训练

训练方式: 分类、积累、应用

教学内容:

一、古诗学习要点: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二、正确分类:

1、描写春天的诗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描写夏天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描写秋天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描写冬天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描写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描写依依送别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爱国爱家乡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赞美辛勤园丁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赞美风景名胜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表达志向的诗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1、蕴含哲理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赞美母爱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3、赞颂梅花的诗句:

14、赞美西湖的诗句:

15、劝学类的诗句:

16、惜时类的诗句:

三、名句补充:

,燕山月似钩; ; ; 谁言寸草心,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欲穷千里目, ;

但愿人长久, ; 九曲黄河万里沙, 。 百川东到海, ; 海内存知己, ; ,人间能有几回闻?

欲把西湖比西子, 。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劝天公重抖擞, ; ,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下兴亡, ;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却看妻子愁何在, ;

四:古诗应用:

1、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宋代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看到起伏的山的上空,月亮像把镰刀,月光下的沙漠,好象下了雪,小红真想用李贺的:

“ ”来赞美。

3、小明书法写得好,还会画梅花,妈妈夸他的梅花颜色真好看,可小明却要学王冕“”。

4、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肯说出八路藏在哪里,我给你糖吃,给你银子,知道吗!”

可小英雄昂着头说:“我要像石灰‘ ’”小英雄被敌人杀害了,可他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5、小王和小胖出去钓鱼,忽然下起了小雨,小王对小胖说:“我们赶快回去吧!”

可小胖说:“‘ ’,你怎么没有点诗情画意呢!不懂浪漫。”

6、我们划着小舟在西湖游玩,刚划到芙蓉花水塘边,就有一群水鸟被惊起四处飞散,哇!真是太美了。小玉词兴大发,诵起,想起宋带词人( )的:

7、我们读书,不但要读课内书,更要多读课外书,因为 这样,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 ”

8、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我去了,只求你一件事:“ 陆游最大的悲痛是:“ ”

9、人们往往因悲伤而哭泣,可杜甫却高兴而哭,因为“ ”;表现杜甫万分激动的诗句是“ ”

10、现在是新时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三百六时行,行行出状元,请你用一句诗来表达怎样选人才最好:

“ ”

11、汶川地震让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我们用《竹石》

的:“ ”来鼓励最好!

12、小明学习很刻苦,可不爱思考,小王很聪明,可老不用功,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因为他

们: 。(孔子论语)。

13、小光7:00想看新闻节目,可妈妈说:“都六年级,要升学了,少管闲事。”请你用一句古代名言:

“ ”来劝妈妈改变注意。

1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写过这样的诗句: 告示我们我们看

待事物,不要光看到局部,还要看到整体。

15、反动派不让鲁迅发表革命文章,但革命的春天是关不住的,真是:“ ”

16、小艳穿了件新衣,问妈妈好看吗?妈妈说,女儿穿什么都好看。请用古诗名句来形容。

17、梅花像雪,未见其花,先闻其香的名句是:“

18、描写迎接春节的诗句有:“

写节日的诗句有:“ ”

19、爸爸刮胡子,过2天又长出来。小明幽默地说:“ ”

20、描写湖面无风如镜的诗句是 。

把洞庭湖比作玉盘的诗句是

21、写孩子们报答不完母亲养育的诗句是 。

写春雨无声的诗句是:

22、月经常被用来作为诗人寄托思乡、思人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

23、写月的古诗句还有:

2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

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

“ ”

25、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

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26、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

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

27、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古人赞颂梅的诗句,数不胜数。“”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28、昨天张老师留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 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29、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

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30、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

佳句。

31、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

里默默祈祷着:“ ”。

32、战火连连,兵荒马乱,一封书信足显珍贵,真是“ ”

33、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 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34、齐敏明天就要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强在送他的时候,说:“”

35、小学六年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词语)我们即将升入中学,我想用:

“ 。”来告诫自己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最后,我祝愿我的母校 ,

祝我的老师们 ,祝愿我的同学们 (成语)

36、“,”这一句是作者要辛渐转告亲友,自己是清白的。

37、《江畔独步寻花》全诗围绕来写。前两句中 、

了花枝繁叶茂,后两句中 、 进一步表现了春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美景,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38、《己亥杂诗》是的作品,诗中作者用来比喻当时的中国死气沉沉,

用“ ”表达自己的愿望。

39、“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中写出了既送,表达了诗人对恋,对 的深情。

40、我会填“花”:人闲落 竹外三两枝 映日

千树万树 开 三月下扬州 牧童遥指 村

41、《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 ”

42、同学之间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能 。认为自己什么都好。求学问,学技艺不

能 ,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知识要经过 才能得来。(成语)

43、这邻居俩真没话说,比亲戚都好上十倍,怪不得说(谚语)

44、这次晚会上大家一定要

45、巧填成语。六年的光阴,个 (文雅有礼貌)的人,他讲起话来 (口才很好),为人 (态度温和),他带领我们读书,教室里 (读书声音响亮),进行小组讨论时,同学 们 (抢着发言,不甘落后)。

4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的生平第一快诗,最能表达诗人高兴的诗句是“ ”

47、巧填成语。六年,一晃而过,时光易逝呀,真是的情谊,真是 。如今,有的能说会道,说起话来 ;有的练得一手好字,可说是 ,有的擅长写作,可谓 。

五、其他知识

1、谚语: (气象) (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农业谚语) (1)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2)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学习谚语):(1)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2)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对联:(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师联):桃李满天下,四海皆学子。

(春联)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爆竹一声除旧岁 梅花数点接新春; 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 (格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景区联)风景这边独好 江山如此多娇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做人联)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歇后语: (夸奖赞誉)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三国歇后语)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4、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孔明三所周瑜》

5、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小故事有《猴王出世》《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

6、施耐庵《水浒传》的小故事:《景阳冈》《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

7、曹雪芹《红楼婪》的小故事:《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

8、《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丑小鸭》《野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


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相关热词搜索:表达志向的诗句 表达远大志向的诗句 表达人生志向的诗句

1、出身贫寒表达志向的诗句篇一《古诗默写答案》 出身贫寒表达志向的诗句(2015-12-24)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表达自己志向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914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