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朱熹的诗

朱熹的诗

2016-01-01 11:34:3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朱熹的诗篇一《朱熹诗歌大全》 朱熹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朱熹的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朱熹的诗篇一
《朱熹诗歌大全》

朱熹

【诗人小传】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 。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历江西提刑,召除秘阁修撰、奉外祠。光宗朝,除知漳州。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侍讲,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落职罢祠。后以守朝奉大夫致仕。庆元六年卒,年七十一 。嘉定初 ,谥“文”。《宋史》有传。事迹另见黄榦所撰行状及《皇朝道学名臣言行外录》卷一二、宋本《四朝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一三等。自宋祝穆、李方子始,后人所撰年谱、传略数十种,以清王懋竑《朱子年谱》较为详赡熹得程颢、程颐之传,兼采张载、周敦颐之学,集北宋理学之大成。有《朱文公文集》一百卷 ,词有《晦庵词》一卷 。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引《读书续录》云 :“晦庵先生词,几于家弦户诵矣。其隐括杜牧之九日齐山登高诗《水调歌头》一阕,气骨豪迈则俯视苏辛,音韵谐和则仆命秦柳,洗尽千古头巾俗套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云 :“《词综》所录朱晦翁《水调歌头》、真西山《蝶恋花》,虽非高作,却不沉闷,固知不是腐儒。”

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 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白鹿洞书院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

拜张魏公墓下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

我公独何往?剑履在此堂。

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

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

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

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

西征奠梁益,南辕无江湘。

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

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

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彷徨。

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

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

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

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

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

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

坐令此空山,名与日月彰。

千秋定军垒,岌嶪遥相望。

贱子来岁阴,烈风振高岗。

下马九顿首,抚膺泪淋浪。

山颓今几年,志士日惨伤。

中原尚腥膻,人类几豺狼!

公还浩无期,嗣德炜有光。

恭惟宋社稷,永永垂无疆。

温泉

连山西南来,中断还崛起。

干霄几千仞,据地三百里。

飞峰上灵秀,众壑下清美。

逮兹势力穷,犹能出奇伟。

谁燃丹黄焰?爨此玉池水。

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

当年谢康乐,弦绝今久矣。

水碧复流温,相思五湖里。

温泉

连山西南来,中断还崛起。

干霄几千仞,据地三百里。

飞峰上灵秀,众壑下清美。

逮兹势力穷,犹能出奇伟。

谁燃丹黄焰?爨此玉池水。

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

当年谢康乐,弦绝今久矣。

水碧复流温,相思五湖里。

水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水调歌头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画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炼丹成。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西江月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忆秦娥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赋水仙花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

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水口行舟

郁郁层恋隔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

莫教容易波折。

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鹧鸪天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祗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

罢江风拂玳筵。

鹧鸪天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

父何劳笑独醒。

鹧鸪天

脱却儒冠著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与非。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

伴孤云独鹤飞。

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满江红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忆秦娥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西江月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癯道胜还肥。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菩萨蛮

朱熹的诗篇二
《论朱熹的思想与诗歌》

论朱熹的思想与诗歌

论文摘要: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还创作了一千二百多首诗,是他深邃的理学思想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展现。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出入三家、笃于儒学的道学性格;系于国事、关心农民的忧患意识;登山临水、酬唱交游的人生经历;传承儒学、倾心书院的教育活动。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深入解读,以足够的事实证明,朱熹的诗歌蕴含了多层次的价值,是研究朱熹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理学著作,还创作了一千二百多首诗。一般来说,理学家比较注重理性思维,大多视诗歌为雕虫小技。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中有这样的话:“哲学家对诗歌的排斥和歧视在历史上原是常事,西洋美学史一开头就接触到柏拉图所谓‘诗歌和哲学之间的旧仇宿怨”’。朱熹前的理学家如周敦颐的“文以载道”、程颐的“作文害道”,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对诗歌的轻视。宋代后期开始,朱熹的理学思想逐步成为主流思想,受到高度重视,他的理学家身份也逐渐确立。同时,他的诗歌也慢慢被人所忽视。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陆续有学者关注到他的诗歌。本文是在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讨朱熹诗中所展示的一代大儒丰富真切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并结合他的理学思想,揭示其诗歌的独特意味。统观朱熹的诗歌,大体可分为四类:出入三家、笃于儒学的道学性格;系于国事、关心农民的忧患意识;登山临水、酬唱交游的人生经历;传承儒学、生动活泼的教育思想。

一、出入三家、笃于儒学的道学性格

朱熹系统的儒学思想并不是一时形成的,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这也体现在他的诗中。王柏《跋北山书朱子诗送韦轩》已经注意到了朱熹诗的这种阶段性,以三十岁为界,他把朱熹的诗分为二个大阶段,即少年之作与成熟之作。和他同时代多数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样,朱熹早年一度流于佛道。“绍兴二十一年春铨试授同安县主簿,至二十三年赴任同安。留意佛老之学,是这个时期朱熹思想的特征之一。”他在这一阶段创作了一些有关佛道的诗,如《久雨斋中诵经》:“端居独无事,聊披释氏书。暂释尘累牵,超然与道俱。门掩竹林幽,禽鸣山雨余。了此无为法,身心同晏如。”《读道书作六首其一》:“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清夜眠斋宇,终朝观道书。”据《朱子语类》卷一百四载:“某年十五六时,亦尝留心于此(禅学一自注)”。绍兴十四年(1144),朱熹在刘子罩处初见道谦禅师,向他学禅。这两首诗分别作于绍兴二十二(1152)、二十三年(1153),此时朱熹已接受近十年的佛学熏陶了,从诗中也可见朱熹对佛老之学的熟稔。晚年他作《论语集序》说“昔者吾几陷焉”,应该指的是早年溺于佛道。不过佛道并没有让朱熹真正解脱。他这一阶段的大部分诗作中流露的情绪都比较低落,他经常提到“端居”、“斋居”、“独居”等词语,如“端居独无寐,林扉空掩关”,“幽林欲雨气含凄,春晚端居园径迷”。

绍兴二十七年(1157)朱熹开始师事李侗,逐渐脱离佛道走上儒学的道路。不久写出了《仁术》、《克己》等表达钻研儒学的感受,如《困学二首》其一:“旧喜安心苦觅心,捐书绝学费追寻。困衡此日安无地,始觉从前枉寸阴。”此诗作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朱熹曾把“网学”作为他的斋名。据王懋兹《朱子年谱考异》:前两句“乃用达摩、慧可故事称已十余年出入佛禅”,后两句“乃谓已舍弃佛禅而返归儒学正途”。这一时期朱熹还有写得最好的说理诗,化理学思想人诗中,诗致与理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理趣横生,如《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昨夜江边春水

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两首诗是朱熹和许升讨论“敬”字活与不活时,吟咏自己对“敬”的豁然领悟。源头活水就是指“敬”,“敬有死敬,有活敬。若只守着主一之敬,遇事不济之以义辩其是非,则不活”。“会读书的正如一个船搁在浅水上,转动未得,无那活水原将去,更将外面的事物搭载放上面,越见动不得。”王柏评日:“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诗中并没有直接说这些道理,而是运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通过对日常现象的简易描画传达出这种深层次的领悟,真正做到融情、景、理于一炉,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种诗“寓说理而不腐”,“惟有理趣而无理障”。这两首诗是为后人极其称道的,至今仍广为传诵。

乾道八年(1172),朱熹作《斋居感兴二十首》,从“昆仑大无外”、“人心妙不测”、“大易图象隐”到“圣人司教化”等,其儒学思想比以往更系统,是对于寒泉时期思想的系统总结,从诗中可见其理学思想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二、系于国事、关心农民的忧患意识

有宋一代,内忧外患接连不断,关注国事的热情在宋代诗人身上有深刻的体现,而在理学家诗中却不多见。据查,朱熹前的理学家如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的诗,基本上没有反映国事的作品。仅邵雍有几首这方面的诗,如《思患吟》:“仆奴凌主人,夷狄犯中国。自古知不平,无由能绝得。”不过,有意识地集中反映最新时事的,只有朱熹。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以“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势领兵南下,妄图一举歼灭南宋。开战之初,直逼两淮,朱熹很担心,作《感事》:“闻说淮南路,胡尘满眼黄。弃躯惭国土,尝胆念君王。却敌非干橹,信威藉纪纲。丹心危欲折,伫立但彷徨。”十月,刘镝皂角林之捷后,朱熹即写诗庆贺,即《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神州荆棘欲成林,霜露凄凉感圣心。故老几人今好在,壶浆争听鼓鼙音。 杀气先归江上林,貔貅百万想同心。明朝灭尽天骄子,南北东西尽好音。 孤臣残疾卧空林,不奈忧时一寸心。谁谴捷书来荜户,真同百蛰听雷音。 胡命须臾兔走林,骄豪无复向来心。莫烦王旅追穷寇,鹤唳风声尽好音。

诗中,作者禁不住内心的喜悦,几乎每首诗的后一句都直接提到了战争的胜利,即“好音”。到了十一月,虞允文统领士兵,获采石矶大捷,金主完颜亮被部下杀死,朱熹作《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如其三:“雪拥貂裘一马驰,孤军左袒事难期。奏函夜入明月殿,底事庐儿探得知。”

十二月,金兵北退,朱熹在《与黄枢密书》中主张:及时安抚淮北遗民,起用张浚这样的良将,最终击退金兵,收复失地。他担心朝廷有什么变故,于是写了《感事书怀十六韵》寄刘珙:“胡虏何年盛,神州遂陆沉。翠华栖浙右,紫塞仅淮阴。志士忧虞切,朝家预备深。一朝颁细札,三捷便闻音。授钺无遗算,沈机识圣心。东西兵合势,南北怨重寻。小却奇还胜,穷凶祸所临。旃裘方舞雪,雪刃已披襟。残类随煨烬,遗黎脱斧砧。戴商仍夙昔,思汉剧讴吟。共惜山河固,同嗟岁月侵。泉蓍久憔悴,陵柏幸萧掺。正尔资群策,何妨试盍簪。折冲须旧衮,出牧仗南金。众志非难徇,天休讵可谌。故人司献纳,早晚奉良箴。”刘珙是朱熹老师刘子翠的侄子,朱熹早年与刘珙友善。此诗表现了朱熹对当时朝廷倾向的深刻洞察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样慷慨激昂的爱国诗可与陆游的《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等诗相媲美。除了关注当前重大时事外,朱熹“一刻未敢忘忧国”,在南宋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斗争中,他始终坚守在主战派的立场上。绍兴三十二年(1162),朱熹上孝宗《应诏上封事》:“今日之计不过修政事攘夷狄”,“今敌与我不共戴天之仇,则不可和也”,“所谓和者,有百害而无一利”,“本朝御戎,始终为‘和’字坏”。每当国家命运落到主和派手里或者是抗战不利时,朱熹便忧心如焚。朱熹对当时主战派将领张浚尤其敬重,写过《拜张魏公墓下》:“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精忠贯宸极,孤愤摩

穹苍。„„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朱熹与爱国诗人陆游、辛弃疾交往深厚,互以道义相许,都主张抗金。朱熹逝世时,正值理学被禁,许多弟子、朋友都不敢去送行,陆游、辛弃疾等却冒死相送。

除了关注国事外,朱熹还很关心农民。他在《庚子应诏封事》中说:“臣尝谓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还说过“宁过于予民,不可过于取民”。朱熹十分同情农民的艰难处境,如《杉木长涧四首》其四:“阡陌纵横不可寻,死伤狼籍正悲吟。若知赤子元无罪。合有人间父母心。”这首诗作于乾道三年(1167)七月,崇安山洪暴发,诗中描绘了无辜农民死伤无数的惨状,呼吁上层统治者要抚恤农民。当时朱熹得到州府传檄参与赈灾事宜,在《答林择之书》中说:“熹以崇安水灾被诸司檄来与县官议赈恤事,因为之遍走山谷间十日而后返,大率今时肉食者漠然无意于民直是难与图事”。此外,朱熹在绍兴二十三年(1152)任同安主簿、乾道四年(1168)崇安县饥荒、淳熙六年(1179)南康旱灾及淳熙九年(1182)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灭蝗虫等等,做出了许多成绩,而且他曾多次乞请减轻农民的赋税。朱熹一生做官时间不长,大多数时间过着著述讲学的生活,常亲事稼穑。他的有些诗句就反映了这种情况,如“凿井北山址,耕田南涧湄。”

三、登山临水、酬唱交游的人生经历

理学家写自然山水诗,并非自朱熹始。邵雍《伊川击壤集》有很多的流连山水的诗。但真正把自然山水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并结合与朋友的游历酬唱,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自然山水诗的,非朱熹莫属。

朱熹天性喜好山水景物,他曾说:“每观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稍清阴外,竞日目不瞬。”“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福建通志·列传》卷十二《朱熹传》:“自号紫阳,箪瓢屡空,然天机活泼,常寄情于山水文字,南康志庐山,潭州志衡岳,建州志武夷、云谷,福州志石鼓、乌石,莫不流连题咏。相传每经行处,闻有佳山壑,虽迂途数里,必往游”。朱熹为官时间不多,《宋史·本传》载:“熹登第五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这为朱熹游山观水提供了客观条件。正如刘勰所说:“人禀七情,因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自然与诗情融合在一起,“不堪景物撩人甚,倒尽诗囊未许悭。”“石滩联骑雪垂垂,已把南山入小诗。”

朱熹常与同仁一起出游,如淳熙元年(1174),“与刘光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以识其趣”,写下了《百丈山六咏》,如“层崖俯深幽,微迳忽中断。努力一跻攀,前行有奇观。”“颠崖出飞泉,百尺散风雨。空质丽晴晖,龙鸾共欣舞。”

淳熙八年(1181),朱熹与尤袤同游庐山,作《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而且朱熹生平中几次大型的学术交流都产生了优秀的山水诗。乾道三年(1167),朱熹应邀前往湖南讲学,与张拭张孝祥游历长沙,以及后来同游南岳编成《南岳酬唱集》,留下了许多山水诗篇,如:

“寂寞番君后,光华帝子来。千年余故国,万事只空台。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从知爽鸩乐,莫作雍门哀。”(《登定王台》)

“穿林踏雪觅钟声,景物逢迎步步新。随处留情随处乐,未妨聊作苦吟人。”(《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

除此之外,朱熹还有不少咏物诗,最突出的是“梅”与“雨”。据初步统计,咏梅诗约有32首。朱熹很少直接描写梅花的姿态,大部分是借梅花抒己意。如借梅花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如《梅花两绝句》其一:“溪上寒梅应已开,故人不寄一枝来。天涯岂是无芳物,为尔无心向酒杯。”或是抒发心中的不满,如《墨梅》:“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装。”据郭齐先生考证:此诗作于庆元四年(1198),正值诏

禁伪学,“如今白黑浑休问”,表达了朱熹对是非不分的党禁的愤懑。另一种则是展示梅花高贵的品质,如《梅花两绝句》其一:“幽壑潺谖小水通,茅茨烟雨竹篱空。梅花乱发篱边树,似倚寒枝恨朔风。”此诗赞扬了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梅花。这种颇具个性的梅花形象也是朱熹本人性格的写照。朱熹的仕途并不顺利,朱熹的理学思想也有过曲折经历,但他始终坚持理想,有着“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精神,与梅花的个性有共同之处。宋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梅花类”中选录朱熹咏梅诗达八首,可见朱熹的咏梅诗很受诗坛重视。 朱熹集中写雨的约有20首,大部分是借雨抒发个人的幽独情怀,如《夜雨二首》其一:“拥衾独宿听寒雨,声在荒庭竹树问。万里故园今夜永,遥知风雪满前山。”一个人在寒夜听雨声,推想出故乡的今日已是大雪满山了,不由得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朱熹还有少量直接描绘出下雨时的情形的诗,如《山馆诸兄共赋骤雨鹭鸶二绝》其一:“平畴焦渴不堪论,箫鼓悲秋彻帝阍。霹雳一声云自墨,山前山后雨翻盆。”由此诗可知这是久旱不雨后下的一场大雨,来势凶猛,描述得很形象生动。除此之外,朱熹还借雨抒发对下层农民的关注,如《苦雨用俳谐体》:“仰诉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自死禾。”《和喜雨二绝》其二:“黄昏一雨到天明,梦里丰年有颂声。起望平畴烟草绿,只今投笔事农耕。”第一首诗抱怨大雨过于频繁,使农作物腐烂了;第二首是对滋润农作物的及时雨的喜悦之情。

四、传承儒学、倾心书院的教育活动

朱熹的诗集里还有一些题咏书院、精舍的诗,这在他之前的理学家中是少有的。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文化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了平民子弟受教育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也免不了把人们引向醉心场屋、图名逐利的歧途。而书院与官学不同,不必通过科举考试,而提倡“为己之学”,在北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有了著名的四大书院。在这方面,朱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方彦寿《朱熹书院门人考》统计,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共有67所,其中他参与创建了4所,修复了3所。朱熹诗集中提到的书院有10所。其中朱熹修建的白鹿洞书院最为有名。淳熙六年(1179),朱熹在知南康军任上,寻访白鹿洞遗址,写过《寻白鹿洞故址爱其幽邃议复兴建感叹有作》:“清泠寒涧水,窈窕青山阿。昔贤有幽尚,眷言此婆娑。事往今几时,高轩绝来过。学馆空废址,鸣弦息遗歌。我来劝相余,仗策搴绿萝。„„永怀当年盛,莘莘衿佩多。博约感明恩,涵濡熙泰和。”修复后,朱熹写过《次卜掌书落成白鹿佳句》:“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群贤听鹿呜。三爵何妨奠苹藻,一编讵敢议明诚。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这几乎是朱熹经营书院的宗旨:与同道同学,潜心学问,不追求眼前的利益。“青云白石聊同趣,霁月光风更别传”,并要学生“珍重个中无限意”,“莫苦羡腾骞”,“有志须精学”,“莫谈空谛莫求仙”。朱熹不仅修复了白鹿洞书院,还亲自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并于淳熙八年(1182),邀请陆九渊前来讲学。

能与白鹿洞书院相提并论的是著名的武夷精舍、云谷晦庵草堂。蔡元定就曾在这两个书院从师于朱熹。淳熙十年(1183),朱熹在浙东提举任上弹劾唐仲友受挫之后,奉祠主管崇道观而归居武夷,当时“上无人主之知,次无元老大臣之助,下无天下之誉,又值王鲁公辈当轴秉钧,止有山林一路可入,别无他法”。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入住武夷,创建了武夷精舍。朱熹写到武夷精舍的诗很多,如《行视武夷精舍作》:“神山九折溪,沿溯此中半。水深波浪阔,浮绿春涣涣。上有苍石屏,百仞耸雄观。崭崖露垠塄,突兀倚霄汉。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

而且“唯南山之南有蹊焉,而精舍乃在蹊北,以故凡出入乎此者非鱼艇不济”。在这样的环境下,“日用无余功,相看俱努力”,“林间有客无人识,歙乃声中万古心”。据考证,朱熹在武夷精舍有91个门人。再看云谷晦庵草堂,“危石下峥嵘,高林上苍翠。”“峰回危迳转,垂练忽千寻”,因而“自作山中人,即与云为友。一啸雨纷纷,无劳三奠酒”。“高居远尘杂,

崇论探杳冥。叠直玄运使,林林群动争。天道固如此,吾生安得宁?„‘登山思无穷,临水心未厌。沉疴何当平?膏肓今自砭。”

书院在南宋勃兴的过程,正是理学传播和普及的过程,在遭受官方压制的环境中,在理学被斥为伪学的情况下,朱熹及其弟子们通过书院讲学著述,使理学逐步发扬光大,并开创了书院自由讲学、独立研究的传统和精神,并影响到朝鲜。正如徐梓在《元代书院研究》中所说:朱熹是“我国书院制度的建立者”、“我国书院传统的开创者”、“我国书院精神的奠基者”。

除了这四种外,朱熹诗集中还有其他类别的诗,如题画诗、挽诗,都达十首以上。题画诗中写得不错的如《题祝生画呈裴丈二首》。

的确,我们能找到朱熹降低诗歌位置的诗论,如“今言诗不必作,且恐分了为学工夫,然到极处自知作诗果无益”。朱熹只是认为,作为理学家,应该集中精力钻研理学,不应把重点放在诗上,这也是有道理的。宋代儒者与诗人的界限已经很分明了。所以朱熹说:“熹闻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答杨宋卿》),“然古之圣人,欲明是道于天下而重之万世,则其精微曲折之际,非托于文字亦不能以自传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实他并非盲目地反对诗歌,而是强调要言之有物,要平淡自然,这就是他在诗论上超越前代理学家的地方。

朱熹说:“间隙之时,感时触物,又有不能无言者,则亦未免以诗发之”。实际上,朱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造就了很高的文学素养。作为一个诗人,他一旦进入了创作境界,便“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更多的是事物与神思刹那交融的展现,这是多数诗人包括朱熹能超越自己的诗论创作出高水平作品的原因。把朱熹的诗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仍是有分量的。后人对朱熹的诗也有过很高的评价,如“道学宗师,于书无所不通,于文无所不能,诗其余事,而高古清劲,尽扫余子,又有一朱文公。”李重华《贞一斋诗话》在论及陆游诗的时候,就说过:“南宋陆放翁堪与香山踵武,盖开浅直路径,其才气固自沛乎有余,人以范石湖配之,不知石湖较放翁,则更滑薄少味,同时求偶对,唯紫阳朱子可以当之,盖紫阳雅正明洁,断推南宋一大家。”今人钱钟书也说:“朱子早岁本号诗人,其后方学道名家。”正如束景南先生所说,朱熹的诗“最生动反映他的生平交游、道学性格与文化心态”,是很值得研究的。因而,我们在研究朱熹理学思想的同时,对他的诗歌予以关注也是必要的。

朱熹的诗篇三
《朱熹诗词》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汉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偶题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

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

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

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

颓檐滴沥余,忽作流泉倾。

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

芳馨杂悄蒨,俯仰同鲜荣。

我来偶兹适,中怀淡无营。

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游烂柯山

局上闲争战, 人间任是非。

空叫禾樵客, 烂柯不知归。

偶题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咏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赋水仙花

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晚兰荪,高标摧冰霜。

湘君谢遗褋,汉水羞捐珰。

嗟彼世俗人,欲火焚衷肠。

徒知慕佳冶,讵识怀贞刚?

凄凉柏舟誓,恻怆终风章。

卓哉有遗烈,千载不可忘。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2、寻芳:游览(河边),欣赏春花。

3、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4、一时:一下子。

5、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

面貌及其精神。

赏析:

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 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又题:淳熙甲辰仲春,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脉的主峰——黄岗山的西南,上游流经山深林密,雨量丰沛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下游流过星村,进入武夷山风景区,绕了九曲十八弯,到武夷宫前汇入崇阳溪,全长约60公里。而从星村至武夷宫这段则为名震遐迩的九曲溪,长不过10公里。武夷山风景区的绝大部分风景点就分布在九曲溪两岸。

在历代文人骚客吟颂武夷诗中,首先全面概括描写武夷风貌的是朱熹的《九曲棹歌》。“棹”又作“櫂”,即船浆,棹歌就是舟子渔夫所唱的歌。朱熹这首用民间乐歌形式写的《九曲棹歌》,是对武夷山九曲溪的全景扫描,也就是描绘九曲溪的一幅长卷佳作。

《九曲棹歌》写景写情,一扫宋诗中“爱讲道理,发议论”的缺陷。当今大学者钱钟书评论说:“假如一位道学家的诗集里,‘讲义语录’的比例还不大,肯容许些‘闲言语’,他就算得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例如朱熹。”(钱钟书《宋诗选注》第107页)朱熹的《九曲棹歌》确是容许了相当的“闲言 语”,也就是说,用了许多抒情的诗歌语言。因此,它至今仍然脍炙人口,传播海内外。

朱熹的《九曲棹歌》开头是一首小引,交代作歌的原因。“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这实际上是序诗,以便引出对武夷奇绝处的吟唱。

第二首“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一曲的溪北有高峰耸立,那便是入九曲所见的第一峰——大王峰,也叫天柱峰。大王峰的左侧有幔亭峰,在峭壁上刻有“幔亭”二字,而幔亭峰就是神话故事中武夷君宴请乡人的所在,也就是“幔亭招宴”的所在地。

传说宴会的当天,虹桥架空,群仙驾临,祥云缭绕,仙乐悠扬,轻歌曼舞,飞觞劝饮。乡人顶礼膜拜之余,亦皆开怀畅饮。宴罢乡人归,风雨骤至,虹桥飞断,神迹杳然。这一神话传说,充满奇诡神秘色彩。民间传说自从虹桥飞断之后神仙就不再光临此地了。唐朝李商隐为此咏道:“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朱熹所咏的“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也正是此意。一曲风景名胜颇多。曲畔的水光石上,有摩崖石刻群可供鉴赏。石刻杰作中除明明理学家李材的“修身为本”之外,还刻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途经武夷时的题词:“大丈夫既南靖岛蛮,便当北平劲敌。黄冠布袍,再期游此”。

第三首“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二曲溪口迎人而立的是峭拔挺秀、明艳照人的玉女峰。玉女峰突兀拔空,峰顶花木参簇,整座山峰像束髻簪花的少女,岩壁缝痕似衣裙皱褶,飘飘欲仙,峰下碧波绮丽的“浴香潭”,传说是玉女洗浴的地方。潭中一块方形巨石,刻“印石”二字。峰左侧有一岩叫妆镜台,刻有二丈多高的“镜台”二字。民间传说玉女隔溪与一曲之畔的大王(大王峰的象征)苦恋,朱熹的二曲之歌即咏此。玉女峰和周围的山水构成一幅仙境般的画图。宋朝的李纲有诗赞道:“风舞芳林鬓脚垂,朝云暮雨湿仙衣。不知当日缘何事,化石山头更不归。”与李纲同时代的道教名羽白玉蟾亦有咏玉女的诗歌:“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烟映霞衣春带雨,云鬟雾鬓晓梳风。”作为道学先生,他们对男女相恋一般是避而不谈的,所以他们的诗也写得比较含蓄。提倡“天存理,灭人欲”的朱熹更担心人们由此而引起有关巫山神女的风流联想,因而调侃似地咏道:“道人

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第四首“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这是咏三曲小藏峰的架壑船。小藏峰又名仙船岩,在峻峭的岩壁隙洞间,有船形的木制古遗物,传说那是仙人得道时化去后所遗下的木舟,舟中藏有遗骨,称作“遗蜕”。宋朝陈梦庚《仙船》诗咏道:“此船何事驾岩限,不逐桴槎八月来。莫是飞仙无所用,乘风有路到蓬莱。”而最早对虹桥板、架壑船作出合理推测的,还是朱熹,他认为是“前世道阻未通,川壅未决时,蛮物所居”的遗物,经考证这些虹桥板、架壑船确实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悬棺葬的遗迹。

第五首“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落碧监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两石岩”指四曲中的大藏峰和仙钓台。朱熹此处的诗意是:山花的花瓣还带着朝露,一片清绿,有如羽毛的散乱披离。这是以山花带露衬出山中黎明的时分。

四曲大藏峰壁有金鸡洞,传说武夷金鸡为世人司晨,可是谁也没见过金鸡,有的只是月下空山和卧龙潭。朱熹的四曲棹歌中的“水满潭”之潭,即大藏峰下的卧龙潭。潭水深不可测,也是四曲的一处胜境。“月满空山水满潭”写出了黎明前鸡鸣星稀,西天的月光下衬出的一片空山静境。在卧龙潭岩壁上刻有“飞翠流霞”四字。

第六首“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这是朱熹借写五曲胜景作自我描画、抒怀。五曲是九曲的中心,隐屏峰竣立溪北,峰峦挺拔,当年朱熹就在此建武夷精舍,聚徒讲学。朱熹的五曲之歌中的“山高”指精舍后的隐屏峰。由于山高云深,才烟雨无时暗锁平林渡口。“欸乃”是船夫出力摇船的应答声。“客”指朱熹自己。

第七首“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六曲流程最短。溪北有高直耸立的巨峰,峰壁由于流水侵蚀久而深陷,状如指痕,故称仙掌峰,又叫晒布岩,壁上刻有四个大字:“壁立万仞”。今日的晒布岩下是茶叶试验场,面溪背山,环境清幽,真个像朱熹所吟咏的那样,岩花自落,猿鸟不惊,清静极了。

第八首“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七曲有獭控滩,就是“移舟上滩”的滩,它的后面正好是隐屏、仙掌两峰,所以说“回看”。“飞泉”指凌空飞洒而下的山泉。七曲的北面为三仰峰,又称三迭峰,海拔700多米,三峰相迭,面背东向,雄姿巍然。在小仰峰的半壁上有壁宵洞,刻有“武夷最高峰”五个大字。

第九首“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潆洄。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八曲滩高水急,溪畔浮出水面的有“牛角潭”的牛角,“青蛙石”的石蛙。鼓楼岩下,有一石如张牙舞爪的狮子,称为“上水狮”,有块椭圆如龟的岩石,称“下水龟”。溪南和鼓子峰相望的大小两块岩石,称为大廪石和小廪石,对大小廪石南宋名相李纲有诗赞道:“仙家何事也储粮?石廪团团曲水旁。应驾玉龙耕紫石,琼芝千亩个中藏。”

第十首“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平川是地名,指九曲尽头星村一带。这一带一马平川,桑麻蔽野,又有良田美池,屋舍俨然,鸡犬之声相闻,全然是桃源景象,正如朱熹棹歌所咏:舍此而欲更觅桃源路,那除非人间之外别有天地了。

朱熹的《九曲棹歌》的次序是乘坐上水船逆流而数的,而坐竹筏逆流而行,危险性较大,所以现在游九曲

朱熹的诗篇四
《简论朱熹的理趣诗》

2007年9月第16卷第5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Sep.,2007Vol.16No.5

简论朱熹的理趣诗

刘天利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宋代理学诗人的说理诗大多是枯燥乏味的语录讲义体,朱熹的说理诗也多为此体。不过作为理学诗

人中的杰出代表,朱熹自有其不同凡响的地方,那就是他创作了不少富有理趣的小诗。本文以朱熹的理趣诗为论题,从作品的具体分析出发,辅之以确凿的材料,提出了以下观点:“朱熹的理趣诗是在禅宗以诗说禅方式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示道’之作。”

关键词:理趣诗;赋物明理;以诗说禅;示道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63(2007)05-0072-03

OnZhuxi’sPhilosophicPoems

LIUTian-li

legeofChinese,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Liaoning)(Col

Abstract:

Differentfromotherphilosophicpoets,Zhuxiwrotesomeinterestingphilosophicpoemsbymeansofimages.Onthebasisofworks’analysisandauthenticmaterial,theauthorproposesthefollowingviewpointthatZhuxisphilosoghicpoemsarecreatedtoshowthetrainingwayundertheinfluenceofexplainingBuddhist’ideaswithpoems.

nterestingphilosophicpoems;explainingtheideasbymeansofimages;explainingtheBuddhistideaswithKeywords:i

poems

南宋大儒朱熹创作了大量阐发理学义理的诗作,其中有不少是借景“喻道”的理趣诗,在理学诗人中显得十分突出。他的理趣诗采用的大多是短小的七言绝句体,请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在宇宙论上主张“理一分殊”理”是万,“事万物的终极本体,万事万物都是一“理”之所派

生,反过来说就是“万物一理”理”。因此要认识“就必须从“格物”入手。此诗说明的是“格物致知”的过程。一、二两句言在“无边光景”中“寻芳”即是在万事万物中不断地追寻探索,是“格物”的过程;三、四两句写追寻探索,即“寻芳”的收获,经过“寻芳”即追寻探索这样一个过程,你会在无意中“识得东风面”即获得对于“理”的了悟。东风会带来自然界的万紫千红”一理”会派生,正如““

千姿百态的具体事物。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来说,一、二句说的是“理一分殊”四句说的,三、是“万物一理”从认识的过程来说,一、二句说的。是局部积累,三、四句说的是豁然贯通。这是第一首诗《春日》的形象内涵。

第二首《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写的是久读圣

收稿日期:2007-03-19

作者简介:刘天利(1962-),男,汉族,辽宁兴城人,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72・

贤之书的真实感受。朱熹在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格物主要包括读书和应物,他特别强调读圣贤之书,在《朱子语类》第十一卷中,他说:六经》是三代以上之书,曾经圣人手,全是天“《

虚己切心”虚理。”要把书读好,必须要“。所谓“心”切,就是虚心涵咏圣贤之言,反复沉潜探讨。“己”就是以圣贤之言反求诸身。读书是要排除杂念,保持“湛然凝定”的心境,才能真正领会文意。这首诗以“源头活水”喻圣贤之书,以“方塘”喻人的心灵,以塘水清澈喻在圣贤之书中吸纳新知后心灵获得的净化效果。此诗大意是说,人们必须经常读圣贤之书,让书中之理源源流入心田,才能荡除心中的污垢,使心灵纯洁明净。

第三首《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则是借泛舟喻学。《千家诗》解释此诗大意曰:“此玩索有得焉之诗。艨艟巨舰皆大舟。推移,舟大水浅,必用多人推挽而后行也。文公以泛舟喻学。言春水未至而溪流浅弱,舟非推挽不能行也。及夫春水泛滥,虽艨艟巨舰,如羽毛之轻,顺水而行,中流自在,全不费力,何其易也!以比人见道不明,千思万索,及至悟

[1]74来,不思不勉,自然而然,从容中道也。这种解”

四句描写的是泉水注入出,一泻千里的情状;三、

平原地带后,扫荡一切枯枝断梗之类的垃圾后,成为一川清流的情状。在此诗中,诗人要说明的道理是:认识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获得真知后,心中的污垢就会彻底消除,我们就会进入明洁纯善的人格境界。

第三首讲的是认识的方法问题。一、二句表面意思是说,沿着流水逆流而上,寻找他的源头,走到了源头处,却让人感到一片迷茫。三、四句紧承前二句,说诗人悟出一个道理:真正的源头往往是千流万派的,执于一端,是无法发现的。寻源的正确途径应是“倚筇随处弄潺湲”,即不辞劳朱子语类》卷十苦,从无数山间小涧随处寻求。《

八指出穷理当“零零碎碎凑合将来,不知不觉,自然醒悟。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说明的道理是:要”获得真知,必须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去探讨,不可偏执于一端。

还有个别诗作,标题明示为一次山水优游经历的真实记录,实则为言理之作,如: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船风浪夜如何?今宵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水口行舟》二首其一——《—

这首诗是借一次行舟的经历以喻人经过艰苦的修炼工夫最终消除私欲,达到至纯至善境界的历程。金履祥在《濂洛风雅》中解释道:“喻私欲之波泛滥,如平旦开朗处,自复其天理生趣,而依

[3]77

然青山绿树之景也。满船风浪”喻人心中泛”“

释是很准确的。朱熹认为“读书穷理”是一个从不断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他说:“至于用力既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

[2]8

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泛舟》揭示”《

的正是这样的认识过程。

再看《偶题三首》: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地底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仙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悟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从标题看,便知这三首诗并非纯粹的写景状物之作,其中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第一首写诗人终日面对门外紫翠成堆的巍峨青山,总是看见山间飘浮的云彩,这云彩有时忽起变化成霖作雨。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人们却不知这云彩虽在山上,却是从地底来的。诗人借以说明的道理是观察事物不要只注意现象,一定要穷究本原。

第二首展示给我们的是认识的过程。一、二句描写的是泉水冲破面前的障碍,从山间奔涌而

滥的私欲。朱熹认为天理是先天存在的,而人欲为后天所生,他说:“天理人欲分数有多少。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问:‘莫是本来都是天理否?’曰:

[4]

人生都是天理,人欲却是后来没巴鼻生的’‘”

(卷一三)因此经过修炼,人欲是能够消除的。消

除了人欲,人就恢复到与天理通合为一,即至纯至善的本然境界。依旧青山绿树多”象喻的正是“这种本然境界。

诸如此类的理趣诗在朱熹的诗中还能找到一些,无须遍举。

把抽象的哲学道理完全寓于具体可感的形象中,托物起兴,赋物明理,创作出富于理趣和美感的小诗,在众多的理学诗人中,朱熹可谓独擅胜场。他能独精此道,当然与他高超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关,而与他的禅学修养也不无关联。

佛教于西汉和东汉之交传入中国,到唐代,出现了全面隆盛的景象: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法相宗、律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宗派相继产生。其中禅宗向来被认为是真正的中国化佛教。惠能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开创者,从惠能开始,佛学语言逐渐从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印度话语系统转化为具有直觉意会性的中国话语系统,而中国话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诗歌。杜松柏先生说:“唐宋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禅的黄金时代。以诗而言,唐代诗人除了能以诗取进士第,登仕禄之途外,在唐太宗以诗兴教的鼓励下,历代君主王侯对诗人备极崇奖优容,影响所及,使社会大众,几全是诗的欣赏者。一首好诗,一联佳句,能哄传天下,名满宇内,这是禅人以诗寓禅的时代背景。禅宗于此时亦大振宗风,形成了宗门教下抗衡之势,而禅理禅境,又有不可言说的部分,为了绕路说禅,说而无说,于是借比兴的诗体,以寓无上的妙道,因为比兴之诗,能扣住诗题,‘不背’不触’、‘,又能隐约象征,妙传曲旨,而‘不脱’不粘’、‘,不落言诠,不涉理路,表

[5]24-25显所欲表达的机境。”可见,用象征比喻的

第二首以日常生活现象隐喻禅理,意他,赏爱他。

谓蝇子为追寻光明,在纸窗上乱撞,许久找不到出口,忽然间撞到了进来时的通道,才明白平生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受了肉眼的蒙蔽。在这首诗中,作者要展示的是修道者由迷到悟的过程,结尾一句,喻说人久不能悟的根由是为无明所障蔽。第三首以男女情事隐喻禅理。表面意思是说:少年在锦绣帏中与“佳人”厮混,酩酊大醉后,让人扶着回家。这种风流韵事,除了“佳人”,是不许他人知道的。实际上是为了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禅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三首诗都以,局外之人是很难领会到的。具体的意象隐喻抽象的禅理,“不落言诠,不涉理路”,使人在审美愉悦中获得了哲理的领悟,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对于禅学,朱熹早年曾下过很切实的工夫,在《答汪尚书》中,他自言道:“熹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遵其道,求之亦切至矣,然未能有所得。”禅宗多所批(卷三十)[6]他后来虽然对佛教、评,却一直未能摆脱禅宗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体现在启发弟子的方式上,请看以下一段对话:先生问寿昌:‘子见疏山,有何所得?’对曰:‘那“

是会了拈归一壁?是不个且拈归一壁去。’曰:‘会了拈归一壁?’寿昌欲对云:‘总在里许。然当’时不曾敢应。会先生为寿昌题手中扇云‘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执笔视寿昌曰:‘会’么?会也不会?’寿昌对曰:‘总在里许。’”(卷一一十八)在扇子上题两句带有象征意味的诗,让弟子自去领会,这正是禅宗祖师经常运用的示法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推论:朱熹的理趣诗正是在禅宗以诗说禅方式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示道”之作。参考文献:

[1]千家诗[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3]金履祥.濂洛风雅[C].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4]黎德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5]杜松柏.禅门开悟诗二百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3.

诗歌语言绕路说禅始于唐代,但由于唐代僧人受绮语为口业之观念和不立文字之原则的束缚,这种说禅形式并不十分流行。

直到宋代,禅宗发展进入“文字禅”的时代,这种说禅形式才真正得以广泛流行。自然景物、日常生活现象,甚至男女情事等都被用于隐喻禅理。请看以下三首诗:

白藕未萌非隐的,红花出水不当阳。游人莫用传消息,自有清风递远香。

颂古诗》———丹霞子淳《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过几多般。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偈诗》———白云守端《

金鸭香消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开悟诗》———昭觉克勤《

第一首以自然景物隐喻禅理,大意是说白藕出水前,并不将自性隐匿起来,而开花出水后也并不将自性完全显露出来,无须游人为之传播,清风自会将其芳香之气播送到远处。这首诗喻示的是修道之人未悟之前,并非有意隐匿自性,悟后也并不将自性显露无遗,人们自然会来亲近・74・

[6]朱熹.朱文公文集[C].四部丛刊本.

责任编辑:黄小妹

朱熹的诗篇五
《论朱熹诗》

朱熹的诗篇六
《曾祥芹先生对朱熹读书诗的赏析》

朱熹的诗篇七
《18宋词与理学家_兼论朱熹诗词_缪钺》

朱熹的诗篇八
《畅谈朱熹和他的名言》

畅谈朱熹和他的名言“存天理、灭人欲”

一、贞节烈女何其多?

《明史·列女传》中记载的妇女,其中有守节养亲37人,未婚守节9人,扮男装守贞从军、经商2人,殉夫44人,未婚殉夫11人,守节拒强逼嫁卖自尽11人,拒强娶自尽1人,被夫弃而为尼自尽1人,被籍没自尽2人,与姑、夫失散而自尽1人,朱熹出生前后的中国,威武彪悍的金兵大举南下,不仅夺去宋朝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制造了徽钦二帝被掳的“靖康之耻”,而且屡屡渡江南侵,逼得高宗甚至逃窜海上,剩余的南方半壁江也不时岌岌可危。当时许多有骨气的汉族军官和诗人年年不忘北上收复中原,痛雪国耻。岳飞、韩世忠、辛弃疾、陆游都是这时期满腔爱国的男儿典范。

名声被污自尽1人,失火不出而死2人,水灾因间男子裸体甘愿溺死3人,兵乱将至自尽175人,据辱自尽12人,拒掳辱抗贼被害38人,国破从夫尽节9人。

她们就是人们常说的贞节烈女。直到死都独身守寡、牺牲青春年华的女子。

这些贞洁烈女,《后汉书》中记载7人、《晋书》中有15人、《魏书》和《南史》中10人、《隋书》中7人、新旧《唐书》中有20人,到了《宋史》中还不是很多,记载增至37人。

但《元史》猛增至174人,《明史》更增至300余人,《清史稿》则更增至500余人!

而且元以后更有大量未婚女子为素昧平生的聘夫守节者(《清史稿》中多达22人)!

《明史》中记载,尤氏夫死后恶少说她美目流盼,便使用石灰揉瞎眼睛,自缢未死,又撞石而死!

《清史稿》中更记载一女子因为睡觉时帘子开了,疑心被人偷看,于是自杀而死!

为什么宋代以后守节女子空前增多?为什么宋代以后更多女性在贞节面前动辄轻生,命如草芥?

也许与北宋时期发生的下面这段简短的对话不无关系: 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即某人又问:有的妇女丈夫死后生活贫穷无依无靠,能否再嫁人?)

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也许正是这句“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造就了后世千百万妇女的不该发生的悲剧。

说出此语者是当时的大思想家程颐(上面对话出自《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与其兄程颢创立了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学派──理学。而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朱熹又把理学发展的极致,为其成为官方哲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程颐的那句名言又被朱熹的如下主张所包容:存天理,灭人欲。那么朱熹何人?天理为何?人欲何解?

二、朱熹何人?

朱熹公元1130年即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生于尤溪(今福建境内)。相传其父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其说未必可信,但后人因朱熹在儒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和贡献,确实把他比作孔子再生,尊称朱子。

观其一生所为,朱熹可谓忧国爱民的政治家、诲人不倦的教育家、诗词精巧的文学家、别开生面的思想家和知识渊博涉猎广泛的学术大师。

忧国爱民的政治家:

朱熹也是当时抗金派的代表。例如: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他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

孝宗继立后,起用了抗战派张浚,朱熹这时上奏,提了三项建议:讲求格物致知之学;罢黜和议;任用贤能。这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临安,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而且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

爱民方面,1787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

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旧时代私塾,教育儿童在衣食住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基本礼仪、读书写字的基本习惯多遵照《朱熹》编写的《童蒙须知》。该文质朴平实,简明细致,操作性极强,使能儒家礼节从小贯彻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今天儿童的启蒙教育仍极具重要应用价值。

宋代学者们创办书院、聚徒讲学的民办教育兴盛,促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朱熹则是其中身体力行,成就最大者。他在庐山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此“学规”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仅如此,朱熹还在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任职湖南时修复岳麓书院。动员衡州官府重修石鼓书院。(其中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都成为闻名全国的四大书院之一)。

并且朱熹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从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诗词精巧的文学家: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头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二首)

多少人曾经对上述诗篇倒背如流?多少人曾经送读完上述诗篇后心扉顿开、胸怀敞亮、勤奋学习、立志革新。朱熹的诗“寓物说理而不腐” (陈衍评),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明白如话,浑然天成。写诗达到此种境界,与他博学慎思、感悟天地、透彻人生的治学修为密不可分。那么他的学问有何独步天下的见解?请看:

三、天理为何? 理的源头: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早期代表孟子都没有穷究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不是由“世界观”到处“方法论”。他们的学说基本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开出对应的处方,而不去深究病理方面的深层理论问题。倒是道家的创始人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探究世界本源的哲学家,并且把哲学思想与行为准则有机联系在一起,已指导人们尤其统治者的人生修养和政治举措。那么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呢?其名著《道德经》开篇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现代学者周生春先生对此的解译是:“无名(无形)”是天地的始端,“有名(有形)”是万物的根源。“无名”和“有名”都来源于“道”,构成“道”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和境界。由此可知老子把“道”看作天地万物的本质和本原,以取代此前商周时代人们普遍信仰的上帝和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的更为明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生春先生的释义:“道”产生“一”即统一的元气,“一”产生“二”即天地,“二”产生“三”即阴气、阳气和阴阳混合之气,然后由这三种气产生世间万物。故道是万物的本原)。

与老子不同的是,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思想家庄子更是提出:“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我”是世界的本原,天地万物都是我的主观产物。

第三种分庭抗礼的观点在东汉初年由王充产生了,他认为万物由作为客观物质的“元气”构成。由此在对世界本源问题的探索上,产生了延续整个古代社会的三大流派,即“道”论、“我”(或后世进而为“心”)论和“气”论。“气”论为唐代柳宗元、清代王夫之等人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者所继承,“我”(或“心”)论为宋代陆九渊、明代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流派所发扬。而老子的“道”论却被宋代一批儒家学者吸纳,并转化为“理”,进而使儒学化成了理学。

宇宙本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的同龄人都曾经对《陋室铭》这篇中学时代曾经在语文课上背诵的滚瓜烂熟的脍炙人口的短文留下深深的记忆。作者周敦颐是宋代最早吸收佛道关于宇宙本原的哲学与儒家礼教有机结合的思想家。他在其名著《太极图说》中提出无形无相、寂然不动的“无极”是宇宙的本原;“无极”派生“太极”,太极是宇宙的原始实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变化交合又产生水、木、金、火、土、五

行;五行运动而生天下万物。从而构建了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但最早明确提出“天理”是宇宙本原的确是程颢程颐兄弟:“天下只有一个理”,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出自《河南程氏遗书》卷二)。

而且程氏兄弟不仅把天理作为宇宙本体,更与人间的伦理道德原则直接等同:“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此主张为朱熹进一步发扬光大,最终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那么朱熹又是如何说“理”的呢?

朱熹说理:

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出自《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

意思是说:由理产生天地,有理存在,才有气的流行,发育万物。看来理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朱熹还说:“此(指理和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气则为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出自《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

意思是说:理在气先,由里生气;里在气中,相互依存。气是(金木水火)物质材料,理是(仁义礼智)道德准则。

总之,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出自《朱文公文集》卷七十。翻译成白话: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是由一个“理”演化而成,天地都是由“理”生成的,生长在天地中的人因得到“理”而有了人性。“天理”的流行,在人世间表现为“三纲五常”,无所不在。)

对后世人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朱熹把 “三纲五常”作为“理”在人世间的集中体现。“存天理”一定程度上是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那么什么是“三纲五常”呢?

《三字经》里明确写道:“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主、父亲、丈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节、明智、诚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源出孔孟。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认为,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

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现在,从朱熹开始,三纲与五常连用,并且作为宇宙万物之本源和本质的“天理”的核心内容。那么“存天理”,就要求人们绝对遵守天理确定的这套尊卑分明、上下有序的礼仪制度和交往原则。

这种说教,从根本上否定了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公认的政治生活原则,但那个时代,也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尊敬长辈,坚守仁爱、正义、礼貌、诚信的交往原则直到今天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仍发挥着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但是,对“灭人欲”三个字如何理解和评判? 四、人欲何解?

有趣的是朱熹曾经说过:“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依据此句的意思,人欲来自天理,人欲中包含天理。那么灭人欲不也就灭着天理了吗。我们不得怀疑,朱熹真得说过“存天理,灭人欲”的话吗?

还真说过,至少有类似的话:

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他说:“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chèn),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意思是:天理是人心的本来面貌,遵循天理人心就公正;人欲是心上的疾病毒瘤,遵循人欲人心就会变得自私邪恶。

告诫追求学问的读书人,他说: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即方能开始做学问)。”又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即学者必须对这层道理认清明察)。(《朱子语类》卷十三)

综合上述言论,朱熹即认为,人欲与天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又认为天理是公正的,人欲是邪恶的,天理存就得人欲亡,人欲胜就得天理灭,二者有我无他,你死我活。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也许不矛盾,因为我们首先弄清朱熹说的人欲到底指什么? 《朱子语类》中记载有朱熹跟他的门人的两段问话: “(门人)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饮食之中怎么区分天理和人欲?)‟

(朱熹)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饮食是人之所需,是合乎天理的,但是如果去追求美味,那就是人欲了)

“(门人)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冬天要穿裘,夏天穿葛,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天的职责呢?)‟

(朱熹)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这些老天教我的本能。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只能顺其自然。但天何曾教导我享尽吃喝的欲望呢?)

由上可知,朱熹认为正常的饮食是天理,山珍海味般的挥霍是人欲。食欲、性欲、爱欲都是人的本性,不反对人们去追求,但应当合理合法地追求。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

所以朱熹才会即说“天理就是人欲”,又说“存天理,灭人欲”。前一个人欲是人们正常的欲望,后一个人欲是人们无节制地甚至是违法地奢求。

而且上面言论可知,朱熹的宣传对象是两种人:皇帝和学者。希望统治者克制自己,清心寡欲、轻徭薄赋,一心爱民;希望读书人克制自己,淡薄名利,一心一意地做学问,不忘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说到底朱熹是想用这句话给当时的上层人上个紧箍咒,教导他们的自觉地勤政、勤学,以不负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

但是单纯的道德说教是挽救不了旧时代统治阶级一代又一代必然地堕落和一个又一个王朝必然地走向由于腐败而灭亡之路的。反而后世的统治者大力向民众灌输程朱理学尤其“存天理,灭人欲”法则,要求他们效忠君长,遵守封建礼节。成为扼杀人性的精神枷锁。

而且,当朝人就记载了一件朱熹迫害青年女子严蕊的冤案,后世引作理学家扼杀人性的典型罪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五、一桩冤案?

南宋最著名的笔记体小说《容斋随笔》的作者洪迈(1123~1202),比朱熹大7岁,可能是亲闻其事,在所著《夷坚志庚》中记载了朱熹迫害严蕊之事。南宋末年的文人周密在所著《齐东野语》中记载更为详细:朱熹把当时的如花美眉严蕊关入牢里拘禁了两个多月,还一再杖刑逼供,折磨得严蕊几次死去活来,奄奄一息。

朱熹为何如此心狠手辣地摧残一个花季女子?严蕊又是何人?

周密说,严蕊是当时天台的营妓。天台位于今浙江台州。营妓即古代军营中的妓女,类似于后世的“慰安妇”,后也包括官妓。严蕊虽然出身卑贱,但琴棋歌舞书画无不精通,还善作诗词,才貌双绝,引得不少当时名望、势力的男人不远千里登门拜访。

此时的台州太守唐仲友,一次置酒赏玩,晓得严蕊他善于词咏,将红白桃花为题,命赋小词。严蕊作了《如梦令》一首:“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唐仲友看毕大喜,赏了他两匹缣帛(古代白色的用以记录知识的丝织品)。

此后,朱熹以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的身份到台州视察灾情时,接到举报: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人为官不正,有贪污受贿之嫌。朱熹为收集唐仲友罪证,指责他与严蕊有私情。把严蕊抓入大牢,严刑拷问。但是没想到身躯娇弱的严蕊竟然个性刚强,一句不谈有关唐仲友的事。后来,狱卒好言相劝严蕊:“你承认这项罪只不过受杖数十,何苦这样的桀骜不驯,徒遭牢狱之灾呢?”没想到,严蕊回答的大义凛然:“我身为贱妓,知道私通太守不是死罪。但凡事一定要分清是非真伪,真么能够胡编乱造污辱士大夫呢!我虽死也不作这种污辱人格的事。”

后来,岳飞之子岳霖就任浙东提点刑狱公事,把严蕊找来问明情况,当日判她出了狱,而且脱离伎籍,给了她自由。严蕊当堂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八十婆婆》:“八十婆婆要嫁人,寻头讨脑骂乡邻。脚跟里水窠老皮里介养,多年裙带是老腰(妖)精。”(以上均引自冯梦龙《明清民歌时调集》)

高龄老妇要再嫁,寺院的尼姑在思春,深闺少女与情人私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此故事把朱熹描绘成心狠手辣、扼杀人性地封建卫道士,显示了理学家虚伪的嘴脸。后来明朝《二刻拍案惊奇》中的《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更是添枝加叶,痛扁朱熹,而把严蕊讴歌为侠女。据此改编的戏剧《莫问奴归处》,也曾久演不衰。

但是学者们对此事的真伪、朱熹与唐仲友、严蕊之间的是非曲直一直争议不断:

今人束景南教授在其著作《朱子大传》中认为唐仲友确有贪污罪行,并认为《卜算子》词非严蕊所作,洪迈《夷坚志》所记严蕊作词诉冤全属虚构。李运生在《检察日报》发表的文章《朱熹“六弹”唐仲友》也认为:朱熹当时收集到了唐仲友违法收税、贪污官钱、贪赃枉法、培养爪牙、纵容亲属、败坏政事、仗势经商、伪造钱币等8条证据,并将与案件有关的蒋辉、严蕊等人抓获归案。,明朝开国文臣宋濂在《唐仲友补传》中却批评朱熹处事不当,2008年金华人张根芳筹备出版《补唐仲友补传》也为家乡人唐仲友并连带严蕊平反。

对此事的争论可能一时还难以分清曲直。但不管怎样,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代表的理学却被明清王朝提升为官学,成为八股取士的必修内容,造成了儒家礼教对人们思想行为的空前束缚。

但是,即使在理学鼎盛的明清时期,人们对自由、平等、爱情乃至性欲的最求真得能够被普遍灭杀吗? 请看下节:

六、欲海难平

明朝的礼教统治比列代都严厉。《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唐代的节妇烈女有51人,宋代有267人,到明代猛增至36000人。一部《明史》为节妇烈女立传的人数之多,为二十四史之最,仅徽州一地明清两代所立的节妇碑就有6000多座。清代学者戴震对理学发出振聋发聩的抨击:“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然而就在这个禁锢最深的时代、这些禁锢最深的地区,从当地的流行歌谣中却迸发出另一种声浪,试看:

《想嫁》:“嫁了罢,嫁了罢,怎么不嫁?说许他,定许他,怎能勾见他?秋到冬,冬到春,春又到夏。咬得牙根痛,韬(才旁)得指尖麻。真不得真来也,假又不得假。”

《偷》:“结识私情弗要慌,捉着子奸情奴自去当,拼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子从实说,咬钉嚼铁我偷郎。”

《同心》:“你是男,我是女,怎知我二人合一个心肠,若将我二人上一上天平也。你半斤我八两。”

《姐儿生得》:“姐儿生得滑油油,遇着子情郎就要偷,正像个柴擦(左为禾)上火烧处处着,葫芦结顶再是囫囵头。”

《小尼姑》:“小尼姑猛想起把偏衫撇下。正青春,年纪小,出什么家?守空门便是活地狱,难禁难架,不各蓄好了青丝发,去嫁个俏冤家。念什么经文也,守什么的寡。”

奔。仅仅从这些首吴歌(盛行于苏南等地)所见,这些被禁锢最深的人群,都敢于冒人言之大不讳,为争取爱情,奔命献身,被封建礼教压抑的人性,喷薄而出,化为琅琅歌声,传播到乡间里巷,与正史宣扬的节烈观形成强烈的反差。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我认为因素有三:

第一,爱情是人类的自然需求,是人之本性,难以磨灭; 第二,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尤其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更是全国领先,资本主义萌芽在这里萌生。以徽商为代表的商人群体为赢利而奔走于国门内外,眼界更加开阔。商品经济要求个性、产生个性。抨击封建礼教、讴歌个性自由的市民文艺作品随之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等),广为传播,更助长了民众追求自由生活的胆气。

第三,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生活于这一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李贽,就痛揭道学家虚伪,反对歧视妇女,主张婚姻自由,热情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

但是,我们不应忘记,理学在官方灌输下压抑人性维护专制的同时,也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现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譬如,宋代学者张载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在异族强权面前的正气浩然和明代东林党人在阉宦等腐朽政治势力前的铮铮风骨。

朱熹的诗篇九
《朱熹》

朱熹(1130.9.15~1200.3.9) 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个人履历

朱熹出生于南宋时期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晚年曾在抚州定居,游历甚广。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初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请求为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淳熙二年(1175),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今上饶)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

淳熙五年(1178),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待捐赈者得到奖励,他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淳熙九年,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特建南湖书院(今富奇汽车厂址),以纪念朱熹。

庆元二年(1196),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朱熹还先后到过乐安、金溪、东乡等地。在乐安流坑为村口“状元楼”题写了匾额。应陆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书院讲学,并书“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相赠。在东乡路过润溪(水名)时,留有《过润溪》诗。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

(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文学著作

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 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观书有感二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境,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得,怎么会。如许:这样。 ④艨艟(méngchōng):战船。一毛轻:轻如一根羽毛。

解释

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在中国古代对方形的蓄水坑,称塘;对圆形的蓄水坑称池。)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鉴,镜子。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问渠(渠:它,指水塘。)那(那:同“哪”,怎么。)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为(为:因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解读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也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注释】(1)艨艟[音“蒙冲”]:古代战船。也作蒙冲。(2)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3)中流:水流的中央。

【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析赏】原诗是说:江边停泊着一艘大战船,水不深,船搁浅,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江边春水涨高了,只见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轻轻飘浮在水面上;想到早先浅水时的想尽办法来推移战船,实在白费力气,看!现在水满了,那船不是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行驶了吗?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水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

朱熹的诗篇十
《_郑风淫_朱熹诗学阐释的突破》

2009年9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Sep,2009Vol.41 No.5

第41卷 第5期

“郑风淫”———朱熹诗学阐释的突破

段丽惠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郑风作为《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备受贬斥。然

而追究“郑风淫”一说成立的过程,,郑风”作为突破口被赋予特殊意味,关键词:分类号:I2:A  文章编号:1000-5218(2009)05-0077-05  《诗经》作为中国传世文献中的一部经典文本,自周代已为世所重。春秋后期,孔子又用以授徒,汉兴立于学官,直至帝制末世,在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诗经》的流传史也因而成为研究中国文化、学术兴变的重心。其中许多观点的提出、解答,都承载着历史、时代的厚重内涵。关于《郑风》的解读正是这样一个明显的例子。由于其内容的歧异历来受到解读者的瞩目,既有着“郑风淫”的恶名,又不断有人驳斥此说为之正名。追本究源,“郑风淫”成说的契机在于孔子曾有“郑声淫”之语,后世遂将此重点言及“音乐淫过,不合礼制”的语意与《诗经》相连,混为一体。其中的关键人物则是东汉的班固和许慎。然而这种相混在从汉至唐七百多年的历史中几无影响,直至南宋郑樵再倡而朱熹和之方成此说。其后虽不无反对观点却岿然自成一家,形成广泛影响。其兴、废、取、舍背后的原因及对于《诗经》解读史意义何在呢?本文试图拨开这些纯粹肯定或否定“郑风”的简单做法,而推究这一说法背后种种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

一、从“郑声淫”到“郑风淫”

首先有必要再次论说孔子之语。《论语》中  

孔子两次提及“郑声淫”,一见《卫灵公》篇“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一见《阳货》篇“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推究孔子之言,笔者以为此处的“郑声”应指春秋以来以郑卫为中心而渐兴的地方民间音乐。根据有三:第一,从文本出发,《卫灵公》篇乃答“颜渊问为邦”,礼乐并举,是孔子治国的大纲。《阳货》篇亦“郑声”与“雅乐”对举,可见孔子此处言“郑声”乃就音乐、乐道而言。孟子释孔子“郑声”亦解为“音乐”。就《论语》文本之意而言,“郑声”是指音乐形态,与《诗经・郑风》无涉。第二,先秦亟汉初,典籍中屡有称及“郑卫之声”、“郑卫之音”者,其语意皆就音乐而言,指音乐内涵不合礼制,与孔子看法一致。例如:《荀子・乐论》“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心淫:申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心庄”,亦是“雅乐”与“郑卫之音”对举,同样解为“使人心淫”。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在其《孟春季第一・本生》中言“靡曼

收稿日期:2008-10-23

作者简介:段丽惠(1980-),女,河南卫辉人,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77・

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罚性之斧”强调了“郑卫之音”对人心性的影响。正源于此,才会有“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

[1](634)

之所说”的说法。《韩非子・十过》篇追叙了这种“新声”的来历,借师旷之口斥为“亡国之

音、靡靡之乐”,《国语》、《左传》亦有相关记载,可证“郑卫之声”作为一种渐兴的“新声”,由于其音乐形式本身与“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

[2](1528)

叹”的雅乐形成鲜明对抗,渐次造成“礼崩乐坏”的局面,引起了包括孔子在内的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第三,从出土的简帛文献亦可证明。郭店楚简(据考古专家断定其年代乃是战国中

期,不晚于公元前300年)《性自命出》篇,简二十七“奠(鄭)衛之樂,則非其聖(聲),简二十八“释:“古乐”即,“知“郑卫之音”,当时已有广泛影响,虽不合于礼制却广受喜爱,威胁“雅乐”地位。“郑声”在当时的背景下,乃指相对于“雅乐”、“古乐”而言的音乐形态,与《诗经・郑风》无涉。

其次再看“淫”字的含义。先秦文献中常见此字,语意注释也多相同。例如,《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佚”,孔疏“淫,谓耆过度”。《尚书・大禹谟》“罔淫于乐”孔安国传“淫,过也。”《说文解字》“淫,浸淫随理也。一曰久雨曰淫。”段注“浸淫者,以渐而入也”。所引解释都突出其“渐变性”,由“久雨曰淫”转而引申出“过度”的意思,凡离正常轨迹、常规的现象都可称“淫”。由此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淫”字一般为“过度”、“过滥”、“超过常规”之意。“郑声淫”中“淫”字乃指此音乐形态超出了礼乐要求的范围。综上分析可知,《论语》中孔子所言“郑声淫”指当时兴于郑卫之地的新式音乐不合礼制。

第一个将孔子“郑声淫”说法引向“淫邪”者是东汉班固,在其《白虎通・礼乐》中说“郑国土地,民人山居谷浴,男女错杂,为郑声以相悦怿,故邪僻,声皆淫色之声也。”接着许慎又在《五经异议》中引今《论语》“郑国之俗有溱洧之水,男女聚合,讴歌相感,故郑声淫”,许氏对此加注“郑诗二十一首,说妇人十九矣,故郑声淫也”,具体将“郑声”与“郑风”混为一谈;“淫过”也解释为“男女声色淫乱”。“郑风淫”的说法正式成立。然而考察汉唐・78・

经学史,这种解读并未形成气候,产生实际影响。

笔者认为,首先这与两汉经学的传授解读背景有关。两汉经学传授以齐、鲁、韩、毛四家为主,齐、鲁、韩属今文经学,毛属古文经学。尽管四家存在着异文和一些解读差异,但据前人研究,三家诗与毛诗有类似的特点,即也谈诗本事和“美刺”

()[3]16、24

说。所谓“美刺”即指出哪首诗具体是歌颂或讽刺什么,其标准则是儒家理念,将《诗经》看作一部蕴涵王道理想的政治寓言,这种解释框架在毛诗中表现的尤其强烈。以《郑风》为例,二十一首诗,《诗序》以“刺庄公”解者三首,以“刺忽”,刺时、,几乎全部以,。《诗经》解读史上占据主流位置。皮锡瑞曾说“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勿敢出入,背师说即不

[4](77)

用”。严格的师法、家法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先代口耳相传的一面,“淫诗”之说,违背了主流的解读,自然不受重视。

其次两汉诸儒对经典的尊崇态度及“通经致用”的目的决定了“郑风淫”不能流行。经历秦火后存留的典籍是儒士赖以存身的文献保障,自是珍惜尊崇;而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国家亦“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这种外在的文献保存与内在儒家对六经典籍的尊崇相一致。儒家创始者孔子本人十分重视前代文献,他不仅以先代典籍教授弟子,而且亲自整理文献,寄予大志,至《荀子・儒效篇》则进一步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明确指出“圣人之道”存在于经典文献中;至汉世,随着儒家独立一尊,经典文本通过“立于学官”的形式确立传授,全方位的通过教育、仕途手段加以强化。在汉人心中,这些经典文本是神圣不可毁谤的,孔子亲自整理并以“思无邪”一语概之的《诗》中竟存有淫诗的观点,有违圣人教诲,自然不受注目。且汉儒对于经典中所蕴含的“王道理想”,认为是对上古三代历史的总结与升华,是可以实现的此岸世界。他们在实践中将经典作为指导现实生活的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洪范》察变,

[4](90)

以《诗三百》为谏书”的实际应用是其目的。《诗经》中存有“淫诗”的观点同样不利于通经致用

的现实操作。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郑风淫”的说法虽在东汉即已提出,但一直到唐代,这种说法都处于隐微地位。

二、“郑风淫”的确立背景

然而到南宋,“郑风淫”之说终于掀起轩然大波,由朱熹确立并推广,后世虽不断有人质疑,终于不能全然推翻。考究其中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宋初以来儒学发展中的疑经背景。王应麟《困学记闻》卷八引陆游之语“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非《系辞毁《礼》、疑《孟子》、讥《书黜《》之《序》,,?””风气,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为废弃汉唐以来笃守师说的章句注疏之学,黜去经文中的附会成分,建立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学说提供了机会。反映在《诗经》的解读上则有欧阳修《毛诗本义》、苏辙《诗集传》等一些首先非议毛诗、郑笺的著作出现。《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本义》提要称“自唐以来说诗者莫敢议毛郑,虽老师宿儒亦谨守小序;至宋而新义日增,旧说几废,推原所始实发于修”。欧阳修利用《诗序》“自相抵牾”之处,揭露传注中存在的问题,极有说服力,对后世儒生有很大的启示。这种疑经非序的氛围终于催生了郑樵的《诗辨妄》,专攻毛郑之失,而力斥《诗序》。这种晴空霹雳式的断然态度深刻影响了其后朱熹的诗学思想。朱熹关于《诗经》的重要著作《诗集传》,在《诗经》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这部著作即是受到郑樵的影响加以改定而成。《四库全书总目》《诗集传》提要言“(朱熹)注诗亦两易汇。凡吕祖谦读诗记所称‘朱氏曰’者皆其初汇,其说全宗小序。后乃从郑樵之说,是为今本”。《朱子语类》亦自言“向见郑渔仲有《诗辨妄》力抵诗序,其间言语太甚,以为皆村野妄人所作。始亦疑之,后来仔细看一两遍,因质之《史记》《国语》,然后知《诗序》之果不足信”

[5](2076)

辞。《狡童》《将仲子》之类是也。今唤作忽与祭

[5](2072)

仲,与诗辞全不相似”。在此基础上朱熹共找出二十四篇淫佚之作【其中《郑风》占十五首】(据《诗集传》计,《诗序辨说》认定篇数与之有

异),成为他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从欧阳修以来渐兴的“疑经惑经”思想背景为“郑风淫”观点的再现提供了契机。

第二,宋兴以来的理学背景则提供了另外的机缘。儒家学说在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理”作为最高范畴,“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者,理也”,“天有是理,,所谓道

[6](30、132、)

也”。,其本。朱熹作为《诗集传序》用“心之所惑有邪正”的心性学说来解释诗的正变,用理学家的义理为标准对男女之情进行评判,既肯定了合乎礼义的男女之情如《二南》;又对不合礼义的男女之情加以贬斥,目为“淫诗”,如“郑风”、“卫风”。更本着“三纲五常”的大义重申“郑风淫”的观点。其《诗集传》中言“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然以《诗》考之,卫诗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诗才四之一。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已不翅七之五。卫犹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人几于荡然无复羞愧之萌。是则郑声之淫,有甚于卫矣”。完全用理学家的道德观念来衡量《郑风》,对其男女不正位的现象尤多不满。“三纲五常,天理民彜

[8](199)

之大节,而治道之本根也”,违背这种常理、天理的《郑风》理当归之于“淫”。着重拈出郑风加以评说,正是朱熹作为理学家,治经以阐发义理的表现。

第三,从文本出发的解经方式。从欧阳修开始即对经典解读的重点有所转变,十分重视经文本义,朱熹解诗继承了这种方法。“直要人虚心平气本文之下,打叠交空荡荡地,不要留一字先儒旧说,莫问他是何人所说,所尊,所亲,所憎,所恶,一切莫问,而惟本文本意是求,则圣贤之指得

[8](809)

矣”。回归文本的解读方式具体到《诗》,则要求“读诗正在于吟咏讽颂,观其委曲折旋之意,

[5](2086)

如吾自作此诗,自然足以感发善心”。这种“以意逆志”的解读方法要求解读者重视文本、重视主体投入、加强作者与读者的情感联系,以“今人作诗一般”的理解古诗,看到古诗“感物道情,

・79・

[7](56、57)

。从以上引用可见朱熹

正是在郑樵质疑《诗序》的基础上建立他的诗学思想的,而“郑风淫”则是其驳斥《诗序》的启发点和重要论据。“‘郑声淫’,所以郑诗多是淫佚之

吟咏情性”

[5](2076)

的一面。朱熹正是从此出发才

能够体会到《诗经》中洋溢的情感,认定《郑风》中存在着多首叙述男女之情的作品,否定了汉儒所言的“刺忽”、“刺朝”等附会之说,最终走出毛诗、郑笺的“美刺”窠臼。《郑风》中热烈的情感因素显现后,文本中所描绘的男女之情,核之“义理”,对于封建理学禁锢下的宋人,自然是淫邪无比的,“郑风淫”也成为顺理成章的结论。

由于以上几点原因,“郑风淫”的观点在朱熹手中大放异彩,并且随着封建后世朱熹学说地位的提高,封建国家政权以其解读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现实利益的牵制终于使“郑风淫”之说有了一个长久不变的地位。

后世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经》解读影响较大,从

此点来说,“郑风淫”的观点正体现了朱熹诗学最具有先锋意味的一面。

从孔子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2](2481)

的经

典诠释规则后,儒学后人就处于通过经典的诠释来阐明自身观点的状态中。从两汉的经学到两宋的义理之学,其间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必然对《诗经》的解读造成相应的改观,“郑风淫”的观点成为一个突破口,承载着以“义理解诗,注目内容情感”的朱熹诗学对以“政治教化为说诗目的”的汉儒诗教的重大改向,”兴废取舍背后:

①《孟子・尽心上》“恶郑声,恐其乱乐也”。《十三经注疏》第2780页A。

②《国语・晋语八》“晋平公好新声”,第460页。③《荆门郭店一号楚墓》,载《文物》1997年第七期;《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版;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郭店楚简与儒家经籍》

(对墓葬时间有进一步认识)载《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

三然而如果我们考察全面的文献,推究朱熹立说的根据,会发现他时有主观牵强之处。在他倾注心力最多的《四书集注》中《论语・卫灵公》“郑声淫”的注解为“郑声,郑国之音”,而回避了对“淫”字的解释。这里明确的将“郑声”理解为一种音乐。但在《朱子语类》中则多次提及:“许多郑风,只是孔子一言断了曰‘郑声淫’”俗,男女淫奔,故有此等语”

[9](2109)

[9](2108)

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版。所录简文据整理者及裘锡圭先生按语并参考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第八章《性自命出》集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④此书虽已佚,但其某些观点保存在南宋周孚的《非诗辨妄》中,《通志》亦有言及。在谈到《郑风・将仲子》时明确指出“只是淫奔之诗,非刺仲子之诗也”。

⑤周予同提出朱熹《诗经》学的大要分为三个方面:一,反对《诗序》以为不足凭信;二,不专主毛郑,而间采今文《诗》说;三,提出新解,以《诗经》中二十四篇为男女淫佚之作。《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增订本】第157页。

,

“圣人言‘郑声淫’者盖郑人之诗,多是言当时风

,刻意将“郑声

淫”解释为“郑诗淫乱”,与《四书集注》对此的解释形成明显矛盾。合理的推测应是朱熹“郑风淫”观点乃是一种主动误解的阐释策略,伽达默尔曾说“哪里有误解,哪里就有阐释学”

[10](371)

朱熹正是在对“郑声淫”的刻意误解前提下建立自己对《诗经・郑风》的解读,假孔子之言强化自身观点,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其诗学诠释思想。这种全新的解读对于打破汉唐以来《诗经》解读惟“诗序、郑笺”是尊的垄断局面,抛弃汉儒“美刺讽谏”的解诗套路,使得停滞不前的《诗经》解读适应新的历史时代境遇,是极有意义的。一点误解,开启一种新的解读口径,尽管此说仍有可商榷之处,但就其所起到的客观效应来说恰证明了伽达默尔说过的“理解就不止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的行为”

[11](380)

参考文献:

[1]东汉・高诱注,王利器疏.吕氏春秋注疏[M].成

都:巴蜀书社,2002.

[2]礼记・乐记[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

局,1980.

[3]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4.

[4]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宋・朱熹.朱子语类:卷80[M].北京:中华书局,

,特别是由此带

来的对于《诗经》文学功能的重视,更是具有开创性,在一定意义上恢复了《诗》的本来面目,对于・80・

1986.

[6]宋・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M].北

[10]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2卷[M].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1989.

[1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

京:中华书局,1981.

[7]宋・朱熹.诗集传:卷4[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文出版社,1992.

[12]论语・述而[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

社,1980.

[8]宋・朱熹.朱子大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四部备要本,北京:中华书局.

[9]宋・朱熹.朱子语类:卷81[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书局,1980.

【责任编辑 齐昆】

“ZhengSongsareObscene”isthe

BreakthroughStudyofZhuXi′stheofDUANLi-(ChineseDNNAbstract:”,importantchangesfromHanDynastytoSongDynasty,

whichwascalled“”.thisreviewstheresearchhistoryandholdsthat“ZhengSongs”asaspecialout2breakonZhuXi′sstudytotheBookofSongs.WhoistherepresentativeofSongConfucianism,exploitedthisviewpointtosetuphisowntheoryoftheConfucianclassics.TheresultsshowedthatanewinterpretationdifferentfromHanConfucianismwascar2riedoutbySongConfucianism.

Keywords:Zhengsongsareobscene;theBookofSongs;ZhuXi;interpretation

致  歉

(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08年第4期刊登了确精扎布的“《内蒙古大学学报》关于蒙古文编码的若干问题———与王

升亮、嘎日迪、敖其尔先生商榷”一文,文中引用了“蒙古语文信息化回顾与发展对策研究”、“蒙古文信息化支撑技术研究专项规划”和“蒙古文信息技术研发项目指南”等未公开发表的材料及会议发言。我们未事先就涉及到的材料和王升

(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1号)第28条和第26条之规定要亮等人进行核实与沟通,而刊登此文,有违《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求,给王升亮等人造成不良影响。为此,特向王升亮、嘎日迪、敖其尔及相关业内人士致歉。

本刊将以此为鉴,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编辑素质,更好地贯彻执行《出版管理条例》及《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9年9月

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26条、第28条:

第二十六条 期刊刊载的内容不真实、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期刊出版单位应当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依法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期刊刊载的内容不真实、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期刊出版单位更正或者答辩,期刊出版单位应当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期期刊上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期刊刊载的内容不真实、不公正、损害公共利益的,新闻出版总署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可以责令该期刊出版单位更正。

第二十八条 公开发行的期刊不得转载、摘编内部发行出版物的内容。期刊转载、摘编互联网上的内容,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内容进行核实,并在刊发的明显位置标明下载文件网址、下载日期等。

・81・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朱熹的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朱熹的诗句 朱熹 朱熹春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朱熹的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朱熹的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995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