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描写夜晚弹琴

描写夜晚弹琴

2016-01-31 10:01:0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描写夜晚弹琴篇一《阅读理解侧面描写弹琴姑娘》 ...

描写夜晚弹琴篇一
《阅读理解侧面描写弹琴姑娘》

阅读理解:弹琴姑娘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2、领悟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3、学习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并运用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以琴声为线索,抓住重点语段,体会琴声与景色的交融

教学方法:

讲述法、朗诵法

教学用时:

1.5-2小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是多才多艺的,大家都是深藏不露哦。今天,有一位弹琴的姑娘,她也是很害羞不跟大家见面,不过老师有办法揭开她的面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她那天籁般的琴声,感受她那美好的品质。板书课题:弹琴的姑娘

二、初读文章,体会情感

1、请全体同学自由地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圈出不懂得字词。

2、简要概述课文内容。(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赞扬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勤学苦练的好学精神。)

3、文章是怎样描述这叮咚叮咚的琴声的?

总: 好听

分:悠扬、夜莺般、流水般、熟悉、使人感到安慰、轻松、有甜味

三、细读文章,聆听琴声

1、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春天的琴声,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个排比句。“可是只要琴声一奏起来,雨点也似乎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在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文中,用排比句将春雨和琴声的描写融为一体,富有表现力。“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丁冬!丁冬!丁丁冬冬…… ”实际上快乐的是谁呢?是作者,他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愉悦的心情融入到这美妙的琴声,真正是琴景交融。此时,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好奇)

2、学习描写秋夜星空的部分。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引导学生品读想象画面,感受流水般、夜莺般的琴声。 “月牙儿分外清明,它悄悄地挂在树梢,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琴声。顽皮的星孩子们,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逗着那个弹琴的人。可是像夜莺般的、流水般的琴声,却一直从那个窗口传出来——”这里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

描写琴声吸引月牙和星星,那流水般、夜莺般的琴声充满了魅力。这时候,作者又是怎样的呢?(赞美)

3、学习夏、冬两季的景色描写的段落。

(1)为什么说“使人感到安慰的琴声”?(引导学生想象,在风雪之夜,“我”经过空寂的胡同,于寒冷孤独中忽然听到熟悉的琴声,如一盏灯温暖了照亮了“我”的心,给了“我”慰藉。)这时候的“叮咚!叮咚!叮叮咚咚!------”让我们充满了亲切感。所以,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呢?(钦佩、感谢)

(2)“夏天的黄昏,屋子里还滞留着一股热气------仍然不断地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对比描写,夏日酷热,突出小姑娘的品质)同学们能再找出一处吗?“冬天的寒夜,有时刮风------却来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冬天严寒,突出小姑娘的勤奋)

4、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融琴声于一体的描写景色的句子,并读一读,请试着为这几幅图定个名字,你喜欢哪一幅图呢?

春雨淅沥 夏日黄昏 秋夜星空 雪夜归人

5、小结: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了琴声的优美。让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这就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四、精读文章,积累写法

1、文中除了7个“叮咚!叮咚!叮叮咚咚!”,没有对琴声过多地直接描写,而是把琴声融于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画卷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描写方法?(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是指在创作中,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它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结合正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侧面描写分两种方法:环境烘托(社会环境、景物环境)、人物烘托(人物对比、以他人为线索——本文是以“我”的情感变化这条线)

2、文章前面部分,我们只闻琴声,不见其人,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小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美好品质。这是通过什么让我们知道的呢?它是属于侧面描写的哪一部分呢(通过作者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间接地表现出来,以他人为线索)

3、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前面对琴声的描写,它也是属于侧面描写,请同学们找找,它主要体现在哪里,又分别属于侧面描写的哪种方法?(春、秋的琴声是属于景物描写的渲染效果;夏、冬则是通过环境恶劣下人们的表现与小姑娘勤劳苦练的对比烘托作用)

4、“每支曲弹完,谢幕总是欲罢不能地一次又一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小姑娘琴声的美妙)这又是属于什么描写呢?场面描写,也是属于侧面描写当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小姑娘琴声的好听。

五、再读琴声,回扣课题

1、作者见到这位令他赞叹不已的弹琴人了吗?(见到)作者几次见到弹琴姑娘,感受有什么不同?画出直接描写弹琴姑娘的句子。(“一个脸蛋儿俊秀、脖子上挂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 )(直接描写,写得简略)

2、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用一句话,把小姑娘的外貌和优秀的学习品质概括出来。

六、小结

课文先总述“我”不论清早、夜晚,总能听到好听的琴声,接着分两条线索齐头并进:主线是通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琴声的美妙,副线是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好奇、钦佩、赞美到祝福。文章大量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我”感受和四季从未间断的琴声,使一个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弹琴姑娘更加地生动、鲜明,深入人心。 板书

弹琴的姑娘

一、文章结构 琴声:好听

春天 好奇

夏天 叮咚叮咚 叮叮咚咚 钦佩

秋天 赞美

冬天 祝福

小姑娘:勤劳苦练、锲而不舍

描写夜晚弹琴篇二
《为钢琴曲《夜》写的随笔》

夜的遥想曲

如果在现实中找不到你要的自由,那么在艺术中,你一定可以创造出, 你想要的一切。

有些音乐,有这样一种魅力,仅仅是听着,也不仅仅是听着,就能让你不自禁流出泪来。

“娓娓道来的曲调,清新又不随波逐流,心中仿佛下了一川烟雨,漫过枯涸喑哑的边丘,缓缓留下明暗的露水线。”就是这组流畅的《夜的钢琴曲》,一颗颗水晶般的音符敲击着我的内心。我仿佛看到了许多东西,曾经拥有的、不曾拥有的,像浅色的花瓣悄然漂在水面上随水而逝一样,心底韵漾着淡淡的伤感和怀旧。让一切都随着这流畅的钢琴声去吧,一切美好的梦境,美丽的童话,美幻的画面… 不单单是一首首音乐,音符里面是有故事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凄美的故事,一个足够让人久久回味的故事。虽然我不知道故事的内容,是我确信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生活中,微小得让人看不见,甚至连猜到的机会也没有。故事的背景不断变换着,但内容是同样的精彩,值得让人体味一番。

生活,面目全非;人,支离破碎。悲剧,有足够的力量来震撼着戏中戏外每一个人,但此之外,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曾缺乏,而且有着强大的力量。

想过太多完美的行程,却仿佛一直在天上,不近人间烟火。如何让心灵诗意地栖息,原是起笔得太早,在根本没有跋涉、没有探险、没有远离的时候,何谈栖息。回归生活,才发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所以人啊也不停地在变啊变,为的是赶上生活的脚步。我们苦苦追赶着,从黎明到黄昏,从海岸到沙漠,疲惫的双腿、疲惫的心鲜得以停的下来歇一歇。一场透彻的音乐,是一溪从冰洁雪山上蜿蜒着流淌下来的甘醴,影射着碧蓝高空和晶莹琥珀的魂魄,呼唤内心不含任何杂质的泪水,洗涤浮沉心境的尘埃,让人站在玉顶透过层层晨曦借着淡淡的日光重新看过这一切。

生活中不会总是这样,但一段时间里有一次就足够了。为的是在快餐生活中,有那么一刻钟,可以找回本我,找到似曾相识的快乐。偶尔慢下步子来,什么也不想,只是欣赏,静静地,看绿叶上的绿蝴蝶轻轻缓缓开合翅膀,然后嗅着花香,静静睡去。

些许不该是回忆的年纪,有旧日的思念,也有未来的向往。一夜一夜的静谧,谱成曲集一页一页地翻阅,夜的精灵用空灵的舞蹈去演绎它,只有投入,无关悲喜。这是少有的心境,因为迷失得太深,太深。每一篇,或忧伤,或舒缓,或惬意,或满足,或渴望,这是我们多味生活的每一面了;酣畅的大笔扫过它的平面,细致的篦子划过边边角角,走过的路要记得收藏,不为寻找惊喜,只想能辨认出细沙上踏过的条条纹路和在路口做出过的大小抉择。

一曲曲,平静之中暗流涌动,暗流之下是人心波荡;音乐可以戛然而止,而后,心跳还在继续,生活带着它的故事继续前进。

11级金融八班-王淑燕

描写夜晚弹琴篇三
《弹琴姑娘》

描写夜晚弹琴篇四
《竹里馆》

竹里馆·王维|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竹里馆》由创作,被选入《》。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栏目。

【原文】

《竹里馆》

作者: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解】

1.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2.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指“幽篁”。

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5.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评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

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嵇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日本汉诗学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细地指出:这首诗的前两句,暗用了魏晋之际诗人阮籍闻“苏门之啸”的故事和阮籍《咏怀诗》中的“起坐弹鸣琴”句意。并指出: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悠然弹琴,自得其乐,也很像陶潜。只不过陶潜弹的是无弦琴,而王维弹的则是有弦琴。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也像诗人一样。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赏析】

首句“独坐幽篁里”,起句诗人点明了自己生活的环境。 “篁”,竹林。“幽篁”一词出自《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幽篁,幽深的竹林。在中国文学中,“竹”这一意象是品性高雅的象征。所以,就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里不但说明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人可以改变环境,而更重要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时以物喻人,诗人借竹的审美意象来暗示了自己所具有的高雅品行。在诗歌中,“独

坐幽篁里” 表面看来是描写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但一个“独”字,却表现诗人与尘世隔绝,独自进入幽深空阔的环境中,享受着免费八字算命(

次句“弹琴复长啸”,这是紧承上句而来,写诗人独坐幽篁,抚弄琴弦,一曲终了,可内心情感未发,因而情不自禁,仰首长啸。这样的情致,真如魏晋名士阮籍的风味。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阮籍诗句曰:“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这里,诗人运用典故,含蓄地描写出自己“弹琴复长啸”所蕴含的自由豪放的性格。从艺术上说,诗人不仅借助古人的抒情方式,描绘了自己“长啸”豪放、洒脱的神态,表现出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心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三句 “深林人不知”,这一句就上句而言,在意义上不是承上而来,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怀,而是一转,说明自己在幽深的竹林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独处的、能自由表达自己情感的环境。其实,“人不知”就暗示着诗人,脱离俗世的羁绊,融入大自然之中,进入一种与自然同体的境界。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受外在的干扰,不但“弹琴”,还“复长啸”,在此,自己可以尽情发挥,任意表达,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最后一句“明月来相照”,这一句以景结情,在描写景物中,抒发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无忧无虑的情怀。是啊,“深林人不知”而有明月知。一个“来”字,诗人把月亮拟人化,赋予明月以情感,好像只有明月懂得诗人,主动来与诗人为伴,静静地倾听诗人“弹琴复长啸”,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怀。同时,诗人通过月亮这一意象,不但描写了夜晚幽篁的环境,而且把天空中的明月联系起来。这无声无息的月光,悄悄来到诗人身边,这样,人与物融合,人与大自然为一体,诗中就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诗歌中,诗人由地而天,由竹而月亮,天上地下,表现出了一幅开阔审美境界。此时的诗人置身其中,“弹琴复长啸”,从而表现出一种自由放任之情怀。

总之,这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描写幽深的环境,展示出开阔的审美境界,从而表现了隐居山林,超脱尘世,心境平和的情感。在艺术上,言简意赅,意象鲜明,用典含蓄,境界开阔,从而提高了诗歌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讲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篁”,竹林。“幽篁”,出自屈原《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竹乃是品性高雅的象征。苏东坡就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诗人独坐于其间的竹林,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幽深、茂密的竹的世界。

诗人独坐幽篁,抚弄琴弦,一曲终了,情有不足,不禁掷琴而长啸。这样的情致,颇有些魏晋名士的味道。魏晋时,当世的七大名士嵇康、阮籍、山涛等人常常在竹林中喝酒、纵歌,史称“竹林七贤”。又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正巧阮籍也有一首关于弹琴的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从诗中我们知道,阮籍的琴声,是因为夜不能寐,要借之来平息内心的烦躁、矛盾。他的啸声,也同样是为了要发泄心中抑郁之气。而王维的“弹琴复长啸”又是为何呢?诗人并不言及,只是继续写他在竹林中弹琴、长啸的情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深的竹林里,没有人知道诗人在干什么,只有一片明月,照映到他的身上。

弹琴也好,长啸也好,都是诗人独自所为,在这深山茂林之间,连声响也难以传出,自然不会有外人知晓。然而,随着时间不知不觉地推移,明月突然跃出,照亮了诗人独坐的丛篁,就仿佛一位知音,倾听着诗人的心曲。

夜中弹琴的阮籍,感受到清风为他吹解胸怀;独坐幽篁的王维,也同样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他的深情慰藉。只不过此时的王维隐居山林,不问世俗,心境平和,比起阮诗的意境,这首《竹里馆》要静谧、悠然得多。

人不知而有日月知,此刻的诗人,脱略了俗世,却融入了自然,进入一种与自然同体、与大化同在的境界。

读罢全诗,一幅图画已赫然眼前:幽幽的竹林中,诗人独坐其间,远离尘世嘈杂,既赏幽篁美景,复得琴啸之乐,再有明月相伴,物我一体,浑如天籁。试问,若非心灵澄净之人,如何写得出这清幽澄静之景?若无恬淡脱俗之心,又何来这忘情绝俗之音?

评解

全诗总共四句,表面看来,平平无奇。诗中写景,只有六字:“幽篁”、“深林”、“明月”。“幽”、“深”、“明”三个形容词,也普通寻常,毫无新意巧思可言,仿佛只是随手写了眼前景物,没费什么功夫去刻画、涂饰。诗中写人,也只有六字:“独坐”、“弹琴”、“长啸”。既未绘其漫弹舒啸之状,也不见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亦没花任何笔墨来描状。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然而,这首小诗却历来受人推许。它的妙处在于,营造了一种令人自然而然心向神往的意境。诗中的月夜深林之景,如此清幽;弹琴长啸之人,如此超然。可以想见,诗人是在忘却世情、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本就清幽澄净的竹林和明月悠然相会,而后命笔成篇的。诗人写这首诗,全是景之所至,情之所至,物与心会,意与景和。

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静寂,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却是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明暗映衬,独得其妙。

描写夜晚弹琴篇五
《弹琴姑娘》

导学案模板

听、优美。她为什么能够弹出这么优美的琴声呢?

二、【自主探究】(宋体,小四号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本文主要写谁的什么事?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2. 指名

本文写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勤学苦练钢琴的

朗读,检查读

故事。课文先总述“我”不论清早、夜晚,总能听到好听的

文和生字认识

琴声;接着按春、夏、秋、冬四季具体描写从不间断的、美

情况,相机指

妙的琴声,弹琴人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由衷地钦佩,因

导。

此期望认识这位弹琴的人;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

3. 默读

识了那位素未谋面,却似曾相识的弹琴人—一个系红领巾的

思考:本文主

小姑娘,“我”倍感意外;最后,“我”虔诚地、默默地祝

要写谁的什么

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事?课文按什

2、 读一读一年四级的琴声,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琴

么顺序描写

声?为什么?

的?

三、品读

3、面对这位与你同龄的小姑娘,你想对她说什么?

课文,感受品

三、【合作探究】(宋体,小四号)

1、①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

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

用排比句式将春雨和琴声的描写融为一体,增强表现力。

1. 学习第2~9段,体会“我”四季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

描写夜晚弹琴篇六
《14弹琴姑娘》

14、弹琴姑娘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工整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和第6段。

3.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导学互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工整书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工整书写、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 自学导纲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的文章《弹琴姑娘》。从课题你了解到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生:弹琴姑娘!

2 出示导纲

A、简要提示:初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及好词好句。

B、认知与探究:1、认知:自学本课生字新词。2、探究: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在描写方法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C、梳理与反馈: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生字新词默写一遍。想想课文是想突出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3、学生自学

二、合作互动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生字新词,互相交流你是如何记住并理解其意思的。

(2)检查阅读,听写词语。(淅沥淅沥——可以表示哪些声音?锲而不舍——

什么意思?钦佩可以用什么词代替?猜猜这里谁钦佩谁?俊秀——形容谁的?)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交流

课文围绕弹琴姑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强调学生读书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3.学生汇报,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4 教师点拨:课文有一个很明显的写作顺序,而且文章不单单是写了琴声,还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5、师生互动

三、导学归纳

教师: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故事内容。文章按照四季顺序把四季景色和琴声融为一体,作者运用这种巧妙的写法来表现人物的品格。让我们走进那条长长的胡同里,去认识那位让儿童文学家也钦佩的弹琴姑娘。

四、反馈训练

1、用锲而不舍说一段 话。

2、画出文中描写琴声的句子,品位每个季节作者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3、课文反复出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布置作业:整理笔记

课后反思: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段和第6段。

3.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3.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导入新课

2、出示导纲

A、认知与探究:1、画出描写景色和琴声的句子。

2、课文写弹琴姑娘,为何把四季景色写的那么优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B、梳理与反馈:回顾文章的写作顺序、品位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新意?

3、学生自学课文。

二、合作互动

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1. 生默读勾画,师巡视。教师:同学们,现在咱们交流。哪些词语和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作者的心?

2. 学生汇报。学生:读“不论清晨、夜晚……老是听到……”(这段话是弹琴姑娘持之以恒地练习给作者留下印象。)

教师点拨: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认为哪些场景让作者印象更加深刻?先不要说,再读读。

3. 生自由读弹琴姑娘四季弹琴的部分。

4. 汇报我四季听琴的感受。

①生汇报,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师相机引导“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到……”读出这琴声让春雨有了活力,我相信作者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②汇报夏日听琴的感受。(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边钦佩这弹琴人。)

③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静谧恬静呢?生汇报。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

④汇报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

⑤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教师: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他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触呢?情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师相机板书(猜想-钦佩-赞美-想见)

⑥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⑦读课后2题的句子,体会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美妙感受。

5、谋面解惑,虔诚祝福

教师:作者达成心愿见到了让她赞叹不已的那位弹琴人了吗?课文哪些语句直接描写了弹琴的小姑娘?

1.生勾画出描写姑娘的句子,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眼前的小姑娘给你怎样的印象。

2.课文直接写小姑娘的地方不多,都是通过琴声或作者的感受描写的,写得

简略。作者有几次见到小姑娘?两次见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6、深化感情,联系生活

1质疑理解“虔诚”一词。

2小组探究“我”为什么“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用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3指导朗读“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创设情景读)

(1)春天的日子多雨……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2)夏天的黄昏……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3)秋天天高气爽……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4)冬天的寒夜……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三、导学归纳:

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声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小组交流读书感受,并汇报。可串读创设情景,生说感受。说说锲而不舍可以用什么词代替?赞赞这弹琴人。

四、反馈训练

1试着背一背第2段和第6段。

2、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3、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弹琴姑娘 春天 好奇

夏天 叮咚叮咚 叮叮咚咚 钦佩

秋天 赞美

冬天 祝福

描写夜晚弹琴篇七
《弹琴姑娘》

《弹琴姑娘》教案

永城市十八里镇郭李庄小学 翟素敏

教材分析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西师版第九册第14课《弹琴姑娘》。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每次的琴声都让“我”心动,“我”从好奇、钦佩、赞美到祝福小姑娘,一系列的情感变化是那么自然、真切。小姑娘勤奋刻苦的品质,是通过“我”听到的琴声及感受的间接描写来表现的。文章语言清新、流畅,构思巧妙。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已养成带着疑问独立阅读、思考、领悟的良好习惯。在思维方式上,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和第六段。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

(2)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

四环节循环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的文章《弹琴姑娘》。从课题你了解到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生:弹琴姑娘!

二、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三、 1、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

2、了解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作者感受到琴声的词语。 ( 3分钟后比一比谁找得最准确。)

1.学生自主学习。(淅沥淅沥——可以表示哪些声音?锲而不舍——什么意思?钦佩可以用什么词代替?猜猜这里谁钦佩谁?俊秀——形容谁的?)

2.合作交流,整体感知。想一想,课文围绕弹琴姑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强调学生读书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3.展示回答,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教师: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故事内容。走进那条长长的胡同里,去认识那位让儿童文学家也钦佩的弹琴姑娘。

三、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2-8自然段,画出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句子,细细品读,想象文字背后所描绘的画面,并把自己感受批注在相应的语句旁。

(六分钟后比一比谁的感受最深刻)

1. 学生自学,师巡视。

2.合作交流。哪些词语和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作者的心?

3.展示回答。学生:读“不论清晨、夜晚„„老是听到„„”(这段话是弹琴姑娘持之以恒地练习给作者留下印象。)

教师: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认为哪些场景让作者印象更加深刻?先不要说,再读读。 4 生自由读弹琴姑娘四季弹琴的部分。

5. 汇报我四季听琴的感受。

①生汇报,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师相机引导“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到„„”读出这琴声让春雨有了活力,我相信作者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②汇报夏日听琴的感受。(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边钦佩这弹琴人。)

③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静谧恬静呢?生汇报。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 ④汇报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

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教师: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他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触呢?情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总结: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声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赞赞这弹琴人。

师相机板书(猜想-钦佩-赞美-想见)。

四.自学指导三

默读课文10-15节用单线“—”划出作者两次见到 弹琴姑娘的句子,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场面,认真读一读把你的感受批住在相应的句子旁。

(六分钟后比一比谁的感受最深刻)

教师:作者达成心愿见到了让她赞叹不已的那位弹琴人了吗?课文哪些语句直接描写了弹琴的小姑娘?

1.学生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展示回答

五、深化感情,联系生活

1理解“虔诚”一词。

2小组交流“我”为什么“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用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4总结: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收获。

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祝福这位姑娘,可以说,也可以写。

附:板书设计

弹琴姑娘春天 好奇

夏天 叮咚叮咚 叮叮咚咚 钦佩

秋天 赞美

冬天 祝福


描写夜晚弹琴相关热词搜索:描写弹钢琴的片段 描写弹钢琴的句子 描写弹钢琴的优美语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夜晚弹琴”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夜晚弹琴"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youxiu/19615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