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中考作文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2016-06-12 12:02:3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共5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15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翻译】译文一: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第一篇

2015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

译文一: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译文二: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译文三:

雄伟的长安城有辅佐的三秦,

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

因为都是离家在外做官之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一知己朋友,

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就在近邻。

不要因为我们就要离别两地,

就像普通儿女一样泪湿衣襟。

译文四:

(即将告别)由三秦环绕护卫着的都城长安,(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同您(此时)都怀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如近在咫[zhí]尺。

【重点字词】

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现在四川崇州。也作蜀川

城阙: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长安。阙,原意是宫门前的望楼。

辅:护卫。

三秦: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项羽灭秦后,把战国时期的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称为“三秦”。

风烟望五津: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

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此则泛指四川。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告别的地方。

沾巾:挥泪告别。

【同步练习题】

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3题。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解析:这三道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对古诗的赏析,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第1题考查诗歌的诵读

第2题考查对常识、内容和情感的把握

第3题考查对名句妙处的品味,是一道开放题。

答案:1.B(“离别”和“宦游”分别各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

2.C(错在对诗句内容的曲解。)

3.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供参考,意思对即可)

【达标测试】

选择题

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后两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无需在分手的路口,再为儿女们操心,伤心落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B.我们尽管无所作为,但分手时也用不着像别人那样伤心落泪。

C.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我们的儿女那样伤心落泪。

3.《黄鹤楼》的颈联是()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黄鹤云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晴川历历阳树,草萋萋鹦鹉洲。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以“沉舟”“病树”与“千帆过”“万木青”作对照,表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B.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怅惘但又表现了达观的人生态度。

C.形象地描绘了眼前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陶醉忘情的心态。

D.通过眼前景物的描写,揭示了客观事物新陈代谢、发展变化的规律。

5.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____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参考答案:

1.A2.C3.C4.C5.D

6.不必、无须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7.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语文版初中古诗文原文译文对照全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第二篇

语文版初中古诗文原文译文对照全集

七年级(上)第六单元

21.《论语》六则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文’也。”

(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一)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二)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四)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五)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

(六)孔子说:?就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是否也有,如果有,则)加以改正。?

22.《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

期行

刘义庆(南朝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23.伤仲永

王安石(北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

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仲永出生五年了,从来不认识(笔、墨、纸、砚这些)书写工具,(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觉得很奇怪,从邻居家借了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立意,全乡的读书人竞相传看。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都很惊奇,纷纷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来求仲永题诗。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父亲一起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有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名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又到了舅舅家,问他们仲永的情况,他们说:?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24.木兰诗

郭茂倩《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唧唧又唧唧,木兰正对着大门纺织。听不见织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叹息的声音。问木兰想什么。木兰也没有什么想的,木兰也没有什么怀念的。昨天下午见到军中文告,可汗正大规模地征兵,好多好多卷的文告啊,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愿意去买鞍买马,从此替父出征。

去东市买骏马,去西市买鞍鞯,去南市买笼头,去北市买长鞭。早上辞别爹娘,傍晚到了黄河边上,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在溅溅作响。早上离开黄河边,傍晚到了黑山头,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在啾啾嘶鸣。

奔驰万里赶赴战场,飞越一个个关口、一座座山峰。从北方来的寒气中传来了刁斗报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很多很多的将士战死在沙场,很多很多年之后将士才回到故乡。

回来之后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大殿上。记了许多许多次功勋,颁发了许多许多的奖赏。可汗问木兰要些什么,木兰回答不想要做官,只希望驰骏马,送我回到故乡。

爹娘听到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迎出外城;姐姐听到妹妹回来了,对着大门整理妆饰;弟弟听到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宰杀猪羊。打开东屋的门,坐在西屋的床,脱掉战时的长袍,穿上过去的衣裳,对着窗户梳理黑发,对着镜子贴上花黄。走出门去看望战友,战友们都惊慌:在一起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的。

雄兔和雌兔都脚步跳跃,目光迷离;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哪能分辨出哪是雄哪是雌?

25.诗五首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回来,一口乡音未改两鬓已是疏落苍白。儿童见到我却不认识我,笑着问我这位?客?是从哪里而来。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译文: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了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我与你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咫尺。不要在分手的地方,像青年男女一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我被贬离开京城,在巴山楚水那种凄凉的地方生活了二十三年。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今天听了你吟诵这首诗(指白居易的赠诗),暂且凭着杯中的美酒振奋精神。

七年级(上)第七单元

26.卖油翁

欧阳修(北宋)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陈尧咨善于射箭,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他也因此自以为了不起。(他)曾在自家的菜园中射箭,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睛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去。(卖油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是很精湛吗??卖油翁说:?(说)没有什么别的,只是手法熟练而已。?康肃公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呢??卖油翁说:?(怎么敢呢,)我凭倒油懂得了这个道理。?(说完)就拿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油往葫芦里倒,油从钱孔进了葫芦里,而铜钱去没有湿。他接着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27.三峡

郦道元(北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有时遇到皇帝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川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这样迅速。

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这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静寂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所以,打鱼的人往往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不禁泪湿衣裳。?

28.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译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他非常)看重诺言,崇尚情谊。有位朋友在他家寄存了一千两白银,而没有立下字据。不久,这人便去世了。蔡勉旃把这人的儿子叫来,要把银子还给他。(这人的儿子)觉得很奇怪,不肯接受,说:?哎呀!没这事儿,哪有寄存一千两白银而没有字据的?况且我父亲从没告诉过我(这件事)。?蔡笑着说:?字据在心里,不在纸上。你父亲了解我,因此没有告诉你。?(蔡勉旃)最终用车子运着(银子)送还给了这人的儿子。

戴震难师

段玉裁(清)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译文:老师(戴震)这一年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藏积蓄久的缘故吧。(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还不肯停下来。(私塾先生)教授《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下,(戴震)问私塾先生:?这里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曾子记述的?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曾子的弟子记录的??私塾先生说:?这是朱熹说的。?(戴震)又问:?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私塾先生)说:?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私塾先生)说:?周朝人。?(戴震)问:?周朝、宋朝相距多少时间了??(私塾先生)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私塾)先生没法回答,说:?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小孩。?

29.陌上桑

《乐府诗集》

《语文版初中古诗文原文译文对照全集(七年级上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第三篇

语文版初中古诗文原文译文对照全集

七年级(上)第六单元

21.《论语》六则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文'也。"

(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一)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二)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四)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五)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

(六)孔子说:"就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是否也有,如果有,则)加以改正。"

22.《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

期行

刘义庆(南朝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23.伤仲永

王安石(北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

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仲永出生五年了,从来不认识(笔、墨、纸、砚这些)书写工具,(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觉得很奇怪,从邻居家借了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立意,全乡的读书人竞相传看。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都很惊奇,纷纷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来求仲永题诗。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父亲一起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有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名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又到了舅舅家,问他们仲永的情况,他们说:"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24.木兰诗

郭茂倩《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唧唧又唧唧,木兰正对着大门纺织。听不见织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叹息的声音。问木兰想什么。木兰也没有什么想的,木兰也没有什么怀念的。昨天下午见到军中文告,可汗正大规模地征兵,好多好多卷的文告啊,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愿意去买鞍买马,从此替父出征。

去东市买骏马,去西市买鞍鞯,去南市买笼头,去北市买长鞭。早上辞别爹娘,傍晚到了黄河边上,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在溅溅作响。早上离开黄河边,傍晚到了黑山头,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在啾啾嘶鸣。 奔驰万里赶赴战场,飞越一个个关口、一座座山峰。从北方来的寒气中传来了刁斗报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很多很多的将士战死在沙场,很多很多年之后将士才回到故乡。

回来之后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大殿上。记了许多许多次功勋,颁发了许多许多的奖赏。可汗问木兰要些什么,木兰回答不想要做官,只希望驰骏马,送我回到故乡。

爹娘听到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迎出外城;姐姐听到妹妹回来了,对着大门整理妆饰;弟弟听到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宰杀猪羊。打开东屋的门,坐在西屋的床,脱掉战时的长袍,穿上过去的衣裳,对着窗户梳理黑发,对着镜子贴上花黄。走出门去看望战友,战友们都惊慌:在一起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的。

雄兔和雌兔都脚步跳跃,目光迷离;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哪能分辨出哪是雄哪是雌?

25.诗五首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回来,一口乡音未改两鬓已是疏落苍白。儿童见到我却不认识我,笑着问我这位"客"是从哪里而来。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译文: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了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我与你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咫尺。不要在分手的地方,像青年男女一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我被贬离开京城,在巴山楚水那种凄凉的地方生活了二十三年。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今天听了你吟诵这首诗(指白居易的赠诗),暂且凭着杯中的美酒振奋精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阅读答案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第四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勃。其全文诗词如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阅读答案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王勃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前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注释]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阅读答案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王勃。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⑸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翻译]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送卢主簿翻译赏析_作者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第五篇

<送卢主簿>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勃。其古诗全文如下: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送卢主簿翻译赏析_作者王勃。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赏析]
<送卢主簿>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主要不是表现送别卢主簿之情,他是热切地期待着“东岩富松竹,岁慕幸同归”这个时刻的到来。值得体味的是诗人用了“松竹”一词。中国古代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松竹”二字包含了诗人自勉自况的意思。这首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不同的是:对即将离别的友人,诗人不是采用劝诫的口吻,而是勾勒出一个长安东山岁寒而后凋的松竹图,让人觉得东山的竹子虽然凋零了,却是一个值得人留恋、神往的好地方。诗人送别卢主簿,好像并不完全担忧他的离去,而是寄希望于两人的并肩前进。送卢主簿翻译赏析_作者王勃。所以,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zhongkaozuowen/4586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