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有感

2016-01-01 14:19: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三国演义有感篇一《读三国演义有感》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有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三国演义有感篇一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写的是就是三国时期的事情。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五个时段:黄巾起义、董卓掌权、群雄争割、三分天下、三国归晋。黄巾起义始于巨鹿人张角,因为看不惯朝政腐败,因此发动黄巾起义。而刘、关、张就此桃园结义,为朝廷效力。不久就灭了黄巾军。刘备的力也一天天强起来。皇后的哥哥何进因为误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进京。结果何进被十常侍杀后,董卓就掌权了。曹操曾想杀害董卓,但不成功。董卓为拉拢人心,封袁绍为勃海太守,出让了赤兔马给吕布。逼得诸侯联军抗董,虽败军了,但最后也给吕布所杀。张飞、关羽、刘备三顾茅庐后,请出“卧龙”诸葛亮。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曹等计划,使刘备的大业扎下了结实的基础。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灭了袁绍、吕布,吴、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占据强大的北方,刘备占据西蜀、荆州等,孙权占据江东。从而崛起吴、魏、蜀,三分天下。最后,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逐渐去世。蜀、吴都归降魏主司马炎,三国一统归西晋。

这本书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风凛凛的关羽,冲动鲁莽的张飞,谨慎多疑的曹操, 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

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中我最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刘备出谋划策,建功立业,使他独据一方,不愧为“卧龙”。可惜与诸葛亮平等的“凤雏”庞统不幸遇难落凤坡。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里的“三顾茅庐”最令我记忆深刻,刘备、张飞、关羽他们为了请到诸葛亮,三次登门拜访,不畏艰辛,最后成功的请到“卧龙”从这个故事,我学会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想学做一件事,就不要怕遇到挫折,要三顾茅庐,只要用你的真诚打动对方,就一定能行。还有一个故事:在刘备起兵七十万水陆并进攻吴为关羽报仇时,张飞冲动鞭打两个部将,在晚上两个怀恨在心的部将因一怒之下杀死了酒醉未醒的张飞,一代虎将死于非命。也告诫了我不要鲁莽行事,意气用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部书的人物形象性格显露无遗、活灵活现,也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好坏都不能隐埋,所以我们要改掉缺点,每件事做的更好。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三国演义有感篇二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名著之一,是脍炙人口的历史名篇,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年寒假,我读了小说家罗贯中的大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能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深的了解。让读者读起来荡气回肠、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体验。

《三国演义》刻划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如:气量狭獈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聪明的孔明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了解。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故事精彩无比,让人百看不厌。

如:《古城兄弟会》《子龙取桂阳》《马超反西凉》《草船借箭》等等,其中《草船借箭》让我印象最深。记得那时候,大雾茫茫,天下着倾盆大雨,军士们擂鼓呐喊,曹操以为有人进攻,变派了1千多名弓箭手朝船射箭,箭像下雨一样扎在草把子上。他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借到了十万之箭!我心想:“诸葛亮足智多谋和他平时博览群书、留心世事、善于观察是分不开的。他宽宏大量,明知周瑜要害他,却处事不乱,圆满完成任务,令周瑜无话可说。

这个故事主要讲曹操不冷静,才会上了诸葛亮的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保持镇定,只有拥有冷静头脑,才能最

在关键时刻,作出最恰当最明智的选择,想出最有效的方法。打篮球时,0比5的落后情况下,这时,我要冷静,不要冲动,要发现对手的落点,主动出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胜利。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全面发展,长大后为社会做贡献,帮祖国出一份力。

三国演义有感篇三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何润民

这几天,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看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那时的皇帝软弱无能,朝政由外戚与宦官把持。这些官兵只知道争夺权力,根本不顾老百姓的生死,因此,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河北巨鹿郡有个叫张角的人,爆发了黄巾起义!后来,刘备等人打退了黄巾军。立下了战功。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在看到招军榜的时候相遇,然后在张飞家后院结拜成了兄弟。这就是千古流传的“桃园三结义”。

在刘、关、张三人之中,我最敬佩的是关羽。他为救刘备的两个夫人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他在战场上勇猛杀敌,在家里不理会刮骨疗伤的剧痛,可谓是“天下无敌”!关羽身上还有许多能让我们学习的精神。在曹操送关羽金银珠宝和美女的时候,被他严词义正的拒绝了。但是当曹操送给关羽战袍和赤兔马时,他却收下了。那是因为,这些东西能为他的大哥——刘备打仗啊!但是,天妒英才,关羽后来被吕蒙杀死了,这令我很难过。

关羽是那么厉害,但刘备和张飞也不赖。刘备的智慧、稳重和张飞的勇猛,在三人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不是刘备的稳重,孔明是不可能被请来的。孔明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孔明的帮助,刘备三人是不可能打那么多胜仗的。

说到孔明,他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一生为蜀国尽心尽力,

毫无半点违抗之心。孔明不仅对蜀国鞠躬尽瘁,他也毫不保留自己的智慧,为蜀国贡献了许多力量。他甚至没有子女延续香火,就死去了。 最后,我知道了《三国演义》不但讲述了吴,蜀,魏三国争天下的故事,还让我们了解了许许多多战术兵法,让我明白我们不能像曹操一样阴险,残忍,也不能像刘禅一样昏庸,。要为身边的百姓着想,要为国家的兴衰负责。

三国演义有感篇四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许多名著吧!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读过许多书,其中《三国演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国演义》是我国明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所写。这本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齐名,成为男孩子最喜欢的书之一。

这本书记叙了蜀、吴、魏三国为了争夺天下,计谋、战争频频,可最后却被阴险狡诈的司马懿坐收其成,成为三国最后的主宰的故事。

书中描写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其中火烧赤壁最为惊心动魄。曹操指挥着百万大军,誓要将东吴拿下,浩浩荡荡的军船将长江都堵住了。而军力薄弱的东吴选择了与西蜀联手,共同抵抗这场灾难,因为他们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东吴的周瑜、西蜀的诸葛亮商定计谋,一步一步地将曹操大军击溃。他们先是设计让曹操误解自己的水军大将,将之处死,造成了曹操水军无人操练的结果,然后黄盖用苦肉计诈降,打入曹军,带领曹军进入设定的陷阱。最后,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战船,曹操百万大军溃不成军,最后只得从华容道逃走。这一计计、一环环设计得精彩、漂亮,让人叹服。读到这,我仿佛也来到了当时的战场上,我看到了周瑜借酒醉让蒋干偷走“密信”,陷害蔡瑁张允;我看到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间草船借箭;我看到忠勇的老将军黄盖站在船前,带领着冒火的战船驶向曹军舰队„„我即为周瑜、诸葛亮的聪明所折服,又为黄盖、甘宁的忠勇而流泪。

《三国演义》共上百回,介绍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让我深深地记在心中,他们的聪明、他们的义气、他们的勇敢„„都让我想到了铁骨男儿的气慨。朋友们,还等什么,和我一起来读这本流传几百年的名著---《三国演义》吧!

三国演义有感篇五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打开《三国演义》,里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意思是当时社会,分离久了就会统一,统一的形式久了就会分离。我觉得我们班里的同学有时也是这样,几个人好好的在一起,会因为矛盾而分开来,过了不久,关系好起来,又重新团结在一起,反反复复,周而复始。因此,第一句话就激起了我读这本书的兴致。

在《三国演义》中,从第一回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第一百二十回三分归一统,我认识了仁德为怀,感人至深的刘备;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的曹操;头脑冷静、深谋远虑而又雄心勃勃的孙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杀气腾腾的张飞……刻画的近二百个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其中我认为最值得欣赏的就是关羽了,为什么呢?他有一颗正义的心,集重义气、大志于一身,立下了许多奇功: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镇守荆州、水淹七军等等,他为人仗义,打仗速战速决,办事果断利索最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就是诸葛孔明了,能神机妙算,想出许多计策,如用空城计退司马懿,用草船借到十万支箭等等,诸葛亮成了聪明智慧的代名词,这都要归功于他酷爱读书,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因此我要向诸葛亮学习,好好地读书,只有把书读好了,读懂了

才能掌握丰富的知识,才会有成功的一天。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人,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追求才能被幸福的阳光照亮。

总之,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有着无穷的智慧,里面的哲理我们往往不能容易读懂,只有好好读,反复读才能把这本书读好。

新世纪五(2)班罗钧耀

2011年5月15日

三国演义有感篇六
《读三国演义有感》

细节决定成败

——读《三国演义》有感

罗贯中的《三国》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成书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学生时代就粗略读过,特别引起注意的就是书中大量描述的战争场景和英雄人物。再读《三国》已为人母,感慨良多。

通篇最经典的战争莫过于“赤壁之战”,还记得这一片段曾进入语文课本中。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撤,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作战双方实力悬殊,为什么能以弱胜强,究其原因,我觉得战败方曹操在细节上出了问题。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确实很有道理。

曹操正是输在几点细节上:一是太大意轻敌了,骄兵必败也许他本人是知晓的,但在大战前夕,没有仔细考察黄盖投降的真伪,以及庞统来献“连环计”的用心,这两件事是导致火烧赤壁的直接原因,由于曹操的骄傲自满,没有及时识破孙刘联军这两次计谋,从而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二是将士组成混乱,不适应水战,虽然号称八十万大军,但属于自己核心部队却不多,内部甚至有众多矛盾,可以说是乌合之众吧。《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忠告也忘记了。自己的部队明明不适合水战,也没有进行充分操练准备。求胜心切,对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缺乏研究,因而不假思索的采纳了庞统的计策,“铁环锁船”为孙刘火攻提供了机会。当身边的谋士提醒曹操当心对方用火攻时,曹操不以为然,以为当时刮北风,对方不可能用火。岂料战斗打响时,风向突然逆转,刮起了东南风。

三是没有关注士兵因水土不服导致的传染病,最终引发大的疫情,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部队到达南方后,由于水土不服,很快就出现呕吐疾病等现象,曹操没有过多的重视这件事情,让士兵们带病上战场,继续坚持对孙刘作战,事实上这一细节给曹操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可见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其实,我们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这个世界上,细节是无处不在,它微

小而细致,存在于每天的生活中,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它从来不会咤叱风云,也不会立竿见影的改变某些东西,但细节的竞争,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终亦能决定事情的成败。

三国演义有感篇七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五个时段:黄巾起义、董卓掌权、群雄争割、三分天下、三国归晋。黄巾起义始于巨鹿人张角,因为看不惯朝政腐败,因此发动黄巾起义。而刘、关、张就此桃园结义,为朝廷效力。不久就灭了黄巾军。刘备的力也一天天强起来。皇后的哥哥何进因为误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进京。结果何进被十常侍杀后,董卓就掌权了。曹操曾想杀害董卓,但不成功。董卓为拉拢人心,封袁绍为勃海太守,出让了赤兔马给吕布。逼得诸侯联军抗董,虽败军了,但最后也给吕布所杀。张飞、关羽、刘备三顾茅庐后,请出“卧龙”诸葛亮。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曹等计划,使刘备的大业扎下了结实的基础。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灭了袁绍、吕布,吴、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占据强大的北方,刘备占据西蜀、荆州等,孙权占据江东。从而崛起吴、魏、蜀,三分天下。最后,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逐渐去世。蜀、吴都归降魏主司马炎,三国一统归西晋。 这本书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风凛凛的关羽,冲动鲁莽的张飞,谨慎多疑的曹操, 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中我最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刘备出谋划策,建功立业,使他独据一方,不愧为“卧龙”。可惜与诸葛亮平等的“凤雏”庞统不幸遇难落凤坡。

这部书的人物形象性格显露无遗、活灵活现,也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好坏都不能隐埋,所以我们要改掉缺点,每件事做的更好。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

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人物分析

天下第一武将,黄忠,黄忠斩夏侯,那是硬碰硬,年老对中年。力斩!其他人没一个能力斩大将的!

天下第二武将,关羽,关羽斩华雄(其实是孙坚,但是这里说三国演义),他虽然抗不住吕布,但是也看看吕布的装备,糜夫人都知道,将军多靠马力!关羽自打骑上了赤兔马,砍颜良文丑五关六将,千里飞单骑,成就军神名声!

天下第三武将,吕布,张飞,赵云,前面两个是智商有问题的,打仗没智商那有可能还自己打自己人,吕布张飞都是自己打自己人G的,赵云嘛,他那七进七出那是曹操帮的忙,活捉,活捉比死抓困难百倍不止!赵云这段要打折,斩五将,都是些小猫小狗,就一个韩德还凑数。 天下第一谋士,司马懿,天下三分,尽归司马。别人打的你死我活,最后都是为他做嫁衣。毒!毒也是智慧的体现嘛,只不过是不正当的智慧罢了!

天下第二谋士,贾诩,徐庶。贾诩徐庶都有个特点,全身而退,就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这是谋士的一种境界!谋身再谋国。

天下第三谋士,诸葛亮,周瑜,陆逊,郭嘉,庞统,法正,吕蒙。不用说都是些,光长脑袋没长心的家伙,诸葛,你说你要是多花一点时间在刘禅身上,少沽名钓誉,那蜀国又是另一番光景。周瑜不论是不是仗着自己是开国元老,但是孙权一党已经这么认为了。陆逊走周瑜的老路,老是在孙策的儿子和孙权争,这是别人主公的家事儿,你管的可真宽,不让你死让谁死。郭嘉是个奋不顾身的蠢材,庞统是个急功近利的蠢材,法正是个自交自傲的蠢材,吕蒙,你不读书以前还可能多活几年,你和周瑜陆逊一党,搞什么孙家的大事儿,国家栋梁不是国家!

天下第一美女,甄妃 ,美得曹操动心了,曹植动心了,曹丕动心了!袁绍他儿子就更别提了,这并不是说四票,而是这些人都是有权优势的人,美女见得不少吧!

天下第二美女,貂蝉,倾国之人!董卓,吕布都是因为她啊!当然了说她第二,可能不服,但是曹植没有很色的名声啊!董卓,宫女都搞,吕布是将领的妻子都不放过的!有可能是两人色鬼投胎!

天下第三美女,大小乔,糜夫人(糜芳之妹)等一众美女,字数太少,不可考!

三国演义有感篇八
《三国演义有感》

携手走过的历程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很多人读过,也对此书有独到的见解,我自然无法与他们相比。此刻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与此书的一段情缘。因为此书确使我受益匪浅。

在我的生活中三国犹如形影不离的朋友,时时的在我的身旁,伴我成长。有时他犹如一位风度翩翩的将军,勇力无比;有时又是一位聪明过人的谋士,才智超群;有时似乎又变成了妩媚的女子,丰韵迷人。它总是以不同的姿态站在我的面前,使我每一次见它都会有种如新的感觉,从而使我对它始终依依不舍。

从记事起,三国便会时不时地溜到我和母亲这里,与我玩耍。至今犹记小时三国中的人物,淘气的从我母亲的口中跳到我的耳中的情景。自此我慢慢得明白了曹操是个坏人,刘备是个好人。

要说我对她产生喜欢之情应该是在小学了。当时课本中有一篇《草船借箭》 的文章,使我突然感到原来三国这末的漂亮。如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痛恨与周瑜的小肚鸡肠而崇拜与诸葛的足智多谋。我与三国此时的情缘便有犹如一个男孩喜欢女孩往往是起始与被她局部魅力打动而已。

自己对三国 初次比较全面地了解当属在初中了。此时我发现,原来三国和我一样性别为男,因为其中充满了血气方刚。我时时地崇拜于其中的英雄。像赵云、关羽之类的大将便很长时间内在我的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那时他们都早已成为了我心中的偶像级人物。其中关羽算是给我印象最深,产生影响最大的人物了。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的壮举是我当时在同学们之间常夸奖的典范。在那时我也常常在梦中,骑着赤兔战马,拿着青龙偃月,横刀立于敌人帐前,小闭丹凤,抚须大喊一声:我来也,快快下马受降!那感觉至今津津有味。

但没过多久,我便发现原来这群我所崇拜英勇无畏的将军常常听令与一位羽扇纶巾的人物,他便是诸葛亮了。从此我便开始将重点转移到这位姓诸葛的先生的身上了。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当时确有一段时间让我如醉如痴!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都让我感到他有一种难以想象的魅力。这种对他的崇敬直到听了易中天老师的评论才有所收敛。

在上初三的暑假中,又一次读三国便是另一番滋味了。此时的我已不在乎事件是发生在刘备方还是曹操方。我也常常为孟德献刀一事而叹其英勇,为关羽之死而感慨,为诸葛的六出岐山而思索。

到了高中,听完语文课本中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段故事后,便又拾起三国,重新审视,竟然发掘其中的内容竟是如此的令人回味。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处事态度,行为方式,及人物的性情品格都让我有所感、所思、所想。在这段时间中也便喜欢上曹孟德,因为我越发地感到曹操那独到的性格和处世态度是其他人无法比的。例如他的才气乃刘备不能比的,他的胆识乃刘表所不能比的,他的治军之道乃袁绍不能比。我此时心中的曹操在政治上极有远见,重视人才。遇事果断,不优柔寡断,勇于改革,勇于进取。在军事上,多谋善断,察纳雅言是个不可多得的领导级人物。

当易中天评三国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时,我再次拿起了三国演义,在易先生的带领下便又一次随着他的思路比较深刻地对此进行了学习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便是以另一种角度去客观地看待三国。我感到我得三国在这段时间中是最有魅力了。

到大学,看了许多他人点评三国的书籍,随着自己阅历的加宽,三国便又成熟了许多。重读三国便也发现了一些新的不同于往常的感觉。此刻的我从三国之中学到了仁德之心,爱

国之心,学到了处世之态,交往之情。三国以俨然成为了我生命历程的指示图。司马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诸葛亮屡遭挫折和败绩而不动摇的韧心常令我叹服,因此我也在处事之中慢慢的学习着他们的优点。三国之中,我已明白了有志者方有可能成功,所以我练就志向,有恒者方能成功,因此我练就毅力!

近来在这本书中我又领悟到了一些领导的哲学观。后来又想到了一些德治与法治的不同之处。这些依然是我至今在思考在探索的问题。时间在走,而我与她的情缘也在发展。

现在想想,十几年来读三国,我读到了什莫呢?读到了国家兴衰,读到了民族大义。读到了顽强拼搏,读到了聪明智慧。读到了领导之才,读到了美貌妩媚。

既然今生与三国有缘,那就让我们的缘分更加持久吧!

三国演义有感篇九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此次寒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阅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我早已看过不止十次,却是百看不厌,这也许和我平常的喜好有关,但也是因为这本书的确有着不凡之处。

《三国演义》是一部章回体的小说巨著,书中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最初看这本书时,我以为这部书写的都是史实,但在之后我特意查找资料时才知道,《三国演义》一书中也有些不真实的地方,比如书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很重。根据我所查到的资料发现《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才华出众,但却时逢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郁郁不得志,才转而编著《三国演义》想要以古鉴今,抨击时政。他以自己广泛搜集到的三国时期的资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结合自己的想象,最终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在这部书中,罗贯中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仁政。

在书中,正文第一句话便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细细品读这句话,并不无道理,古往今来,中国经历了近五千年的历史,整个天下也分分合合的走过了五千年,至今中国虽然是统一的大国,然而又怎知今后不会再出现分裂?在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局势,著名的战

役,留名千古的英雄豪杰数不胜数,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才使罗贯中以三国为题材作出了这部小说巨著。

在书中,我认为最著名的战役当属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这两场战役。在官渡之战前,经过长期的征战,北方仅剩下两个最为强大的势力,一为曹操,一为袁绍,袁绍听从刘备的建议,开始发兵向曹操驻地进军,意图统一北方,当时的袁军兵力虽多却不精,然而却胜在粮草充足,而曹军虽有着精兵猛将,但粮草短缺,想要抵御袁军的进攻唯有速战速决。而致使曹操取胜的原因在我看来应该说是袁绍与曹操的性格导致的,曹操知道自己无法战胜袁军,因此他礼贤下士,积极采纳部下的正确建议,而袁绍则是独断专行,不听忠言,最终让曹军将袁绍的粮草尽数烧毁并击垮袁军,从此以后,北方被曹操统一,北曹南吴的天下大局形成。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挥师南下,意欲灭吴而一统天下,曹吴两军在诸葛亮的推动下于赤壁展开大战,孙刘联合共同抵御曹操,刘备麾下的诸葛亮以智对敌,曹军虽强,却不适应海战,诸葛亮以自己过人的智慧,舌战群儒促使孙刘联盟,草船借箭增强吴国军力,最终假借东风火烧曹军,可说是算无遗策。最终孙刘联盟大胜,曹操狼狈逃回北方,暂时无力侵犯长江以南,不久,刘备占领荆州,三足鼎立之势形成。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汉王朝覆灭在即,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都意图吞并天下,建功立业,在如此动乱的时代,英雄豪杰却也是数不胜数,但相对的无能之辈也不少,长厚如鲁肃,勇者如张飞;智者如诸葛;庸主如刘禅;无能之士如袁绍。不同的人物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中

的很多人物都让我深受启发,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号称“三绝”的诸葛,关羽,曹操。

先说诸葛。诸葛亮,在书中常称诸葛孔明,《三国演义》一书中智慧的化身,身居隆中便已通晓天下大势,人称“卧龙先生”,堪称“智绝”。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同意出山并效忠于刘备,凭借自己的智慧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更写了《出师表》这一千古名篇,相信诸葛亮也知道刘禅的昏庸,但他仍旧没有生出半点异心,在我看来他算是够忠诚的了。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一生谨慎,他巧借东风,三气周瑜,使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后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大摆空城计,智杀魏延,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若不是因后主刘禅太过昏庸,或许最终一统天下也并不是没可能的,足可见智慧的强大之处。

在说关羽,著名人士毛宗岗父子曾说“三绝”——“智绝”诸葛,“奸绝”曹操,“义绝”关羽。义薄云天关云长,小说中的关羽红面长髯,骑赤兔马,使青龙偃月刀,勇猛过人,义重如山,他一生忠于刘备,义字当先。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勇猛刚烈,所向无敌。他的武艺在当时并不是最强,单是一个吕布就需要刘、关、张三人才能战成平手,但他却被后世尊为“武圣”,各地都修建关帝庙,正是因为他的义薄云天。

后说曹操,做为“三绝”中的“奸绝”,小说中的曹操看上去就是一个完全的反面人物,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信奉“宁教我负天下

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可谓“古往今来奸雄中第一人”。然而曹操能够强于刘备孙权却也是不无道理的,就他本身而言,智计、心性均在刘备、孙权之上,却仍不忘礼贤下士,倾听良言,因此曹操座下的能人异士也是数不胜数,更有司马懿这样近乎于诸葛亮匹敌的智者,由此可见其强大之处。

《三国演义》不愧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我可说是百看不厌,其中的人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不同的人物特点鲜明,情节描述也使我如同身临其境,虽然书中有误导历史观念的地方,但相比起它的价值却是微不足道了,相信与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人同样不少。

赵辉

三国演义有感篇十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

05微电子 陈涛 学号:P30514041

人们说《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我们不考究它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多少是虚构的。就其思想上,其中有很多迷信色彩,如: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五丈原祈禳北斗等故事。

汉朝没落时到处一片混乱。开始是黄巾造反,这时刘、关、张三人结拜为兄弟。其实三国中刘备、孙权、曹操三人中,我想应该算刘备运气最好,刚要出来为国家作贡献就碰到关、张二人,这两人在三国中应该都是无人能敌。后来又请出了诸葛亮这个智多星,又得到了具有万夫不挡之勇的五虎将军。虽然刘备后来和孙权、曹操三分天下,而我本人却认为刘备并不是个英雄。我们知道三英战吕布,讲刘、关、张和吕布厮杀。开始是翼德喝住吕布与其厮杀,后来云长也来帮忙,再后来刘备也来“助战”。《三国演义》里写刘备上场时是用“助战”。我想刘备顶多只能分散吕布的注意力,上去也没什么关键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云长的勇猛,杀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都成为广为流传的千古佳话。而张翼德当初在吕布夜袭徐州时,翼德已“酒犹未醒,不能力战”,然而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亦可见张飞之勇猛。后来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更加突现张飞的勇猛。刘备呢,整个《三国演义》中就是三英战吕布时看到他“有勇”,其后就只有“今久不骑,髀里肉生”。在智谋上面,刘备也没有过人的谋略,高超的战略,刘备能打胜战全都依仗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前,刘备能打几次胜战?剿灭黄巾时有功,是仰仗着关、张的勇猛;成功突破曹操的围剿,倚赖的是徐庶的智谋;奠定蜀国基业,依靠的是诸葛亮的奇才。刘备能做的就是对诸葛亮的言听计从。然而后来他孤注一掷,为报关、张之仇,不顾孔明的反对,坚持攻打东吴,最终大败而归。正如杜甫所言“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由此可见刘备无勇无谋,确实称不上英雄。那为什么当时世人都称刘备是枭雄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刘备胸怀大志,有一些心机,又有关、张辅佐吧!为什么说刘备有心机呢?大家知道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讲“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刘备大惊,手中的筷子都掉在地上了,碰巧这时电闪雷鸣,他就说是被雷声吓住了。那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他卖命呢?刘备有大汉皇叔之名,而曹操是汉贼,孙权也只是一方霸主,所以一些忠义之士选择了刘备。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着重描写的人物,他的神机妙算真可谓有如天助,令人钦佩赞叹,也是后代很多怀才不遇的文人的偶像。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这点可能与历史事实不符,但这正映射出了后代文人的梦想,他们都期盼着与明主相遇、相知,然后大展宏图、尽职尽忠,以报明主的知遇之恩。然而哪来那么多好事,他们始终难以逃脱怀才不遇、大业不成的命运。当今社会亦是如此:以前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而现在,毕业生必须自己找工作,甚至有些大学生仗着自己有大学文凭,在招聘会上乱投简历,然后总希望有公司主动来和他联系。却不知当今社会人才济济,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能等着公司来“三顾茅庐”。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曾谈到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其中原因众多,我们只谈一点:诸葛亮选择投靠谁,就像现在的毕业生选择公司一样。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是因为曹操太强了,手下已有众多的谋士,发展空间不大,而他的理想是与管仲、乐毅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名相。不选择孙权是因为孙权空间太小,而且周瑜,张昭跟孙权的关系非比寻常,去了也不

会被重用。而当时刘备虽然弱小,正缺谋士,得如此大才,必当重用,而且刘备是大汉皇叔,在当时代表的是正义,并且他很早就预料到将来会三分天下,刘备会雄踞一方。而现在大学生选择公司也跟这个情况一样,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大公司,好像三国中的曹操,势力雄厚。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大公司的门槛一向都很高,就算进了,也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有些毕业生并不了解市场行情,选择像三国中的孙权那样中小企业,也没有大的发展前途。很少有人能像诸葛亮那样能够慧眼识珠,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在这些小企业中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诸葛亮能够正确地选择明主,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理想,而且对当时的社会现况有很深刻的了解。当代大学生也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且要培养洞察力,正确的了解市场行情。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立了头等大功.他到东吴舌战群儒,激孙权与刘备联盟,这都表现了他杰出的外交才能。那时周瑜一心想除掉诸葛亮,可诸葛亮不想因私事而影响大局,于是处处忍让。周瑜让他三日内造出十万只箭来,他虽明知道是周公瑾想借此杀他,还是立下军令状答应了。而周公瑾实在器量太小,容不得孔明智谋在他之上,在双方联盟的情况下还多次想置孔明于死地,最后被气死。死前还叹道“既生瑜何生亮”!当代大学生要汲取教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不能嫉贤妒能。别人好的地方我们要虚心学习,切不可像周公瑾那样以自我为中心,遇到比自己有才能的就容不下,最后反是自食恶果。诸葛亮一直对刘备忠心耿耿,后来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对后主也忠心不二。他对刘备的忠诚,值得我们钦佩。然而我认为,辅佐刘禅并不是明智之举,刘禅并不是明君,诸葛亮只是出于对刘备的忠诚才继续辅佐刘禅,在当时可能是理所当然。扶不起的阿斗到底有没有辅佐的意义?我认为孔明辅佐他并没有什么意义,三国时战火连天,最终必定要统一,像刘禅这样的君主能统一天下吗?孔明这样的忠义只是种封建思想,并不可取。当然,这是我们后人的看法。在当时社会的人来看,孔明的做法就是正确的了。孔明素知魏延有反骨,却留在身边,并不杀害。后来五虎将军只剩下赵子龙了,蜀国急需将才。孔明能充分的利用魏延的价值。孔明死后魏延造反,孔明在临死前遗计于杨仪、马岱,之后用此计斩了魏延。孔明能用魏延,也能控制魏延,使他不能造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也不能由于一些人有缺点而不能用其才,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他们的才能,对于他们的缺点,我们也要尽量帮他们改正。

《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述成一个奸雄。其实前期,曹操也是忠心为国的,他也曾参加过平定黄巾的战斗,也曾不顾生命危险谋杀董卓这个汉贼。后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平定了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可以说那时的军阀混战基本上都是曹操平定的,那时的他虽然骄横跋扈,自立为魏王,但并没有自立为帝。这是明智之举,他要号令天下,就要利用皇帝的名义,成为正义之师。而董卓却一上位就要另立皇帝,后来又要自立为帝,处处表现出了他的狼子野心。论曹操的功绩,他是个英雄,而他却是反汉室的,是时代的逆流,所以也可以说是时代的局限性成就了一代奸雄。而我认为三国中也只有曹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他手下的谋士多不胜数,其中贾诩、荀攸、荀彧、郭嘉、程昱都有经天纬地之才。曹操的武将也很多,其中夏侯惇、张辽、许褚、典韦、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人都勇猛过人。与曹操比起来刘备、孙权就显得太单薄了。他并不是像刘备那样依靠某一个人成就霸业的,也不是像孙权那样只是继承父兄的事业,他完全是靠自己打下天下的。有人说曹操杀杨修是嫉贤妒能,其实不然,杨修是很聪明,曹操对他也是很欣赏的,他封杨修为主簿。而杨修却不安分守己,他介入了曹操的家事,他帮助曹植取得王位继承权,设计要曹操废长立幼。这曹操岂能容忍,必定

不会放过杨修。而不是因为杨修的才能出众。曹操其实是爱才的,当初关羽过关斩将,他也没有迁怒于关羽,还下令手下放行;赵子龙在乱军之中救出刘禅时,他也下令手下不要放冷箭,更可见其爱才,惜才之心。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有的以文韬闻达于世,有的以武略显著于人。而当今社会也一样是人才济济,我们要实现我们的理想,就要吸取古人的经验和教训。而诸葛亮是很多大学生的偶像,我们不仅要学习他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知识,但也不要忘了他毕竟是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有些思想我们要摒弃,不能全盘接受。

专家点评:本文主要谈对刘备、诸葛亮、曹操三人的感想。作者能结合实际谈一些感悟,所谈大都言之成理,可见作者是认真思考过的。本文语言也较通顺,条理也很清楚。

魏世民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三国演义有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三国演义有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三国演义有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003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