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2016-01-02 02:02:4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一《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读后感》 ...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一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读后感》

冯世纶《溯源》读后感

弄斧到班门

(一)

近日好读医书。刘力红景仰刘渡舟,而刘渡舟、谢海洲又赞叹胡希恕,我是外行,外行看热闹,于是买来《胡希恕》(又名《经方传灯》)、《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方证》《中国汤业经方》来读 (《经方传真》买不到了),胡氏水平很高,被称为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论》研究者和经方家。这几本书大抵为胡氏亲炙弟子冯世纶、张长恩等编著乃师所传,严守师门家法所出的几本书。胡希恕弟子千百人,冯张二氏可谓其中佼佼者,谢海洲许为“独得真传”。 胡希恕弟子冯世纶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继承自《汤液经法》,是属于神农本草一派,也就是古经方派,而不是继承自《黄帝内经》。

《中国汤液经方》第一部分考究经方的历史源流,录用了冯世纶在1992年国医论坛发表的《〈伤寒杂病论〉溯源》一文,力辟“张仲景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说。冯氏根据宋本《伤寒论》序中“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又根据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中《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文的记述,认为张仲景根据《汤液经法》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冯氏又比较了《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内容认为张仲景“博采众方”,“还博采了《帛书》一类医书及其他经方家的内容,鉴此《伤寒杂病论》应隶属《汉书》所载‘经方家’派系”。

冯氏此论,一本其师胡希恕之说。胡氏德高艺深,而立言审慎,虽玩索有得,见解日深,但不轻易发表,深恐一偏之言遗患后世。

胡氏这一派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读者亦不免同时质疑。

盖仲景《伤寒杂病论》有自序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自宋金时代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后世多宗其说,“其原因也系《伤寒杂病论序》撰用《素问》等句”。如果这个证据驳不倒,那么冯氏所论就不能令人信服。

冯世纶亦深知这一关键,于是又于2003年12月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一篇雄文 《〈伤寒杂病论〉再溯源》,再为自己的论断提出新证。

这个论断就是仲景这篇自序有问题,其中有些段落和句子是后人所加。冯氏引用伤寒研究家钱超尘的论点,对仲景自序提出质疑,认为“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所加”,即“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叔和撰次。

而钱超尘是如何得出序文有掺假的嫌疑呢?根据文法和文韵!也就是说钱氏读来觉得某句不像仲景所言,而另外几句又正是仲景所言。前段是汉末之貂裘,后节为晋续之狗尾。我看了直摇头!汉末魏晋文章,如果说要请学者来考证品评真伪,首推大师章太炎,但是太炎已故世七十年;太炎弟子周氏兄弟也是好手,但鲁迅自其父为庸医所误,而对中医深恶痛绝视为骗子,他是宁可去

抄几年古碑,也绝不会为中医的古圣贤书来作考证的。

我们读仲景自序,并不觉得是别人增减了哪些句子,而钱氏又非考证名家,仅仅从文法上来断某句是仲景说,某句是叔和撰,的确难以令人置信。且晋去汉末未远,语言变迁也不大,如果说整篇序为真为伪,则尚可与汉末魏晋文章相较,品评其风度,或者可以猜度汉晋;今一篇之中,文从字顺,要单挑出某句,欲视真辨伪,实为难矣!

钱氏此论只可认为是一家之言,聊备一说,未为定论。冯氏以此可商之论作论据,则论断不足以服人。

二)

外行看热闹,看双方争得难分难解,以为所为何来?实际上事不关己,所以叫看热闹。但当事的双方却拼死拼活,实际上是牵扯到指导思想问题。一如我们当年争论姓“社”还是姓“资”,现在看来可笑,但在当时确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如果你自己钻研进去,必然要参看历代医家学者的注解。他们是从什么理论根据出发来解释《伤寒杂病论》,这就是根本路线之争。

历代诸家解《伤寒》,自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始,都是用《内经》的路子来解《伤寒》,其中不通处很多,不免牵强附会,曲意穿凿。

而胡希恕一派认为《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根本就是两条路子,属于不同的流派,《伤寒杂病论》根本就不是从《黄帝内经》而来,它秉承的是《汤液经法》《神农本草经》等经方家一派的路数,和《黄帝内经》医经派完全不同,所以用《内经》解伤寒根本就是指导思想错误,所以很多地方显得别扭。 所以胡希恕一派尝试撇开《内经》来解伤寒。

但是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以及《敦煌古医籍考释》中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发现之前,只能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而得知经方一派,而经方十一家其书皆不传。而只有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提到“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宋代林亿等校正残本《伤寒论》写的序中也提到皇甫谧此序,并且肯定“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最初胡希恕只能从这里入手猜测《伤寒杂病论》的源流是《汤液经法》一派。

胡希恕继承了他的老师王详徵的思想,加上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研究经验体悟,愈发相信《伤寒杂病论》是从《汤液经法》一派发展而来,而不是从《黄帝内经》发展而来。胡氏于是不再受《内经》解伤寒的影响,因《汤液经法》等古经方书亦不得见,遂从《伤寒杂病论》出发来研究经方本身的特点。世上毕竟有识货之人,日本汉方医学界赞胡氏为“中国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论》研究者和经方家”。

胡氏弟子冯世纶、张长恩等严守师说,但是他们可以看到《马王堆汉墓帛书》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等更多资料,参照对这些考古发现的研究,更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对师说的信心。他们比较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撷取自《汤液经法》的六十首古方和《伤寒论》诸方,发现《伤寒论》的许多方确实采自《汤液经法》无疑。并认为“张仲景沿用了《帛书》的方药经验,《伤寒杂病论》与《帛书》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远比《内经》明显和密切”。

胡希恕被日本汉方医学界称为 “中国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论》研究者和经方家”,诸君不可轻看了此“独特”二字。那么胡氏一派的理论独特在哪

里呢?

冯世纶等总结经方的主要特点,约略有如下几点:

其一,秉承道家思想。经方的框架,根源于道家,受道家思想影响,受到医学史学者肯定。更重要的是,从《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看,老子《道德经》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影响着经方的理论与治疗。

其二,不用五行学说。从《伤寒论》的内容看,不见五行的踪影。这是因为,经方的发展史,是从症状反应上总结的治疗经验,重视症状反应,略于逻辑推理。是由经验方的积累,到诸多方证,由诸多方证分类而产生八纲、六经辩证,也就无需用五行学说去推理,所以六经辩证不用五行辩证,是区别其他中医理论的关键。日本的“古世方”派兴起后,认清了这一点,在研究经方时,剔除了阴阳五行笼罩的推测与假说,重视仲景学说的方证相对,以证定方的实践医学,也是证明。

其三,独特的理论体系。经方发展到《伤寒杂病论》已形成了辩证、用药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它的独特之处,即是六经辩证和方证体系。(“以方名证”)诸多方证的不同,治疗疾病不同有规律、按八纲分类即形成六经辩证体系,体现了中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独特体系,也即经方的主旨。

总之,经方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证体系的中医学派之一。其代表作品是《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等,其主要特点是用六经辩证(而不用脏腑辨证)和辨方证。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是继承和发展了经方方证和理论,张仲景是经方的杰出传人。以上是冯世纶的观点。

另外,冯世纶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其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这段话分析认为仲景之所以要“避道家之称”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方剂名改道家习称,以主要药为方名,一看方名便明了方剂主要组成及功能。”其二,也是冯氏认为更重要的一面,“是改道家理论为经方理论” 。“道家在养生、医药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是经临床反复验证用之有效的方药,这反映在《汤液经法》对方药和其适应证的记载。其所以有效,是根据其适应证即辨其方证而用之。同时还反映出其用五行、五脏理论即五元论指导用药”。“而张仲景避道家之称,主要是避除五行五脏之称,改成某药名之的方证名,即把‘五元论’改成‘一元论’。张仲景从其医学家的观点,从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辩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指导应用方证的理论只能是辨方证的‘一元论’,即有是证用是方。这也可知张仲景为何方证名避道家之称、没有沿用五脏名,更主要的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辩证不用五行、五脏理论”。

三)

虽然我很同意“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辩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但是对《伤寒杂病论》的学问来源,我和冯世纶的看法有很多不同。

首先我不认为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经过王叔和或其他人改窜,因为没有可信的证据和考证来支持改窜说。近几十年才流通现世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和宋本《伤寒杂病论》的仲景序大致相同,唯桂林古本仲景序中“撰用”以下不见“阴阳大论”,今所传宋本中有。这有多种可能,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此处不想多谈。

其次我认为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方药多取自《汤液经法》或《胎胪药录》(或者二者根本就是同一本书的不同名字?)并博采众方,也可能采自其它经

方家。这和胡希恕一派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皇甫谧生于晋代,去仲景著述《伤寒杂病论》的汉末时代不远,可能有机会见到《汤液经法》,能分辨仲景书和《汤液经法》的渊源,所以说仲景“论广汤液” 。而陶弘景是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的梁朝,依然可能见到《汤液经法》,并摘取其中的六十首编著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还提到“外感天行,经方之药,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写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 但是,也不排除仲景撰用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等。盖仲景“哀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有大慈悲心,生大勇猛,乃“留神医药,精究方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本无甚深门户之见,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所以桂林古本中有《六气主客》一篇。 今古本之《伤寒例》篇中有“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有用刺法、灸法。并非只有汤药一门,也非只经方一派。

张仲景师从同郡张伯祖,而识用精微,过于乃师。我臆测大概张伯祖乃是经方一派,所以仲景于经方的掌握,深研有得,或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经方一派的精华赖仲景书得以传世。而仲景于针灸,恰如汉唐中医倪海厦所言“不是很内行”(原话“當年醫聖張仲景對於針灸不是很內行 , 否則傷寒 雜病論這本書將更有看頭 , 我國過去只有唐朝名醫孫思邈 , 同時精通針灸與傷寒於一身 , 歷代以來能同時精於使用針灸與傷寒金匱者 , 實在不多 , 因此過去分針醫與藥醫 , 我個人認為必須精通於二者 , 方可成為名家”)

我同意胡希恕一派认为仲景书主要来源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一派,但是我不认为仲景书只来源《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一派,而是吸收了多方面的内容,当然也包括《黄帝内经》的内容。

任应秋氏是有影响的中医研究家教育家。任氏认为中医最古的派别有三: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

我没有读过素女脉诀一派的著作,但是仲景书中的平脉辩证和素女脉决一派有什么关系,我还不清楚。如果说《伤寒杂病论》撰用了《平脉辩证》,我觉得没什么希奇,头两篇脉法具在,行家自可识别。

而且经方一派,《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十一家,其理论多本道家思想,当不免于五行。今摘录《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段,即可见其中实无自外于五行理论。

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者;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十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黩契经方之旨焉。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药,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写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那么说《伤寒杂病论》中不见五行的踪影,这是从文章表面来看是如此。如果从深层次来看就值得推敲了。

李阳波《开启中医之门》给我们指示了其中一个线索。其脏腑神机气立药病统一图,正是五行阴阳术数理论的一种应用,李阳波自谓曾用此图印证了仲景113方无一例外,并举例分析了桂枝汤证。这个脏腑神机气立药病统一图,比较胡希恕弟子张长恩在《中国汤液方证》一书中所列的公式,其大原则是一致的,也就是药与病证之对治。张长恩的公式,其强调方证对应,这个是从一元的层次,是粗线条的层次,框架的层次;但是李阳波的药病统一图,不仅强调方证对应,还告诉你如何对应,为什么这么对应,较之张长恩的公式更精微,不仅让你知其然,还让你知其所以然。李阳波用五行阴阳术数来解方,来了解仲景书中的组方原理,了解《伤寒杂病论》《汤液经法》背后的原理,让我们窥见了上古经方立方之道。实在是开辟了一个新视界!

或许我们可以看看陶弘景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再来摘引一段《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共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如果依胡希恕一派的路数来学习经方,那么我们只能守方;而以李阳波的视界出发,把玩纯熟仲景书中诸方之意及其原理后,你就可以自己组方,创方。这是境界的不同。

冯世纶从后世用《内经》解《伤寒》的很多荒谬、穿凿、不能自圆其说处来佐证《伤寒》非出自《内经》。我认为《伤寒》“撰用”了《内经》的一些内容,或者说是仲景所理解的一些《内经》的内容,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书(包括经方家的),加以融会贯通来撰写自己的《伤寒杂病论》。而正因为仲景对针灸不是很内行,所以其《伤寒杂病论》中针灸内容不是很多;对《内经》也不能说就完全精深理解,所以也不能完全以《内经》来解《伤寒》。

但是我们不可以断然否认《伤寒杂病论》和《内经》的某种层次上的渊源关系。我们不能解,并不代表别人不能解。如果断定,那么就关上了一个思考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二
《读《伤寒论》有感》

我学《伤寒论》有感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本学期跟着伤寒教研室的老师学习伤寒论,受益匪浅。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出现头痛,恶寒,流涕,无发热,不恶风,电话给我,我认真一想,这不是麻黄汤证吗?加之我朋友有多囊卵巢的病史,体质不好,曾看李可的书籍说可以加巴戟,于是麻黄汤加巴戟,把方子发过去,3天后我朋友给电话说感冒已好,并且没有了以往感冒完后的疲乏感,那时,很有成就感。觉得《伤寒论》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那如何能进一步读好它?

首先,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根据证的情况、特点,在表属阳热实者为表阳证(太阳病),在表属阴寒虚者为表阴证(少阴病),在里属阳热实者为里阳证(阳明病),在里属阴寒虚者为里阴证(太阴病),在半表半里属阳热实者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属阴寒虚者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这就是张仲景在辨方证过程中,总结出的六类证候,也即后世所称的三阴三阳、六经,从而形成了六经辨证理论,这一理论又反过来指导辨方证,使《伤寒论》成为六经辨证、辨方证的完整的经方理论体系。仲景从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辨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例如桂枝汤的适应证是: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加葛根汤方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项背强几几。一味药物的不同,意味着相应的适应证不同,甚至药味相同,用药剂量不同,其适应证也不同。所以指导应用方证的理论只能是辨方证的“一元论”,即有是证用是方。最后还是要从方入手.一个方一个方的研究细心体会它的病因病机在何处,为何如此组方,为何同样的症状,却要以不同的方处之,.比如头痛,发热,恶风,汗出,桂枝汤主之,为什么头痛?为什么发热?为什么恶风?为什么汗出?必须一一找出所以然来,头痛者因伤于风者,先犯太阳,头为诸阳之会,太阳又有巨阳之称,所以头痛.发热者,风与卫搏,风与卫皆为阳,二阳相搏,则发热.因伤于风者所以恶风矣,汗出因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所以桂枝下咽,阳胜则毙.伤寒不可如读小说,.必须要在一个字上寻其不同之处.比如伤寒论中,常有"反发热""脉反沉细"之语中的"反"字,这一个反字就提出了,反,就是不应的意思,不应出现的症状现在出现了,就是不同之处,学者自续留心.比如大青龙汤证:伤寒,发热,头痛,脉浮紧,烦躁,大青龙汤主之.与麻黄汤证相比较:伤寒,头痛,发热,一身尽痛,麻黄

汤主之.大青龙汤的症状其实与麻黄汤并无二致,而方中亦是麻黄汤中加石膏如鸡子黄大,为什么加石膏?就要从烦躁二字上寻病机了,烦躁多为阳明热症,正因为有太阳症与烦躁并见,说明太阳与阳明合病,则一发表之寒,二清里之热.这就是大青龙汤的病机所在,若读伤寒论每一个方,都能如此寻出病机所在,那你不是伤寒在大家,但也是学有所成了.还要注意轻重之别,大青龙汤与麻杏石甘汤俱为发表清里之剂,而石膏之用量大不同.为什么?因为大青龙汤是表寒重,里热轻,所以石膏才用鸡子黄大,而麻杏石甘汤则是表寒轻,里热重。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东京近畿大学有地滋教授发表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一时间在日本引起了轰动。小柴胡汤制剂成为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汉方走向现代化。短短几年里,津村顺天堂成了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顶峰。但自1987年不断报出小柴胡汤引起间质性肺炎的新闻后,津村顺天堂于1997年破产,2000年其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对这一事件,一些人认为这是“小柴胡汤的副作用事件”,而日本的中医界人士则认为,这是没有遵守中医辨证论治的结果,并且揭露出有地滋不让年青人学习《伤寒论》,并且强调“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消失了,还要长期服用小柴胡汤”、“汉方药非常安全,长期服用也没有问题”的错误论调。这说明,不辨方证,只是根据西医的诊断就给服小柴胡汤制剂,是造成所谓的“小柴胡汤副作用事件”的根本原因!这一历史的教训,说明了辨方证的重要性,即所谓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其次,学习《伤寒论》,药量也很重要。还是以桂枝汤为例,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五味,非常平常.但只这五味药在伤寒中的变局是最多的,桂枝或加其量,或加其味,或减其味,真是让人眼花缭乱,难以适其所以.比如桂枝汤加桂枝量,则为桂枝加桂汤,加芍药量则为小建中汤,去芍加附则为桂枝附子汤,去桂又为芍药甘草汤,其他的有麻黄汤类方,承气汤类方,泻心汤类方,总结体会相类方之间的主治和药味药量的区别,再结合多看书,也会有所收获。

再次,学习《伤寒论》,药物的煎煮法也很重要。就拿麻黄而言,《伤寒论》中用到麻黄的方剂共有7首。7方用麻黄虽皆是先煎,但先煎之中还有略有差别:一是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等,都是“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二是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升麻汤等,都是“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三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由上可见,麻黄在不同的方剂中的煎煮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病症,仲景采取了不同煎煮法以使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茯苓要先煎的很少见,但是在《伤寒论》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后却明确指出:“上四味,以甘烂水,先煮茯苓,减二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古老的中药煎煮法似乎已经过时了。现在通常都是用机器煎煮,虽然省事省时,但是药物都是一股脑地投下去了,先煎、久煎和后下的不同效果就很难体现了。也有患者在自己家中煎煮,这样虽然能够区分先煎、久煎和后下,但是即便是先煎,如上所述,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恐怕很少有患者能够掌握。今人为了省事,煎煮中药时大都一概等同视之,虽然煎煮省事了,但是中药的效果却大大降低了,以前吃三剂就能好的病,现在也许要吃上七剂,中医的疗效也就无从保证了。仲景当年写书时尚无纸张,故《伤寒论》中语言比较简练,但是为何在煎煮法上,仲景花如此之多笔墨?由此可见煎煮法之重要性。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觉得还要注重伤寒方剂的服用方法。比如在桂

枝汤证中,服药后须服“热稀粥一升余”,为的是“益胃气以助药力发汗”,还要“温覆令一时许”,覆盖衣被,温助卫阳,利于发汗。这是个发汗的好方法。我也曾单用这个方法治好我自己的感冒。那是前2个月,我那次刚开始感冒,有点鼻塞及怕冷,当时正在上班,没药吃,有点辛苦,因为怕冷,我就多喝热水,想暖暖身,喝到第三杯还是第四杯热水时,微微觉得身体发热有汗,怕冷的感觉慢慢减轻,同时无意中发觉,鼻子也没那么塞了,当时一个激灵,无论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都强调汗解,那如果我能让自己出汗,这感冒就应该好得了,说句不好意思的话,我自己也不愿意吃苦药,心想就用“热稀粥”法吧,打个电话给家人,让她们煮粥给我,想了想,要求加点葱白一起煮,解表散寒嘛,中午回到家里连喝俩大碗热粥,接着盖被避风焗汗并睡觉,嘿嘿,一个中午觉,病好了。

《伤寒论》博大精深,希望我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做好治病救人的工作。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三
《让_伤寒论_自己诠解自己_读_伤寒论疑难解读_有感》

第25卷 第4期2001年8月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ZHEJIANGCOLLEGEOFTCM

9

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

——读《伤寒论疑难解读》有感

连建伟

(浙江中医学院 杭州 310053)

  关键词 伤寒论疑难解读 伤寒论 书评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辨证论治

的专著,它理法方药齐备,被后世视为经典之作,医家必读之书,而《伤寒论》的辨证理论及其临床思路,更是历代医家值得毕生研究的课题。但是,由于古代医籍流传分合,以及历代注家受自身认识和研究角度的局限,使得《伤寒论》难点、疑点丛生,一些问题长期纷争不息。

李心机教授致力于《伤寒论》教学和研究二十余年,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的原则,以揭示仲景理论、临床思路,解决疑难问题,为《伤寒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读《伤寒论疑难解读》,令人耳目一新。这部书不仅仅是《伤寒论》研究的一部创新之作,而且有可能推动《伤寒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上篇《理论探源与发微》。作者用历史的、动态的眼光,将中医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背景下,分析《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学术思想渊源和发展。气、阴阳、有机整体观,中医学处处弥漫和体现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书中借鉴了若干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作者客观、合理地解释了“六经提纲”、“合病并病”以及厥阴病篇等诸多问题,提出“之为病”六条的意义在于扼其要旨,别异比类,举一反三,而不是囊括其病之全部。合病、并病反映了疾病发病的复杂性、多变性及动态性。厥、利、呕、哕单独成篇,而不属厥阴病内容。论证过程严密,论据翔实。中篇《方证思路与辨疑》,作者在该篇中运用比较、推演的方法,列举历代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深入剖析、扬弃,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使每个方证疑难迎刃而解。

众所周知,方剂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最终体现,仲景组方用药有法有度,谨细入微。作者从方名用意、剂量比较、剂量变化、服用方法、药物加减、方证症状等多方面入手,阐明了方证的病机及仲景的思路。如桂枝二麻黄一汤证,为何在服桂枝汤后,又用桂枝?复闭,致表闭无汗之故。“不渴”而用茯苓甘草汤是在与五苓散证的鉴别对比中,其表证较突出,停饮却较轻,尚未至于口渴的程度。下篇《条文解读与义疏》,作者借鉴近代训诂学家杨树达先生的治学方法,对《伤寒论》部分条文进行了解读和义疏,种种疑难,在作者的细心寻绎下,找到了圆满的答案。纵观全书,具有明显特点:

作者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解释中医学理论。《伤寒论》是东汉末年所作,要充分理解它,必须了解汉及汉代以前的文化背景。本书作者认识到这一点,在选用论据时,遵《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以及考古文献,方药原理则循《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以阐释自己的观点。

创新研究方法,“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作者从《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金匮玉函经》以及《伤寒例》、《平脉法》、《辨脉法》和“可与不可”诸篇等出自仲景或叔和之手的文献中寻找根据,通过分析、比较、推演,得出合理的、客观的结论,而不是盲目沿袭后人之说,不求甚解,以讹传讹。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后世有“不去桂”、“去芍”之说,作者不为所惑,而是分析了治疗全过程,根据仲景“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里”的原则,得出了本证已无表证的正确结论,故去桂无庸置疑。之所以既去桂枝而仍以桂枝命名,称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则是由此前所用桂枝汤加减而来,其命名思路与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及《金匮要略》中的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同理。又如,对小青龙汤方后注加减的研究,作者疏理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有关方药的应用,指出仲景“渴去半夏”、“呕用半夏”的临床用药思路,其研究方法对后学当不无启发。

总之,本书带给我们的是一股传统而又清新的学术之风,作者以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新颖的研究方法,成熟的分析综合能力,勾勒出《伤寒论疑难解读》的立体画面,从理法方药的,(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四
《读中医经典读后告诉你》

中医四大经典读后感 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关于四大经典的具体组成存在争议。目前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也有部分中医教材把《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当作四大经典。目前采用前者说法的较多。

《金匮要略》是张仲景著述的中医经典古籍之一。看过《金匮要略》之后,第一个启示就是《金匮要略》中的养生观和“治未病”的思想。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他提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就是说只要五脏个主要功能正常,五脏之间关系协调,五脏各属系统功能正常,人体机能就可以保持一种调畅的状态,就不容易感病或者内生疾病,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人能“养慎”,既内养正气,外慎风寒,则即使患病,也不容易便为坏病,容易医治。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养生之道,人本与自然,之所以中药能够治病也就在于此,人和中药同属大自然的产物,本身属性就是形同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顺超自然的规律,才能不断逼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界。“治未病”是有三从含义的:即未病先防、即病防传和后防复。在《金匮要略》中,她提到“夫治未病者,见杆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主要是在强调即病防传的中药性,已患肝病虚证,为防止金晦肝木,则要在治肝病的同时,补土制水以助火制金。这才是“上工”的境界。这种精神也在文中多处体现出来了,如在治疗风湿兼气虚是的防已黄氏汤中,“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在肾病传心的乌头赤石脂丸证,心病传肺的百合地黄汤证,肺病传肝的“肝色青而反色白”,脾病传肾的干姜笭术汤证中也都有提及,故要严加防范,先安其未受邪、未受病之地。“治未病”思想贯穿全书始终,证明仲师认为“治未病”与治病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更重要。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那《黄帝内经》是什么意思呢?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 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也就是说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从而使人少生病或不生病。

看完《黄帝内经 》 ,对于中国人民千百年来顺应四时休养生息的生活我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以前不好的生活习惯在我身上都能找到,比如说经常熬夜,暴饮暴食,而《黄帝内经 》 说道: “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 ”“ 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者亡。 ” 正常情况下,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有度、有序、适时当位,则阴阳和谐,反之则阴阳失调,而人体疾病的本质就是阴阳失调。《黄帝内经 》 不但在健康上给我们提供了辩证的思想,在精神上也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引,比如在现实社会中,工作压力大,社会关系复杂,都会给我们的情绪带来影响,而这本书告诉我们,喜怒悲忧恐等精神情志活动,也是五脏功能的表现,也就是说,五脏出现疾病同样会给人带来情绪上的疾病,反之,情绪的失常也会影响五脏的健康。大喜伤心,大悲伤肺,大怒伤肝,大恐伤肾,忧思伤脾。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保持平常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和谐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工作都有好处。所以养生说到底就是在说饮食、起居、工作和劳动、精神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只要这四个方面都能做到,就能像岐伯和黄帝对话当中所说的这样,人人都能活过一百岁。所以说活到一百岁并不稀奇,不需要外求,只需要做好这四方面就可以了。而这四个方面贯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做到这四点,不是一天两天就行了,而是一辈子,每时每刻都这么做,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应该像《黄帝内经 》 里说的一样:

1.“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远,有伤元气”。

3.“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没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宁,真气保存体内,形影不离,病不伤也。

4.“仁者寿也:胸怀宽广者,益寿;反之。胸怀狭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养:“浩然正气”有利于身心健康„„

5.“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能心如止水;”“还在判断值与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

证及类似证、鉴别证。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

在《伤寒论》的学习中,方证很重要的,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其次是药量,以桂枝汤为例,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五味,非常平常.但只这五味药在伤寒中的变局是最多的,桂枝或加其量,或加其味,或减其味,真是让人眼花缭乱,难以适其所以.比如桂枝汤加桂枝量,则为桂枝加桂汤,加芍药量则为小建中汤,去芍加附则为桂枝附子汤,去桂又为芍药甘草汤,其他的有麻黄汤类方,承气汤类方,泻心汤类方,总结体会相类方之间的主治和药味药量的区别,再结合多看书,也会有所收获;最后,煎煮法也很重要。《伤寒论》中用到麻黄的方剂共有7首。7方用麻黄虽皆是先煎,但先煎之中还有略有差别:一是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等,都是“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二是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升麻汤等,都是“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三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由上可见,麻黄在不同的方剂中的煎煮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病症,仲景采取了不同煎煮法以使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而且《温病条辨》可以说是伤寒论的完善,弥补了自仲景以来只有伤寒没有瘟病的遗憾。而该书也是采用《伤寒论》的格式所写,且采用三焦辨证是纵向的思路。而伤寒采用六经辩证是由表入里的横向思路,正如瑭之所言:“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

以上这几点,就是我读中医经典的体会,然而中医经典需要反复读,仔细读,乃至“渐能成诵”。而自与之相差甚远,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医师。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五
《中药与养生读后感》

《中医体质养生》课程学后感

传说中医起源于古代神农氏尝百草,西汉时期《皇帝内经》中已详细记述了中医学的理论知识,东汉时期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唐朝时孙思邈编著《千金方》,记载了上千种药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名满天下,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可见中医源远流长。我一向推崇中医,只是苦于专业所限,了解甚少。加上本人虽多运动,多食,但体型偏瘦,肠胃不好,一直想通过中医来调理身体。恰好在这次继续教育里看到有《中医体质养生》这门课程,欣喜若狂,立即报读了这门课程,希望自己对中医养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学习阶段,我对中医体质养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

1、正确认识中医。中医和西医纷争由来已久。很多人认为中医是假理论,骗人的,对中医存在的偏见。虽然我一向推崇中医,但是对中医还有很多疑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详细充分地了解了中医养生的系统理论,对中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中医有些方面不见得很好,但西医也不是包治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地选择治病和养生的方法。

2、切记盲目乱吃补品。发现身边有些老师不顾自己的体质,看到别人说哪种中药好,吃哪种,哪种汤滋补,就煲哪种汤。恰恰是不但没有起到滋补养生的效果,反而损害了身体。每个人的体质都有所不同,不能仅仅依据一些表面现象去判断。最好还是去让专门的中医生去诊断。有些中药的用途不同,而且分多种,如解表药、温里药、补气药、补血药。有些中药混在一起会相冲,重则会中毒。因此,要充分了解中药分类、药性、用途等。在学习这门课程后,我对自己的体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药的分类、用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纠正了我对中医认识上的很多偏差。

3、学会养生。有数据显示:假如你的健康是100%,那么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占7%,而你的个人生活方式却占去60%;但是在日常中我们发现,很多身边人在抱怨父母没有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抱怨生不逢时、抱怨没有好医生、抱怨环境污染严重。实质上,我们的健康是由自己决定的。许多疾病是病人自己由于不懂得养生而造成的。做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懂得养生,学会调整好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并且多接触、了解养生知识,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过《中医体质养生》课程的学习,我受益良多。同时也建议,能够提供课件或讲稿,让学者在以后的生活中随手可用。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六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5)》

《中医经典》读后感

中医经典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是构祖国医学灿烂史的主要部分,是推动促进医学发展史的生力军!

学习中医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自己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本次学习中医经典课程中,我受益颇多。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离开实践就失去了活力。中医理论的发展正是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而中医理论的掌握亦在于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提高。着名医家无不是在临证中成长并在临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结累经验更好地提高了疗效。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内经》中就要求习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有医家大都有渊博的学识而知识的积累绝非朝夕之功往往倾注了一生的精力。

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要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文言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

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

中医经典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

学生:李唐昌

学号:201203030126

12级专升本班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七
《读《医路有你》有感》

读《医路有你》有感

不一样的张仲景

——读《医路有你》有感

宝鸡市中医医院产科 扈玉婷

他被后世尊为'医圣',其所著的《伤寒论》更是千年流传的经典方药,是中医方药的'众方之祖',他经历了怎样的一生,又是如何当上太守的,又是怎样的儿女情长,小说《医路有你》带我们走进了东汉末年的张仲景。

'珠机同心意缠绵,名有虚实两难全,与卿再世相逢日,辛夷为证吾少年',一首七言诗将张仲景与其师妹缠绵一生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更是从这部小说里了解到了在那个悠远年代这个被后世人纪念千年的'医圣'的凡夫俗子的一面。文章里的情节与人物的刻画虽无史据可考证,但却从另一方面将张仲景刻画的生动、形象,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欲摆不能,不管是青葱年少的博学与懵懂,中年丧子的伤感与无奈,还是官居太守的艰辛与苦恼,以及终身困扰他的医道与仕途的纠缠。我们都能从这部小说里感受到一个血肉之躯的张仲景,一个在封建制度逼迫下,经历人世间悲欢离合而又'一生为医,心系天下百姓健康疾苦'的'医圣'的传奇故事 .

动荡的乱世年代 ,他出身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受到了家庭的熏陶,他从小便接触了许多史书典籍,尤其是看到神医扁鹊问诊齐桓候的故事后,对扁鹊无比敬仰,遂立志学医,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有关医学的书。跟同郡张伯祖学医。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他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虽从小有从医的远大志愿,却又因家庭的责任不得不跻身仕途,无奈政治统治黑暗,时局动荡,多年不得重用,终于经人保举成为长沙太守,经他治理后长沙民众获得短暂的安乐,但在出任太守期间他仍不放弃医家本分'治病救人',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接应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坐堂医'的先例,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并被传为千古佳话。

人到中年的他已为当地的名医,却仍谦虚好学,拜师取经。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张仲景在在告老还乡时,正赶上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并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后世的'饺子'由此而来。

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

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历经十年终于写成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

小说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古代医者的形象,他从小立志学医,博学善思、不耻下问,博采众家所长,不拘泥于古方古法,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视百姓疾苦为己任的医家仁德仍是我们中医的学习典范。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他与师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互爱慕却又因'门第之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相互错开,各自与他人结婚,中年后又各自丧偶,却又因'女子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思想而始终未能结合,抱憾终身。从女性的角度深刻的批判了封建旧社会对女子的压迫,值得深思。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八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7)》

《中医经典选读》读后感

因为喜欢中医,所以高中毕业的时候报考的是中医学院的中医专业。但因为当时的成绩不佳,上的是三年制的中医专科学校。记得刚进大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就要求我们学习中医的“四大经典”。当时还疼纳闷,后来才知道“四大经典”是每个中医人必读的经典。

专升本考试结束后,我有幸进入本科学院继续深造。开学后,学校开了一门以前没开过的新课,叫《中医经典选读》,到现在我才真正的接触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上把《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温病学说”统称为“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倦,162篇,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内经》是集众多的医学家理论和临床经验编撰而成,是医学成就的整理和总结。该书全面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深刻讨论当时哲学领域中的气的概念、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的重大命题。阐明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等问题,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继续发展的基石。《内经》建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以指导维护健康,养生防病,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等;构建了藏象经络理

论,建立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创立了经络理论及其对机体的网络调节作用,并以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维系和调节着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机能,从而奠定了藏象经络理论的基础;在疾病的防治上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之,《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源泉。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的两部分。是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伤寒论》围绕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绝因病辨证论治为主体内容的辨证论治。《伤寒论》全书共10卷,22篇,398条,113方。《伤寒论》以条文形式将理、法、方、药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精神,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脉症并重的诊断方则。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该书共25篇,共载方剂205首,用药155味。由于该书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均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市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誉其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防治杂病的典范。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温病学属于主干学科之一,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瘟疫论》,由吴有性著,创“戾气”学说,认为瘟疫的病因是非风、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瘟疫论》一书,成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热论》,由叶桂(叶天士)著,创温热论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阐明了温热病的致病因素、感邪途径、邪犯部位、传变趋向,并辨明了温病与伤寒的诊治异同,是温病学理论第一次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它的出现标志着温病学自成体系形成科学,成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学习温病学必读典籍。《温热病篇》是薛生白所著,是我国第一部温热性质温病的专著,该篇对温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作了详尽的论述和发挥,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楷模。吴瑭所著《温病条例》也是学习和研究温病的必读典籍,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中医学发展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原创性医学理论体系。而“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学习的必读之书。

2012级专升本班

83号

罗剑雲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九
《读《疫病钩沉》有感》

读《疫病钩沉》有感 《黄帝内经》有言:“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感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这就是先哲谆谆告诫我们,医生必须要懂得五运六气学说。不懂得司天、在泉、客主加临、运气之感衰,以及这些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虚实的影响,是不能当好医生的。王冰在郭子斋堂得到先师张公秘本——主要讲运气学说的七篇大论,见其“文字昭晰,义理环周”,用以注释《内经》时,“一以参详,群疑冰释”,也是得力于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对疫病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仅《内经》中有大量的记载,后世医家也不乏这方面的论述。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确有大量的用运气学说治疗疾病的典型例证。《疫病钩沉——从运气学说论疫病的发生规律》的作者顾植山对运气、八卦等学说素有研究,近来在《内经》中发现运气学说完全可以预见今年春天所发生的呼吸道疫病——“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流行。这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内经》中确实言之凿凿,无可辩驳。“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这是说由于“火气内郁”而造成早则在壬午年,迟则在癸未年发生呼吸道疫病的可能。2002年为壬午年,2003年为癸未年,正与“非典”流行相吻合。有鉴于此,顾植山教授进一步深入研究,稽考历代中医文献,裒集疫疠流行资料,论证疫病流行与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密切联系。提出了防治疫病流行的新思路,新观点。挖掘出一些未被大家重视而实际上十分宝贵的文献资料,有助于推动中医学对疫病研究的纵深发展,进而开发出一套防治“非典”或其他疫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当前,抗击“非典”的战役虽然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远没有取得彻底和永久性胜利。要取得彻底胜利,尚须中外医学工作者通力合作,不懈地努力钻研,其中传统的中医药防治疫病的研究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顾植山教授所撰的《疫病钩沉》一书恰在此时应运而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重点阐发了《黄帝内经》运气学说与疫病的关系,为防治“非典”及其他疫病提供较为广阔的研究借鉴。该书还讨论了历史上第一部总结疫病治疗经验的《伤寒杂病论》,认为明清温病学说出现后将《伤寒杂病论》排斥于辨治疫病之外是矫枉过正,应该重新认识和评价《伤寒杂病论》在疫病辨治中的作用和意义。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篇十
《中医养生及家庭保健学后感》

中医养生及家庭保健学后感

我原本对中医学就有很大兴趣,它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积淀,神秘而传奇。从远古时期神农尝试百草、岐黄论医道,从以《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为标志的理、法、方、药体系建立到现在,中医学在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完整的传承和不断的进步。记得2003年抗击SARS以及2009年防控甲型H1N1中,就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聚焦世界目光。它就像中国古文,香醇优美,回味无穷。隔着千年的河流,深深吸引着我…… 阴阳五行与中医养生

阴阳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证实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五、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六、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甚至男性的精液。至於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阳盛:

身体机能过度活跃,精神亢进,内热,损耗体内液体,症状是发热、口渴、大便燥结、头痛、失眠、烦燥不安等。

阳虚:

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内寒,症状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阴虚:

身体阴份不足,会感到口燥咽乾、皮肤乾、贫血、内分泌失调、内热、手足心热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人体内若阳气偏旺,阴气就必然受损;相反阴气为主,阳气则受抑制。阳气旺盛会产生热证,阴气至极会产生寒证。寒到极点会生内热,热到极点也会生内寒,即寒证。

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也互相依赖而生。例如,人体的机能活动(阳),必须有营养物质(阴)的滋养,但另一方面,机能活动又生成营养物质,变成身体所需,藉以维持生命。

五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中医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诞生,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中医学利用这五种元素的特性来形容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生理现象以及病理变化。实际应用上,调理身体/治病时,某些器官若有病,可能需要针对另一器官。

五行属性

特性木

肝,胆

肝的特性是怕郁结,要像树木般得到舒展

心,小肠

心推动气血温暖整个人

脾,胃

脾主消化吸收,滋润身体,如大地孕育万物

肺,大肠

肺主声,肺气宜清,如金属般铿锵有声

肾,膀胱

生命的本源来自水,而肾属先天的本源

不同颜色的食物对身体的作用不同。常见的食物中,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

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拔罐中医拔罐中医拔罐中医拔罐 古称角法或角吸法,又称吸筒法,火罐气,民间俗称“拔火罐”。它是一种以罐作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疗法适用于各种疼痛、风湿、痹痛、神经麻痹:还

可以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等。此外,如丹毒、红丝疔、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末溃等各种外科疾病。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中医针灸中医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是通过局部的作用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是肺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呼吸系统、五官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各大病证。

中医养生法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道家也强调人应该善良,忠诚、富于爱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美德。这些美德不但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社会。而那些可以拥有这些美德的人则会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尽心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 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


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伤寒杂病论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伤寒杂病论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0232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