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

2016-01-03 00:16:5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一《《经济解释》读后感》 ...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一
《《经济解释》读后感》

《经济解释》读后感 前几天,经朋友推荐拜读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在读《经济解释》之前,我只知道张五常先生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除此以外我对张五常先生可谓是一无所知。有幸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先生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经济解释》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的读者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的老夫子一样重复罗嗦地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而对它的准确定义按我个人的理解,它应该是本经济学的散文集。既然是经济学的散文集,那么它应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  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着这样的经济学脉络来为他的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然而,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也确实是十分钦佩地。因而,我认为《经济解释》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科学的方法论———  虽然《经济解释》是本经济学的散文集,但张先生开篇仍不忘按传统的模式那样,首

先介绍“方法论”,所以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这一章在《经济解释》的全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现在他正努力向他的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  在“科学的方法”这一章一开始,张先生就给我们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例如说 “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有理论好。正如R.Kessel 所说,“没有任何理论在手,什么辩论也胜不了”。而对套套逻辑而言,我们有时对其加以一定的约束条件,它还是可以对我们大为有用的。张先生在这所举的例子是货币理论,他认为“币量理论被高手搞得千变万化,异彩纷呈,但归根究底,还是源于一个套套逻辑的概念。”张先生是十分强调理论的解释作用的,他甚至认为“解释力重于斟酌对错”,但他并不认为这种具有解释力作用的理论将是一成不变的。恰恰相反,张先生更认同“可能被事实推翻的重要性”,因为,他认为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是没有解释能力的,这样的理论是不可以被事实验证。  由此可见,张先生确是一个对待学问是十分严谨且极具科学精神的人,但《经济解释》中的解释之五——“套套逻辑外的不错理论”中的一些内容却又无法让我们认同这一点。在文中,张先生在对马克思的评价时带有极强的个人偏见,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竟一时让张先生放弃了他一贯所坚持的科学严谨的态度。例如张先生认为“最有名的模糊不清的理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因为“马克思的理论从来没有人试用事实加以验证。”张先生在此的论证是毫无逻辑可言的,我们怎能说一个暂未被事实证实理论就是模糊不清的和毫无意义的呢?倘若我们用张先生自己的观点来反驳他则可说,事实推翻了他的理论,因为事实却是任何理论从它的诞生到它得到事实的验证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谁能准确的说出这个过程是一天,是一年,还是一百年,更或是一千年呢?而张先生现在只不过等了一百多年,他就不愿再等下去了。其实在当根本的意识形态不同时,即使《资本论》是刚才发表的张先生同样也

是会这么说的。另外当张先生谈到剩余价值时,他这样说道,“「剩余价值」究竟是什么?一些学者说是租值,一些说是利息,一些说是利润,另有一些说是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说来说去都不清楚。”真没想到,像张先生这样的大师竟也会像一个小孩一样为了一块糖果就同大人们撒起娇来了。他幼稚得竟然忘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那就是,在冬天我们穿棉袄,在夏天我们穿汗衫,可无论我们穿什么都不会改变我们是同一个人的本质。  不过,如果我们避开张先生的个人偏见,“科学的方法”这一章对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是十分有益的。正如张先生在文中指出的一样,“本书是为中国人而写的,我认为,科学方法论对中国人比对其他好些民族更为重要。”因为中国人始终是一个感性重于理性的民族,他们似乎更容易成为艺术家而不是科学家,就连张先生自己在谈论马克思时也不免感情用事。现在看来也许只有当感性与理性兼有才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而科学的精神对我们这样一个更注重感性的民族而言又是何等的重要啊。经济学的灵魂———  如果要谈西方的经济学,那我们不得不从“自私说起”。当然,现代西方经济学已开始了对人们“无私行为”和“利他行为”的研究,这是后话,而且张先生也并不太认同。他更相信交易的作用,按张先生的说法交易是可以做到互利的,这样更符合“自私前提”。而这里的“自私前提”实际上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定之一,即“理性的经济人”假定。“自私”在这里只不过是通俗的说法,也许是为了便于理解,张先生在文中一直沿用“自私”的说法,而未用“理性的经济人”的提法。无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张先生仍然坚持认为“自私”是人类的本质,也许哲学家们并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但传统的经济学离开了“自私”前提的确是寸不难行的。不过我个人还是认为经济学应该避开哲学上人类本质的讨论,而使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定较为合理。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人类本质“自私”的假定前提(“假定”一词是我加的,张先生并未说 人类本质的“自私”是假定的),那么我们当然会追问人类行为的外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张先生在《经济解释》中用“缺乏”一词来说明这个问题。(我想这个“缺乏”应当是我们传统经济学中所说的“稀缺”)既然市场上的物品是“缺乏”的,那么我们想拥有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张先生认为这个代价的高低就应当用市场价格的高低来衡量,而应排除政治权力或其他非正常因素的影响。换

句话说,个人手中的货币就是经济市场上的“选票”,它的多少决定了你可以消费的商品的多少,而政治权力的介入必然会削弱这个“选票”的作用。  “缺乏”引起了竞争,张先生认为“‘没有竞争’这句话,从比较严格的经济学来看,是难以成立的。”我个人也很同意这样的观点,没有竞争这个社会也就没有进步,但竞争不应当是无序的、恶性的,竞争“跟任何运动游戏一样,是要有游戏规则的。”张先生认为“产权制度(system of property rights)就是竞争的游戏规则”。在这点上,我也十分赞同界定清晰的产权制度是有利于自由竞争市场的发展的。产权理论并不应仅局限于市场,有时它的某些观点当被引入到政治领域后,同样会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然这还有待于实践。  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常用的Utility一词,我们通常把它翻译为“效用”,张先生在他的《经济解释》中认为若翻译为“功用”更为恰当。至于为什么,张先生自有他的道理。可我认为这都是同一个意思,因此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再深究下去了。对于效用的观点在经济学中是有争议的,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有的,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唯心的观点,也有的学者认为它的不存在是因为它的不可度量性。张先生似乎不太同意“效用”理论,例如他在文中有这样的阐述“我反对功用理论的主要原因,是‘功用’只不过是经济学者想出来的概念,是空中楼阁,在真实世界不存在,所以要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不仅困难,而且陷阱太多,以致推出来的很容易是套套逻辑,自欺欺人。”虽然张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但我还是认为当经济学引入了“效用”的概念后,特别是“序数效用”的概念后,经济学在解释人们的选择行为时犹如高速公路由原来的两车道一下扩展到现在六车道一样大大提高了效率。  至于需求定律,谁都知道这是经济学中最为核心的灵魂思想,倘若离开了它,我们的经济学似乎也就不存在了。在认识需求定律时,我们必须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这两个概念。需求量是个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它是由价格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的变动是在价格不变时,由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变动。张先生也不惜花了一节的篇幅来向我们区别这两个概念,我认为这是有必要的。而经济学历史上著名的“吉芬反论”似乎又同我们的需求定律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张先生为说明这个问题,主要引用了M.Friedman 的观点。按Friedman 的观点,“要是我们以社会整体的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来看世界,

吉芬反论不能成立。”但Friedman的观点并非完美,张先生的解决方案是就是“逻辑上,只要有竞争(而在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吉芬物品不可能存在。”我觉得这样的解释还是很有道理的,吉芬物品的存在应当是有条件的,但当在一个竞争的社会中时,很难会有违反需求定律的吉芬物品存在。总结———  张五常先生虽名为“五常”,但他的手脚似乎从不会被类似于像“三纲五常”一样所谓的经典传统的东西所束缚。倘若你要把《经济解释》这本书当作一本教科书来读那肯定会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它那任意驰骋的思想和散文似的体裁就已决定《经济解释》这本书应该定位为一本课外读物,而不是传统说教性质的教科书。《经济解释》成功地避开了枯燥无味的教科书模式,它举例甚多且始终围绕着生活,因为张先生更强调的是经济理论的解释作用而并非所谓的特殊理论或套套逻辑。而当《经济解释》带着我们在经济学的大草原上任意驰骋时,我们好像并没有什么杂乱无章的感觉,贯穿始终的仍就是经济学的灵魂思想。张五常先生的自信是无人可比的,也许正是这样他才敢无所畏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抛下了一连串的争议给他的读者。  我想《经济解释》这本书至少向我们说明了两个基本问题,即经济理论的解释性问题和争议性问题。也许张先生也正是想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说明来激发我们对经济学的兴趣,因为正是经济理论的解释性才让我们有了自己的思考空间,也正是经济理论的争议性才让我们有了对权威指手画脚的勇气。这两点对经济学的研究者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当我读完《经济解释》这本书并体会到这两点后,也确实认为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二
《经济学的读后感》

读书心得报告

——读《经济学》心得 上学期我们以宿舍为单位参加了学校学习支持中心的读书小组计划。正是因为这次的读书活动让我们有幸选择了与专业较相近的经典读物来阅读,让我们体会到了经济学大师的魅力。

活动前的准备

由于专业知识了解的较少,所以在阅读之前我们小组的成员做了一系列阅读之前的准备。《经济学》是由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所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该书对经济学中的三大部分——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都有专门的论述。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我们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阅读了这本书。

阅读后的讨论

因为中间夹杂着寒假的,所以我们读书小组的成员各自在家中阅读了这本书。在开学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的阅读讨论。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大师在语言上的自然明了,虽然我们还没有开始进行经济学的学习,但是我们却在大师浅显易懂的文字去感受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的魅力。

第一次的讨论我们并没有得出什么专业性的结论,我们都还是只停留在表面的东西上,对很多理论性的东西也只是复述书中的观点而不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我总结了原因,可能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对这本书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可能只是走马观花的阅读。所以身为组长我要求大家回去对某些自己感兴趣的点再次进行阅读。

一个星期后我们进行了新的讨论。在这次的讨论中我明显感觉到大家的阅读由广变精。讨论中大家提出了自己进一步阅读的一些问题。比如在本书的第三章中基尼系数和洛仑兹曲线。当然在书中也有我们已经了解的一些知识比如公平与效率。上学期的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公平与效率的知识。所以我让小组的成员先对这一方面进行讨论。保罗萨缪尔森曾在宏观经济学中提及到政府应当提高效率、增进公平。所以我们围绕了市场遇政府讨论。书上有这样的观点:“市场看上去只是一群杂乱无章的卖者和买者;但却总是有适量的食品被生产出来,被运送到合适的地点,并最终以美味可口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这似乎应该说是一个奇迹。然而,若仔细观察一下纽约或其他的经济体,我们就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市场体系既不是混乱也不是奇迹。它是一个自身具有内在逻辑的体系。这个逻辑体系在发挥着作用。”所以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尽管如此,在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实践和思考之后,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一学说的适用范围和现实的局限性。我们发现存在着“市场不灵”,并且市场也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率的结果。市场不灵的一种情况是垄断以及其他形式的不完全竞争。“看不见的手”的第二种不灵表现为市场的外溢效果或外部性:正面的外部性包括科学发现等,而负面的外溢效果应包括环境污染。

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多市场的监管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根据大师的一些理论。我们也的对中国当下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例如对我们国家存在一些垄断的问题。我们认为政府必须通过促进竞争、控制诸如污染这类外部性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和预算支出等手段,促进公平。

同时我们也对基尼系数做了了解及讨论。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通常把0.4作为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我国的基尼系数2010年已超过0.5,说明我国分配非常不均。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说明我国存在税收调节体系不健全,各税种之间缺乏整合力,影响了税收公平调节功能的发挥。所以我们认为政府应当加大多税收方面的监管。

小组成员的心得

作为组长这是我们读书小组阅读的第一本书。在读书中我感受到了大师的魅力。了解到了经济学的魅力。在第一次的读书小组活动中,虽然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却在讨论中学到了一些重要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组长在组织活动、探讨问题方面我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自己的组织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了锻炼。第一次的活动让我受益良多,也让我更加坚定的进行我们读书小组的计划,通过知识来完善自己。

作为此读书小组的一员,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读书小组的酸甜

苦辣,其实真是痛并快乐着。因为我平时并不怎么喜欢读书,别

说是这种经济类的书了,看着就让我头疼。但是与我舍友组成这

个小组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所以我就强迫自己认真的

读完了这本《经济学》,之后又和我组员共同探讨许多问题,也

增进了不少知识,而且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总之让我受益匪浅。由此我真心的希望我们这个小组能够坚持下去,一直走到最后。

在大学与需要的是独立与自由。很多时候习惯独自一人做事,

独自一人去承担痛苦,享受快乐。偶尔在学习小组的熏陶下,又

习惯了团队合作分工明确,条理明晰便是团队合作最重要的要素。不需要明了的言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便可以支撑一个团队。

偶尔的争吵,偶尔的欢腾,便是一个小组必然经历的心情。偶尔

会有疑惑,翻翻书本,相互讨论,我们便迎难而解。《经济学》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繁复的言语,让我们更以明晰其中的真谛,真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学校积极倡导学生举办的读书小组计划,对我而言真的是受益匪浅,作为经济类学生的我们。这次选择了杜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位得主保罗萨缪尔森伟大著作《经济学》。从中,我学到了从供给,需求,市场等一系列经济运行当中的重要规律。他改变我对经济从单纯的金钱,利益到一门对世界有卓越贡献的学科。他也更让我明白在一个小组中团结的重要性,合作与竞争同样重要。

当初选《经济学》时,是因为他与我的专业有关,想要通过它更好地了解我的专业。当我打开它,开始认真地读时,我的大脑一片模糊,真的一点都看不懂。我就跟我们读书小组成员开始认真讨论《经济学》中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想法都不一样,也很新奇,就这样有些观点,在我们讨论过程中弄懂了。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跟读书小组成员一起读这本书很快乐,也让我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三
《经济学书籍读后感》

好书共读

作为一名读保险专业的学子,我在闲暇时间当然不忘品读一些关于经济学的有趣书籍,一来有助于学习专业知识,二来可借机放松心情,从学习中获得乐趣。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书,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编写。书中有很多千奇百怪的例子,妙趣横生的分析。而作者的主旨正是要让每位读者都通过思考这些生活中显浅的道理成为经济学家。

《牛奶可乐经济学》,顾名思义,这本书跟牛奶、可乐、经济学有很大的关系。书的开篇便提到了一个平时我们总会发现却不曾留意过的问题:为什么牛奶盒子往往是方的,而可乐瓶子总是圆的?我感觉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可爱”。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本来就是常识啊,何必去深究呢?其实不然,这个常识并不简单,它包含了很多人没考虑到的学问。牛奶是易变质食品,需要长期储存,方形容器节约存储空间;而可乐的包装则考虑到如何用最少的材料装同样多的东西 还有碳酸饮料气体压强的问题 。

其实书上举的例子大部分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却得到了用经济学解释的答案。比如说24小时营业的超市他的大门为什么还需要锁。刚看到问题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因为他总有要关门的时候,但仔细想一想如果除去突发事件,24小时营业的超市是不需要锁的。然后看看书上的解释才知道原因是市面上卖的大门都有锁,如果要没有锁的大门只会增加大门的成本。

经济学认为,人是有理性的,人能够根据自身利益的得失来权衡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周边的事物,没有对发生在身边事物的存在性进行思考,更没有对其合理性进行考量,没有对事物的表象进行深入地探究。其实,日常生活中每种事物的背后都蕴含着经济学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习惯了,认为是理所当然,这种思维方式在我阅读这本书时还在发挥着作用。直到看了此书后,才发现以前的认识水平有多浅,原来很多所谓合理的事物并非从一开始就存在,而是通过无数次实践总结出来的最佳结果。看完整本书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在生活中缺少发现的眼睛,回想以前看到小孩们提出的一个一个令人可笑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现在想想那些问题中有些也不失为是一个好问题。

以前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对“学问”的作出这样的解释:什么是学问?学问,那就是学和问。只有做到不断地学习同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做好学问。现在想想我在不断的成长中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了,对生活的思考也越来越少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并不是因为我懂得多了,而是因为我失去了发现问题的心。生活中碍于面子我尽量不提出这类“可笑”的问题,时间长了也就变得麻木,渐渐地就对于这样的新奇问题视而不见了。人生路上,假若带上童心上路,多问为什么,也许就会获益匪浅。

读完了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我迫不及待向同学推荐它。读这本书,美其名曰是学习,但实际上,在读的过程中我有一种像看小说消遣的感觉。除了那些枯燥乏味的经济学原理,我们还能从中学到丰富

的生活经验,因为那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源于生活,使得经济学的学习不是纸上谈兵。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四
《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大全

(篇一)改变思想,完善行为,方能接近成功——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刚接触《人性的弱点》这本名著是在大学时期,不过可惜的是,大学读这本书纯碎是走马观花。而工作几年后,我重新打开这本书,却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人性的弱点》原是卡耐基教授写的一本关于改善人际关系、教人做人处世艺术的书。它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克服封闭式的人性弱点,将有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读《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我们不仅仅只是领会卡耐基教授教会我们的处事方法,成功秘诀,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卡耐基教授的那种精神和思想,当经济不景气、不平等、战争等恶魔正在磨灭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时,卡耐基的精神和思想,就成了人们走出迷茫和困顿的最有力的支撑。即使在现代社会,卡耐基对人性的洞见,仍然指导着千百万人改变思想,完善行为,走上成功之路。《纽约时报》评论本书的时候说: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或许就是美国的象征。《人性的弱点》不仅影响了美国人,也影响了全世界成千上万人的生活。

《人性的弱点》不仅告诉了我们许多成功的例子,也道出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卡耐基教书通过《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明白学习拥有“乐观、易于与人交往的观念”,以积极阳光的态度前进,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际中与人打交道,我们就可重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享受到快乐的人生。书中有一段写的非常好,可以说对我的启示最大:在书中第六章《合理支配工作和金钱》中: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巅的挺松,

就做一棵小树生长在山谷中,

但须是最挺拔的一棵;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小树,

就做一丛灌木吧!

但须是最有生机的一丛;

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能使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另外还有一段很有哲理的话:通常人们认为,“节俭”这两个字的含义应该是“省钱”的方法;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应该解释为“用钱”的方法。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以及生育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把钱花在最恰当、最有效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节俭!

这对于我这种刚步入社会,步入工作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启蒙,他将影响我今后的发展。

(篇二)《活着》读后感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因这样一句话,我认识了余华,邂逅了《活着》。心想,这书究竟囊括了怎样的一个人以怎样的姿态去度过这以笑为哭,生死徘徊的人生。我贫瘠的想象力在自我思维的匣子里打转,呼之欲出的答案在我合上书的刹那隐约流淌在了笔尖。

相比于其他的大部头,这本拥有着从漫漫长夜中孕育出的黑色封面的薄书更具有不凡的重量。余华说:“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福贵则就经历了一生的苦难与失去,成为余华笔下的那个人。从他身上,折射出了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动荡与变迁;从他身上,也折射出父辈与老一代人的隐忍与苦楚;从他身上,更折射出一种几近乎英雄般的气势与荡气回肠。

福贵是一个英雄么?是的。他是一个英雄!而困苦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伴随着他从一个阔少爷走到一个下田耕作,为生计发愁的庄稼人,也伴随着他从徐家浩大家业、人丁兴旺,走到最后只有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陪伴。恍惚回首,这一生究竟要历经多少磨难,才能把心与身投放回天地间,而人究竟需要多强大的忍耐力,才能扛起这些从天而降的沉苦负担。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儿?很多人追问。有的人似乎找到了,而有的人似乎还在寻找的路上。

“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余华如此说道。人活着,若被赋予沉重的意义,那总有一日会被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摧残得形如枯搞。人简单地活着,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不为他人而活,因为命运能够轻易地从我们身边剥夺一切。我们亦可能在某一天变得一无所有,唯有活着的精神是属于自己的。于是书中

说:“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福贵经历了他父母的死,他儿子的死,他妻子的死,他女儿、女婿、孙儿的死,变得孑然一身,他有时伤心,但他说过更多的是踏实。因为他的亲人全都先他而去,再当他死时,他便谁也无需担心了。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而他还活着,在经历风浪悲痛之后。旁观者也许会认为他是幸存,可他是真真实实地活着,这一生,就有了一切的意义。

作华自序说《活着》亦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读着《活着》,泪不在面颊上,不在眼眶里,而是静静地汇成小溪,流淌在殷红的心尖上。书中历史场景下的福贵与村民们浓缩成千万农民百姓的缩影。那人民公社与大跃进,真切地重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见了百姓们的无奈和百姓们在看到家中锅与粮食均被充公却不能置一言的血泪。生计与粮食全被公家收走,则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自主权,这是我们而今城市人体会不到的苦,而饥饿似乎离我们更遥远。余华给我们展示了几十年前真实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也给了我们更多的需要读者去探寻的含义。

自己沉淀不够,写到此处或可收笔,而过几天再听一听福贵讲他的故事,体会活着的意义。

怅然若失的我斗胆引书的结尾为尾——“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暗降临。”我相信,活着,是生命意义的最好归宿。

(篇三)波澜壮阔的兴衰更迭——读《大国崛起》有感

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了其中重要的篇章。长期以来,不知有多少学者和政治家呕心沥血去探寻其中的逻辑线索,产生了多少启迪今天的著述宏论和丰富实践。然而,大国兴衰又是难有最终答案的难解之谜,这不仅在于问题本身具有的复杂性,而且也由于世界在变化,历史在进步,不同国家兴衰的轨迹不可能简单重复。由此而来,有关大国兴衰的探讨也就永远不会过时。

十五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先后崛起的国家,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阐述其发展历史,探寻其发展轨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中国尤其大有裨益。

所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随着持续而强劲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有西方战略家甚至认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将是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如何调整彼此间的实力和利益,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关注中心。姑且不论这种认识具有多少简单线性思维的成分在里面,中国应如何推进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应对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的深刻调整,却是难以回避的重大课题。

(篇四)《红色羊齿草的故乡》读后感

这是一个美丽而永恒的故事,对珍贵的童年记忆的觉悟讲述,会一直浸润着我的心,伴随着我慢慢成长。

《红色羊齿草的故乡》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生长在奥沙克山区的男孩比利从小想要一对浣熊猎犬。为此他努力赚钱,两年后终于如愿买下了两只小猎犬。比利和小猎犬一起度过了一起捕捉浣熊的美好时光,形影不离、勇敢善战的老丹和小安使比利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浣熊猎人,并赢得了猎浣熊比赛的金奖杯,然而一次狩猎中,比利遭遇恶狮,生命危在旦夕,勇敢的老丹用生命守护了小主人,深情的小安拒绝进食,最终死在了老丹的坟墓上。搬家去镇上的时候,比利去老丹和小安的坟墓前告别时发现坟墓上长出了红色羊齿草,传说只有天使才能播下羊齿草的种子。也许,老丹和小安真的是天使送给比利的礼物„„

每次看完《红色羊齿草的故乡》,主人公比利和小猎犬那种追求梦想、勇敢、拼搏和互爱的精神感染到了我,并永远激励着我。

(篇五)《清风长留天地间》读后感

雨果曾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读书能荡涤心中污秽之气,过滤出清新纯净之气;读书还能以人为镜,省吾身,正他人。读廉洁书籍尤为如此。掩卷沉思,留在胸中的不仅仅是一位位廉洁之士的高大形象,还有一股浩然正气。最近,通过阅读学习了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廉洁书籍—《清风长留天地间》,从历史上的廉政故事结合目前的现实工作,有了许多新的感受和启发。

腐败,是人类权力史上与生俱来的痼疾,也是国际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为官清廉、堪称“中华民族脊梁”的清官,至今为人传颂。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可以明智。封建社会,贪官污吏盛行,官场上贿赂成风,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也有个别官吏,为官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不同流合污。本书通过讲述齐国贤相晏婴、杨震父子、南包公海瑞等一系列清官的生平事迹,让我们在故事中明白很多道理,意义深远。

目前,我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不少官员包括高级官员纷纷落马,案情触目惊心,反腐形势非常严竣。从历史的教训来看,根本的解决办法,除了官员自律,提倡清廉自守外,还要加强法律监督、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等多层级、全方位的督促体制,并且从制度上确保官员待遇优渥,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仆”,这就是读清官的历程这本廉洁图书带给我们的启示。

(篇六)《自动自发》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自动自发》就是这样一部励志佳作,它涵盖了勤奋、忠诚、敬业、自信等内容,是指导我们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的一位良师益友。当读完《自动自发》后感觉受益非浅,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什么是自动自发呢?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自觉而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工作呢?是一味推脱拖延还是积极主动,是做工作的奴隶还是做自己工作的主人?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认真工作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工作的主人首先要做到:对待工作勤奋认真。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同时我们也知道: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永远不会有成功的。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坦途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顶点。”勤奋工作是实现理想的基础,贪图安逸会使人堕落,无所事事而退化。勤奋工作还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乐趣。同时还因为工作给予我们的要比我们为之付出的更多。如果将工作视为学习经验的机会,那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比如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很多杰出人物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他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自我,发现自我,是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所施必有所得。当我们尽职尽责,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终将有获得回报的机会,每个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的。

其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还要求我们要敬业。敬业就是尊敬自己的职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当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知识,得

到更多经验,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得到乐趣。做事善始善终,一丝不苟是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敬业会带来双赢。

再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对待工作要忠诚,要自信。忠诚就是工作时真诚负责,尊重学生。工作时对自己要自信。正如书中所言:这个世界为那些具有真正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开绿灯。无论出现什么困难,无论前途多么暗淡,他们总是相信能够把心中的理想变成现实。自信使我们决心更坚定,自信使我们意志更坚强,它给我们思想以力量,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我们立刻采取行动把可能变成现实。)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五
《贫穷的终结读后感》

《贫穷的终结》读后感

——贫国如何跨上发展的阶梯

《贫穷的终结》其书:

这是我读的一本经济学应用著作,与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这类偏理论的书相对,它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应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全球贫困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它跳出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中被繁杂数据的困扰,提出了造成贫困的一系列病因,即地理因素、财政陷阱、政府失灵、文化障碍、地缘政治和人口问题。同时,作者谈到了自己在玻利维亚、波兰和俄罗斯的改革经验以及对中印两国发展的认识,并对非洲贫困的现状做出了解释。

望闻问切之后,萨克斯指出结束贫困的关键在于让穷人走上发展的阶梯,这需要基础设施、公共建设、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投资,需要各发达国家及国际机构的支持与援助,从而让世界走上更为开明的全球化道路。最后他也就此提出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可能性。

读罢此书,一股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情怀强烈冲击而来。突然意会到,经济学以及其它社会学研究的最大乐趣不就在此嘛!

萨克斯其人:

在研究经济学的的态度上,他不是一个仅仅埋头于经济学数据的学者,而是一个敢于和事实问题做斗争的实践者。体现在他身上也不仅仅是一个悲天怜人的理想主义者情怀,也有作为反对不公平现实的强烈斗志。恰如《经济学人》对他的评价:“我们从作者和他的书中可以读到的是:才华横溢、热力四射、心存乐观、时不待我。”

读到此人,恰逢最近对自我的思考。自前两周在读书会受您的批评之后,一段时间内甚觉迷茫。我们似乎老是在抱怨这个时代,称其为“一个消灭理想主义的黑暗中世纪”。

但看完这篇文章,让我更懂得了个人在逆境中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以及个人的志向对一个行为及命运的影响。出于个人的前途而不是社会命运的志向,也许是浅薄的。

为什么好的投资必须成组出现:

旧式发展经济学思维的弱点之一是不断追求一个魔术弹——改变潮流的决定性投资。唉,其实并不存在这样的投资。我们识别出的六种资本的每一种对于一个有效的、良好运行的经济来讲都是必须的。每一种资本都是逃离贫困陷阱所需要的。更精确地说,每一个领域内的成功,无论是健康、教育还是农业生产率,都依赖于各种投资。

让我们以儿童的存活来说明这一点。儿童存活的关键不仅在健康部门,尽管对健康的投资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是每一种资本对儿童的健康和降低儿童死亡率所起的作用(其中所列不可能是全面的):企业资本。家庭在农田或者城市里获得更高的收入可以使他们投资于更安全的住宅(有着可以隔离疟蚊的纱门)、管道水、现代厨具,可以看病,可以改善饮食,等等。

人力资本。关键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营养(微量营养元素和常量营养元素相补充);医疗健康(免疫,定时体检,紧急干预,抗疟疾蚊帐之类的预防性干预);计划生育(生育间隔以及小的家庭规模);母亲的识字率;以及公共健康照料。

基础设施。这包括安全的饮用水和厕所、更安全地使用电力做饭、医疗急救以及支持日常和紧急健康服务的信息和通讯技术。

自然资本。对自然资本的投资包括防护厄尔尼诺引起的干旱、控制疾病带和害虫、保护生态系统使其能对作物生产率提供服务以及避免空气和水中的有毒垃圾。

知识资本。这里的投资包括改善与传染病作斗争的组织程序;开发新药和免疫方法;开发和传播经过改善的作物种类以改变食物摄入;开发和传播低成本的能源以便于家庭的食物

准备和储藏。

公共制度资本。这些投资提供了公共健康服务、营养项目以及设计公共健康的社区参与计划的运行和扩展。同样的方法适用于处理千年发展目标所涉及的每一个问题。与饥饿、疾病、缺乏教育、环境恶化以及城市贫民区作斗争,全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投资,以从各个方面治疗这些“疾病”。

对技术能力的投资:

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增加的投资不仅提高了人均资本量,也提高了资本中所包含的技术质量。移动电话、个人电脑、高产量的物种使得最近的科学发现惠及穷人,但是使用这些新技术要求培训和技术能力。甚至在最贫困的社会中,仅仅初等教育也不再是足够的。应该为所有适学的年轻人提供至少九年的学校教育,多数人应当接受九年以上的教育。社会总体而言需要大量受过大学教育的毕业生。这些教师、医疗官员、农业扩展官员以及工程师将需要把技术本地化。

事实上,快速的经济发展要求整个社会都具有自下而上的技术能力。但是我们如何在一个文盲广泛存在(其中大部分成年人只受过几年教育)的背景下完成这项任务?我认为,关键在村镇这个层次上创造性的、有目的地培训大量人员,使他们能够完成眼前的任务。例如,每一个村庄都应该有一些专家(比如像中国的赤脚医生),他们受过足够的培训以处理村镇水平的基本技术需要。

一个有文化的社区医疗工作者,经过一年的培训,能够学习很多医疗知识,他们和同事一起开抗疟疾的药品,叮嘱艾滋病人每天服用抗艾药物,分发和解释防疟蚊帐的使用,给儿童服药以防治肠胃感染,免疫,跟踪某个社区儿童的体重和身高,解释如何使用口服补液溶液,并把一切做记录。理想情况下,社区医疗义工应当是由社区选举出来的,因此不存在从

村镇之外吸引受过培训的医疗义工的问题,也不存在着医生和护士的智力外流问题,因为一年的培训不足以让一个人在村庄之外从事医疗服务。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设想在每个村庄里设置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农业扩展义工,其比传统农业扩展官员接受的正式培训更少。这个社区义工需要了解土壤化学(测量氮、磷、钾等元素的充分性,土壤的pH值及结构)以及相关的土壤试验,还有农林学、选种和水管理等基本技术。对高中毕业生进行一年的培训就可以胜任这些工作。类似的还可以培养社区工程师,他们可以对柴油发动机、电线、水泵、道路、村镇的卡车进行操作和日常维护。

那些人口为几百人到数千人的村庄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他们可以聚在村中心的公共草地上讨论村里的事务。可以帮助世界各地的村庄从事成人继续教育,让这些成人关注一些紧迫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例如,艾滋病如何减少和传播,如何控制疟疾,氮元素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肥料的使用,等等。这些知识如果得到适当的传授,能够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普及。用于村庄讨论的各种教学CD和DVD几乎可以无成本的生产和分发,使得这些信息的传播变得很容易。

除了培训技术工人和教育村民之外,各国政府还可以促进科研活动。过去通常认为应让富国从事研究,而穷国则着力提高其基础教育和识字水平。当印度在1950和1960年代创立印度理工学院时,发展专家们表示了怀疑——是否应当在那样一个穷国兴办如此高等的、精英的教育项目。然而几十年之后,对科研能力的投资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印度理工学院不仅培养了一代推动印度IT革命的信息技术工程师,也培养了很多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印度的具体需求相结合的科学家。例如,位于清奈的印度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Ashok Jhunjhunwala博士设计了适当的局部回路无线技术,从而帮助了数百万印度村民上网。在任何发展中国家,类似的本土化技术都是需要的,以在很多领域使得全球化过程切合当地的需要——这些领域包括能源生产和使用;建筑;消除自然风险;疾病控制以及农业生产。

印度和中国都处于从技术进口者到技术生产和出口者转变的技术突破的边缘上。本地高新技术的兴起将会促进这些国家未来几十年内经济的增长。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以及其他低收入地区也需要做类似的努力以创造科学能力。这个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经常遭受智力外流的冲击。非洲培养的科学家很少出国寻求实验设备、合作者以及捐助支持。科学的基础设施——资金充沛的大学、实验室以及关键的研究资助和合作努力——必须建立起来。正如其他基础设施一样,穷国建立科学基础设施也需要富国的捐助。他们必须理解除了初等教育,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也是极为重要的。

读后的感受:

1.经济全球化,是双赢还是剥削?

这个想法源于书中提到的关于印度的例子。我之前一直疑惑,为什么作为一个民主化的国家没有选择市场化的道路!因为计划经济的低效是显而易见的。读完此章,然后联系一下其作为英国殖民地历史,便也觉得自然了。这种长期植根于民族当中的对发达国家的不信任感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时过境迁,二十一世纪我们应当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全球化,我想会从印度以及其他的开放形经济的发展看出来的。其一,自然是全球化的分工是一种 “加和”的利益关系,所有国家都从中获益;其二,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式变得更加文明,即以自由贸易的方式代替资源的掠夺;其三,发展中国家以低人权的优势获得经济的发展,很多人将此作为发达国家现代剥削的典型例子。但此书提出来另外一个视角:自然在代工厂劳累的工人是值得同情的,但这些国外投资毕竟是让人民跨上了走向社会发展的阶梯。

2.中国的贫困问题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个最大挑战,其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不平衡的。作者分析是地理割离造成的。其二:在经济改革进程中如何定位政府部门在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其三:政治改革。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六
《读后感》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一)

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并上网聆听了肖教授有关教师的幸福人生等方面的视频讲座,感受颇深。

幸福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体验和追求,教师的幸福是教育过程中的愉悦的美好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教师的幸福源,当学生在难题解决时,当“后进生”学习明显进入状态时,当低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时,当学生把自己当成“大人”时,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时,我们教师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教师的幸福。

肖教授总结幸福人生的四个有: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唤起学生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你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是一个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人。身边有亲友。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家庭有积蓄。一定的积蓄是我们安心生活和工作的保障,能够使我们淡泊名利。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教师的幸福体现在游刃有余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课堂上融洽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体现在单位同事的互助互学中,体现在天下桃李的温馨问候中,体现在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中„„

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才能创造出幸福的课堂,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充实(精神上有成就,物质上宽裕)+闲适(没有过强的外在压力,没有内在的紧张)”。教师的心态决定着我们幸福的感触,教师的心态应该是宽容的、平静的、阳光的、热烈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应该学会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太阳。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如休息时间、课堂教学、班会、主题教育等活动,多关注那些近来表现不佳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调皮生、孤独生、单亲家庭的学生等,往往都有着不幸的和不愉快生活经历,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感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使他们都能幸福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歌唱是心灵的阳光;简单就是享受;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幸福是灵魂的香味。“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让我们始终以阳光的心态、感恩的心情投入工作、感受激情,我们的人生才能充满阳光和幸福。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读后感(二)

本学期,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肖川教授写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书中的内容简约但却精辟,使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书中的观点通俗而又深刻,让我的境界得以一次升华。作者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视界,睿智的语言,给我上了关于教育学习、专业成长、人生幸福的一堂课,发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学会反思,成就名师”的真正含义。书中第139页提到“加强反思,益处多多”,主要表现在:

(1)对学习经验进行反思能促进自我的学习;(2)反思性思考提高了分析和理解班级事件的能力;(3)通过帮助教师建立一个富有魅力的、有预见性和思想性的学习环境,反思增强了教师所在班级的生命力;(4)反思性教师具有自我调控的特征,这意味着他们能引导自己的个体成长;(5)反思引导个体成长和职业成长,使教师对教学和教育文化进行重新的设计。 只有学会了反思,我们才能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充实自己、成长自己、发展自己,最终成就自己。

读到“反思的益处”时,不禁让我想起叶澜说过的这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一、反思自己的心态。

人,应该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只有我们的心态是积极的,我们才会感到生活达到了圆满,我们才会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我们才能生活得快乐,才能工作得幸福,才能成长得顺利。何谓积极的

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个人只有拥有乐观的心态,才有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才能跨出迈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学会宽容别人、帮助别人,学会快乐别人、幸福自己。平日里,我们应时常反思自己的内心,享受美好的,去掉不适宜的;不快时,更要反思自己的心态,是不是太过计较了,或者是工作被动了,然后快速调整自己,保持一颗好心情,以不至于再将不好的行为或情绪继续下去。生命其实就是一种心境。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主宰自己的心境,用光明的思维去看世界,我们会发现头顶的天原来是那样的蓝,身边的树原来是那样的绿,路边的花原来是那样的美,学生又是如此的可爱。

二、反思自己的课堂。

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反思能力的高低。只有善于反思自己的课堂,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技能、教育机智和智慧。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反思的意义,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经历的再认识,其中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

1.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若要有价值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据”是优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实现自我发展,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1.1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新课标鼓励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和拓展,教师应结合当地、本校、学生的实际,积极地开发一些课程以外的资源用

于教学。因此,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1.2学生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照顾全体,注重差异,关注后进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的生命个体,并充分将其放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1.3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课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可将它记录下来,作为有效反思的依据。

2.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教学反思,“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2.1思“特色”。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2.2思“偶得”。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七
《读书笔记》

《无快乐的经济》——读书笔记

作者:提勃尔·西托夫斯基(1910—2002)出生于匈牙利,最早在布达佩斯学习法律,后来就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1935年,西托夫斯基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二战”之后,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职。20世纪60年代,西托夫斯基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工作。1976年,他发表了自己最负盛名的著作《无快乐的经济》。西托夫斯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家,是当代消费研究的第一人,是快乐经济学的发起者。读他的作品是智力生活中的一种享受。——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郑也夫

背景:为什么美国经济史无前例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繁荣未能使它的受益者感到满意。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人们、人们需要什么以及为什么未获满足的需要能够解释人们——甚至那些富人——的不满,为什么现代的年轻人和失业者那么容易转向毒品,为什么暴力呈现上升趋势,等等。人们需要保持忙碌,但由于无法找到使他们保持忙碌的合适刺激,于是感到无聊。这种情况困扰着那些悠闲的人们,但目前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还不能让每个人既摆脱无聊,又可以找到健康的方式来摆脱无聊。

核心观点:《无快乐的经济》一书包含无穷多的睿智妙想。人要满足自己本能上的两种追求:舒适与刺激。后者帮助我们保持精神系统的“觉醒度”,觉醒度太高了(受到过强的刺激)受不了,太低了觉得“无聊”。“最优的水准不是一个定量,而要在兴奋与松弛间调整。”温饱的广泛解决,使得无聊成为普遍性的问题。“无聊不会为劳作的人带

来问题,它只给有闲者惹出麻烦。”无聊要寻找发泄渠道。渠道不外两个。“暴力似乎是发泄精力的本能的出口。古人的决斗、角力、谋杀、阴谋、战争、侵略,都兼备这种意味。除了赌博、女人,少一些残酷的活动对有闲的强人刺激不够。文明提供了派遣无聊的另一途径。文明创造了非暴力和劳作的刺激行为,开发出从事这些活动的技巧。最刺激的良性活动要求最高的技巧,不幸最渴望强刺激的人大多不能和不愿学习这些技巧。无聊是像饥饿一样的有力的驱动力,造成了一种生理上的解脱它的需求。”快乐可以通过自足(独处)、相互刺激(聊天、游戏)、外部性、非市场服务、工作中的乐趣、市场中的商品和服务,六种手段来满足。“经济对人类幸福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但缺乏的是理解经济在人类满足的整体框架中的位置,理解幸福的其他来源。”收入与快乐没有密切的关联。其一在于快乐与社会地位关系大,与个人绝对收入关系小。其二,收入常常是做不愉快事情的报酬,收入高意味着做不愉快的事情多。欧洲有更深厚的文化传统,更重视美食、度假、咖啡馆中的交流,等等。而美国是清教徒的传统占据上风,注重工作,轻视生活的乐趣和技巧。缺乏了这些技巧,就会寻找低级的刺激。应该提倡通才教育,而不是技术教育,前者包含了如何生活。

读后感:阅读此书作者的睿智妙想给予了我深深的启发,让我体会到了所谓与世界接轨,在浅层次上是器物的、商品上的往来,深层次上则是思想的融汇、思想者们的交流。

西托夫斯基在这部书中,明确提出犯罪的动力之一是找刺激,不

然为什么美国最富裕,犯罪却最多。“人对刺激的需求是有限的,增加了这一种就少了那一种,长远的看,艺术是很好的刺激的替代。不要技巧的刺激往往外部伤害性更大,没有技巧者也往往寻求外部性最大的刺激。教育不能改变人的本能,但可以为本能提供新的满足渠道。”西托夫斯基在这本书中,怀疑资本主义能否持久存在。其论据是资本主义以往的成功秘诀是其制度富有弹性。其一是个人(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经济上的弹性。其二是整体系统的调整对个体的依赖,增加对适应着的依赖,适应变迁的环境。两种弹性都来自于市场中的价格信号:借此不断将经济重心转向适应者,离开不适者。但是个人财富普遍增长后,这种弹性有降低的趋势。比如,富裕的消费者宁愿为虚荣承担很高的个人成本。再比如,宁愿失业也不愿做低级工作人员。这些都将导致系统弹性的减弱。西托夫斯基在这部署中提出“如何将快乐引进经济学”。

《无快乐的经济》不能算是一本严格的经济学著作,虽然作者的经济学出身为本书打上了鲜明的经济学烙印。在本书中,作者的思想旅程起于经济学,也终于经济学,但他所关注的问题却远远超越了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本书是一本颠覆性的著作,因为其矛头直指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西托夫斯基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工具来实现他的目标,这个工具就是心理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经说过,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西托夫斯基就是从对人的心理需求的分析开始他的论述的。作者的所有心理学论述都建立在一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之上,这个核心概

念就是“唤起”。“唤起”是个体一切心理感受的基础。人的一切行为的目的,就是尽量把自己的“唤起”水平维持在最佳水平上。对个体来说,“唤起”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都是难以忍受的。用“唤起”还可以解释人格的差异,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在神经生理上的主要差别,就是内向的人的基础“唤起”水平较高。对每一个人来说,追求新奇都是一个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说,寻求刺激和消费信息是生存的必需。但是,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他对新奇度的要求也是有限的。人们既不喜欢过于熟悉的东西,也不喜欢过于新奇的东西。而且,他对新奇的享受必须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人们所接受的信息,必须既有新信息,又有老信息,这种老信息就叫做冗余。冗余就是人们在人际交流时共享的内容,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文化。 在书的最后,西托夫斯基附上了他的一篇演讲稿,题目叫做《文化是一个好东西》。一个经济学家谈论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接着,西托夫斯基区分了舒适与快乐的不同,这为他在后文阐述美国这个“没有快乐的经济”埋下了伏笔。西托夫斯基还区分了“防御型的产品”和“创造性的产品”,这种区分较之于“必需品”和“奢侈品”更富解释力。西托夫斯基非常关注工作的性质,他告诉人们,工作不仅仅是乏味辛苦的,它还可以是快乐的,或者说,它以前一直是快乐的———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西托夫斯基发展了马歇尔所创立的一个概念,即“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他认为,要把快乐重新注入经济,最关键的就是人们更多地从事“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西托夫斯基认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其根源

是人们拥有了不期而遇的闲暇,却没有为享受这种闲暇做好准备。不仅仅是个体的社会成员没有做好准备,整个社会也没有做好准备。西托夫斯基高于其他经济学家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文化因素对经济的巨大影响,他在书中重点讨论了清教主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无论其解释是否正确,他的眼光是令人敬佩的。西托夫斯基的文笔朴实无华,他的文风与其他英语作家晦涩的文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西托夫斯基也尽量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这使得本书可读性非常强。书中还有许多生动的例子,这大大提高了本书的趣味性。西托夫斯基在前言中说,这是他“进行写作时最快乐的一本书”。我要说,这也是我在“进行翻译时很快乐的一本书”。在翻译中,我每每感到西托夫斯基在向我会心地微笑。

当然,在阅读本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疑惑和不是很苟同的地方。以前经济学家在研究市场时,喜欢简化问题,将人描述为“理性人”,纯粹斤斤计较的自私机器。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将人扩充为“基本理性人”,这里面的人也会受周围环境和自身习惯的影响,不那么只计较眼前利益,可以协作。但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人这样做的动力来源在哪里?本书作者试图解答这个问题,借助心理学家的进展,重新梳理了作为消费者的个人的两个动力来源:舒适和快乐。就像钟摆一样,当它在最高点,就是过于紧张的,痛苦和有压力;当它在最低点,就是舒适的,完全消除了紧张感;快乐在从痛苦到舒适的过程中被释放了出来;但它停下来的时间一长,就变得无聊了,这时又想逃离这个稳定点,再动起来,逃离又带来了快乐。所以,舒适=平衡点,快乐=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八
《思考并快乐着_读_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_有感》

(2009.02)

读书

知识博览

思考并快乐着

——读《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有感

胡雨云

离开校园已经十年了,日趋

浮躁的心态使我渐渐远离了书本,能够再次静下心来读书,重温读书的乐趣,还是因为区里举办了读书班,并且推荐了一批好书。《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就是其中之一。该书由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所著,是围绕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所写的随笔。从这本书中,我得到了许多启示。

一是要学会快乐。书中的第一个话题叫“也谈人生的意义”,这样的一个题目,我们小学作文写过,中学老师教过,以为是个老套的话题,无非空泛地谈谈,如我们以前作文中写过的那样,人生的意义是“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作贡献”,“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之类。但茅于轼老先生不是这样说的,他以一个年届八十的智慧老人的口吻,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是“使自己快乐,并且帮助别人快乐”,这是一个多么诚实而朴素的答案呀!我们能够让自己快乐,并且帮助别人快乐,那么这个社会不就充满了快乐、幸福,不就变得和谐、美好了吗?

二是要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一种社会态

度。茅于轼老先生就是一个“多虑”的人,书中多处体现着这点,就拿他的《关于经济适用房诸问题的回复》一文来说:面对当前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利剑”之一,就是推行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建设,这一措施无疑会使低收入阶层受益,对此我们非常期待、十分赞成,但却没有思考过这其中的弊端。书中却指出了在建设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建设之初就应该考虑的两大问题。其一是腐败问题。谁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谁可以享受廉租房,靠什么标准来执行?中国人爱讲“关系”,而“关系”却与“腐败”是孪生兄弟;其二是管理问题。根据发达国家的教训,廉租房往往变成肮脏、犯罪、吸毒、娼妓汇集之处,成为社会边缘化的部分。作者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考,可以说为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建设工作敲响了警钟,提醒政府在政策落实之初就应该注重工作透明度,在政策落实之后应强调后续管理问题。

三是要敢说真话。这是一本充满理性思考的书籍。书中道出了很多真话、实话。比如,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

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

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但很少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一向“慎言”,总是担心说话涉及所谓“立场”问题,弄不好会犯“原则性”错误。作者指出:“在‘仇富’思想作用下,帮富人说话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很少有人敢说。”当下也确实如此,比如前段时间,我国女首富张茵就因在“两会”上提出中小企业负担过重,应为他们减负的提案,而遭到许多人的攻击。帮穷人说话就不一样了,“帮穷人说话,即使不办事,或说错了,都会获得掌声,或顶多认为是个技术性错误,会被包容的”。但同时,“为富人办事可以得到报酬,为穷人做事说不定会吃力不讨好”,所以为富人办事的人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少。由此,作者发出了“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呼声。

掩卷沉思,感触良多: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心灵丰满充盈,让思想纵横捭阖。读一本好书,并从中得到无穷的启迪,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清浦区政协办公室)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九
《读后》

之江新语》心得体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个领导说起习近平总书记写的《之江新语》,上网一搜索才发现好评如潮,甚至“洛阳纸贵”。认真读了几篇,感觉这些短文风朴实,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讲道理浅显易懂,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五年间,从2003年2月起至2007年3月,以笔名“哲欣”为《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撰写的232篇短评。《之江新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文风朴实,寓意深刻,语言简洁明快。五年间232篇文章,平均每周一篇,也许对一个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但对一个肩负重任、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而言,实在让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习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多朴实而深刻的“之江新语”,我想,这也源自于他的善于读书和勤于思考。

掐指算来,从事组织工作已经四年多,回首四年来的工作经历,才发现自己真正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时间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为了工作需要被动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虽然自己并没有一味地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但疲于应酬、忙于事务或热衷网上浏览八卦新闻,则实实在在地浪费了很多的大好时光。

基层工作虽然艰辛,组织工作也很繁琐,工作任务很重,工作压力很大,但我想,这都不是没有时间学习的理由。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最主要的,是我还没有把学习当成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更没有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平时不注重去积累,往往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掩卷遐思,我们的习总书记都尚且如此,那么,我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又有什么理由不主动学习呢?疏于读书就会落后,不愿学习就会落伍,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适应社会,这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所以,我更应该把读书和学习作为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自学读书、认真学习,从中汲取有用养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纵观习总书记的《之江新语》,贯穿了经济,文化,政治,领导各个方面,结合自身工作,很多方面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关于作风,思想觉悟是前提,以安全为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继承老一辈沉淀下来的优秀作风,秉承诚信,严谨,和谐,创新的价值观,不断树立自己真诚真心真挚的服务理念,正视错误,勇于承担,在建立优秀品德的前提下促进自己学识的循序渐进。正确的认识自己,适当的肯定自己,学习狼的“品性”,培养水的品质,学会快乐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懂得“苦中作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关于学习,基础知识是关键,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构建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理念。人生是个不断积蓄的过程,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循序渐进,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持之以恒自古是成功者的垫脚石,失败者的绊脚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也是这个道理。树立理论学习的三种境界,并结合实践,切身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杜绝麻痹大意,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真正工作落到实处,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依据手册标准工作,理论结合实践,掌握熟练的业务技能。

关于细节,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维修服务,在每一天的细致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累积着安全履历,不断创造着安全记录。维修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更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时常反省自己,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成长。

人生如海,或许风平浪静,或许波涛汹涌;经历让人成长,坎坷让人成熟,在通往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学会知足。塑造自己始终如海一般蓄势待发,用尽全力努力奋斗,无私奉献与民航安全与发展事业。

近日,奉读习总书记《之江新语》,深感非常清新。文章虽短,句句说到我们党员干部的心坎上,事事谈到我们老百姓的要求上。从文眼到内容,处处体现出伟大复兴中国梦清新之风。《之江新语》突出“新”,语言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新等等,这些新提法、新要求,是指导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方针和准绳。本人阅读20多篇后体会有“五新”。一是学习境界新。文章引用著名学者王国维治学三种境界。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些高论是指导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指南。我在学习中要做到不能蜻蜓点水,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认为学而无用,只有通过真学、苦学、细学,把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广大农民,在农村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二是服务基层新。习总书记提出:既要给基层下达“过河”的任务,又要切实指导帮助解决“桥”和“船”的问题。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机关干部,在服务村居和企业中,要与农民与职工打成一片,为他们想办法、出点子,尽一切能力,尽一切办法,把基层的“肌体”做大,机制“搞活”。三是群众工作新。习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镇党委、政府要求我们周四下基层“三解三促一加强”,为民解决路、桥、涵,土地矛盾、邻里纠纷等等,这些老百姓身边的一件件琐碎事,其实有的都是大事、急事、难事,只有我们认认真真的解决好了,才能赢得民心,让农民安心。四是团结理念新。习总书记指出:那些“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超人”,是不能长久的。只有靠“众人拾柴”和“三个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帮衬,才能做好工作。我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要始终与每一位同志搞好团结,在服务基层工作中,团结每一位党员干部和群众,打“团结牌”,形成“拳

头”力量,解决农村“高效农业、区域供水、秸秆禁烧、环境整治、道路桥梁”等各项工作,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的梦想。五是人格小节新。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品德,“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要加强人品、气质、能力等人格魅力的修养。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一系列作风建设要求。我在服务基层中,要培养自己的人格力量,注重小节,哪怕是一言一行,都不能伤害百姓。要在言行中、服务中、解难中提供项目中为民实现“家庭梦想”的信心和决心。以上是我学习习总书记《之江新语》的五点心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按照习总书记“学新知新”、终身学习的要求,在创新发展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自公司提倡并组织学习《之江新语》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期间学习的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很受启发和教育。虽然习总书记当时是站在浙江省领导的高度和角度来分析、评论的,但是即使象我这样一个普通人,这些话仍然象警钟一样在耳边缭绕,象镜子一样令我反省。下面仅就其中一篇《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文中第一段谈到浮躁是“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志大才疏,急功近利”。“领导干部如果产生浮躁之气”,则“祸国殃民、贻害无穷”。浮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危害呢?从字面上讲,“躁”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 “浮”的意思是“漂流”。因此“浮躁”可以理解为目标定得很多,或没有目标,或定得不切实际,或经常改变目标,而且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行动来保障他的实现,目标成了没有根基的空谈。如果身居要职,这样的工作作风当然是“祸国殃民、贻害无穷”了。

文中第二段谈到“力戒浮躁”要做到“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练意志,砥砺志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力戒浮躁,还要大力提倡实干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组织行为学上讲“价值观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绩效决定目标,目标决定战略”。这正如文中所讲,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达到“宁静”的心态,从而才能深思熟虑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再加上实干务实的执行力,目标实现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这样“浮躁”之气也就彻底根除了。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领会和贯彻习总书记“力戒浮躁”的精神内涵,深刻理解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对公司的战略坚定不移,为事业而“忘我”,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化素质,使自己在心态上能够“静”下来,“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

练意志,砥砺志趣”。在执行上继续发扬实干务实之风,把小事做好,因为再大的“事”也要分解成“小事”才具有可执行性,小事做不好会影响大局。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推荐和介绍一本书,名字叫《之江新语》,这本书是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这个栏目,发表的二百三十二篇短文的汇编。这本书里面的文章都写得不长,大多数篇幅只有五六百字,但是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引人入胜,洋溢着丰富的政治智慧。

由于时间原因,我仅选取其中的三篇短文,来谈谈我的思考和体会。第一篇是关于理论学习的,题目叫《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作者首先引用了清朝末年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一段话: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紧接着作者强调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原因是与我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有关,我想要当好一名党的政策宣讲员,就要拥有理论学习的这三种境界,热爱学习、勤于思考、追求真理,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宣讲员,把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个听众,每一个读者。

第二篇是关于浙江经济发展的文章,标题是《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的发展》,作者开门见山的指出,目前,我省正处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浙江土地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贫乏,要有效解决我省发展中的资源要素问题,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十万一千八百平方公里区域面积上做文章,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在大力引进各种要素的同时打到省外去、国外去,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为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解释“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现象,作者例举了一个“地瓜理论”的例子(所谓地瓜,在我们湖南被称为红薯),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作者进一步指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主动接轨上海、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改造,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省外、国外建设我们的粮食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并非资源外流、企业外迁,这是在更大的范围配置资源、在更大的空间

实现更大发展的需要,是“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立足全国发展浙江”的需要。这段话非常精彩,也给我深刻的启示。由浙江联系到我们常德的实际,我们知道尽管我市在全省的综合排名比较靠前,但是人口多、底子薄仍然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市有621万人口,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常德在全省范围内并无明显优势,毕竟我们不处于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范围,中间还隔了一个益阳市。尽管我们的粮食、油类、棉花、肉类、水产品等大宗产品的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地位,但是我们没有石油、天然气、优质煤矿、铁矿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没有沿海发达地区那么大的吸引力,高层次战略人才比较紧缺。要实现常德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借鉴浙江的经验,他们搞“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我们就搞“跳出常德,发展常德”,一方面,做大做强比如农、林、牧、渔、烟草、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欢迎常德境外的客商走进来;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我市企业和人才走出去,充分利于常德以外的土地资源、人才资源、原材料资源等等,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实现常德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三篇文章是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题目是《加强对西湖文化的保护》。作者指出,西湖文化在杭州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位置。在西湖四周,留下了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的深刻印记,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佳话诗篇,留下了不少民族英雄的悲歌壮举。可以说,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现在有的地方搞旧城拆迁改造,把一些文物古迹搞得荡然无存,这是非常可惜的。作为省会城市,杭州应在保护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历史文化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做得更好。由这篇文章我联想到我们常德的文化建设,我们的城市口号是“桃花源里的城市”,可以说桃花源是我们最有典型代表的文化印记,但是这个文化品牌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认可度不是很高,这里面固然有桃花源的真实所在地在历史上存在疑问有关,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我们能够让来桃花源旅游的游客,认为这就是桃花源就可以了。怎么样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要靠景区的建设和保护,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手段还是塑造文化的认同感。要进一步深度挖掘桃花源的文化内涵,大力进行桃花源品牌包装和宣传推介,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先声夺人,奠定常德桃花源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品读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主政期间写下的《之江新语》,感受到的是一股清新的文风,232篇短评,篇篇精彩。我认为有三个特点:一是文风朴实、平易近人。如《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一文,作者说,领导干部既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严格要求他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防止隔岸观火光吆喝、卷起袖子不干活的现象。就段话像一位慈祥的师长一样,用口语话的方式讲道理。二是,引经据典、论据充分。如《文风体现会风》一文中作者引用了郑板桥的名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形象的告诉人们如何转变文风。三是,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如《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一文,作者从工作生活上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谈到小事小节能够反映人品,反映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篇十
《读后感范文两篇》

读后感范文两篇

读后感范文两篇

(篇一)《孤独六讲》读后感

《孤独六讲》,为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蒋勋的代表作之一,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

此书分为六章,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方面阐述了孤独的美学,融入了个人记忆、美学研究、文化反思与社会批判于一体,实为上乘佳作。

通篇虽无刁钻晦涩的语句,但本人能从生活中体会到的只有情欲、语言二种孤独,其余四种想必是只有丰富的经历和高深的哲学思维方能体会。就像高晓松先生谈《时间简史》一样,虽能窥之一二,但用自己的思维阐述,还需一二十载。因此只能浅谈一下对情欲、语言孤独的拙见。

第一章开篇,蒋先生谈到: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晨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我无法解释,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匆忙的的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

读到这里,仿佛蒋先生说出了一件少女的心事,是那么隐约但却无法回避,时常在不经意间感到了一丝寂寞,看热闹的人、窥探别人隐私的人,那种刹那间的快感正是内心的孤独使然。人们很想表达自己,来填补心中的空缺,现在的交流方式已经非常发达,电话、短信、微信等等,但从屏幕前获得的又越发无法填满最初的欲望,总感觉隔着厚厚的一面镜子在表演皮囊的舞蹈,无论怎样手舞足蹈也无法照顾到内心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我们每个人都急着讲话,但每个人都没有把话讲完。

蒋先生谈到:对许多人而言,暗恋是一个人情欲孤独最开始的表现,很多人暗恋一个人很长时间,但学不会表达,而只是把这些心情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等到若干年再翻看时,难以想象那时日记里竟然会用到纤细到那么美丽的文字,一笔一划的刻画暗恋的心事。

我也曾有暗恋的往事,现在回忆起来,那些尚处于懵懂状态的荷尔蒙由于异性的挑拨,激情奋亢的敲击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沉溺其中而无法自拔,竟会无缘无故的站在花丛中思考着美和生命,竟会想把自己穿的讲究一点,竟会希望暗恋的人注意到自己,竟会期望脑中已演练百次的邂逅。原来在暗恋中自己的生命竟在转化,从中发展成了一个完美的自我。

虽然情欲孤独里还有很多生动写实的例子,我就不在此一一列谈,留下一个影子给读者

填补吧。

第二章语言孤独,蒋先生说道:我第一年到法国,法语说的结结巴巴,偶尔听到房东的妈妈,一个宁波老太太和一个法国人说话,我很惊讶老太太竟然能如此流利的与人对话,可仔细一听,她说的不是法文而是宁波话,她们说了很久,没有任何冲突,没有任何误会—也没有机会误会,这是我第一次思考到,共同的语言是误会的开始。

看到这里我觉得很好笑,又觉得很悲哀。先说说我为什么觉得好笑,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嫁给了一位日本友人,他们在武汉补办了一次中式的婚礼,按照武汉的规矩,早晨应该到女方家里接亲,这时候按照传统应该是三天无大小,接亲时应该是用尽浑身解数撞门、抢亲、调戏伴娘,可我这位日本友人在接亲当天站在亲家门口,正了正领带,非常绅士的轻轻敲了敲门,小声说道:“请开门!”在场人事无不瞠目乍舌,伴郎们只得整齐的站在新郎官后面,彬彬有礼的说道:“请姑娘们开门!”虽说中国传统有时过于粗鄙,但这时的文质彬彬又略显尴尬。后来我有问过这位朋友,如何跟自己的老公交流,回答竟也是蒋先生谈到的那样,没有机会误会,也就没有了争执,说不定这也是一种和谐。

刚刚说到,我还感受到了一种悲哀。与上面的事例正好相反,我与女朋友都是汉族人,都说汉语,但交流中总有些许误会,一句简单的话到最后总需要掰开了揉碎了去解释个中含义才能解除误会。在解释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了先生所说的那种孤独感。我们会和人吵架、觉得对方听不懂自己的心事,都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语言。

蒋先生提到: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听不懂”而是“不想听”。当你预设立场对方一定会这么说时,你可能一开始就决定不听了,别人说再多都无法进入你的耳里。现在有很多会议就是如此,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尽管他们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这是一种语言的无奈吧!好像变成了一个荒野上喃喃自语的怪物。

好像变成了一个荒野上喃喃自语的怪物,蒋先生把现实说的太血淋淋,让人无法正视曾经或是正在发生的自己。说话其实是在表达自己,是个体的一种需求,不听人说话是在保护自己,也是一种个体的需求,当你看到一个人嘴巴在动,却听不到声音时,二者发生的冲突演变成了:你说你的吧,我“看着”。我又在想为何蒋先生说的这种情况不能变成:你说你的吧,我“不看”呢?思来想去,原来不是不想不“看”,而是不敢不“看”,害怕有一天有人不“看”自己了,但最后我想,人们从“听”变成了“看”,不如不“听”不“看”。

最后我想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的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篇二)《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细节决定成败》与其他众多装饰祯精美的书没多大区别,区区几万字,读后却揪着你的心,不自觉地自思、自省,是继《谁动了我的奶酷》之后,又一激人奋进之力作。

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谁动了我的奶酷》暗示着我们在面对变化和危机时,应像小老鼠那样迅速穿起挂在脖子上的跑鞋,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向前奔跑;而《细节决定成败》以众多案例剖析每一位成功人士运用细节的张力,如:加加林成为太空第一人的秘

密仅仅是因为在进入座舱前脱下了一双鞋子;而一把椅子却使菲利走上了人上梦寐以求的成功之路;一张不同座位的飞机票,促使一家公司将贸易额由400万马克提高到1200万马克等等,来告知我们:“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事实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书中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也许这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也是成就每一项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看平日工作质量的好坏,往往只是取决于一些细节上下的功夫。而细节的命运却不那么乐观。其一,疏忽,没有注重细节。如一位工程技术人员错打了一个小数点,或者忽略了一个数字或变量,造成的后果都不堪设想。还记得前些年澳星发射是怎样失败的吗?它也仅仅只是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而导致的澳星爆炸。再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浙江宁波电业局“3.3”安全事故、重庆万州梁平供电公司“6.30”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等等,哪一个不是因为思想麻痹,违反《安规》,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这些不都是因为事小而造成的大错吗?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认真负责,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唯有尽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件小事,追求每一步精确到位,追求每一件事情的完美,就会得到天壤之别的结果。

其二,敷衍了事,无视细节。很多小事,两个人都能做,可做出来的效果却大不一样。一种人对工作充满热情,极其认真,将小事做细,注重每一个环节;而另一种人无法从重复的工作中获得乐趣,把工作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他们永远被动地做别人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把事情做好,对于他们而言更谈不上细节。一个看不到细节,或者不认真对待细节的人,是无法领会工作的真正含义,当然他也失去了在细节中寻找成功的机会,从而也不会成功。

以上这两种情况都将使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忽视细节,是因为我们觉得它太微小,不足挂齿;无视细节,是因为看不到细节铸就成功的必然。我们每个人都浮躁地期待触手可及的成功,却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去做任何一件小事。

何为小事?就是日常工作中简单得不屑一顾的事情。何为细节?就是为把小事做好而细心考虑的各个环节。其实对于智者而言,他们是不会简单的这么看。他们善于以小见大,从平淡无奇的琐事中参悟深邃的哲理。他们认为决定成败的也许不是细节本身,而是细节背后所蕴含的那种追求卓越的思想,那种锲而不舍的执著。细节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细节又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积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把握成功之源,为成功奠定一定的基础。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把处理琐碎的小事当作负累,而把它看作是获得经验的一种途径,是做一番宏图伟业的必备条件。举个简单的例子,做事就好比烧开水。水温达到了100℃才能将水烧开,使水沸腾。就算是从0℃烧到99℃差1℃,如不再继续加温,永远都不能成为滚烫的开水。做事也是如此,我们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时,就要心思细腻,从点滴做起,以认真的态度做好每

一件小事,以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个细节。那些一心渴望伟大、只看中大事,不拘小事的人,成功了无踪影;而那些甘于平淡,认真对待每个细节的人,成功却不期而至。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后的惊喜。)


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经济解释的乐趣 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041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