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2016-01-14 09:12:4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一《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一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提起容若,我最先想到的是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雨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因为喜欢这首词,故而喜欢容若的。但读了《纳兰容若词传》后,渐渐发现容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丽的词。

不曾了解便不曾惦念!容若短暂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烟火,绚烂迷人而又无限伤感。做为当时社会的一个贵族公子,他有着不该有的天真、善良和优郁。他对汉文化的推崇深入骨髓,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汉人。可身为旗人,为人子、为人臣又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到最后魂归于烟的那一刻,我想他是最开心的吧!可以摆脱世俗的枷锁,更可以与深爱的妻子相会,从此又回到了那个记忆深处的那些个风花雪月、如痴如梦的岁月。

一直感动于容若的爱,那样真挚、那样刻骨、那样铭久于心。而被他所爱着的那个女子又是何其有幸,得此一心人!哪怕是再美好的女子都不及他妻子的一颦一笑吧!得此情郎,让人艳羡!

对于朋友,他又是如此的真诚以对,惜友人之友,忠友人之托。“渌水亭”容若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一生所交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曹寅、吴兆骞等一代词坛大家都因容若而相聚亭中,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

那个如烟花般的男子仿佛在你触手可及,但终究随风飘逝,唯独留下的是那淡淡的夜合欢的香气,弥久不散、渗人心脾,仿佛在倾尽

生命的诉说着那曾经的、曾经的美丽与蹉跎!

2013年4月18日读后有感,遂发于情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二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2013200435 法学院 许鑫怡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初识容若,便是从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开始的。仅仅这短短七个字,便足以让人在心底细细揣摩,回味再三。而后,容若令我惊为天人,深深为他的才华所折服。这位天人最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纳兰性德,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是清初重要词家之一,王国维称赞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而《纳兰容若词传》,就是这样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仅是提炼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感,不仅仅是凸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德,更是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那颗火热的、痴迷的、惆怅的心。

纳兰性德是权倾一世的名门子弟,父亲是康熙时的宰相。纳兰氏属正黄旗,即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氏之一。作为天满贵胄的世家公子,纳兰性德敏异勤奋、博学多才,具备八族世家子弟由仕宦而将相应有的各项基本条件。在纳兰性

德的时代, 拥有他那样的家世并且又有他这些优异条件的满洲贵族公子,准备通往的是一条荣华富贵的通衙大道,是一条宽阔平稳的锦绣前程。对这样一个近在身边的既能武又擅文,更通经的满洲青年才俊,自许要励精图治的康熙帝当然是眷顾青睐, 宠信有加。但这位出身替缨世家、少年得意的相门公子, 偏说自己是“偶然间、绷尘京国,乌衣门第”;对自己的显赫身世“冷笑置之而已”;生长在相府花园瑶台上的金枝玉叶,偏说自己“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 别有根芽”;身佩貂洱玉带却向往“布袜青衫约”,“何日得投替”;这些似乎是无法解释的矛盾在纳兰性德身上都确实存在,这是研究纳兰其人其作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他寄情并涉足于文学这条坎坷崎岖的蹊径,并且在诗词,尤其是词的方面有了自己的成就。

纳兰性德流传下来的诗词共有三百四十八首。这些作品,与他各个时期的环境、生活、际遇、思想感情的变化密切相关,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纳兰性德不同时期的思想、性格和风貌。他写了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词,那种低何幽怨的意境,近似宋代的晏儿道,其中有许多是表现夫妇爱情的诗篇。少年夫妻的美满生活,使他如饮醉酒,神怡心醉,他曾写过《四时无题诗》十六首, 记下了一年四季夫妻甜蜜幸福之情状。在多妻制的年代里,特别是就家世和地位而言,他可以享受三妻四妾的生活,然而,经常在外的纳兰性德,他心目中只有妻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对妻子之爱,可以说达到了圣洁的程度。但同时他的爱情生活亦是十分不幸的,他少时曾“眷一女”,但此女被选为宫女,两人无缘。二十二岁娶妻卢氏,夫妻恩爱、伉俪深情。但婚后仅三年,爱妻去世。正当韶华恩爱之时,却经历生离死别。使得纳兰性德留下了大量悼亡之作。和所爱的人不能结合,是诗人终生憾事,这个心灵创伤,较之亡妻之痛,更为难以弥合,

并且长期折磨着他,在词章中屡有流露。这也许是纳兰词中用“愁”、“恨”二字频繁的原因之一吧。后来,纳兰性德又爱上了江南才女沈宛,却因满汉不能通婚而受到很大压力。纳兰性德在爱情词中所表现的思想,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封建时代对爱情专一的美好愿望。

同时,他在处世交友方面也颇有为人们传诵的异胆卓识。忠于爱情的纳兰性德,也是一个忠于友情的人。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性情,一首《金缕曲·赠顾粱汾》无异于纳兰性德的交友宣言。作为一个满洲贵族公子,按常规,他的朋友圈子应该建立在京城贵族青年群体,但根据他人评价和其诗词来看,他几乎没有真正同等级的朋友。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想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使得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也就是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性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词坛盟主,一个性情中人。顾贞观称赞纳兰性德“于道谊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关于友谊的诗词,尤其与汉族文士之友谊,在客观上十分符合康熙当时的政治需要,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正如他的朋友顾贞观所言:“所欲建之业,百无一副;所欲遂之愿,百无一酬;所欲言之情,百无一吐”。现实生活的冷酷,如牢笼一般禁锢着纳兰性德的思想和情感,满腔的怨恨和牢骚只能倾注于笔端。因而,他的词作,无论是爱情悼亡词、离愁别恨还是行役劳顿,都充满了哀感顽艳的情调。在中国多彩的词苑中,纳兰性德一颗耀眼的明珠,用那不朽的名篇和独特动人的人格魅力,如暖风

下的清池之水,至今仍在人们心中依涸。纳兰性德词风上承后主李煜,但也有了新的发展。他在继承李后主的真切哀伤的同时也融人了自己的灵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词坛上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线。

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三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纳兰容若

最开始就是被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吸引,“初见”有那么美好么?为何他愿一生都只如初见,能吟出此诗的人,是否也有说不尽的悲伤?于是我开始走进他的世界,才发现公子只重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后体重会立即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他本应该过着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却并不那么如意。他不慕名利,只醉心于诗词,对政治的不感兴趣也颇让他的父亲烦恼。所以说公子适合做一名隐士,隐在一个世外桃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望天上云卷云舒。容若自己不也说他不是一朵富贵花吗,或许他更想做一朵蒲公英,逃离了这金丝笼的束缚,自由的在天空飞翔。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无为谁春。”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会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我手写我心。每一个美男子似乎都拥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这与容若无关。人们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容若呢,上帝似乎发现为他开的门太多,所以在他成年后关上了那么多的门,给了他那么多的磨难。“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这是容若伤怀亡妻卢氏的词。当他沉浸在要做父亲的喜悦中时卢氏却因难产而死,()这无疑给了他重重一击。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怀恋着他和卢氏那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后生活。曾以为永恒的生活如同一道惊雷,断得彻彻底底,生生撕裂了容若的灵魂。从那以后容若的词作中便时常带着一丝哀伤,即便有了沈婉的出现,但没有谁能代替谁,沈婉代替不了卢氏正如容若代替不了元稹。或许是纳兰容若的一切都太绚丽了,所以爱情磕磕绊绊,上帝总会向人们证实他的公正。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那年容若31岁,仕途,情感已让他疲惫。他累了,一病不起,夜合花谢,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纳兰容若带着他的绝世才华告别了人世。

渌水亭荒,夜合花可无恙么?是忧是暝,是迷离是惆怅,记得公子当时讲过:

一出桃源梦便休,浮生忍时旧风流。

月从今夜圆还缺,心在他乡放即收。

丁令威来无故识,杜兰香去有新愁。

于今怕对清秋节,莫趁轻寒上小楼。

——纳兰容若《无题》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初识纳兰是从街头泛滥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本以为是一个受伤的女子有感而发的词句。是的,容若,这个名字无非在向人们展示了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龄少女,后来才知道,容若,“容”取自《荀子。不苟》‘恭敬谨慎而荣‘,并由“成德”之名的由来——《易经》里惯用的文法加上“若”字。在此不禁为自己的知识面狭隘而感到汗颜。

很难想象,一个处于封建制度如此森严的时期里,一位有权有势的富家少爷,是克服了多少的困难,才能视汉文为母语。不可否认,明珠作为他的父亲,是很有远见的,然而真正吸引容若的却是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古代的繁文缛节,到历史冲刷以后的文化积淀,这一切都在吸引着容若,使他热爱,使他疯狂。

《纳兰容若词传》开篇的楔子先写了在容若生命中至关重要的3 个人,顾贞观是避免不了的,第二位就是他于三十岁所纳的江南才女,(Motivational model yuedu.mipang.com) 沈宛,第三位是严绳孙,一个大容若三十岁的“忘年交”。这三个人无疑在容若的诗词创作以及儒学汇编上,起了无法取代的作用,可是那又如何呢,容若在后人的眼里,总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个用尽了自己的纯真去爱生活的孩子。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后因皇子保成被立为太子,“成”字成了忌讳,成德从此改为性德,第二年,由于太子改名胤 礽 ,纳兰恢复其成德之名,实际上容若更中意自己将“成”作为姓,叫自己“成容若”。这样使他更有汉人的感觉。《纳兰容若词传》的作者用了《采桑子》中的一句“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来总结了纳兰的身世,的确,容若的一生,给人的感觉很不真实,接近于虚幻。

是否感情脆弱的人都经历过一段悲惨的故事呢?纳兰从儿时小表妹的进宫,到卢氏的难产而死,再到沈宛的离开。纳兰是那么的无能为力,他只能把对她们的缅怀和眷恋化为一首首的词。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这首词是容若负着欺君之罪的危险去见表妹的结果,当嫔妃们穿过宫门的一刹那,我相信容若的心脏一定停止了跳动,在那场纠结于梦幻与现实的重逢中,容若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吗?这个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只是过去了就淡忘吧,只留存浅浅的哀伤与叹息。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请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好一个“相看好处却无言”,时间就这样在两人中默默地流淌,沉淀了世上所有的声音。这应该就是容若和卢氏的生活最完美的诠释吧。

在容若的几段感情中,我最喜欢的也就是这段与卢氏的短暂快乐,它没有了少年容若与表妹之间的那种懵懂,也没有之后容若与沈宛之间的身不由己。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外国人在说“幸福”的时候用的词仅仅是“happiness ”,在我看来,幸福包含了很多,至少是物质和生活上的基本保证才有资格说幸福,可看了容若和卢氏的婚姻之后,我觉得我才是那个没有资格说“幸福”的人,而恰恰一个“happiness ”已完全说明了他们结合的意义。卢氏和容若有着相似的个性:温柔、纯真、孩子气。他们在一起的每个日子都值得纪念,卢氏问过容若在他认识的这么多字里面,最悲伤的是哪个?容若思考之后说是“情”字,卢氏笑着摇了头,轻声道“若”。因为凡“若”字出现,皆是因为某人对某事无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四
《《纳兰容若词传》书评》

《纳兰容若词传》书评

秋风轻卷书的页脚,手捧一杯淡淡的香茗。随着落叶起舞的步伐,薄薄的思绪穿过厚重的红尘烟火,飘向了那朦朦胧胧的青砖瓷瓦。

纳兰容若一个满腹书香气的多情诗人。在他刚满周岁的抓周中,随手抓了一只宝钗和一支毛笔开始,也许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惆怅与辉煌。《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便是以他为原型。但他们的性格又是不尽相同的。纳兰公子虽多情却也深情,从幼时的青梅被迫送进皇宫而初犯寒疾,一直到为亡妻悲痛泼墨写下的《饮水词》,我们都不难看出。只可惜,纳兰公子被困在那堵高墙里,饶是再怎样碧绿的杨柳也垂不出那青灰的高墙。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公子的一曲《木兰词》,究竟是触动了多少人的心。“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人生种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仿佛因这一句而涌上心头。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惊鸿一瞥定格念念不忘的美丽画面,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 果真如此,又怎么会悲画扇呢?但流光容易把人抛,又岂止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没有什么抵得住流年,再深的爱恨,也不过是万丈晴空下的一缕云烟,淡了些,散了些。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曲感慨凄凉的《浣溪沙》,让多少人为之落泪,好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比起纳兰容若,李义山算是幸运得多,当他问出“何当共剪西窗烛”时,是自知有“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而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我们读来尚且为之心痛,何况纳兰自己,更是字字皆为血泪。当时只是寻常的情景,现在只能拿来苦苦追忆。甘也好,苦也好,失去了便什么都不剩。

窗外的天依旧的蓝,好像纳兰公子这一生只是轻轻的来了,又轻轻的走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唯有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纳兰公子薄薄的呼吸,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五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化工1302 汤阳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纳兰容若

最开始就是被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吸引,“初见”有那么美好么?为何他愿一生都只如初见,能吟出此诗的人,是否也有说不尽的悲伤?于是我开始走进他的世界,才发现公子只重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后体重会立即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他本应该过着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却并不那么如意。他不慕名利,只醉心于诗词,对政治的不感兴趣也颇让他的父亲烦恼。所以说公子适合做一名隐士,隐在一个世外桃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望天上云卷云舒。容若自己不也说他不是一朵富贵花吗,或许他更想做一朵蒲公英,逃离了这金丝笼的束缚,自由的在天空飞翔。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无为谁春。”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会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我手写我心。每一个美男子似乎都拥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这与容若无关。人们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容若呢,上帝似乎发现为他开的门太多,所以在他成年后关上了那么多的门,给了他那么多的磨难。“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这是容若伤怀亡妻卢氏的词。当他沉浸在要做父亲的喜悦中时卢氏却因难产而死,这无疑给了他重重一击。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怀恋着他和卢氏那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后生活。曾以为永恒的生活如同一道惊雷,断得彻彻底底,生生撕裂了容若的灵魂。从那以后容若的词作中便时常带着一丝哀伤,即便有了沈婉的出现,但没有谁能代替谁,沈婉代替不了卢氏正如容若代替不了元稹。或许是纳兰容若的一切都太绚丽了,所以爱情磕磕绊绊,上帝总会向人们证实他的公正。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那年容若31岁,仕途,情感已让他疲惫。他累了,一病不起,夜合花谢,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纳兰容若带着他的绝世才华告别了人世。

渌水亭荒,夜合花可无恙么?是忧是暝,是迷离是惆怅,记得公子当时讲过:

一出桃源梦便休,浮生忍时旧风流。

月从今夜圆还缺,心在他乡放即收。

丁令威来无故识,杜兰香去有新愁。

于今怕对清秋节,莫趁轻寒上小楼。

——纳兰容若《无题》

拓展阅读: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初识纳兰是从街头泛滥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本以为是一个受伤的女子有感而发的词句。是的,容若,这个名字无非在向人们展示了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龄少女,后来才知道,容若,“容”取自《荀子。不苟》‘恭敬谨慎而荣‘,并由“成德”之名的由来——《易经》里惯用的文法加上“若”字。在此不禁为自己的知识面狭隘而感到汗颜。

很难想象,一个处于封建制度如此森严的时期里,一位有权有势的富家少爷,是克服了多少的困难,才能视汉文为母语。不可否认,明珠作为他的父亲,是很有远见的,然而真正吸引容若的却是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古代的繁文缛节,到历史冲刷以后的文化积淀,这一切都在吸引着容若,使他热爱,使他疯狂。

《纳兰容若词传》开篇的楔子先写了在容若生命中至关重要的3 个人,顾贞观是避免不了的,第二位就是他于三十岁所纳的江南才女, 沈宛,第三位是严绳孙,一个大容若三十岁的“忘年交”。这三个人无疑在容若的诗词创作以及儒学汇编上,起了无法取代的作用,可是那又如何呢,容若在后人的眼里,总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个用尽了自己的纯真去爱生活的孩子。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后因皇子保成被立为太子,“成”字成了忌讳,成德从此改为性德,第二年,由于太子改名胤 礽 ,纳兰恢复其成德之名,实际上容若更中意自己将“成”作为姓,叫自己“成容若”。这样使他更有汉人的感觉。《纳兰容若词传》的作者用了《采桑子》中的一句“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来总结了纳兰的身世,的确,容若的一生,给人的感觉很不真实,接近于虚幻。

是否感情脆弱的人都经历过一段悲惨的>故事呢?纳兰从儿时小表妹的进宫,到卢氏的难产而死,再到沈宛的离开。纳兰是那么的无能为力,他只能把对她们的缅怀和眷恋化为一首首的词。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这首词是容若负着欺君之罪的危险去见表妹的结果,当嫔妃们穿过宫门的一刹那,我相信容若的心脏一定停止了跳动,在那场纠结于梦幻与现实的重逢中,容若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吗?这个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只是过去了就淡忘吧,只留存浅浅的哀伤与叹息。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请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好一个“相看好处却无言”,时间就这样在两人中默默地流淌,沉淀了世上所有的声音。这应该就是容若和卢氏的生活最完美的诠释吧。

在容若的几段感情中,我最喜欢的也就是这段与卢氏的短暂快乐,它没有了少年容若与表妹之间的那种懵懂,也没有之后容若与沈宛之间的身不由己。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外国人在说“>幸福”的时候用的词仅仅是“happiness ”,在我看来,幸福包含了很多,至少是物质和生活上的基本保证才有资格说幸福,可看了容若和卢氏的婚姻之后,我觉得我才是那个没有资格说“幸福”的人,而恰恰一个“happiness ”已完全说明了他们结合的意义。卢氏和容若有着相似的个性:温柔、纯真、孩子气。他们在一起的每个日子都值得纪念,卢氏问过容若在他认识的这么多字里面,最悲伤的是哪个?容若思考之后说是“情”字,卢氏笑着摇了头,轻声道“若”。因为凡“若”字出现,皆是因为某人对某事无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六
《读书感想--读纳兰容若》

读纳兰容若

读书不是一种任务,也不是一种责任,因为任务和责任都会让人有一种负重感,而读书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人生态度。有时工作上烦躁了,生活中不开心了,读一点自己喜欢的文字,会使自己平静下来,有一种在喧闹中独享静谧的快乐。读书,虽然不会使我们的容颜变得美丽,但会使我们内心更美,更大气,有荣辱不惊的气魄,过一种有品位的人生 。读书充实自己,更充实人生。

我喜欢读诗词和散文。席慕蓉和纳兰容若是我最喜欢的。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纳兰容若及对他词作的一点认识和感悟。这个人物说实话,他很大,很重。任何的文字在他面前都显得那么粗浅。我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么请大家从我的介绍开始吧。

提起纳兰容若,我们最先想到的是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因为喜欢这句词,故而喜欢纳兰容若的。

那谁是纳兰容若呢?纳兰性德,你也许听说过。其实他们是同一人。下面让我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吧。

容若其实是纳兰性德的字。他的原名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的父亲你一定听说过。他是纳兰明珠大学士。他父亲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声威显赫的著名官僚,纳兰容若家族十分显赫,隶属满洲正黄旗,是满朝初年满族中八大姓氏里最风光最有权势的家族,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容若才思敏捷,文采斐然。容若从小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

忘,数岁时就学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18岁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考中举人,19岁又准备参加会试,却因突然犯病,身体不适,考试作罢。在容若22岁的时候,他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这次成绩让容若得到了康熙帝的赞赏和亲睐,康熙帝后来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不久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御前侍卫是风光的,可以常伴帝王身边,容若相貌堂堂,文才武略都很了得,经常与康熙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这样的生活很是让人羡慕。

可惜容若并不满足,他虽然有着奇才,却并不留恋官场,他在内心深处是厌倦官场的庸俗,他无心功名利禄,只想获得自由,过无拘无束的生活。

可惜世事难两全,多次受到恩赏的容若难逃圣恩,纵使有归隐之心,家族也难以成全他的心愿,为了家族的荣耀和发展,他只能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留在自己不愿意留的地方。所幸的是,在容若20岁的时候,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成婚后,夫妻恩爱,美满的婚后生活给容若的人生多少带来了一些安慰。可好景不长,婚后三年,卢氏死于难产。爱妻的离去,给容若精神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容若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卢氏的死亡中挣脱出来。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度过短短三十一载的岁月,岁月在容若这里如此之轻,又如此之重。

一生挣扎在富贵与自由、家族与爱情之间的容若,历经悲观心态,走完了人生之路,而他留给后人的除了无尽的哀叹与惋惜之外,还有那宝贵的《纳兰词》。纳兰词每一首都是缘情而旖旎,道出了真挚的

情感。这让世人沉浸在他的词作中,无法自拔。近代著名的学者王国维高度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之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周颐誉其为“国初第一词人”。可见容若词作影响之大。 我没有读过多少诗词歌赋,没有很深的文学涵养,甚至可以说,纳兰容若的有些词需要仔细的品味,需要反复的推敲才能读懂。但是,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月到西南更断肠。”“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等等词句时,我好象读到了纳兰容若的非凡人生,读到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怀、真诚的性情和人生的无奈。

下面我想通过纳兰容若的几首词作来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

纳兰容若的词作充满了凄婉哀厉的情调,形成了个人与社会现实十分明显的矛盾。那么有人会问是什么原因让他的词有着悲婉的情调呢?大家都会认同痛苦是铸就绝美诗句的源泉,同样的道理,悲苦之情也可以铸就出凄婉哀艳的词,纳兰性德经历过爱情的丧失,感悟到家族的兴亡,承受着理想和抱负不得实现的悲苦,扈从生活让其厌恶,政治生涯带给他的不是得意,而是彻底的绝望,这铸就了他内心深处的哀苦。

在《纳兰词》中,终笼罩着一种悲凉、忧郁令人不忍卒读的气氛,诸如“断肠”、“凄凉”、“惆怅”、“悲苦”、“憔悴”、“愁”、“恨”、“泪”之类的字眼,触目皆是。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首《拟古决绝柬友》的〔木兰词〕。在这之前我想插一小段关于纳兰容若的爱情经历:

他一生有过两次婚姻,原配卢氏死得很早,之后,纳兰性德又续娶了继室官氏。有关他两次婚姻的具体情况我们都不得而知,但从他记录和描述婚后生活的词章可以看出,他与卢氏、官氏夫妻之间感情甚笃,婚后生活甜蜜幸福。但关于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女子:一是纳兰容若从小定情,青梅竹马的表妹,二人成婚前,表妹被选入宫,成为皇妃,这段恋情就此夭折。第二个便是江南才女沈宛,此女聪明美丽,知书达理,容若对她十分珍爱。而沈宛只是个民间普通女子,门第悬殊令二人无法结合。最后沈宛只能忍痛离去,回归江南。二人之间的这段有始无终的爱情成为了钱千古绝唱,令人哀婉。

下面来让我们看这首《木兰词》他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事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诗人以一个被抛弃的少女的口吻进行诉说,充满了哀怨,以“只如初见”开头,表明对负心人的爱恨交集的复杂心理,以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指责“锦衣郎”负心薄情、忘恩负义,违背了两人当日所订的“比翼连枝”的誓言。这些话站在对方立场说出,更表明了他的自责之痛。

从纳兰容若的爱情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漩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但是他也有报效国家的词作:比如《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是纳兰容若作为御前侍卫扈从皇帝北上的一首词。他第一次见到了塞外呼啸的寒风,鹅毛般的大雪。这雄浑的北国风光,让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触动,素以素来清丽哀婉的词风,也随之一改。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首《长相思》在忧郁中散发着一股豪迈的,欲给报效国家的慷慨之情。 透过这些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不能如愿,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漩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历史中,后人的心里了。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七
《读后感》

爱与哀

——读《纳兰词传》有感

他一直受皇帝的宠爱,他的父亲又是权倾天下的大学士明珠,他的俊彦性格更从无在官场树敌之事,就连宫中的奴婢也喜欢他,热爱他,开他的玩笑。但是,他依然疲倦,他卷了,累了,渴望退下来了。就象天空虽然广阔艳美,但不会被鱼儿所羡。他要辞官,他要去寻他的红楼,但红楼又在那里,梦又在何方?“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那么,他所思念的到底是一个真实的红楼,还是一处虚拟的红楼。流芳百世的红楼梦,令人叹息的人生百态。正如康熙所说的:这就是容若人生的翻版。他有可遇不可求得的爱情,他有出色的文采武功,他是真正的八旗子弟,他生活无忧,管运通达。可是,他不快乐,他的心游离在喧闹之外。最终,他在风华正茂之时,匆匆离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是我对纳兰的第一次邂逅。

那时的我仅仅将其理解成为爱情已逝,佳人不在,物是人非的悲凉感叹而已。可是后来,当我再次品读这《纳兰词传》时,我才领悟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不仅是爱,甚至于我们每日奔波于其中的人世。

虽然在《纳兰词传》中,将这首词理解成为纳兰感慨友人离去,盛宴难再的场景。但是纵观纳兰一生的际遇,我却觉得纳兰伤的也许是他对于周遭对于一切的认知。纳兰,纳兰容若。一个人世间最悲凉的词,竟然一语成谶说尽纳兰悲伤而有纯洁的一生。

但凡提到“若”便是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人完全没有期许,仅剩无尽的绝望和悲凉。期许“若”不过是期许空泛而悲凉的苍茫,没有未来没有尽头。现在的我们早已在白话的浸淫下,将若字演化为如果。但即使这样,一个“若”字仍能让顿然心痛,顿然哀伤。人生没有如果,如若永远只是飘渺的如果。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这是纳兰伤怀妻子卢氏的悼亡之词,一句当时“当时只道是寻常”竟会让我有垂泪的辛酸。纳兰说“当时只道是寻常”怀恋着他和卢氏那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后生活。在爱与性方面,我很难接受一个人爱着一个人时和另一个人发生一段无关于爱的缠绵。但是对于纳兰我却不难说出一句苛责。纳兰纳妾续弦,却从来没有忘记过卢氏,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说的是那段以为会长久,以为会永恒的生活。就那样如同一道惊雷,断的彻彻底底,生生撕扯出了纳兰所有关于爱的所有魂灵。纳兰没有死,却已经不再是那个为妻画眉的纳兰成德。

如果你问鱼,什么是对它最重要的事物。也许是一块七彩美丽的石子,也许是一株身形妖娆的水草,甚至也许是一丛河边妍丽的花草,但却不会是水。有人说没有人知道你多么爱身边的那个人,只有当他和别人一起的时候。我们对于身边的一切,就如同水之于鱼一样,存在其中,恣意取舍,尽然就那样忽略了它的存在。

没有爱,纳兰也便不再了。也许沈宛的出现,重合了纳兰和卢氏最初的日子。但没有人能够替代别的任何人。沈宛替代不了卢氏,也正如纳兰永远不是元稹。沈宛回来乌镇,纳兰亦守着没有卢氏的世界。也许只有顾贞观能够理解纳兰心中的悲苦,关于爱的,关于仕途的。容若从出生就受到上天的恩宠,傲人的家世和倾城的才华,是渌水亭诗词唱和不可获缺的资本,但却是容若哀伤的源泉。

他是一个孩子,从来用最真挚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可是世界回他的只是世俗而肮脏的尘埃,遮住了他曾经快乐的笑容,留下无尽的忧郁和悲哀;容若之殇,也许是他逃离现实的所有悲伤的不二法门。

吾言,殇亦欢,爱与哀的纠缠时纳兰容若一生的命运。他的每一份爱情都纠缠着哀伤,你说他恨吗?恨世间的不公,恨命运的捉弄。但是,他是真的恨吗?恨他的心上人就这样将他们的梦砸碎在这个曾经的家里吗?不是的,他只是在感叹,感叹命运同他的人生开的这个

不大不小的玩笑,他所拥有的一切,不是与他的志向相反就是注定了他为了他的出生必须放弃他所爱的一切,他只是无法忘怀,因为他太在乎了,一次次的放弃,一次次的无能为力,他已经累了,纵然他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在这个他不爱的世界里,唯一能带给他快乐的玩偶他都保不住,他还能爱什么呢?他又如何去恨?恨自己,还是恨现实。他只有站在那,静静的回忆,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所有感慨。

无论是爱,还是哀,两者都不可或缺,因为只有它们才能铸就那个纳兰容若!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八
《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之个人总结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雨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变。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 中,恩情中道绝。

浣溪沙·寄严荪友

藕荡桥边理钩筒, 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十岁冬郎: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

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一) 回久”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二)

剑栈风樯各苦辛,別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上元月蚀

夹道香尘拥狭斜,金波无影暗千家。 妲娥应是羞分镜,故倩轻云掩素华。

上元即事

翠 银鞍南陌回,凤城箫鼓殷如雷。 分明太乙锋头过,一片金莲火里开。

二十岁冬郎:

咏史(之四)

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势浸淫。 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事魏心。

二十一岁若容:

柳枝词

一枝春色又藏鸦,白石清溪望不赊。 自是多情便多絮,随风直到谢娘家。

华藏分千界,凭栏每独看。 不离明月鉴,常在水晶盘。 卷雾舒红幕,停风静绿纨。 应知香海窄,只似液池宽。

春柳

苑外银塘乍泮冰,柳眠初起鬓 松。 谢娘微黛轻难学,楚女纤腰弱不胜。 袅雾萦烟枝濯濯, 风困雨浪层层。 絮飞时节青春晚,绿锁长门半夜灯。

茉莉

南国素婵娟,春深别瘴烟。 镂冰含麝气,刻玉散龙涎。 最是黄昏后,偏宜绿鬓边。 上林声价重,不忆旧花田。

二十二岁若容:

柳枝词

水亭无事对斜阳,宛地轻阴却过墙。 休折长条惹轻絮,春风何处不回肠。

落尽深红绿叶稠,旋看轻絮扑帘钩。 怜他借得东风力,飞去为萍入御沟。

2012-6-5 accuracy0000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篇九
《纳兰容若词传》

说到纳兰,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纳兰容若,而许多人知道纳兰,却是通过了那些带着“戏说?成分的影视作品而知道的,真正读过纳兰词的人都几个?更不要提背了,所有的人恐怕抓几个人出来,也许只是知道“人生如之如初见”这样的一句而已吧,而且还错认为是在说爱情的词句。 是这样的可悲,纳兰的灵魂,纳兰的风骨,都在慢慢的随着娱乐至死的时代而渐渐地远去。 看到现在的一些诗词书,其实许多人都是不懂得纳兰的,在作品中也多少增加了一些读者所喜闻乐见的东西,从而破坏了整体的图书的美感,也导致了现在的这种“纳兰热”的现象,纳兰热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当纳兰变成了众人所娱乐的对象,当街角的大?都在仿佛如讨论韩国肥皂剧一般讨论纳兰的时候,我知道,我们那个真正的纳兰其实是死了。 变得更加的小众起来,他们不屑和这些世俗的大众化文化融合,也无法融合,在面对所有人的不解之中去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着对文化的再造所带来的一切痛苦。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这个时代,不仅仅是因为娱乐,更多的是没有一本真正的可以称之为研究纳兰的大众化兼学术化完美结合的一部作品的出现,将纳兰文化真正的以系统化的方式传播着所有读者的图书。 就这样,我们等了多少年,终于等到了这部《纳兰容若?传》。在看到她的第一眼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书值得买,在淡淡的封面上面,是一种文化完美的融合,古朴典雅,却不是去原本的古典意味的同时尽量的考虑到了所有的读者,采取了现代最完美的设计理念。在我这样对图书整体设计非常读者的面前,她是无可挑剔的完美杰作。 如同书中的那个人一样,完美,典雅。 永远如同一只淡然的孤鹤。 纳兰,那个人,终将在所有的人面前展现他的孤独,他那高傲的精神,他那纯真如稚子的性格,他那完美的追求和他那感人的爱情。 书中采取了不同于其他书的?式,用了十幕来完美的诠释了纳兰的一生,那完美的一生。 如腰封上面所写的那样: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绝不暗淡或沉沦。 在这本书中,我们所看到的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纳兰,他将向世人展示的另一种完美。 纳兰的一生是完美。 打开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看到了那个身着白衣的君子,走在烟雨迷蒙的江南,挽着他的灵魂。 前面的前言叫我看到了真正懂得纳兰的人,纳兰只有一个灵魂,而这21克的灵魂,却延续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影响了几百年来的无数后人? 纳兰,是一个神话,而我们的这部作品,则是解读纳兰的一个

神话。 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是按照纳兰不同时段的诗词来解析的一个完整的如人般存在的纳兰,他有着欢乐,有着伤心和苦恼,有着更多的无奈。 在爱情,友情,仕途这些面前,纳兰有着不同我们的选择和不同我们的更多无奈,他是如此的追求完美,心理如同稚子,在这一切的面前,他不得不面对抉择,在灵魂的抉择之中他是如此的痛苦不堪,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被书中的每一段描写所深深的打动,我们所看到的是那个也会痛苦的纳兰,是那个真正作为?缩存在的纳兰,而不是简单吹捧他的神话。 纳兰,传奇的男子,却终究是人,也有着人的痛苦,还是尤胜常人的。 那种痛苦,无法言明。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纳兰看到了许多,他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却不屑与之为伍;他看到了宫廷之中的各种无奈,却无法排解心中的苦闷。 纳兰,更多的是一个感性的才子,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而不是那个影视剧中的以谈情说爱为己任的宦官子弟。 书的背面有着这样的一段话: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嚣之外;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一生却未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 这样一位几乎拥有时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纳兰,这真的是你么? 也许,我们所了解的你,也不过是一个假象吧,我们都曾经以所谓的了解你为自己的荣耀,却不知道,你本身就是不被人所了解的,而我们最也只能是从后人的口中知道那些关于你的事迹吧,而在这本书中,用的是小说的笔法,却在无数的经过严谨的考证之后的所得出的那个历史之上,深度的为我们剖析了你。 你游离在整个世界的喧嚣之外,心淡然如水,在这样心态下,你却忧心着,你忧心的是整个天下,是那落拓文人身上的豪情,是那街角孩子眼中的迷茫,你所忧心的,是整个世界的责任,而你却固执的将这一切都自己默默的担负,你在这样的负担之下,却没有心态扭曲,依然的平静。只是那内心的波澜却不为人知。 无数个夜晚,我们在哀叹你和沈宛的爱情的时候,你?却如此的痛苦,在所有的条件面前,你们面对的是一个相同的结局,而你,毅然决然的写下了那首千古名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那个时候,想必你们都是没有世界的苦恼,可是相爱的吧,只可惜,你们之间,相遇的那天已经结束了。 在写下这首词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纳兰的心在滴血。 为了那无法延续的爱情,为了这许多多

的无奈,为了一切的一切。 你孩子般稚气的内心,超越了风,超越了光,你走在了诗词的前面和后面,你纵横在历史之中,变成了那一捆捆的词卷。你是如此的走了,如此的安静平淡?奇。 只是,你必将成为传奇。 我在这部书中终于窥探到了你的内心,你那庞大的理想,你那坚强的意志,你那淡然的风骨,都随着这部书的尾声而深深的刻画在了我们的心上,我知道那个我所喜欢的纳兰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样,他多了一个灵魂。 重达21克的灵魂。 而这个灵魂,正是这部书,这部完全揭秘了纳兰的《纳兰容若词传》。 在纳兰词的唯美之中,我们走进了一代才子最孤独的内心,去感受到了诗词的力量。在体味了美好的故事的时候,对未来的人身充满了快乐的向往。 这样独特而美好的阅读感受,也许正是书的腰封上面所说的那样吧:以人生注解诗词,以诗词注解人生。纳兰如是,我们的这部书亦如是。 诗意人生,书写性灵 ——评《纳兰容若词传》 冬郎那幽幽哀怨的目光紧紧抓住了我,是怨、是恨、是悔,还是此情未满的复杂情感,我不得而知,只是我心颤动了,是你对表妹、亡妻卢氏的一片深情, 那种在爱情上“虽九死其尤为悔”的执著和勇气,既让我佩服又让我感动。 一、难忘初?: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表兄妹,本以为可以喜结连理,命运弄人,表妹却被选入宫,咫尺天涯,那种刻骨的无助,深深地刺痛了你。国丧之际,你买通一名喇嘛,换上僧装,混进了入宫操办法事的队伍,这 是死罪,你知道,为了能见表妹一面,你做了。“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还回阑叩玉钗。” 二、痛失爱妻:当时知道是寻常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遥想当年,春光足足,春意芳芳,你们诗词对垒,酒浓茶醉,胜如为你梳妆,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却晓得当时笑语……那些点点滴滴平凡夫妻的快乐,回忆起来,才觉得那么的爱入肌骨,痛彻心扉,想起来,分明只是些寻常日子寻常琐事而已。本以为会天长地久,命运再次弄人,你们阴阳相隔,人各一方,屈指算起,在一起的日子竟不过三年多。 冬郎,容若,你这辈子爱过这么多,最后悲伤的却是你自己,何苦,何苦啊…… 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竟要生生夺去你仅有的一点幸福……表

妹、卢氏一一别离,留下公子孤寂的前行,那抑郁、哀怨的目光再一次通向远方……我败给了开头的21克 这是西方的说法吧 希望写手们正视历史正视词人 如果你写的是传记 就应该做大量的历史、文献之类的准备 而不是肤浅的个人情感独白 纳兰不是你销售的产品 你也不是那个卖词人的文案 读者也没有义务为写手们那些主观色彩浓重的无聊情感埋单 ps 如果你是狂热的热爱历史,想了纳兰传记学术方面的内容,请绕路 如果你喜欢无病呻吟、悲花探月附庸风雅,并热爱安妮宝贝之流,那么此书正是你的菜!

相关热词搜索: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词传书评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337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