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赤兔之死读后感

赤兔之死读后感

2016-01-16 10:44:4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一《读后感》 B、第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赤兔之死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一
《读后感》

B、第一块: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成语、语病、语序、标点的选择题,以及诗词古文的背诵填空。不要忽视这几题选择题,语文拉分不如理科多,10分的差距就算很大了。选择题就是奠定你语文分数基础的一块。4题里面错个两三题,总分绝对高不了。这一块方法真的没什么好讲,纯粹的平时积累。大家可以利用早读时间,来看看练习册上总结出的字音成语,默写一篇必备诗词古文。但是我想提醒你们一点,高考字音字形和成语,不乐意考生僻的,你们也一看看本省5年的高考题,感受一下它考的都是什么类型的字音成语,一般而言都是常用并且容易弄混的。还有,除了看之外,更重要的是练习。做题是提高这一块最快的方法。把你手上所有有基础题的练习拿出来,每个语文早读做15题左右。最重要的是,当遇到你不会的或者是做错的,一定要把那个词抄在笔记本上,写上日期,隔天复习。记住,不是抄题目,只抄你不会的那个词。这种方法,语病题可以不用。每个星期只做一种题型。第一个星期字音,下一个星期成语等等。轮完了之后,再来一轮。直到能保证基础题只错1个以内为止。比如一模之前,我的早读时这样安排的(我说了我不理英语早读,英语我下午做,早读全部给语文),仅供参考前10分钟,默写一篇必背古诗词古文,并改错。中间15分钟,先复习昨天做题错的或不会的字音或成语,然后做20题字音/成语/语病题最后5分钟,对答案,把不会的和做错的,查字典,抄在本子上C、文言文语文提分慢,除了文言文。如果是有同学文言文还很差的话,应该优先提高这一部分。要提高文言文,上课听课是很重要的,平时练习也很重要。而那些语文练习册里,总结的实词意思,看看就好,你记不住,也没办法灵活运用。你们应该准备一个语文笔记本(最好活页本),然后在平时练习文言文的时候,把平时做题见到和上课老师讲到的古文字词和它的意思写下来。然后下次如果再见到同样的古文字词,但是又有不同的意思,就在第一次写的之后再补上去。我的笔记中,有很多古文实词,它们往往有很多种意义,但这不是我一次就写全的,而是通过做题遇到的含义,一次一次补全的。这样的笔记,记忆深刻,而且自己能运用到做题之中。各位发现了没有?这就是我在前面化学中提到的第二种总结方法,在语文就是这样运用的。前面讲的是实词,而一些虚词和顾问句式结构,自己很难总结,就一定要看练习册上的总结。一般他的总结后面都是有例子的,尽量去理解和记忆。我中午的时候,

会有20来分钟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我做一篇文言文。这样做了一个月,以后考试中的文言文,所向披靡。在此顺便介绍几个考场技巧。在考文言文的时候:1、如果你们看到后面选择题中有类似于“下面对于原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这种问题,先看一看选项,下面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不对,其他的就可以帮助你理解原文2、先看让你翻译的句子和字词,然后再回去看原文,看的时候把需要翻译的地方划出来,一来提醒自己注意,二来往往需要翻译的句子都是本文故事情节的关键所在。高一高二的同学,我推荐你们两本书《史记》《古文观止》,都是不枯燥的古文书。原著太长,推荐市面上的精华版,薄很多,有翻译。看完之后你的古文语感会好很多。如果有兴趣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看看《三国志》(不是三国演义啊!!!),我个人非常喜欢,但是比较难懂,对基础好的同学推荐。2010-3-21 21:52 回复 ~茉茗~ 733位粉丝 22楼D、诗词鉴赏。其实这一部分是整张语文卷子难度设定最高的地方,一般第二问都是E级难度的题目。老实说,这一块这的没什么可以稳定保证高分的办法,纯粹是为了让文学素养很高的同学有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所以呢,它的分值也是很少的,一般都是6到7分。而走课内途径的同学,能拿到4分算不错。都说语文提分慢,诗词鉴赏就是其中最慢的。同学们就不要太纠结于这一快了,付出的时间和得到的分数不成正比。但是也是有几个诀窍的,用上它们,至少保证你4分。。。第一、其实大概做多了诗词鉴赏会发现,问的题目不外乎那几种。手法、意境、中心思想、炼字,这几种是考的频率最高的。这一部分由于太死板了,练习册上都已经帮我们总结了这几种问题的答题模式,就不用我们自己通过练习来总结了。当然,首先要把诗词鉴赏的基础背下来。艺术手法的分类和定义,常见意象所反应的中心思想等等,这些练习册上都会有所总结。然后再做适量的练习,练习使用这些答题模式和基础概念。第二、读诗的时候,首先要能准确的掌握它的中心思想。如果这一点弄错了,但题目肯定就答不对。一般诗词的中心思想比较好确定,但是高考。。。其实就喜欢考中心思想不明确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当无法明确确定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感想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1、看诗词的名字和后面给的注释。比如,如果题目写什么“送别某某某”那肯定表达的就是惜别之情。如果注释写“某某年,作者被贬谪到某地”,那么作品一般就是表达壮志未酬的痛苦之情(当

然可能是表现自己遇到挫折后仍然和关豁达的心态)。2、看作品整体感情基调。这个一般看了些诗词的人都能感觉出来大概是喜是悲。这一步主要是做奠定基础。比如两首诗都出现了春花或新柳,我们就可以凭借感情基调判断出是赞美春天赞美大自然,还是以女子的语气,感叹春光易逝红颜易老。3、看作者。这个肯定是要针对有名的作者了。如果这个作者是我们所熟悉的,看一看诗词的大概方向和感情基调,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写作习惯,中心思想和手法风格都八九不离十了。比如温庭筠,基本不用看诗词,一看到他的名字,肯定风格就是华丽旖旎,中心思想也一般就是对世间情感的歌颂之类的。所以平时多读一些诗词,也是有好处的。4、最重要的来了:看意象诗词中一定都会出现一些典型的意象,而这些典型意象所代表的意思通常都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它们可以直接反映出作者想表达的心情。这些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总结。比如出现燕子的话,通常反应三种情感:1、对大自然和春天的歌颂;2、伤春悲秋 3、作者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叹还有很多常见意象,如红叶,秋花,采薇等等。平时我们做诗词练习,在对答案的时候,除了检查自己答题套路的不完善之外,还应该格外留意诗词思想和意象的关系,加以总结。E、作文(重点)首先,我要给你们一个观念,就算你有写《赤兔之死》的才能,人家也已经把那个专利先申请了,现在这个时候,写创新作文行情不好!!!要是你想安安稳稳上个大学,不是为了高考作文一鸣惊人突图个出名的话,不管你多么文采飞扬,不管你多么犀利独到,不管你多么有才创新,统统给我乖乖写应试作文!!!我知道混高考吧有很多很有才的孩子,你们看不起高考,更看不起高考语文,尤其看不起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我曾经就是这样的,所以我收到了高考作文20分的教训。所以,你们要参加高考的话,就一定要写你们看不起的八股文!!!送所有有才的,看不起高考的孩子一句话,是我在被逼写应试作文的时候,贴在我桌上的:想要做分数的主人,就要做应试的奴隶。你们自己选择。好了,做好了思想工作,下面开始言归正传。说到底,我们写作文不是要写最有文采的,不是最特别的,而是最符合高考改卷老师胃口的。2010-3-21 21:53 回复 ~茉茗~ 733位粉丝 23楼这一点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书写工整。你可以字不好看,但一定要工整。实在不行,你在格子下面放把尺子写,至少保证不会乱七八糟。但是每个省喜欢的作文是不同的。广东就

是喜欢观点明确,点题从头点到尾的议论文,文采很不看重。而我之前拜读过江浙的高考满分作文,不愧是文化大省啊,强调的就是文采和思想。至于你们自己省喜欢什么作文,当然我们最好的参考资料就是本省历年高考满分作文。这个书店有卖,网上也能查得到。我建议大家带着崇敬的心情,拜读本省三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看看整体大方向是什么文体,主要有什么特点。如广东省,绝对,百分之九十九得满分作文都是议论文,我也说过了,特点就是论据充足,善于点题,观点明确。你们就按照这种风格训练自己的作文。第一步就是分析我们需要训练的路线。确定了能的高分的风格特点,就要把自己向这个方向迈进。下一步就是练习。我个人建议大家一个星期写一篇作文,现在暂时先不需要定时,我们必须把质量作为第一步提高的对象。定时作文是你们4月中旬以后要做的事情。而练笔的题目,也不是盲目选择的。其实每个省命题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广东就喜欢考话题作文和新型材料作文,题目的意思很直白,一般都是说理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题目。而江浙的题目就很有文采,很感性,内涵很丰富,对题目的理解可以有多个理解角度和深度。(在此羡慕下江浙的孩子。。。要是我在你们那,作文就高分定了。。。)而确定了本省的命题风格,当然就是要挑选这种风格的题目进行练习。当然,练习完之后,一定要找语文老师批改,花半个小时听听语文老师的意见。然后下一次根据他的意见进行改进。这一步,非常非常重要。就算练习频率比较低,也是很有帮助的。训练方法说完了,下面说一下自己总结出来的写作技巧。当然,我不是一个好的应试作文写手,虽然我对我的总结很有自信,但我并没有实践好,而最重要的还是你们要去好好膜拜和总结高考满分作文的写作方法。首先说一下针对不同类型题目的写作方法和对策。题目在我看来,分成理智型和感情型两种。而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的写作方向是完全不同的。一、理智型:如广东今年考的《常识》,就是典型的理智型题目。对于这种题目,不需要我们彰显文采,把你自己亲身的实例收起来,不需要我们以情动人,那是表错情。我们需要的,是宏大的名人示例,大气磅礴的文笔,最重要的要表现我们明确的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我们的目标是,用强大的写作气场说服改卷老师。但我们的时间,只有阅卷的45秒。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对,就是在阅卷老师45秒能看到地方,尽情表现自己宏大的写作风格和强势的说服能力。第一步,开头

,拿出最有气势的排比句。最好的就是那种一句一个事例的排比句,有一些用烂了的例子不能作为主体事例,可以在这里一笔带过。排比句过后,明确提出观点,点题。第二步:三个事例。最好都是不同风格,正面、反面,古、今、中、外,文学界,政治界,时尚界,经济界,等等这么多种风格,任选其三,不要重复。而且尽量选择不常见的。顺序由浅入深。比如有一个很好的顺序大家可以参考:1、古代文人,2、近代政治家,3、将题目引申到整个国家或者世界。这是我用烂掉的一个议论文顺序,但是百试不爽。事例尤其重要的是,要精炼。一个实例,150字之内要说清楚,直接说重点,铺垫背景什么的就免了。而最重要的,每个事例过后,都要基于这个事例点题。点题不要死板,要灵活多变。最好三个事例的点题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工整,由浅入深的排比句。这一部分是主体,大家要好好练习。至于事例的来源,纯粹靠积累,不要问我怎么办。第三步:结尾。还是点题,最重要的就是,有很大气文采。如果实在不能有个响亮的结尾,就把刚才三个事例后的点题句抄一遍,然后最后用一个对偶句单独分段。结束。2010-3-21 21:53 回复 ~茉茗~ 733位粉丝 24楼好,理智型作文讲完了。其实这个比较适用于全国绝大多数高考应试作文,比较容易拿高分,也比较容易训练。如果有个题目两种类型的风格都可以写,那么我首推理智型。下面讲感情性的,我就稍稍简略一点。感情型的作文,我不太建议大家写,因为难写,也难训练。除非你是文学素养很高的,平时文采就很好的同学,并且你们省的高考是比较欣赏文采内涵的作文。我简单说一下,主要是对比与理智型作文的不同,提出几点建议。一、开头禁用排比。排比句是什么,是高考用烂掉的修辞手法,是赤果果的应试八股文第一股。如果你要写文采内涵的作文,就一定不能让别人看出你是在写应试作文,首先就不能用排比句。尤其是那种一句一个事例的,全文禁用。最好的开头是什么,化用诗句。把一首既符合题目,又有点名气(但也不能妇孺皆知)的诗词,用你最最有灵气的文笔,描写出来。里面要有明显化用的痕迹,最好是现代诗的笔调。二、不能全文都在抒情,要有适当的事例。但是与理智型作文不同,不能用太理智的,最好只用两种事例:文人事例,自己亲身经历。这两者的顺序就不用我说了吧。情感性的作文,就是要感动阅卷老师,由大往小写,写到自己感受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渲染。可以模仿《最小说》里面那种“仰望天空45度,一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二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黎紫莹

《三国演义》在文学上的地位,是众所周知的。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不似《红楼梦》般“太过写实”,也不似《西游记》般“天马行空”的创作,也不仅仅像《水浒传》般塑造人物形象,它在记述历史的同时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对人物塑造的同时也描绘了战场上的精彩绝伦的斗智斗勇,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在《三国演义》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其反映了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在这一点上我也感到不认同和遗憾。作为一部出色的小说,我认为每个角色应当让读者“又爱又恨”,带有矛盾性,因为这样才能更加真实的反应人性的多样性,才能使角色更加饱满。而《三国演义》在这一方面却稍有缺陷。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缺陷,才能如之前所说,反应了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所笼罩的封建的思想。

在塑造人物方面,作者罗贯中也集中表现了刘备的仁,关羽的义,张飞的忠,诸葛亮的智,赵云的勇等等,赞颂了仁、义、忠、信、智、勇等优秀品质。写人物的命运,也多悲哀,却各有不同:刘备集团“匡扶汉室”理想的破灭、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无不令人感到震撼和遗憾。同时,在描写人物在战场上的表现时,除了描写壮士之勇,更描绘了谋士的足智多谋,突出了“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除此之外,在描写每次战争时,作者的风格是描写胜方更胜一筹但不写败者蠢笨无能,在这一点上,是许多小说所不能及的。

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有几位人物,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最让我钦佩的,莫过于关羽,关云长。首先让我惊叹的,就是关公的温酒斩华雄。记得那句豪气万丈的“某去便来”,短短四字,所包含的气概不言而喻。曹操对关羽赞叹不已,想要纳云长为己用,可惜云长忠心不二,义气当头;张飞的勇猛而无谋,恰恰凸显了关羽的沉稳冷静。还记得关公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面对曹操的挽留是毫不犹豫,也分毫不收曹操的奖赏;还记得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其中一篇古白话文《赤兔之死》,作者将赤兔人格化,以赤兔之口赞扬了关公的诚信,感人肺腑,若赤兔真能开口,一定也如作者所言吧。还记得那华容道义放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所有的事件,都指向一个终点,那就是——谁敢横刀立马,唯此关大将军!

曹操的“奸”也是贯穿了《三国演义》的一种存在。曹操性格中的“多疑”,也是众所周知的。“疑人不用,用人还疑”是他最大的特点。书中第三十回,曹操与袁绍久战不下,曹操的军粮已尽。许攸是曹操的故友,原作为袁绍的谋士。由于许攸谏袁绍趁曹操粮尽出兵失败,于是这一夜,许攸潜行到曹操营中,准备“弃暗投明”。许攸故意问曹操军粮尚有多少,曹操先说“可支一年”,许攸否定了,曹操又说“有半

年耳”。此时许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曹操便马上挽留道:“可知三月尔”。许攸便笑道:“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于是曹操“附耳低言”曰:“只有此月之粮”。这前前后后总共四答,却无一句是真言。然而曹操不仅是作为“乱世之奸雄”,同时也是一个“治世之能臣”。曹操所显露出来的军事头脑,政治头脑甚至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

还有赵子龙的“勇”,“赵子龙单骑救主”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赵云先是仅凭一人之力,杀入敌阵,再是手抱阿斗,突破重围,“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泉涌”。有诗云:“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然而,子龙也不是“有勇无谋”之徒,在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可见,赵子龙的是一个文武双全猛将,忠勇兼备的忠臣。

然而,相对而言,我对诸葛亮和刘备的感情似乎并没有如此浓烈。也许是因为玄德的“仁”太“无懈可击”,孔明的“智”太“难以置信”。只是可惜,当刘备拥有了一个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的蜀国不久,却含恨病逝,皇图霸业终究化为乌有。更是可惜,诸葛亮难得“择”了一个世上最贤明的主,却不能助他完成复兴之业。最可惜的是,神机妙算的他,却无法算出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凄凉结局,聪明绝顶的他,却无法化解“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悲哀„„谈到诸葛亮,我又想起了那个卧病在床的周瑜,想起了他无比悲愤的那句“既生瑜,何生亮!”许多人评论道,周瑜是因为气量太小,所以终不成大事。只是,在诸葛亮面前,若是作为对手,敌人,又有多少人可以坦然说自己心中丝毫不存一点的嫉妒呢?“凤雏”庞统当初也是因为对诸葛亮心存嫉妒,不听诸葛亮的劝言,以至于葬身“落凤坡”。诸葛亮的完美,又何尝不是一种缺陷?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它是一部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虽然我为其中人物的“极端化”感到可惜,然而这也正是《三国演义》所独有的风采。正是因为这种“缺陷”,才使得诸葛亮的“智”成为传奇,才使得关羽的“义”流芳百世,才使得刘备的“仁”无人不知„„也许,这也可以称之为“缺陷美”吧!

读《三国演义》,识传世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诸笑谈中!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三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演讲》

大家有没有知道为什么是我上来为大家讲解读后感受?说好听的你们不上网,说现实的你们就不关心国家大事。我几天前在群里得瑟,吹了个小牛,被咱导师当场抓获,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此,我首先感谢导师给我这次机会,其次捎带鄙视一下伟哥,原因王伟自己解释。好了,言归正传,以上的开场白是为了让大家该放松一下,不要紧张。下面开始说正事,补充一点,我说的大家不用都记,捡重点的记录就行。天气渐渐地冷了 ,女同学都开始在毛概课上织毛衣了,我不会织毛衣,也没人送我。那我就玩围脖(微博)吧。今天早上打开微博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条博语“我故意努力学习,我故意努力工作,我故意勤俭节约,但我绝不是故意买不起房子”。大家不要笑,发表此条博语的应该是北漂中的蚁族,大家知道蚁族是什么意思吧?刚毕业时大家都怀着雄心壮志。认为毕业后5年应该能成为中层领导,即便不能成为领导至少也是月薪五千以上。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事实并非如此。5年后,你很可能没有成为领导。月薪也没有达到5千以上,你多的不过是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所以就产生了蚁族,一群力量弱小,艰难维系生存的人。比如北京典型的蚁族聚居区,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唐家岭”,可是就在2011年6月,唐家岭也被拆迁,由此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蚁族的去留问题。并且应当引起关注的是“蚁族大龄化”趋势明显。他们不仅包括刚毕业几年的学生,更有30多岁的中年人。许多人可以像杜拉拉一样努力,但却没有她那么幸运。比如前一段时间的女职员过劳死事件,当然我个人对死因还是有所怀疑,但是她得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确实很有代表性。所以有人说前30年是用健康换金钱,后30年用金钱换健康,这句话描述的很对,但是这么做对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渔夫和阳光的故事(讲小故事)。当然有的人说如果可以辉煌一次,少活几年无所谓。那么我请问有几个比乔布斯辉煌的,他于2011年10月5号逝世,享年56岁,死因:胰腺癌引发的呼吸骤停。诸位想一想,他是否无憾。如果可以,他会提前注意自己的健康问题我相信。插播一个小广告,在此我还要为一些人惋惜,比如国家举重队廖辉,前天被国际举重联合会禁赛4年,到2014年9月30 ,这将意味着与伦敦奥运会无缘,大家都 猜到了,兴奋剂,慢性自杀,运动员就正的健康吗?也许他们身体健康,可是。。。。。。。。这些你们可能觉得很远,那我们看点现实的。上次暑假回家,两个80后侃我们90后,其中一句是这样的“他们90后真有个性,耳机能当耳

环,天天挂在耳朵上”。我要说的是,我看过的资料说,如果长时间使用耳机,即使没目的的听,对听力的影响将是很大的。40岁后,发生耳聋、耳鸣、听力下降的几率将大增。还有很多小事本可以避免。那天运动会,大家辛苦的做了三天观众,有没有人注意到北边的标语。(提问)标语是这样的“每天 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希望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一下。下面我说一下友情。书中于娟写到,在他生冰的日子里,得到朋友物质精神上的支持,有捐钱的,捐物的,甚至还有捐器官的。我想这与他前期开朗的性格及广泛的交友是分不开的。大家肯定都有朋友,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交友原则,我先问几个同学(提问)。那我说一下我的观点,我比较赞赏孔子的交友原则,有没有知道的(提问),有谁能对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解释一下?(解释)既然大家都有朋友,有没有人能对朋友这个词下一个定义呢?(提问)。好,我再问一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同学?,你们可能一年联系不了几次,但是你真遇到事却第一个想到可以对他倾诉,找他帮忙,而且认为他会全力以赴。其实这就是朋友。关于朋友崔永元曾有一段论述,我认为说的不错:朋友是这么一批人(背诵那段话)。虽然朴实,却很真诚。就像王宝强的《出门靠朋友>》里倡导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你走下去,朋友却能。有时候点头之交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说道情,突然想到爱情,不知道大家对,玉娟的丈夫--光头是什么印象。(提问)我认为光头不帅,有点意气用事。不会说话,用玉娟的话说就是傻得有点可爱。但就是这么一个光头,在玉娟的生命最后一刻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现在好多男孩女孩还在用帅或者家境和漂亮来作为标准。那么我请大家想一想,那些所谓的金童玉女、郎才女貌的明星,为什么不能度过7年之痒?最后我说一下感恩,我想说两个方面。首先是父母恩,玉娟的父母为了给她治病卖房卖地,在农村房子和土地就是根本,但为了儿女。。。,我相信,如果大家有如此不幸的遭遇我们的父母也会义无反顾。记得高中有一篇作文《赤兔之死》里有这么一句”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甚至能常回家看看,但是我觉得经常给家里打个电话总可以吧,然后是对社会的感恩,现在好多媒体为商业利益总是热衷于社会负面事件的报道,给人一种错觉社会太阴暗。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家知不知道我们烟台南山集团的龙口最美

女孩--刁娜。(简单叙述)   其实我这都是抛砖引玉最近在看一部电是剧ALL MEN ARE BROTHERS, 对,就是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也是此生未完成啊。所以给我托梦了,要找一位梁山代表,咱班有没有梁山的?谁?好 ,有情马笑飞上来说一下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四
《关于忠诚的思索》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读后感 ——关于忠诚的思索

初次看到这一项修炼的名字,不由得想起了曾经看过得一篇高考作文——《赤兔之死》!这篇脱胎于《三国演义》的作文,通篇讲述的就是“忠诚”!关羽忠于刘备,赤兔忠于关羽!赤兔因为董卓、吕布的见利忘义而弃之,因关羽的忠肝义胆而与之生死与共!思及赤兔的忠诚,面对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作者仰天长叹“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忠诚是什么?什么是忠诚?忠诚是一种品德,是做人最优秀的品德。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务和荣誉的象征!我们看一下忠字的结构,“忠”字上下结构,拆开就是心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不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心放在中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意要诚,心要正。意诚就是要忠诚我们的企业,尽职尽责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赤诚无私;心正就是要求我们和企业融为一体,一切以企业的利益为重,不贪小利,不生私心;无论领导在场不在场,都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自始至终对工作认真负责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剑客豫让为智伯的家臣,主臣之间关系很密切,智伯对他很尊重。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为给智伯报仇漆身吞炭!他的朋友知道后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虽然后来豫让并没有成功,但是他忠诚的美德却为人们所传颂!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 “不忠者”比比皆是,甚至环顾我们四周,

也不难发现他们的影子,他们大都自以为是,在他们眼里忠诚已经成为“傻”和“无能”的代名词,在他们的词汇中,忠诚的对象只有自已。当然,在某些时候,摒弃忠诚,搬弄小智能够得到暂时的利益,但是最终“不忠者”只能为人们所唾弃,狼狈的退出历史的舞台!

读一读历史,想一想我们现实的生活!在企业中,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赖企业这个平台来实现!企业兴、员工兴,企业衰、员工衰。现在大多数优秀的企业在用人标准上都把忠诚作为识人、用人的首要标准,然后才是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所有公司无一例外的希望吸纳忠诚的职员,因为忠诚已经不仅仅是对道德标准的评判,而且是一个员工对职业水准的衡量。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愿意使用一个缺乏忠诚的人,只有忠诚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缺乏忠诚的人才,没有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也落入“怀才不遇”的尴尬境地。我认为,作为一名员工,其忠诚往往比智慧更加重要,如果每个员工都能做到这一点,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领导在与不在一样尽职尽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无疑是企业最大的福祉,也是员工走向自已职业生涯成功彼岸的起点。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五
《读《我们为什么要“炒古”》的某些感想》

读《我们为什么要“炒古”》的某些感想读《我们为什么要“炒古”》后,有一些感想。也不知为何,我是有些赞同作者的观点,却又有些不赞同。读这篇文章,总觉着有些针砭时弊的味道,确实有一针见血的味道。诚然,正如作者所说,李白、陶潜等古人是“考场万金油”,在一些同学的作文中,满篇都是“杜甫的山,李清照的水”,看似很有韵味,其实只是空洞无物,人云亦云。写这样的文章,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何?我们写文章的本意,应该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可是,那些“古文”,丝毫没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没有一点韵味。东汉时的鲁丕、徐防一致认为:解释六艺经典,学习知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只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儒家大师们如孔子等的思想,甚至还说,谁若写文章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体现孔子等圣人的思想,不用看,他一定犯了错误。哎,何等的“至理名言”啊!如果正如他们所说去做,那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有何意义?没有了自己的思想,那我们不等于行尸走肉?还好,那是东汉时期的人说的,离我们毕竟遥远。但我觉得,我们的某些同学就有点像鲁丕和徐防那样,有种惰性思维,不允许有另类思想。为什么他们喜欢用一些老掉牙的例子,写那些古人古事?因为他们写不出自己的思想,写作文只是为了应付,只企图以此得个高分罢了。如果每个学生都用这种方式写作文,那么我建议取消高考作文,为何?因为那时的高考作文已经完全背离了设置高考作文的原本意图。这样,就没了高考作文存在的价值了。但是,我觉得,作者的观点也有点片面。以他的观点,似乎‘炒古文’就是坏的。这就有点像新文化运动中,人们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从广义上讲,‘炒古文’也有好处。用一些古人的事例,有增加论证力度,使内容更为充实的好处。我们不是说要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吗?在我们的作文中用一些古人古事,不正体现我们对国学的更加深入的了解吗?并且,我们用事例来突显论点,有错吗?既然可以用平常的生活小事来论证观点,又为何拒绝用典故?辛弃疾可是个名垂千古的大词人,可用典是他词中最大的特色呀!难道我们因为他用典的缘故而轻视他?他为什么会那么有名?这不可能跟他的用典一点关系都没有吧!事实上,词中典故更加体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那么,我们有为何不去效法他呢?只要我们有自己的思想体现在我们的作文中,让那些古人古事为我们的论点服务,又有何不可?我是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因而也钟情于古典文学。因此,在我的作文,总会用一些

古人的事例,如刘秀、祖逖、石勒、王猛、符坚等,但我的作文有我的思想啊!因而,语文老师不觉得我的作文空泛,反而说我的作文内容很充实。我想,这和那些一味“炒古”的作文有很大区别吧!为什么有区别呢?因为两个字:思想。为什么《赤兔之死》至今为止仍让我们津津乐道?因为它不是空谈,有它的灵魂呀!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来“炒古”,只要方法正确,“炒古”就是好的。我们要辨证地对待每一个事物,对于“炒古”,也应如此!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六
《作文与考试》

作文教学要打通写作能力与各种考试之间的通道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此,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很多老师并没把这一“建议”认真地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而是倾力于一些细微末节的技巧上。其借口是:要在考试中拿高分。这就很自然地涉及到了“应试作文”。因为专家们制定的考试评卷标准这样,因为评判官们打分的实际情况这样,这就使得老师们不得不在这方面下功夫。由此似乎也就形成了“应试作文”与“写作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也就形成了社会对“应试作文”和“应试作文教学”的抨击。

说实在的,尽管我对“应试作文”一直没有什么好感(包括很多满分作文),但我并不全盘否定它,比如像当年的《赤兔之死》就很耐看。考场上照样能出优秀作文。苏轼当年的科举中进士之作《刑赏忠厚之至论》不是至今仍为人们褒奖吗?有人肯定地说:“应试作文是应急的逼你矫揉造作的无价值可言的文章。”这未免有点太绝对了。或许说话者对“应试作文”深恶痛疾,可那也不能以“情”代“理”。关于“应试作文教学”,是指为了迎合考试而进行的只关注写作技巧教学。应该说这是不足取的,它背离了作文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短视行为。于是大家高呼:要拓宽学生的生活面,提高他们关心社会的热情、体验生活的激情,从中积累作文的素材,做到有东西可写。要从一般的写作技巧中“突围”,提高学生捕捉社会细节、拓宽观察万象和感悟生活真谛的能力。这种呼唤是有道理的,抓住了作文教学的“灵魂”。事实上,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诞生优秀的作文。不过,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尽管叶老说的是要多练习,但既然作为一种“技能”,那是要讲方法的。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各种指导与方法训练,也是应该的。而就考试本身来说,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它就在学生眼前,是比较迫近的。可见,应试作文教学与真正的作文教学多少还是有些联系的。

对此,不妨听听中国第一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王荣生先生的说法:“作文是中小学特有的事物,它一头连着‘写作能力’的培养,一头连着各式各样的考试,尤其是高考和中考。”的确如此。我们既不能置考试于不顾而去优哉游哉地奢谈能力培养,更不能放弃能力培养而专攻迎合之术。因为如果不顾考试,哪位老师也承受不起;因为如果放弃能力,就偏离了作文教学之路。怎么办?语文教育专家顾之川博士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认为,无论是平时的作文教学,还是应试作文研究,都应该明确一点,即作文既要为‘应需’服务,又要为‘应试’服务。二者并不矛盾,而且缺一不可,正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他说:在现代社会,能够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而写作,既是一种必备的语文素养,也是一种必备的生活能力。在人与人的交际交往中,人们不仅需要口头交流思想,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用笔头表情达意,抒发感情,这就需要写作。而学校作文教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都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一般说来,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先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进一步的要求,才是见解深刻,形象丰富,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这也是必需的。他指出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不少论者习惯于把“应需”与“应试”简单地对立起来,似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应需”的语文能力就一定不会在试卷中出现,而高、中考语文试卷中所要考查的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不到的东西。由此推论,着眼于学生“应需”的写作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着眼于“应试”的就是应试教育。似乎非此即彼,界限分明,

而且视若水火,冰炭不容。其实,这是片面的,也是不切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及高考、中考的实际的。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现实,就会发现人的一生中需要经历多种形式的考试,也要练就这方面的能力,否则,就会“失场”。从这个角度讲,考试也是学生“应需”的。

既然我们明确了作文两头的事物,那就应该把两头连接起来,或者说在两头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再或者说打通这两头之间的通道。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回归作文本质而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

到底该怎样打通这一通道呢?

首先要降低作文的门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可以说,我们老师很难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作文,都成为作文高手,但我们完全能够让学生改变对作文的看法,感到写作文就是平常的事,与做道数学题并无二致。对此,我们一是不能拿“作文就是做人”“先做人再作文”“文品就是人品”的高调吓唬学生,十三四岁的孩子还上升不到如此高度理解,对他们大多数来说,调皮、厌学、犯点小错,恐怕还不关涉到人品。何况历史上人品不好而文章上佳的也还存在。比如周作人,比如余光中等。从艺术方面说,秦桧的书法也是不错的。二是不能用必须“说真话”的框框限制学生。过去,一些人用“误尽苍生”来抨击语文教学,否定语文教学;时下,又有一些人对作文教学痛恨至极:“孩子的假话自作文始。”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简直一夜之间成了恶魔,成了罪恶之源。其实,他们犯的都是以偏概全的错误,包含了恨铁不成钢后的发泄情绪。学生的作文中肯定有假话、套话、大话,但这绝对不是造成他们在生活说假话的根源。他们的家庭中有假话吗?他们周围的成人,他们接触的媒体有假话吗?试问说这话的人有假话吗?你们的假话又是来自于作文吗?

实际上,优秀的作文本身就是虚实相间的产物。“虚”是什么?通俗点说,就是“假话”。其他例子不举,还是来看苏轼应试之作《刑赏忠厚之至论》,该文有这样一段:“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对此一直怀有疑问,就问苏轼引自哪本书,苏轼却顺口回答引自《三国志》中的孔融故事。结果欧阳修将《三国志》这一部分细细读了一遍,也没有发现这个典故,就更加纳闷。再见苏轼时,就又问这个问题。苏轼这才老老实实地交代说:“这是我想当然编造出来的!当年曹操灭掉袁绍之后,将袁绍漂亮的儿媳妇赏赐给自己的儿子。孔融对此不满,说:当年武王伐纣,就将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赐给了周公。曹操忙问此事的典故出自哪里?孔融说:想当然罢了,今天能发生这样的荒唐事,古代肯定也有。我想,尧帝为人宽厚,司法官非常严格,想当然,自然会发生这样的事吧。”对是典型的假话,欧阳修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他不仅没有斥责苏轼,反而非常欣赏。后来他多次对别人谈及此事,说:“苏轼这个人真是善于读书,善于运用知识,以后写文章一定会独步天下。”此事如果换在今天,恐怕要被那些“真话”先生狠狠地扣上“不学无术,态度不严谨”的帽子。至于一写到“面对挫折”,学生就编造自己父母双亡的作文,我和我周围的老师真的没有发现,更没有像一些人宣传的“大面积”呈现的现象。

其次,强化日常练笔策略,改变传统的平时不管不问,只在每周或两周时间内集中一两节课训练的方式,尽力让作文写作常态化、生活化。这样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就能有感而发,有话而说。当然,要做到这一步,必须有老师的参与和指导。大到作文体系的设计,小到一篇作文的成型,甚至一个片段的产生,我们老师都必须介入,而且是

有效地介入,用自己的悲天悯人之心培养他们的悲天悯人之情,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事情,用生命去体悟生活,用真情去反映生活。在这里,我们老师没必要要求学生所写一定是思想道德伟大高尚、主题中心深刻光明的作文。只要是没有反动言论,没有绝对话语,都算过关。即使有点消极情绪,有点牢骚,也未尝不可。既然要真话,就让他们敞开心扉去说。老师设置障碍,这不行,那不行,结果是学生真的不行。针对现实,再放宽点说,只要学生动手写就行。如此,时间一长,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打开,就会在体验中逐渐懂得写作文的道理,悟出一些巧妙的技法。这种在日常情况下形成的作文意识和写作能力,一旦到考场上自然会显现出来。这样也就实现了日常写作与考场作文的链接。现在很多老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课余练笔,写生活随笔等,然而往往由于缺少一贯性和指导性,最后是半途而废或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再次,老师要重视作文课,除设计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整体作文训练外,还要针对文体和学生的实际做专门的写作分解练习,包括应试写作技巧方面的。尽管说写作不是纯粹的技巧,但写作既然是一项技能,就离不开技巧。当然,我们老师不能剑走偏锋,一味地向学生传授技巧,但也不能受一些学说影响,视技巧为洪水猛兽,不敢涉足。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意识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有目的地练习。曾风靡港台校园的《作文三书》(台湾王鼎钧)第一本就是《作文七巧》,读后感到很有道理。夏丏尊、叶圣陶在《文章讲话》等一系列论著中,也不可避免的讲到了写作技巧知识。再来看韩愈的例子,当年他参加科举考试,连续三次失败。第四次的主考官是兵部侍郎陆贽。陆贽是文章大家,他的文章多是句式整齐、辞藻华丽的骈体文,这在当时是最流行的文体。韩愈写文章推崇战国秦汉时期的散体古文,主张文章的形式与内容要统一,反对当时流行的只重外在形式华丽整齐的骈体文,但是为了考试也只能学习骈体文,结果其文风深得陆贽喜爱,一举得中。如果韩愈固执坚持,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考中。这就是考试,考生做得了主吗?当写作技巧与内心真情相结合时,还愁写不出优秀的文章?到那时,自然也就有了韩愈式的好运。

可见,打通写作能力与各种考试之间的通道,并不太难!关键是我们老师首先要练就一定的写作能力,懂得必要的应试写作技巧,并且要具有“融通”二者之力。

最后,让我们一起听听美国普林斯顿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对作文写作的“忠告”吧:其

一、不要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在一页纸上能完成的故事。其

二、作文里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理想中的你。你的作文应该表现出你自己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你自己的思想、情趣。关键是看上去像你自己的东西。 这是作文的底线,不也是学生作文的最高要求吗?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七
《中考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的拟题诀窍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题目就是这条龙的眼睛。眼睛有神龙能飞,题目有神文增辉。题好一半文。题目拟得好,能获得好评,获得高分。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因而拟好作文题很重要。好的作文题,应是:新颖,能引人读文。

那么,怎样拟好这样的作文题呢?

一、反常法。

如《蓝树叶》这个题目,既新颖又能吸引读者往下读。树叶一般都是绿色的,怎么会是蓝色的呢?读完文章后才知道,“我”画树叶时因没有绿色蜡笔而向同桌借,但同桌不给,“我”只好把树叶涂成了蓝色。作者安题目时有意用了反常手法。其他的如《欲速可达》、《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都有这个效果。

二、公式法。

如《8-1>8》这个题目也很别致引人:八减去一怎么会大于八呢?读者看完全文后才知道,作者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七个小时的工作,一个小时的休息或锻炼,效果大于八个小时,所以要劳逸结合。其他的如《现代人=长×宽×高》、《置疑公式:才能+机遇=成功》等都有引人效果。

三、谐音法。

针对一篇歹徒抢劫银行,一位青年上前与之搏斗,而有一些人却围观不助的新闻,有的同学写读后感时,拟题为《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用了谐音法,把两种不同的态度并列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拟成《〈街头一幕〉读后感》、《赞见义勇为精神》、《谈世界观》等,就显得一般,读者看到题目后就不想看正文了。再如,针对当前中学生重文轻理的现象,有个同学写评论文,拟题为《要重理“亲”文》。这题目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而如果拟成《要文理并重》、《不能忽视文科》等标题,就一般化了。

四、借用法。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等进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为文章的题目,这就是借用。这样的题目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人喜爱。如《不能忘却的记忆》改造名片而成,《爱拼才会赢》借用歌名,《敢问千年谁最酷》改造影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和《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借用成语俗语。借用名篇效应作题也是使题目推陈出新,吸引读者的好方法。

五、比拟法。

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拟题,也能使人耳目一新,惹人喜爱。例如《我与自信签约》这个题目,人看了禁不住要问:“我”怎么与“自信”签约呢?于是有往下读的欲望。其他的如《干粮和猎枪》、《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悬念法。

这就是故意用违背常理逻辑的语句作题目的方法。这种题目能激起读者的兴趣,有想一口气把全文读完弄个水落石出的效果。如《感谢车祸》,“车祸” 为什么还要感谢呢?读者急于想从文中看个究竟。其他的如《美丽的谎言》、《拍卖诚信》和《耳朵“挑食”》等,无不使读者心情荡漾。

七、时尚法。

拟用当前流行的词语作题,能一下子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一种亲近感而产生阅读欲。例如《李白上网》,这不禁使人要问,李白怎么会上网,上什么网等,从而想看个结果。其他的如《QQ城风波》、《给韩寒让出一条道》等,无不撩起读者阅读的心绪。

新鲜而引人的拟题方法不止以上这些,还需师生们加以探索。

考场作文高分技巧

要想取得考场高分作文,在确保基础切入分的同时,还要在争取“发展等级分”上下功夫。“发展等级分”主要看“独到的视觉”、“鲜活的人事”、“真实的情感”、“哲理的思辩”、“别样的文采”、“优美的语言”、“工整的书写”等方面。

独到的视觉

独到的视觉,体现在思维的多角度上。例如,论证“爱国”角度:正常的思维角度:①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使命②爱国就要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③爱国不能盲目排外④爱国要从自我作起⑤爱国就不会为祖国的贫穷而悲观等。而有人将纯净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用字作为爱国的表现,这就是独到的视觉,写作口径小了,表达的却是大主题。 鲜活的人事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是作文题材的源泉。要善于捕捉生活、提炼和加工生活。例如,2004年甘肃某考生《父亲的布底鞋》:“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楞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了的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村祖上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争了一回脸,咱村人脸上光彩„„大家来送送娃儿„„ ‘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跪下„„’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落在泥土地上„„”作者写父亲当年考取大学离开村子去读书时的情景。通过爷爷和父亲面对全村人送行的活生生的细节描写,为下文写“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事实伏一笔。文中无论是爷爷、父亲;还是村长、村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历历在目,让人动容。

真实的情感

真善美是衡量一篇佳作的试金石。特级教师喻旭初谆谆告诫:“文章内容要实实在在。写记叙类文章,不要胡编乱造,即使虚构,也应源于生活,能被人接受,不要过于‘另类’,写议论类文章,不要大话连篇,而应力求事例新鲜,说理充分。”专家的话说明了作文的真谛。例如,湖南考生这样写高考: “我爱这个六月,因为我们走到这个六月的路上,除了我们自己洒下的汗水,更有父母师长全身心的爱的浇灌。老师,还记得我们每一点进步带给您的喜悦吗?还记得我们的”屡犯旧错“带给您的焦急吗?还记得您为我们搜集最新高考信息而四处奔波吗?还记得您阅卷至凌晨的辛劳和您那因过分操劳而嘶哑的声音吗?谢谢您,敬爱的老师,请相信我们会在这个六月交给您一份最完美的答卷!爸爸,还记得您为了给我一个绝对安静的学习环境而放弃了最爱的足球欧锦赛吗?妈妈,还记得您为模拟考中失败的我鼓气,用并不宽裕的开支为我买营养品吗?谢谢你们,亲爱的父母,我会在这个六月‘金榜题名’.这个充满着温馨的六月,我喜欢!”考生将 “黑色六月”反弹琵琶,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爱”的心灵赞歌。

哲理的思辩

从哲学的角度,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然而事物又是多面的。因此,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例如,2005年福建卷作文题:以“一个圆圈”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我们要根据文题所提供的图形已经提示的话语进行联想,从中找出与此有关系的文章或者心灵的感悟。从人生的轨迹而言,吴克诚《人生与碗》哲理散文给我们有所启发:“人生多么复杂,人生又何其简单,简单到只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条直线。一个动作是捧起碗,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碗与放下碗的过程中,生命一点点的绚烂,又一点点的枯萎。当那只碗最后一次放下,永不被捧起的时候,生命也就戛然而止了。生命的线也因不在延伸而拥有了可以丈量的长度。”(《中学语文园地》卷首语2005年第6期)这里用捧碗与放碗形象地诠释了人的生与死的关系,用“碗”的“圆圈”轨迹与生命的直线的“长度”这一哲学命题,图解出活着和死了的两种不同的以及相同的价值取向,充满了哲理的思辩。

别样的文采

用小小说笔法来写记叙文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以某人某事为主,再兼取其他的人和事;也可以“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语),将多件事整合成某一件事。然后比较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某一个侧面。江苏考生《赤兔之死》,就塑造了一个以诚实为本的人格化了的“赤兔马”的形象,通过伯乐和赤兔马的对话来敷衍情节,将一个自编的寓言故事切合题旨地娓娓道来。这是用小说笔法来写的考场记叙文。应该强调:这样的文章虽然写的不是真人真事,但一定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另外,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议论文也可以采用杂文(文艺性议论文)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发表见解,品评时事。

优美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文章如果语言运用得好,内容也许就会妙笔生花: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叙述事件生动活泼,写景状物绘声绘色。”例如,有位考生这样写不同的人生:“三分之一的菊花,我需要它的超脱;三分之一的古剑,我需要它的锐气;三分之一的酒,我需要它的‘难得糊涂’。于是,我拈一朵菊花,携一柄古剑,微笑着喝尽杯中酒,然后上路。”作者借菊花、古剑、酒三种意象,喻指人生的三种选择,象征了中国古代士林的典雅与脱俗,清高与超然,忧悒与郁闷,痛苦与无奈,可谓中国文化的“人生三味”。这一形象议论,充满文化品位和显豁的哲理。其文章的魅力,当数优美的语言。

工整的书写

写得一笔好字,犹如人的漂亮的外衣,甚至为人的第二副面孔。这也是作文得高分的要素之一。今年江苏率先将考生的作文扫描到电脑上批阅,这意味着对书写提出了高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书写的训练。首先,要采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或笔尖稍细的黑墨水钢笔)书写。这样,扫描效果好,黑白分明。其次,书写正确,不涂改,注意卷面整洁。最后,值得题及的是字的书写应占作文方格纸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字一定不要写得过大,否则,满目拥挤,破坏了行与行之间的疏朗之美。

中考作文四“意识”

1.要有主题意识。“文以载道”“言为心声”,一篇优秀作文中所渗透的思想一定是健康的、向上向善的。而思想低俗必将导致文章低劣,那些只把目光集中在社会阴暗面、思想偏激的试卷,注定了分数要呈劣势。所以考生在考试之前应有正确的辨别意识和写作中的取舍能力。

2.要有文体意识。现在大多数话题作文是文体不限,但不等同于没有文体,有的同学在议论文中夹杂大量描写,有的在记叙文的文体框架下,掺杂大量议论文的论据,这样文体不清、语体混杂的现象必须予以避免。

3.要有真情意识。文章应该以情驭文、以情感人。“假大空”、“为赋新词强说愁”,胡编乱造的文章注定不会逃过批卷老师的“慧眼”,而那种情感挚诚的文章也必定魅力十足。“用我之手,表我之口,抒我真情”,那种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文章永远不会有震撼力,更不会得到傲人的分数。

4.要有恰当切入意识。现在话题作文的范围很大,头绪多、素材多,所以构思时应从小角度切入,切入点小,容易写得具体生动,“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平凡的小事更可以反射出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有一篇《酷暑也清凉》中,小作者描写班级的紧张学习氛围,是这样写的:“班级中,时时弥漫着中考的紧张气氛,同学们的话题已由‘周杰伦’、‘twins’变成了李太白、勾股定理、抛物线;‘蓝皮的’‘绿皮的’‘没皮的’各种小册子早已轰跑了我们喜爱的‘动漫’,各种‘云里雾里’类型题有时真让你有一种‘举世皆清唯我独醉’的感受。当你紧蹙眉头之时,老师走到你身边,轻拍一下你的肩膀,使你疲倦顿消,灵感倍增,啊,酷暑也清凉。”切点小,就会容易写得深刻透彻,具体生动。

另外,语言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作为考生,应该发扬自己的长处,不可邯郸学步。

“文无定法”,但在考试前“磨刀”,自然不会耽误砍柴之工。

如何扮靓中考作文

一篇漂亮的中考作文应象一位靓丽的姑娘——她应该有一对有神的眼睛,一张娇美的脸蛋,一颗美好的心灵,一副丰满的身段,一对得体的衣裳,一双健美的腿脚。这样的姑娘就会人见人爱,这样的作文就会获得满分。因此,要把中考作文写得靓丽,就必须——

一、炼就一对神奇的眼睛——拟好题目。

好的标题应是新颖别致,引人读文。方法有:1、反常法。即拟出似乎违反常理的题目。这种题目有引人探究之效。如《欲速可达》、《蓝树叶》等。 2、公式法。即用数学公式写成的题目。这种题目新颖别致,富于哲理。如《素质教育≠玩花样》、《8-1>8》等。3、谐音法。即借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拟的题目。这种题目诙谐幽默。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为”与“围”同音,《要重理“亲”文》“亲”与“轻”谐音。4、借用法。即借用影名、歌名或俗语等拟的题目。这种题目能接近读者。如《爱拼才会赢》借用歌名,《敢问千年谁最酷》改用影曲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借用俗语。5、比拟法。即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拟成的题目。这种题目形象生动。如《我与自信签约》用拟人,《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用比喻,《时代呼唤雷锋》用借代,《为何腐败不败》用反问,《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用对偶,《“打假”岂能“假打”》用回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用顶真。6、悬念法。即用吊起读者胃口的方法拟的题目。这种题目有使人欲罢不能之效。如《感激车祸》、《耳朵“挑食”》等。7、时尚法。即用当前流行的事件或话语拟成的题目。这种题目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如《李白上网》、《QQ风波》等。

二、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蛋——作好开头。

开头要写得像姑娘的脸蛋那样美好,且能引人下读。方法有:1、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开头。可用整句写,也可用整散结合的句子写,或引用诗词句子写,或用描写的方式写。2、用直接了当的入题开头„„如《心愿》的开头:“这个心愿在我的心理已经埋藏了很久。”只一句话便入正题,可谓惜墨如金,干净利索。 3、用悬念开头。这也叫倒叙法。如朱自清写的《背影》的开头。4、用激烈浓郁的抒情开头。这也叫“直抒胸臆”法。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头。

5、用寓于哲理的“题记”开头。“题记”可以是自己的语言,也可以是名人名言。

三、塑造一颗美好的心灵——定好主题。

确定的主题在正确的基础上力求新颖。这可从两方面去着手。1、确立有时代特色的主题。如当前的建立和谐社会、建立节约型社会、“神六”飞天、奥运、禽流感、农村的减税增收、学校的素质教育、工厂的减本增产等。我们通过写自己熟悉的题材来反映上面这些主题,文章的中心就有时代特征了。2、确立有自己独特感受且能励人向上的主题。如满分作文《人生的句号》,写从“顿号”、“逗号”到“感叹号”的变化,真实的反映出作者思想逐步变化的过程,充分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去的精神,很能鼓人上进。

四、锻造一副丰满的身段——写好中间。

这包括要选好材料并安排好结构。中间部分要写得象姑娘的胸膛那样丰美圆实。方法有:1、事实要多,议论要少;

2、细节要多,概括宜少;3、新颖的材料要多,陈旧的事物应弃;4、真情实感要多,虚情假意应少;5、表现角度要多,单调角度应戒;6、句子形式要多,雷同句式应改;7.故事波澜要多,直平写法应去。总之,要多姿多彩。

五、穿上一身漂亮的衣服——美化语言。

语言要新颖有文采。方法有:1.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配,能使句子琅琅上口;2.引用诗词歌曲的句子,能使句子增色添采;3.用拟人比喻,能使句子形象生动;4.用群众的口头语言,能使句子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5.防拟改编,能使句子风趣幽默。

六、磨炼一双健美的腿脚——收好结尾。

结尾要作得像姑娘的双腿那样漂亮有力,干脆利落。方法有:1.画龙点睛式结尾。即结尾点题。这种结尾能使文章主题明了。点题的方式很多:抒情式,希望式,推理式,决心式,感悟式,比喻式,号召式,歌曲名言式。2.呼应开头式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3.记叙事件式结尾。即以事情的结局作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蕴藉。4.描写景物式结尾。这种结尾能对主题起烘托作用。

总之,要形神并茂,“姑娘”才能“光彩照人”。

考场作文七绝

1.写好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如果面目(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2.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如《诚信不可抛》、《科技与人文齐飞》、《移植的记忆,创新的杀手》、《坚强——我不朽的信念》等文题,均是鲜明、夺人眼目的好题目。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和富有个性,则是议论文拟题的更高要求。这类文题能抓住阅卷者的视线,使之观其题便欲睹其文,效果奇佳。如文章中心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拟题为《学会在别人的唾沫中游泳》,别致中显出几分幽默,令人产生一睹为快之感。

3.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4.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5.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7.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式,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如一篇评论加入WTO后中国文化将怎么样的文章,其引语:WTO之后,全球的文化随着雄厚的资本入境,迎接或抵抗着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享受资本之中的快乐。这段话虽简明,但失之简朴,如果稍加修饰,顿觉满目光华:WTO之后,全球的文化携资本的凌厉之风而来,迎接或抵抗着不再具有史诗般英雄色彩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在资本之中快乐地舞蹈。同是说理,修饰之后,用语虽繁,但神秀意满,令人赏心悦目,毫无枯燥之感。

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写出让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说理雄文、美文。

作文思路指导

中考写作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一、溺水三千,只取一瓢。(小切口,大推力,巧方法)

材料一:美国射击埃蒙森

奥运,华丽的落幕,不代表结束!在这次的奥运征途上,有多少感人的瞬间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间。

“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名言适合4年前的埃蒙斯,在雅典奥运会上领先中国选手朱启南整整9轮之后,他鬼使神差地把最后一颗子弹打在别人的靶子上,痛失金牌,但错靶发生的时候,同为优秀射击运动员的捷克美女凯特也在观看马特的比赛。她走过去安慰马特、鼓励这位美国帅哥。那次交谈成为凯特和马特相识的契机,后来他们从相恋到结婚,成就了一段“金玉良缘般的跨国之恋”。雅典奥运,马特失了奖牌,得了娇妻。

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射击天才埃蒙斯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我不得不说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北京奥运会上,极小几率事件四年后竟然重演赛场,马特-埃蒙斯在奥运射击比赛前九轮领先三环的情况下不可思议地在最后一枪失误、又一次把金牌拱手让给了中国选手邱健。如果说冥冥中有天意的话,我想此刻这句话演绎到了极致。但埃蒙斯脱靶之后,他美丽的爱妻凯特的温柔安慰和他向邱健祝贺的绅士风度则让我感动到不能释怀。这种失败的懊恼我想不是常人可以接受的,但埃蒙斯夫妻对待赛果的态度则无法不让我感动。

我不知道埃蒙森是什么样的心情去祝贺邱健的,但是奥林匹克就是这样,也许前一刻你还是摇摇领先,而下一刻你就与金牌失之交臂。埃蒙森也许是奥林匹克历史上最悲情的人物,也许他也是最幸运的人,至少他有一个奥运冠军的夫人,也许就是这样,想要成为涉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夫妻,也许在最后的那一枪前,他想起了雅典的那一幕,那个射中了别人靶心的一幕,也许吧。

材料二:总理哭了

(汶川地震)一个66岁的老人,本该在家中安享晚年的老人,您却跑到了这个最危险的地方。从一个震区来到另一个震区,看过一群孤儿又看另一群孤儿,您留着眼泪对他们说:“我是温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孩子们不哭了,您却不堪了„雨淋湿了您的头发,沾湿了您的衣裳,可您又爬上那摇摇欲坠的废墟,向群众喊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于是,全国人民都看到了您的忍耐,您的悲悯,您的清议和一个共和国儿子对他的人民的血肉关怀,所以大家都称呼您老爷子,这是您应得的尊重,应得的光荣,因为您的心里只有人民!否则您就不会在救灾部队登机前,那样狠狠的对他们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总有一种哭泣让我们泪流满面,总理您哭了,我们也哭了,特别是您向遇难者遗体鞠躬的那一刹那,我们都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疼:您是一位已经66岁的老人,有谁愿意看到,一位和父辈年龄一样的老人,还奔波在这样的地段?望着雨中您匆忙而又单薄的身影,听着您那嘶哑而又坚定的声音,怪不得前方的记者会说:如果你现在看到老爷子这个样子,你 马上就会哭的„„是的,我会哭的,我已经哭了可已经在哭的我要对总理说:总理,您别哭,我们都是您的儿女,我们都愿意做您的脊梁,天的灾难,我们一起陪您扛。天变不足畏,只要人心齐!

( 陈家山煤难)总理,别哭!您千万别哭„„看到这样一位高龄的老人走到井下与矿工共进餐,看到这样一位高官在与遇难矿工家属交谈时眼里饱含着泪水,看着共和国总理搂着孤儿潸然泪下的照片,从总理的盈盈泪光中,我们看到了他真挚的爱民情怀,感受到了总理的眼泪里那饱含着的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之情,那颗忧国忧民之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吾民生之多艰!”我们知道,此时,温总理的泪水是从心底流出的,这泪水是共和国总理对他那朴素、辛苦生存着的子民那种体恤和爱惜之情的真实流露。

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去年11月28日发生了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66名矿工不幸遇难。谁无子女,谁无亲人,谁失去了这些不伤心?温总理的真情流露,恰恰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深深的责任意识和爱民情怀。孩子和总理,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拍下的那张合影照片让我们看到了总理和他子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我相信这是一幅有价值的历史照片,我已将这张照片下载珍藏。今后当我再次看到总理的泪水,我心依然将为之震撼。

二、角色互换,打破常规思路。(“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材料一:

我是一棵梅花树,我生活在一个叫勾践的人的院子里。我听别人说他是一个国王。我却一点也不相信,哪有国王把茅草当作床铺,哪有国王每天都要舔苦胆的呢?

我在这里已经呆了三年了,听妈妈说,我今年就要开花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春天到了,我拼命地发芽生长,我要开花了,我想。迎春花开了„„桃花谢了„„我依然没有一个花蕾,炎热的夏天晒得我头好晕,我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呢?我往屋里一望,我的主人正在尝苦胆,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太苦了吧!

„„

天越来越冷了,我真的快支撑不住了。

一天夜里,主人又一次尝了尝苦胆,他走到门外,站了一会儿,突然他仰天长啸:'我一定要复国!'啊!他真的是国王,一个国王竟然尝苦胆,卧茅草,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我也不禁想大喊:'我要开花!'

几度风雪,我硬挺了过来。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主人不见了。又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我身上长出了几个花蕾,并且越来越多。一场大雪,我开花了,我开花了!缕缕清香,令人如痴如醉,我不禁陶醉了。这时,一身黄袍的人走进院子,是我的主人,他走到我面前,用深邃而坚毅的目光盯着我。'我勾践立誓,不铲平吴国,誓不生还,出发!'我听见院外万马奔腾的声音越来越大,然后又越来越小,逐渐消失了。

整个院子充满了香气。

材料二:

东边有个日本。文人们习惯于把我们与日本的关系简化成四个字:一衣带水。然而,我不能理解,总觉得这诡异的四字成语里暗藏着汉奸气味:什么一衣带水,那个民族是中国人的世仇。武士刀、太阳旗、三光政策、紫金山下30万屈死的冤魂、慰安妇受辱他乡的屈辱的泪„„

……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八
《关于高中写作创新的思考》

关于高中写作创新的思考

一、高中写作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关于教育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大 100 周年校庆大会上 , 提出了教育创新思想 , 并对此作了系统的阐述。他指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创新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往我们的教育过多的重视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上,而忽视了人的创造性的培养。而真正能够推动历史和社会进步的往往是人的创造性,而不是一个人到底占有了多少知识。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类信息数量之大已经把完全掌握它们变成一种不可能;知识更新之快已经使完全牢记它们成为不必要。

2、关于语文教学创新

语言文字的学习,说到底是对人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关键要培养一种认知能力。而在当今时代,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果还不能解放我们的教育思想,就必然与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不相适应,与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

3、关于高中写作的创新

首先,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写作本身的特点来看,它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利用和语言文字水平的综合反映,充分地体现了一个学生认字、组词、造句的能力;从试卷中作文所占的分数比例来看,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龙头。所以,语文教学的创新要求,就决定了写作的创新要求。其次,从写作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古人早就提出“唯陈言之务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创新,文章就会失去魅力,失去读者,失去生命力。最后,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从几年来的高考作文看:体裁上讲,诗歌被“解禁”宣告了我们高考作文体裁限制时代的结束,而且基本不做体裁要求;内容上讲,新话题倍受宠爱,“科学幻想”和“历史小说”广为关注;从语言上讲,文言文也被接受,典型的例子就是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所有这一切,都突出了一个“新”字。

二、到底什么是创新,到底要怎么样去创新

1、要打破传统束缚

在创新写作的教学当中,总听到学生有这样的感触“本来就不怎么会写作文,现在还非要创新,真是难死了”,这是一个很普遍又很现实的问题,原因在于我们的学生经过了九年的义务教育,也至少经过了6年的写作学习,传统的写作方法和评价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甚至成为一种逻辑上的思维定式,要打破很难:议论文的基本格是起承转合;读后感的基本格是引议联结;记叙文的基本格是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说明文的基本格是抓特征、按次序;记叙文要平淡古朴、真实感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明文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楚。现在不是说这些基本的规则不对了,不要了,但都这样千篇一律的文章已经脱离了写作的本质和实质,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了。有的老师曾经帮助学生整理过“作文法宝”,一、二、三招,不论什么文章,全能应付下来,导致有些学生是怎么写都三大段、有些学生不论什么文章都是排比开篇,这种规律的总结,或者说是某些老师将个人的创造的一种普及推广,都不是解决创新问题的根本。而要解决写作的创新问题,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不要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要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

2、正确认识创新含义

有些学生发牢骚说“哪里有那么多新要我们去创啊”,有时候,学生还问我“老师,文题是爸爸,你告诉我怎么创新吧”。我认真地想过这些问题,最终的结果不是我能回答他们,而是要靠他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就算是我能回答他们,那也就不是创新了。创新,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想出别人没有想过也没有写过的东西,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千百年来,文章的数量不是数字能统计的;现今时代,我们基本生活在同样的大环境下,也不可能总遇到和谁都不一样的事。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怎么样才能创新?实际上这个新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就是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真实的感受去写东西,这就一定是创新了。从哲学上讲,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那么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想法完全一样的人,所以就不会出现两篇完全一样的文章。

3、挖掘创新的源泉

上面其实是在说一个心的问题,也就是“我手写我心”的问题。那么心里的思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也就是创新的源泉到底在哪里呢?当然是在生活里。身边发生任何事都是我们写作的材料,生活中的烦恼、思想上的困惑、父母的唠叨都可以入文。虽然我们的学生年龄不太大,但他们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只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取之不尽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向课外开放,重视开拓学生的社会生活视野,培养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面向社会、接触实际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力求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生活合拍,从而使作文内容生活化。这样,不仅解决了作文“无可写”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写出内容充实,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4、教师要言行一致地支持学生创新

这就要培养学生创新写作激情,这就要求在写作之前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条条框框,在作文批改时多发现学生写作的创新点,在作文讲评的时不要对不成熟的尝试横加指责。首先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之后才是一点一点地去除他错误的地方、规范他不完善的地方。

5、创新的方法问题

从拟题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多写自由命题作文,少写命题作文,这是发散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可以挑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写,积极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候,我们做教师的本身的局限性更大,更难突破自己,而学生却很容易出新点子。比如围绕“秋”学生会想到收获、成熟,也会想到衰败、凋零,但这些立意都是别人之所想,于是我引导学生结合秋冬的联系,从人生的角度去思考,结果有的同学立出了“人生思考,秋天也是一种与困难作斗争的开始”的新意,这就是发散思维的功劳;再有就是一个班级里四、五十名学生,而只有一个老师,显然是学生的创造性更强。往往就在学生自己命题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认识一个事物、分析一个问题的新角度。语言的创新,更主要的是培养一种个性化的语言体现。这一点应该多通过口头作文的方式加以训练。现实中,每个学生讲话都不困难,为什么写文章就困难呢?每个学生讲话都不太一样,为什么写出的文章就有一个模式的感觉呢?这也是学生习惯于将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相隔离的原因造成的。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多作口头习作,引导学生利用合理的想象、恰当地修辞、流畅的表达去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6、创新与模仿的关系

我们谈了这么多创新的问题,但不能不谈一谈创新与模仿的关系,基本上也就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创新一定要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只有站在巨人的肩头,你才能比巨人高大。所以模仿有时候也是促进创新的必要手段,而完全排斥了模仿,就会使创新显得枯燥无力,这也是学习的必要性的体现。模仿时关键要把握“意”的模仿与“式”的模仿,也就是要高级模仿:从前人的思维、表达中模仿是可取的,而直接将别人写的事情和道理拿过来就成抄袭了。

三、高中写作创新的几个误区

1、思想的“怪诞”

不能故意将对的说成错的,把不合理的说成合理的,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鸡立鹤群”。这就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科学地、唯物地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

2、体裁的“四不象”

尽管现在的作文不做体裁的要求,但不是说可以写出什么都不是的文章。创新写作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写作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九
《角色3》

角色理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宿豫中学 李先照

【内容摘要】:角色理论对于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论。用这一理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角色、社会人角色的感知与评价,形成对角色体验与认知,在此基础上,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角色想象、在内心进行角色扮演,以此激发兴趣、丰富情感、开拓思维。无论是记叙类作文写作,还是议论类作文写作,角色理论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持久、有效的心理支撑,长期训练,有助于科学的写作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角色、角色想象、角色扮演、记叙类作文、议论类作文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它并不仅仅是语文学科考试的半壁江山,还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洗练思维、尝试创新的重要途径。作文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思维参与下的语言的生成。说得形象一些,它是写作主体也就是作者的信息“输出”。对于学生来说,信息“输出”的量要达标,事先就得有信息的“输入”,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素材储备; 信息的“输出”,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的程序及规则,这就是作文的基本技法;然而,信息的“输出”,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流畅”、高效,这就需要良好的“系统配置”,这就是良好的写作心理状态。良好的写作心理状态表现为写作过程中写作兴趣的及早激发,写作思维的迅速激活,写作状态的长久维持,还能够对写作内容进行正确审美,对写作劳动本身表现出“爱”的情感和态度。如何让写作者构建良好的“系统配置”呢?角色理论,在这一方面,我想,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只要考察多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的角色化现象,就不难发现角色理论的现实意义。

角色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角色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什么是角色?“角色”即“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地位、身份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社会群体与组织形成的基础。简单地说:角色就是是生命个体在某个社会领域里所表现出的行为风貌和形象。由于每个人不可能只活动在一个固定不变的社会区域或层面里,因此他(她)扮演的角色是多种多样。角色是由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所决定的,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在各种社会关系上的体现,是社会价值观的集结。角色理论,包括角色认知、角色体验、角色期待、角色冲突、角色想象、角色扮演(也称角色虚拟),等等。角色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G﹒H﹒米德指出,个人角色不仅是把社会价值加以内化的社会化的通路,而且也是把个人对社会的作用加以外化的通路。社会学家塔纳也说 “个人不是被动的接受社会规定的角色,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形成角色”。这些观点,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在教学实践上,我们把以角色理论作为方法论的作文称做角色化作文。

角色理论在作文实践中应用,首先,要求学生具有明确的角色观念,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角色观念整个教学活动试验将寸步难行,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什么有效的结果来。在进行该项试验的初期,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作文构思及写作的过程中,要学会用词语“暗示”,能够有主动在内心进行角色认知、进行角色想象与扮演,并将这一内驱倾向贯穿整个作文活动的始终。如何让学生能具备明确的角色意识呢?

第一步,让学生拥有清晰的“自我”角色意识,“我”是谁,“我”在家庭关系中的坐标怎么样,“我”在社会关系中的坐标怎么样,“我”的道德伦

理的观念是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符合,“我”对他人的评价尺度是什么,他人对“我”的评价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作为教师务必得让学生学会这方面的自我观照,只有认识自我,才能完成自我角色的准确定位。

第二步,让学生具有清晰的“社会人”角色意识,这个社会人是指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是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人。 “社会人”角色意识既要有对角色概念性的、普遍性认识,还要有对角色具有生活化的、个别性的认识,形成符合社会认知标准的角色评价能力。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认知的过程。这里角色观察是基础,只有对“社会人”一定时间的观察才能形成对“社会人”角色的感性认识。角色评价又是社会角色理性认识的关键,只有主体的评价尺度与社会的评价尺度相一致,才能理解“社会人”角色的内涵。

经过这两阶段以后,尤其是对“社会人”角色理解正确以后,角色的想象和内心扮演才可能得以实现。需要强调的是角色的想象与扮演并不要求具备特别表演的天赋,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具备角色想象和扮演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例如,幼儿骑木马、抱布娃娃时总是兴致勃勃,因为此时他们已经将自己当成了骑士和妈妈,尽管这种感觉并不一定能被主体所意识到。

在进行作文构思和写作时,角色想象和扮演能够激活思维、激发情感、维持良好的写作心境。以下从两个方面谈谈角色理论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角色理论指导下的记叙类作文的教学程序:

记叙类作文包括写人、记事的一般记叙文和写人、记事散文以及小说、戏剧等。

首先,摹写现实的自我。教者先指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再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事件。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要求学生重新体验过去事件中的真实感受,回忆当时的所思所想。如此做法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到自我,找准自我,进而形成自我这一基础角色。且看2007江苏高考一考生作文《怀想天空》中这样的文字:“„„ 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不难看出,这篇文章的成功源自对自我角色的清晰认知,从行为到感受到愿望。

然后,再摹写真实的“社会人”。继续写熟悉的人物和事件,这一阶段的重点已不再是自我这个角色的模写与表达,而是要完成自我到社会人角色的转换。教者应指导学生进行角色认知,再根据生活事件的实际设身处地想该人物之所想,感受该人物之喜怒哀乐,以该人物的眼光评价自然和生活,这就是角色想象和角色扮演。这样所写出的人物的行为举止才能符合人物境遇和性格,才能符合生活的“真”,符合艺术的“真”,这个人物才不至于是“我”的传声筒。

最后,描写虚构的“社会人”。在完成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后,下面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说和戏剧的写作。小说和戏剧中的人物总是虚构的,虚构人物的特性怎么样才能符合艺术的真实呢?性格的艺术真实只能是对现实人物性格的合理取舍与组合。在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作者要依据现实生活的经验,依据构思的环境和情节,收藏起自我,把心灵完全融进到虚构人物的心理之中。2001年全国高考江苏考生蒋昕捷的作文《赤兔之死》:赤兔

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文中的角色赤兔马,显然是作者社会人角色的想象和扮演。

二、角色理论指导下的议论类作文的教学程序:

议论类作文包括一般议论文和议理散文、读后感、评论等。

如果说记叙类文章旨在传情,议论类文章则意在达理。议论文能够展示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能够展现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议论类作为的写作训练是高中作文教学的另一重点。

首先,完成自我角色对社会人生的评价。社会是丰富的,人生是多彩的。作文应该表达作者本人对社会人生的观点和态度,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都要渗透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渗透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的教育。只有形成认知体系,才能拥有分析评价的标尺。在议论文构思和写作的过程中,对支撑论点的论据的分析,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角色观照这些材料并给予评价。2004高考福建满分作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最后: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操这样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会有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格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里对曹操的评价无疑是从作者自身的学识、价值观出发的。

赤兔之死读后感篇十
《《曹操献刀》》

相关热词搜索:赤兔马之死 赤兔之死 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赤兔之死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赤兔之死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415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