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2016-01-22 09:39:5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一《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一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丹东九中附小

赵丽丹

在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的幸福教育活动中,校领导煞费苦心地给我们全体教师每人发了一本白岩松的《幸福了吗》一书。我一看书名,就以为一定是一些关于怎么做才能让人幸福的理论教材,又想一定有是某位写作高手的代笔,现在名人出书不都是如此吗?随手把书带回了家,准备闲来无事翻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被书里面的一些内容打动了,原先的一些主观想法,完全彻底被否定了,于是它成了我茶余饭后的消遣。直到元宵节的一个午后,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合上书,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从这本书,我了解了白岩松和白岩松的思想,白岩松是一个时代的思考者。他有个性,爱思考,爱写点东西。做为一位新闻主持人,最重要的是敏锐、勇气和方向感。这些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难怪一些重要的场面他的身影都会出现。他的主持风格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白岩松在书中以一名新闻工作者的独特角度,通过一件件发生在中国和世界的大事件,不断探索每件事给我们的带来的思索,探索幸福的真谛。从这本书看出了他的成长足迹,看到了他深厚的写作功底。一个北广新闻系学生的才华,他能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完全通过笔端酣畅淋漓地抒发出来,是那么真实,自然,朴实。他的语言表达是那么准确,生动,让我不得不从心底里敬佩他。于是我对写作又有了一种新的感悟:不要浮夸,不要臆造,只要把内心的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好文章。

从书中我知道了白岩松兴趣爱好是那么广泛:足球,音乐,阅读。他正是从这些爱好中体验到了人生的幸福,正是从对工作的热爱中找到了幸福。他在书前面的代序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我很欣赏这句话,是呀,你只要内心平静祥和,你就是幸福者。在成天的忙忙碌碌中,在追逐事业、操劳家庭中。有时停下脚步,整理思绪,可能会对人生有新的思索。还有“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所以物质的

富足并不代表人的真正幸福。我想,简单生活,身心平静,真心满意自己的生活可能就是真正的幸福吧。

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是幸福呢?在学校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学生感到满意,家长觉得放心。在家里,为人妻为人母,尽自己的职责扮演好不同的角色,一家人其乐融融,这就是幸福,获得幸福就这么简单。

2012年2月7日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二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代序:走得快走得远不对吗?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匆匆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来的人一笑:走的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是的,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如果走远了,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我不会。

我不会在需要赶路的时候停下来等。赶路时我紧紧牵着灵魂的手,步子再大我也不撒手。有人把灵魂落在了后面, 不带着灵魂走,他成了什么?行尸走肉?

当灵魂落在后面时,等等灵魂是对的,但为什么你要让它落下呢? 我不会因为走地远就忘记为什么出发。出发的目标明确、坚定,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

但因为路远,时间长,隔一段时间与距离,需要停下来。

停下来思考一下出发的目的,会不会因为境况的变化而改变意义?会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做出调整?停下来判断一下选的路,是不是前方的路出了故障需绕行,是不是又新修了通往目的地的更近或更好走的路?

路远,时间长,一切变化皆有可能。

但走得快,走得远,我觉得真的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在走的时候,时刻动着的不只是脚,应该还有脑。

我在赶路,带着灵魂目标明确地向前冲。我没有落下灵魂,也没有忘记目标, 我不想停。我只想向着我的目的地大步前进。也许是因为我还没有达到把灵魂落下的速度和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距离吧。而且,我现在, 真的没有可以停下来的资本。

代后记九 求已与求人

有一天清晨,淋浴后的释迦牟尼对着自己的石像鞠躬敬拜。

旁边的弟子看到这一幕,都感到诧异:

“师傅,您的像,是弟子们敬拜用的,为何您亲自敬拜?”

释迦牟尼轻轻一笑,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是的,追求幸福,树立信仰,要靠自己。求人不如求己。

题外话:在实际工作中,求人不如求已的限用性。

在实际工作遇中,此话并不适用。对自己能力可及的事,或自己能力本可及但因缺少钻研与磨砺而暂不能及的事,努力求已,好处有二,一是增添自身本领,二是减少他人负担。但是,对后者还得有充足的时间充许你来提高能力到可及才行。

有些事,可能每个人独立都无法完成,或者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或者只有你自己完成不了(因自身缺陷经过努力也完成不了),对这样的事,求人,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在工作中,做事,首要的是把事做好。是谁做的,也很重要,但不及把事做好重要。

在工作中我亦想,只求已,不求人。但实际上,我求已,亦求人。我只能做到,能求已,不求人。因为在工作中,我不是释迦牟尼。

当然,精神上,信仰上,我们都要努力将自已修炼成释迦牟尼。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三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我们都幸福了吗?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很早就喜欢白岩松的节目,喜欢他看问题的独到深

刻,还有那充满智慧的白式幽默,甚至那张中国式严肃的面孔。《幸福了吗?》是白岩松继《痛并快乐着》十年后的最新随笔作品,书中,白岩松用犀利的文笔和审视的目光,展示他对人生的思考,其中的几个段落让我印象很深。

白岩松去美国,在金融危机之下,仍然拿出时间与精力拍摄公共图书馆。波士顿图书馆那座古老建筑的的大门之上有一行字,直译是:对所有人免费。一个城市有这样的图书馆真是幸福,在里面有很多无家可归者在这里温暖的吃早餐,看看报纸;由于金融危机,有很多失业的人,怕家里人知道,装作去上班,但离开家门就直奔图书馆。在这里还有免费为初到美国的外国人开办英语培训班,周围社区的文化活动都可以在这里举行。美国每一万人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是中国人均拥有量的四十六倍,更关键的不是数字上的差别,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放学后可以在这里安全地游戏,老年人在这里排遣寂寞,成年人在这里自我完善,外来人在这

里上了到美国的第一课,而且绝无障碍,一视同仁。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在最基层培养起来的,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下,还怕有不爱读书的人吗?

最近校车频频出事,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整顿校车的热潮,在偏远的山区,家长们为孩子上学费了很大的周折,在我们城市,每天为孩子上学放学也成了家长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以我为例,以前家住的离学校较远,早上怕堵车要早早出门,晚上放学要提早去守候,休息日要出去补课,我就要每隔两个小时接送孩子“转场”,很多生命的时光,就这样消耗在接送孩子的道路上了。然而在美国,这项工作是由国家来完成的。大多数美国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途中时光都是在接送他们的黄色校车上度过的,而且美国的校车对安全要求极高,最先进的安全设置都会在校车上率先使用,因此出事率极低,即使出了事,伤亡率也低,并且在美国从法律到全社会也都给予校车最大的特权。白岩松把这一切如实的记录下来,不是要单纯的羡慕美国的生活,当有人问到他:你希望《岩松看美国》这个系列节目拥有怎样的收视率时,白岩松的回答是:如果有一天,在中国的一个又一个乡村,开出一辆又一辆的校车,那是我们最高的收视率所在。从这里,我看出在他身上的社会责任感。

在我粗线条得读了一遍之后对其中有关教育的内容体会更多一些,对于其中深意也许需要慢慢品读之后才能领会吧!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四
《读白岩松《你幸福了吗》有感》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用了一个月时间仔细阅读了《幸福了吗》,感想很多,无论是生活、工作、身边的往事给人许多启迪和思索,用简单的文字把自己的感想整理一下。

(一)人生的三个思考

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序言中提到的关于人生的三个问题的思考,让人感触很深。

①人与知识的问题。从小到大,或直到今天我们不停地读书,学习掌握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掌握知识才可以养家糊口。知识是多样的,专业领域知识;人际关系的知识,总之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的掌握知识。

②人与人的问题。从出生落地,我们就开启了人与人的交往。父母育我们成人,走进校园恩师对我们培养,身边的朋友与我们嬉笑言欢,结婚后与爱人患难与共,为人父母养儿育女,走上工作岗位又成了下属。同样的一个人,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的身份不同,出现的问题也不同。需要多么强大的一颗内心来不停的交换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

③人与自己思想的问题。人不同与其他动物,人喜欢思考。痛苦,欢乐都会思考,有时很糊涂有时候有那么糊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到哪里去,整日忙来忙去,始终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二)工作生活中的自我定位

时间推移,我们的工作偶尔也会出现潮起潮落。当我们一帆风顺,事事顺心,步步高升时有没有昏了头脑。当工作跌入谷底,生活不如人意时,我们是否自暴自弃,忘记了我们曾经的理想或伟大的信仰。无论成功失败我们时刻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台湾,日本和美国更远的思考

台湾,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关心政治,但不乱议政。对待台湾我们的心情沉重,成长的台湾有了自己的发展,我们只能期待,台湾何时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日本,一个自小时候开始就在我们耳边萦绕的民族。长相和文字咋看都是源于中国。从古到今和我们中国有着多少仇恨的故事,从小听着抗日的故事,提起日本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到处可见日本品牌冲击我们的视觉,面对日本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很多。

美国,发达的技术让很多国人向往。如果你喜欢他,就让他去美国;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美国。这句话可能是对美国最好的解释。

(四)学会感恩,感觉幸福的存在

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拥有的东西已经很多。随着食欲的不断扩张我们已经忘记了吃饭时要“感谢仁慈的主赐予我食物”。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我们应该有一个感恩的心,父母的育我

养我,老师的不断教育,朋友的默默帮助,领导的关怀和下层的支持我们都应该去感恩。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就能感觉到幸福的存在。

(五)做一个有追求的人,让自己不停地前进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勇敢地划破自己的肤浅,因为生命的存在需要深度而非肤浅,需要豁亮而非遮蔽,需要意义而非心不在焉,需要精彩而非平淡,生命来过一次,终是要让她遇到自己的庆典。明天是怎样的一个自己,可能你能够预见。一年后是什么样,十年后又是什么样。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目标,给自己一个追求,做一个有追求的人。无论是功利心,名利心,生活需要动力,只有让自己不断前进,你就没有资本停下来思考人生。思考的的再好,你还是停止不前。

通过阅读《幸福了吗》让我对幸福有了更多的思考。自己幸福,朋友幸福,社会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如果你感觉的自己的存在,你应该是幸福的,因为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五
《下一站,幸福-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下一站,幸福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白岩松,央视名嘴,著名新闻评论员,主持过《焦点访谈》《新闻周刊》等不少节目。我喜欢读新闻记者写的书,我认为出色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天然具有两副眼镜,一副是放大镜,一副是透视镜。也就是说出色的新闻记者对社会现象有敏锐的触角和非凡的洞察力。现代报刊标志性人物、著名新闻人普利策曾经说过:‚记者是社会大船上的‚瞭望员‛。他应该紧紧盯着航行的前方,然后把任何蛛丝马迹报告给船长,让船长和大副们来决定船应怎样驾驶。‛作为乘客或者船员的我们,显然有必要了解‚瞭望员‛观察到的海面上的情况。 我第一次了解这本书是在QQ空间看到了网友转发的《不平静,就不会幸福》这篇文章,里面的一句话‚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通过搜寻,才知道这篇文章正是《幸福了吗》这本书的序言‚幸福在哪里‛,只是标题被换了。

《幸福了吗》本质上是一部随笔集,主要是围绕着作者在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他所经历的事件展开的。本书介绍了他本人在央视‚名利场‛上的一些经历,介绍了SARS事件、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报道过程中的幕后花絮,介绍了在他在台湾、日本、美国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等等。

个人认为本书写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序言和后记,序言中两个词语特别醒目,一个是反思,另一个是平静。

反思,反思什么呢?改革开放的春风结束了过去生存堪忧的岁月,三十多年来,我们行路匆匆,身上已布满了新伤旧患。现在,生存已经不再是最大的问题,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给伤口擦擦酒精,可能会有点刺痛,然

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才可以走得更远。可不管走得多远,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我们是为什么而出发。

另一个关键词,是平静。白岩松在书中引用了梁漱溟先生的见解,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是人和物之间的问题;二是人和人之间的问题,三是任何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加艰难。试问下,当下中国的社会,不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是否都有些浮躁,都有些急功近利,渴望着一夜暴富,渴望着一夜成名,渴望着有从科员到处长的捷径。记得当年我中考时,其中要考的一个体育项目是50米短跑。平时练习我的速度都够快,可几次模拟考,成绩都不理想,我就是找不出原因。后来经老师点拨,我才知道,原来考试时,我的双眼直盯着终点线,上身前倾得明显,双腿的速度与上身不协调,影响了整体的发挥。是呀,很多事情就像跑步一样,急不来的,如果心眼超过了双腿的速度,往往会适得其反。

《幸福了吗?》是对当下光怪陆离社会的质问,也是对人们久经炎凉而日益麻木的心灵的一种呼唤,是对当下这个物质时代最迫切的追问:‚幸福在哪里?‛以及对每一个焦虑忙碌的现代人最善意的提醒:‚你,幸福了吗?‛。很遗憾,作者本人的回答也是否定的。本书的后记是这么写的,‚痛苦与快乐都还没有过去,而幸福,却还真的很远。‛‚明天,开始信仰‛‚也许十年后,依然会写下一本这样的书,名字叫《终于信仰》。‛ 值得欣慰的是,作者给读者指明了一条寻找幸福,寻找信仰的道路。后记的最后一段是这么写的。‚有一天清晨,沐浴后的释迦摩尼对着自己的石像鞠躬致敬。旁边的弟子看到这一幕,都感到诧异:‘师傅,您的像,是弟子们敬拜用的,为何您亲自敬拜?’释迦摩尼轻轻一笑,答到:‘求人不如求己’。‛

所以我把这篇读后感取名为《下一站,幸福》。

本书一些精彩部分:

开篇就讲到白岩松对央视在美国‚9〃11‛事件中沉默表示不解。全世界9月12日所有大报的头版头条全是‚9〃11‛,只有咱们是放在头版的一个角落里。我们的这些东西被挂在美国的新闻博物馆那里,极其刺眼。我的理解是,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一些最基本的普世价值,比如对生命的敬畏、对苦难的同情,这些应该是一样。如果这一点,我们认识不到,就很容易被西方世界当作另类了。

关于08年抵制家乐福事件,白岩松评论中讲到‚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民主的重要基石。不去家乐福是你的选择,可别人去家乐福购物是人家的自由,如果你强行剥夺或干涉别人的权利与自由,这不仅不是民主,反而是另一种暴力与独裁。

书中讲到办公室和谐时,说到‚当年轻人不再拥有争论或争吵的环境时,也就会失去或推迟按他们想法改变世界的机会;而不年轻的人们,失去来自不同意见的冲击,也往往会使自己更早走上错误不断的路程。这中间,没人是赢家,太和谐是最大的不和谐。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六
《读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有感》

读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有感

于洁璐

2012年2月2日

学校为我们老师买了一本书,白岩松的《你幸福了吗?》,假期中闲来无事翻翻看,谁知一看就喜欢上了。

这几天一直在读白岩松的这本书。白岩松,一个感觉熟悉却又陌生的人。初拿起他的书,笼统的翻了一下,照片很多,不禁引起了我儿时看连环画般的兴趣,看到搞笑的照片,我不禁失声大笑,看到隆重的照片,我会砸吧砸吧嘴羡慕一番。一遍的照片看下来,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是酸楚,还是激情澎湃,无需过多的语言,仅仅是几张照片,却演绎了一个人的一生。随着照片颜色逐渐的鲜艳,时间让一个人的生命也随之绚烂多彩。一个成熟稳重,浑身上下充满成功气息的男人呈现在我的面前,不由的发出一句,现在看来白岩松还挺帅的,在接受了岁月沧桑的洗礼,洗去了年少的轻狂,渐渐的让自己沉淀。

《幸福了吗》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十年行走、十年思考、十年写作的又一部发力之作!相比十年前还相对青涩的《痛并快乐着》,该书凸现了白岩松的成熟、睿智以及身在高处,却清醒、平和的心境,是一部解读“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重量级作品。

白岩松试图以自己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所事所为、所思所想,解读这个看似简单,却事关人人的重大命题。于是,书中几乎无一遗漏,生动深刻地记述了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的大事小情。同时他在记录时代变迁的同时,更关注个体的命运在其中如何发展,更关注“焦虑”、“浮躁”“不安全感”等普遍存在的,社会高速发展的“副产品”。

在涤荡悲喜的故事中,在社会转型的阵痛中,在历史车轮的呼啸中,白岩松字里行间跳脱出来的,是对当下这个物质时代最迫切的追问:“幸福在哪里?”以及对每一个焦虑忙碌的现代人最善意的提醒:“你,幸福了吗?”。在我们这个国度,需要改进的很多,社会发展的同时,必然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刚出校门,社会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些?我们的幸福从何而来?年轻人的追求是什么?这些都该是我们要思考的。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们应该停下来,好好找一下方向。正版书的质量没得说,后面附送了白老师在耶鲁大学的演讲DVD,很值得一看。总之,在我们追求自己的幸福的路上,是值得停下来看看这本书的。

书中语言平实直白,充满着理性的反思,凸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写诗重要还是签合同重要?我说对于生命而言写诗更重要。”“所谓混得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得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静。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善待拥有的好。

徜徉字里行间,让心灵拥有纯净的温暖和感动。幸福是内心深处的微妙感觉,不一定与财富、地位、功利同步;幸福需要在平淡中寻找,需要在细微处品味;幸福是一种能力,要靠学习、思考、实践来培养,日积月累,它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远方;幸福是小事累加的过程:跟家人吃饭,陪孩子成长,有健康身体„„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幸福,会日渐丰盈我们,积攒起来,便成了温暖我们一生的大幸福。

忽然想起一则流传很久的寓言:小老鼠总感觉自己不幸福,就去问妈妈“幸福在哪 里?”老鼠妈妈说:“幸福在你尾巴上。”小老鼠转来转去看不到,老鼠妈妈说:“孩子,不要找了,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始终在后面跟着你。”

“曾经年少爱追梦”,那些年少轻狂的岁月,是走过了,也追过了,我却不知道自己是否幸福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怕选择之后所要面对的一切,而是惧怕这样的选择我们究竟是不是会更幸福呢?许多事情,看的更透,就会更幸福一点。也有些事情说起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所以仍然执着,不得轻松。也许,我该学会,放下。正如假期中湖南卫视放的《宫锁珠帘》的片尾曲,由何晟铭主唱的《佛说》一样:“五百次回眸只为你经过,岁月的蹉跎让爱犯了错,即使化身石桥等你来走过,我的心事你会不会听我说。你的微笑是我永远的魔,你的承诺在我心中执着,即使在菩提下涅盘成佛,回首前尘又怕锦书难托。佛说多多多,一生情太多,爱恨来回拖,愁眉又紧锁;佛说过过过,一生快走过,为爱惹的祸,烧成一团火;佛说错错错,太多的过错,全部都怨我,就此忘了我;佛说莫莫莫,莫要再情多,让思念沉默,心莲一朵朵。”我十分喜欢这首歌,正如喜欢白岩松这个人,喜欢这本书一样。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七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寻找幸福力 ———读《幸福了吗?》有感

初读标题,也许你们以为是之前杨澜做过的一档同名节目。其实这仅仅是我读过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书——《幸福了吗?》的读后感罢了!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你说:“我很幸福!”可能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哇,你肯定有男朋友或女朋友了吧!”,但如果单单作为一个人,你说:“我很幸福!”那这种幸福感从何而来呢?书中作者以一名新闻评论员的职业目光将此寻找范围定在了整个中国,分析原因到是中国30余年的改革在最开始是努力将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但时间的推进,大多数人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却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的如约到来,整个人群中,充满了抱怨之声。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吃饱了并不意味这幸福,手中人民币的多少似乎并不合幸福感挂钩。

幸福感到底从何而来呢?读完整本书感觉作者也没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但从他的这十年所经历的国与家、社会和个体中的事情看来,幸福先暂且不说,痛苦到不少。只因社会的底线在不断的被突破,人们为了房子、车子、票子,为了物化的生活,商贩会在奶粉中加三聚氰胺,会在蔬菜中打伤人的农药,会在大家喝的饮料中加塑化剂,同时日渐冷漠的心会让老人摔了没人敢扶,“小悦悦”这样本该享受美好童年的孩子被车碾了们没人抱起来,大家都见死不救,似乎明哲保身是我们从老祖宗那学来的最好的中庸哲学。

幸福感到底从何而来?书中,作者到介绍过很多自己那些幸福的时刻,亲身经历的申奥成功的那个激动的夜晚以及带给他力量的家人还有辛苦工作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就像感动中国的举办,让很多人看到了榜样,让社会中那些还不被发掘的人,他们无私的对社会对他人贡献自我力量,让观众流过感动的泪水后能想那些中国的脊梁骨看齐,也能够温暖的对待每一个陌生人,还有他在制作《岩松看日本》《岩松看美国》是从两个国家中所获得的一些感慨,看到的一些我们国家生活中所没有的温暖小细节。

而说了这么多遍所谓的“幸福感”其实我更愿意说成“幸福力”,即让你获得幸福的力量而不仅仅停留在感觉上的幸福。而幸福力到底从何而来呢?依稀中从书中提炼出也许是关于理想与信念吧!因为物质生活所追寻的钱只是一个目标,而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有思想,生活里除了关心吃饱穿暖外,更需要精神生活作伴。而这所追求得即为幸福。它所涵盖的便为理想、信仰。实现的是让自己和所关心的人能够感到快乐,能够对社会和自我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就是理想、信仰所产生的幸福的力量!

寻找幸福力,不是与他人比较,而是自己内心的问题,拥有一个理想,有一个信仰能不被社会的现实所左右,能不被他人扭曲的钱权价值观所左右,让理想主义不变为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甚至投机主义,让信仰不变为对钱权欲望的满足感,这才是单纯的幸福力。

寻找幸福力,它不在乎外界,而在自己心中,只需坚守我们的理想与信仰,只因它才是幸福的力量!

你幸福了吗?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八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那些年,我们逝去的时间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诗” 

一日的心血来潮,“逛”当当网时偶然发现白岩松的新书《幸福了吗》,第一版印刷时间是2010年,今年2月第35次印刷,所以严格意义上也算不得“新”。也许是这几年生活太过匆忙,也许是停下来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已很少读书。白岩松的名字,除了留下的一些熟悉的影像外,还有几年前看过的他写的《痛并快乐着》。书的大部分内容已记不清了,可以肯定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自己和书名一样感受着他真实的存在,同时也感受着自己。 

我是个书迷,上学的时候进了书店就很难在关门前出来,所以也许这成了妈妈最不喜欢陪我做的事(那时的自己还不懂得如何去体谅别人)。还记得有这么一段小插曲:快期末考试的时候,她陪我去买些复习资料,人很多,早上的时候交款台已经排起了长队,她说让我先挑,她自己先去帮我排队,选好了直接结账就行了。我告诉她不用,当时只是觉得没必要,并没有多想。不过事实证明我是“对” 的。挑好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多了(现在的书店不知道还能不能这样挑书),排队的人也早已不见。 

大学的时候,说实话,进图书馆的时间其实不多。很多课余的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况且理工的图书馆和自习室差不多,从早到晚,都有桌布占着。记忆中的还是老图书馆昏暗的灯光,低矮的顶棚(估计1米8个字的人肯定会碰头),泛黄的书页,即便现在,也似乎能闻到油印中掺杂一点点发霉的味道(很怪却也变态的喜欢)。很少进去(里面都是小说之类的,学习的同学都去新馆了),不过偶尔的几次都是闭馆的时候被图书管理员“请”出去的。现在想想,那时候让人欲罢不能的,也许不仅仅是书中的文字,还有那些许的寂静,靠着书架、坐在地上接近自己的心的时间。 

这几年,已很少读书。总会听到关于“时代快捷凑”的话题,就像每天的交广电台的一句广告“一杯咖啡,一片面包,一份匆忙…”。前两天,在人人网上

看一位朋友写的一句话(转自墨西哥寓言)“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我不知道白岩松的书好在哪,书中很多文字的后面都用了“?”。这也许说明了他心中的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问读者也是问自己。序里的第一句话便引发了连续了几天的思考,这现象在每天往返轻轨的路上随处可见。“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是经常看表的,有时真的不是为了想知道时间,而是习惯。“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读这本书的过程,我的记忆闸门也一同打开,陪伴他的那些时间也是我们真实的存在。勾起逝去的回忆,心随着清晰的文字,一点点去感受那些曾经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跳动的记忆,震撼的画面,同时触动的瞬间。 

心是需要回忆的。从前有人问我,坐火车的时候喜欢倒着坐(逆着车前进的方向)还是正着坐。我说倒着(那时候还不怎么晕车),他说我是比较怀旧的人。怀旧未必代表着不积极面对生活,也许有的时候只是为了抚平前进过程中的留下的那些未来得及处理的伤痛。 

《幸福了吗?》,序中并没有对其概括,也没有必要。多留下些思考的时间,这就是书的意义。最近看的“the Vampire Dairies”中,一个被吸血鬼抹去记忆的人说过,虽然记忆不在了,但是那些感受却是真实的,无法忘记的。 

并没有看完书的全部,但好几次我的喉咙有些哽咽,眼睛有些酸涩,不知被什么触动,是感受了他的感受,也是感受了那些时间里的我。 

2003,沉默的“9.11”: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中国是9月12日,唯一一个国家报纸的头版不是有关9.11报道的国家。“那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却遗留了一些“伤口”在遥远的中国”,显然这“伤口”在他心中,在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闻人心中。 

2009,《东方红时空》:这是他们新闻评论部一年一度的内部年会。我并没有看过,还是前几天补了一下。确实很搞笑,当然看见那么多名嘴说“粗话”也真是不习惯。网络的发达,结束了他们唯一自由的放松方式(从那以后,年会四平八稳;不能恶搞)。我们的评论让这些新闻人又变成了圣人。很喜欢美国人的生

活方式,朋友之间最基本的原则就是“no judgement”,也只有做到了这点,我们才有了交换心的保证。可惜,“爱”着这些名嘴的我们没有那份“宽容”。“充满自由空气的年会,越来越像是巨大压力下的内部心理医师,抚慰着焦虑,释放着压抑,沟通着情感,塑造着平等,然而,让每一个都从第二天起再度轻松地回到竞争的战场。” 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感到一丝羞愧,尽管当时我并没有参与到“judgement”的行列,但是我是潜在的大众中的一员,也许很多人像我一样,无言,但是我们心里已经剥夺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权力,自由欢乐与放纵的权力。 

2000,“杯满则溢,先倒了”:很多人没有白岩松的那份自持与平静看待自己的勇气,他的冷静让我佩服。他辞去三个栏目制片人的位置,重回一个单纯的主持人角色。“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减法。…漫无边际地随车逐流,但是我感受到一种难得的自由,这自由并非来自辞掉责任,而是因为卸掉了一种诱惑。于是,我很清醒,手中的车虽然不知往哪儿开,但我还没有迷路”。他在巅峰时依然清楚自己是谁,可现实中有多少人在平庸中就已经迷失了自己? 

… 

书中的一段段记忆,是他的,也是我的,当然也属于我们共同的那个时代。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事件,不过我们所处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回忆也不同。这也许才是这本书可贵的地方,它留下了我们自由“读”书的空间,思考的权力。 

书的最后,他写下一段话,我改了一下借此留给自己。 

希望家人健康,自己健康,开心,平静,体重几乎没变,依然容易好奇,经常被触动,当然,最重要的是,让生命的脚步慢下来,慢慢走,欣赏路边一切的风景。 

或许,这些都可以实现,毕竟个体的梦想,自己可以控制大部分,成与不成,都不会抱怨太多。 

 

 

 

 

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篇九
《读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有感(与你们一起分享,我的朋友们!)》

读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有感(与你们一起分享,我的朋友们!) 读白岩松《幸福了吗》有感 一、幸福在哪里(代序) 生活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人用权和钱来衡量幸福。这还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类 人越来越多。他们和她们自以为幸福,然而在我看来,他们却是贫困的,不是普困生,不 是贫困生,是特困生!当然这是指其精神层面(在他们看来我是穷的。我承认,但仅指物 质上。)。 幸福在哪里?岩松在寻找,我也在找。为什么要找,因为不易找到,为什么不易,因 为太少。岩松不太清楚,但他明白痛苦是可以随时感受到的。为什么,因为太多,多得我 们躲都躲不掉。社会底线不断被人突破,奶粉里有三聚氰氨,蔬菜里含伤人的农药。为什 么会有?答案短洁而有力:利益!(简称:钱!)他们为了钱夜以继日,绞尽脑汁,团结 协作的工作。研制开发新产品。这类人大部分还是高材生,熟读课本理论,懂得理论联系 实际。然人们却瞧不起。自私,损人利己,危害社会被他们演绎得精彩十分,十分精彩。 什么玩意儿啊!书白读了,正所谓:无耻的人读书后,往往变得更无耻。当然,我也只能 骂骂,毕竟人家活得有滋有味的。这就是社会的无奈啊!? 除此之外,还有太多无奈的事情是太多的人无法正确恰当评价。古时不能,更何况当 今这人性复杂的时代?医生一边拿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 一边体罚学生,坚持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怎么 说?如何评价?怎么评估? 钱和权,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选秀节目,频频出丑。一评委对台上用力表演的选 手发出感慨:“为什么在她们眼中,看不到真诚和纯真,而只是宝马和别墅?”为什么? 我想这不应该只是这位评委一个人的疑问,也是我们,我们社会所要反思的吧?但话又说 回来,这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问题,如果是,那这或许也就不能称作是个问题了。这 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问题。权力和金钱是一对死党,它们狼狈为奸,使我们 社会无法人人平等。上下级成了主仆,唯唯诺诺,阳奉阴为,缺乏主见(或是有也不敢说 出口)这是敬畏权吗?可能吧?为什么说可能,因为我想他们不是仅仅畏权,毕竟权是死 的,他们在乎的是自己,自己的利益。于是乎,他们把灵魂、人格、尊严通通抛在脑后。 他们的借口是,或许对他们而言是充足的理由:情非得已,没办法。还有的比较实在, 问:灵魂人格尊严多少钱一斤?对于他们,我无语。。。 改革三十余年,中国进步了很快,也很多。到底进

步有多快多少,你可以去查,一大 串数字足以使你信服。但作为一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新闻,自然对新闻发 展进步尤为关注,有时也扪心自问亦或仰望天空寻找答案(更多的是仰望天花板)。可 惜,心不知,天不语。周老虎是新闻界的典型,狗仔队是新闻界不竭的动力。他们聪明, 激情而充满好奇,也许他们走的太快,早把新闻人的责任心甩掉了,直奔诱惑的权力、金 钱、美女、名气。说实话,他们很可怜,成了功利的投机分子。。。 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可有的国人却显得那么急,直奔终点。走快了,灵 魂就跟不上了。所以记住:走的可以快,但要带上灵魂。当然有条不紊的前进是最好的, 适合你,也适合中国。(欲速则不达,过快可能翻车!) 二、让敏感不再敏感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包括那些大喊中国威胁论的,为什么?因为中国有人 民币。甚至同学中流行一句话:为人民币服务!是的,现在的人民在人们眼中早已没有那 些印上阿拉伯数字的价值符号值钱重要。现在的人不认人,只认钱。人们宁愿为了那一堆 或一沓特殊而又不特殊的纸背离人民(八荣八耻能当钱?或许他们会考虑)。因为他们坚 信,世上为有钱才是值得相信的,唯有钱才能让人踏实。他们为了人民币甚至可以杀害自 己的亲人,背离国家。也是这样,他们因成了亡命之徒,成了钱的奴隶。这完全违背了钱 的作用:钱是被人用的,但有些人却被钱利用,被钱控制,失去自我。很可笑,也很有戏 剧性,我发现大多数人聚敛大量钱财还未用就用不了了,也许他们只配闻闻钱味(大概是 臭的),只能看看。很可悲,大活人就是被这几张纸给套住了,进去了,出来了,又被套 住了,又进去了,套住进去,进去套住,套套进进无穷尽也。更堪忧的是,这类人还不在 少,仍然继续乐此不疲,仍然赴汤蹈火,仍然捐躯赴国难,仍然视死忽如归。。。 三、中国病了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遭到了许多灾难。从非典、达赖、热比娅,到汶川、玉树,当 然还有台湾(美、日睁大眼看清楚!),中国有点累了,但却因此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 大难来临时最能考验一个国家,中国禁受住了考验!没被打到,反而更强。这是什么?愈 搓愈坚,愈搓愈强!灾难使同胞遇难了,房屋倒了,gdp受伤了,但中国得到的更多:人 心的团结,国家的强大!从志愿者、医生、战士、捐款达企业家及无数普通中国人。且不 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为名为利还是为人民为国家?出于公亦或出于私?结果是他们做 了,做得有益于国家的事儿.至少是做了而非

只说不做(少数除外,有争议的除外)。既然 做了,又何必过分苛责? 在中国不舒服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很多,长大了很多,成熟了很多。学到了团结坚 强,看到了爱国涌现的义举,感受了人间社会的温暖人性。与此同时,看清了有的人的做 作、自私,只顾自己不顾国家的庸弱。发现了错误,及时改正了,从而进步了,未尝不是 好事儿。地震,震出那些潜伏的伪君子,震出了一批批少年英雄!但值得关注的是:灾后 能正确对待吗?灾区重建会涌现一批腐败分子吗?会吗?我想肯定有,因为我很现实,我 不奢求没有,只希望越少越好。只可惜,这些官员能在大的地震中站起,却在利益面前倒 下。可能你会说,地震过去了,是的,但要提醒你:灾区还在重建,政府拨款还在到达。 我相信孟子的人性善,纵然变得不善了,也希望早点回到善。。。 四、靖国神社与垃圾分类(请注意这个小标题) 前些日子,中日关于钓鱼岛问题争议不绝。近日,由于日方扣押中国渔船和船长,双 方又几乎脸红脖子粗。有些中国学生甚至游行抗拒。这很好,至少说明爱国,但这又不 好,因为他们不够理性,最起码占用街道,影响交通,影响学习,增加政府负担。社会上 有人高呼抵制日货,见到日本轿车就砸。我说:“何必呢?这车与你有何仇?”爱国也是 需要理性的,你砸日车就说明你爱国豪情万丈?当然,我敢肯定,游行的人中肯定不乏凑 热闹的看客,可能他们被长期学习压力、工作、情感压迫,所以发泄一下,反正砸了也不 用赔(人多吗,法不责众嘛。殊不知这车是同胞辛苦攒钱买的,换作是他自己的,看他还 砸不?)。中日关系不好不能完全否定日本,至少我是这么看的。日本有很多东西还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如电子科技方面的创新意识,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少数右翼分子在破坏 中日关系,想使两国人民互相仇视,作为有见识的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落入敌 人的圈套。我始终相信大多数日本人还是好的,坏的是极少数的,就像中国也不是全是好 人(别骂我不爱国,如果您骂了,至少说明你还不够清醒,最少现在是)。。。 作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我也仇视日本右翼(请注意,是右翼)。岩松谈日本靖国神社 被日方看的很重,有多重?菊花在日本地位很高日本用菊花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皇室, 一个是靖国神社,你可以想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日本人还未认清历史,或者准确的说是 不敢(毕竟做了天地不容的事,心虚)。所以有人说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高大。 还有,每当日本重要领导,如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三番

五次祭鬼,顶着亚洲人的骂声坚持向 自己的所谓战争中牺牲的英雄致敬,多年来,乐此不疲。殊不知这些甲级战犯是多么的令 人厌恶、唾弃。当然,我不想再骂,毕竟他们已经死去,在不心甘情愿中但又不得不死去 中死去。。。 日本垃圾分类很注意环保,重复利用,很值得学习借鉴,但在我看来,靖国神社与垃圾 无异,所以标题为上。 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人,在白天与夜晚,在酒前与酒后是根本不一样的动物。白天文 质彬彬,注重理解和外表。可一到晚上和酒后就截然相反了。街上接脱掉衣服,当街撒 尿,乱砸酒瓶。对于这种反常的现象,我不想多说,只希望中国人不要这样,不要人前人 后两重天。。。 岩松说日本老了。近二十年来,日本经济神话不再,衰退成了大问题,而且面临第一大 问题:人口问题。一方面出生率低,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但请注意,不要为日 本的退步而幸灾乐祸,毕竟别人的退步不见得我们自己的进步(虽说事实上两国差距小 了)。懂得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还未有或是将有的问题还是好的(宜未雨而筹谋,勿临渴 而掘井),可能日本的今天就是我国的明天,所以我们要为今天的老人着想。为他们着想 也是为我们的明天(或后天)着想。。。 五、美国,美吗? 如果问一个人美国美不美,可能他会毫不犹豫的给出简洁而简洁的答案:美,太beautiful 了!眼里闪烁着十分(或万分,这要看袋中的钱的多少,毕竟光想没用,呵呵)憧憬的亮 光。但美不美不能光看物质,还得审精神,品文化。 金融危机的冲击,华尔街昔日的繁华少了许多,昔日的大亨巨子也少了很多。唯一多了的 除了萧条与凄凉还是萧条与凄凉。 持枪进校枪击案,美国发生率最高,被枪袭击的总统,美国最多。为何?民主!美国民 主啊!允许公民有持枪的权利(着权利,本人放弃,也不敢要)。然而权利享受的同时是 无数无辜生命的逝去。有人强烈要求禁止个人拥有枪支,但遭到其他人(不是一般的人) 的强烈(不是一般的强烈)反对。原因很简单:老子要发财,你挡。老子不干!老子是利 益集团,老子啥都缺,就是不缺钱,但老子也绝不会嫌钱多。在老子眼里利益集团就是政 治,钱就是权,财团就是民主! 上面是不好的一小方面,美国还是有其美的一面的。她的福利就很好,校车安全系数高, 据说和悍马轿车相撞,悍马扁了,校车一点事没有,学生还在车里睡觉没醒。 当然上面只是及其小的一小部分关于美国的事,有好有坏。所以美国美不美并不是一句话 可以说清楚的,当然也不是我可以说明白的(我也没去过,

相关热词搜索:幸福了吗 《幸福了吗》读后感 白岩松白说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白岩松幸福了吗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608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