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

2016-01-24 08:59:2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一《许地山作品《春桃》》 ...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一
《许地山作品《春桃》》

30年代的北方农村,年轻姑娘春桃与 李茂结为夫妻,但在新婚之夜被土匪冲散。李茂下落不明,春桃只好独自一人逃难到北平。 途中与难民刘向高相识,二人同室栖身,相依为命,以捡破烂为生。三年后的一天,春桃在街上偶遇沿街乞讨的李茂,始知当年他被抓去当壮丁,后在军阀混战中失去双腿。春桃不忍看他流落街头,便把他领回家。然而,半间破屋,一铺土炕,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又怎么生活呢?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更使人难以忍受。为此,李茂曾与向高私下商定,将春桃“卖”给向高为妻,遭春桃训斥。向高不忍心让春桃过这种尴尬的日子,离家出走。深爱着向高的春桃四处寻找未果,返家后发现李茂上吊自缢,遂将他救下。不久,四处流浪·的向高在爱情的驱使下,又回到春桃身边。

在今天看来,这真是个离奇的人间故事。

故事的前半部分,在许地山写作的那个年代,说不准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战乱纷争,有多少家庭离散。到处拉丁,有多少男人扛上枪杆。被迫离巢的男人展转各异县,孤独留守的女人亦在战火中被迫流走他乡。男人无音信,女人失依靠。在为生活的奔波中,女人与同是沦落人的男子结识。为了过活,也为了同苦的情谊,女人与这另一男人同了伙。可这故事开头处奇在,春桃和李茂只做了一夜夫妻。只因他们婚礼的第二天,李茂就被抓了丁。更奇处还在这故事后半部分,春桃和刘向高合了伙四五年,沦为乞丐并在战火中折了腿的李茂竟与春桃不期而遇。他乡遇故人,此处却充满尴尬。向高说,我走,让你们团圆。李茂说,我走,让你们好好过日子。春桃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我怎能把失去双腿无法过活的你抛弃。此时的春桃,靠沿途嚷“烂字纸换取灯儿”过日子。向高识字,是她的得力助手,能从烂字纸堆里淘出王爷的龙凤帖和印着端明殿御宝的纸来。他们刚好缺一个帮手,帮着他们给烂字纸堆分类,挑出值钱的,捆好不值钱的。可是,二男一女一屋,能成吗。向高和李茂别扭。可春桃认准了要这样。在她眼里,生存最重要,讲情义最重要。于是结局就是这样。向高和李茂向美丽而倔强的春桃屈服了。他们打好商量,在城里,向高是户主,李茂是同居,回乡下,李茂是户主,向高是同居。

一妻二夫,真是不可思议的结局。

生存的理由战胜了一夫一妻制的一般伦理。

有评论认为,“小说歌颂了劳动妇女的高尚品质与奋斗精神 ,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蓬勃朝气与旺盛生命力”。的确 ,春桃的身上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强悍不屈与独立精神。但更引人注目和耐人寻味的是 ,春桃性格中的这种独立品质恰恰是在她对婚姻家庭问题的处理上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正是她在婚恋方面种种卓尔不群的举动 ,丰富了她独立人格的精神内涵 ,从而亦使她迥异于其他文学女性而独具风采

有人说《春桃》中的两个男人是悲哀的,一个是和自己没有婚姻关系的同居人,一个是和自己有名分的丈夫。两个男人都爱着春桃,都离不开春桃,但春桃对刘向高的爱情和对李茂的道义都无法割舍,于是打算合开个“三人公司”。但在那时,甚至到现在,在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下,谁能轻易地接受这样一女两男的组合,谁能对二男一女同睡一铺炕上不予置评。直到现在一般人还不能摆脱原始的夫权和父权思想。 所以闲言碎语是难免的,李茂怕被别人说自己是“王八”,刘向高直被同行的人笑话,即使他们俩能和睦相处也抵不过外界种种的流言。对于那些评价,男人是无法不介意的,他们有他们所看重的尊严。到后来导致刘向高出走,李茂上吊,两个男人心中万分的无奈与矛盾达到了顶峰。但是两个男人最后还是无法离开,刘向高说:“我不能离开你,我的事情都是你成全的。我知道你要我帮忙。我不能无情无义。”李茂断了两条腿生活无法自理。离开了这个女人,他们都很难活下去。在许地山的笔下,女性意识的提高,而男性则变成需要依附于女性的可怜虫。他们的悲哀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到最后他们俩依然不能释怀,还是无奈地定下了一个各自觉得能说服自己的协议。他们是无奈的,也是悲哀的。

许地山关注女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男性的悲哀。在他的笔下,在女性意识逐增强,形象

逐渐高大的同时,男性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渺小,越来越黯淡。

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底层民众的真正关注、了解,重在塑造春桃这个扣人心弦的女性形象。小说《春桃》中"一女二男"的婚姻模式有悖于"神性爱"这一个古往今来文学作品的传统母题;李茂、刘向高在伦理婚姻观念上沿袭着中国传统伦理婚姻的重负,春桃具有新的伦理婚姻观念因素,但现代伦理婚姻观念的光芒始终遮不住春桃传统的观念。最后,人性善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使三人冲破了一切传统封建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的束缚,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小世界,这种善良的人性人情寄托了许地山人道主义的关怀。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二
《《春桃》看许地山对现代世界的解读论文》

《春桃》看许地山对现代世界的解读

摘要:许地山的小说创作数量不多.在现代小说史上,也许称不上大家,但他的创作富有个性。其小说故事性强,具有浪漫传奇色彩。他的《春桃》,开创了一个超俗入圣新型故事的先河,创造了一个现代故事的母题,其影响尤其深远。

关键词:许地山 春桃

许地山小说《春桃》新解许地山的短篇小说《春桃》写于1934年,发表于当年的《文学》第3卷第1期,《春桃》与许地山20世纪20年代的那些空灵奇幻的“宗教寓言小说”相比,在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人物性格和形象、故事情节的构成等方面,确实“今非昔比”,充满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人间烟火味,具有鲜明的写实性,将其誉为现实主义转向后的代表作或径直就是现实主义小说,允为有理。

一、超俗入圣的母题

所谓母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美国学者汤普森在《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一书中的解释,比较有权威性,他说:“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存于传统中的成分。” 胡适对于母题的理解,也接近这个意思。汤普森认为大多数母题分为三类:其一是一个故事中的角色;其二是情节的某种背景;其三是那些单一的事件。 春桃故事最稳定的因素,就是人物关系。“持续存于传统中的成分”就是“一女二夫”,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关系。这就是春桃故事创造的母题。这个故事新奇,惊世骇俗的地方也在这里。在封建社会

里,由于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所决定。在家庭关系结构中,男女关系总是表现为一个男人和两个或多个妻子,只有在私情故事中才可能出现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关系。在家庭内部,可以同时容纳许多个妻妾,但不可能同时容纳两个丈夫,在《春桃》故事中,如果向高在街上碰见失散的妻子,把她领回来和春桃一起生活,也许很自然。而春桃把失散的丈夫李茂领回来,和另—个男人一块生活就显得极为反常。在民间,虽然存在“招夫养夫”、“拉边套,打伙计”的畸形婚俗,但是过去的文学作品很少见到表现这种婚姻关系的,更没有人能够从通过这种畸形的婚姻形式表现新的思想和艺术的价值。许地山的贡献在于,他通过家庭关系的这种变异结构,发现了道德是非,反映了溢出传统道德规范以外的人的观念和现代意识,这是一种独具慧眼的发现。

二、运用故事地点增强现实批判性

许地山早期故事的背景大都在异域,带有异域的情调,正如沈从文所说,“作者用南方国度,如缅甸等处作为背景,把僧侣家庭,异方风物,介绍得那么亲切。在作品中,咖啡与孔雀,佛法与爱情,仿佛无关系的一切联系在一处,使我们感到一种异国情调” 。这一点是人们谈起许地山必然要涉及的话题。许地山的异域情调的故事带有虚拟性和幻化色彩,故事发生的情境在异域,本身就给人—种虚幻的感觉,加上语调和话语色彩,浪漫主义的情调更浓。而许地山后期的创作,现实成分逐渐加强,幻化的因素逐渐减少。正如茅盾所说:“地山的小说,在外表的浪漫主义风度之下,有一副写

实的骨骼,而且终于连这风度也渐淡以至于无。” 随着现实主义的加强,故事的地点也从异域移到了国内,用真实的地点强化故事的真实性。《春桃》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德胜门”、“天桥”这些人们熟悉的地名,明确标示了出来。

在首善之区的北京,竟没有穷人的立足之地。在一个没有公道和王法的社会里,贫民百姓为什么还要敬畏王法,做王法的囚徒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春桃义正辞严地向传统道德发出了挑战。这篇小说之所以令人震惊,其原因也在这里,如果他把故事的背景移到缅甸、印度。恐怕就不足为奇,不会如此引人注意了。

四、故事主题体现出超俗的生存道路

《春桃》的故事,虽然讲的是一女二夫同睡一铺炕,但主要不是为了表现爱情,也不是反映婚姻爱情的关系和矛盾,许地山生活的时代更加严峻,谈婚姻爱情,对春桃、李茂来说,简直太奢侈了。他们所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所以许地山把生存作为主要问题来表现,把人的生存放在第一位。《春桃》不是浪漫的幻想故事,它是非常现实的,它揭示的是中国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但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与封建的道德观念发生着激烈的冲突。统治阶级提倡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本末倒置地把名节放在首位。而把人的生存扔在脑后。《春桃》的主旨就是对这一传统道德的反叛,把生存问题作为故事的支撑点。我们看到,小说中有一个“龙凤帖”在起着穿针引线的叙述功能。这个“龙凤帖”就代表了名节和道德规范,但在春桃的眼里,它不如

一张废纸。她把向高填的龙凤帖投进了火炉,然后对向高说:“什么龙凤帖,烙饼吃了罢。” 在这里,许地山把“龙凤帖”与烙饼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逃难的人家来说,是龙风帖重要还是烙饼重要,不是显而易见的吗?生命和生活都没有保障,龙风帖不是见鬼吗?这是作者在动乱的生活中悟出的生活真理。所以,李茂见了春桃以后,本想从腰里掏出龙风帖,证明他还是她的丈夫,但他把手缩回去了,因为他自己两天没吃饭了。他是现实的,他知道现在即使春桃愿意跟他,他也养不活她,生存问题严峻地摆在了他的面前。三个人能够勉强地在一起生活,首先是为了生存。但是作者并不认为他们是苟且偷安,在他们的行为当中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情与义。传统故事表现情与义,以宣扬教化为目的,局限于传统道德规范之内。许地山表现的情与义立足于人的本体,远远超出了传统道德规范之外。春桃把伤残的丈夫领回家,这里有情也有义。当李茂看到三人关系难以维持,想以自杀成全他人的时候,也是一种义举。但是许地山没有让人物死去,李茂活了下来,他要把生存主题贯彻到底,让人活下去,这才是最大的情和义。虽然李茂的自杀是一种侠义行为,但它毕竟是一条死亡之路,而不是生存之路。许地山寻找的是一条民族生存的道路。

总之,许地山小说中的春桃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人物”,她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善良、坚强、豪爽、侠义的本质特征,许地山所开创的超俗入圣的新型故事创造,也被后世的贾平凹等所效仿。 参考文献:

[1]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沈从文:《沈从文文集·11卷》,花城出版社,2006

[3]转引 张何之:《许地山文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三
《春桃 许地山》

春桃

許地山

這年的夏天分外地熱。街上的燈雖然亮了,胡同口那賣酸梅湯的還像唱梨花鼓的姑娘耍著他的銅碗。一個背著一大簍字紙的婦人從他面前走過,在破草帽底下雖看不清她的臉,當她與賣酸梅湯的打招呼時,卻可以理會她有滿口雪白的牙齒。她背上擔負得很重,甚至不能把腰挺直,只如駱駝一樣,莊嚴地一步一步踱到自己門口。

進門是個小院,婦人住的是塌剩下的兩間廂房。院子一大部分是瓦礫。在她的門前種著一棚黃瓜,幾行玉米。窗下還有十幾棵晚香玉。幾根朽壞的梁木橫在瓜棚底下,大概是她家最高貴的坐處。她一到門前,屋裡出來一個男子,忙幫著她卸下背上的重負。

「媳婦,今兒回來晚了。」

婦人望著他,像很詫異他的話。「什麼意思?你想媳婦想瘋啦?別叫我媳婦,我說。」她一面走進屋裡,把破草帽脫下,順手掛在門後,從水缸邊取了一個小竹筒向缸裡一連舀了好幾次,喝得換不過氣來,張了一會嘴,到瓜棚底下把簍子拖到一邊,便自坐在朽樑上。 那男子名叫劉向高。婦人的年紀也和他差不多,在三十左右,娘家也姓劉。除掉向高以外,沒人知道她的名字叫做春桃。街坊叫她做撿爛紙的劉大姑,因為她的職業是整天在街頭巷尾垃圾堆裡討生活,有時沿途嚷著「爛字紙換取燈兒」。一天到晚在烈日冷風裡吃塵土,可是生來愛乾淨,無論冬夏,每天回家,她總得淨身洗臉。替她預備水的照例是向高。 向高是個鄉間高小畢業生,四年前,鄉里鬧兵災,全家逃散了,在道上遇見同是逃難的春桃,一同走了幾百里,彼此又分開了。

她隨著人到北京來,因為總布胡同裡一個西洋婦人要雇一個沒混過事的鄉下姑娘當「阿媽」,她便被薦去上工。主婦見她長得清秀,很喜愛她。她見主人老是吃牛肉,在饅頭上塗牛油,喝茶還要加牛奶,來去鼓著一陣臊味,聞不慣。有一天,主人叫她帶孩子到三貝子花園去,她理會主人家的氣味有點像從虎狼欄裡發出來的,心裡越發難過,不到兩個月,便辭了工。到平常人家去,鄉下人不慣當差,又挨不得罵,上工不久,又不幹了。在窮途上,她自己選了這撿爛紙換取燈兒的職業,一天的生活,勉強可以維持下去。

向高與春桃分別後的歷史倒很簡單,他到涿州去,找不著親人,有一兩個世交,聽他說是逃難來的,都不很願意留他住下,不得已又流到北京來。由別人的介紹,他認識胡同口那賣酸梅湯的老吳,老吳借他現在住的破院子住,說明有人來賃,他得另找地方。他沒事做,只幫著老吳算算賬,賣賣貨。他白住房子白做活,只賺兩頓吃。春桃的撿紙生活漸次發達了,原住的地方,人家不許他堆貨,她便沿著德勝門牆根來找住處。一敲門,正是認識的劉向高。她不用經過許多手續,便向老吳賃下這房子,也留向高住下,幫她的忙。這都是三年前的事了。他認得幾個字,在春桃撿來和換來的字紙裡,也會抽出些少比較能賣錢的東西,如畫片或某將軍、某總長寫的對聯、信札之類。二人合作,事業更有進步。向高有時也教她認幾個字,但沒有什麼功效,因為他自己認得的也不算多,解字就更難了。

他們同居這些年,生活狀態,若不配說像鴛鴦,便說像一對小家雀罷。

言歸正傳。春桃進屋裡,向高已提著一桶水在她後面跟著走。他用快活的聲調說:「媳婦,快洗罷,我等餓了。今晚咱們吃點好的,烙蔥花餅,贊成不贊成?若贊成,我就買蔥醬去。」

「媳婦,媳婦,別這樣叫,成不成?」春桃不耐煩地說。

「你答應我一聲,明兒到天橋給你買一頂好帽子去。你不說帽子該換了麼?」向高再要求。

「我不愛聽。」

他知道婦人有點不高興了,便轉口問:「到的吃什麼?說呀!」

「你愛吃什麼,做什麼給你吃。買去罷。」

向高買了幾根蔥和一碗麻醬回來,放在明間的桌上。春桃擦過澡出來,手裡拿著一張紅帖子。

「這又是那一位王爺的龍鳳帖!這次可別再給小市那老李了。托人拿到北京飯店去,可以多賣些錢。」

「那是咱們的。要不然,你就成了我的媳婦啦?教了你一兩年的字,連自己的姓名都認不得!」

「誰認得這麼些字?別媳婦媳婦的,我不愛聽。這是誰寫的?」

「我填的。早晨巡警來查戶口,說這兩天加緊戒嚴,那家有多少人,都得照實報。老吳教我們把咱們寫成兩口子,省得麻煩。巡警也說寫同居人,一男一女,不妥當。我便把上次沒賣掉的那分空帖子填上了。我填的是辛未年咱們辦喜事。」

「什麼?辛未年?辛未年我那兒認得你?你別搗亂啦。咱們沒拜過天地,沒喝過交杯酒,不算兩口子。」

春桃有點不願意,可還和平地說出來。她換了一條藍布褲。上身是白的,臉上雖沒脂粉,卻呈露著天然的秀麗。若她肯嫁的話,按媒人的行情,說是二十三四的小寡婦,最少還可以值得一百八十的。

她笑著把那禮帖搓成一長條,說:「別搗亂!什麼龍鳳帖?

烙餅吃了罷。」她掀起爐蓋把紙條放進火裡,隨即到桌邊和面。

向高說:「燒就燒罷,反正巡警已經記上咱們是兩口子;

若是官府查起來,我不會說龍鳳帖在逃難時候丟掉的麼?從今兒起,我可要叫你做媳婦了。老吳承認,巡警也承認,你不願意,我也要叫。媳婦噯!媳婦噯!明天給你買帽子去,戒指我打不起。」

「你再這樣叫,我可要惱了。」

「看來,你還想著那李茂。」向高的神氣沒像方纔那麼高興。他自己說著,也不一定要春桃聽見,但她已聽見了。

「我想他?一夜夫妻,分散了四五年沒信,可不是白想?」

春桃這樣說。她曾對向高說過她出閣那天的情形。花轎進了門,客人還沒坐席,前頭兩個村子來人說,大隊兵已經到了,四處拉人挖戰壕,嚇得大家都逃了,新夫婦也趕緊收拾東西,隨著大眾望西逃。同走了一天一宿。第二宿,前面連嚷幾聲「鬍子來了,快躲罷」,那時大家只顧躲,誰也顧不了誰。到天亮時,不見了十幾個人,連她丈夫李茂也在裡頭。她繼續方纔的話說:「我想他一定跟著鬍子走了,也許早被人打死了。

得啦,別提他啦。」

她把餅烙好了,端到桌上。向高向沙鍋裡舀了一碗黃瓜湯,大家沒言語,吃了一頓。吃完,照例在瓜棚底下坐坐談談。一點點的星光在瓜葉當中閃著。涼風把螢火送到棚上,像星掉下來一般。晚香玉也漸次散出香氣來,壓住四圍的臭味。

「好香的晚香玉!」向高摘了一朵,插在春桃的髻上。

「別糟蹋我的晚香玉。晚上戴花,又不是窯姐兒。」她取下來,聞了一聞,便放在朽樑上頭。

「怎麼今兒回來晚啦?」向高問。

「嚇!今兒做了一批好買賣!我下午正要回家,經過後門,瞧見清道夫推著一大車爛紙,問他從那兒推來的;他說是從神武門甩出來的廢紙。我見裡面紅的、黃的一大堆,便問他賣不賣;他說,你要,少算一點裝去罷。你瞧!」她指著窗下那大簍,「我花了一塊錢,買那一大簍!賠不賠,可不曉得,明兒檢一檢得啦。」

「宮裡出來的東西沒個錯。我就怕學堂和洋行出來的東西,份量又重,氣味又壞,值錢

不值,一點也沒準。」

「近年來,街上包東西都作興用洋報紙。不曉得那裡來的那麼些看洋報紙的人。撿起來真是份量又重,又賣不出多少錢。」

「念洋書的人越多,誰都想看看洋報,將來好混混洋事。」

「他們混洋事,咱們撿洋字紙。」

「往後恐怕什麼都要帶上個洋字,拉車要拉洋車,趕驢更趕洋驢,也許還有洋駱駝要來。」向高把春桃逗得笑起來了。

「你先別說別人。若是給你有錢,你也想念洋書,娶個洋媳婦。」

「老天爺知道,我絕不會發財。發財也不會娶洋婆子。若是我有錢,回鄉下買幾畝田,咱們兩個種去。」

春桃自從逃難以來,把丈夫丟了,聽見鄉下兩字,總沒有好感想。她說:「你還想回去?恐怕田還沒買,連錢帶人都沒有了。沒飯吃,我也不回去。」

「我說回我們錦縣鄉下。」

「這年頭,那一個鄉下都是一樣,不鬧兵,便鬧賊;不鬧賊,便鬧日本,誰敢回去?還是在這裡撿撿爛紙罷。咱們現在只缺一個幫忙的人。若是多個人在家替你歸著東西,你白天便可以出去擺地攤,省得貨過別人手裡,賣漏了。」

「我還得學三年徒弟才成,賣漏了,不怨別人,只怨自己不夠眼光。這幾個月來我可學了不少。郵票,那種值錢,那種不值,也差不多會瞧了。大人物的信札手筆,賣得出錢,賣不出錢,也有一點把握了。前幾天在那堆字紙裡檢出一張康有為的字,你說今天我賣了多少?」他很高興地伸出拇指和食指比仿著,「八毛錢!」

「說是呢!若是每天在爛紙堆裡能檢出八毛錢就算頂不錯,還用回鄉下種田去?那不是自找罪受麼?」春桃愉悅的聲音就像春深的鶯啼一樣。她接著說:「今天這堆准保有好的給你檢。聽說明天還有好些,那人教我一早到後門等他。這兩天宮裡的東西都趕著裝箱,往南方運,庫裡許多爛紙都不要。

我瞧見東華門外也有許多,一口袋一口袋陸續地扔出來。明兒你也打聽去。」 說了許多話,不覺二更打過。她伸伸懶腰站起來說:「今天累了,歇吧!」

向高跟著她進屋裡。窗戶下橫著土炕,夠兩三人睡的。在微細的燈光底下,隱約看見牆上一邊貼著八仙打麻雀的諧畫,一邊是煙公司「還是他好」的廣告畫。春桃的模樣,若脫去破帽子,不用說到瑞蚨祥或別的上海成衣店,只到天橋搜羅一身落伍的旗袍穿上,坐在任何草地,也與「還是他好」裡那摩登女差不上下。因此,向高常對春桃說貼的是她的小照。 她上了炕,把衣服脫光了,順手揪一張被單蓋著,躺在一邊。向高照例是給她按按背,捶捶腿。她每天的疲勞就是這樣含著一點微笑,在小油燈的閃爍中,漸次得著蘇息。在半睡的狀態中,她喃喃地說:「向哥,你也睡罷,別開夜工了,明天還要早起咧。」

婦人漸次發出一點微細的鼾聲,向高便把燈滅了。

一破曉,男女二人又像打食的老鴰,急飛出巢,各自辦各的事情去。

剛放過午炮,十剎海的鑼鼓已鬧得喧天。春桃從後門出來,背著紙簍,向西不壓橋這邊來。在那臨時市場的路口,忽然聽見路邊有人叫她:「春桃,春桃!」

她的小名,就是向高一年之中也罕得這樣叫喚她一聲。自離開鄉下以後,四五年來沒人這樣叫過她。

「春桃,春桃,你不認得我啦?」

她不由得回頭一瞧,只見路邊坐著一個叫化子。那乞憐的聲音從他滿長了鬍子的嘴發出來。他站不起來,因為他兩條腿已經折了。身上穿的一件灰色的破軍衣,白鐵鈕扣都生了銹,肩膀從肩章的破縫露出,不倫不類的軍帽斜戴在頭上,帽章早已不見了。

春桃望著他一聲也不響。

「春桃,我是李茂呀!」

她進前兩步,那人的眼淚已帶著灰土透入蓬亂的鬍子裡。

她心跳得慌,半晌說不出話來,至終說:「茂哥,你在這裡當叫化子啦?你兩條腿怎麼丟啦?」

「噯,說來話長。你從多喒起在這裡呢?你賣的是什麼?」

「賣什麼!我撿爛紙咧。……咱們回家再說罷。」

她雇了一輛洋車,把李茂扶上去,把簍子也放在車上,自己在後面推著。一直來到德勝門牆根,車伕幫著她把李茂扶下來。進了胡同口,老吳敲著小銅碗,一面問:「劉大姑,今兒早回家,買賣好呀?」

「來了鄉親啦。」她應酬了一句。

李茂像只小狗熊,兩隻手按在地上,幫助兩條斷腿爬著。

她從口袋裡拿出鑰匙,開了門,引著男子進去。她把向高的衣服取一身出來,像向高每天所做的,到井邊打了兩桶水倒在小澡盆裡教男人洗澡。洗過以後,又倒一盆水給他洗臉。然後扶他上炕坐,自己在明間也洗一回。

「春桃,你這屋裡收拾得很乾淨,一個人住嗎?」

「還有一個夥計。」春桃不遲疑地回答他。

「做起買賣來啦?」

「不告訴你就是撿爛紙麼?」

「撿爛紙?一天撿得出多少錢?」

「先別盤問我,你先說你的罷。」

春桃把水潑掉,理著頭髮進屋裡來,坐在李茂對面。

李茂開始說他的故事:

「春桃,唉,說不盡喲!我就說個大概罷。

「自從那晚上教鬍子綁去以後,因為不見了你,我恨他們,奪了他們一桿槍,打死他們兩個人,拚命地逃。逃到瀋陽,正巧邊防軍招兵,我便應了招。在營裡三年,老打聽家裡的消息,人來都說咱們村裡都變成磚瓦地了。咱們的地契也不曉得現在落在誰手裡。咱們逃出來時,偏忘了帶著地契。因此這幾年也沒告假回鄉下瞧瞧。在營裡告假,怕連幾塊錢的餉也告丟了。

「我安分當兵,指望月月關餉,至於運到陞官,本不敢盼。

也是我命裡合該有事:去年年頭,那團長忽然下一道命令,說,若團裡的兵能瞄槍連中九次靶,每月要關雙餉,還升差事。一團人沒有一個中過四槍;中,還是不進紅心。我可連發連中,不但中了九次紅心,連剩下那一顆子彈,我也放了。我要顯本領,背著臉,彎著腰,腦袋向地,槍從褲襠放過去,不偏不歪,正中紅心。當時我心裡多麼快活呢。那團長教把我帶上去。我心裡想著總要聽幾句褒獎的話。不料那畜生翻了臉,楞說我是鬍子,要槍斃我!他說若不是鬍子,槍法決不會那麼準。我的排長、隊長都替我求情,擔保我不是壞人,好容易不槍斃我了,可是把我的正兵革掉,連副兵也不許我當。他說,當軍官的難免不得罪弟兄們,若是上前線督戰,隊裡有個像我瞄得那麼準,從後面來一槍,雖然也算陣亡,可值不得死在仇人手裡。大家沒話說,只勸我離開軍隊,找別的營生去。

「我被革了不久,日本人便佔了瀋陽;聽說那狗團長領著他的軍隊先投降去了。我聽見這事,憤不過,想法子要去找那奴才。我加入義勇軍,在海城附近打了幾個月,一面打,一面退到關裡。前個月在平谷東北邊打,我去放哨,遇見敵人,傷了我兩條腿。那時還能走,躲在一塊大石底下,開槍打死他幾個。我實在支持不住了,把槍扔掉,向田邊的小道爬,等了一天、兩天,還不見有紅十字會或紅C字會的人來。傷口越腫越厲害,走不動又沒吃的喝的,只躺在一邊等死。後來可巧有一輛大車經過,趕車的把我扶了上去,送我到一個軍醫

的帳幕。他們又不瞧,只把我扛上汽車,往後方醫院送。已經傷了三天,大夫解開一瞧,說都爛了,非用鋸不可。在院裡住了一個多月,好是好了,就丟了兩條腿。我想在此地舉目無親,鄉下又回不去;就說回去得了,沒有腿怎能種田?求醫院收容我,給我一點事情做,大夫說醫院管治不管留,也不管找事。此地又沒有殘廢兵留養院,迫著我不得不出來討飯,今天剛是第三天。這兩天我常想著,若是這樣下去,我可受不了,非上吊不可。」

春桃注神聽他說,眼眶不曉得什麼時候都濕了。她還是靜默著。李茂用手抹抹額上的汗,也歇了一會。

「春桃,你這幾年呢?這小小地方雖不如咱們鄉下那麼寬敞,看來你倒不十分苦。」 「誰不受苦?苦也得想法子活。在閻羅殿前,難道就瞧不見笑臉?這幾年來,我就是幹這撿爛紙換取燈的生活,還有一個姓劉的同我合夥。我們兩人,可以說不分彼此,勉強能度過日子。」

「你和那姓劉的同住在這屋裡?」

「是,我們同住在這炕上睡。」春桃一點也不遲疑,她好像早已有了成見。

「那麼,你已經嫁給他?」

「不,同住就是。」

「那麼,你現在還算是我的媳婦?」

「不,誰的媳婦,我都不是。」

李茂的夫權意識被激動了。他可想不出什麼話來說。兩眼注視著地上,當然他不是為看什麼,只為有點不敢望著他的媳婦。至終他沉吟了一句:「這樣,人家會笑話我是個活王八。」 「王八?」婦人聽了他的話,有點翻臉,但她的態度仍是很和平。她接著說:「有錢有勢的人才怕當王八。像你,誰認得?活不留名,死不留姓,王八不王八,有什麼相干?現在,我是我自己,我做的事,決不會玷著你。」

「咱們到底還是兩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百日恩不百日恩我不知道。」春桃截住他的話,「算百日恩,也過了好十幾個百日恩。四五年間,彼此不知下落;我想你也想不到會在這裡遇見我。我一個人在這裡,得活,得人幫忙。我們同住了這些年,要說恩愛,自然是對你薄得多。

今天我領你回來,是因為我爹同你爹的交情,我們還是鄉親。

你若認我做媳婦,我不認你,打起官司,也未必是你贏。」

李茂掏掏他的褲帶,好像要拿什麼東西出來,但他的手忽然停住,眼睛望望春桃,至終把手縮回去撐著蓆子。

李茂沒話,春桃哭。日影在這當中也靜靜地移了三四分。

「好罷,春桃,你做主。你瞧我已經殘廢了,就使你願意跟我,我也養不活你。」李茂到底說出這英明的話。

「我不能因為你殘廢就不要你,不過我也捨不得丟了他。

大家住著,誰也別想誰是養活著誰,好不好?」春桃也說了她心裡的話。

李茂的肚子發出很微細的咕嚕咕嚕聲音。

「噢,說了大半天,我還沒問你要吃什麼!你一定很餓了。」

「隨便罷,有什麼吃什麼。我昨天晚上到現在還沒吃,只喝水。」

「我買去。」春桃正踏出房門,向高從院外很高興地走進來,兩人在瓜棚底下撞了個滿懷。「高興什麼?今天怎樣這早就回來?」

「今天做了一批好買賣!昨天你背回的那一簍,早晨我打開一看,裡頭有一包是明朝高麗王上的表章,一分至少可賣五十塊錢。現在我們手裡有十分!方才散了幾分給行裡,看看主兒出得多少,再發這幾分。裡頭還有兩張蓋上端明殿御寶的紙,行家說是宋家的,一給價就是六十塊,我沒敢賣,怕賣漏了,先帶回來給你開開眼。你瞧……」他說時,一面把手裡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四
《简谈春桃的女性主体意识——走进许地山《春桃》》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五
《许地山》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六
《生存意义下的价值选择——浅析许地山小说《春桃》》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七
《生存困境的哲理性表达——论许地山作品《春桃》》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八
《充满辛酸的人道主义归途——对许地山《春桃》再浅析》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九
《理想缺失下的人生圆满——以许地山笔下惜官、尚洁、春桃等女性形象为例》

现代文学

理想缺失下的人生圆满

———以许地山笔下惜官、尚洁、春桃等女性形象为例

□张惠苑(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许地山摘

理想缺失人生圆满

女性形象

上海200241)

要:许地山小说中的人物都无明确的人生理想,但在生活中却没有迷失方向,反而在基督教、佛教以及道教教义的

影响下达成了各自人生的圆满。许地山笔下颇具代表性的三位女性人物形象很好地诠释了这种理想缺失下的人生圆满。

大多数人确立自己的人生都是先从确立自己的理想开始,没有理想的人生是苍白,甚至颓废的。可是早在六十六年前,作家许地山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人生样式———理想缺失下的人生圆满。这在当时是与激进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就是今天看来也与主流的人生态度不相容。但这正是许地山小说耐人寻味之处。

个概括:理想之于人生有些虚无,甚至会成为人生的洞察人生的真相,在没有理想的人生中保持平陷阱。

衡,无为中有所作为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许地山的这种人生态度:

首先是其宗教背景。作为宗教学家的许地山有“即以佛教文化的认同苦难为底蕴,以基督教文化着

的宽容博爱和道教文化的自然无为为两翼”的宗教

背景。笔者认为基督教和佛教对他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冥想:人生如海中小船,理想如暗途之灯

许地山对人生和理想的看法在其散文中就有所暗示。他曾说:“在一切的海里,遇着这样的光景,谁也没有带着主意下来,谁也脱不了在上面泛来泛去。

我们尽管划罢。”不难看出他对人生总的看法———

基督教的创造论认为作为造物主的上帝对世界拥有绝对的权力,基督教信仰的是他救而不是自救,上帝是唯一能把人类拯救出苦难的希望,这一点又与佛教的生本不乐的思想相契合。这种宗教情怀影响了许地山的整个世界观。正如许地山在为李勖刚的《野鸽的话》写的序中所说:“人类的被压迫是普遍的现象。最大的压迫恐怕还是自然的势力,用佛教的话,是‘生老病死’……我不敢相信人类在自然界里会得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天。……我看见的处处都是悲剧;我所感觉的事事都是痛苦。可是我呻吟,因为这是必这就是命运……”许地山将人然的现象。换一句话,

类的苦难更多的归咎于一种宿命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以他思考的不是人类如何克服悲剧的命运,而是在注定悲剧的命运中人该如何做到看透生死,寻找精神上的慰藉与平衡。

其次,我们可以从“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中寻找答案。陈平原曾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心态分为三种,第三种就是以许地山为代表:“他们既无法彻底冲破传统的束缚,又不甘心屈服于传统的淫威。在理智上,他们接受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甚至某些社会主义的主张,但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在感情上、趣味上、心理上、以至于整个的气质上,跟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有着更多的血缘关系。‘五四’退潮后,经过一段苦闷与彷徨,他们又大致回复到中国传统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心理结构上去。在稳定情绪、平衡心

2010.3089

人生就如海中小船,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尽管划罢,谁也不能给你指明确切的人生方向。茅盾曾说:“他这人生观是二重性的。一方面是积极昂扬的表征‘五四’初期的),另一方面却又是消极的退婴(这是

②的意识(这是他创作当时普遍于知识界的)……”退

婴意识的人生观影响着许地山的小说创作,使他的小说弥漫着悲观怀疑的情绪。对于理想,许地山在散文《暗途》中曾用灯做比:“满山都没有光,若是我提着灯走,也不过是照得三两步远;且要累得满山底昆虫都不安。若凑巧遇见长蛇也冲着火光走来,可又怎办呢?再说,这一点的光可以把那照不着的地方越显得危险,越能使我害怕。在半途中,灯一熄灭,那就更不好办了。不如我空着手走,起初虽觉得有些妨碍,

③不多一会,什么都可以在幽暗中辨别一点。”很明显

许地山把理想比作灯认为有它反比没有更危险。他的结论就是在没有理想作为指引的生活中摸索,更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至于理想他则认为“一个人最怕有‘理想’,理想不但能使人病,且能使人放弃他的性命。……‘理想’和毒花一样,眼看是美,却拿不

④得。”基于此我们可以为许地山对人生的看法做一

现代文学

灵的过程中,佛教思想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意识到意志与能力、愿望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出世则不甘心,入世又没有能力,只好重演千年旧伎:以出

”陈平原对第三种人的总结具有普世的精神入世。

督徒的宽容、博爱达成有所憾无所怨的人生圆满。

2.尚洁:以蜘蛛哲学面对人生苦难,达成失而复得的人生圆满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破法。一旦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等有机会再结一个好的……人和他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这就是《缀网中尚洁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对于这种“对灾难劳蛛》

无能为力,只能像蜘蛛一样盲目生存、听天由命”的

遍意义,但是值得商榷的是许地山回归传统是否真的如此被动,还是他在洞察人生后的睿智选择。有着多年留学欧美经历的许地山就是对自己信奉的基督教也会有批评:“他似乎不满于现代教会固执的教义,和传统的仪文,他要自由,他是纯粹的民主性”⑦。不可否认许地山当时的心里印有时代的印记,但对人生的选择他更多的是主动归依而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承担。正是因为以“出世的精神入世”使许地山对待人生理想不可能采用激进、昂扬的态度,而是一种冷静和超脱。

人生态度,有人称之为“蜘蛛哲学”。尚洁对待人生的她对与长孙可望的婚姻苦难总是表现得冷静,超脱。虽不满意但也无所抱怨,“我不曾辨别过那是真,这夫妇,不过是名义上的事;爱与不爱,只能稍是假的。

微影响一点精神底生活,和家庭底组织是毫无关系的”;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诬蔑也不争辩,仅是顺其自然———“我虽不信定命的说法,然而事情怎样来,我就怎样对付,毋庸在事前预先谋定什么方法”;就是因为自己救了一个贼而被丈夫一怒之下刺伤,被迫离婚离开自己的孩子,她的态度也是冷静沉毅的。

尚洁的人生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一切无所求无所欲,不询问人生的终极目的,在随遇而安中用基督教的教义化解人事的烦扰,达到内心的平和。最终,丈夫在基督教的感化下迷途知返,要在物质和精神上补偿她。尚洁终于得到了失而复得的人生圆满。

3.春桃:以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底层生存哲学,独立、自尊地达成逆境中存活的人生圆满

《春桃》中的春桃是许地山笔下最具光彩的女性人物。春桃自己的人生是在与丈夫李茂因战乱走散时开始的。她几经辗转来到北京城干起了捡破烂的营生。遇到刘向高,两人如小家雀般在租来的院子里直到再次遇到已经双腿残废的李茂,过着同居生活。

她的生活出现了波澜。两男一女的同居生活是尴尬的。当两个男人正准备用各自的退出成全对方的时她对以后三人候,春桃却宣布自己谁的妻子都不是。的生活早有了打算。

春桃与惜官、尚洁不同。出身于地主家,最后沦落到社会底层的她,生在“不闹兵,就闹贼;不闹贼,的战乱时期,谁也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便闹日本”

更何况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她也不可能对人生有着什么明确的理想。作为文学史上让人说不尽,评不完的春桃,其魅力就在于在没有明天,没有理想的困难境遇中,她却知道如何用自己的生存哲学来把握自己的命运。

对于这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底层生存哲学,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阐释:首先就是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大字不识一个的春桃没有受过任何宗教

二、书写:缺憾人生中的人生圆满

最能为“理想缺失下的人生圆满”这一命题作注释的,莫过于许地山笔下的三位女性人物惜官、尚洁、春桃。她们用各自的人生哲学来替代理想的指引达成人生的圆满。

1.惜官:基督徒的宽容、博爱达成有所撼无所怨的人生圆满

小说《商人妇》中女主人公惜官是商人青礁林荫乔的妻子。惜官为丈夫当掉一切应有的东西,供他到南洋做生意。十年后,当惜官千里寻夫,出现在已为富商的丈夫面前时,现实却是丈夫早已续娶,而且还默许现任的妻子将惜官卖给阿户耶为妾。阿户耶病逝,惜官带着孩子连夜逃离到贞葛布德。在那里惜官入了基督教,还当了教习。生活稳定后的她再次寻找丈夫。但寻找的目的并不出于怨恨,而是期望丈夫终有一天会悔悟。

在惜官坎坷的一生中她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被卖以前她人生的全部就是自己的丈夫。被卖以后她亦如沧海中的一只小船,随波逐流,即使不满意也不会反抗,更谈不上对人生有什么切实的谋划。进入学校学习,原因也不在于为自己的人生筹划些什么,仅是觉得自己“偷闲度日没有什么出息”。在这种没有理想没有未来的生活中,等待惜官的是被自己最亲的人背叛与伤害的苦难人生。对待人生的苦难,她没有抱怨,更多的是自我的反省和对他人的宽容与博爱。启明星的启示让她放下怨恨,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还尽其所能地接济小寡妇。此时她虽不是基督徒,但我们在她的身上已看出基督徒博爱的光辉。正如她所说:“人间一切的事情本来没有什么苦乐底分别:你造作时是苦,希望时是乐;临事时是苦,回想时是乐。”她对自己命运波折的坦然态度,让她在宽容中原谅了别人也解脱了自己。所以惜官以基

0902010.3

现代文学

熏陶,但她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基督教教义中的博爱。偶遇已成残废的李茂,她毫不犹豫地把他领回了家。李茂想要成全向高和春桃,但春桃坚持认为“一日夫妻百日恩,我不做缺德的事。今天看你走不动了,不能干大活,我就不要你,我还能算人吗?”这种朴素的民间仁义恰恰体现了基督教中爱己、爱人面对尴尬的两男一女的生活,尽管春桃爱着的教义。

刘向高,可是还是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坚持让李茂留下,并宣布自己谁的妻子都不是。其次,活着对于穷人来说是生存的第一要义,礼义廉耻的礼法框框只是富人的讲究。就像小说中所说:“在社会里,依赖人和掠夺人的,才会遵守所谓风俗习惯;至于依自己能力而生活的人们,心目中并不看重这些。像春桃,她……她底行为,没人批评,既不是夫人,也不是小姐;也没人过问;纵然有,也没有切肤之痛。”也如当李茂觉得自己的夫权受到了侵犯,怕别人说自己是王八时,春桃对他的反驳:“有钱有势的人才怕当王八。像你,谁认得?活不留名,死不留姓,王八不王八,有什么相干。”春桃不仅挑战了几千年来的礼法,而且戳穿了礼法背后的虚假。春桃不止一次地宣布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给别人帮佣,她受不了别人的气。捡破烂才让她觉得干的是自己能做主的活。两男一女的生活是她为自己设计的,身边的两个男人谁也无法做自己的主。这一在苦难中生存的强者最后仍然得到了自己的圆满,她留住了爱她的男人和她爱的男人,并让三个人在乱世中自强自立地活了下去。

许地山笔下的三位女性性格、出身、教养、际遇皆惜官如一株含羞草,朴实无华,面对人世忍羞无不同。

怨;尚洁如高雅玉兰,圣洁超然,让人起敬;春桃就如一束野菊花,灿烂倔强,生命力四溢。但他们在无法确定理想,也从不追求理想的人生中达成了各自的圆满。也许有人会说,他们三个人所谓的圆满既不圆也不满,如惜官也许永远只能寄居于他乡,尚洁最终也没有得到一家团圆,春桃两男一女的生活也只是现实压迫下不得已为之。笔者认为对三位女性最后的圆满我们更应该理解为一种内心的平衡,类似于宗教中的压抑、苦闷、怨恨等一切生的矛盾消失殆尽后的平静。

的形象就进步得多了,可惜在许地山的作品中这样具有光彩的形象仅为凤毛麟角,非作者创作的主流。正如有人说若对许地山笔下人物做政治评价的话就

是“懦弱无用的好人”。许地山的这种人生态度是不

合拍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乃至当今所要求的人生态度,客观地说有些肤浅的单纯。正像有人评论的:“当提炼空泛而深邃的许地山表现淳朴热情的人物性格、

生活哲理时,他是成功的;但当他接触社会人生、描绘

⑩纷纭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时,则显得笨拙。”

我们可以站在时代发展需要的角度批评许地山的不合时宜以及人生态度上的消极悲观。但要知道作宗教学家、人类学家的许地山,他对人生的为文学家、

思考少了些急功近利,多了些深邃透彻。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立场和评判的标准自然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段话的启示来调和这种不同,也可在调和中得到一点人生的顿悟:“人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执著者又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欲望。而智慧则是在二者之间,既包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全的容二者,又超乎其上。统一。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

訛輯輥束贪欲。”说时容易做时难,在人生的零与全中找到

平衡与统一,还靠我辈用一生的时间去琢磨,领悟。

作者简介:张惠苑,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②③④⑤輥訛輯

许地山:《海》,《许地山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茅盾、鲁迅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2009年版,第71页。版社,

许地山:《暗途》,《许地山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6页-第27页。

茅盾:《落花生论》,《许地山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90页。

张晓东:《生存的智慧:悲观,执著,超脱———许地山小说世界思想意蕴的诠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7),第70页,第68页。

年版,第30页。

⑥⑨⑩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周

三、反思:人生的零与全

俟松,杜汝淼著,《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7页,第301页,第300页。

张祝龄:《对于许地山教授的一个回忆》,周俟松,杜汝淼著,《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6页。⑧

雷锐:《一尊闪耀着圣洁光辉的瓷像———析〈缀网劳蛛〉中的尚洁形象》,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8页-第349页。

理想缺失下的人生圆满是许地山参透基督教义、佛法和道家思想后的人生的彻悟,是对人终将生老病死的悲观人生以及苦难社会现实的应对。像惜官、尚洁这样的人物有可敬可叹之处,可是这样的人也会让人觉得仅能生活在许地山小说中,对于现实来说他们显得有些苍白不够真实。在她们身上也缺乏积极,进取,让人激情澎湃的东西。在这点上春桃

(责任编辑:赵红玉)

2010.3091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篇十
《石缝中不屈的小草——试论许地山笔下的春桃形象》


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春桃许地山 许地山春桃赏析 春桃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春桃许地山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春桃许地山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706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