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2016-01-25 10:08:1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假期我拜读了尹建丽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尹老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对于教育的理解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是我们每一个家长的天职,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做的,家长给了孩子很多的爱和关心。很多家长为孩子做了很多,只要求孩子能考一个好成绩,但是,很多孩子却让我们的父母失望,应试教育下的家庭有很多的无奈和无助:家长痛苦,孩子更痛苦。我也曾经看过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的书,看到很多人的研究是:学习是孩子的本能。本能怎么会如此痛苦呢?

尹老师的女儿圆圆在上学的时候,尹老师就告诉自己: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要保护孩子学习的激情。所以,在作业上,尹老师告诉圆圆,写作业是为了巩固和提高学习过的知识,如果,感觉都没有问题了,有些作业是可以不用写的(例如抄写公式),有时候,为了给老师检查,她会帮助孩子写作业。孩子的学习激情是多么需要保护,我们的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孩子的成长是马拉松式的,不是短跑)。现在早期教育越来越提前,有人说:如果你从孩子出生开始教育,那么你已经晚了10个月。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渐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很难想象,他们的将来如何能快乐起来?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相信这一点,没有孩子能感觉的到,自己考不好,爸爸妈妈比自己还要着急,爸爸妈妈会根据自己考试的成绩来决定孩子们是否能出去玩,决定孩子们是否可以得到自己心仪已久

的礼物,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是要求成绩的。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懂得感恩,如何对父母有孝心?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圆圆不想写作业,作业写得很乱,尹老师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让孩子重写,而是把作业没收,告诉她:“如果你不想写作业,那么就没收你写作业的权利。”我们的家长很多时候不敢这么做,孩子作业写不完,自己比孩子还着急,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老师让孩子叫家长),需要我们家长冷静的想一想!

尹老师给了孩子很多的锻炼机会,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一些事。但是,我们的很多家长,却都觉得孩子太小,现在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导致很多孩子,几乎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干。记得一个老师跟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一群人违法犯罪后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中,依然被警察们看得紧紧的,理由是这些人不听话,不干人事,一位培训老师说:“如果你不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就永远不干人事。”刚开始,觉得只是一个笑话,认真回味的话,感觉里面也蕴含了很多的教育哲理:不把孩子当成大人看,不放手,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跳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勇敢的放手,给孩子独立的生存能力,给孩子保留学习的激情,是我们父母、老师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二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有感

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作者:尹建莉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她的课题研究方向就是幼儿教育,而且她还是一个成功的孩子妈妈。说她成功不仅仅倾向于她个人的成功,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成功的。她的女儿曾经连续2次跳级,是北京市的优秀三好学生,在16岁的时候参加全国高考就以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的高分被录取。同时,尹老师的孩子还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博爱的孩子,她善良、聪慧、为人厚道。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每年的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评选均能几乎以“全票”通过。这不仅说明她的孩子品学兼优,在为人处事方面,她也已经掌握了中庸之道,能够获得很多人的爱戴、尊重。

整篇文章共分为了六个重要部分来进行阐述作者是通过哪些生活的小细节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品德、素养等。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一件事是作者帮助圆圆克服打针恐惧心理这件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实会遇到很多家长会用“力量”来帮孩子克服打针,可是,日积月累得这样下来,孩子不仅没有克服这个恐惧,反而加深了他们对于打针这件事的方案心理。作者是用引开圆圆注意力的方法去让圆圆克服这个心理难题,并且对她进行鼓励,让圆圆觉得自己是一个小英雄。但是过多的哄骗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骗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遇到儿童争抢玩具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另外一样“好玩”的东西来让孩子学会谦让。

还有作者在圆圆磕碰小凳子之后,让圆圆给小凳子揉揉,现在有很多家长会用怪罪的语气去对待让孩子弄痛的事物。譬如像圆圆碰到相容的情况,很多家长会说“打小凳子,让我们家宝宝弄痛了哦”这种教育方式很不好,在孩子日渐长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和同伴发生争执或者擦撞,如果用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话,那么无疑会激化问题。反而给小凳子揉揉能锻炼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为他人设想,而非自私地只顾自己。

作者对于女儿“牛顿” 的称呼,和我看到小标题时候的想法完全不同,我还以为是作者对于女儿聪明才智的夸奖。但是,恰恰相反的是,作者说的是圆圆的粗心大意,专心于某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其他的事情。在家庭生活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子女会生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中,所以往往会忽视其他人对她们的关心或者意见建议。作者并没有让女儿一直依靠,而是让她学会自己如何去面对解决因为自己的“牛顿”效应而产生的种种后果。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书中的圆圆,什么书都读,作者不会去干预孩子读书的内容,并且给孩子制

造很多阅读的时间,(为了争取多的阅读时间而帮孩子做暴力作业,这一点让我十分佩服这位妈妈,敢于向中国不良的教育形式对抗,不过对一个普通的父母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真是很难,害怕这个度掌握不好,或是和老师沟通不好,那对孩子可能会是更大的伤害。)现在的孩子都爱看电视,连我家小果也一样,有一天我问她,是爱看电视还是爱看书,她都不犹豫地说,爱看电视。书中对爱看电视也做了很详细的描述,认为电视只是让孩子被动的接受信息,不是主动去学习,这一点很致命,一个小孩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是习惯于被动的接受,那学习的问题就会出现。自律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所以现在我们家基本不看电视,每天规定果果只能看二集动画片,虽然执行起来还有些困难,而且大人不看电视也显得很无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组织一些游戏,让果果很感兴趣,在游戏中高兴得学习。这一点需要我好好的动动脑筋。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只要没有诱因,孩子就没必要拿说谎来为难自己,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在生活中,父母或者长辈都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在孩子面前说谎,这样不仅给孩子留下了榜样,而且还可能被诚实的孩子给拆穿。被孩子拆穿,还不如说的时候坦白呢,这样起码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考100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那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是100分。这样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认真对待;得不得100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好了不奖励,考坏了不批评

我们把考好成绩的愿望锁在心里,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把它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家长不强化分数,会让孩子在考试方面心理一直比较坦然,学习中没有压力,从长远时间来看更能促进学习进步。

物质奖励的副作用:转移了孩子的学习目的;破坏了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作者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

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本学期我校推行“绿卡”评价制度,也就是想通过肯定、表扬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着力构建“赏识·期望·引导 ”的德育模式。实施一个多月来,学生热情高涨,得到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一致好评。但在这其中,也有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很多老师发卡的着眼点大多与学习有关,与比赛获奖有关。这势必使一部分孩子失去夺卡的机会,打击他们夺卡的积极性。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如让孩子为自己量身制定一个夺卡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即可获得一张绿卡。我相信,印刻着孩子一个个成功足迹的绿卡,一定会成为激励孩子不断发挥潜能的巨大动力。

幸福的家庭就是五星宾馆。即使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的边角来分配给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精致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上“留守儿童”。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作者对于女儿的隐私是一个“神话般的故事”并没有去揭穿它的真实性,而是顺着女儿的想法去看看女儿的胃有没有穿,这样既不伤到女儿的自尊心,同时也知道了女儿的秘密其实就是这件简单的“大事”。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圆圆在画画的时候把河画成了粉色,老师说是错的,但是作者告诉女儿,画不是用对和错来评价的,而是用好看和不好看来鉴定的。而且圆圆对于水的认识是蓝色的,所以作者和圆圆打开水龙头,看到的水是透明的。作者告诉女儿没有一种笔是可以画出来透明的,所以喜欢什么样颜色的水都是可以的。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教育的误区,我们无法一下子来列举出来,但是我们遇到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走出这个误区。而且刻板的学习很容易磨灭掉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作力。

纵观全文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观点

观点1:信任孩子,信任孩子都是善的,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教会他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观点2:保护孩子实事求是的心灵,前提是家长(老师)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实事求是。身教重于言传。

观点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记过簿会固化孩子的缺点,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学会正确的表扬方式,具体和有比较,多做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

观点4:孩子成长需要试误,家长(老师)需要理解过失带来的价值,看到过失和成绩同样具有正面教育功能。凡是出于经验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

观点5:不陪孩子写作业,“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很有乐趣的事情;不追求100分和考好了不奖励(学习一定不能功利)

观点6:课外阅读能提升孩子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阅读实质上构成了孩子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了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王秀芬

寒假期间,我怀着虔诚的心又一次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借用作者尹建莉老师的一位老同学的说法是这样的:我原来只看到了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些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身为教师,我经常阅读家教方面的书籍,相对来讲却忽视了专业成长方面的书籍,本身是不是一种失职啊?原来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困惑,但随着教学生涯的增长,我慢慢的悟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与教育学生是同步的。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琢磨相关的技巧,这些对于教育学生来讲是通用的。

首先,相信阅读的神奇魅力,并且注意给孩子阅读的技巧。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努力践行这样的理论,并且现在慢慢的由妈妈讲故事孩子听向孩子给妈妈讲故事转变,这些需要我去慢慢引导,也需要相关的技巧,比如说,孩子讲了一个故事之后,妈妈要做好记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很多情况下学生能自己处理的问题,能自己阅读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放手,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去接受,兴许学生会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乐此不疲呢!

其次,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孩子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他的人格,智力,情感等等都是在周遭的环境中慢慢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小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出让大人们认为不好的行为,其实那些都称不上是错误,只不过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小事。硬是归结为错误的话,也应该先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先从大人们身上去找问题的根源。大人们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说好妈妈是个关键。那如

何成为一个好妈妈呢?这是一个很难很重大的课题。每个妈妈都想当好妈妈的。可是往往到最后总是会抱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学生的成长亦是如此。非智力因素远远重要于智力因素,身为老师千万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成长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只要你真心实意的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发自内心的批评他的错误,真诚的表扬他的优点,你会发现其实现在做教师也并不难啊!

最后,在生活习惯方面“不管”是最好的“管”。

现在的家长,分不清教育和教训的区别,常常自诩为教育,更多的是“指令”和“监视”不自觉的就奔教训去了。当然我也是。比如孩子的饭前洗手的习惯,睡前洗涮的习惯,很多时候孩子能想到自己去做,但作为母亲往往在孩子行动之前嘴先动了,并且总是唠叨个没完,自以为是教育,但这种所谓的“教育”和“管”只能适得其反,大多数情况下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并且不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恰恰相反会是孩子形成依赖心理,所以我非常赞同尹老师的“不管”是最好的“管”,作为母亲在必要的情况下提醒一次足矣! 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尹老师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不求下一代在事业学习上多么过人,我只希望有一个充满爱心,不骄不躁,但又不会丧失基本防人之心的高情商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五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品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学习教育培养孩子

孩子渐渐地长大,面对生活中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商?……我心中充满迷惘、困惑,犹如那个得到“玉”的农夫一样,想把他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手里却只有“锄头”?

自从我当上辰清村图书管理员后,重拾起书本,爱上了在书的海洋中遨游的快乐;也恋上了在微博中发表自己的一些学习、工作及育儿心得。记得,培根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后,我的心不再迷茫;不再困惑:正确的教育理念则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结。

其实,该书的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更多的是无节制的爱或者可以说是自私无知的爱。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很多孩子在打针时,家长会说,“宝宝,打针不痛。”等针打好,孩子痛了,哭了。父母或爷爷、奶奶马上又转移事件的责任,“阿姨坏,帮我宝宝打针,害宝宝痛了。”或者是孩子在“拼命地”反抗,两、三个大人也在用全力地摁住他,留在人们脑海里的是久久不去的“歇斯底里地哭喊声”……前一个孩子面对善变的家长和事件,小小的不谙世事的他应该更多的是迷惑了吧!而后一个孩子可以想象恐惧到了什么程度,也可以想象打针这件“小事”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心理折磨。孩子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要很耐心、很坦然地告诉孩子,“宝宝你生病了,现在护士阿姨要给你打针治病。”同时也告诉孩子“打针有一点点痛,就象蚂蚁咬了一口或宝宝摔了一屁

墩儿。”或许,在我们和孩子解释很多之后,打针时他还会哭,但他知道为什么要打针,而且对打针所带来的痛苦也将有自己的心理准备。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其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做到了帮孩子干这干那,但对孩子“袖手旁观”,那可真叫做一种“煎熬”。经常看他那笨拙的样子,我恨不得冲过去三下五除二帮她弄个服服帖帖的,在品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很多时候我都忍住了。我不能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为此,我可没少受批评。记得,在女儿走路还不是很稳的时候,家里的楼梯已经爬上爬下,很灵活了。一次老公的同学看到女儿在爬楼梯,我在“袖手旁观”,很受不了,边冲过去抱起女儿,边温和地批评:“你这美国式教育真让人受不了。”那时女儿爬楼梯已经很好了,即使他摔一下,楼梯周围都是木头的,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而且那也不完全是坏事情呀!他还可以积攒经念教训,在可以犯的错误面前,为什么不给一点机会?人生中,还有很多不可以犯的错误呢!那处处呵护中长大的他又该如何去判断?!

在书中,我知道了: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那么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这样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些“不听话”的家长。有一次和我儿子同学的妈妈闲聊,她表扬我女儿“活泼可爱、性格好”,问我平时怎么培养的。我脱口而出:“平时面对孩子时,尽量要有好脾气、有耐心,这样孩子遇到什么事情时也不会脾气很躁了。……”她立马打断我说,“我不象你,每天上班,就休息时带一下,能有好脾气。每天24小时都带她,厌烦极了。”说完,抱起正在画画的女儿吻了又吻,搞得孩子莫名其妙。是啊,相比而言,我还有很多工作上的烦恼呢!但那都不是不好好带孩子的理由。作为家长,你自己都没有好脾气、好心态,那你教育的孩子——他的“活泼可爱、性格好”又从何而来呢?!

昨晚学着书上给孩子建立了一本“记功簿”,先生要给“记过”,我没让。本子上如此记录:今天傍晚,女儿自己穿衣、穿裤、穿鞋子,独立完成。真开心!今天晚上,女儿独立完成奥特曼拼图。很棒!2010.11.27。读着自己的“记功簿”,小家伙很开心,玩拼图更专注更独立了,没象以前那样遇到一丁点困难就喊妈妈。我也轻松很多哦!

原来我只看到优秀孩子与不优秀孩子之间的差别,但品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这差别是教育孩子的父母之间差别——把孩子是精心教育大?还是养活大?!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

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拥有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把金钥匙,我就能开启教育孩子的神圣殿堂,并将我的孩子精心教育成人!(辰清镇辰清村刘俊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六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当我翻开朴实的扉页,我就被前言《我们的书中有块玉时》深深的吸引,被尹建莉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前后一共读了两遍,真是值得一看的好书,受益匪浅。

每读完一篇,我都会马上对照一下我自己,发现我自己原来也在用着锄头一样的工具在雕琢着自己手里的玉,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只不过用的次数多少而已。

细读下去,很多教育观念使我受益匪浅。

一、书的首页钱理群教授评论该书: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作者确实勇气可嘉,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对现行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中例举了大量的实例,如"暴力作业""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可不可以批评老师"等我们有目共睹的教育问题,都进行了批判。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家长。我的一个同事有句话很精辟:"一个人如果不穿衣服光着屁股上街,会被认为是疯子;十几、二十几个人如果不穿衣服光着屁股上街,那是艺术表演;所有人都不穿衣服光着屁股上街,那是狂欢!"没有人原意被人当做疯子。

二、对阅读极其重视,该书的很多章节提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作者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习带来的好处,各个方面都阐述的很到位,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在45页让孩子识字不难这篇中作者说:"我的做法谈起来实际上非常简单,就是从我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她讲故事时,就不“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她读。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尹老师提出认字和阅读要结合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现在我开始尝试讲故事的时候,用手指着字读,希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字,至少保护孩子对文字的兴趣。

三、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苦药,孩子又如何能喜欢?""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样。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针对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爱上它。想想我们通常的做法都是多么愚蠢四、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尹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

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一些家长和老师也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加深孩子的记忆,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德的培养。 许多家长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孩子犯了错误心里已很难过了,家长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

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不要责怪,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的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如果我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从不去虔诚地思考,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老师。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四、写作文的最大技巧,尹老师举出女儿上初中时,学校搞的一个母亲节感恩活动,要求每个孩子在周末回家时,给妈妈洗一次脚,然后写篇作文。

尹老师没有听从老师的安排让女儿给她洗脚,而是让孩子陪她出去散步。

我很赞同尹老师的观点,现在很多妈妈都觉得如果孩子在母亲节或生日时给妈妈买束花,或者买个蛋糕就是孝顺,有爱心。其实不然。

读过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自已比单纯地督导孩子更重要!看似不教育的教育比教育的教育更有效!身教永远大于言教!我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进自己的不足,像尹老师说的那样,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一种方式去做去说去做。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我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前言的名字: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是啊,我们每位教师的手里何尝不是一块玉呢?只不过多年后,有人把手里的玉变成了艺术品,有人手里的玉因为不会雕琢而变得失望。

作者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该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加上作者作为教育专家的独特视角为读者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和点评。通过她自己对女儿16年的实践教育,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难,把一块玉雕琢成艺术品靠的是正确的工具。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在冉校长的推荐之下,我利用假期阅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初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它让我认识到原来教育的方式还可以那么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甚至是不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认真的把学习给学好。所谓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

书中的“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用“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们好”这句话来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设计孩子的人生。然而,我们应该想想,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很喜欢家长那说为了我们好却又给我们无限的压力呢?我是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小时候时常听父母说他们那过难关的生活也许能够理解,知道要改变自己的穷苦生活必须努力的学习,却一直没觉得学习能够是快乐的。知道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才明白原来学习是可以快快乐乐的,是可以喜欢上的。

利用假期回家的一段时间,我特意用我的侄儿和侄女来进行实验。我的侄女一直跟着父母,又比侄儿大,是非常懂事的,父母忙的时候她就要煮饭,但是就是有点自卑和害怕犯错误;侄儿子喜欢阅读课外书,对《三字经》能够背诵并有自己的理解。我在家期间,就鼓励侄女,经常夸奖他懂事,也对她这学期数学靠及格给予了肯定。她当时对我表扬感到吃惊,因为侄儿语文考了85分,并立即报告了他姐姐的成绩。我先分析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侄女的进步给予了表扬,并鼓励她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家期间,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习,也和他们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侄儿对电视里的一些台词能够跟着模仿。她们也跟着我看我喜欢的人与自然,了解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法则。我尽量克制自己,在家尽量的夸奖他们的优点和做的对的地方。我还和他们一起比背诵《三字经》,对我,这也是很大的提高。我不以长者的身份要求他们做什么,而是给他们讲这么做的意义。

本书前言告诉我,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每一个父母都是雕塑家,而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手中的一块玉。多年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如同一把锄头——当我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要如何才能做的正确,让我们手中的玉石绽放光彩呢?雄关漫道艰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之道,任重道远······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是我们真正站在为孩子发展的角度去为他着想了吗?有的父母又爱孩子渐渐变化为惯着孩子,有的老师从爱学生演变成了惩罚学生。不但如此,他们还给自己编了一个完美的借口,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我想说,如果你是真正为了你的孩子想,那就培养他自我独立的能力吧;如果你是真正为了你的学生好,那就努力去提高自己,真正帮学生懂得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爱上学习。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假期和侄儿侄女比背《三字经》,激发了他们的竞争力。侄儿在学校看到别人买了幼儿版《四库全书》,于是我要求爸妈也给他们买了一本。他们想读书了,他就会拿着书自己读。侄儿小时候不会自己自觉的进行读书,这时候,我就会在一边自己拿起一本书来读。他看到我读的津津有味,于是也自觉地进行阅读,当他不喜欢读书的时候,我就会和他做他喜欢的游戏,他喜欢扮演奥特曼,于是我就扮演被他打的怪兽······

大爱无言,大爱无声。我们教育孩子或学生的时候,千万不只是流于形式,要将心比心,要时刻站在他们角度看问题。我们还要诚实,不知道就说自己不知道,但是自己下来却要立刻的学习并且弄明白。学生的心灵其实很善良,他们能够原谅老师的不足 ,却无法接受老师的欺骗。如果我们不知道并努力学习知道了,学生会对我们更加的崇敬的。

尹老师在女儿生活中犯一些小错时常常会跟她说:像牛顿一样。提到牛顿,我们会想到他醉心于实验的故事: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他,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他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

作为一个家长、老师,欣赏孩子不是只欣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这让我想起我们大学里修的《学校教育心理学》书中说的,教师要善用表扬、慎用批评。要记住,善用不是滥用,慎用也不是不用。当我们把表扬放在学生的进步上,如:内向的学生终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了,一个总爱迟到的学生突然不迟到了,班里吊车尾的突然前进一名了等等,我们就要多表扬,多鼓励。让他认识到自己这么做是正确的,使他有勇气发扬自己的优点。而当我们看他们表现一些迟钝,或者用我们眼光看来有点愚笨的行为时,我们能够用“象牛顿一样”这样的幽默方法帮助他们认识,那么他们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们去做,从长远的看,这是在帮孩子的倒忙。所以,凡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即使孩子犯错误我们也要鼓励。我们作为大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呢?英语俗语都说“不犯错误就不会取得进步”,学生们犯了几次错误,他们就能够真正学会并进步了。

但有一点使我有些伤心,作者在书中将一个能教自己小孩的老师公然用“蠢笨”等词语形容,便将最起码的温情与敬意毁之一旦。难道说女儿考进了清华,这样的个体就代表着她成功了吗?她的教育实践放之四海而皆准了吗?我发现周围活得幸福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特质:感恩。而不是某种利益驱使,对老师面

上和谐,背后切齿。犹记得儿时母亲把我送到老师那里去的时候就说一句话:“老师,你放心,他不听话就打。”而且父母时刻教育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算老师不知道,但我们也得尊重他。

现在的老师难当,要想做一个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在学校的评价系统,社会的评价标准和自我的认知中就需要有不一样的水平,在横向比较中,会让你承受压力,打击你的自信;在纵向比较中,人们少有记起自己的启蒙老师;自己在周遭一片怀疑的目光中,走得坚定,可有谁肯定过他们的付出。有素质的家长会评判你的种种行为,动不动就是破坏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扼杀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为什么不反思现在的年轻人那么脆弱,经不起一些风浪;缺少知识的家长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块好的玉需要一把精美的刻刀和巧匠打磨,而一个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我深深知道,一个庸师坑害的将会是一群孩子的心灵。因此,我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初为人师,也将会是人父,我对这本书的感想就写到这里。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八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1]》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朋友推荐我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也是她借给我的,本来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读这本书的,没想到,从读“序”开始,我就开始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时的情境中去了。对于心祺目前的教育,我真的开始有点苦恼了,我没有任何经验或者指导去陪伴心祺渡过“唯一、关键”的幼儿时期,我总是担心自己的失误而影响她最最重要的时期。作者在书中没有一点的废话,也不像其他教育书籍那样说着不知所谓的大道理。这本书给予妈妈们的都是实实在在生活中可能经历着或即将经历的事情,对于茫然的我来说,它来的太是时候了!!当然我作为老师,有些例子也是能够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来的。尹老师在书中各个章节中运用的话语及选择的案例,读来都非常亲切:摘录一些独到的观念和大家分享^_^

1、 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个布娃娃,发生冲突,我们既不要求她出让,也不怂恿她抢夺,而是赶快用另一个东西来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她知道好玩的东西不止一样;或者引导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体会合作的愉快。

2、教孩子善待“对手”。 安慰得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痛,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痛了”。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

3.只有喜爱,才能谈得上接受。如果一个人在读诗中从没有为诗中的情打动,从没为语言的美震撼,从没为智慧而深思,纵使他会背一万首诗,也还是个不会读诗的人。

4. 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5. 我们一直注意发展圆圆的诚实品格,除非是极偶尔的情况下出于善意的需要,否则绝不教她说假话;同时我们也注意尽量以身作则,自己首先做诚实的人。孩子说谎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都是从这里来的。

6.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从不去虔诚地思考,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呢?可以说,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所以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7、说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家长就这样把学习变得功利,不知不觉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让孩子偏离学习的正途。尤其前一位家长,她不但让孩子对学习怀有虚荣心,还教唆孩子去嫉妒。——这几条对于我们老师也是有很大的启发:是否孩子100分了才是最棒的呢?

8、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对于作为班主任的我,要给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学习不太好的可以从其他方面着手,绘画、音乐、劳动„„

9、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整个人格有很深的影响。

10、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

11、 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打骂是教育中最坏的办法,这种野蛮的教育方式其实完全没有任何“教育”要素,它只是让父母出口恶气。!

现将本书的教育观点总结如下,以便加深自己的记忆。

观点1:信任孩子,信任孩子都是善的,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教会他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观点2:保护孩子实事求是的心灵,前提是家长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实事求是。身教重于言传。

观点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记过簿会固化孩子的缺点,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学会正确的表扬方式,具体和有比较,多做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当然我作为老师这点也是适用的。

观点4:孩子成长需要试误,家长需要理解过失带来的价值,看到过失和成绩同样具有正面教育功能。凡是出于经验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

观点5:不陪孩子写作业,“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很有乐趣的事情;不追求100分和考好了不奖励(学习一定不能功利)

观点6:课外阅读能提升孩子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阅读实质上构成了孩子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了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作为父母,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更应让他有质量的生活;作为老师,我们除了教会学生知识,更应教会他们做人。

注:作者:尹建莉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她的课题研究方向就是幼儿教育,而且她还是一个成功的孩子妈妈。说她成功不仅仅倾向于她个人的成功,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成功的。她的女儿曾经连续2次跳级,是北京市的优秀三好学生,在16岁的时候参加全国高考就以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的高分被录取。同时,尹老师的孩子还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博爱的孩子,她善良、聪慧、为人厚道。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每年的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评选均能几乎以“全票”通过。这不仅说明她的孩子品学兼优,在为人处事方面,她也已经掌握了中庸之道,能够获得很多人的爱戴、尊重。

(有部分摘于他人的读后感

2009.9月底

备注:今天我买了一本《好爸爸胜过好老师》送给丈夫,期望丈夫是个好爸爸。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篇九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思考,实践操作,具有独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智慧,更有无所不在的爱,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学习的典范。

一、信任,迎接困难的勇气

翻开伊建莉撰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到第一篇“打针有些疼”,我会心地笑了,原来,这世界上,告诉孩子打针有点疼的不仅仅是我一个啊!

记得上个学期,班里的一个小男孩在走廊上磕破了头皮,送往医院。伤口需要缝合,孩子大哭着不肯让医生靠近。我拉着他的手,对他说:“你必须接受手术!缝合有点疼,但是,我相信你能坚持住的!”我让他拉着我的手,告诉他,如果疼的话,就用力捏我的手,这样就会不疼一点。孩子照着我的话做了。当针扎进皮肤时,孩子紧紧捏着我的两个手指头,痛得眼泪流了出来,就是没有哼一声!我知道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打麻药缝合伤口是多么难以忍受的疼痛啊!手术做完,我情不自禁地抱住他小小的身体,由衷地夸奖他真勇敢!当他母亲赶来时,不敢相信这个平时打针都会拼命抵抗的孩子,竟然能有这样的表现。

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以为是孩子害怕老师。其实,我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听我的话。就像伊建莉所写的那样“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我

只不过告诉了孩子一个事实,既没有夸大,也没有缩小,同时给了他面对困难时充分的鼓励和足够的信任。

二、自由,放飞生命的力量

在我们班上课的老师对我们班孩子的评价如出一辙:聪明,但就是静不下来!对于他们的评价我不置可否。的确,这帮孩子似乎静不下来,上课说个没完,下课吵个不停,有人的时候和人聊天,没人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再好的饭菜也堵不住他们的嘴巴!为此,我也伤透了脑筋。我甚至也怀疑,有个别学生是不是真的有“多动症”?

然而,伊建莉赫然写道: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真正的“致病原因”是成人错误的儿童观和错误的教育方法。一语惊醒梦中人!反思我们的教学管理,反思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原来不是他们病了,而是我们错了!我们为他们设立了一个个不可逾越的框架,我们为他们戴上了一道道行为规范的“枷锁”。 孩子身上的“症状”都是在反抗不得当的教育中被扭曲的表现。

清晨,你必须戴好红帽,挂好红领巾,别上校徽,佩好家校通,背着书包,敬着队礼,口中问着好才能走进校门;下课十分钟,你必须做完作业,摆好下节课用品,订正好其他作业,才可以出教室,否则随时会被老师揪回来,不管你多么想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走在走廊上,为了校园的和谐有序,必须学会“宁静才是美!”;来到操场上,为了你个人的安全,大型体育器材是不可以碰的„„怪不得一位作者发出了哀叹:六年后,我将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

请勿“在爱的名义下施暴”!对孩子管制太多就是最典型的不尊重

儿童的表现,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而一些不服管束的孩子自然就成了“多动症”的对象。

“如果说真有一种药能治孩子多动症的毛病,那么“减少干预”和“自由的气氛”应该是最好的两片药。”记着伊建莉的这句话我拿上十多根布条走进教室。这是一堂品德课,上的是团结合作一课,我连课本都没有翻开,就让同学们在操场上自由合作练习两人三足。我则坐在树荫下看着他们“疯”。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个个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夸耀着自己和同伴合作多么成功„„接下来的吃饭排队却鸦雀无声,看来这方子真的很管用,集体“多动症”不治而愈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教育不是制作零件,而是培养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儿童是一个完美地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只不过他们生长的时间有时差,他们生长的方式有差别,但是,他们都将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

改变我们的教育观,改善我们的教育方法,善待我们的孩子,然后,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等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时候!

马鞍镇中心小学 傅达正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748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