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

2016-01-29 09:43:2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一《给孩子适宜的爱心得体会》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一
《给孩子适宜的爱心得体会》

“给孩子适宜的爱”主题活动体会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而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给孩子适宜的爱则是我们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幼小的心灵,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深的爱,这种爱是宽泛的、细腻的,我们每一天都要用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孩子,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用一颗充满激情和真诚的心悄然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和呵护幼儿,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用微笑、拥抱、眼神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陈鹤琴先生说:“一个满面笑容的教师,大家都会喜欢。儿童是最有感情的,你态度和蔼,开口常笑,使儿童感到温暖,感到亲切,他就会接近你。”孩子们是天真的,在我们的抱抱、摸摸、亲亲、轻抚、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后,很多的孩子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帮他克服困难;当孩子获得成功、做了好事时,老师的微笑使他觉得获得认同,倍加高兴;当他们不小心犯错时,老师的微笑又能减轻他们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老师时时发自内心的微笑,如同春天和煦的春风,轻轻吹开了孩子的心扉;如同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

田。对于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老师的微笑能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到温暖,从而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亲近,和你交流,才能把你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而拥抱则更好的传递了老师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就如同刚入园的幼儿来说,他们来到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陌生的,孩子感到紧张、恐惧,于是就产生了哭闹情绪,这时,摸一摸孩子的头,抱一抱孩子,能减少孩子的焦虑心情。对幼儿来说,老师的拥抱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如同妈妈般的温柔亲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微笑,眼神和手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能给幼儿信任、赞赏、宽容、谅解等情感的体验,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真诚的爱。

2、给孩子多一点赞美。

对于幼儿来说,能得到老师的赞美,就如同吃到一颗甜甜的糖果一样开心。所以面对幼儿,我们要多用正面、积极、恰当的语言来肯定并赞美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的良好表现,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爱的表达方式。教师的一句贴切的赞美语言可以使孩子保持一天或几天的良好情绪,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细心呵护,关心孩子的生活细节。

我们面对的是年龄很小的孩子,再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备受宠爱,生活上家长包办得太多,因此,在幼儿园孩子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困难,这时他们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我们在工作中若能注意观察孩子,主动接近孩子,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就能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对教师

产生信任并保持愉快的心情。

爱是教育的灵魂,我们教师的职业就是爱的职业,教师应该是爱的使者,幼儿教师更应该化作爱的天使,将真爱与挚爱播洒向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在爱心涌动中成长,让幼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接受爱,并且学会爱,从而传递爱。

让我们以一颗虔诚的心,将爱孩子进行到底,用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努力做孩子们的伙伴,做孩子们的朋友,使孩子们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二
《让孩子能感受到您的爱》

让孩子能感受到您的爱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

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一、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的您的爱

任何一个人都难以接受强硬的态度,有位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每天陪着孩子学习,孩子写错一笔,他立刻擦掉,让孩子重写,态度强硬,不容置疑。再用老师来吓孩子一句:“我不给你擦,明天老师也会批评你。”这位家长可谓用心良苦。但孩子从此也就没有了学习的自主权,长此以往,孩子默默地接受着这个事实——写不好就擦掉。孩子却并不去想为什么,家长擦烦了再加上几句报怨:“你怎么老是写不好?”孩子的理解能力是表面的,他从此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写不好字的孩子。从此失去了把字写好的愿望和信心。而家长会不甘心:别的孩子怎么能写好?于是在心里烦恼的问题越来越多。手上毫不留情地擦着孩子的作业本,却不知何时是尽头。

试想,如果我们在为孩子擦掉写得不好的那一笔之前,和孩子探讨一下没写好的原因,下一次你会怎样写?关键的是这次写好了,要让你和孩子看看认真改过的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了!让孩子觉得他会写这一笔了,孩子的进步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哪怕只有一笔写得比原来好了,我们也要夸奖孩子。这个时候趁着喜悦来亲孩子一口:“以后再写不好就要自己擦掉,你的字会一个比一个更漂亮!”孩子的信心倍增,身体坐得更直了,字写得也更用心了。他得到的是好的做法指导,好的习惯也会慢慢形成。这样做的好处,第一,孩子进步了。第二,家长为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第三,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

二、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行为,让他感受到您的爱

有个一年级的孩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家长看到孩子学习吃力,手把手地教也教不会。后来耐心被孩子磨没了,还不会,就每天打一顿,在边哭边痛苦地学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得过且过,得玩且玩。因为放学回家还有痛苦的折磨等着呢!这个家长还怀疑:我家孩子是不是笨呀?是不是……

我们试想: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能够泰然自若地学习?咱们先不说她是刚入学的孩子,才6岁,换位思考一下,大人在被打一顿之后,还能在别人的严格监督之下去一心一意地做事吗?

醒悟之后,想一想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严格要求固然能促进孩子学习优秀,但“人无圣贤,孰能无过?”在学习中无论大错、小错,打孩子是毫无用处的。一般来说,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学到相应的教育方法。往远了说,他以后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往近了说,他也许会发展成有暴力倾向的人。因此可以肯定:在学习时打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经常打,九年的义务教育呀!这条路是漫长的。到孩子青春期还有逆反心理的过程,还能打吗?后果不甚设想!

后果就是:孩子像小刺猬一样,为了保护自己,把身体蜷缩起来。谁想跟这样的“刺猬”握手,得到的却是比在学习中出错和不会更可怕的——隔离。此时,孩子的心已经进行自我保护,心里丝毫没有接受家长帮助的意愿。之后的学习现象就是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其实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唱累了,唱完了。孩子听进去了吗?也许有,也许没有,绝对的事倍功半。也许有一半的“功”都不太可能。

孩子的思维即使不够敏捷,我们也要与孩子沟通思考问题的方法。孩子出错,不是孩子想出错,我们应该先走进孩子的心里:错了不要紧,我们看看是哪儿出现了问题?孩子就会跟着我们的话来进入学习状态。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要规范行为习惯;沟通出现问题,就与孩子多谈话。对孩子出错要宽容一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不应当对它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

用心去思考教育孩子的办法,不要以“我是为了孩子好”为名去伤害孩子,之前先想想:是否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如果不能,就忍住不做。因为:“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让我们用心思考,选择孩子能感受到的方式爱孩子。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三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教师工作告诉我:爱学生是每一个老师的天职,是成功的源泉。只要我爱自己的事业,爱每个孩子,智慧的火花就会永远闪现,热情就会永驻心间,工作就会回味无穷,师生间就会心心相融。当一个好的老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如果你想得到孩子们的爱,你就必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只要你能够发现、挖掘孩子们中弥漫着的那种美,你就会每天都产生冲动,你就会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1、用真心来关爱每一个孩子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告诫自己: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工作中,总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以自然和谐的美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一方面需要在课堂上和课后能以自己的智慧去获得学生的信任。另一方面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2、 用诚心来感染每一个孩子

在工作中,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生,不歧视差生;每当成绩测验或每周评比之后,要常找学生谈话,对有进步的同学加以鼓励,对于退步的同学,尽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及时和他们交谈,对于问题较大的学生,在征得他们同意之后,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这样做的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此在教室里和他们拉家常、聊天,或者一起进行体育活动„„这样,既了解孩子们的一些生活、学习情况,

3、 用善心来体谅每一个孩子

孩子们做了错事,不大声批评,不讽刺、挖苦。因为如果那样做,他们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即使勉强服从,也是应付,过后仍要犯错。批评学生采取多肯定、少否定的方式,最好不用或少用“不准”、“不行”、“不能”.据>心理学研究,否定式语言不利于保持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主动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来说,赞扬的力量是多么大。学生多喜欢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心理逆反。因此,我们在批评其不足之前,应真诚地赞扬他的进步,或者巧妙地用赞扬其进步代替批评其不足。

教师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事业,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知道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感,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欢笑,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是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应该身体力行,用爱心感染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人与

人之间将会达到和谐圆满,师生之间将会达到互敬互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四
《让孩子能感受到您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五
《以爱育爱,让幼儿感受爱、学会爱》

以爱育爱,让幼儿感受爱、学会爱

(一)以爱育爱教育技能概述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与改革,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即以爱育爱。它要求师幼双方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在一种平等的、民主的环境下进行,育人的核心是爱,包括受教育者感受到的爱、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爱,以及教育过程中不断生发出来的不竭的爱。

爱的教育并非新思想,但很多教师一般在情感教育的层面来理解和实践,其实应该把爱提升到整个教育的核心位置,在探索教育的本质时,同时探索爱的本质,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教育的真谛在于诠释生命,而诠释生命的教育是“以爱育爱”。

1.让幼儿在爱中成长,在爱中学会爱

有一篇文章叫《雨天的收获》,讲述的是一位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雨。不久,老师看见一位老奶奶从远处向教室走来,原来她是来给孩子送伞的。老师一下子就动了感情,心想,一下雨会有多少爱心在体现啊!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送伞,孩子拿着五颜六色的伞,一个个兴高采烈。

于是,数学老师临时布置了一篇作文:《雨天的收获》。孩子们起初觉得很奇怪,数学老师怎么让写作文了?不知道如何下笔。老师就引导他们说:‚下雨天会给人添很多麻烦,增添很多担心,但是下雨一下子让人的亲情洋溢,互相关心。‛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突然感觉到生活是这么美好,原来这么多爱就在身边。

这一天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有了伞,有一个小女孩拿了大点的伞坐在那里不动,老师说:‚你为什么不走啊?‛小女孩说:‚老师你没有伞,我和你打一把伞走。‛老师感动了,老师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很细心,不但想到了自己,还想到了别人。

文章其实讲述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蕴含着一个感人的道理:孩子们是在爱中成长,在爱中学会爱的。这样的小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也会遇到很多,每个教师都应该学会用这样的小事让幼儿感受爱,理解爱,并学会爱。

家长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爱,发现爱,做一个好孩子。其实,爱就在点点滴滴,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幼儿教师要培养幼儿一双能够发现爱的眼睛,有一颗灵敏的心来感受生活。这需要我们教师点拨,让幼儿想到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有一颗颗关爱的心,让幼儿去体谅大人为什么这样做,让他们懂得爱、珍惜爱、学会爱。

2.提升育德能力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而爱的教育首先是师爱的教育,只有教师自身懂得什么是爱,才能教育幼儿发现爱,学会爱。

师德建设是以爱育爱的基础,可以通过参加全方位的教师培训、专家讲座、教师论坛、

教师沙龙等,让自己迅速地成长;通过规范自身言行,参加诠释爱的教育等,最终在幼儿园播撒爱的阳光。

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无私的给予,师德教育是对教师自身的人格提升。我们要学会将爱的教育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各环节,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着爱的内涵。

3.紧跟优秀教师的步伐

让自身的师爱阳光普照每个幼儿的心田,离不开优秀教师的引领。优秀教师可以是一面旗帜,她们的教育实践中会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我们可以多听多看多学,在晶莹的泪光中,让爱得到升华。可以学习优秀教师以生命叙事的形式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点滴收获与发现,思考和感悟,将爱心拳拳融入文字中。

紧跟优秀教师的步伐,我们能够使自己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享受教育生命的绽放。进而学会时刻用爱教育我们的幼儿,让他们在爱的怀抱中成长,拥有和谐健康的人格!

4.理解是爱的基础

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我们的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真正理解每一个幼儿的所思所想、愿望与要求,我们的爱的关心才能落到实处。家访是了解这些的一个捷径,但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极大的努力。

每个幼儿的住址可能分散在所在区域的各个角落,教师出行家访就要接受路途颠簸和天气冷热的考验。但只要牢记只有走进幼儿的家,才能走进幼儿的生活空间,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喜怒哀乐,理解每一个家庭对教育的需求,那么我们再辛劳也会无怨无悔。用心去感受家访,一定能品出不一样的滋味,这不正是以爱育爱的切身体验吗!

5.以爱育爱是俯下身,蹲下来,用心去体会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教师本身并不是“神”,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真理代言人。因此,师幼之间更多的应该是平等,是尊重,是换位思考。可以说,我们教师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绝对的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面对幼儿重要的不是管制、训斥,而是要从“高高在上”的神位上走下来,蹲下身子和幼儿说话。

只有抛弃形式上的“师道尊严”,才能真正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平等、和谐的幼儿园生活氛围,使他们快乐地成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幼儿的点滴闪光并将这些发现及时记录下来,通过家园互动平台、家园联系手册加以反馈,以阳光电话、阳光短信的形式加以肯定。

6.关心是以爱育爱的切入口

关心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并努力去帮助。幼儿都缺乏自理能力,这时是我们教师体现爱的很好机会,如午睡时很多幼儿爱踢被子,我们可以时不时的加以巡查,给踢了被子的幼儿重新盖好被子;有些幼儿体弱多病,我们不妨做一个“爱心药盒”,随时让体弱多病的幼儿准时、准点地服药;为了让患有皮肤病的幼儿在集体舞中自信地挽起小伙伴的手,我们可以预备一副“爱心手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教师的爱赋予了这些普通物品不寻常的意义。

关心可以让爱无处不在,让爱无处不教育。有些教师下班了,她还会想着现在某某幼儿的体温不知下降了没有;双休日,有些教师还会打个电话告诉某某幼儿的家长该给孩子换根鞋带了;幼儿生病了,有些教师会像妈妈一样好好抱抱幼儿„„我们教师能把这些林林总总的小事、琐事都放在心上,并设法去解决,这就是对幼儿的关心,对幼儿无私的爱。

7.以爱育爱不是迁就和娇宠

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与无度的娇宠,而是伴随着合理的要求,让幼儿从这些要求中感受到被信任、被期待,从而转化为幼儿行动的准则和动力。

我们不能让幼儿只知道“吃独食“。如果一直让某些幼儿吃独食,会让幼儿觉得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他们习惯了被奉献,只知道索取,就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以爱育爱不仅不能“有求必应”,更不能“无求先应”。对幼儿提出的需求,作为教师应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坚决否定,并且要告诉幼儿为什么不合理。我们不能预先为幼儿承诺太多,为了给家长有个交代而面面俱到。如果我们教师总是包办代替,时间长了,幼儿会觉得一切东西都来得太容易,也就不懂得珍惜。

以爱育爱的本质在于给幼儿以生长和生命的能力,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中无不如此。如今,爱的内涵经常被与欲望、索取、感觉混为一谈,这是对爱的一种亵渎。爱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无私的给予,是对责任坚韧不拔的坚守,是情感与理智的高度平衡,是能量的传递。我们应该坚信爱的本质是无私,并坚信这就是教育的核心,这是我们教师可贵的信念和理想主义精神!

(二)经典教育活动案例

某幼儿园的优秀教师张老师在她所在区片可谓大名鼎鼎,张老师的幼儿教育过程犹如春风拂过不寒面般舒畅、美好。她习惯一切以幼儿为中心,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适时抛弃形式上的‚师道尊严‛,以爱育爱,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幼儿能够愉悦快乐地成长。

有一次,张老师正在幼儿美术课上讲解绘画要点,幼儿们也都在认真地在绘画本上描绘着。突然,一声吼叫打破了原本正常的秩序——‚你想干什么?我都说了没有,你干嘛还是推我。你老推我让我还怎么画啊?‛只见倒数第二排的小紫小朋友正脸红脖子粗地盯着后排的小凯。气氛瞬间变得异常紧张。

这简直就是向教师的尊严和权威发出直接的挑战!张老师不得不停止了讲课,脸显怒容。幼儿们也都放下了手中的彩笔,各种嘀嘀咕咕的小声议论就此炸开。

幼儿甲说:‚小凯又欺负同学了,他总是这样,这回看老师怎么收拾他。‛

幼儿乙说:‚这下完了,张老师一定会特别生气!‛

甚至,还有个别幼儿说:‚小凯总是这么会捣蛋,我都不想跟他一起来上幼儿园了。‛ ……

张老师咳嗽了一声,各种议论声立即刹住阵脚,教室里重归鸦雀无声。一场‚战争‛似乎就要爆发。每个幼儿都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张老师的一举一动,教室里充满了令人不安的气氛。

张老师马上意识到:如果此时批评小凯,虽然课堂可以马上恢复正常,但是这件事产生的后果却不会就此消失,反而有可能使幼儿们进入思想误区,产生对老师的惧怕心理。没有和谐、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儿此后将很难进入良好的受教育状态,幼儿教育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现在的情况并不是着力维护‚师道尊严‛的时候,而是需要正确地引导幼儿的时候。

正当幼儿们等待着张老师大发雷霆的时候,却听到张老师关切地说:‚小凯小朋友,虽然你的行为影响了大家的学习,但是张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希望你能告诉老师原因。为什么要推小紫小朋友?‛

老师温和的态度让小凯愣了一下,他立即响亮地答道:‚我推她不是要故意欺负她,因

为我今天没有带水彩笔,想让小紫借我一支,我画完就还给她的,可她总说没有……‛

原来如此,这时大家也都注意到小凯的画纸上还是雪白的一片,而其他小朋友几乎都已经五颜六色了。张老师开始为自己的疏忽感到自责,她对小凯说:‚小凯小朋友,老师想你一定为没有彩笔画画而着急吧?‛

小凯点点头。

张老师又说:‚你想画画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法。你不能因为小紫没有借给你彩笔就推她,让小紫小朋友也画不成。你想想这样做是不是错了呢?‛

小凯惭愧地低下了头。

‚小凯小朋友,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和张老师说,只要老师可以帮助你的,张老师一定做到,老师在这里可以跟你保证哦,甚至可以跟你拉钩好不好?。‛

听到张老师不但没有因为自己在课堂上捣乱而责骂自己,还这么为自己着想,小凯非常感动。他对张老师说:‚谢谢老师,我以后一定不会再欺负同学了!‛

张老师欣慰地笑了,说:‚那么,你现在是不是应该为自己的错误做点什么呢?‛ 小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小紫说:‚对不起小紫,我错了,请你原谅我吧?‛

小紫也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赶紧说:‚没关系,我把用完的彩笔借给你,你要什么颜色的跟我说,我给你!‛

教室里响起了其他小朋友热烈的掌声,原本让人不安的气氛一扫而空。看到幼儿们真诚的笑容,张老师感到非常欣慰,说:‚小凯小朋友今天没带彩笔,小紫小朋友已经主动原意借给他了,还有哪位小朋友也原意借给他?‛

幼儿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教室里充满了浓浓的友谊之情。

张老师在“师道尊严”受到挑衅的时候,没有因为“面子”问题而严厉地管教幼儿,而是适时地以蹲下身子,以低姿态来跟幼儿说话,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本身就是以爱育爱教育技能的自由生发。张老师这种放弃形式上的“师道尊严”的宽容做法,不仅使犯错误的幼儿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为幼儿营造出了一个平等、友爱、和谐的受教育氛围,同时使幼儿在浓浓的爱中学会了正确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

(三)反思拓展

幼儿园课堂活动是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时又是师幼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是一个需要平等、和谐氛围的地方。如果我们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用自己的“师道尊严”来压制幼儿,那么在强压下,幼儿们必定会产生逆反心理,不仅无法与教师进行沟通,受教育气氛也会因此而变得紧张,最后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任务重要的不是仅仅认真地教授幼儿学习一些启蒙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为幼儿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受教育环境,让他们感知爱,认识爱,从而学会爱,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真谛!

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由于小凯小朋友的过失,导致小紫小朋友因无法忍受他的干扰而发出了一声大吼,致使教育活动暂停。这种影响极坏的违纪行为直接触犯了教师的尊严,此时的张老师如果对幼儿实行“高压政策”,喝斥一顿,虽然教室里也可以恢复原有的秩序,但这件事所带来的后遗症却不会就此而消失,未来的师幼关系必将变得压抑。当幼儿们认定张老师一定会严厉责罚违反纪律的小朋友时,都紧绷着神经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但张老师的做法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张老师不仅没有责骂小凯小朋友,反而关心地询问事情的原因,站在小凯的立场上理解他、帮助他。张老师这种抛弃“师道尊

严”,以爱育爱的做法,使干戈无形中化为了玉帛,让小凯深受感动,并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后面的认错、改错、并向其他小朋友道歉,这一系列行动都是在真诚、友好、谦和的氛围中进行的。幼儿们就此而没有了心理压力和后遗症,使课堂教育气氛、师幼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同时张老师也在事件中体现出了拳拳爱心,让幼儿接受了一堂比绘画启蒙教育更加难能可贵的教育,那就是学会帮助他们,学会用爱理解其他小朋友的难处。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你愿意他向你开诚布公请教一切吗?那么,你便应该先去这样对待他,用你自己的爱去取得他的信赖!”要想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己首先就要尊重别人才行。师幼间的相互尊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尊重,生发出爱,产生一种彼此的信赖。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幼儿不愿和自己的老师亲近,那么,相对来讲,这类幼儿就更容易滋生对受教育的逆反心理。因此,为让幼儿时刻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与尊重,适时地抛弃“师道尊严”是教师幼儿教育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每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都应引以为重,并要努力做到的一个方向性问题。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这已成共识。但育人的核心是什么?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热门话题,中外教育家见解不一,但“以爱育爱”已经被越来越多优秀的教师在实践中采用,并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实践的成功说明:“以爱育爱”在当代中国教育领域绝非空中楼阁,应该作为教育的核心加以重视并推广。

事实上,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如果把爱的教育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各环节,我们教师努力通过行为的感染、情感的迁移、教育的智慧,唤起幼儿爱的共鸣,最终教会幼儿理解爱、主动体验爱、自觉付出爱。那么,我们的幼儿园就会走出越来越多有爱的意识和能力的小朋友,这对社会和民族来说将是一个福音!

(四)“以爱育爱”的教育技能提升指导策略

“以爱育爱”的教育方式需要能力、智慧和艺术。

我们人人都需要爱,但缺少爱的能力、知识、智慧和艺术的人却比比皆是,这让爱产生了缺失、缺憾,甚至引发冲突和悲剧。因此,大力开展爱的教育,以爱育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而幼儿园应当成为爱之启蒙教育的基地。

1.爱是美好和圣洁

‚如今的孩子都成熟得比较早,接受资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很多大班的孩子已经能玩谁爱谁、谁喜欢谁的游戏了。‛幼教钟老师不无感慨地说。

有一次,有个叫乐乐的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你说要是男生收到‘我爱你’的纸条该怎么办?‛

‚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钟老师回答道。

‚您这话跟没说一样,没劲!‛乐乐气嘟嘟地跑了。

不料,乐乐在教室将纸屑抛撒了一地。钟老师急忙问乐乐怎么回事,乐乐脸一红,说:‚她有毛病!自作多情!没事老来烦人!‛

经了解,‚多情‛的女孩是邻班的一个小朋友。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那个女孩不但费尽心机问到了乐乐的生日,还在他生日的那一天,抱着一个玩具熊来到乐乐的班里,说要亲手送上生日礼物。这样一来,乐乐的班的小朋友都轰动起来,有些小朋友还往外推他,说多浪漫啊!快去呀!乐乐哭笑不得,无地自容,生怕老师看见,只好接过礼物,赶紧跑掉了。

钟老师知道事情原委后,并没有用暴风骤雨对待初绽的小花,而是告诉乐乐爱是一种很美好、很圣洁的感情,要珍惜小朋友间的友谊,但太小的时候不可能产生爱情。在钟老师的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六
《《如何爱孩子和教会孩子如何爱》读后感

《如何爱孩子和教会孩子如何爱》读后感

拿到书,第一个读者竟然是儿子。他才不到九岁,竟然看得津津有味。成墨初老师的书,通俗易懂,故事性很强。边看,还一个人大发感慨:我要是生活在美国就好了。因为美国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快不快乐,而不是成绩怎么样。 孩子的话当然也只是一点片面之解。这本书并无意对所谓完美的美式教育和可恨的中国教育做出对比,也并非要建立市面上常见的那种西式教育的神话。它想要告诉我们的只有一个字:爱。 在这个危机重重的年代,在物质和技术掌控之下的碎片化生存里,人的存在是可怜的,危如累卵。只有爱是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之所以能与世界为友,并和铺天盖地的负能量抗衡的唯一“秘密武器”。这一点,不仅是中国人需要,美国人也需要;不仅是教育孩子需要,孩子的教育者更需要。 所以,《如何爱孩子和教会孩子如何爱》是一本不分对象、年龄、阶层、地域、国籍,适合所有人anyone去细细品读的书。因为,它命中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主题,同时也是最大的难题——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七
《学会爱读后感》

<<学会爱>>读后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感觉在家庭教育中力不从心。这些天我认真拜读了《学会爱》这本书,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书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述家庭教育的重点:第一章,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里讲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从各种生活的各个细节讲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第二章,健康的亲子关系.这一章让我学会了怎样爱孩子,怎样与孩子沟通,怎样欣赏孩子,怎样认识孩子的各种问题;第三章,家庭里的活动.这一章使我认识到那些活动对孩子又好处,怎样开展这些活动,如何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健康成长。所有这些围绕的话题就是让孩子感受爱、学习爱、懂得爱,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性格,同一种教育方法并不适应每一个孩子,但是“爱”适用于每一个人。

看了《学会爱》这本书,认识到了很多作为家长、老师的不足之处,如何去爱孩子,如何懂得孩子的需求,需要下功夫去了解孩子,研究孩子,为孩子勇于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称职的父母。这本书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要想使孩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跟我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怎样与孩子沟通、怎样管教孩子、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需要我们从方方面面、一点一滴做起,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一生。

总之,这本书告诉我:怎样去爱孩子!爱需要责任、需要耐心、细心、恒心、谅解与宽容,爱孩子需要给他和谐的家庭,给友善的亲子关系,需要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大人的世界。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八
《读《教育就是爱+耐心+孩子能明白的方式》有感》

读《教育就是爱+耐心+孩子能明白的方式》有感

虽然没有明星的光环,但同为人母,面对孩子稚嫩的眼神,我何尝不是毫无保留地诠释爱呢?尽管刘瑜、张泉灵等的教育方式各有千秋,但他们唯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以孩子能明白的方式耐心地诉说。

我没有高文凭,不懂得对孩子说大道理。但我深知说话的无限潜力。宝贝一岁多了,活蹦乱跳地特别可爱,也在牙牙学语中逐步成长。每次见到宝贝我总喜欢抱着他,一字一词地对他说“BB,唔好浪费粮食哦”,“BB,唔得乱丢东西”。其实,还在牙牙学语中的孩子又怎懂得何为浪费呢?但是,若以夸张口传身教的方式,我相信宝贝一定懂得,毕竟有时孩子的本事不容小觑。

我不会说教,但我喜欢耐心地对宝贝诉说,这就是我爱的方式。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九
《爱要沟通——《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爱要沟通——《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

桂林市榕湖小学 骆燕青

孩子做错了事,就大声斥责:“你怎么又做错了?教你多遍 你才能学会!”

学生间发生了争执,就怒气冲冲地:“老师对你们说过多少次了,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宽容,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争吵。说,今天又是为了什么?”„„

作为家长的你,作为老师的你,是不是觉得对上面的情境和话语都如此熟悉呢?面对斥责后情绪低落的孩子,面对怒气相向后不愿把其中的细节告知的学生,相信你一定很苦恼。

当我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后,犹如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因为我了解到了很多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这本书就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海姆·G·吉诺特是美国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儿童治疗专家以及家长教育专家。序言中说,他的这本书已畅销多年,被翻译成31种语言,“彻底改变了父母、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让我对作者感兴趣的是,在成为心理学家之前,海姆·吉诺特医生还是以色列的一名教师。

没有哪个父母一大早醒过来时就打算着要让孩子的生活痛苦不堪,没有一个母亲或者父亲会说:“今天,只要有机会,我要向我的孩子大叫大嚷、唠叨,要让他丢脸、出丑。”相反,每天早晨,许多父母都下定决心:“今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没有争辩,没有战争。”但是,尽管有好的意图,讨厌的战争还是会再次爆发。即使是那些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

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的沟通呢?看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后,我有了一定的感悟:

承认孩子的感受,出问题时给予指导而不是批评。在过去,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错误的结果,又追问其原因。当学生向我们倾诉其想法时,我们总是对其想法进行否定、批评。每当学生们不听话,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我们总是对其怒目而视,然而海姆·G·吉诺特认为,我们要引导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其动机。当孩子非常生气地在乱扔东西时,我们要对孩子生气的感受作出回应,而不是扔坏东西的后果作出反应。我们可以说:你看起来很生气!你在这件事上一定生气极了!当孩子的情绪被人理解后,孩子会有所平静。我们就可以给予指导:你可以在这纸上任意画发泄你的气愤,表达你的愤怒。

作为老师,经常都会和家长交流小孩的学习、生活上的问题。经常有家长与我提到孩子贪睡的问题,说到每天早上,当他们叫睡得很香的才八岁的孩子去上学,孩子照例重复他的不情不愿。平时,他们一般是说:快点快点,要迟到了,你晚上晚睡现在才会爬不起来„„而换来的不是继续蒙头大睡就是一边穿衣一边皱着眉地低声嘟囔。我还没有孩子,有时候很难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也给不出很好的建议,后来看了这本书后,我看到书上说:孩子

发脾气或不配合,不要去说教或批评,只要说出理解对方的话,他们自己会思考和调整的。于是,我就与家长交流,告诉他们可以尝试用惯常温和的语气说:“是啊,妈妈也觉得床上的感觉好舒服,起床可不容易啊!”结果他们的孩子没有像平时一样拖拖拉拉,而是立刻起来穿衣刷牙情绪也超乎寻常的好。

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但是无论声称“多么爱孩子”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海姆·G·吉诺特认为: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父母光是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需要特别的方式跟孩子相处,跟孩子交谈,而且谈时还需要技巧。当父母遇到具体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时,那些陈词滥调,如“给孩子更多的爱”、“给她更多关注”或者“给他更多时间”是毫无帮助的。

读过《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后你会觉得:原来跟孩子的交流如此重要而又如此复杂,简直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一门学问,这不单单是你对着孩子说“我爱你”就足够了。这本书从方方面面来向我们介绍了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技巧,有些章节不仅有生动的例子还会具体指导父母应该对孩子怎么说怎么做,而不应该怎么做,否则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后果。

另外书中还有许多话我觉得非常经典,“禁止并不能使强烈的情绪平息。”“知道他怎么想,远比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要重要。”“只能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德和

人格。”“只要我们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性格,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愤怒。”“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能有难堪的挖苦和严厉的陈词滥调。”“一句幽默常常抵得上千言百语。”„„这样的教育箴言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所有的父母好好读,同时也适合和孩子们打交道的老师们好好读。

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篇十
《把心灵献给孩子 读后感》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

章金玉

做为一名教师,对“李镇西”这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李老师是教育智者,是教学巨匠。在李老师的文章或书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鲜活的、感人的、能引起心灵共鸣的发生在课堂上的和课堂外的事例。通过品读这些事例,我们总能感受到李老师作为一个教师的魅力,感悟到比教育理论专著更深刻的教育思想。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习惯静下心来阅读《把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情,如同沐浴在淡然的乳雾里,又如同熏染在悠悠的乡间俚曲中。我读着,虽不尽用心,我品味着,虽不透底。然而我读到了尊贵与崇高,睿智与坚韧,温暖与感动,广博与从容。流连其间,一个故事,一段思索,一种彻悟,一种超脱。繁杂的日子变得宁静起来,焦躁的心绪变得安然起来。汩汩清泉心间溢流,精神随之飘逸。

这是一本献给教师的心灵之书,这也是一本缓释教师心理压力,启发教师生活与教学智慧的书,它用温情、智慧和爱意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它用一首首教育诗篇礼赞教师工作的神圣。用一个个真实而平凡的故事,抚慰我们的心灵。

李老师和同事的宣言——武侯实验中学教师誓词,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我立志把心灵献给孩子,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感动我的不仅是他们的宣言,还有书中的很多教育观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李老师用灵性的语言描绘教师的形象。“赞美,扬起生命的风帆”,这是最质朴的教育智慧。“请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这是最简单的教育手段。“用心去爱你”,这是最平淡的教育艺术。其实教育很简单,但是教育又很复杂,因为教育是关乎心灵的工作。

真正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滴滴雨露,离不开教师的心灵!是教师与儿童生命的对话才使教育发出高山流水之声。那儿童呢?每一颗心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他们渴望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满足,他们祈盼教师用智慧的睿语解开他们心灵的密码。是教师的理智之爱,使儿童的现实生活充满意义;是儿童如水的清纯,给教师带来生命的满足。真正的教育始终是教师与学生合奏的乐章。尊重是一缕精神阳光,他可以照亮孩子的心扉,尊重儿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就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读《把心灵献给孩子》,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懂得了教育是一件雕刻心灵的工作。我们的对象是一群有着灵魂和理想的人,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次行动,每一次喜怒哀乐,都是在孩子心灵的白板上刻下了重重的一刀,都是在孩子心灵的扉页上写下了浓浓的一行,那一刀下去,那一笔下去,写下的是正义还是邪恶,是美德还是丑恶,是真理还是谬误,不在孩子的心灵是什么,全在于我们教师是什么!唯有美德才能雕刻美德,唯有正义才能书写正义,唯有真理才能传播真理,我们自己是什么,才可能塑造什么,换言之,我们希望我们塑造的对象成为什么,你自己必须首先成为什么。世界上不可能有一种完全空洞的塑造,单凭想像就能完成的雕塑那只能唯心主义的幻想,心手合一不仅仅对于雕刻家是这样,对于教育家更是这样。所以,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给孩子传授多少知识,而恰恰在于丰富自己的灵魂,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块宝石,那样孩子天天看着这块宝石,捏着这块宝石,听着这块宝石,耳濡目染,他们也就具有了宝石的特质。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说教,而在于熏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心灵。孩子最终能不能够成为一件艺术珍品,全在于雕刻家的品质。

有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我相信,只有我们把爱无私的献给孩子们,真心的与他们做朋友,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爱!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给孩子适宜的爱 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给孩子适宜的爱论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给孩子适宜的爱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1890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