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上善若水朴槿惠读后感

上善若水朴槿惠读后感

2016-02-15 09:15:4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上善若水朴槿惠读后感篇一《朴槿惠自传读后感》 ...

上善若水朴槿惠读后感篇一
《朴槿惠自传读后感》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读书报告

课 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书 目 《绝望锻炼我:朴槿惠自传》

姓 名 杨洁

学 号 9141010E0432

指 导 教 师 王永益

2015 年 5月 9日

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读书报告

关于《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的人生感悟

—这是一本关于她的过去,现在,也是对未来的约定的书

合上书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朴槿惠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我。

朴槿惠,一个向往平凡却充满传奇的女子,她是前总统的第一女儿,韩国首位女总统,也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女孩。最终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献给了她挚爱的韩国人民。

书中以朴实,真诚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质朴,谦和,无私,真诚,坚韧的亚洲女性。通过书中的描述,可以用“绝望锻炼了她”来概括她的前半生,似乎她的人生经历只会出现在励志小说中。朴槿惠过往的人生经历,处处可见她对父母的追思和怀念之情,对韩国的使命感以及这位韩国女性强大的内心深深的震撼了我。下面我将讲述读完这本书中朴槿惠的经历。

书中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青年时期和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虽然是总统之女,多了一份规矩和不自在,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度过快乐时光。母亲的温柔,朴实,善良,父亲的烂漫,朴实和真诚,弟弟妹妹们的活泼可爱都有理由给朴槿惠一段快乐的时光。虽然在这段时期内父亲和母亲都总是很忙,不过父亲母亲却不会忘记用爱呵护他们姐妹。母亲总是一有空就会陪他们玩耍,溜冰,堆雪人,植树,度假……充满了爱的家庭。在这段时间里父亲母亲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品质给了成长中的槿惠榜样,父亲的坚韧,正直,清廉和对韩国的使命感给了年幼的槿惠一种震撼,而她在后面阶段所表现出来对韩国的使命感和奉献,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或许都有她父亲的影子。她的母亲虽然是一位女性,不过她对朴槿惠的影响是同样深刻的。在朴槿惠的眼里,温柔,朴实,善良母亲除了对家人满怀爱,对韩国人民也是同样深情。

幸福总是如此的短暂。七四年的八月十五,一场风暴悄无声息地袭击了这个幸福的家庭:母亲被刺杀了……至亲的离世给了槿惠一个巨大的打击,当然

也让她成长了很多,明白责任的意义,爱。她开始代替母亲担任“第一夫人”,照顾家人,关心韩国人民。期间她得以了解政治的基本议题和国家的基本状况。五年后灾难再次降临到了这个年仅二十七岁的少女头上,在这个本该绽放的年华里,父亲却被手下暗杀了,最敬爱的父亲离开了,留下槿惠面对亲人的离世,好友的背叛,世间的冷漠和外界的批判。这个柔弱的女子失去了最后的依靠,绝望悄然降临,现在的伤痛似乎比五年前更剧烈,朴槿惠曾经坦言由于过度悲伤,全身曾经出现紫色淤青,好像被人痛打一般。从此,失去父母的回忆开始想魔鬼一样缠着她。她与弟妹们黯然的离开青瓦台,孤独,悲痛开始吞噬这个年仅二十七岁的的女生,她从此决定要远离政治,远离权利,远离这段最痛苦的经历。

对于朴槿惠,失去父母的打击是如此的巨大,这并不是普通人所能承受的。然而,她却坚强地走过来了,并且成长,学会了坚强,无私,善良,承担……为将来的政治人朴槿惠写下了一段精彩和感动。

接下来的岁月里,朴槿惠是孤独的,悲伤的。孤独的她选择用学习充实自己的生活。虽然那段噩梦还在脑海中浮现,但是没有了往日的刺痛。空暇时的她也会去运动,旅行……过平常人该过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朴槿惠的内心变得更加包容(她曾说这也许年龄送给她珍贵的礼物),内在修为的提高,成为日后人生的指南。

朴槿惠给我们的感动远不止于此。一九九七年的韩国,发生了大规模的IMF经济危机,国家摇摇欲坠。朴槿惠眼见民生多艰,国家危怠,心中满怀大韩民国的她毅然重返政坛。书中详细描写加入大国家党后,朴槿惠以原则与信念立身从支持李立昌代表开始,达城大胜-4·2补选,拒绝担任指明副总裁,再到4·15国会总选大胜,朴槿惠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带领大国家党踏上改革之路,破除陈旧积弊。多少个日日夜夜里,为了这个国家,一天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一次次双手的红肿疼痛,一天十几公里的行程。累了,想起的是整个韩国人民。为了他们,走下去。

一个女子的坚韧与自强屹立在我们眼前。在绝望面前,她选择的是坚强。或许在无尽的黑暗之下,她也曾意志消沉,十多年才迈出父母双亡,亲人朋友背叛的无助孤独之境。但是她也在书中提到了最终使她自己站起来的是乡村中那些质朴的人们。他们用关心和双手给我勇气和力量,是无名的爱让她度过了

那段黑暗时光。所以在他们的生活有出现问题时,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出来。

同时她也是一位向男女在政治上得到不同待遇而发起抗争的人,在竞选大国家党副总裁是,她本可以凭借女性身份得到一个副总裁一职,但她还是在旁人的不解和反对中发起竞选,并使所获得的职位不在虚而不实,并因此开创女性从政的先河。

在黑暗的社会里,一个孤独无依的女性,在处处充斥之黑暗的官场里能够一直走下去实属不易,她曾说“无论什么事情,我都会坦然接受并想办法克服。因为上天给我的使命:创造希望。”所以她走过来了,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梦想走过一片黑暗,迎来一片明天。

“在经历这么多次变化之后,自始至终未变的只有当初从政时,决定未来人生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民的决心,以及未来只专注于国民和国家的意志”。

朴槿惠一生传奇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这位亚洲女性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坚毅。

上善若水朴槿惠读后感篇二
读后感:《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读后感:《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她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的人生一波三折、险象迭生,母死、父亡、遇刺,一幕幕惊险在她的人生中反复上演。她的人生一次次陷入无尽的绝望,但是政治宿命又把她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一起。

曾经的“公主”、“第一夫人”,一朝亡父,物是人非。绝望中,她看透了所谓的权力、人性,尝尽了背叛的滋味,心灰意冷。然而人生的路还是要走下去,远离了庙堂之高,摆脱了繁琐的世事,她发现生活的另一种境界。她读书,在文字的一字一句中寻觅人生的哲学;她行走,在国家的一砖一瓦中窥探历史的兴衰,处在江湖之远的她竟也成了闲云野鹤般的文人。

两种地位,两种心境,每一个角色她都做的恰到好处,每一种人生她都细细玩味。我想正是这种失与得、真与假、收与放成就了她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能力,锻炼了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之境。

她的爱国情怀、她的政治使命促使她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15年,从一个议员做起,紧张忙碌却乐此不疲,这一切缘于她对这个国家由衷的热爱。她的胸怀胆识、她的智慧谋略全在她过去的生命里养成,绝望给予她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悲痛,更有一世的力量!凭借这份力量,和对国家的使命感,她走在改革的路上,为自己、为国家的命运再添一抹辉煌!

于大起大落中,窥探人生的喜悲,并非每个人都能有的经历。然而平凡的生活中,我们究竟如何看待“绝望”,或许她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2014.5

上善若水朴槿惠读后感篇三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读后感》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读后感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读后感

朴槿惠当选为韩国首任女总统,在我看来,这件事带来的历史改变无异于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如果说,奥巴马作为首位有非洲血统的总统,站在了历来由白人为主导的欧美政界的最高峰,那么,朴槿惠的当选打破了在以中日韩组成的东亚文化中男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

朴槿惠的经历本身就是个传奇,其跌宕起伏远胜过那些好莱坞的大片。《绝望锻炼了我》是朴槿惠自己写的自传。这也是少有的在位的总统为自己写自传。2005年5月20日,朴槿惠在一次公开演讲场合遇袭,面部被刀片划伤,伤口长达十一厘米。医生说再长五毫米就会伤到颈动脉。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朴槿惠萌生了记录自己过去的人生的念头。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她写道'写下这本书,感觉就像重新活过一次。

朴槿惠被喻为嫁给韩国的女人,可如同她在书中写到的那样,这并非是她从小的志向。和大多数人一样,她的母亲告诉她:'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找到一个好的伴侣相依为命过日子',年轻时的她也有着相夫教子的梦想。然而命运却没有让她实现这个梦想。在她二十二岁的时候,母亲遇刺身亡。她开始代替母亲担任第一夫人的职位,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让她无暇顾忌恋爱和结婚这回事。二十二岁,对于别的女孩子来说,这是最美好的年华,满怀着对爱情的憧憬,无拘无束的寻找着生活中每一点滴的感动。而对于朴槿惠来说,那种日子成为了落幕的梦想。

五年后,她的父亲再次遭到暗杀。父母双双遇刺身亡的悲剧对于一个二十七岁的女子是什么样的打击,不是我们这些外人能够感受到的。朴槿惠对于父亲遇刺那一晚描写道:'我不记得那天晚上是怎么熬过去的,恐怖的宁静缓缓包围,一开始只是一阵寒意袭来,接着全身上下开始不停地颤抖了起来。当一个人受到太大打击时,听说是哭不出来的,那晚我终于明白了。' 如果说父母的遇刺是她无力抗争的宿命,那么父亲死后,她带着妹妹和弟弟离开青瓦台,此后一段时间他们直面人情冷暖,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性在权利面前的背叛和善变。她在书中感叹道:'人们在没有明确的信念之下,为了追随权力甚至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主张,彼此没有信义只有算计。' 朴槿惠认为,'那是一段非常苦涩的经验,但也是人生中最昂贵的教训。'

朴槿惠的经历是很难再现的,从总统的千金到贫民孤儿,巨大的反差让她陷入了无限的绝望中,每天都在痛苦和煎熬中度过。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是那些普通的人们用最质朴的感情给了她勇气和力量。97年的金融危机让刚刚崛起的韩国命悬一线,曾今目睹了韩国成长路程的朴槿惠觉得自己不能再置身事外,为了她父母曾经付出一生的国家,为了那些在她最绝望时伸出手的普通人,她决定开始做政治人朴槿惠。

朴槿惠再次走入政坛,她坚守着自己从政的信念,从不因为外界的质疑而动摇妥协。她在书中描写了自己重新踏上竞选道路的艰辛:'从清晨出门,我的腰上就系着计步器,一直走到晚上。通常一天会走大约十万步,走了再走,不停走访选区内大大小小的地方。在竞选期间,我不知走坏了几双皮鞋,每晚总是双腿红肿地入睡,但我还是不知疼痛。'她是朴正熙的女儿,但她没有全部的认同自己的父亲。她敢于公开批评父亲在位时专制的做法,同时她也肯定父亲为韩国经济腾飞付出的努力。在离开青瓦台的岁月里,她领悟了权利:'权力是把刀,当权力越大时,这把刀也越锋利,轻轻一动就会伤及他人。因此权力使人惧怕,但真正需要惧怕权势的反而是手持那把刀的人。若不是有着笃定的哲学信念及修养并受到上天的护佑,任何人都无法正确地运用那强大的权力。'她学习中国的哲学,佛经。她秉承着自己的政治信念,不去为了权利而迎合谁,也不为了权利

而去诋毁谁。她以顽强的毅力、百般的诚意、毫不妥协的原则,朴槿惠在政治舞台上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赢得了国民和党内成员的信任和拥戴。

在朴槿惠的从政生涯中,她不断地打破着各种禁忌。她通过参选竞争党内副总裁的职位,而不是按照惯例坐到固定留给女性的副总裁职位里。她打破了女性是配角的惯例,让更多优秀的女性能够通过努力站到应得的位置上。朴槿惠在书中写道:'我国男性们肩上的负担太多了,总是承受极大的工作压力,为家人不停奔波。从现在起,将肩上的负担也分些给女性吧,让自己稍微减轻那些沉重的责任。'

奥巴马当选的时候,有记者在街头采访黑人小孩,这些年轻人充满自信的说,如果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公司,也可以当科学家,政治家。这些话当年我听来觉得很震动,奥巴马的当选能否改变美国的经济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带给了整个美国,甚至是欧美世界里少数裔人们希望,让他们看到了其实有一天白人的世界是可以被打开的。朴槿惠的当选带给韩国年轻女性们的也应该是这种希望,打破传统的格局,优秀的女性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她们的理想。


上善若水朴槿惠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上善若水朴槿惠 上善若水读后感 朴槿惠自传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上善若水朴槿惠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上善若水朴槿惠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2304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