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人生论培根

人生论培根

2016-02-15 11:03:1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人生论培根篇一《《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

人生论培根篇一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是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哲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凝聚了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古典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但即使放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其中的观点也使我们受益良多。

我们生活在一个群居社会,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因此必须懂得如何得当地待人接物,那么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细节上的一丝不苟可赢得很高的称赞。因为细节更容易被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机会犹如节日,并非每天都有。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声誉。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信。”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类间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信任。因此在交际中要掌握分寸,既要直爽又能不失礼。

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善念。善良,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如果人不具备这种品格,那么就如同卑贱的鼠辈,既可怜又可憎。人心固然应该善良,而行善却不能仅凭感情。意大利有句嘲讽话:“过分善良,就是傻瓜。”的确,人性中仁善的倾向有时候也会犯错误,为了不做滥施仁爱的傻子,我们就要注意,不要受有些人假面具和私欲的欺弄,而变得太轻信和软心肠。轻信和软心肠常常诱使老实人上当,因此行善还要靠理智的指引。

当今社会的贫富差异依旧显而易见,有的人风餐露宿,有的人却高床暖枕;有的人家徒四壁,有的人却腰缠万贯。不过一个人的需要其实是有限的,超过这种需要的钱财便是多余之物,也就是说过多的财富是无用的。对一个人而言,财产达到了某种程度后,便不是他能消受得了的。他可以储藏财富,也可以分配或赠送它,或者用它换取富翁的名声。但是对于他本人而言,这种巨大的财产只是身外之物,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我们更应当用正当的手段谋求财富,慎重地使用,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的时候应当潇洒地与之分手。

立足于经济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从现实生活的消费到网络世界的消费,消费可谓无处不在。因此我们要量力而为,在日常消费中应以个人的财力为制约。支出应有度,要管理得当。如若不得已产生债务时,大可不必急于一下还清。一次还清债务可能重走借贷的老路,因为一旦发现自己能够轻易摆脱债务的负担,那么难免会旧病复发。一点一点地偿还债务会使人养成节俭的习惯,这无论对自身的心灵还是财产都会有益处。总之,对待自己的经济开支应该始终小心翼翼。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却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幸运之机好比经济市场,稍一耽搁,就瞬息万变。机会老人先给我们送上了他的头发,如果我们没能一下抓住,等再抓的时候就只能碰到他的秃头了。因此能够在做一件事的开端善于识别时机,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智慧。在任何事情上我们要学会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在开始做事前要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抓住时机。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曾说过:“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如果奇迹就是超乎寻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显现的。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一切幸福都绝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一切逆境也都绝非没有慰藉与希望。如同最美好的刺绣是以暗淡的背景衬托明丽的图案,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镶嵌于明丽的背景上。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逆境中而被释放出光辉的。

当我们遇到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我们得到疏导,朋友的良言忠告能使人心灵健全,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生病。所以,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友谊的奇特作用在于: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那么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那么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友谊不但能使人摆脱暴风骤雨的感情而走向阳光明媚的清空,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思绪而进入光明与理智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朋友给予的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我们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人与人的交往贵在以诚为本,无谓的猜疑不仅有损感情,更可能使人迷失自我。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在黑暗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乱人心智的,它会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利益,那么我们尤其要警惕由他人流传而来的猜疑,因为这很可能是恶意的挑拨。猜疑易使君主变得暴戾,使智者陷入重重困惑。猜疑者未必是由于怯懦,却往往是由于缺乏判断力。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的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疑心的有效方法。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论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真理好像阳光,在它照耀下人世间所上演的那种种假面舞会,远不如在半明半暗的烛光下会幻现而华丽。真理犹如珍珠,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变得明亮,不需要借助摇曳不定的烛光而幻化出五颜六色的浮光。一个人若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只围绕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生在人间,却等于步入了天堂。

人生论培根篇二
《读《培根人生论》有感》

读《培根人生论》有感

关慧敏

什么是人生?人生是什么?这个问题有谁能够确切解答呢?或许人生就是一个解答人生的过程。人生有大大小小的课题,在每个课题前,我们会有不同的想法,会有不同的困惑。读了弗兰西斯·培根的《人生论》,对人生的各个课题也有些不同的想法了。

培根的《人生论》有59论,我觉得每一论就是人生的一个课题。诸如死亡,逆境,家庭,爱情,时机,友谊等都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十分难以解答的课题。这本书真的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好好琢磨。这本书布满了培根对人生的通透的洞察。然而人生的理论是很难以讲得清楚,道得明白的。而且往往讲人生的书都很枯燥无味,但培根的《人生论》何新译本文笔非常美丽,语句简洁,格言精妙,趣味隽永。不过语言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其精神内随。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困惑,或许我们的困惑就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解答。不过我觉得这本书不是指导书,我们每个人在里面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你惧怕死亡吗?我可以很坦诚的说我非常惧怕死亡和任何有关死的字眼。然而看了《人生论》的论死亡篇后,似乎这样的感觉不是那么强烈了。为什么人类会惧怕死亡呢?这或许与人性有关,人总是想长生!人总是太贪心,对太多东西恋恋不舍。也或许像培根说的那样“人类对死亡的惧怕,也由于听信太多的鬼怪传说”。这似乎是合理的解释,人往往倾向于夸大事实,越传越夸张,所以一些鬼怪故事就这样玄之又玄了! 论死亡篇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死亡和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一个婴儿的降生也许与死亡同样痛苦”。看到这句话,我立刻想起了我的母亲。我没有亲身感受过婴儿的降生是怎么样过程,但我对于死亡的恐惧却非常的熟悉。在我的认知中,我觉得死亡应该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而婴儿降生的痛苦竟然可以和死亡的痛苦不相上下。这是我难以想象的,我的母亲是忍受了怎样的痛苦而让我来到这个世界。或许我们往往会忽略掉别人的痛苦而只想到自己的惧怕。

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一种态度来面对死亡呢?培根说“与其视死亡为恐怖,倒不如采取一种宗教性的虔诚,从而冷静地看待死——视之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以及对尘世罪孽的赎还”。我们中国人大部分都是不信教的,没有西方宗教中的虔诚。但同时培根也提出了在那种宗教的沉思中,也难免掺杂有虚妄与迷信。可见培根并不是说我们要信教而是为我们指出一条道路:用冷静的态度面对死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结局。有点既来之则安之的

意味。然而如何才能冷静的面对死亡呢?我在文章字里行间寻得了大概的答案。“一个坚定执着、有信念的心灵也不会为死亡畏惧而陷入恐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依靠心灵的力量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诞生于我们自己的心灵,正所谓物物相克,我们心灵中也有一些东西可以克制这种恐惧。“人类的心灵并非真的如此软弱,以至不能抵御和克服对死亡的惧怕。人类可以召唤许多伴侣,帮助人克服对死的恐怖——仇忾之心压倒死亡,爱情之心蔑视死亡,荣誉感使人献身死亡,哀痛之心使人奔赴死亡。”这种战胜对死亡恐惧的力量正是这么多人英勇就义,为爱殉情的原因。当我们心中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也就不再惧怕死亡。然而不是谁都有这种信念的,由事实可见贪生怕死之徒不在少数,这就牵扯到人生价值观的问题了。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想到了一个问题:似乎大家都对死亡很惧怕,为什么还有人自杀呢?难道他们对死亡不怕吗?我思考了很久,我想或许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对于一些东西的惧怕已经超越了他们对于死亡的惧怕。我在文章中找到了一句话或许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厌倦和无聊也会使人自杀,乏味与空虚能致人于死命,尽管一个人既不英勇又不悲惨。”那些自杀的人或许在他们结束自己生命之前,他们的心灵早就被厌倦、无聊、空虚给杀死了。他们已经没有心灵积极的力量来支撑他们走下去。这或许是一件比死亡更恐怖的事情。我们活着就应当有所追求,这是我们活着的动力。“怯懦软弱却会使人在死亡尚未到来之前心灵就先死了”。这世上怯懦软弱的人不少,但我坚信自己不是其中之一,因为我非常清楚人生不是用来浪费的。

除了论死亡,我对论嫉妒印象也很深刻。培根在论嫉妒的开篇中就有提到“在人类的各种情欲中,有两种最为惑人心智,这就是爱情与嫉妒。”我没有经历过爱情,相对来说,我对嫉妒更有感觉些。嫉妒能创造出虚幻的意象,激发人心中强烈的欲望。培根讨论了“哪些人轻易嫉妒,那些人轻易招来嫉妒”的问题。嫉妒者往往是有某些地方比不过被嫉妒者。或许人类有这样一种倾向:人若不能从自己的优点中获取到养料,就会试图从别人的缺点中获取养料。也就是说嫉妒者会试图破坏别人的幸福来安慰自己没有这样的幸福的缺失。我觉得培根的分析很有道理。嫉妒者的心理是不平衡的,他必须贬低别人的能力才华,破坏别人的幸福才能使得他的心理平衡些。其实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但我觉得有些嫉妒只是放在心里而不会采取行动,但有些嫉妒是会令人采取一些行动的。文章里面有句话挺有意思的“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因为闲人空虚,才有时间,才有精力去嫉妒别人。说实在的,我也嫉妒过别人。我想我算是闲人而不是贤人。培根还提到了一种容易嫉妒别人的人是经历过巨大的灾祸和磨难的人。“因为这种人乐于把别人

的失败看做对自己过去所历痛苦的抵偿”。我想这也是由于心理不平衡所引起的。我想起了我朋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优秀也是一种错”。因为优秀引起了别人的嫉妒,也造成了许多伤害。然而就因为避免或者躲避别人的嫉妒或别人的诋毁就隐藏自己的优秀吗?当然不是的,每个人都应该追求优秀。然而走向优秀的路径是很多种的。文章中有一句话“一个有崇高美德的人,它的美德愈多,别人对他的嫉妒将愈少”,这是因为美德很多的人相对于嫉妒者而言是没有可比性的。假如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所以我们要做特别优秀的人。同时培根也说了那种在饱经艰难之后才获得的幸福也是不太招人嫉妒的。也就是如果我们辛苦才得到的成功别人就会认同,认为这是我们应得的。我们也不能够骄傲自大,骄傲自大的人最容易招来嫉妒。其实我们大学生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人缘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总想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优越的人最容易被别人所嫉妒,被别人所排斥。所以我们应当当真正聪明的人,真正聪明的人会给别人嫉妒留下余地。我们每个人都会要面对嫉妒这个课题,对于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嫉妒,我们都要学会好好把握,好好处理。

《人生论》中还有很多章节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对不同的人我相信是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感悟。在这里我们或许会找到我们寻找已久的答案。

人生论培根篇三
《读《培根人生论》》

读《培根人生论》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

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机遇难得,然而不可以创造机遇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抓住

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到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据介绍,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中国某个地方曾经一度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而现有却不然。原因很简单,也是缺乏诚信。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

以上是我对《培根人生论》部分章节的一点肤浅认识,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偏颇。深望各方予以改正。

人生论培根篇四
《推荐书籍——培根人生论》

人生论培根篇五
《培根《人生论》中的人与人性》

人生论培根篇六
《培根教给我的人生论》

培根教给我的人生论

在写自我感受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培根的生平。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 - 1626)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政;母亲安妮·培根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12岁时,培根就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大学的学习让他对传统产生了怀疑,并开始独自思考人生的真谛。随后他又花了两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这使他不断接触新事物,吸取新思想,世界观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但也就在此时,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由于生活陷入贫困,培根不得不放弃原先的学习,开始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生。1582年,21岁的培根取得了律师资格,此时,他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并且把经验和实践引入认识论。这是他“复兴科学”的伟大抱负,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之后的39年里,培根在政治事业上颇受皇室青睐,不断得到提升与嘉奖,但他的志趣不在国务上,而在对自然与科学的探索。直到19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逐出宫廷,身败名裂,从此他不理政事,开始专心研究理论著作。但是自由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626年3月,伦敦北部,培根本来坐在他的马车里,突然他决定要研究“雪是否会延迟尸体腐败的过程”,因此他立刻停住,跳出马车,买了一只鸡杀掉并把它用雪填满。不幸的是,他因为这次行动着凉感染了支气管炎,不久后便死在一个朋友家里。这就是伟大的培根,为了对知识科学的追求,毅然决然地行动,并且光荣地死在了对于防腐术的科研项目上。(参考百度百科)

一个将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世界上的人,他写的书又怎么会差呢?

早在中学的时候就学过论读书这一章,其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已在心中刻下烙印,短短几句话就将读书学习之功效阐述得清晰明了。通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还想做些补充。历史让我们学会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意义,从而开拓思路,解放思想,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并从前车之鉴中探寻新的解决方法;诗歌曾一度俘获我的心智,优美的字句,别有用意的排列,加上委婉的感情,无一不让人深陷诗人曲折复杂的感情路线而无法自拔,当然这一切是要在读懂诗的前提下;数学一直都是我的最爱,也一直是我的强项,但我却不是一个思维周密的人,曾有人形容过我说“你把你的智商全都用在了数学上”,而我也确实如此,在生活上完全是个大大咧咧得人,不过倒是有许多奇思妙想,不知这算不算是数学的功劳。

“幸运之道有如空中的天河。天河是一群小星底聚会或团结,他们并不是一个一个地看得见的,而是一起放光的。“”如果奇迹底意思是‘超越自然’,那么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读到幸运与困厄两章的时候我不禁有了这样的疑问,是幸运帮我们渡过了困厄还是困厄激发了我们潜在的幸运。我虽然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厄,但我还是幸运的渡过了,是因为我潜在的乐观主义态度即培根所谓的幸运,但如果反过来说,我自从经历过困厄之后变得积极处世,乐观向上,那是不是就变成了困厄使我变得幸运?我细细回想过去的种种,也终究分不清困厄与幸运哪个才是改变我的根源,也有可能是两者的共同作用。

“生时受人妒羡的人死后将受人爱。”这句话用来形容任何一个受人迫害至死的伟人都不为过。岳飞精忠报国,却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后来被宁宗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避祸自保,可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岳飞和兰陵王都是对我影响很大的历史人物,如果说岳飞的死是刚正不阿的个性使然,那么兰陵王的死就是君王的小人之腹使然,兰陵王害怕太过张扬,遭人嫉妒,不惜自污其名,故意贪财好色,

却因为“家事亲切,不觉遂然。”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可见当时的君主高纬是何尝的心胸狭窄,仅仅因为兰陵王以“家事”而非“国事”激动热情地回应他的关心,就断定兰陵王有谋反之心,最后亲手杀害了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弟弟。

“过去的事情是已经过去了,并且是叫不回来了;明智的人留心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已经够忙的了;所以那些劳劳于过去的事情的人简直是枉费心力而已”我一向以观察者自居,不喜欢与人纷争,所以在海南实习的一个星期,通过观察同学之间的相处,我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可能是家庭因素使然,当两个被家人宠爱的人发生了一点小误会,他们居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摆架子回避,并在心里记恨对方,原本前一秒还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两个人这一秒却被一个叫做“面子”的无形之墙相隔开,更令我惊奇的是,其中一个直到回到学校的第二天还在耿耿于怀那天的事,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旁人看来不过一句玩笑话就能化解的矛盾,当局者却将这个坑越挖越深,熟不知跳进坑的人终将会是自己。再者我也曾陷于怀恨他人的状态,可后来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了一下,不是所有人都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宽容的对待他人,毕竟我们生长的环境不同,磨练出来的个性也不同,所以不必为别人的伤害而生气,那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培根的人生论如果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阅读一定能有不同的感悟,现在的我毕竟年轻气盛,还有很多事情不能理解,所以书中的一些语句也无法读透,我想有机会在我中年和老年时候再做一次阅读,到时候说不定就能看到培根眼中的大千世界。

人生论培根篇七
《那个叫培根的人》

那个叫培根的人1561年,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中,一个后世饱受争议的人诞生了。他叫培根,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被称为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如此多的头衔被他一人摘取,注定了他在人文领域的辉煌。“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多好的一句话啊……每每读到这一句话,都不禁要拍案叫绝。读了堪称培根一生思想精华的《人生论》,令自己受益匪浅。他将人生的各种题材加以分类再予以精辟的论述,概括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独到见解。让人读后仿佛心中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被培根的著作所吸引,我忍不住开始收集关于他的生平资料。翻开他的生平资料,我被自己双眼所看到的东西震惊了。为了金钱,他出卖过朋友;为了权力,他恶心的阿谀上司;他结婚比较晚,为了等一个寡妇---亦是为了财产。看到这些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培根被人们称作哲学家,人们读他的书亦是有一个了解他的途径去学习他为人处事的原则。他的言行应该成为一代代人的典范。与他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一生不得志,性情却不因此而郁,依然不肯违背自己的原则。庄子说过“混同万物以为一”。他的理想人格是绝对自由的人格,所以《庄子》一书中将他的性格自由的反应出来:蔑视金钱、权贵,嬉笑怒骂,无拘无束,适性自在。中国古代的学者强调要善于揣摩圣人的气象而学之。这气象便是从他们书中的哲学思想和平时严谨行为的修养功夫中去得到。哲学家的境界,便是对好恶毁誉淡然处之,宁冒生命危险,不改初衷。不谄媚与人,不谄媚于神。着便是哲学家的特点,上述说道培根是哲学家,但是观看他的德行,显然太不靠谱。了解了培根的人品,再去读他的书籍只会感到恶心。对于这种作品与人格相背离的的现象在文学历史上层出不穷,例如叔本华:竟然宣称自己有超越自己“作品”信念是我“人品”特权,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作品之于作者,应该是承载自己信念,人格,理想的存在。 让我们来看看培根哲学家的书中的一些名言吧:“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我想这句话是培根以自己的德行作为比较写的吧。对于西方文学史我了解的比较少,就不再举西方文学

巨人的例子了。但是我知道中国的孔子、墨子、庄子等圣贤是从没有语言表示自己的德行有多么高尚的。孔子每日三省其身,闻雷震而恐其行,沐浴焚香以自省。就算是有着如此高尚的德行,孔夫子亦是不敢以有德者居之。这便是有德者通有的表现。“没有友谊,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多好的一句话啊。看到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现代冷冰冰的防盗门,冷冰冰的混凝土,和冷冰冰的话语。培根知道友谊的重要,但是他的一生中却多次出卖于自己有恩的好友。志不同,不相与友。他的那些朋友怕是后悔看过培根所曾与他们的那些书籍了吧。被朋友出卖的感觉和对于自己信念和眼睛的怀疑相比,前者还不算什么,因为后者足以摧毁一个人。“狡猾就是一种阴险而邪恶的聪明。一个狡猾人和一个聪明人之间,却是有一种很大的差异,这差异不但是在诚实上的,而且是在才能上的。”狡猾被培根赋予了“阴险邪恶”的字眼,恐怕我不敢苟同。相反我觉得人们造出“狡猾”这个词汇的时候应该有点可爱的感情在里面,解释的话就不多说了,因为狡猾的人谁也不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阴险和邪恶这两个贬义词。关上《人生论》这本书我闭上眼睛想,或许我对于培根的感觉也有点偏激的成分。他的行为准则和他的著作相差如此之大,也造就了培根的著作上的辉煌。他的德行虽然不好,但是他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不好的地方,虽然不去刻意改变,但是却把理想的人格嵌入著作中。像这样的,是不能将他本人的著作和他的德行一起参考的。 这就给了读者们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读者们读书时总是将作者和他的著作联系在一起学习和回味。翻看了培根的资料,通过这个途径又间接地了解到在西方其实培根这种作者行为准则和著作中的精华思想相背离的人大有人在,上面讲到的叔本华就是个例子,而在中国史上这样的例子却是从未耳闻。作为华夏子孙,心里多少也有点自豪。究其原因就要说到中国古时的学问之风所衍生的精神便是名声比生命更加重要。这在西方人心中是非常不能理解的,那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柏拉图,忘记了亚里士多德这些人用生命印证的真理。相对于西方文学史而言,中国古代前辈给与我们多出的一样便是“风骨”。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以上说了这么多,也是自己看了培根的《人生论》之后才得以感悟。以前的我在读书的时候总是有点盲目崇拜,在心里自然而然的将书籍的里的思想和作者联系在一起。这本书和培根的德行引领我对世界文学史的大贤的认识有了新的想法,心中的天地豁然开朗。了解

了培根的事迹我突然想到了中国华夏对君子的解释。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君子行事之准,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但是我在看《大学》时看见了这样一句话:“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看到这句话我百思不得其解,后翻阅书籍的我了解到,此“君子”乃是君王之意,比如“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中的君子也是君王的意思。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君子”乃是修养的一种标准。翻看浩瀚的华夏经义,我惊异于古代大贤们对于“君子”的严格的定义。中国的思想文化史繁复多样,但是对于“君子”的概述,在中国典型的师徒相承德传统上惊人的一致。只不过有消极和积极地趋势罢了。比如道家对于“君子”的定义偏于消极,儒家则是典型的积极份子。孔子的“九思”,曾参的“三费”、“三乐”、“四不”都有明确的论述。中国的这些圣人们是在用心血去编撰这些经义啊!他们的“风骨”挺起了中国思想文学五千年的辉煌,看这些书籍时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模范去观想,而不是像看《人生论》一样,只有一个华丽的空壳。

人生论培根篇八
《培根-论人生》


人生论培根相关热词搜索: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pdf 培根人生论tx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生论培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生论培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23395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