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纳兰性德读后感

纳兰性德读后感

2016-02-25 09:34:1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纳兰性德读后感第一篇《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纳兰性德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纳兰性德读后感第一篇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纳兰容若

最开始就是被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吸引,“初见”有那么美好么?为何他愿一生都只如初见,能吟出此诗的人,是否也有说不尽的悲伤?于是我开始走进他的世界,才发现公子只重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后体重会立即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他本应该过着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却并不那么如意。他不慕名利,只醉心于诗词,对政治的不感兴趣也颇让他的父亲烦恼。所以说公子适合做一名隐士,隐在一个世外桃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望天上云卷云舒。容若自己不也说他不是一朵富贵花吗,或许他更想做一朵蒲公英,逃离了这金丝笼的束缚,自由的在天空飞翔。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无为谁春。”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会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我手写我心。每一个美男子似乎都拥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这与容若无关。人们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容若呢,上帝似乎发现为他开的门太多,所以在他成年后关上了那么多的门,给了他那么多的磨难。“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这是容若伤怀亡妻卢氏的词。当他沉浸在要做父亲的喜悦中时卢氏却因难产而死,()这无疑给了他重重一击。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怀恋着他和卢氏那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后生活。曾以为永恒的生活如同一道惊雷,断得彻彻底底,生生撕裂了容若的灵魂。从那以后容若的词作中便时常带着一丝哀伤,即便有了沈婉的出现,但没有谁能代替谁,沈婉代替不了卢氏正如容若代替不了元稹。或许是纳兰容若的一切都太绚丽了,所以爱情磕磕绊绊,上帝总会向人们证实他的公正。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那年容若31岁,仕途,情感已让他疲惫。他累了,一病不起,夜合花谢,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纳兰容若带着他的绝世才华告别了人世。

渌水亭荒,夜合花可无恙么?是忧是暝,是迷离是惆怅,记得公子当时讲过:

一出桃源梦便休,浮生忍时旧风流。

月从今夜圆还缺,心在他乡放即收。

丁令威来无故识,杜兰香去有新愁。

于今怕对清秋节,莫趁轻寒上小楼。

——纳兰容若《无题》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初识纳兰是从街头泛滥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本以为是一个受伤的女子有感而发的词句。是的,容若,这个名字无非在向人们展示了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龄少女,后来才知道,容若,“容”取自《荀子。不苟》‘恭敬谨慎而荣‘,并由“成德”之名的由来——《易经》里惯用的文法加上“若”字。在此不禁为自己的知识面狭隘而感到汗颜。

很难想象,一个处于封建制度如此森严的时期里,一位有权有势的富家少爷,是克服了多少的困难,才能视汉文为母语。不可否认,明珠作为他的父亲,是很有远见的,然而真正吸引容若的却是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古代的繁文缛节,到历史冲刷以后的文化积淀,这一切都在吸引着容若,使他热爱,使他疯狂。

《纳兰容若词传》开篇的楔子先写了在容若生命中至关重要的3 个人,顾贞观是避免不了的,第二位就是他于三十岁所纳的江南才女,(Motivational model yuedu.mipang.com) 沈宛,第三位是严绳孙,一个大容若三十岁的“忘年交”。这三个人无疑在容若的诗词创作以及儒学汇编上,起了无法取代的作用,可是那又如何呢,容若在后人的眼里,总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个用尽了自己的纯真去爱生活的孩子。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后因皇子保成被立为太子,“成”字成了忌讳,成德从此改为性德,第二年,由于太子改名胤 礽 ,纳兰恢复其成德之名,实际上容若更中意自己将“成”作为姓,叫自己“成容若”。这样使他更有汉人的感觉。《纳兰容若词传》的作者用了《采桑子》中的一句“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来总结了纳兰的身世,的确,容若的一生,给人的感觉很不真实,接近于虚幻。

是否感情脆弱的人都经历过一段悲惨的故事呢?纳兰从儿时小表妹的进宫,到卢氏的难产而死,再到沈宛的离开。纳兰是那么的无能为力,他只能把对她们的缅怀和眷恋化为一首首的词。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这首词是容若负着欺君之罪的危险去见表妹的结果,当嫔妃们穿过宫门的一刹那,我相信容若的心脏一定停止了跳动,在那场纠结于梦幻与现实的重逢中,容若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吗?这个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只是过去了就淡忘吧,只留存浅浅的哀伤与叹息。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请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好一个“相看好处却无言”,时间就这样在两人中默默地流淌,沉淀了世上所有的声音。这应该就是容若和卢氏的生活最完美的诠释吧。

在容若的几段感情中,我最喜欢的也就是这段与卢氏的短暂快乐,它没有了少年容若与表妹之间的那种懵懂,也没有之后容若与沈宛之间的身不由己。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外国人在说“幸福”的时候用的词仅仅是“happiness ”,在我看来,幸福包含了很多,至少是物质和生活上的基本保证才有资格说幸福,可看了容若和卢氏的婚姻之后,我觉得我才是那个没有资格说“幸福”的人,而恰恰一个“happiness ”已完全说明了他们结合的意义。卢氏和容若有着相似的个性:温柔、纯真、孩子气。他们在一起的每个日子都值得纪念,卢氏问过容若在他认识的这么多字里面,最悲伤的是哪个?容若思考之后说是“情”字,卢氏笑着摇了头,轻声道“若”。因为凡“若”字出现,皆是因为某人对某事无

纳兰性德读后感第二篇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2013200435 法学院 许鑫怡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初识容若,便是从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开始的。仅仅这短短七个字,便足以让人在心底细细揣摩,回味再三。而后,容若令我惊为天人,深深为他的才华所折服。这位天人最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纳兰性德,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是清初重要词家之一,王国维称赞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而《纳兰容若词传》,就是这样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仅是提炼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感,不仅仅是凸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德,更是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那颗火热的、痴迷的、惆怅的心。

纳兰性德是权倾一世的名门子弟,父亲是康熙时的宰相。纳兰氏属正黄旗,即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氏之一。作为天满贵胄的世家公子,纳兰性德敏异勤奋、博学多才,具备八族世家子弟由仕宦而将相应有的各项基本条件。在纳兰性

德的时代, 拥有他那样的家世并且又有他这些优异条件的满洲贵族公子,准备通往的是一条荣华富贵的通衙大道,是一条宽阔平稳的锦绣前程。对这样一个近在身边的既能武又擅文,更通经的满洲青年才俊,自许要励精图治的康熙帝当然是眷顾青睐, 宠信有加。但这位出身替缨世家、少年得意的相门公子, 偏说自己是“偶然间、绷尘京国,乌衣门第”;对自己的显赫身世“冷笑置之而已”;生长在相府花园瑶台上的金枝玉叶,偏说自己“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 别有根芽”;身佩貂洱玉带却向往“布袜青衫约”,“何日得投替”;这些似乎是无法解释的矛盾在纳兰性德身上都确实存在,这是研究纳兰其人其作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他寄情并涉足于文学这条坎坷崎岖的蹊径,并且在诗词,尤其是词的方面有了自己的成就。

纳兰性德流传下来的诗词共有三百四十八首。这些作品,与他各个时期的环境、生活、际遇、思想感情的变化密切相关,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纳兰性德不同时期的思想、性格和风貌。他写了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词,那种低何幽怨的意境,近似宋代的晏儿道,其中有许多是表现夫妇爱情的诗篇。少年夫妻的美满生活,使他如饮醉酒,神怡心醉,他曾写过《四时无题诗》十六首, 记下了一年四季夫妻甜蜜幸福之情状。在多妻制的年代里,特别是就家世和地位而言,他可以享受三妻四妾的生活,然而,经常在外的纳兰性德,他心目中只有妻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对妻子之爱,可以说达到了圣洁的程度。但同时他的爱情生活亦是十分不幸的,他少时曾“眷一女”,但此女被选为宫女,两人无缘。二十二岁娶妻卢氏,夫妻恩爱、伉俪深情。但婚后仅三年,爱妻去世。正当韶华恩爱之时,却经历生离死别。使得纳兰性德留下了大量悼亡之作。和所爱的人不能结合,是诗人终生憾事,这个心灵创伤,较之亡妻之痛,更为难以弥合,

并且长期折磨着他,在词章中屡有流露。这也许是纳兰词中用“愁”、“恨”二字频繁的原因之一吧。后来,纳兰性德又爱上了江南才女沈宛,却因满汉不能通婚而受到很大压力。纳兰性德在爱情词中所表现的思想,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封建时代对爱情专一的美好愿望。

同时,他在处世交友方面也颇有为人们传诵的异胆卓识。忠于爱情的纳兰性德,也是一个忠于友情的人。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性情,一首《金缕曲·赠顾粱汾》无异于纳兰性德的交友宣言。作为一个满洲贵族公子,按常规,他的朋友圈子应该建立在京城贵族青年群体,但根据他人评价和其诗词来看,他几乎没有真正同等级的朋友。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想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使得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也就是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性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词坛盟主,一个性情中人。顾贞观称赞纳兰性德“于道谊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关于友谊的诗词,尤其与汉族文士之友谊,在客观上十分符合康熙当时的政治需要,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正如他的朋友顾贞观所言:“所欲建之业,百无一副;所欲遂之愿,百无一酬;所欲言之情,百无一吐”。现实生活的冷酷,如牢笼一般禁锢着纳兰性德的思想和情感,满腔的怨恨和牢骚只能倾注于笔端。因而,他的词作,无论是爱情悼亡词、离愁别恨还是行役劳顿,都充满了哀感顽艳的情调。在中国多彩的词苑中,纳兰性德一颗耀眼的明珠,用那不朽的名篇和独特动人的人格魅力,如暖风

下的清池之水,至今仍在人们心中依涸。纳兰性德词风上承后主李煜,但也有了新的发展。他在继承李后主的真切哀伤的同时也融人了自己的灵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词坛上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线。

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

纳兰性德读后感第三篇
《人生自是有情痴-纳兰性德词读后感》

人生自是有情痴-纳兰性德词读后感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一位重要的词人。他的词风缠绵婉约,虽题材比较狭窄,只是反映其个人的感情和经历,但是,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都歌颂过它,纳兰性德的爱情词更是风格独立,正如一首写初遇时的小词《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募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罩纹灯影。

这首词把男女暮然相遇,一见钟情的情景,通过暮春时节石阶上的片片落花,喻示了爱情只不过是一场虚梦。在封建社会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词人希望得到幸福的生活,渴望能和真心相爱的人双宿双飞,但是很无奈,在他们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词人只好在内心感叹道: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想望不想亲,天为谁春?浆成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其中下阙引用的典故有裴航蓝桥遇云英,常娥偷药奔月宫,由此可以理解为心灵相通,两情相知虽易,若要有情人相聚,在当时是很难的。于是在的三个典故中,纳兰性德想到要能象牛郎和织女一样在天上相见,得遂所愿,甘心舍弃功名利禄,清贫相守。在我们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何况是位当时的高干子弟和“太子党”成员,他这种对爱情的真挚态度,又怎能不令感动?

人生的季节本应是绚丽多彩的,可纳兰性德在他短暂的三十一年里,过多的表现了灰色的情调: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些东西拥有时并不在意,好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因为习惯了它的气味,淡漠了它的存在,不珍惜它带给你的每一缕温馨,只有当你失去了的时候,才感到它的重要和美好。人往往重复着许多汪洋补牢的事情,感慨着许多曾经拥有的遗憾。

岁月如风,生命之树常青。王国维对他的评价是“直追后主(李煜)”纳兰性德把内心的生活真切地展现出来,使人能通过琦丽的衣装,感受词人“自然之情,赤子之心”,通过他细腻的笔触,感觉词人“柔情一缕,感人回肠”。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纳兰性德读后感第四篇
《幽艳哀断凄婉深沉的美_读纳兰性德爱情词有感》

Journal of Chongqi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 总第11期

幽艳哀断 凄婉深沉的美

——读纳兰性德爱情词有感

张德惠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涪陵 408000)

摘 要:清初词人之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在文坛上影响深远,其词的贡献最为突出。纳兰词约有347首,爱情词占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全部词的精华所在。凄婉哀厉是其爱情词的主基调,以“爱情—思念—悼亡”为意境,抒思念、悼亡、感怀之意;多借助意象展示其内心世界;借用典故旧事抒怀;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入手写爱情的点点滴滴。体现了幽艳哀断、凄婉深沉的美。

关键词:纳兰性德 爱情词 思念

清代词人之冠,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1654-1685),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康熙时大学士、宰相纳兰明珠之子。在纳兰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中,为后世留下了约347首词,其中爱情词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爱情词是纳兰全部词的精华所在,是词人呕心沥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精品。纳兰爱情词的卓越成就使其短暂的人生熠熠生辉。

纳兰爱情词的创作内容来自对生活真实的感受。其生活的环境、多愁善感的个性以及漂泊在外的仕途生涯是纳兰创作情感流露的基础。其词营造了爱情以及由爱情所引发的思念之情、悼念之情、千丝万缕的愁情所结合的复杂的情感意境。

纳兰爱情词里为数较多的作品是他在护从宸游,奉命出使,与爱妻别离中所写的相思相忆、怀人念远的离愁别恨。他把最深挚的心灵和感情全部投入到他的词中,寄寓思念,毫不掩饰。他的情“痴”,词也“痴”,因而其哀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令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与词人一道摇情动感,柔肠寸断。

纳兰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使他的爱情词别有一种幽艳哀断、凄婉深沉的美,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用“爱情—思念—悼亡”的意境,构成爱情词线索

46

纳兰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诚,主要表现为婚前对爱情的向往,失恋后的凄冷痛苦;婚后幸福而美满,夫妻分别的相思之苦;爱妻去世后的悲痛与悼念。纳兰爱情经历坎坷,先与表妹未能厮守,原配卢氏婚后三年死于难产,与续妻官氏长期分离。这些经历在他的爱情词里通过意境,构成了“爱情—思念—悼亡”三个主题,《南乡子.为亡妻题照》就是最好的体现。“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忑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纳兰丧偶之后,更感到妻子的爱对自己的重要,于是想把妻子美丽的容貌,轻盈的体态画出来,待要画,却又因“一片伤心画不成”。听着夜雨敲打着风檐下的铃声,词人一夜饮泣而无眠。真是字字牵情,语语酸心。他的《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写的是秋雨敲窗,相思更深,借酒浇愁,又有泪痕。拥衾醉卧,想到春天分手时的情景,更是柔肠寸断。

再如《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蔷薇影暗空凝伫,任碧飐,轻衫萦住;惊起早栖鸦,飞过秋千去。”暮春月夜,词人等待他的恋人,尽管已是“香径晚风寒”,所思念的人还是没有等到。但还要坚决等下去,哪怕“蔷薇影暗空凝伫”,也不放弃努力。他的《沁园春.瞬息浮生》一词,写词人怀念逝去的妻子,心情十分痛苦。他叹息妻子

Journal of Chongqi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 总第11期

的寿命太短“薄命如逝”。回忆过去的恩爱生活是“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他对着妻子的遗照,似乎觉得灵风飘动。“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全词感情真挚,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因此,纳兰爱情词无论是叙思念之情,还是抒悼亡之意,意境都悠远且富有深沉的悲鸣之音。其词感情真挚,抒情直率,如汉乐府民歌、诗经国风中直接倾述爱情的篇章那样,既敢爱也敢说爱。

二 、借助意象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纳兰爱情词多借助意象展示其内心世界。他采用的意象虽然是传统诗词中常见的景物,如大自然中的夕阳、缺月、风雨、霜露;树木中的杨柳、梧桐、衰叶;鸟类中的燕、雁、杜鹃;花中的梨花、芙蓉;生活中的烛、灯、帘以及回廊、金井等,但这些意象与他独特的情感融合,构成了其词的特殊意象群。通过这些意象组合,构成纳兰爱情词特殊的哀怨、凄凉的整体意境。 如《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瑟黄叶闭疏窗。沈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词中的意象为西风、黄叶、疏窗、残阳。秋凉人独,作者触景生情,回想起当初与亡妻幸福相处时的情景,抚今追昔,不禁勾起淡淡的哀愁,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再如“从此伤春惜别,黄昏只对梨花。”(《清平乐》)“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减字木兰花》)“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秋千索》;“回廊”、“窗台”在纳兰爱情词中是词人寄托思念、萦怀终生、咏叹不已的圣地。如《浪淘沙》中的“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虞美人》“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寻芳草》“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綺窗吟和。”。这些词均借具体事物以直率、自然、真切的抒情表达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借用典故旧事,用比兴手法营造意境 在诗词中使用典故,可以用较少的字数抒发比较复杂深厚的感触,使篇幅较小的诗词,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表达不便明说的感情。纳兰词就巧妙地运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象《临

47

江仙.寒柳》中“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就是暗用李商隐《柳枝词序》柳枝姑娘湔裙水上典故,表面写柳,实则写人,意境含蓄而悠远。《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荣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借用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生活故事,回忆与亡妻诗情画意的生活乐趣,与现实的孤寂落没形成强烈的对比。词意充满了伤感,而又十分含蓄。《鹊桥仙.七夕》是词人专就丧妻之痛立意,述说怀念之情的篇章。词中“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暗切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密誓愿世世为夫妇之典。

用比兴手法营造意境,是纳兰爱情词常用的手法。《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可奈暮寒长依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较书人。”词中以江梅喻人,花渐落为瘦,叶绿肥为愁。翠罗裙喻叶之多而肥,梅瘦,故裙不能合体,肥厚臃肿,故曰“损”。熏笼中麝香燃尽,所以“衾冷”。她被相思折磨得体瘦心凄苦。下阕进一步写她一春的愁苦,春初暮寒,不嫌寒而常在庭院中倚竹而望,春盛景好,怕见景生愁而常闭门自伤自叹。

再如《临江仙.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数五更寒。爱他明日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前裙梦断续难应,吹不散弯眉。”整首词,句句写柳,又句句写人,意境含蓄幽远。

四、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入手写词人的思念,增强作品的主动性与灵活性

纳兰爱情词善于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入手写爱情的点点滴滴,以对方的立意抒发绵绵思念之感,给人以新鲜、强烈的心灵撞击。

纳兰爱情词有15首从对方立意写绵绵思念之情。写少妇在瑶阶上伫立良久,孤寂无聊,有“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菩萨蛮》)。词人设想妻子在闺中的孤独,正好反射征人羁旅的孤独。有时候,词人设想妻子含嗔带恨,埋怨累岁不返的天涯游子“梦里蘼芜青一翦,玉郎经岁音书断。暗钟明月不归来,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天仙配》)。那“音书断”、“不归来”的人,会不会贪新忘旧?自己的命运会不会遭到秋

Journal of Chongqi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 总第11期

扇见捐的下场,青春年华也会象桃花那样没人怜惜?当然闺中人的一切烦恼,均由不能回家的“玉郎”引起。词人设想着妻子对自己由爱生恨,愿意担承妻子的怨意,是他对妻子一往情深的表现。《唐多令.雨夜》写思妇伤春怀远,从黄昏到夜半“是年年,肠断黄昏”。孤独地听风听雨,触目成恨,好不容易入梦了,梦魂飞度关山,来到丈夫戍守的边地,偏偏“才识路,又移军”,相思之苦,离情之苦,在此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纳兰借用女性的视点和心理历程,不说自己在思念,而是想象对方在思念自己,这就更为深切地表达出相思之苦,哀伤之苦,追忆之苦。

综上所述,纳兰性德爱情词融思念、悼亡、感怀之意与簌簌悲凉之境于一体,体现了幽艳哀

断、凄婉深沉的美,使我们读之似有迷朦之感,细品味却是境界尽出。 参考文献:

[1]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2]寇宗基,邸建平.纳兰成德评传[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

[3]刘逸生,盛多铃.纳兰性德词选[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8.

[4]张菊玲.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A Deep,Mournful and Agreeable Beauty

----- Feeling of the love words of Nalanxingde

Zhang De-hui

(Chongqi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 Fuling Chongqing ,408000,China)

Abstract: Nalanxingde was a poe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is originally name was called Chengde, nichname was rongruo and his literary name was Lengjiashanren. His name was famous and his words was the most outstanding on the literary scene. Nalan `s words have about 347, love words take up about one-third of his words, is the essence of all the word. The main tone of love words is mournful and agreeable, the author express the deep, mournful and agreeable beauty.

Key words: Nalanxingde; love words; miss

【责任编辑:吴晓林】

48

纳兰性德读后感第五篇
《纳兰性德《采桑子》读书笔记》

读 书 笔 记

-----读纳兰性德《采桑子》一得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第一眼看到这首词,是在读师范的时候,从同学借来的清词书中。当时看到这首词,给了我一种震撼:几多伤感,几多无奈,别有一番滋味。不难看出,词人并不快乐。他,就是纳兰性德!

后来,我在网上搜了有关他的资料,知道他的成长背景。原来,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长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1655年1月19日)出生于满州正黄旗。他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 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 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 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纳兰纳兰性德十七岁时娶妻卢氏。少年夫妻无限恩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卢氏于婚后三年去世。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

他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享有盛名。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 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然而与之区别的,纳兰性德是入关不久的满族显贵,能够对汉族文化掌握并运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为称奇的。 完美得不似这世上的人,但也许只在我眼中才是如此。他天赋好容貌,家世显赫,气质清贵,少年得志,功名轻易,不必经历苦厄就身居人上,才华出众,卓尔不凡。因为太完美了,他只活了31年,留下的永远是青春的影迹。

纳兰性德读后感第六篇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化工1302 汤阳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纳兰容若

最开始就是被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吸引,“初见”有那么美好么?为何他愿一生都只如初见,能吟出此诗的人,是否也有说不尽的悲伤?于是我开始走进他的世界,才发现公子只重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后体重会立即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他本应该过着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却并不那么如意。他不慕名利,只醉心于诗词,对政治的不感兴趣也颇让他的父亲烦恼。所以说公子适合做一名隐士,隐在一个世外桃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望天上云卷云舒。容若自己不也说他不是一朵富贵花吗,或许他更想做一朵蒲公英,逃离了这金丝笼的束缚,自由的在天空飞翔。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无为谁春。”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会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我手写我心。每一个美男子似乎都拥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这与容若无关。人们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容若呢,上帝似乎发现为他开的门太多,所以在他成年后关上了那么多的门,给了他那么多的磨难。“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这是容若伤怀亡妻卢氏的词。当他沉浸在要做父亲的喜悦中时卢氏却因难产而死,这无疑给了他重重一击。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怀恋着他和卢氏那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后生活。曾以为永恒的生活如同一道惊雷,断得彻彻底底,生生撕裂了容若的灵魂。从那以后容若的词作中便时常带着一丝哀伤,即便有了沈婉的出现,但没有谁能代替谁,沈婉代替不了卢氏正如容若代替不了元稹。或许是纳兰容若的一切都太绚丽了,所以爱情磕磕绊绊,上帝总会向人们证实他的公正。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那年容若31岁,仕途,情感已让他疲惫。他累了,一病不起,夜合花谢,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纳兰容若带着他的绝世才华告别了人世。

渌水亭荒,夜合花可无恙么?是忧是暝,是迷离是惆怅,记得公子当时讲过:

一出桃源梦便休,浮生忍时旧风流。

月从今夜圆还缺,心在他乡放即收。

丁令威来无故识,杜兰香去有新愁。

于今怕对清秋节,莫趁轻寒上小楼。

——纳兰容若《无题》

拓展阅读: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初识纳兰是从街头泛滥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本以为是一个受伤的女子有感而发的词句。是的,容若,这个名字无非在向人们展示了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龄少女,后来才知道,容若,“容”取自《荀子。不苟》‘恭敬谨慎而荣‘,并由“成德”之名的由来——《易经》里惯用的文法加上“若”字。在此不禁为自己的知识面狭隘而感到汗颜。

很难想象,一个处于封建制度如此森严的时期里,一位有权有势的富家少爷,是克服了多少的困难,才能视汉文为母语。不可否认,明珠作为他的父亲,是很有远见的,然而真正吸引容若的却是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古代的繁文缛节,到历史冲刷以后的文化积淀,这一切都在吸引着容若,使他热爱,使他疯狂。

《纳兰容若词传》开篇的楔子先写了在容若生命中至关重要的3 个人,顾贞观是避免不了的,第二位就是他于三十岁所纳的江南才女, 沈宛,第三位是严绳孙,一个大容若三十岁的“忘年交”。这三个人无疑在容若的诗词创作以及儒学汇编上,起了无法取代的作用,可是那又如何呢,容若在后人的眼里,总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个用尽了自己的纯真去爱生活的孩子。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后因皇子保成被立为太子,“成”字成了忌讳,成德从此改为性德,第二年,由于太子改名胤 礽 ,纳兰恢复其成德之名,实际上容若更中意自己将“成”作为姓,叫自己“成容若”。这样使他更有汉人的感觉。《纳兰容若词传》的作者用了《采桑子》中的一句“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来总结了纳兰的身世,的确,容若的一生,给人的感觉很不真实,接近于虚幻。

是否感情脆弱的人都经历过一段悲惨的>故事呢?纳兰从儿时小表妹的进宫,到卢氏的难产而死,再到沈宛的离开。纳兰是那么的无能为力,他只能把对她们的缅怀和眷恋化为一首首的词。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这首词是容若负着欺君之罪的危险去见表妹的结果,当嫔妃们穿过宫门的一刹那,我相信容若的心脏一定停止了跳动,在那场纠结于梦幻与现实的重逢中,容若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吗?这个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只是过去了就淡忘吧,只留存浅浅的哀伤与叹息。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请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好一个“相看好处却无言”,时间就这样在两人中默默地流淌,沉淀了世上所有的声音。这应该就是容若和卢氏的生活最完美的诠释吧。

在容若的几段感情中,我最喜欢的也就是这段与卢氏的短暂快乐,它没有了少年容若与表妹之间的那种懵懂,也没有之后容若与沈宛之间的身不由己。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外国人在说“>幸福”的时候用的词仅仅是“happiness ”,在我看来,幸福包含了很多,至少是物质和生活上的基本保证才有资格说幸福,可看了容若和卢氏的婚姻之后,我觉得我才是那个没有资格说“幸福”的人,而恰恰一个“happiness ”已完全说明了他们结合的意义。卢氏和容若有着相似的个性:温柔、纯真、孩子气。他们在一起的每个日子都值得纪念,卢氏问过容若在他认识的这么多字里面,最悲伤的是哪个?容若思考之后说是“情”字,卢氏笑着摇了头,轻声道“若”。因为凡“若”字出现,皆是因为某人对某事无

纳兰性德读后感第七篇
《读纳兰词集有感》

《读纳兰词集有感》

— 朦 2011.11.10

栈道马迹尘不染,一阵飘飘素衣随风而摆。俊秀的外表,娇柔的身躯,纤柔十指轻轻牵在马缰上,借着淋沥的烟雨,轻踏着枯枝损叶而来。白缎细绸纳的锦鞋,碾着落樱,静若处子般悄无声息的走过,却清清楚楚撒下沙沙的步调。这便是初读纳兰词集给我留下的印记。 他是相国公子,他有着完美的身世,却被天道无情的羡妒,英年早逝在三十一岁的年华里。他是康熙的宠臣,陪王伴驾富丽堂皇的生活,游历江山美景,留墨于苍松脆竹间。他也是多愁的情郎,守着心香的微醺沉醉,数九念着薄衾的暖寒,倚过荒冢泣不成声,听过夜雨愁肠难断。他或许也有豪气,也有“德也狂生耳”的呐喊,也曾举着浊酒敬这天地的苍茫。“君不见,月如水”。他是才子,是美人,更是无可奈何的苦命人,身世和现实极大的落差,终造就了他奇幻迷离的人生,或诡秘,或幽冥。他仿似穿越千年的诅咒撩动着后人的心弦。他的早辞,也注定了他永远的年轻,他又如不老的仙身,多情永伫在烟云笼罩的江山中。 纳兰是笃定的,他对爱情的执着,犹如三生石般痴缠。“欲寄寒衣转自伤”,也成为纳兰最伤之伤。卢氏的离去,就如皓白的瑞雪,疯狂的掩埋冰封着纳兰的心。“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花开富贵花不知,众人纷沓竞折枝。纳兰惹眼的荣华,唯多少仕子所梦寐,旁人或敬仰,或嫉馋。却无人能理解,他独有的哀伤,冷处偏佳,冷处偏无暇。“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怨地。”荒墓却好过“人间无味”,难怪要“结个他生知己”。然而今生已消愁,来生未必就快活,“清泪尽,纸灰起”又是一种何等的绝望。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若真能仅如初见,试问天地间该抹去多少长情的悲怆。若隐还现的邂逅,美若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却望而不及,触不可得。但这初见,又是多少人所趋之若鹜的。人生若如初见,姻缘若如初见,情爱若如初见。便能少了多少不得再见的忧愁,弥漫在凉风夜雨间。然而人生终归不是初见,秋风始终要凉了心觉,悲了画扇。正如氤氲的红颜,怎敌的过蜡黄的岁月。

“明日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纳兰是孤寂的,甚至有些孤傲。然而天生的贵气,俊杰的身姿,却孤傲的理所应当。或许他本该孤傲,孤傲到面若冰霜也不为过,因为他骨中透着超脱,浸着非凡。孤芳自赏恰衬托出他独有的性情,自唱自吟也更是颤了旁的心,湿了他人的衣襟。“情深几许,夕照深秋雨”。唯天地才是纳兰的归宿,只有苍穹才承的起纳兰的孤寂和悲鸣。

纳兰的确可悲。他一心向往一方唯美的净土,而世俗总是无情的将他如瓦的梦击碎。然而谁又不是可悲的呢?纳兰可悲,是他有可悲的权利,身世显贵,金玉满堂,迷醉奢华,唯有悲才能使他稍微不为金银所累。而我们如何敢去悲,一届俗子,境域无二,既不能纸醉金迷的奢豪,亦不能游龙戏凤的尊贵。我们或许连悲也无所可悲,为有苦中作乐,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戏谑的感谢上天,还未对我倾垂。这点上,至少纳兰是可喜的。无需为生计操劳,无需为物欲低头。尽兴时便肆意仰天长笑,忧伤处也由他泪眼婆娑。他真性情的流露不沾染一丝俗尘,华美的辞藻扬扬洒洒的挥毫在纸间。我等向往,却奈何欣羡。

“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他立在山头,怀古思今。他做不了朝中的羽雀,只能沉寂的望着天,遥想那天际的孤雁。山深又将归于缄默,日斜也仅是残留的余晖。纳兰追求的或许过于遥远,就算百年后的今人,也没有几个能和笑安详的枕着垂阳安睡。不如意的逆境,

就像年月的长蛇,牵连着古今所有不如意之人,浅唱入深邃的宫阙,混响在城楼的洪钟里。

纳兰不如李白的逍遥,敢哭鬼神,敢戏日月。也未必有杜甫的恢弘,石水山涧,一墨十篇。纳兰不宏大,他仅仅只畅游在他有限的韶华内,叹着风华的早衰,和世事的尘埃。他也不若李商隐的纤柔,哀满地黄花的堆积,看雁过也,如今又有谁堪摘。不似陶渊明的山水田园,清风徐爽。纳兰虽悲,但不哀伤,虽情感细润,但也不小调长叹。他并不卑微,他有着身世赋予他特有的高贵,狂放但不桀骜,清美但不清高。他更若当空一屡狼牙的月,在繁星璀璨的夜空骄傲的撕开一道裂口,不甘苟且星光的微薄,也并不期盼满月的盈圆。他始终是他自己,始终潇洒的一挥手,激起一阵的涟漪,然后又悄然在烟波中隐去。

然而纳兰是成功的,他以短暂的青春迸发出的词涌,终究未让天妒英才的上苍得逞。他让风醉了,风再醉了吹风的人。他让月伤了,月再伤了赏月的心。他将情愫揉入天地万物,借着草木的手,游历于千百年前后。生命终会湮灭,然而灵魂却得以长存。也许应该乐观,纳兰遗失在最美的年华里,他始终用三十一岁的心在向来世的后生叙述,他心中的感伤。也只有如此在高潮中的戛然而止,才会有更耐人寻味的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纳兰在百年前,木椅楼兰,玉枕木榻,食古朴的粟米,饮满清的觞酒。纳兰也就在我的心间,让我为清秋叹“苍凉随西寄,烟雨共加衣”,让我为皎月诉“借带明月随千里,相思与我倚”。然而我却终究不是纳兰,对乾坤的感怀也只能如此的浅尝则止,我成不了相国的公子,也随不了天子身侧。我唯有空悲切,在夜深的空街。

又或许人人都是纳兰,都纠缠着亘古的心结。为岁月而感,为年华而叹,为生不能尽欢而遗憾。或许我们也早已故去,在青春的年华里,烟消云散。而冗长的余生,只是为了祭奠和悲缅。纳兰就似青春,没有人避得开,没有人忘得掉。他总让人在生命最初的懵懂感悟中情丝万种。他经不起挥霍,经不起蹉跎,唯一能庆幸的是,当你回望时他就在不远处自话自说。青春易逝,就如纳兰的生命一样。然而我想谁都不会去责怪这样的短暂,只要他来够绚丽,够璀璨。

衣摆清扫潮润的湿叶。绸带系腰间,鬓冠微霜,细细的踱着步子路过。轻捋马鬃,蹬上马脊,褂袍在风中招展,绝尘在江南山涧中。纳兰走了,甚至没有留恋的回眸一瞥,遗下沉寂的孤山,仿佛无人造访。我静静的翻过词集的尾页,合上书,整理心绪,悄悄的默念——纳兰再见。

相关热词搜索:浣溪沙纳兰性德读后感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纳兰性德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纳兰性德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26361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