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

2016-02-29 09:00:3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世说新语读后感(篇一)《读《世说新语》有感》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世说新语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

世说新语读后感(篇一)
《读《世说新语》有感》

读《世说新语》,思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是我最喜欢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最高峰。别看是小说,但大都纪实,可以看作纪实文学——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现实。作者用机智幽默、妙趣横生的语言,倾泻了对铮铮风骨的欣赏讴歌,对卑劣宵小的讥嘲讽剌。那飘逸清丽的翩翩风度,精妙玄远的名士清谈,至今仍让我倾心不已。

心中的仰慕化作行动,于是我认真地融入《世说新语》,进入那个神异又黑暗的乱世。去追慕先贤们独特的精神风貌,去体察那个混乱无序的时代。

追源·思友情

读过《世说新语》,最能打动我的,自然要数“竹林七贤”了。据《世说新语·任诞》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从中可以看出,“竹林七贤”不是什么严密的组织。参与其中的贤士们寄情山水、纵酒放歌,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全然不掺杂任何功利的东西。

他们不会委曲求全地压抑自己,不需虚情假意地相互吹棒,不屑追名逐利地曲意逢迎。那么他们有什么呢?只是友情,淡漠到近乎浓烈,浓烈到近乎淡漠。俗话说“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有的人一辈子相交,直到头发都白了,却还是像陌生人刚刚认识一样,根本不了解对方。而有的人只是在路上休息时很偶然的相遇,一起坐在临时搭起的遮阳伞下谈了几句,就像是三生的知交。”倾盖如故哦,感觉真好!不知当年七贤是否这么感叹过。 至少,我是被他们的友情深深打动了。

谈士·思风度

提起魏晋风度,必谈竹林七贤;谈及竹林七贤,必言阮籍、嵇康。因为所谓的魏晋风度,大概只有此二人深得其味。鲁迅先生曾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提到:“他们七人(指竹林七贤)差不多都是反抗旧礼教的。”诚然,那些惊世骇俗的“非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就是他们首倡而又身体力行的。

可是,外面的世界实在是太无奈了,他们的抗争实在是太无力了,即便总是同心协力,能做到的却还是那样的少。最终,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怕是仅仅巩固了他们的友情而已。

七贤之中最负盛名的是阮籍、嵇康。阮籍十分会说,谈起“玄”来口若悬河,然而他“口不臧否人物”,让统治者没有把柄可抓,自己也乐得逍遥自在。这一点嵇康十分羡慕,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写道:“阮嗣宗(阮籍)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而王戎又说,和嵇康相处了20年,都没见他有过大喜大悲的神情。这么看来,嵇康在性格上慷慨激烈,只是喜怒不行于色;但他言辞犀利,礼法之士绝对不能容忍。事实上,他的遭遇确实更震憾人心。

嵇康,字叔夜,官拜中散大夫,娶长乐亭主(曹操的曾孙女)为妻。他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奇迹: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为人刚直简傲,精通乐理,崇尚老庄,好言服食养生之事。”他人品一流,爱做的是寄情山水,喜欢的是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时不时还吃些丹药强身健体……尤其让人羡慕的是:他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中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他的朋友山涛也赞叹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关于他的优点还可以举出很多,如善于打铁,身体强壮,文辞清远,未失高流……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他是集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名士。

写到这里,我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担忧:名士,名士就能逃脱被杀的命运吗?可惜答案是否定的,《晋书·阮籍传》告诉我们:“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余秋雨也在《遥远的绝响》中写道:

“……而到了魏晋时期被杀的知识分子,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不一样了。他们早已是真正的名人,姓氏、事迹、品格、声誉,都随着他们的鲜血,渗入中华大地,渗入文明史册。文化的惨痛,莫过于此;历史的恐怖,莫过于此。

世说新语读后感(篇二)
《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

读红楼梦,能通过一个大观园看到人世百态,能看到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坎坷经历。而看世说新语,也有同样的感受。读完世说新语之后,脑中浮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身影,通过这一个个鲜活的身影,又可以看到魏晋的社会风俗。我认为,这便是本书的最大价值。 首先迎面走来的是嵇康,旷达豪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 足以见得嵇康的豪放。但他却又是一个颇有风骨的人,宁愿在乡间打铁,却也不愿入朝为官。而在死之前,嵇康神色不变,在刑场之上弹奏一曲《广陵散》,之后慷慨赴死,这样的气度,让人敬佩。而三千太学生为之请愿,愿拜他为师也看出了嵇康在当时的影响。之后走来的人,司马昭想与其联姻,此人大醉六十日,使事情无法进行。颇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以臣是酒中仙”之势。此人便是阮籍。阮籍青白眼看人,也是其率真的体现,不与世俗礼法同流,饮酒长啸,岂不快哉。

从这些人物的风流韵事中,不难看出魏晋是一个思想开放的朝代。自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一直受封建礼法的影响甚重,学而优则仕是传统的思想,而魏晋受到当时政治斗争的影响,这种封建礼法受到冲击很大。文化名人也没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大都放浪形骸,寄情山水。所以我认为,魏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特别的朝代。

魏晋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建安风骨,魏晋思想,直接影响到了后世许许多多的诗人和词人。例如李白的诗和思想都非常接近于竹林七贤,而杜甫的诗,内容也接近于建安风骨,慷慨悲凉,关心民生疾苦。但是,我认为魏晋人士最大的贡献,是张扬的个性与对自我的一种认识,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汉末大一统政权的分崩离析,也使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受到了冲击,士人从儒家经典中抬起头来,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世界和审视自己,加上魏晋战乱不断,政权更迭,生命短促,更促使他们在珍爱生命的基础上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个性上的解放。正如宗白华所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郁热情的一个时代。”魏晋人士这种精神上的解放必然使其个性得以张扬,尽展魏晋人物风采。文学作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本身就有其真实性,我们通过文学去认识社会,感知事物的内在本质,文学具有重要的认识功能。《世说新语》正是通过记述魏晋时期历史人物的言行、容止等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下士人突破礼教的束缚,张扬个性、任情举止,率真地展示自己,令人炫目又让人向往,使我们更真实地触摸魏晋人物。 在经学极盛的时期,士人都把儒家伦理道德作为其安身立命的准则,名教礼法盛极一时,这时的人们追求的是一种虔诚守礼、严苛律己的生活。人的个性、欲望、情感都要服从于礼法,士人真正的个性和情感都被埋藏起来。东汉后期,时局变化、政治混乱、纲纪败坏,士人曾恪守的名教礼法不能解释和应对现实状况,思想出现混乱和动摇。魏晋人事大多提倡玄学。这种思想上的动摇和改变,渐突破了名教束缚,士人思想活跃起来,直接表现就是个性不再压抑和沉闷,而是强烈地彰显自己。 抚军问殷浩:“卿定何如裴逸民?”良久答曰:“故当胜耳。”《世说新语·品藻》第三十四则 桓公少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世说新语·品藻》第三十五则 儒学礼教已经不能束缚人对自己的认同了,士人发现了自我,也肯定了自我。“故当胜而”落地有声,肯定自我价值的同时又自信满满。“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对自身的肯定,已经摆脱了外在的束缚,是追求独特自我和人格上的强烈自尊的表现。而魏晋士人对自我的强烈认同和个性上的张扬毫无疑问会融入到到文学作品中来,使魏晋士人张扬的个性清晰地呈现出来。

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世说新语·文学》第六十九则 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世说新语·文学》第 八十六则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以醉酒千古留名,

世称其常常乘着鹿车,携酒而行,让人荷锸而随之,并对随者言“死便埋我”。一生爱酒如命,著《酒德颂》也是常理之中,但《酒德颂》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刘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宣言,是蔑视世俗礼法的利器。忘情一切、抗拒俗礼、回归自然,真实生动的展示着刘伶张扬的个性,泠然豪迈、任情自由,果是“意气所寄”。世人读《酒德颂》如刘伶傲然于眼前,醉眼迷离中更清晰地看透世界,酒里乾坤下更张扬着独特的个性,其文“意气所寄”,其人“意气所寄”,行文如行人。

《世说新语》让我们更清楚的认知了那个时代魏晋士人张扬的个性,触摸到了魏晋士人个性强有力跳动的脉搏。在看完这部书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留在了脑海中,给与了我很多的思考。呗了呗了。。。。。。。。

感谢老师啥啥啥,呗了呗了。

世说新语读后感(篇三)
《《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世说新语》则是这块瑰宝中的精品。

《世说新语》大致记述了汉末以至南朝许多历史人物的奇闻趣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尚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部对当时社会生活进行近乎全方面描写的书。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可谓是一部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中国文明历史悠久,而我这个深爱祖国的人却只晓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可知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和祖国一起成长,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中有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品德不高,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如这个故事所说,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希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对他人做出了承诺,就一定要信守到底。如果你不履行承诺,他人可能会受到损失,自己也可能失信于人。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那么他人的损失会更大,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危害。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而我这个深爱祖国的人却只晓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可知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继续阅读,去感受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世说新语读后感(篇四)
《世说新语有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主编的志人小说,分为36门,如《德行》、《言语》、《政事》等。其中,我觉得最富有哲理性的是记录晋人谈话的《言语》。那一句句发言遣词,无不毕肖声口,寥寥数语,却能述说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仁义礼智信孝廉耻勇,中国自古遵循这九大真言,几乎囊括了社会的全部。然而世事万象,千姿百态,总有些;另类;的人物和事件出现,因为这些人物进不了主流思想当中所以渐渐被人遗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然而在那个令人向往的时代,却有些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这些非主流的言论和事物记录下来,让这些自由个性的思想流传下来。刘义庆的这本《世说新语》不得不可谓是中国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书中如此多的简短而又极具表达力的小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有两个,一个是讲刘伶的;刘伶恒纵酒放达,活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谓入我中;。此人之狂妄,自信的神态跃然纸上。要知道中国人历来谦虚,谦虚到有些虚伪的程度,连一些本该被视为正常的人的行为都被看做是骄傲,那些稍有些个性的人往往被归到笑话书里,韩寒的《杯中窥人》对此冷嘲热讽,偌大的中国,偌大的书库,看不到几个有个性的人来。魏晋风度却由此而体现出来,想刘伶这样的人物本

该是被卫道士们一棒子打死,想不到却列位在七贤之中,实在是让人有点诧异。鲁迅说魏晋时很乱,早不保夕,但是这样反而体现了它的风味来,那些充满个性的人物故事是其他朝代不曾出现的,《世说新语》体现了魏晋的风采,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精彩。还有一个故事是讲曹操的,就是那个;望梅止渴;,我小时候非常爱听这个故事,曹操的机智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出来,这也使曹操成为我三国中最喜欢的人物。《世说新语》中对曹操是非常喜爱的,从它不停维护曹操的言论来看,作者似乎很喜欢曹操。易中天教授说,曹操这个人在晋朝时期是被严重贬低的,一个篡权者总不可能维护他的老主子吧。而《世说新语》如此的写法不得不说是胆大包天,有什么动机使得作者如此维护曹操,甚至不惜面对政治迫害呢?《世说新语》是非常崇尚个性的,所以吵得沸沸扬扬的刘关张,诸葛,赵云等人反而不如曹操描写的多,因为曹操机智狡诈还有些反叛的性格是如此的异类,所以书选择了曹操,历史选择了《世说新语》。有句很有名的话,;除了文化大革命,历史上的政治乱世往往是文化上的盛世。;我觉得很有道理,中国的安定只能有一个声音,但文学思想的爆发需要各种思维。《世说新语》遇到了魏晋,魏晋也拓宽了《世说新语》,所以那本书和那个朝代都是如此的美丽动人。

古人善用比喻,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深奥的

道理说到透彻,又恰到好处;能把人们熟知的平凡事说得不平凡,说得有趣。这种语言技巧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明代的学者胡应麟评介《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古今之绝唱也。”既是绝唱,定有属于他绝唱的魅力,反复认真诵读这36门学说,定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世说新语读后感(篇五)
《世说新语 读后感》

德与行

——读《世说新语》有感

——叶了望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共一千二百多则,有则三言两语,有则数行。叙事简明,精炼生动,却无不使人有所收获。其意既含哲理,语亦神韵悠远,令人领略不尽。

就我而言,其中最富有哲理,让我领悟最深的便是《德行》,那一个个故事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却发人深省。就如最熟悉的例子: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应该靠自身努力而获得,天上掉馅饼的事可能导致“守株待兔”的事再次发生。而于今日而言,这样的做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物质生活虽然日益丰富,但是, 如果人们不加强自我道德的修养,被金钱等利益所诱惑,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糟糕。

名与利往往是人的动心之处,(管宁、华歆)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华歆为了一时的名利,失去他原有的德行,也失去了一位至交,虽看似有些小题大做,却仍能有所领略。管宁如《陋室铭》中的刘禹锡一般淡泊名利,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摆脱了物欲的枷锁。相反,有些人为名为利劳碌一生,却也不见得快乐幸福。而华歆就如《学弈》中的三心二意者一样心不在焉,他们在学习之时漫不经心,结果事倍功半,相反,只有专心致志地完成某事,才能事半功倍。

“子以四教:文、信、忠、信”,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这样的施教内容。他不仅注重学生的文学水平,更为注重的则是学生的德行。中国古代一向重视德育,无论是孔子首创私学开设的《诗》、《书》、《礼》、《乐》、《易》、《春秋》来看,还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六艺”中礼教位居首位,都可以看出古人对德育的重视。虽然今日孔子的德育方案不能只限制于道德,而他的思想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强调要通过教育从而提高全名的普遍素质与道德,以维持与稳定社会秩序与发展。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这时代所缺失的:三鹿劣质奶粉,以及此前的“苏丹红”、“瘦肉精“等影响恶劣的事件,都是企业丧失基本道德后的恶果;政府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贪污腐败司空见惯,政治道德出现严重的滑坡;中国公民普遍存在脏话连篇,损人利己的情况,国民道德也在走下坡路„„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现在社会在发展,经济水平在提高,文化水平

在提高,而道德品行也不能落下,在追求物质上的进步外,也不能忘记思想的上进。我们应该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严于律己。如此一来,我们每做一件事,我们的道德就会得到一次升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随着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相信道德的建设会与日俱增。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道德的宣传者,做一个道德的实践者,做一个道德的捍卫者。

世说新语读后感(篇六)
《世说新语_文学篇·读后感

阅读《世说新语·文学篇》,更多的感触是古人的那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学习氛围。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一段记载是说郑玄的故事。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槊,逢彼之怒’”。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郑玄家的佣人都喜欢读书。有一次,郑玄觉得他的奴婢干事不称心,准备用“家法”惩罚。这位婢女认为自己冤枉,想加以解释说明;但恰逢此时郑玄盛怒,于是就叫人把她拽到院中的泥地里。这时,恰好另外一位婢女走来,见此而问:你为什么站在泥地里?她问话时引用了《诗经·邶风·式微》中的“胡为乎泥中”一句。被斥责的这位回答时则引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薄言往槊,逢彼之怒”,用来解释说:我本来是要向他(郑玄)说明清楚的,谁知正好赶在他生气的火头上。

这里且不论郑玄的不论是非的火爆脾气,郑玄家里的学习氛围更是让人叹服,虽是“婢女”,却能那么娴熟地引经据典,且诙谐隽永、恰如其分。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吧,但是想到更多文人的事迹时,又不尽然,这里让人更多的是感受到郑玄为学成就之高,连家里的佣人也极富文化修养,郑玄的学术修养更是让人钦佩。这又不禁让人想到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当继承和弘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世说新语·文学篇》的记载,古人自身所营造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却是真的让后人为之惭愧不已。文人为了探讨学术知识,竞相辩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种胸襟和气度也是后人鞭长莫及的,然而,这种涵养却是我们现在做研究和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只有在互相努力地前提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让各自的研究做到飞跃性提升,也为我国强国之路的发展,伏下强有力的一笔。

更值得一提的是,《世说新语·文学篇》关于文人对妇女态度看法的文章,谢太傅问陆退:“张凭为什么为母亲作悼念的诔文,而不为父亲作?”答曰:“这自然是因为男子的品德已经在他的事迹中表现出来;而妇女的美德,那就非诔文不能显扬了。”谢朗母亲王夫人因为儿子的体弱曾对支林道说:“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这些话语中所显示的文人对妇人尊敬的的态度,就不难想象《花木兰》这部文学作品为何会流传至今了,故事本身的价值当然重要,但是,更应该看到人们对传承这些作品的积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世说新语·文学篇》中所谓“文学”是指文章学术,辞学修养,也包括人生态、处事原则。这一时期文学雅士们以清谈为主要内容,以辩论为主要方式,对佛、道、玄学进行了融合理解。这当中所体现的包容和学术研究精神,值得我们用心研究,用心学习。

世说新语读后感(篇七)
《世说新语 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原文: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来自:世说新语译文:阮光禄是当时的名士,辞官后隐居剡县;为人很慷慨——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因为是葬母的事情而不好意思借车,阮光禄听说之后便焚车以自省;今天我们看来此举未免有些做作,那是我们的修养还未达到阮光禄的境界。一个贤人从来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唯有不断完善,才能在人格上继续前进。一辆车就是品德上的一个污点,不但要烧掉车,还要去自省,去改掉身上的不足。《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了。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冯友兰的一句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的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任诞,简傲,种种人格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如《德行》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赞扬管宁淡泊名利。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有德行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情绪这方面,德行较不好的人常会以它个人的情绪为中心,心情好时大家没事,心情不好时大家得遭殃,古时就有一位不管快乐或失意,都不会表现于自己的情绪上,那个人就是稽康,王戎说我和稽康在一起相处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高兴或者生气的表情。人通常得到一个不好的东西,或遇到对自己有害的东西都会闪而避之,但是有的人得到这一个东西,或者遇到这个东西也不是闪而避之。而倒霉反而还一点不会被那样东西所波及到。瘐亮的坐骑中,有一匹叫的卢的凶马,有人劝告他派人牵去卖掉,瘐亮回答说:“卖它一定会有人买它,但这样又会害了别人;哪里可把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呢?从前孙叔敖杀了两头蛇,就是因为不让后人看见,从此他就成为

古人乐于传颂的佳话,我效法他不也是合理的吗?”《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世说新语》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王戎有好李,卖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了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从另一方面谈,《世说新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由于魏晋之际品评人物重视仪容辞采的风气较汉末更甚,所以位高名重的官僚,也往往凭只言片语和某个细节来论定一个人的优劣,或据此而援引这个人入官,如“雅量”记载王王旬做桓温的主簿,桓温想提拔他。有一次故意突然骑马冲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这种测验人的方法上是奇特的,从此得出是“公辅器”的结论,尤其荒唐。又“文学”篇王衍问阮修:“老庄与圣教同异?”阮回答说:“将无同。”王衍很赏识这“将无同”三个字,即请阮修为椽。这就是著名的“三语椽”的故事。这两个例子足证明当时重容止,言谈的风气之盛。在虚无、厌世的思想基础上,魏晋士大夫都消极、颓废,或乖僻、放荡,时时流露出生死无常,叹老嗟伤的感慨,饮酒浇愁和养生服药,也成为一种风尚。《世说新语》从很多方面写下了这些内容。“任诞”篇说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及时一杯酒”;“言语”篇记桓温因见旧时种的柳树长大,哀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而流泪,即足以反映当时士大夫的没落、灰色的人生观。此外,《世说新语》还记叙了一些人的优良品质,如荀巨伯的重义轻生救护朋友,周处为民除害、勇于悔过等。全是有意义的小故事。对魏晋统治阶级的凶残、丑恶、奢侈等也做了具体的描述。这些内容可以为研究历史做参考。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世说新语读后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读后感1000字 世说新语读后感600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世说新语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世说新语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27022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