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2016-03-03 10:20: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一)《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一)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认识和沟通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这几天,在同学的推荐下我读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一些读者的来信,还有她另一个儿子菲利普之间的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这种沟通方式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说的‚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养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

但我从他们的书信中看到的还有认识问题: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认识、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从自己的十八岁、民族信仰、价值观、社会道德、对社会的‚左‛‚右‛看法到文化生活、问题意识再到世界观、人生观,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龙应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

的……她的十八岁是一九六九、一九七零年的台湾。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十八岁的他们会在一起讨论社会问题、文学问题,他们生活的城市里,有自己的音乐厅、图书馆、美术馆、画廊、报纸、游泳池,自己的艺术节、音乐节、电影节……他是生长于德国的青年,除了身上尚流淌着来自于母亲的中国血统,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和中国扯上什么联系了。这样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了不同的认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龙应台那一代人,他们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我们的所谓国家,尤其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而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受爱国宣传的影响,逃避‚国家‛这个东西。安德烈作为交换生来到香港,他认为香港没有文化就因为香港没有可以让人坐下来静静地聊天的咖啡馆,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他认为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而在龙应台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香港是有文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个自由的人,是她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

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别生气啊),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 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个幸运的人,它是一个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虽然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在母亲面前,我还是觉得安德的自由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她不像其他的母亲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在她眼里,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母亲的无权干涉只能引导。而当安德烈失落的时候,她会安慰他,鼓励他。然而安德烈却不觉得他很幸运,他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不同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使得龙应台和她的儿子有着不同的国家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存在着代沟。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

我不知道外国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他们的子女的,但成长生长在中国,我只知道这是我们一般的中国父母不能做到的。我希望中国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冯小雪(10284004)

计科1005班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二)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后感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假期偶然想看看龙应台的书,看看这个台湾的爱国女作家究竟有什么样的情感。在读完亲爱的安德烈的第一篇文章后就彻底的被吸引住了,竟一口气读完了全本。并且还在继续读她的其他书。

跟这位留洋归来思想前卫的女作家的第一次缘分就要从几乎毫无文学美感的做阅读说起了。记得那是高二,语文期末阅读便是龙应台的《目送》,就算是在考场那紧张的分秒必争的环境中,都可以感受到她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强烈感情,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令我在考场上想起自己的父母日渐苍老的背影,放下笔回味了许久才再次与考题奋斗。从那之后,我就记得了有个人叫龙应台,她的文章写的很动人。

初时始终认为龙应台便是那《目送》中温柔的母亲,温文尔雅,柔情似水般的爱着自己的儿子。在老师的推荐下读完《野火集》才发现,原来龙应台竟是这样一个性格刚强的人。从而也一下明白了对于她的评价“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个人认为评价的丝毫没有夸张,甚至我觉得龙应台可以成为李敖先生之后下一个台湾的“业界良心”。

前边的废话有些多了,现在就说说她的《亲爱的安德烈》吧。我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可以这样的交流。当龙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而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但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起写了三年专栏,通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内容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通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在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可以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知道什么叫披萨不知道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非常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先生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可以节约,可以不浪费,可以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但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积极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诶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大量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又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的我的问题,许多

次我徘徊于消极和积极的道德之间不知如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先生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己会一直平庸下去,而问龙先生是否会失望,龙先生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可以带来快乐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别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平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另外我也想说说《野火集》。大家对《野火集》的评价极高,龙应台也在当时被成为天真女侠,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等。该集基本为刊载于报纸上的文章选集,大多针对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起开篇第一篇文章我尤其喜欢《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题目本就十分大气,在当时更是几乎犯了忌讳。里边的内容虽是针对当时的台湾,但是在我今天看来更像是对于现在大陆的批评,几乎拳拳到肉,刀刀见血。《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第一页就有写“他看见一辆汽车把小孩撞伤了,一脸的血。过路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受伤小孩,或谴责肇事的人。„„回台一年了,我睁大眼睛,发觉包德甫所描述的不只是可能,根本就是每天都在发生、随地可见的生活常态。”读到此我感到身后一阵凉风袭来,使我震惊的不是龙应台预见了小悦悦,而是中国的问题在四十年内几乎没有进展,四十多年前就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小悦悦不是偶然,而是每天都在发生。台湾人早在四十年前就有人直接点出了问题,而大陆呢?难道还因为当初蒋介石带走的教师和文物而丧失良知么。文章不仅指出了这个,包括教育问题,素质问题,等一系类在今天仍是敏感话题的东西在四十年前的台湾竟有人如此的坚持如此的刚烈。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三)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读 《亲爱的安德烈》 有感 这几天,在同学的推荐下我读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一些读者的来信,还有她另一个儿子菲利普之间的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这种沟通方式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从各自的十八岁的所见所闻,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他们有着不同的理念。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个自由的人,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 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 中国式的教育通常都是封闭了孩子不与外界交流,然而孩子不懂父母,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间应该多沟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七(4) 王惠 37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了解和沟通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陆陆续续地终于读完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一些读者的来信。龙应台因为工作而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增多母子之间的联系,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邀请儿子以书信方式合写一个专栏,,以便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求知道的—— 过得好还是不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这种沟通方式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从他们的对话里,我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事也在努力地解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时成功的,母子都获得了巨大的幸福。

但我从他们的信件中也看到两代人的认识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差异。龙应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的……。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可是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却很广,比如:民族信仰、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往往在同一个问题上他们母子都存在很大差距,有着不同的看法。正是所谓的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尽管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购,彼此有不同的思想,但是他们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爱。

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让我们觉得: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个自由的人,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无忧虑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宽容、这种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

正确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个幸运的人,它是一个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她不像其他的母亲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在她眼里,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母亲的无权干涉只能引导。而当安德烈失落的时候,她会安慰他,鼓励他。

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这正是我们要学习之处。希望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因为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宣叶君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五)
《亲爱的安德烈 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前些天从牙缝中挤出时间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就迎来了两天的假期。假期第一天写完所有作业,第二天上午又翻了一遍这本书,勾了一些喜欢的句子,随后就迎来了这个下午。

龙应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她的目的达到了。安德烈也很庆幸能够有机会以这样独特的方式认识自己的母亲。在我看来,《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指导孩子认识这个社会、认识时代、认识自身的过程。其中龙应台也继承了“野火”式的尖锐,从不同的角度使儿子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明确了如何去对待这个社会。

“民族主义”使我反胃——不管它是谁的民族主义。你知道,一个被长年过度灌食某种饲料的人,见到饲料都想吐。我们都被灌得撑了,被剥夺的,就是一份本来可以自自然然、单单纯纯的乡土之爱,纯洁而珍贵的群体归属感。它一经操弄就会变形。

——龙应台《为谁加油?》 这是书中龙应台对民族主义的感受。在安德烈生活的德国,“爱国”不敢声张,只能在心中偷偷地为自己的国家感到光荣,因为纳粹的历史在德国教了又教,人们总能隐隐约约感受到历史带来的阵痛,所以便自觉地直面历史,以此来警戒后人避免历史的重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同为法西斯的日本,民族主义始终在这个国家盛行,从政坛到民间,这个国家已被民族主义所绑架。正因为如此,政治家才会无所顾忌地发表民族主义言论,这已成为政客谋取选票的终南捷径;民间有许多的右翼团体,在历史与邻国领土争端的问题上兴风作浪。

4月8日,一个头戴猫耳帽,穿着长筒袜日本女人在大阪街头发起反朝鲜移民抗议,声称“应当像南京大屠杀一样杀死一切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她就站在警察的旁边发表该言论,而其视频被上传到网上,点击量已突破已达到数十万。“有怎样的人民就有怎样的政府”,也难怪其首相在访美前几个小时还不忘诋毁亚洲邻国一番,内阁大臣坚称靖国神社里摆放着“英灵”的牌位。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国家?

相比之下,我们的爱国教育要理智的多。虽说是理智但人们的脑子里总是闪着“要爱国,要爱国”的信号,真正面对一些问题时,个人的分辨能力也就丧失了。譬如2012年中菲黄岩岛争端闹得不可开交之际,某门户网站出专题列举中俄黑瞎子岛争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白礁岛以及马来西亚与印尼岛屿争端的成功解决范例,与中菲黄岩岛争端进行对比。其中东南亚已解决的两起争端都是由国际法庭裁决并为双方所接受,该网站对黄岩岛走国际法庭的前景进行展望,网站下面的评论全是批评的声音,批评的是这个网站的“卖国言论”;在介绍黑瞎子岛的解决过程时,网站下又有许多批评中国政府“太懦弱”的声音。能够发出理智声音的媒体本来就不算多,好不容易出点理智的声音民众却不愿意听。他们坚持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一些事情。再看看各大网站国际新闻下面的评论,凡是遇到与我们国家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发生了什么,似乎与我们国家有些关系,下面的评论便是胡说一通,动不动就扬言“不惜与XX国一战!”。这真是可笑至极。无知的声音盖过了理智的声音,这实在可悲,这便是我们那些国民,因为“无知”而产生的“民族主义”。

当前许许多多的国民,尤其年轻人居多,他们不爱看国际新闻,也对其他国家的历史与世界的格局不感兴趣。但是偶尔听说某国发生了某事,似乎还与我们有点关系,便是一顿谩骂,用平日骂街的词语形容一下某某国。这不是理智与否的问题,更不是什么民族主义,这是打着“爱国”的幌子来show出自己的无知!若真想表现表现自己爱国,何不在少骂几句脏话,多讲讲文明,为社会和谐贡献点力量?

政府的思维与民众的思维需要有些偏差,政府可以强硬些,人民应当理智些。当前,相比之下我们的政府显得较为理智,群众的不理智,是不是又与社会风气有关呢?爱国教育不可或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必须要有,爱国教育仍应当教给群众理智,让群众在对待一些问题时仍有着其自主的、理智的判断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人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带着一个平和、理性的头脑与外国人对话,不是吗?

14岁的龙应台从四周环绕着“水汪汪、绿油油的稻田和竹林密布的清溪水塘”的乡下中学,转到大城市的“好”学校——台南市中。她对新学校的第一印象便是“校园很小,树木很少,操场被建筑物紧紧包围”在这个新学校,她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开学第一天的体育课她看到了很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体育器材。体育老师让她扔铅球,她怎么扔都扔不远,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东西,更不用说练习。老师一旁呵斥:你怎么这么笨!铅球都不会扔?周围的同学笑作一团。

回忆这件事时,她这样写道:

十四岁的MM,不见得知道所谓“在人生竞争的跑道上,跑得不够快就会被淘汰”,但是,城乡差距、贫富不均是什么意思,永远不会忘记。有意思的是,这次的“失败启蒙”教给我的,不是“你以后一定要做那城市里的人”,而是“你以后一定不能忍受城乡差距、贫富不均所带来的不公平”。也就是说,“失败启蒙“给我的教训,不是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你要去挑战、去质疑“成功者”的定义。

这是对我启发最大,最使我感动的一段话。

每当中国的父母与孩子走在大街上,碰到乞丐,父母会指着乞丐对孩子说:“你以后千万不要变成那样的人,你要努力进取,将来过有钱人的生活”;当看到有人开豪车驶过,父母会说:“你要努力进取,有了钱给爸爸妈妈买好车,买大房子。”这样的父母不是全部,但已是大部分。启蒙教育都如此失败,我们又怎能期望这个社会健康发展?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是畸形的,畸形的价值观又影响着下一代,如此代代相传,就形成了恶性循环。14岁的龙应台能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令我钦佩不已。

当我意识到我生活在一个极度不公平的社会,且一直以来收到欺骗,我就需要做出选择。是抗争,还是妥协?或者是逃到一个更公平的社会?“抗争,是否值得?妥协与逃避,是否安心?”我在心里这样问自己。我想,不论如何也不能妥协,因为妥协意味着我也要成为被抗争的对象。抗争,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但不论如何值得一试!至于逃避(死亡也算是逃避之一),那将是抗争不成,走投无路的选择。

大学生哪里去了?》中安德烈写到一个计程车司机,可谓是自私冷漠的芸芸众生中的典型。

我们离开游行大街的时候,你问那个计程车司机——他看起来想三十多岁的人吧?你问他为什么没去游行,我当时在想,MM真笨,怎么问这么笨的问题!他没去游行,当然是因为他得开车挣钱,这有什么好问的。

结果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干嘛游行?民主不民主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些人吃饱了没事干!”

2005年12月4日,香港人民不满意政改方案,二十五万人走上街头争取普选权。在安德烈看来,香港有七百万人口,还有二十多万流动人口,游行的规模远不及2003年欧洲各个大城市爆发的反伊拉克战争游行。更何况欧洲人“是为了一个距离自己几千公里,而且可能从来没有去过的一个遥远的不得了的国家去游行”,香港人则是“为了自己最切身的问题、为了自己的自由、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龙应台则说“不错”对于香港来说,这已经很不易了,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一种进步。然而25万人是少数,可悲的是多数人仍旧抱着这位计程车司机的思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有钱就行,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

他在听广播,所以你问他,“游行人数统计是多少?”那时候还是下午五点左右。他说。“大概十万左右。”你说,“不坏”他就带着一种胜利的微笑,说,“哈,可是很多只是小孩!”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就罢了,还对争取权利的人施以嘲讽,这是怎样卑鄙的心态!不对,这根本不是“事不关己”,而是与他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呀!如果某一天香港人民争取到了普选权,那么这位司机会拒绝权利吗?恐怕不会,我猜想他定会不动声色地欣然享有权利。这也正是他最虚伪最无耻之处。可是,这能怪他吗?

我希望我要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为这个社会向“美好”进步而做出努力。你可以认为我是“左”的思想,龙应台也愿意将自己放到“偏左”的位置。但是,她还说自己是“万不得已”。

不要无条件地相信理想主义者,除非他们已经经过了权力的测试,一个有了权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义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曾经过权力测试而自我信心满满,道德姿态高昂的理想主义者,都是不可靠的。

读到这段话,我想到了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3月分就受的一次采访。鸠山由纪夫已于去年年末退出日本政坛,他曾饱受“空谈无法兑现的理想,只会带来混乱”的批判。鸠山称:“打破政治家、官僚、产业界抱在一起的既得利益集团,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建设一个‘人之乐,几之悦’的社会——这是民主党曾经的原点。”“作为与既得利益坚决斗争的政治集团,民主党曾大方光彩,但那仅仅是作为在野党的时候。成为中央、地方首脑后,不知不觉中民主党政治家们事实上逐渐被既得利益集团的那套做法同化。”

我实在是好奇,权利是多么可怕的东西?竟能将理想毁灭得一点不剩。我想,我宁可逃避于现实,也不能妥协于现实。

龙应台认为,道德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积极的道德是指主动的行为,游行示威便是其中之一:消极道德就是指那些在生活中悄悄地行使着的一点一滴的道德行为。

我的消极道德大部分发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我知道地球资源匮乏,知道20%的富有国家用掉75%的全球能源,所以我不浪费。在家中房间与房间之间穿梭时,我一定不断地开灯、不断地关灯,不让一盏灯没有来由地亮着。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室内若开了暖气,我进出时会随手将门关紧。浇花的水,是院子里接下的雨水。你和菲利普小的时候,我常让你们俩用同一缸水洗澡,记得吗?

——龙应台《两种道德》 我尽量不喝星巴克的咖啡。我基本不去超市买东西——我去个人开的小店买,即使贵一点,我也愿意。我不去连锁店买光盘或买书……喔,还有,我不吃濒临绝种的动物,也不买动物的皮毛……

——安德烈《问题意识》

消极的道德是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的,它不需要我们又怎样的付出。因为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不合理存在,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行使道德,哪怕是消极的也好。

可是放眼我们的社会,最缺少的和最需要的,就是公民去行使道德!

你明知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因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而失去生命,为什么还毫无忌惮的浪费水?废电池会污染土地,你不知道吗?那你为什么不把它放到专用的垃圾桶而是随手乱丢?你一定知道非洲许多儿童饿死,那你为什么还浪费粮食?你分明看到环卫工人很辛苦地打扫街道,却还乱扔包装纸,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在犯贱?媒体、交警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闯红灯,可你今天听了明天又闯;你逃票被抓到还振振有词,你知不知廉耻?

倘若无知已然罪恶,那么明知却不改其行,岂不是罪大恶极?

不论是无知造成的“民族主义”、畸形的价值观,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耻心态与面对道德的极度不自觉,都是当今社会国民精神缺失的外在表现。一个国家经济可以发展得很快,而国民精神的培养不能够一蹴而就。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怕的是其间产生的暴发户心态、精神与经济的脱节。国民精神不是吹出来的,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搞出一个“XX精神”,这个地方的人们就顿时拥有了此种品质。国民性的改善的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国民性却依然如旧。经济可以决定政治,可以决定文化,经济发展会使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但是,它无论如何也无法使我们中国人的国民性进步,有时甚至起了更坏的影响。

如何提升国民精神,值得我们思考,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六)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个母亲和她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的一个合集。 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原因是她说过“他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孩子”。而一开始,安德烈,就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联系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和,想认真看透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慈爱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很感动,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强逼儿子去做。即使自己的信只能换来儿子的几句话,但她仍旧坚持,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怎样伟大的母爱啊。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很多。自己就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还是没有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放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烦闷,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忘记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逐渐老去。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父母,多伟大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最近,我在读一本课外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母子俩的三十六封家书。

龙应台是安德烈的母亲,当他们开始写信的时候,安德烈十八岁,龙应台之所以给安德烈写信是因为她想知道十八岁的儿子内心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就因为这,他们互相足足写了三年。

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安慰,彼此关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妈妈一样,以朋友的方式和我进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

书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非常快乐,他旅行,开聚会……可是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一天都在学习,大人和老师们光知道让我们学习,不给我们自由,我觉得生活少了许多乐趣。我知道学习对我们非常重要,可是我更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放松。

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年龄相差近三十岁,他们之间对许多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其实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经常会 遇到这样的事,每当这时,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下,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就采同乡会谁的意见,我的妈妈平时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我还会细细品味这本书的。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2773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