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

2016-03-03 12:13:1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篇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篇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在冉校长的推荐之下,我利用假期阅读了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初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它让我认识到原来教育的方式还可以那么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像朋友那样亲密无间,甚至是不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认真的把学习给学好。所谓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

书中的“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许多家长和教师往往用“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们好”这句话来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设计孩子的人生。然而,我们应该想想,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很喜欢家长那说为了我们好却又给我们无限的压力呢?我是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小时候时常听父母说他们那过难关的生活也许能够理解,知道要改变自己的穷苦生活必须努力的学习,却一直没觉得学习能够是快乐的。知道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才明白原来学习是可以快快乐乐的,是可以喜欢上的。

利用假期回家的一段时间,我特意用我的侄儿和侄女来进行实验。我的侄女一直跟着父母,又比侄儿大,是非常懂事的,父母忙的时候她就要煮饭,但是就是有点自卑和害怕犯错误;侄儿子喜欢阅读课外书,对《三字经》能够背诵并有自己的理解。我在家期间,就鼓励侄女,经常夸奖他懂事,也对她这学期数学靠及格给予了肯定。她当时对我表扬感到吃惊,因为侄儿语文考了85分,并立即报告了他姐姐的成绩。我先分析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侄女的进步给予了表扬,并鼓励她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家期间,我也和他们一起学习,也和他们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侄儿对电视里的一些台词能够跟着模仿。她们也跟着我看我喜欢的人与自然,了解自然界的生物生存法则。我尽量克制自己,在家尽量的夸奖他们的优点和做的对的地方。我还和他们一起比背诵《三字经》,对我,这也是很大的提高。我不以长者的身份要求他们做什么,而是给他们讲这么做的意义。

本书前言告诉我,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每一个父母都是雕塑家,而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手中的一块玉。多年后,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如同一把锄头——当我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要如何才能做的正确,让我们手中的玉石绽放光彩呢?雄关漫道艰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教育之道,任重道远······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是我们真正站在为孩子发展的角度去为他着想了吗?有的父母又爱孩子渐渐变化为惯着孩子,有的老师从爱学生演变成了惩罚学生。不但如此,他们还给自己编了一个完美的借口,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我想说,如果你是真正为了你的孩子想,那就培养他自我独立的能力吧;如果你是真正为了你的学生好,那就努力去提高自己,真正帮学生懂得学习的乐趣,让他们爱上学习。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假期和侄儿侄女比背《三字经》,激发了他们的竞争力。侄儿在学校看到别人买了幼儿版《四库全书》,于是我要求爸妈也给他们买了一本。他们想读书了,他就会拿着书自己读。侄儿小时候不会自己自觉的进行读书,这时候,我就会在一边自己拿起一本书来读。他看到我读的津津有味,于是也自觉地进行阅读,当他不喜欢读书的时候,我就会和他做他喜欢的游戏,他喜欢扮演奥特曼,于是我就扮演被他打的怪兽······

大爱无言,大爱无声。我们教育孩子或学生的时候,千万不只是流于形式,要将心比心,要时刻站在他们角度看问题。我们还要诚实,不知道就说自己不知道,但是自己下来却要立刻的学习并且弄明白。学生的心灵其实很善良,他们能够原谅老师的不足 ,却无法接受老师的欺骗。如果我们不知道并努力学习知道了,学生会对我们更加的崇敬的。

尹老师在女儿生活中犯一些小错时常常会跟她说:像牛顿一样。提到牛顿,我们会想到他醉心于实验的故事: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他,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他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

作为一个家长、老师,欣赏孩子不是只欣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这让我想起我们大学里修的《学校教育心理学》书中说的,教师要善用表扬、慎用批评。要记住,善用不是滥用,慎用也不是不用。当我们把表扬放在学生的进步上,如:内向的学生终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了,一个总爱迟到的学生突然不迟到了,班里吊车尾的突然前进一名了等等,我们就要多表扬,多鼓励。让他认识到自己这么做是正确的,使他有勇气发扬自己的优点。而当我们看他们表现一些迟钝,或者用我们眼光看来有点愚笨的行为时,我们能够用“象牛顿一样”这样的幽默方法帮助他们认识,那么他们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们去做,从长远的看,这是在帮孩子的倒忙。所以,凡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即使孩子犯错误我们也要鼓励。我们作为大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呢?英语俗语都说“不犯错误就不会取得进步”,学生们犯了几次错误,他们就能够真正学会并进步了。

但有一点使我有些伤心,作者在书中将一个能教自己小孩的老师公然用“蠢笨”等词语形容,便将最起码的温情与敬意毁之一旦。难道说女儿考进了清华,这样的个体就代表着她成功了吗?她的教育实践放之四海而皆准了吗?我发现周围活得幸福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特质:感恩。而不是某种利益驱使,对老师面

上和谐,背后切齿。犹记得儿时母亲把我送到老师那里去的时候就说一句话:“老师,你放心,他不听话就打。”而且父母时刻教育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算老师不知道,但我们也得尊重他。

现在的老师难当,要想做一个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在学校的评价系统,社会的评价标准和自我的认知中就需要有不一样的水平,在横向比较中,会让你承受压力,打击你的自信;在纵向比较中,人们少有记起自己的启蒙老师;自己在周遭一片怀疑的目光中,走得坚定,可有谁肯定过他们的付出。有素质的家长会评判你的种种行为,动不动就是破坏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扼杀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可为什么不反思现在的年轻人那么脆弱,经不起一些风浪;缺少知识的家长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块好的玉需要一把精美的刻刀和巧匠打磨,而一个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我深深知道,一个庸师坑害的将会是一群孩子的心灵。因此,我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初为人师,也将会是人父,我对这本书的感想就写到这里。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篇二)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PPT》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篇三)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王秀芬

寒假期间,我怀着虔诚的心又一次拜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借用作者尹建莉老师的一位老同学的说法是这样的:我原来只看到了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些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身为教师,我经常阅读家教方面的书籍,相对来讲却忽视了专业成长方面的书籍,本身是不是一种失职啊?原来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困惑,但随着教学生涯的增长,我慢慢的悟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与教育学生是同步的。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琢磨相关的技巧,这些对于教育学生来讲是通用的。

首先,相信阅读的神奇魅力,并且注意给孩子阅读的技巧。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努力践行这样的理论,并且现在慢慢的由妈妈讲故事孩子听向孩子给妈妈讲故事转变,这些需要我去慢慢引导,也需要相关的技巧,比如说,孩子讲了一个故事之后,妈妈要做好记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很多情况下学生能自己处理的问题,能自己阅读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放手,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去接受,兴许学生会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乐此不疲呢!

其次,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孩子就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他的人格,智力,情感等等都是在周遭的环境中慢慢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如果小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出让大人们认为不好的行为,其实那些都称不上是错误,只不过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小事。硬是归结为错误的话,也应该先寻找错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先从大人们身上去找问题的根源。大人们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说好妈妈是个关键。那如

何成为一个好妈妈呢?这是一个很难很重大的课题。每个妈妈都想当好妈妈的。可是往往到最后总是会抱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学生的成长亦是如此。非智力因素远远重要于智力因素,身为老师千万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成长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只要你真心实意的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发自内心的批评他的错误,真诚的表扬他的优点,你会发现其实现在做教师也并不难啊!

最后,在生活习惯方面“不管”是最好的“管”。

现在的家长,分不清教育和教训的区别,常常自诩为教育,更多的是“指令”和“监视”不自觉的就奔教训去了。当然我也是。比如孩子的饭前洗手的习惯,睡前洗涮的习惯,很多时候孩子能想到自己去做,但作为母亲往往在孩子行动之前嘴先动了,并且总是唠叨个没完,自以为是教育,但这种所谓的“教育”和“管”只能适得其反,大多数情况下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并且不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恰恰相反会是孩子形成依赖心理,所以我非常赞同尹老师的“不管”是最好的“管”,作为母亲在必要的情况下提醒一次足矣! 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尹老师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不求下一代在事业学习上多么过人,我只希望有一个充满爱心,不骄不躁,但又不会丧失基本防人之心的高情商孩子。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篇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假期我拜读了尹建丽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尹老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对于教育的理解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是我们每一个家长的天职,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做的,家长给了孩子很多的爱和关心。很多家长为孩子做了很多,只要求孩子能考一个好成绩,但是,很多孩子却让我们的父母失望,应试教育下的家庭有很多的无奈和无助:家长痛苦,孩子更痛苦。我也曾经看过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的书,看到很多人的研究是:学习是孩子的本能。本能怎么会如此痛苦呢?

尹老师的女儿圆圆在上学的时候,尹老师就告诉自己: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要保护孩子学习的激情。所以,在作业上,尹老师告诉圆圆,写作业是为了巩固和提高学习过的知识,如果,感觉都没有问题了,有些作业是可以不用写的(例如抄写公式),有时候,为了给老师检查,她会帮助孩子写作业。孩子的学习激情是多么需要保护,我们的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孩子的成长是马拉松式的,不是短跑)。现在早期教育越来越提前,有人说:如果你从孩子出生开始教育,那么你已经晚了10个月。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渐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很难想象,他们的将来如何能快乐起来?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相信这一点,没有孩子能感觉的到,自己考不好,爸爸妈妈比自己还要着急,爸爸妈妈会根据自己考试的成绩来决定孩子们是否能出去玩,决定孩子们是否可以得到自己心仪已久

的礼物,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是要求成绩的。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懂得感恩,如何对父母有孝心?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圆圆不想写作业,作业写得很乱,尹老师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让孩子重写,而是把作业没收,告诉她:“如果你不想写作业,那么就没收你写作业的权利。”我们的家长很多时候不敢这么做,孩子作业写不完,自己比孩子还着急,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老师让孩子叫家长),需要我们家长冷静的想一想!

尹老师给了孩子很多的锻炼机会,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一些事。但是,我们的很多家长,却都觉得孩子太小,现在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导致很多孩子,几乎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干。记得一个老师跟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一群人违法犯罪后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中,依然被警察们看得紧紧的,理由是这些人不听话,不干人事,一位培训老师说:“如果你不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就永远不干人事。”刚开始,觉得只是一个笑话,认真回味的话,感觉里面也蕴含了很多的教育哲理:不把孩子当成大人看,不放手,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跳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勇敢的放手,给孩子独立的生存能力,给孩子保留学习的激情,是我们父母、老师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篇五)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让我们拥有一把精美的刻刀„„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人类之所以从蛮夷走向文明,文字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而书就是文字的组合和再创造。这其中闪烁的智慧自不用说,单是这淡淡的书香就能涤荡人的心灵。每当潜心于一本好书,这种美妙的感觉总会出现。这几天,“妈妈”的字眼充盈在我的周围。当手捧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时,身为妈妈的女儿、女儿的妈妈、孩子的老师的我,真感慨于这本书带来的“教育的有心而无痕”。正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所说的“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当我刚读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封皮上的这句引言时,被深深地吸引,又被前言中《当我们手中有块玉时》这个故事所打动。到最后故事读完我更是受到了深深地启发。

作者把每个家庭中的孩子比作“一块玉”,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如同是在“雕玉”,多年后,有的家长得到了一件“满意的作品”,有些却相反。为什么会有这截然不同的结局呢,作者认为后者“琢玉”时使用的工具不妥,她用“锄头”比喻。是呀,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使用怎样的方法,采取怎样的手段,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养成,习惯培养,品行发展。家长是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如何处理,每个细节都蕴

含着各种教育机缘。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持的是“锄头”还是“刻刀”。

作为一名教师,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时会有惊喜的发现,书里有很多的理念对我来说是耳目一新的。书中的一些话语在我心中久久回想,正如其所言,孩子的一些错误观念或问题,往往都是由于一些家长生活的痕迹。生活中,许多的不在意,许多的不顾忌,却已被孩子们尽收眼底。关于尹老师说到的智力发展与学习能力培养这一章的很多观点我深有感触。

感受一:课外阅读可以让孩子认识很多文字

记得书中的第二章《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中有这么一篇“让孩子识字并不难”, 尹老师在书中谈到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女儿讲故事,不是讲,而是读。逐渐地,由开始的妈妈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妈妈来读。孩子指到哪,妈妈读到哪。这样,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读得多了,许多“白字”就自然解决了。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阅读基本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我想想自己在对女儿的识字教学中,也是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孩子在识字这一关她的学习就非常轻松,我想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它由很多要素组成,而这些要素的学习需要放在句子和语篇中来学习,这样孩子们学起来轻松,老师也轻松,事半功倍。

感受二: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在不自觉强迫孩子们学习,学生学得很苦很累。读完第二章后,我突然感到豁然开朗,特别是《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这篇文章的印象最深,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必需,不要认为孩子的阅读是看闲书,可看可不看,文中提到“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确实,多读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老师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其中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促进他们的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速度,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感受三: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当我读到“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会喜欢?”时,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觉得自己正是那种把学习做成了牛黄解毒丸的一类人。“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习上不用心,不刻苦。”这是我说得最多,而家长们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以此来教育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从不以为有什么问题。可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爱学习,不愿意刻苦付出。这是哪出了问题呢?尹老师的书让我找到答案。她说:“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我们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理想,往往不遗余力的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学习是如何如何重要,告诉他们不学习对自己的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此教育的结果是一学期下来,老师累的筋疲力尽,学生学得疲惫不堪,成绩还不一定理想。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呢?为什么不能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些功夫呢?如果像尹老师说的把学习当成一种游戏,像“开小卖部”、“当小老师”,学生又如何能不喜欢呢?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的关心、爱心、用心,让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成为一个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人,让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那就需要我们像一位胸有成竹的艺术家一样,自信的拿起手中这把精美的刻刀„„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篇六)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

在女儿的家长会上,班主任孙老师推荐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育方面的书。关于这方面的书我看了很多,当时也不看好,当我从卓越网买来后,随便翻了几页,我就被书里面的内容给迷住了,但这段时间实在是很忙,今年教的是毕业班。看了差不多一半,但还是让我的眼前顿时明朗,作者真是写得太好了,对我作为老师作为妈妈来说很有帮助,真是给我好好得上了一课,受益匪浅!

这本书,作者尹建莉,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16年的老师,书中对中国的教育方面的问题分析得较多,让人更加明确父母的教育更为重要,父母的素质提高更为迫切,说真的,这位妈妈做的不是一般的好,而是一般人很难达到。为人父母,尽心尽力就是最好。下面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感想:

1、让孩子爱上阅读,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是会陪伴孩子一生,并让她受用一生。作者女儿圆圆,什么书都读,她不会去干预孩子读书的内容,并且给孩子制造很多阅读的时间,(为了争取多的阅读时间而帮孩子做暴力作业,这一点让我十分佩服这位妈妈,敢于向中国不良的教育形式对抗,不过对一个普通的父母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真是很难,害怕这个度掌握不好,或是和老师沟通不好,那对孩子可能会是更大的伤害。)现在的孩子受到的外界诱惑实在是太多,如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等。书中对爱看电视也做了很详细的描述,认为电视只是让孩子被动的接受信息,不是主动去学习,即使要看不是什么时间看而是选择看什么栏目。一个小孩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是习惯于被动的接受,那学习的问题就会出现。

2、“不说”比“说”是更难做到的事,“不管”比“管”更难做。指令和监视不是教育,如果教育这么简单,那世上就没有恨铁不成钢的事情发生。做父母就要像农夫一样,想让种子发芽,就要给种子一个肥阔的土地,适当的浇水,适当施肥,这样种子就一定会发芽,之后为其除草施肥,按其生长的特性来管理,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贫瘠的土地,长出的植物不会茁壮,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没有丰收的喜悦。土地的状况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科

学的管理就是父母教育理念的差别。这是我对书中这一比喻的理解。要想孩子长成什么样,就看父母给她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理解、支持、学习、沟通„„

3、对孩子设立“记功薄”。想要孩子往哪个方向发展,就要强化好的方向,不要让消极的负面影响到孩子。不要以物质作为奖励,因为物质上的奖励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要让孩子真正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对立起她对学习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幸福的家庭就是五星宾馆。即使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的边角来分配给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精致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上“留守儿童”。

以上是这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一些认识和想法。我觉得这收获不仅仅是具体方法上的收获,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一个如此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作者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我们这些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到如何去做才能最好得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做个聪明的好孩子!在这里,我衷心得感谢作者给了我们妈妈这个机会,学习到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篇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有感

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作者:尹建莉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她的课题研究方向就是幼儿教育,而且她还是一个成功的孩子妈妈。说她成功不仅仅倾向于她个人的成功,她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成功的。她的女儿曾经连续2次跳级,是北京市的优秀三好学生,在16岁的时候参加全国高考就以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22分的高分被录取。同时,尹老师的孩子还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博爱的孩子,她善良、聪慧、为人厚道。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每年的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评选均能几乎以“全票”通过。这不仅说明她的孩子品学兼优,在为人处事方面,她也已经掌握了中庸之道,能够获得很多人的爱戴、尊重。

整篇文章共分为了六个重要部分来进行阐述作者是通过哪些生活的小细节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品德、素养等。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一件事是作者帮助圆圆克服打针恐惧心理这件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确实会遇到很多家长会用“力量”来帮孩子克服打针,可是,日积月累得这样下来,孩子不仅没有克服这个恐惧,反而加深了他们对于打针这件事的方案心理。作者是用引开圆圆注意力的方法去让圆圆克服这个心理难题,并且对她进行鼓励,让圆圆觉得自己是一个小英雄。但是过多的哄骗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骗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遇到儿童争抢玩具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另外一样“好玩”的东西来让孩子学会谦让。

还有作者在圆圆磕碰小凳子之后,让圆圆给小凳子揉揉,现在有很多家长会用怪罪的语气去对待让孩子弄痛的事物。譬如像圆圆碰到相容的情况,很多家长会说“打小凳子,让我们家宝宝弄痛了哦”这种教育方式很不好,在孩子日渐长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和同伴发生争执或者擦撞,如果用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的话,那么无疑会激化问题。反而给小凳子揉揉能锻炼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为他人设想,而非自私地只顾自己。

作者对于女儿“牛顿” 的称呼,和我看到小标题时候的想法完全不同,我还以为是作者对于女儿聪明才智的夸奖。但是,恰恰相反的是,作者说的是圆圆的粗心大意,专心于某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其他的事情。在家庭生活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子女会生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中,所以往往会忽视其他人对她们的关心或者意见建议。作者并没有让女儿一直依靠,而是让她学会自己如何去面对解决因为自己的“牛顿”效应而产生的种种后果。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书中的圆圆,什么书都读,作者不会去干预孩子读书的内容,并且给孩子制

造很多阅读的时间,(为了争取多的阅读时间而帮孩子做暴力作业,这一点让我十分佩服这位妈妈,敢于向中国不良的教育形式对抗,不过对一个普通的父母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真是很难,害怕这个度掌握不好,或是和老师沟通不好,那对孩子可能会是更大的伤害。)现在的孩子都爱看电视,连我家小果也一样,有一天我问她,是爱看电视还是爱看书,她都不犹豫地说,爱看电视。书中对爱看电视也做了很详细的描述,认为电视只是让孩子被动的接受信息,不是主动去学习,这一点很致命,一个小孩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而是习惯于被动的接受,那学习的问题就会出现。自律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所以现在我们家基本不看电视,每天规定果果只能看二集动画片,虽然执行起来还有些困难,而且大人不看电视也显得很无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组织一些游戏,让果果很感兴趣,在游戏中高兴得学习。这一点需要我好好的动动脑筋。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只要没有诱因,孩子就没必要拿说谎来为难自己,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在生活中,父母或者长辈都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在孩子面前说谎,这样不仅给孩子留下了榜样,而且还可能被诚实的孩子给拆穿。被孩子拆穿,还不如说的时候坦白呢,这样起码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考100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那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是100分。这样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认真对待;得不得100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好了不奖励,考坏了不批评

我们把考好成绩的愿望锁在心里,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把它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家长不强化分数,会让孩子在考试方面心理一直比较坦然,学习中没有压力,从长远时间来看更能促进学习进步。

物质奖励的副作用:转移了孩子的学习目的;破坏了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作者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

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本学期我校推行“绿卡”评价制度,也就是想通过肯定、表扬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着力构建“赏识·期望·引导 ”的德育模式。实施一个多月来,学生热情高涨,得到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一致好评。但在这其中,也有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很多老师发卡的着眼点大多与学习有关,与比赛获奖有关。这势必使一部分孩子失去夺卡的机会,打击他们夺卡的积极性。而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进步都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如“帮妈妈洗菜,洗得很干净”“帮邻居奶奶收衣服”“扶受伤的同学上医务室”“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动承认错误”“劝阻同学玩危险游戏”等等。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如让孩子为自己量身制定一个夺卡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即可获得一张绿卡。我相信,印刻着孩子一个个成功足迹的绿卡,一定会成为激励孩子不断发挥潜能的巨大动力。

幸福的家庭就是五星宾馆。即使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的边角来分配给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精致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上“留守儿童”。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作者对于女儿的隐私是一个“神话般的故事”并没有去揭穿它的真实性,而是顺着女儿的想法去看看女儿的胃有没有穿,这样既不伤到女儿的自尊心,同时也知道了女儿的秘密其实就是这件简单的“大事”。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圆圆在画画的时候把河画成了粉色,老师说是错的,但是作者告诉女儿,画不是用对和错来评价的,而是用好看和不好看来鉴定的。而且圆圆对于水的认识是蓝色的,所以作者和圆圆打开水龙头,看到的水是透明的。作者告诉女儿没有一种笔是可以画出来透明的,所以喜欢什么样颜色的水都是可以的。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教育的误区,我们无法一下子来列举出来,但是我们遇到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走出这个误区。而且刻板的学习很容易磨灭掉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作力。

纵观全文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观点

观点1:信任孩子,信任孩子都是善的,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教会他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观点2:保护孩子实事求是的心灵,前提是家长(老师)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实事求是。身教重于言传。

观点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记过簿会固化孩子的缺点,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学会正确的表扬方式,具体和有比较,多做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

观点4:孩子成长需要试误,家长(老师)需要理解过失带来的价值,看到过失和成绩同样具有正面教育功能。凡是出于经验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

观点5:不陪孩子写作业,“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学习不要刻苦努力,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种很有乐趣的事情;不追求100分和考好了不奖励(学习一定不能功利)

观点6:课外阅读能提升孩子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阅读实质上构成了孩子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了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相关热词搜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tx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好妈妈胜过好教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好妈妈胜过好教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27831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