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缘缘堂随笔讲的

缘缘堂随笔讲的

2016-03-15 19:27:5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缘缘堂随笔讲的(共3篇)缘缘堂随笔读后感缘缘堂随笔读后感篇一: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位广博的学者,一个平实的凡人,一位真切的彻悟者,丰子恺,不仅能以其简洁白描般的漫画引人深思,一本薄薄的《缘缘堂随笔》也让人掩卷漫思、受益良多。人生是一张罗织的网,丰子恺认为“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缘缘堂随笔讲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篇一: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位广博的学者,一个平实的凡人,一位真切的彻悟者,丰子恺,不仅能以其简洁白描般的漫画引人深思,一本薄薄的《缘缘堂随笔》也让人掩卷漫思、受益良多。

人生是一张罗织的网,丰子恺认为“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的明晰的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许地山缀网是为了生存,非子恺要剪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无论是补网也好,是剪网也罢,他们都是热爱人生又想看清人生的本质。

一个“渐”字道出了人生的演变过程,也点破了生活轨迹变化的秘密。难为丰子恺能悟出这个含义深厚的“渐”字!芸芸众生又有几人看到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渐渐”由生走向死?又有几个看到自己是在“渐渐”的由无知走向丰满?不管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每个人都在“渐渐”中接受了生活给予他的影响,从而渐渐成善或成恶。自然界的有无、荣枯,人生中的贫富、升降都含在一个“渐”字中。这宇宙中没有什莫是永恒不变的,只不过因为“渐渐”而模糊了人们的感觉,直到沧海桑田、今非昔比,才因为惊讶而感叹良多。

“渐”是无形的,你看不到她轻轻挪移的脚步,渐又是有形的,多年后你会惊诧她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渐”能掩盖很多变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觉不到,局外的人也难于感觉到。因此,当一个人奋斗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巅峰时,我们不会觉得惊诧,因为他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人们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来,虽然那些都已成为过去,但依然清晰。同样,当一个人从温柔富贵之乡中逐步走向破落衰败,只要其中经历了几十年,人们在感叹的时候,也觉得没有什么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变数,使他们不至于永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当然,他们在祈祷上苍时,并没有求佛不给那些富贵之家关照。事实上,一个家庭顺延几代之后,就会有一些崛起与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贵而谦和的,因此,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说法:家无三代富,清官不到头。这是规律,这也是伤感,这更是无奈——没有读懂人生的无奈。

正因为人生是如此短暂,即使你能活上百来岁,或者与彭祖一样以八百岁为人生之秋,对于浩渺的宇宙来说也是短暂的。人都是时间这一辆永恒列车上的一员,不同的是,有的人从这里上车,有的人从那里上车,有的人在这里下车,有的人在那里下车,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们的人生如同上下车一样,那便是圆满:上车便是喜悦,下车更是喜悦。达到这一境界是异常难的,不是有很多人因为在车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该下车时却未下车,这于人生来说也许不是很大的悲哀,人们只是这样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样的生命没有多大价值。那些在车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将会被提前逐下车,于人生来讲,那便是生命的结束。

因为时间的顺延性与不可逆转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说是一次性的,从这一角度讲,人生真不如南山脚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绿,人生枯老无再春。既然这样,我也能理解庄子面对妻亡这一世人公认的大打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人从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万物更新。万物的存亡都有定数,严格地讲,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物质,更难有永恒的精神与信仰。

自然和谐的总是最美的,因为它们保持本质的纯洁。最美的人是儿童,因为他们拥有最纯洁的本质。儿童的一颦一笑无不是由心使然,举手投足都不曾造作。丰子恺从他那四个燕子似的儿女身上悟出了儿童的高贵和伟大,甚至觉得不配为其父。丰子恺感叹于儿童的“称心而言”,感叹于儿童乐观丰富的生活,更感叹于“我们本来也是同他们那样的,谁造成我们这样呢?”成人,是在生活中蒙了灰尘污垢的,眼睛才会浑浊,心灵才会蒙纱,进而惯用虚造的心态和眼神,于是,世界就走了样。世界何其大,一人一心思,一人一顾虑,就足以让一个世界生出无穷的世界,让一件事幻成无穷的事。追究是谁造成大人不能“称心而言”,不就是人类制造的生活本身吗?

曹操临沧海而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世人只当是劝人及时行乐,错矣。他是在警醒人们人生短暂,在人生的短暂中应当创造无限的功业。丰子恺在《晨梦》中诠释了广为人叹的“人生如梦”,也是在警告世人不要在如梦人生中失去“真我”。“‘人生’已被反复了数千遍,都像昙花泡影的倏现倏灭。”“这便是为了人生的饱暖的愉快,恋爱的甘美、结婚的>幸福、爵禄富贵的荣耀,把我们骗住,致使我们无暇回想,流连忘返,得过且过,提不起穷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气,糊涂的死。”

丰子恺是一个佛教徒,所以他的文章散漫中见出空灵之性,平淡中见出不凡的彻悟。“一粒沙中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正是那些些微的小事出动了他敏感的心弦。他赞美着儿童的纯真,赞美着万物的神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自然中包含着多少人类不能企及的智慧。罗丹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或者,人世并不缺少深刻,而是缺少丰子恺这样的思考吧。

篇二: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最近看过了丰子恺先生撰写的《缘缘堂》,感受颇深。作者用幽默、轻松与自然的语言,具体描写了在缘缘堂,无忧无虑的儿童生活与家庭生活,使读者体验了一段心灵的轻松旅程,而且书中还收录了许多作者对各种事物不同角度的评价,有的使人耳目一新,有的值得人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与思想让我对普通的事物和现象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书中印象较为深刻的一篇文章是《吃瓜子》,本文就是谈论了人们“吃瓜子”这一话题,读来颇有一番讽刺味道。生活中可见许多有闲阶级的人们以吃瓜子来消磨时光,作者便抓住这一点,以他们娴熟、灵巧的动作来写,将其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不禁会心一笑,来细细品味这其中所反映出的现象。文中最后一句话:“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实在值得琢磨一番。那时许多中国人都整日里无所事事,常以吃瓜子来消磨着宝贵的时间,他们的技艺几乎到了精湛,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趣,似乎很值得中国人来炫耀,其实不然,这其实大大说明了当时中国人们的“闲”,对什么事都不去关心,只是每日消磨、虚度时光,国家的形势实在值得担忧。

因此写文章、日记等,不一定非要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素材就在自己的身边,在一点一滴之中,其实我们只需将这些普通的家常小事挑选出来,毫不掩盖地记录下来就可以来,并不需要对事情进行无谓的夸张与美化,真实、自然的事物才是最美的。

篇三: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丰子恺先生在《缘缘堂》里有很多都是讲自己孩子小时候的趣事。他形容孩子们像一群小燕子一样,热热闹闹。三岁的阿韦、五岁的瞻瞻、七岁的软软、九岁的阿宝,在他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孩子是最天真可爱的了,“为什么呢?”“怎么会这样的呢?”小脑袋瓜里装满了无数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人情的冷暖,辛勤的工作,日夜的忙碌都不过是游戏。

他们哪里知道,卖小鸡者的心计,越是喊得大声,竟越是不松口。他们一定在想:“为什么不卖?”“我为什么说“买小鸡”就不还价了呢?大人真奇怪!”

有什么不对呢?“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这是什么道理?

大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步步为营,没有波及到孩子们的天堂,未经任何掩饰的真情流露,在这里,总能看到最美好的一面。现在回味,小时候我们不也是这样,每个人都会是这样,可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呢?

宋明理学创始人朱熹,有一句经典的话:“存天理,去人欲。”其实,我更认可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的话:“天理即是人欲。”

一位悟道的禅师,出家数十载,家中有老母,禅师如何不想去探望她呢?如果这是欲,“百善孝为先”,这是理所当然的;可如果说这是理,但佛法须“心中无他物,静心修炼”,这又何不是人的七情六欲,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孩子虽有欲,但理欲在他们身上最为融合。也许我们可以说,孩子是最率真的人。如果多些“成年孩子”,也许就真的像庄子所言的那样的太平盛世。

篇二:《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最近看完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丰先生睿智的思维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让我敬畏万分,其中《渐》让我感处最深。

“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轨迹!造物的骗人,使人流连于每日每时的生的欢喜而不觉其变迁与辛苦,就是用这个方法的。” ——《渐》

“渐”是无形的,你看不到她轻轻挪移的脚步,渐又是有形的,多年后你会惊诧她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渐”能掩盖很多变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觉不到,局外的人也难于感觉到。因此,当一个人奋斗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巅峰时,我们不会觉得惊诧,因为他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人们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来,虽然那些都已成为过去,但依然清晰。同样,当一个人从温柔富贵之乡中逐步走向破落衰败,只要其中经历了几十年,人们在感叹的时候,也觉得没有什么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变数,使他们不至于永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当然,他们在祈祷上苍时,并没有求佛不给那些富贵之家关照。事实上,一个家庭顺延几代之后,就会有一些崛起与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贵而谦和的,因此,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说法:家无三代富,清官不到头。这是规律,这也是伤感,这更是无奈——没有读懂人生的无奈。

正因为人生是如此短暂,即使你能活上百来岁,或者与彭祖一样以八百岁为人生之秋,对于浩渺的宇宙来说也是短暂的。人都是时间这一辆永恒列车上的一员,不同的是,有的人从这里上车,有的人从那里上车,有的人在这里下车,有的人在那里下车,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们的人生如同上下车一样,那便是圆满:上车便是喜悦,下车更是喜悦。达到这一境界是异常难的,不是有很多人因为在车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该下车时却未下车,这于人生来说也许不是很大的悲哀,人们只是这样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样的生命没有多大价值。那些在车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将会被提前逐下车,于人生来讲,那便是生命的结束。

因为时间的顺延性与不可逆转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说是一次性的,从这一角度讲,人生真不如南山脚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绿,人生枯老无再春。既然这样,我也能理解庄子面对妻亡这一世人公认的大打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人从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万物更新。万物的存亡都有定数,严格地讲,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物质,更难有永恒的精神与信仰。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

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缘缘堂随笔讲的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

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缘缘堂随笔讲的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篇三:《缘缘堂随笔的风情美》

缘缘堂随笔的风情美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独具风格与神韵的散文大家。从1931年1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到文革时“地下”写作和编定《缘缘堂续笔》,他一生的散文大都以“随笔”相称,且与“缘缘堂”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我们不妨把丰子恺的所有散文都称为“缘缘堂随笔”。“缘缘堂随笔”应理成为丰子恺散文的统一标识。

缘缘堂随笔中的不少篇什写了丰子恺故乡浙西的风情。阅读缘缘堂随笔,一股浓浓的浙西风情扑面而来。笔者的老家是离石门镇5公里左右的乡下,自幼熟稔浙西风情,觉得有必要向大家介绍缘缘堂随笔中的浙西风情美。

钱塘江,古称“浙江”,又因其流向成“之”字形,故又称之江。浙江人习惯以钱塘江为界来划分浙东和浙西两部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浙东和浙西的风情自然相差很大。不过在外地人眼里,不要说浙江,就是包括江苏,也都是属于吴越地域文化圈,有其“同俗”的一面。缘缘堂随笔讲的

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今属桐乡市)石门镇。石门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疆越界,石门正是两国的边界,故名。又因为京杭大运河从西南方向流来,拐个湾后向东南方向流去,故又称石门湾。石门镇地处浙西太湖流域,距今六、七千年以前,吴越先民就在石门附近的罗家角一带生息繁衍了。旧时崇德县属于嘉兴府。

丰家在石门镇算得上是个殷实人家。其祖上自明朝以来,世居此地。到丰子恺这一代,还有几十亩薄田,一爿百年染坊老店。平日雇几个工,田里的租谷,染坊的进项,尚能维持小康生活。

笔者试图通过对缘缘堂随笔的零星风情描写进行组合,整合出丰子恺笔下相对完整的浙西风情图。这样,我们就能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上来接受缘缘堂随笔的文化信息,从而更好地领略其魅力。

法国文学史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泰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①缘缘堂随笔中的浙西风情大都是20世纪前半叶的,与当下的风情已有很大不同。还原丰子恺笔下的浙西风情,有利于我们对缘缘堂随笔作出“最后的解释”。

一、生产和商业习俗

浙西地区具有悠久的稻作文化和丝绸文化历史。在罗家角遗址中,就发掘出了丰富的稻谷堆积。浙西湖州郊区的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丝织品。前者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后者属于良渚文化时期。

严格地来分,浙西的庄稼地分可为旱地和水田。旱地是河边的圩埂和水田中间的地墩,主要种桑,桐乡、崇德一带也种晒烟、杭白菊、棉花、黄豆、蚕豆等;水田种单季水稻,也种小麦、大麦和紫云英等春花作物,还有一些池塘,用以种菱藕和养鱼,可谓“浅处种稻深处菱,不深不浅种荷花”。

随笔《杨柳》中,丰子恺简略地提到了石门一带的农作物:“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

种植水稻,令农民们最头痛的事便是水的排灌。没有水,水稻会被旱死;而洪水泛滥,被淹没的秧苗也会腐烂死去。在没有抽水机排灌之前,抗旱和排涝都得靠龙骨水车戽水。

1934年,杭嘉湖平原遇上了空前的旱灾,农民们戽水抗旱。丰子恺的《肉腿》便详细地描述了大运河两岸农民戽水抗旱的情景。从石门湾到崇德之间,十八里运河的两岸,密接地排

列着无数的水车。无数仅穿着一条短裤的农人,正在那里踏水车。当时大多数小河已经干涸,有些人家稻田里的秧苗已经被烈日晒枯了。但当地农村所有的壮劳力都出动,甚至有些妇女和孩子也都参加到踏水车的行列中来。他们在运河两岸密密地排起水车,把运河中的水戽到小河里,再把小河里的水戽到水渠里,水最终从水渠流入青苗田里。

杭白菊是丰子恺故乡的特产。秋天时,菊花地里开满了白瓣黄蕊的杭白菊。农民们把盛开的杭白菊采摘下来,蒸熟后晒干,用以泡茶,水中仍会绽放玉色的杭白菊,十分美观。菊花茶芳香扑鼻,回味时有丝丝甘甜,且清凉明目,为上等饮品。秋收时,正是丰子恺故乡的农忙时节,除了收获杭白菊,农民们还要收割单季水稻,又得播种春花作物,是名符其实的农忙。

随笔《辞缘缘堂》写1937年秋天,日本侵略者逼近石门镇,丰子恺率全家老少逃出缘缘堂,到乡下妹妹家避难,正赶上农民们“秋收冬种”:缘缘堂随笔讲的

我家自迁乡后,虽在一方面对于后事忧心忡忡;但在他方面另有一副心目来享受乡村生活的风味,饱尝田野之趣,而在儿童尤甚。他们都生长在城市中,大部分的生活在上海、杭州度过。菽麦不辨,五谷不分。现在正值农人收稻、采茶菊的时候。他们跟了茂春姑夫到田中去,获得不少宝贵的经验。(6•136)

原先的水田,几乎一年四季都有水,俗称“烂水田”,收割水稻很不容易。一般要用3根小竹竿,一头捆扎在一起,一头插入水田,形成支架,每隔两、三尺支起一个支架,其上横架大竹竿,便成了“笐子”。把稻束插在“笐子”上晒干后,再挑回晒场上脱粒出稻谷来。丰子恺在1938年写的《日本空军近视眼》一文中叙述了日本飞机师把“笐子”误当士兵之事: 去年十一月六日,日本飞机二架,轰炸我的故乡——浙江石门湾。其时我乡亦正收获。农民的习惯,把收起来的稻一束一束地架在竹竿上,远望很像一排立正的兵。这日本飞机师又是近视眼,他看见东市梢的空地上的稻束,以为是穿黄制服的兵,拼命投弹,稻草被炸毁不少。(5•688)

精耕细作的浙西人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甚至连屋面也不肯放过。他们喜欢在自家屋子的墙脚边栽种南瓜秧,搭起棚架,把南瓜秧引导到屋面上去。管理得好,一枝南瓜秧会结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南瓜。丰子恺家也种过南瓜秧,随笔《物语》就写到了这种屋面上结瓜的南瓜秧。

对于蚕桑生产习俗,丰子恺在随笔中写得比较详细。随笔《忆儿时》主要写了作者儿时“三件不能忘却的事”,其中“第一件是养蚕”:

我所欢喜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5·135)

浙西俗谚:“上半年靠养蚕,下半年靠种田。”“种田吃白米,养蚕收白银。”对于大多数农家来说,全年的经济收入主要是养蚕成收。杭嘉湖蚕乡有专门从事桑叶买卖的叶行。桑叶不够的蚕农往往要通过叶行来买桑叶。丰家自家地上的桑叶不够喂养自家的蚕,也要常常买桑叶,故有“叶贵年头常要蚀本”之说。

大眠(四眠)以后为老蚕,没有那么多匾来放养。屋里地面铺上油菜籽壳就成了“地铺”。把“大眠头”放到“地铺”上来养,俗称“落地铺”。地铺上放些小凳,上架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跳板走上去有弹性,又没有危险,故儿童“以走跳板为戏乐”。童年丰子恺把走跳板当作“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蚕宝宝非常娇贵,孩子跌进“地铺”,不会跌伤,但蚕宝宝会被压死。

在没有机械化缫丝的丝厂开办之前,蚕农们是自己缫丝的。缫丝,俗称“做丝”。丰家“每

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由于鲜茧缫出来的丝质量好,故一般蚕家都要赶在蚕蛹没有变成蚕蛾破茧而出前缫完丝。蚕农没日没夜地缫丝,非常辛苦,买些软糕之类的当地小吃来慰劳一下自在情理之中。童年丰子恺也就可以“无功受禄”,美滋滋地享用时鲜水果枇杷和软糕等小吃。

卖去土丝,剥好绵兜,蚕家还剩下没法剥绵兜的软茧、做丝剩下的茧衣和丝吐等下脚料。蚕妇先用灰水和碱来浸泡,经烧煮后,再到河里进行“击簟头”,漂洗干净的“簟头”晒干后就可以“打绵线”了。随笔《三娘娘》对石门一带打绵线的情景描述得十分详尽:

这是一架人制的纺丝机器。在一根三四尺长的手指粗细的木棒上,装一个铜叉头,名曰“绵叉梗”,再用一根约一尺长的筷子粗细的竹棒,上端雕刻极疏的螺旋纹,下端装顺治铜钿(康熙,乾隆铜钿亦可)十余枚,中间套一芦管,名曰“锤子”。纺丝的工具,就是绵叉梗和锤子这两件。应用之法,取不能缫丝的坏茧子或茧子上剥下来的东西,并作绵絮似的一团,顶上绵叉梗上的铜叉头上。左手持绵叉梗,右手扭那绵絮,使成为线。将线头卷在锤子的芦管上,嵌在螺旋纹里。然后右手指用力将竹棒一旋,使锤子一边旋转,一边靠了顺治铜钿的重力而挂下去。上面扭,下面挂,线便长起来。挂到将要碰着地了,右手停止扭线而捉取锤子,将线卷在芦管上。卷了再挂,挂了再卷,锤子上的线球渐渐大起来。大到像上海水果店里的芒果一般了,便可连芦管拔脱,另将新芦管换上,如法再制。这种芒果般的线球,名曰绵线。用绵线织成的绸,名曰绵绸„„(5·370页)

用土丝织成的绸称为“糙丝”,而用绵线织成的绸为“绵绸”。由于打绵线前蚕妇已用土法炼丝去胶,故绵绸穿上去特别舒服。像三娘娘这样的蚕家妇女,农闲时节,闲着没事干,才打打绵线。至于忙上一天,收入甚微,也不计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将丝绵下脚料打成绵线倒是变废为宝的活。

(插图:《三娘娘》)

丰子恺的故乡石门镇是一个繁华的江南市镇。其榨油业在杭嘉湖的市镇中独领风骚。每年春夏之交,即“头蚕罢”的小满,四乡农民收获油菜籽后,便拿到石门镇上的油坊里榨菜油。晚年写的《阿庆》一文,开头就写道:“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

石门镇最热闹的大街是大运河北岸的“寺弄”,自北向南流入运河的后河,西岸也是大街,热闹仅次于“寺弄”。“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丰家便坐落在后河的木场桥西堍。

来石门镇的人,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6·742)

20世纪上半叶,石门镇上的市民主要烧柴。农民自家烧柴有剩余,才挑着柴来卖,一时不知道哪里有买主,于是,阿庆那样的“柴主人”便应运而生。

农民入市,当然还要卖鸡蛋和蔬菜等。随笔《癞六伯》就写了单身汉癞六伯到丰家来推销他的物品:

他每日早上挽了一只篮步行上街,走到木场桥边,先到我家找奶奶,即我母亲。“奶奶,这几个鸡蛋是新鲜的,两支笋今天早上才掘起来,也很新鲜。”我母亲很欢迎他的东西,因为的确都很新鲜。但他不肯讨价,总说“随便给吧”。我母亲为难,叫店里的人代为定价。店里人说多少,癞六伯无不同意。但我母亲总是多给些,不肯欺负这老实人。于是癞六伯道谢

而去。(6·670)

那时,镇上的市民和附近的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很少买鱼和肉来吃,最常买的便是豆腐和豆腐干。故石门镇上的豆腐店有好几家,生意上的竞争也就十分激烈。《四轩柱》中的定四娘娘就是豆腐店里出色的推销员。

与市镇上早市的喧哗相映成趣的是黄昏的冷清。此时,打破小市镇寂静的往往是随笔《午夜高楼》里所写的馄饨担与圆子担的叫卖声。

黄昏一深,这小市镇里的人都睡静了。我躺在高楼中的凉床上所能听到的只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柝,柝,柝”,一种是“的,的,的”。我知道前者是馄饨担,后者是圆子担的号音。(5·544)

随笔《野外理发处》写到了眼下已经绝迹的一种理发人。那种一头热的剃头挑子已经进了民俗博物馆。丰子恺写的剃头司务就挑着这种剃头挑子,穿行于乡镇。有人要剃头,他就把挑子放下来,让理发者坐凳上,围上围布,就用手工的剃头剪“咔嚓、咔嚓”剃头发。那热的一头有一只烧热水的炉子,头发剃短了,便用热水洗头。洗好后就刮胡子修脸,再修剪一下头发,用刷子刷去头发屑,解去围布,大功告成了。如果需要进一步服务,也可以让剃头司务掏耳朵。夏天在树荫下,解去围布,光着膀子让剃头司务挖耳朵,那才叫爽。丰子恺不仅写了随笔,还留下了《野外理发处》和《挖耳朵》两幅漫画。

二、生活习俗

缘缘堂随笔中的浙西生活习俗主要也是从衣食住行中体现的。

浙西人的衣着,丰子恺在《辞缘缘堂》中写道:

石门湾离海边约四五十里,四周是大平原,气候当然是海洋性的。然而因为河道密布如网,水陆的调剂特别均匀,所以寒燠的变化特别缓和。由夏到冬,由冬到夏,渐渐地推移,使人不知不觉。中产以上的人,每人有六套衣服:夏衣、单衣、夹衣、絮袄(木棉的)、小绵袄(薄丝绵)、大绵袄(厚丝绵)。六套衣服逐渐递换,不知不觉之间寒来暑往,循环成岁。(6·121)

浙西的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有钱的浙西人,生活十分讲究,一年要逐渐递换六套衣服便是明证。不过穷人家就没那么讲究了,拆了绵衣,洗一下就成了夹衣,到了夏天就穿单衣。男人们夏天干活时赤膊光脚,只穿一条短裤,膀子晒得乌黑油亮。

浙西是著名的丝绸之府,寻常百姓都穿丝绵衣裤,盖丝绵被。抗战时,身在异乡的丰子恺,在《辞缘缘堂》中表达了对已沦陷故乡热烈的相思。故乡的丝绵也成了他的思乡之物: 倘然遇见桑树和丝绵,那更使我心中涌起乡思来。因为这是我乡一带特有的产物;而在石门湾尤为普遍。除了城市人不劳而获以外,乡村人家,无论贫富,春天都养蚕,称为“看宝宝”。他们的食仰给于田地,衣仰给于宝宝。所以丝绵在我乡是极普通的衣料。古人要五十岁才得衣帛;我们的乡人无论老少都穿丝绵。他方人出重价买了我乡的输出品,请“翻丝绵”的专家特制了,视为狐裘一类的贵重品;我乡则人人会翻,乞丐身上也穿丝绵。“人生衣食真难事”,而我乡人得天独厚,这不可以不感谢,惭愧而且惕励! (6·121-122)

浙西不仅是丝绸之府,而且是鱼米之乡,一年四季,时鲜不断。浙西人对于吃的讲究,缘缘堂随笔中可见一斑。

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记载江南人“饭稻羹鱼”的饮食习俗。大米是浙西人的主食。当年没有机器轧米,浙西人通过牵砻脱去砻糠,便成糙米,然后舂成白米。浙西还有把白米囤制成红米的习俗。红米饭胀性大,松脆不粘,香清爽口。随笔《家》就描述了作者回老家吃红米饭的情景:

当我从别寓回到了本宅的时候,觉得很安心„„老妻忙着烧素菜,故乡的臭豆腐干,故乡的冬菜,故乡的红米饭„„我仿佛从飘摇的舟中登上了陆,如今脚踏实地了。这里是我的最自

由,最永久的本宅,我的归宿之处,我的家。(5·521)

这里还提到了浙西的两样风物,即“臭豆腐干”和“冬菜”。浙西几乎家家都有一个臭囟坛,坛内有臭囟霉菌,能把豆腐干、苋菜梗、千张等发酵成臭囟菜。臭豆腐干、臭苋菜梗、霉千张等,只要撒上些辣椒,在饭锅上清蒸一下,便臭得分外香,鲜美可口。“冬菜”主要是冬天制作的。把雪里蕻、芥菜、萝卜茵等晾成七成干后切碎,再装进坛子里,装进一层,撒上些盐,用木棍摁实。就这么一层层装,装满后坛口盖上笋壳,用泥封上,到初夏时开封来吃,一直要吃到秋天。

穷人家不是一年四季吃白米饭的,能用五谷杂粮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浙西的杂粮主要有蕃薯、南瓜、芋艿等。随笔《肉腿》中写到,浙西农民起早摸黑戽水,却只能吃蚕豆充饥。这里所写的蚕豆,浙西称为“胖蚕豆”,即把干燥的老蚕豆浸胖,煮熟后吃。

丰子恺的父亲爱吃蟹喝酒,丰子恺不爱吃鱼肉荦腥,却禀承了父亲爱喝酒的习性。翻阅缘缘堂随笔,一股浓浓的酒香袭人而来。丰子恺爱喝石门人自己酿的米酒,尤其是“时酒”。随笔《癞六伯》就介绍了这种“时酒”:

时酒,是一种白色的米酒,酒力不大,不过二十度,远非烧酒可比,价钱也很便宜,但颇能醉人。因为做酒的时候,酒缸底上用砒霜画一个“十”字,酒中含有极少量的砒霜。砒霜少量原是无害而有益的,它能养筋活血,使酒力遍达全身,因此这时酒颇能醉人,但也醒得很快,喝过之后一两个钟头,酒便完全醒了。(6·671)

旧时石门人几乎家家要酿米酒。随笔《辞缘缘堂》中写道:“冬天„„廊下晒着一堆芋头,屋角里藏着两瓮新米酒,菜橱里还有自制的臭豆腐干和霉千张。”文中提到的“新米酒”很有可能是丰家自己酿的。一般廊下晒着的并非芋头,而是一种很小的芋艿子,晒干后只要用盐水一煮,便香酥可口。喝温热的米酒,吃“毛煮芋艿”,酒足芋艿饱,是一种极好的享受。浙西谚云:“毛煮芋艿杜酿酒,客人见了勿肯走。”

米酒从初冬吃到暮春,其他季节一般喝黄酒或白酒。丰子恺最后一次喝家乡的米酒应该是1975年4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石门时。丰子恺在给小儿子新牧的信中写道:“我在乡,吃杜酒,是阿七自己做的,比黄酒有味。”黄酒自然是绍兴的最好喝。丰子恺爱喝黄酒,抗战时在重庆,喝不到绍兴黄酒,但仍爱喝当地酿的一种黄酒。

此外,浙西还有各种时鲜水果:春夏之交的“头蚕罢”,吃塘栖枇杷;夏天吃“新市水蜜桃”、“桐乡醉李”、“平湖西瓜”;初秋吃葡萄,深秋吃良乡栗子;冬天在火炉上煨白果„„这在《辞缘缘堂》等随笔中有记载。“桐乡醉李”的“醉”应该写成“欈”。“桐乡欈李”是李子中的极品,具有皮薄、汁多,鲜甜中略酸等优点。

20世纪30年代的浙西乡镇,是一个新旧杂陈的社会。一方面是传统宗法制社会的生活方式还存在,另一方面是从国外传入的现代物质文化已经输入。就拿点火这一小事来说罢,当年火柴,甚至打火机已经进入乡镇人的生活,取代了古老的燧石,但仍与传统的“火钵头”、“煤头纸”共存。随笔《都会之音》写道:

小小的一匣火柴,在乡村里,有时被显得异常精巧。因为那里还有火钵头的存在。烧饭时放些火灰在钵里,种两个柴头在里面,便可一天到晚有火,而不费一文。所以他们不得已时不擦火柴,买了一匣火柴可以用个把月„„都会人„„又造出精巧玲珑的打火灯来,也把它们输送到乡村去。有时打火灯也同火钵头会在一块,看了觉得好笑。(5·454-455)

火钵头是一只径约六、七寸的圆形陶钵,主要用于吃“朝烟”。吃水烟没法直接到火钵头里取火,那就需要“煤头纸”。随笔《吃瓜子》也顺便提到了吹煤头纸:

拿筷子,吹煤头纸,吃瓜子,的确是中国人独得的技术。其纯熟深造,想起了可以使人吃惊„„至于精通吹煤头纸法的人,首推几位一天到晚捧水烟筒的老先生和老太太。他们的“要有火”比上帝还容易,只消向煤头纸上轻轻一吹,火便来了。他们不必出数元乃至数十元的代价去买打火机,只要有一张纸,便可临时在膝上卷起煤头纸来,向铜火炉盖的小孔内一插,拔出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缘缘堂随笔讲的》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 1、缘缘堂随笔读后感(2015-12-23)
  • 2、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寄宿舍生活的回忆读后感(2016-02-29)
  • 3、缘缘堂随笔读后感800字(2016-03-03)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缘缘堂随笔讲的”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缘缘堂随笔讲的"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30173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