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望洋兴叹读后感

望洋兴叹读后感

2016-04-15 11:51:0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望洋兴叹读后感(共4篇)钱先生《中国历史精神》之读后感读《中国历史精神》之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6班仝宗健(学号2015110389)《中国历史精神》的百度百科简介是这样写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治乱更巷,波谲云诡,常令治史者望洋兴叹,有无从下手之憾,而初读史者,亦每苦于重点之难以把握,以故望而却步。钱先生以...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望洋兴叹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望洋兴叹读后感 篇一:《钱先生《中国历史精神》之读后感》

读《中国历史精神》之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6班仝宗健(学号2015110389)

《中国历史精神》的百度百科简介是这样写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治乱更巷,波谲云诡,常令治史者望洋兴叹,有无从下手之憾,而初读史者,亦每苦于重点之难以把握,以故望而却步。钱先生以其渊博之史学涵养、敏锐之剖析能力分别讲述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等七大块内容。”看了这样的介绍,我以为这本书会写得很晦涩,但当我翻开这本书,阅读了几行之后,发现文字相当通俗易懂,钱老通过简单的方式讲述着大道理,灵活穿梭于大俗大雅间,让人敬佩。且撇开那些光环与头衔,单看他少时便熟读中华传统文献典籍,终老时留下1700余万字的讲稿著述,其人的精神力量实不可估量。读完这本书之后,深刻体会到“中国若想前行,必须要有历史精神”的意义。

此书一共有七讲和一些附录,七讲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以及道德精神。钱老从他所处的时代给我们辩证的分析了中国历史的丰富以及中国历史精神的可贵让读者得窥中国历史文化之堂奥,深入了解五千年来历史精神之所在,从而认清当代中国人所背负的历史使命及应当努力的方向。

在经济方面,《中国历史精神》阐述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从古至今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体制的变化往往对应着社会制度的改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历史的作用下中国逐渐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制度。在政治上,中国历史精神走过了古代的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到了今天的一党专政与多党合作制度。文化上,我们必须承认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精神。就在今天儒家文化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儒家文化在道德上给予我们一定的约束。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历史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来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近代不知多少人羡慕西方的文化和社会,也不知有多少人提出过学习西方或者全盘西化的道路,但是这种思想是忘记中国历史精神的行为,是盲目的跟从,是没有底蕴的前进。作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如果不具备中国历史精神就不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不能胜任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神

圣职责。因此历史是我们人生的经验,也是我们人生的事业,是了解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途径。中国若想前行,必须要有历史精神。近代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蜕变为一个现代国家。不得不让我们感叹中国历史精神之大。

《中国历史精神》从感性与理性方面论述了中国历史精神的变迁,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知识。作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大历史观,带给我们的是关于人类历史的思考。我们创造着历史,更要总结历史。这样我们才更加明白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明天。

望洋兴叹读后感 篇二:《庄子秋水读后感》(望洋兴叹读后感)

庄子秋水读后感(一)(望洋兴叹读后感)

《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至于北海„„望洋向若叹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尚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人们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面对人或事,都应该本着谦逊的态度。狂妄自大,骄傲自满,是人性劣根的体现,不宜提倡。

文章开始,河伯骄傲自满的情绪达到了极至。一个“尽”字充分体现了此时的河伯片面的、绝对的、主观的看问题、看这繁复的大千世界!孰不知,此时的河伯只是身处无数江河之一的黄河„„河伯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望洋兴叹读后感)

(望洋兴叹读后感)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无论观察人或物都要用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只站在个人主观的、狭隘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会犯河伯那样的错误。我们更不能骄傲自满。为自己取得点滴成绩而得意忘形。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骄傲的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望洋兴叹读后感)

河伯至北海,面对无垠的大海,在现实面前惭愧自责。这种勇于纠正自己错误,谦虚的态度是可贵的。今天更应提倡。画家齐白石,当看到明代徐渭的画作时,佩服得五体投地,遂刻了一方印章“甘为青藤门下走狗”其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敬仰。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前无古人的一代国画宗师。如果河伯没有改变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更加悲哀的!

宇宙之大,人是渺小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既人类应该如何认识外部事物的认知行为是无限的。这也是庄子《秋水》留给后人的中心课题。我们应该怀着膜拜的心,谦虚的向大自然求教,去探讨发现真理。

我们只有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态度,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虚心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巩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才能建设好真正的和谐社会。

庄子秋水读后感(二)

秋水读后感庄子是道家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章写得出色,善于用寓言来说明一个道理,《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着,我读了《庄子·外篇》中的《秋水》,深有感触。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秋雨应时而来,百川流入黄河,黄河主流加宽,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辨不清对岸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河伯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改变了沾沾自喜的面容,对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话,说的正是我啊。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学问少,还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信,如今我目睹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若不来,那可就危险了,我将贻笑大方啊。”

河伯少见多怪,知识浅薄。后来,看到了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知识浅陋。河伯是仙,都会因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况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无穷,而我们只懂得了很少的知识,知道了极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去了解。世界如此之大,我们却如此渺小。因此,我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因其环境所困,不能因其所受教育束缚。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才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的见识,千万不可以满足于现状。

可是,许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比如说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是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这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么守纪了,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对手--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前前后后,李自成只在北京住了四十二天。短短的时间内,就使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从古至今,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这是真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我们在做成功一件事后,应该记住如何成功的经验,不可以轻视比你差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跟上你,甚至超过你。还要向比你更优秀的人学习,在他们眼中,你的成功只是九牛一毛,所以我们要学无止境。做到了这些,那么你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庄子秋水读后感(三)(望洋兴叹读后感)

《庄子秋水》中,秋水时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东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兴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无遗。

满招损,谦受益。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满招损,骄傲的人是永远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环境里,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主观片面的认识,使河伯过于自负,这是一种见识的浅陋。如果河伯没有改掉自己骄傲的心态,那么他将永远看不到大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将是多么悲哀啊。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不能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要跳出自身主观的狭隘圈子,开阔视野,只有不断地学好专业课程,多看一些有意义的好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于北海,感叹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学习和工作。人生,要经常反省自己,不能囿于自己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应当时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种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舟车之所通,谷食之所生,人处一焉。”相对于宇宙万物,人(望洋兴叹读后感)(望洋兴叹读后感)

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个人所作所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师”的求学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望洋兴叹读后感 篇三:《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06121002 1120101718 侯书航

这个寒假阅读了两本《大国崛起》的书籍,一是俄罗斯的崛起,一是美国的崛起。

当今,俄罗斯和美国都是世界上一流的发达国家,军事力量和科技水平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回顾其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能够成功的步入大国的行列,与他们采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策略有关。好的领导阶层,有好的发展方向,有好的发展本国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策略,国家就会逐渐的强大。

俄国的发展壮大,经过了俄国沙皇的疯狂的领土扩张,彼得大帝的经济改革,叶卡捷琳娜继承了彼得大帝的政策,继续增强国家的实力,为以后的大国崛起创造了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的命运和运作方式,让俄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俄国的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积累,俄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成绩辉煌。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8日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法西斯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的侵略,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德国后,发展成为冷战中的超级大国,侵占了蒙古的唐努乌梁海、中国的黑瞎子岛等土地,并促成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1991年,苏联分裂后经俄罗斯的历届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俄罗斯的经济重新恢复。

美国原来是由一些欧洲的移民组成的村部落组成的,他们隶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却有自己的组织和管理机构。由于英法战争,导致军费的大量增加,英国政府开始向美洲殖民地征收大量的税收,美国移民不满英国的蛮横统治,开始了武装起义,武力赢得了独立,华盛顿称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各方面实例都有所增强。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罗斯福的带领下,美国不仅成功赢得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还赢得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实例均超过欧洲各国。如今的美国仍然占据了独霸世界的大国席位,其综合实力仍然是最强大的。

(望洋兴叹读后感)

《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通过展现大国引领世界文明的辉煌过程,以及世界大国风云激荡的历史画卷,整部揭示了大国崛起之路上在于改革和发展这一基本规律。读了《大国崛起》后,让我在领略了世界经济史和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世界文明成果给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

《大国崛起》中所说的“世界性大国”,并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该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阅读了《大国崛起》之后,我们不难看出该书中对大国的衡量标准:第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第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第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第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第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望洋兴叹读后感)

自15世纪以来,已经崛起了九个足以影响世界的大国,他们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这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 这九个大国崛起之路各自不同,却又千丝万连。自葡萄牙人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他和西班牙一个从非洲,一个从美洲,掠夺积累海量的财富。但西班牙人就像一个赌术不佳的赌徒,(望洋兴叹读后感)(望洋兴叹读后感)

在获得大量赌本后挥霍一空,输给了对家的英国、法国,还有赌场的服务生荷兰。而后英国的工业化革命和法国的大革命思想,为整个世界进入现代铺平了物质和精神之路。德国抓住历史的契机统一并崛起;俄国凭着几位强力领路人的推动走上腾飞之路;日本学以至用,以小博大,将清王朝的膏血变成自己崛起的动力。美国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后发制人,一举成为世界之极。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这九个大国的崛起之路,可以简单概况为四条:工业,科教,殖民,海权。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强于海权;法国、俄国强于工业;德国、日本强于科教;美国兼而有之;而这九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参与殖民,其中又以英国,西班牙为最。时至今日,任何一个国家要崛起,还是必须通过这四条崛起之路。

与这九大国相比,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而只是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大国崛起》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该如何认识中国?该如何看待世界?也许仅仅片段不可能给出完整的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欲立国,必先提升工业;欲兴国,必先重整科教;欲富国,必先开拓殖民;欲强国,必先夺占海权。

提升工业--是指提升中国的整体工业的科学技术含量。对于沉迷于低成本产业的民族资本,应该进行引导,比如不再奖励其出口,迫其提高劳动力薪资。要将世界加工厂这个不光彩的头衔,变成世界总装厂,世界流水线,世界实验室。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立于大国博弈的不败之地。

重整科教--则要从两头下手,从基层继续完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限制低龄劳动力走向社会。高等教育则实施精英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分离,将合并过分的院校拆分。精英教育实施严入严出,避免迷迷糊糊混四年的现象。技工教育实施宽入快出,既可以吸收社会富余劳动力,也可以帮助提升整体工业技术含量。同时必须提升中国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素质,中国现在还没有成功的文化现象,这让很多青年人觉得空虚迷茫。有句名言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人失去崛起动力,国家如何崛起?英国人为了莎士比亚甚至愿意放弃印度,而中国的易中天实在太少了。

开拓殖民--并不是指维多利亚时代的初级殖民,而是用金融、贸易这种看不见的手实施经济殖民。中国在2006年举办的中非论坛和东盟首脑会议就是走这个路子,开拓中国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经济殖民地,因为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领土的占领已经不是未来殖民的主流了,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和经济的占领。这种合作式殖民不仅不会引起原住民的抵制和反感,而且能建立起中国乐于助人的大国形象。这样既可以获得丰富廉价的工业原材料,又可以为中国的商品找到更多的市场,还可扩大中国的外交空间,实在一举多得。

夺占海权--为什么说夺占?因为中国目前实在没有像样的海权,且不说第一和第二岛链的海上包围,连自家海域里的石油开采也得和别人商量。在历史上九个崛起的大国中,就有七个曾经是海权大国,足见海权对于国家崛起之重要。海权不仅包括海军,还包括海军航空兵,海上作业能力,岛屿所有权,海洋测量,海底勘测等一系列科目。在未来的战争中,拥有海

权的国家才能进可攻、退可守,而没有海权,则只能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望洋兴叹!

大国之所以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在不同时期,那些能够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大国崛起》让我们了解了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然而,除了讨论国家,讨论崛起之外,我也会想到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就是说,一个世界国家的崛起和它的国民的幸福程度是成正比的么?答案显然不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级的大国时,它的国民并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可能它内心存在强国的自豪,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着眼于实事。

当一个国家并不是世界级大国的时候,也许也并不追求世界大国的时候,它的国民也许是最为幸福的。英格兰莱斯特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根据178个国家的数据和100项研究成果,撰写了一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报告说,丹麦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强的国家,排在丹麦之后的是瑞士、奥地利和冰岛。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幸福指数排在其后面。报告还说,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医疗卫生条件、财富和受教育程度。在目前的中国,毫无疑问,大家都在为中国的崛起而欢呼,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自豪,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加强大,更加富有。但是,我们看到,中国在富强的道路上,并不是完全按照国民的幸福来衡量财富的,而是仅仅以GDP的增速来衡量的,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也导致了国民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与此同时,腐败、寻租、制度性的偏颇、收入差距的扩大等等都在使国民的幸福指数在下降。如房价一事,几乎让所有中低收入者为之哀叹,而因为收入差距扩大而不断出现的仇富现象,并由此衍生出来的更多的社会问题,更让国民难以体会到幸福。

读过《大国崛起》,我们看到了大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大小,国家GDP的多少,还要看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要看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国家文化。大国中,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文化,荷兰的商业文化,英国的殖民文化,美国的自由主义和独立精神,还有俄罗斯民族坚忍不拔和高度集权的混合体。身为中国人,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引以为自豪的文化氛围是什么。当前,我只有一个心愿,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让自己的亲人都有一个好的归宿。为了这个目标,我不懈努力,争取学习最精湛的技艺,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更希望,能跨入领导阶层,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望洋兴叹读后感 篇四:《望洋兴叹读后感》

读了<望洋兴叹>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就让我一一给你讲解吧。

河伯是黄河的河神。有一天,河伯看到千百条江河水都注入黄河,十分欣喜,兴奋说:“我是天下最大的河神,全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这里了,世上没有什么能和我比?”后来,有人告诉他,黄河入口的北海的河更大,比黄河的和更壮美,于是河伯亲自去看了。望洋兴叹读后感

到了北海那里,河伯眼前一亮,北海汪洋,无边无际。北海若正笑容满面的欢迎他的到来,河伯对他说:“只知道自己有一点优势,从这篇文章中,我得到的道理是:做事,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张扬,最后会感到无奈。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望洋兴叹读后感(二)

下午,我拿起<成语故事>,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有一篇小故事令我颇有感触。这篇故事叫做:<望洋兴叹>。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都叫他“河伯”。望洋兴叹读后感。有一天,河伯看着滚滚的浪涛,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再也没有一条河流能与它相比了,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呀!”。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叫大呢!”。河伯不信,固执地说:“它再大,能有一条黄河大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一百条黄河也填不满它!”

秋天到了,黄河水变得更加宽阔了,河伯非常得意,在得意之余,想起有人跟他提过的北海,便决定去那里看看。河伯到了那里,()只见北海无边无际、汪洋一片,他呆呆地看了好一会儿,不禁感叹道:“今天,要不是我亲眼看到这浩瀚的北海,我还以为黄河是最大的呢!”

读了这篇故事,我深受启发。俗话说得好:“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自己天下无双,无人能比”。说的正是故事中的河伯。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像河伯那样的人,他们只要学到一点知识或技能,便开始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认为谁都比不上自己,结果只能被一些有见识的人笑话。我们千万不要学习河伯那种人,不要妄自尊大,高高在上。要时刻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这句话牢记在心,做一位满腹经纶而又谦虚的人。

相关热词搜索:望洋兴叹的意思 望洋兴叹的故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望洋兴叹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望洋兴叹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35799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