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2016-06-14 12:17:0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共4篇)读《隐姓埋名三十年》有感读《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完《隐姓埋名三十年》,我真为王承书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感到佩服,又为她不能看望自己的孩子感到伤心。王承书是一个海归,曾留学在美国,她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研制原子弹她还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王承书坚定的毅力使我非常佩服。她能隐姓埋名三十...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隐姓埋名三十年》有感》
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第一篇

读《隐姓埋名三十年》

读完《隐姓埋名三十年》,我真为王承书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感到佩服,

又为她不能看望自己的孩子感到伤心。

王承书是一个海归,曾留学在美国,她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研制原子弹

她还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王承书坚定的毅力使我非常佩服。她能隐姓埋名三十年

换成是我可能一个小时都不到,我就会坐立不安,因为我没有毅力。

我的爸爸总说我没毅力,我真希望能有王承书那样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因为

爸爸想让我考上一个好学校每天晚上和早上都让我背英语单词。每次爸爸有事或早上去上班

要出们上班时,还特别嘱咐我要读单词。可是,爸爸刚一走我就把电视给打开了,我边看电

边想:爸爸说的对我可能真的没毅力,最后我决定要把我丢失的毅力给找回来。

我和王承书相比的情况下,我明白了王承书的毅力不是像我一样空想的而是用实际行动

得来的。人如果没有毅力做什么事都只有做到一半就不做了。没有毅力的人也不会知道成功

或胜利的感觉。

最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毅力是人本来的能力,如果你抛弃了它,它也会抛弃你。

《隐姓埋名三十年评课稿》
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第二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隐姓埋名三十年》评课稿

孟运萍

前些天听了刘丽丽老师讲授的《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精读课文,我很受启发。 这篇文章以在祖国核武器研制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的科学家为题材,介绍了在我国原子弹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不图名利,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怀。 虽然课文篇幅较长,但是她能 在教学中扣主线、弃枝叶,确定教学的重点,并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让学生朗读理解王成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 品读课文时,她借助反复的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浏览、默读、品读、分角色读、自由读等,围绕“王承书为什么隐姓埋名,她是如何隐姓埋名的?”这一问题将读、思、悟、说很好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循序渐进地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课堂上她引导学生采用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方法,达到情感的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老师干脆利落的教学语言,巧妙清晰的教学思路,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时刻充满激情的课堂,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很受老师们好评。今后我们应该学习刘老师讲课中的亮点,不断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创设更完美、高效的课堂!

《隐姓埋名三十年 第二课时修改稿》
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第三篇

《隐姓埋名三十年》第二课时

袁伟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在《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课文中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名字叫——(王承书)。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写她的名字。(板书:王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

二、讲授新课

出示导学提示:王承书为什么隐姓埋名?她隐姓埋名意味着什么?她隐姓埋名又是怎样工作的?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自由阅读课文,读读画画,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一)埋名

1.王承书为什么隐姓埋名?

(1)指名回答,读第一自然段。

(2)谁来说说对原子弹、核武器的了解。

过渡:是的,中国研制核武器是为了增强国力,不是为了使用它。王承书接受了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隐姓埋名,将意味着什么呢?

2.王承书隐姓埋名意味着什么?

(1)生回答,出示句子。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王承书隐姓埋名作出的牺牲:同学们,如果你的名字出现在学习标兵的光荣榜上,所有人都知道了,你的心情会怎样?或者说你的作文发表了,你的同学、亲人都知道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当我们取得成绩,希望所有人都知道,是吧?而年近五十的王承书已是闻名于世的科学家,在科学领域上已取得不错的成绩,此时,要她放弃一切容易吗?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需要作出多大的牺牲啊!可王承书是怎么回答的?

(3)她是怎样说出这三个字的?(不假思索)

①“不假思索“什么意思?”不假思索“可以换成哪一个词?(坚定、果断、毫不犹豫、斩钉截铁)【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②从此,她要放弃自己为之奋斗,并取得成绩的专业,但她依然坚定地说:(生接)“我愿意!”

从此,所有的先进,所有的荣誉,所有的名和利,她都要放弃,但她依然果断地说:(生接)“我愿意!”

从此,她无论做出多大贡献,都不再像其他人那样站在领奖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但她依然毫不犹豫地说:(生接)“我愿意!”

从此,她无论做出多大的贡献,她的名字也无人知晓,但她依然不假思索地说:(生接)“我愿意!”

过渡: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多么坚定的决心啊!王承书做到隐姓埋名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5)生找到12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

①从哪些词语看出王承书做到隐姓埋名?(消失了、再也没有发表、也不署名) ②师引导:两个“从此„„”及“再也没有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中,她也不署名”,看出她言必行,

行必果,诚而有信,决不食言。那名同学愿意读一读,读出它的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③师:就这样,王承书信守了承诺——隐姓埋名,完完全全淡出了我们所有人的视线。(完全擦去王承书的名字)

过渡:王承书信守了承诺,隐姓埋名地研制原子弹,她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3.王承书隐姓埋名后是怎样工作的?

(1)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虽然王承书从没有接触过提炼浓缩铀技术研究领域,但她决心凭着自己坚实的物理学术功底,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攻克这个难关。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的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得的有用的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

①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引导学生体会:面对困难,她以极大的热情知难而上,为了取得数据,王承书带领大家克服困难,艰苦奋斗。通过不分昼夜表达出做事不停歇,从早到晚都在干。一下一下敲打着键盘干了一年多,仅有用的数据装满了三个抽屉,看出大家没日没夜地勤奋工作。)

展开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来,请男同学读出她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以及科学家们的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2)同学们,知道提炼浓缩铀的实验室是怎样的吗?(全封闭的)为什么?(因为铀是放射性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除了研究人员,其他人是不可以进入实验室的。)在一个全封闭的,不能与外人接触的环境了工作,工作该多枯燥无味啊!同学们,研制核武器的基地在哪?(大西北的戈壁滩上)

①戈壁滩是怎样的?(生说,看图片)请你们想象一下,王承书在怎样的环境中怎样地工作的,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的空白处。

生写,师巡看。生汇报。

过渡:瘦弱的王承书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工作着,或许她还能忍受环境的恶劣,但亲情是难于割舍的,王承书即使因工作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亲人团聚,看看正在读小学的儿子。作为一个母亲,王承书多想去看看自己的儿子,多想抱抱自己的孩子,多想亲亲自己的孩子,可这样的机会很少很少,从哪个词能看出来?(几乎),王承书为了工作只能忍痛,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工作多么辛苦,无论思念多么强烈,王承书还是选择隐姓埋名,她为了什么?(为了研制原子弹)为谁而研制?(为了共和国)

②为了国家,没有时间顾小家。女生,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4.同学们,王承书的付出没有白费,她的努力和汗水换来了可喜的成绩。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浸满王承书心血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1)作为中国人,看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你的心情怎样?

是啊!,看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百多年的中国,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我们怎能不激动呢?中华大地也(沸腾起来),中华人民都(欢欣鼓舞)。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激动读一读第16段。

作为不折不扣的功臣王承书此时却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能上台领奖,报刊的喜讯也没提到她的名字,这时她是怎么做的?(还是心甘情愿继续选择隐姓埋名,继续为祖国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

隐姓埋名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是一个什么概念?举个例子:三十年就是你们从出生到三十岁,这一阶段,你们历经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工作。这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啊!但王承书还是心甘情愿地选择——隐姓埋名。【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二)正名

为了核武器事业,为了新中国国力增强,隐姓埋名三十年的王承书,她的名字是响亮的,是(熠熠生辉的)。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师生一起书写王承书的名字。

三、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像王承书这样隐姓埋名的科学家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以科学家为榜样,努力学习,成为建设祖国的接班人,那我们的祖国将更加强大。让我们努力吧!

四、作业

1.我们怎样看待王承书隐姓埋名工作取得的成绩?查找“核武器”的资料,了解它的更多用处。

2.读读像王承书那样隐姓埋名的科学家的故事。

《邓稼先读后感500字》
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第四篇

我们的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邓稼先>这一课。原来我只知道邓稼先是我国的两弹元勋,老师讲了这一课之后,我对他了解的更多了,而且我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华人民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屈辱史,但是邓稼先改变了这种局面。邓稼先读后感500字。邓稼先是安徽省怀宁县人。在物理学上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工作。邓稼先从1958年开始隐姓埋名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他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才是中华人民值得兴奋的时刻。

邓稼先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他从不骄傲,从不公布自己的伟大事迹,直至他死后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才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邓稼先读后感500字。可以说他与世界上一切和他从事一样工作的人都不一样,到他临死前还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邓稼先是祖国的自豪,他才是真正的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邓稼先读后感500字(二)

他在接到要做出?大炮仗?的时侯,便知道要制造原子弹,苏联答应给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但是对方却撕毁了协议,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了,现在邓稼先只好一边读书,一边授课。他非常刻苦,有时他备课备到四点多,在办公室里睡两三个小时,天亮了继续工作。在那些日子里,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一天到晚晕乎乎的,走在路上还想着原子弹,有一次竟连人带车掉到沟里。

经过了一番努力,终于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由于当时还没有大型电子计算机,所以只要有一小点错误就要用手摇计算机摇上九次,以便计算出正确的答案。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伴随着一声巨响,戈壁滩上腾空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人们宣告:中国人被欺凌的时代结束了!之后,邓稼先等人又取得了氢弹试爆成功。

我想,这一定是邓稼先和其他工作人员刻苦研究和团结奋斗的成果。邓稼先那为了祖国富强而呕心沥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虽然不能像邓稼先那样做出伟大的事来,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长大了之后也为祖国做出有贡献的事来。

坐在书桌前,静静地聆听着来自窗外的声音,这种声音,有些悲惨,但在悲惨之中,有夹杂着一些壮烈。它把我的思绪带进了那篇课文??<邓稼先>,让我不由自主的拿起书,再次浏览??


邓稼先读后感500字(三)

文/刘玉琳

邓稼先祖先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术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16岁的邓稼先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道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的研究中,邓稼先开展了炮轰原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的研制和组织工作。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治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被评为?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和郑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巨著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便在担任院长重任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为了祖国的强盛,邓稼先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

相关热词搜索:隐姓埋名三十年课件 隐姓埋名三十年ppt
  • 1、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2016-06-14)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隐姓埋名三十年读后感二百字到三百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46309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