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袁世当国读后感

袁世当国读后感

2016-06-14 13:06:2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袁世当国读后感(共3篇)《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在晚清几十年的政治生活当中,他真正谋取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巅峰地位。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启了一个时代。历史曾经以他为分界线。这个人物,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人们对他的恶毒诅咒和赞颂之词一样多。尽管每一见识过他手段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领袖才...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袁世当国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
袁世当国读后感 第一篇

《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

“在晚清几十年的政治生活当中,他真正谋取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巅峰地位。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启了一个时代。历史曾经以他为分界线。这个人物,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人们对他的恶毒诅咒和赞颂之词一样多。尽管每一见识过他手段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领袖才能和超凡魅力,但是作为政客的他,实在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对这样一位以建立不世事功而自诩的人物,后世史家却一味的以道德判词来痛贬。对他的事功好像不屑一顾,对他的败笔却是一书再书。说他是一个阴谋家,是一个伪君子。是不折不扣的窃国大贼。先窃清朝代以民国,后窃民国代以洪宪王朝。没错,我们说的这个人就是袁世凯。多少年来我们对他实在谈不上有多少了解,我们已经习惯了袁世凯那种僵硬的漫画式的脸谱,而事实上,那或许包含了我们大量的傲慢与偏见。” 以上是凤凰大视野视频《袁氏当国》的开场白。为什么要引用这个开场白来作为这一读书报告的开头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次读的书是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在看书的同时,看了一下视频,这样有利于理解;一个是这段开场白很能体现《袁氏当国》的观点。在书中,唐德刚先生对袁之评价是中肯的、客观的。

在没有读《袁氏当国》之前,对袁之认识仅限于高中历史书以、部分评书网站以及电影对其“贬甚于褒”的评价。而读过此书,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该带有傲慢与偏见,而应以冷静、客观、中肯的态度对待。正如开头一段所说“我们已经习惯了袁世凯那种僵硬的漫画式的脸谱,而事实上,那或许包含了我们大量的傲慢与偏见”,包括史学家,文学家在内的学者,往往喜欢究人之短,而忘其之长。哪怕两面看待,也会有偏倚倾向。

《袁氏当国》既然以袁为中心,就少不了对袁几个重要事件的描述。“杀宋教仁”,“签订二十一条”,“复辟帝制”。书中,围绕这三个主要事件,唐德刚先生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画面,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 看待这几件事,从而可以得到更客观的评价。

唐先生在书中认为袁并没有杀害宋的必要。这个观点也正好符合现在人们所知的观点,因为没有历史真实证据来证明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因为袁“签订二十一条”,我们就认为袁是卖国贼。其实不能这么看待的,这种看法有些偏颇。原来的二十一条确实是很耻辱的,确实会让中国的情况更加悲剧,确实让中国时刻可能被日本吞掉。袁身为当权者,当然知道此条约的危害。面对日本“不签就打”的逼迫威胁,袁氏政府与日本交涉谈判,最终将“签订二十一条”对中国的损害程度降到了最低,才无奈签订。在这里,我们能说袁还是卖国贼么?

该书在最后三章着重讲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从开始的酝酿,到后来的推行,再到最后的覆灭这一过程。尽管当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中,袁复辟帝制却不会因此而停滞。袁党借助古德诺教授的论文,对其论文改动,以作为支持袁称帝的“理论基础”。更可怕之处在于,袁党忽略了古教授在分析袁称帝必须满足的条件。 袁称帝以来,反其称帝的声音不断。段祺瑞、冯国璋为首等实力派的反对;梁启超更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来反对;就连其二儿子袁克文,都写诗暗讽其父(诗为:乍着微棉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西落骄阳黯九城。驹隙存身争一瞬,蛩声警夜欲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世凯人生最大的败笔就在于称帝。众所周知,帝制已经不适宜当时的历史潮流趋势。但袁却反其道而行之。也正是这一点,最终袁帝梦覆灭。但是袁称帝就完全是自己的原因吗?不,不是的。书中可以看出,外人的推波助澜、阿谀奉承也难咎其责。所以,袁称帝有错,但也不能一概说完全是他错。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袁世凯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他不是以往人们口中的伪君子、阴谋家,更不是窃国大盗。反而袁世凯对国家的贡献还是蛮大的。在武昌起义后,袁为避免革命党与清廷内战付出了很多努力。从而减少了对国家、人民的破坏。再有,袁氏当国期间,致力于各种改革(且不论改革成功与否),为国家建设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读《袁氏当国》的启示: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切不可以“成王败寇”定论。书中唐先生以一系列的历史文件原文为依据,根据一些历史见证者的回忆及一些可信度较高的史料,为我们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正是这这些,才能让我们更加客观,更加中肯的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功与过。总的来说,评价切记勿瞎编乱造,人云亦云。

《袁氏当国读后感》
袁世当国读后感 第二篇

袁氏当国读后感

篇一:袁氏当国>读后感

前几天,读完了唐德刚的《袁氏当国》,有很多感想和启发,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但因为工作太忙,心不静,也就迟迟没有动笔。

最近几天,突然又想写点东西,就先把过去要写没写完的东西整理了一下,这就有了前两篇关于与儿子讨论爱情、友谊和宇宙的文章。本来,还准备写一篇和儿子讨论音乐的文章,但怕关于《袁氏当国》的文章迟迟不写,那些灵感就会随岁月而消失。毕竟,音乐的话题什么时候都可以谈。另外,最近又陆续读完了一些书,如果这个不写,后边的也将被积压,所以,决定还是先写《袁氏当国》的读后感。反思一下,其实,还是自己的惰性问题,因为只要想写,总还是有一些时间的。 我之所以读《袁氏当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作者是唐德刚先生。唐先生是着名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尤其以写名人传记和口述而着称,我最开始读的是他写的《张学良口述》,非常喜欢,随后,又读他的《胡适口述》、《胡适杂忆》、《李宗仁回忆录》、《梅兰芳》等,就越来越喜欢他的风格和独到的视野。前段时间,去厦门学习,中间在北京机场转机,等候飞机的时候,在机场书店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一看作者,就决定买下,一路上,读了几段,回家后,虽然工作一直很忙,但还是利用晚上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不是很厚,但分量很重的好书。

下面,就说说读本书的几点心得。【袁世当国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进一步证明了我以前的一个判断,辛亥革命其实融合了日本政府的一个阴谋。日本人为了分裂中国,成立了黑龙会,目的是让满洲和蒙古从中国独立出来,使其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孙中山虽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想把中国从封建王朝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他实际是日本政府重点利用的对象。孙对日本也抱有一定幻想,他在日本就住在黑龙会领导人的家里。在日本的影响下,孙中山辛亥革命时的主张,虽然是推翻满洲政权,但他心目中的中国,实际是原来明朝的汉人疆土,不包括满洲、蒙古,甚至新疆、西藏,这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最初本意。孙中山曾以此为条件向日本争取资金和军事方面的援助和支持。所以,如果最后孙中山未能与袁世凯结盟,那孙中山在日本人支持下建立的中国将不包括满洲和蒙古,甚至不包括新疆和西藏。那时,满洲和内蒙古可能就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外蒙古和新疆可能就成为苏联的殖民地,西藏可能就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客观的看待那段历史,我们不该过高神化那批革命党人,孙中山的伟大形象实际是后来的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共同塑造的。

其次,辛亥革命所以能成功,袁世凯的功劳也不可磨灭。原来以为,辛亥革命能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主要是靠国民党人的力量,后来才知道,辛亥革命所以没有马上被剿灭,其实是袁世凯的故意纵容。袁世凯是李鸿章之后中国最有实力的政治人物,光绪和慈喜死后,小皇帝上台,摄政王怀恨袁世凯当年出卖光绪,担心袁世凯成为第二个曹操,就迅速革了袁世凯的职,袁世凯也开始了隐退后的晚年垂钓生活,并写了《自题渔舟写真二首》,其中的一首是:“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袁世凯将自己和商朝的伊尹相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实际上,袁世凯在军队中的影响

力也确实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当辛亥革命一爆发,国内部分地区也出现叛乱,朝中则无人能出来退敌,清政府只好再把袁世凯请出来,袁世凯心里明白,如果不是革命党,他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所以,对革命党的势力,他是不急于去消灭的,相反,他还要利用这个机会实现自己更大的理想,开始,他并未坚定废除满清政权的决心,但在同盟会派来人员与他说和之后,他才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在汪精卫的劝说下,孙中山也主动向他承诺,只要他能劝清帝退位,大总统的位置马上就让给他。因为那么时候的国民党势力,也确实太单薄。从二次革命的迅速瓦解,就能看出国民党的实力是多么脆弱。因此,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离不开袁世凯前期的纵容和后来的逼宫。

第三,中国的政治格局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好基础。民国开始的时候,国民党选择的是类似美国的总统制度,那是一个总统掌握实权的体制。后来,因为要将总统位置让给袁世凯,于是,宋教仁等就匆忙修改法律,变成了类似法国的内阁制度,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这个总统的权利,增强国民党在>中国政治中的影响力。后来证明,这种改变趋势给袁世凯的执政带来许多麻烦,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坚定了后来袁世凯干脆放弃这套制度,选择恢复独裁,甚至最终走向了极端——帝制。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统治历史的国家,在老百姓的骨子里,还是原来的统治思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皇帝没了,总统又是个没实权的主子,政治大乱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袁世凯开始的时候,威望也非常高,但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人出来搞国会选举,拉去了大部分选票,直接威胁到袁世凯的地位,袁就开始准备对付国民党,他采取的方式无非是拉拢和打压。袁就派人去拉拢宋教仁,准备委以重任,后来,袁的手下当时的总理可能是出于对袁的爱护,也可能是出于对自己地位的危机感,在宋教仁准备北上见袁世凯的时候,派人暗杀,从此,暗杀就成了中国政治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

【袁世当国读后感】

宋教仁被杀,造成国民党二次革命,袁世凯也干脆驱逐国民党,实行自己的独裁统治。为了奠定自己的执政基础,袁还特意从美国请来当时世界最着名的法学专家古德诺,研究中国的政治制度。古德诺经过综合考察,了解到中国的实际,得出自己的观点:中国这样一个长期集权统治的国家,不适合民主政治,更适合寡头政治,而寡头政治中,世袭的寡头要比非世袭的寡头更稳定。客观说,古德诺的这个判断基本是正确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已经走向了共和,那是不是还要走回去呢?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知识界,还是普通百姓,对共和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尤其是掌握中国未来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有着知识背景的政治家们,多数都将共和当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个时候,如果放弃共和,哪怕是放弃这个假的共和,走回那个大家都非常痛恨的帝制(很多人把近代中国的落后原因都归结在这种制度上),大多数人是很难完全接受的,但袁世凯最后还是被左右一些人忽悠了,错误地选择了向回走。国外势力正好趁机消弱中国,内部反对势力也蠢蠢欲动,最后,包括他自己的班底北洋军阀内部也出现了分裂。那些本来有机会接总统的人,怎么可能同意放弃这个机会呢?结果,袁世凯的皇帝梦没做几天,就以悲剧收场了。

后来的中国领导人,几乎都吸取了袁世凯的教训。老蒋再独裁,也不恢复帝制,即使到台湾让儿子接总统,也没有改变共和的外衣。蒋经国不搞世袭,人格魅力和历史使命值得佩服,但台湾迅速混乱,群龙无首,至今还在动荡。后来中国大陆的领导人,也是这样,几乎都选择了“宁可换酒,绝不换瓶”的方式。朝鲜最近搞了个三代世袭,可能也是出于蒋家的经验教训。如果从稳定角度讲,实行三代世袭,外界压力虽然很大,名声也不好,但不一定不是一个理性选择。对于亚洲这些长期寡头统治的国家来说,只

要上层不乱折腾,经济正常发展,保证社会精英被选拔到主要领导岗位上来,那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制度。

篇幅所限,关于袁世凯背后推动“五四运动”、梁启超和蔡锷策划“起兵讨袁”背后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最后只想说,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历史,总能给人许多的启迪和感悟。

篇二:袁氏当国读后感

刚跟老姐说,我发现我写东西真是越来越快了,今天先是做了一个方案,然后写一篇贴一篇,虽然都很垃圾,但是赫胥黎还是哪个说,速度,可以弥补任何缺点,我又圆满了。

因为阿寐,才开始对民国感兴趣的,越看越觉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居然这么多牛B人物。民国史,太敏感,因为很多人还健在,因为很多影响还在,说不得,不好说,不敢说,没法说。但是正因为他离我们太近,所以看起来,才有意思,觉得历史不是书上的符号,而是刚刚发生过的生活。

《袁氏当国》是小小的一本,正适合在上下班路上的地铁里面看。刚开始翻的时候,知游说,你要是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最好不要以看唐德刚的书为开始,他的书,偏见太多,且很多都是孤史,很多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在说,也不知道真假。我不以为意,然后看到书的开始说,从***年开始的夏朝,我就傻眼了,夏商周的断代是多么宏伟的历史课题,您就直接标年份了。

所以,打算看这本书的GGMM们还是留点心眼,在后面这样的地方很多,不过唐先生是大家,我就不乱说了,估计麻烦又要出来揪我辫子了。

这本书写的是从1911年民国建立到1935年袁世凯升天期间的历史,围绕袁的生平,叙述了在中国这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这段是《袁氏当国》的内容简介,摘自当当,我就不献丑了。

上自孙文缔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骋护国运动兴起,寥寥数年,此乃袁世凯当国之年,国可谓不兴,民可谓不幸。袁世凯如何在晚清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政府之间养敌自重以觊觎总统宝座,宋教仁刺杀案的历史谜团到底暗示了什么背景,孙中山的个性对他改造国民党以谋求革命有何影响,袁氏当国时期的内政外交如何复杂多变,筹安会 “ 六君子 ” 与袁氏政府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不该遗忘的古德诺教授的政治理念是什

么 „„ 唐 先生凭借其一贯的学者气节,不依风附草,不人云亦云,坚持论从史出,坚持言必有据。

书的内容大家自己去看,我就不多说了,还得再看一遍,好多地方不记得。

我的感觉就是,唐表现出了对孙极明显的好感以及对袁不清不楚的暧昧,至于筹安会等小丑,他是深恶痛绝,我很不忿,其他不说,杨度,是我们湖南人里面拿得出手的人物,凭什么受他唐德刚这种气,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谁知道真正的路该怎么走?您

推崇的孙中山不也建了啥中华革命党吗?

对于宋教仁,却有了很具体的认识,若说孙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宋却是一个有着卓绝能力的实干家,国民党的党务和政务都是在他手上慢慢梳理,当年轻拢慢捻,就把国民党打造成了国会第一大党,这个,不是只有理想才能做到的。所以,袁不怕孙中山,不怕黄兴,利用传统的政治手段就可以解决,但是他怕宋教仁,所以只能选择暗杀。【袁世当国读后感】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唐先生对第一任临时国民政府内阁成员的分析,流畅、巧妙,那个成员表分析清楚,当时的政治生活基本可以了解一个大概。每一届政府,一定是各种力量互相博弈和权衡的结果,国民党在第一任临时政府里,有权无名,后来慢慢败落,让人唏嘘。

还有,唐先生有个地方要不得,谁跟你吃过饭你就说谁好,哪里能这样?

篇三:袁氏当国读后感

刚刚读过《袁氏当国》一书,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写啊。说实话,我爱读历史,但是不爱读连本大套的历史,更不爱读现代所谓历史学家或者研究者编写的历史书籍,不为别的,只是感觉匠气太浓,书象是为写而写的,这样读来就没什么意思了。最近一个时期,所谓的另类历史写作开始出现,用不那么严肃、不那么匠气的手法来写历史,虽然精品不多,但总是多了一种厕上读书的选项,聊胜于无吧。在这些作家或者学者里,一直比较关注几个人:如吴思、如谭伯牛等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唐德刚。

这些学者、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通俗的语言来还原历史,让人从文字中窥到历史的原貌或者说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的原貌。和那些机械、冰冷、教条的文字与观点相比,这些人从来都不会给出你一个肯定的观点和答案,结论是由你自己得出的。

最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对这种类型的历史书籍感兴趣?大概是对过去所学、所接触到的知识和教育的颠覆吧,随着年龄的增长、了解到的事实、史料也比原来多了许多,才发现过去自己所受教育是多么狭隘和片面,原来历史是这个样子的,史书是可以这样写、这样读的。想想觉得颇好笑,上学的时候学历史、学哲学,要求人们用科学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可我们过去所学者,无一不违反此要求、原理,更有甚者,因为所谓阶级分析的观点要求,连最基本的史实都敢弃之如敝履,甚至连帝王时代的史官都不如,好歹人家还有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精神。就冲这一条,我们有什么脸面去抗议日本人篡改教科书、毒害下一代?

史观、史论也许是有阶级性的,但是史实没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袁氏当国读后感
袁世当国读后感 第三篇

《袁氏当国》——历史何以论英雄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1908年,在河南安阳一个名叫洹上小村子里,一个每日垂钓的中年人写下这首《自题渔舟写真》。看似闲散的他尽管没有了官职和兵权,目光却从未离开远在京师的紫禁城。谁会想到,不过几年后,他不仅站在了中国权利的巅峰,更是坐到了紫禁城那把金碧辉煌的龙椅上。

他是袁世凯,他是所谓使戊戌变法毁于一旦的袁世凯,是所谓窃取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是卖国贼,是野心家,是反动军阀,是妄图恢复帝制使百姓重新回到封建社会的苦难生活的袁世凯,是向日本卑躬屈膝割地让权丧权辱国的袁世凯„„

这大概就是我们从历史书上了解到的袁世凯吧,仿佛那个时代的黑暗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一样。那么《袁氏当国》的主人公——袁世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袁世凯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时刻,正值中国在封建制度的桎梏下将要走完其漫长的黑暗路程的年代,也正是给中华民族带来创巨痛深的甲午战争的前后。战前,他是李鸿章淮系军阀集团的一名初露头角的走卒。战后,趁淮系军阀衰落的时机,他在天津站创练了一支新式陆军,并以此为资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国际国内世人的注视下,爬上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显赫职位。他敏锐地觉察到,王朝衰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如不谋求新的对策,很难再继续维持其统治。因此,从1901至1908年,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理论纲领为指导,以那支新式北洋新军为核心,通过办“新政”,组织起一个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为日后他在中国政坛的发展积攒了雄厚的政治资本。袁世凯为李鸿章一手提拔起来的清末政坛新秀,李对袁可谓有知遇之恩。因此这个新兴的集团可谓是李鸿章淮系军阀集团的延续和发展,是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结果。袁世凯正是依靠这个集团的势力,不遗余力地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王朝,打压抑制着正在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然而,当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风暴来临的前夕,他在与世袭的满族亲贵集团的战争中遭到了惨败,灰溜溜地退出了政治舞台。

摄政王载沣,溥仪的父亲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怀疑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的官职,袁世凯被迫隐居。然而当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军于一夜之间攻占并控制了武昌城,继而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都督。革命形势如雨后春笋,清廷大为震动。清朝统治者遂派大军前往镇压,却发现此时能求助的大军,只有被袁世凯实际控制的北洋六镇新军。清廷忙忙任命其为湖广总督,节制湖北境内军队及长江流域水师,令其前往剿灭黎元洪的革命军。谁知袁世凯竟然不情愿,竟声称“足疾未愈”不接受清廷任命,无奈之下,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袁世凯才算心满意足,将清廷的军政大权捏在了自己一个人手里。

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大臣后深知对革命军不能就此顺势剿灭,否则将会面临兔死狗烹的危险。当冯国璋攻下汉口等重镇后袁世凯命其暂停进攻,保存实力。开始与南方革命军进行议和。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制革命军,向清廷展现出非袁某人而无以灭乱党者之现象;一方面私下与南方革命党谈判。这一举措既赢得了革命党对其的好感和赞赏,同时保存了实力,为日后其攫取革命成果保留了力量,另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清廷对其的依赖和顺从。真可谓是一石三鸟也。【袁世当国读后感】

袁世凯利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对清皇室进行威逼利诱,迫使宣统皇帝退位,隆裕太后为了保全其高额的优抚费用,同意了退位要求;同时袁世凯又以答应帮助革命党使清帝退位为条件,成功地攫取了革命果实,就任为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但是,事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势如破竹的革命形势下,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皇权统治虽然结束了,但是那时真是民智未启,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何为共和民主,何为专制帝制。袁世凯得到的只是

一个政治混乱,经济颓废,军事疲软的烂摊子,这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没接受过西方政党政治教育且对民主共和基本一无所知的封建旧官僚而言,真的是勉为其难了,也难怪他后来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但是他当权后确实犯了错,也背了不少黑锅。他所犯的第一个为世人所唾骂的错误就是间接的参与了“刺杀宋教仁”案,说是间接参与而不是像民众所认为的幕后主使,杀人凶手是因为袁世凯原是想请宋教仁北上来与其共议国家大事,借机拉拢宋教仁进入袁氏集团,如若宋不从,“不能为我所用,必杀之”,到时候再伺机杀了宋教仁也不迟。但谁承想皇上不急太监急,为了给主子分忧,更多的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那顶乌纱帽,赵秉钧遂迫不及待的雇佣了杀手在上海刺杀了准备北上的宋教仁。宋一死,舆论纷纷谴责袁世凯,他也只能竭尽力量减轻“宋案”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调兵遣将应对革命党武装进攻,一面惩治罪魁祸首,给革命党和世人一个交代。只是当时的孙中山和黄兴等人都缺乏法制观念,只知道用临时约法来限制袁世凯个人专权,却不知道用法律来解决“宋案”,惩治凶手。

他所背的第二个黑锅便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这一次,他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以英国同盟者的身份入侵中国山东,要接受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特权,并占领了青岛和胶济铁路等,反观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根本无力抗衡。而中国若想发展,总得有钱吧,不签订二十一条,怎么能拿到借款。即便不得不低头,袁世凯也尽自己所能为中华民国抗争。从1915年2月2日到5月7日,历时105天,袁世凯政府与日方谈判20多次。在谈判中中国代表对日本的要求多有抵制。袁世凯政府采取各种办法拖延时间并向社会各界透漏日本之无理要求,以期国际社会干涉此案,并唤起国内民众舆论讨伐日本,国内民众反对《二十一条》的呼声日渐高涨,1915年4月26日,日本代表提出最后修正案,做出一些小让步。5月1日中国方面提出修正案,仍坚持自己的立场,于是日本政府删削了对中国最为不利的第五号要求。袁世凯在《大总统袁世凯致各省电》中称:“„„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可让与或租于他国、聘用日本顾问、中日合办警察、军械等为‘其制我死命最要之点’。在我国不宜因此决裂,蹂躏全局。但应尽心竭力,能挽救一分,即收回一分之权利。”

5月8日袁世凯召集政府要员开会,袁世凯认为日本已收回对中国最为不利的第五号各条款,已非亡国条件,为避免开战,所以接受日本条件。他说:“„„我国虽弱,苟侵及我主权,束缚我内政,如第五号所列者,我必誓死力拒。外交部恪守我的指示,坚拒到底,尽了最大之力„„如今日人最后通牒已将第五条撤回,凡侵主权及自居优越各条亦尽力修改,并正式声明将来胶州湾归还中国。在南满虽有居住权但须服从警察法令及课税各条亦与中国人一律。因此,与初案相比已挽回许多„„我国国力未充,目前尚难以兵戎相见。故权衡利害而不得不接受日本之最后通牒,是何等痛心,何等耻辱!„„经此大难之后,大家务必认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举凡军事、政治、外交、财政,力求刷新,预定计划,定年限,下决心,群策群力,期达目的„„希望‘埋头十年,与日本抬头相见’”。

然而他最大的错误,虽然背后有人怂恿他犯了这个错,但是他终究错了,正是这个错让他受千夫所指,为世人谩骂,被后世批判,并由此郁郁而终。1915年12月,在国会、高校、民众请愿团、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准备建立君主立宪制。袁世凯多次揖让,最终接受皇帝之尊号,准备成立中华帝国,打算1916年为洪宪元年,行君主立宪政体,把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并拟定《新皇室规范》,其中包括“亲王、郡王可以为海陆军官,但不得组织政党并担任重要政治官员;永废太监制度;永废宫女采选制度;永废各方进呈贡品制度;凡皇室亲属不得经营商业,与庶民争利。”然而,袁世凯称帝却遭到了革命党孙中山,进步党梁启超等人的极力反对,就连袁党的中坚冯国璋、段祺瑞也公开反对袁氏称帝。孙中山号召各省都督宣告独立,起兵对其进行武力征讨。梁启超的学生蔡锷联合唐继尧在云南宣布起

【袁世当国读后感】

义,发动护国战争,进行讨袁;贵州、广西随即宣布独立。一时间,真是各路诸侯群雄并起,全国反袁倒袁势力大增,各省纷纷宣布独立。3月份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自己的老部下段祺瑞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军事行动。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抑郁而终。

袁氏对称帝其实非常矛盾,他的矛盾心理可以归结为文章中所提到的“又想,又怕;又默认,又否认”。他“想”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封建旧官僚,他的一生把仕途目标定位在执宰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内心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权倾朝野的将相,光宗耀祖。所以说,他从内心是很想做皇帝这个大权独揽的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他“怕”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违背历史潮流,复辟做皇帝很难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接受,也怕革命党强烈的反抗和攻击,同时他也怕自己所依赖的帝国主义列强不承认所带来的困境。他“默认”是因为他从内心深处是想称帝为王的,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袁世凯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试问那些混迹于政界所谓的政客那个不曾幻想过过一把大权独揽的皇帝瘾,就连国父孙大炮也不例外,他随后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时不就要求党员们绝对服从自己吗。所以当袁的儿子袁克定做假报纸骗他说“日本支持他做皇帝”时,老袁便窃窃自喜了。他之所以“否认”那就更容易解释了,因为他知道在没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作为保障的前提下贸然称帝肯定会给自己招来杀生之祸,所以他嘴上一直在否认,其实内心还是一直的默认。故当冯国璋问他是否想称帝时,他嘴上坚决的说不会称帝,然而没过多久就违誓做了皇帝,也难怪后来段祺瑞、冯国璋也反对他称帝。

但是他儿子算计那么多哄骗袁世凯称帝,袁世凯却并没有把天下交给自己家人继承搞封建社会的心思。袁世凯死后,王士珍、张镇芳等打开金匮石屋,找出了袁世凯留下的继承者的提名,只见上面亲笔写着: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并没有自己的儿子袁克定。(按照《大总统选举法》(袁世凯修改过后)的规定,前任总统所推荐的三人,将作为总统的候选人,从三人中选出一人为总统,名单写于嘉禾金简,藏于金匮石屋内。)

世人只知道孙中山,国父,三民主义,然而武昌起义时他还在日本,根本就不知情,一听说起义成功,很多省份纷纷宣布独立便忙不迭跑回来“主持大局”。然而他回来除了耍耍嘴皮子并没有给革命带来多大支持,而其他宣布独立的各方势力自然也没把他放在眼里。袁世凯奉命对抗革命党时,说实话剿灭革命党是完全有能力的,但是袁世凯没有,他在两边周旋。根据当时的形势,袁世凯无疑将当选民国首任总统,这样的结果是同盟会不愿接受的,便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然而当时革命党节节败退,武汉三镇已被袁世凯北洋军攻下两镇。在这种情况下,同盟会不惜拼死刺杀袁世凯。孙中山以提出《五条要约》的方式向袁世凯摊牌,企图做实南京临时政府。经过反复修改又于1月22日以公诸报端的方式将幕后谈判全部曝光,势同最后通牒,这不但令袁世凯极其尴尬和不满,也让议和全权代表伍廷芳尽失颜面。袁世凯认为,如果清帝退位后各国不能及时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又不能统一中国,中国便成无政府状态,这样就无法维持秩序,对付外人。如果孙中山一定坚持己见,他不得不作废先前谈妥之事。期间,孙中山向日本借款,以筹备战事,但未能成功。袁世凯同意同盟会多人进入总长之列,同盟会最终如愿以偿。

然而同盟会仍不甘心,在袁世凯就位前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的权力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直接向国会负责。大总统一职就变成虚位元首了。此一约法几经研讨,终由孙文大总统于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之。这一着是明显的针对着袁世凯而设计的。将来中山如让位与袁,袁大总统的职权和孙大总统的职权,就不可同日而语了。问良心,这是同盟会所掌握的参议院,对未来的大总统所投的‘不信任票’。孙中山先生劝告当时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可是针砭时弊,但是他老人家还是在这‘大尾巴’上做文章。试问他真觉得当时中国的乱世是他一个文人能治理的,而这共和国又

真的全是他建立的?

袁世凯并没有即位后便大肆打压孙中山,孙中山也在共和国当职。共和国创立之初,内忧外患,资金严重不足,政府焦头烂额。孙公却发挥他的“理想抱负”,竟真的吧袁世凯对他的讽刺当成支持,率领大批失业党人,乘了豪华专车,向全国‘视察’去了。等到后来孙、袁交恶,当局要清查铁道公司的帐目,始发现铁道一寸未建,而视察公帑却浪费百十万两。十万英里铁路,百万英里公路的建国方略,中山说了一辈子,但他一公里铁路也未修成过。

二次革命之后,孙文被通缉,逃亡至日本。日本外务省档案馆至今存有一份孙文与日本签订的《中日盟约》。按照《中日盟约》,孙中山甚至承诺把满洲作为日本的特殊地区,承认日本拥有移民和开拓的优先权。日本以《二十一条》逼迫袁世凯,袁世凯政府与日本周旋,拼命外交之时,流亡海外的黄兴等人都顾全大局,力主暂停反袁活动,一致对外。在东亚地区因欧战爆发而陷入国际权力真空之际,面对日本一国独强的巨大压力,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袁世凯竭力维护国家利益,北洋政府对于抵抗日方《二十一条》要求,实已尽最大之努力,并争回了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没有让日本把中国变成第二个印度。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处理已使中国利益最大化,胡适称《二十一条》的谈判是弱国外交的胜利,胡适曾评价说:“吾国此次对日交涉,可谓知己知彼,既知持重,又能有所不挠,能柔也能刚,此乃历来外交史所未见”。

在辛亥革命中,他使清帝和平退位,改朝换代却没有引起大规模战争,实属不易,可这些在他取代孙中山成为临时总统后就被人忽略了,被给予了“窃取革命果实”的称号,永载于历史教科书,何等悲剧!做了总统,他要面对的是一团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孙中山没有对策的经济问题,袁氏只能借外债,由此被给予“卖国贼”称号,何等悲剧!宋教仁被刺,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被人们果断锁定为幕后凶手,又是何等悲剧!

书中曾写道:历史学家盖可断言,民初那个烂摊子是任何政治家也收拾不了的,这是个转型程序中的阶段问题,阶段未到,任何当政者都必然落个悲剧的结局。无疑,袁世凯赶上了。但或许一切都还有解释的机会,可当他迈出恢复帝制这一步后,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人们的眼里就只剩一个贪恋权位、卖国反动、置国家生死于不顾的坏人了。终究还是他二儿子为他写的那句诗: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不可否认他是野心家,他也确实算是个大军阀,然而他的功绩终究就被帝制给掩埋了吗。我们所见的历史,终究容不下这样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我们所见的历史,是执政者想让我们看见的历史,历史上的英雄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相关热词搜索:袁氏当国txt 袁氏当国下载
  • 1、袁氏当国读后感500字(2016-06-13)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袁世当国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袁世当国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46353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