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1942的读后感

1942的读后感

2016-09-30 11:04:1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1942的读后感(共5篇)1942读后感电影《1942》观后感今天我在横店影视城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看后心情异常沉重和难过。天灾、人祸、国难,一系列沉重打击,如暴风雨般倾盆而至,通通砸在河南老百姓头上。可怜的国人,陷进了人间地狱,真是生不如死。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人相继爆发太平洋战争,全世界...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1942的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1942读后感
1942的读后感 第一篇

电影《1942》观后感

今天我在横店影视城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1942》,看后心情异常沉重和难过。天灾、人祸、国难,一系列沉重打击,如暴风雨般倾盆而至,通通砸在河南老百姓头上。可怜的国人,陷进了人间地狱,真是生不如死。

【1942的读后感】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人相继爆发太平洋战争,全世界陷入一片狼烟战火。不仅是战争让河南人民置于水火之中,而且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又让河南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老百姓们在生死线上挣扎,他们开始大逃荒,行程数百公里,日程达数月之久。他们忍受着没有粮食带来的无边无际的饥饿、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狂轰乱炸、被国民党军队抢掠凌辱等等痛苦,一路向西地逃荒,直至家破人亡、饿死他乡。片中展示的是饿殍遍地、尸横遍野,无论老少男女,无论穷富善恶,都遭受着人类最大的苦难,几乎到了极限。

最让人心情沉重的是,人民流离失所、遭受涂炭,而政府却无动于衷。国民政府最高长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并不相信会有这么严重的灾荒,认为是被人有意夸大。而他手下的一干人马或是充耳不闻、或是置若罔闻、或是钱权交易,把3000万河南人

民视如草芥。最可恶的是,所谓抗日将领蒋鼎文以征收军粮为由,克扣3000万赈灾粮,用以投机倒把,倒换黄金,中饱私囊。河南省主席李培基软弱无能,既担心乌纱帽,又镇不住当地恶霸,后来靠外国记者白修德将事件真相捅到了《时代周刊》上,让蒋介石深感国际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筹措8000万赈灾粮调往灾区,这些赈灾粮不是被兵痞扣押,就是被贪官污吏贪占,最终也没有到灾民手里。最后是祸端愈演愈烈——不仅发生了人吃人、狗吃人的人间惨剧,而且卖儿卖女卖老婆比比皆是,一个人只值4升小米,道路、荒野,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因为国家的积贫积弱、因为政府的软弱腐败、因为侵略者的凶残邪恶、因为灾害的来势凶猛,致使300万河南人民成为冤魂。而统计上报中央政府的数据却是1000多人!

不管多大的灾难我们都能挺过,因为我们的民族不会像濒危动植物一样害怕灭绝,因为大多数人能够活下,因为无论少了谁这个世界都依然正常运转,更何况是13亿中仅占总数的百分之零点几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总之,蒋介石很淡定,“国民政府”很淡定!!!

近代史论文 观《1942》有感
1942的读后感 第二篇

观《1942》有感

最近有幸在学校的关爱下欣赏了一部关于灾难的影片,对此有所感触,洋洋洒洒,不知所谓,也许是几句牢骚,也许是几许心情的流露,也许也就是也许!

如果说李安以一种带有魔幻色彩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关于人类的心灵史,电影《2012》以3D版的包装将人们带到一个末日。那么,冯小刚类似纪实手法的《一九四二》将观众们带回过去,带回那段最不堪回首的往事,有人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具灵性的电影。从片名上看,《一九四二》年似乎在我们的记忆中并无标志性的事件发生,就如同冯小刚在开篇赘述的一样,也许存在世人记忆深处的,有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却独独不记得在那一年严冬的河南,饿殍遍野,有300万人饿死。如今的人们,似乎很难因为饥寒交迫而因此与电影产生共鸣。在舒适的电影院,大家吹着空调吃着爆米花,有些浮躁的落座,欣赏自己的先人“逃荒”的悲惨经历,能有多少感悟不得而知。看了《1942》,真的很震撼,内心有几许的感触,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深刻的片子了。影片结束时,感觉自己的情绪很复杂,悲伤、痛苦、同情、无奈好像都不能准确的描述这个情绪,我说不上来,更像是一种慈悲。我也不愿意去太多的思考这个情绪到底是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心里在流着泪。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觉得这部片子能够打动自己,但也在说,可能很多人会不觉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己,到底被什么打动了,绝对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实。

【1942的读后感】

我在看的过程中,会去自然的对比现在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国,真的犹如天堂一般。觉得自己太幸福,也感谢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但越往后面看,我却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现在的中国去掉经济高速发展光鲜的外衣后,其实骨子里面的东西,跟1942年居然没有两样时,我不仅打了个寒颤。我脑子里开始浮现出那位外国记者反复问道的一个问题:“怎么会这样?“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军队在此陷入胶着状态,大面积的蝗虫和旱灾使得夏秋两季绝收。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最后的出路就是贩人,年轻的闺女媳妇通常被买去周家口等地的窑子。电影中,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己买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男人听罢,默默无语,只能无能为力的目送马车离去。天灾也许还可以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即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城市。天灾来时,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后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后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的读后感】

1942年在河南发生的旱灾,一千多万人流离失所,三百多万人死亡,这到底是怎么导致的?大自然的无情?国民党的腐败?蒋介石的昏庸?日本侵略者的残忍?灾民们的愚昧?还是其他什么?我们看到在影片中,蒋介石为了集中人财物力抗日而放弃援助重灾之下的河南;大当家为了自保,宁愿看着村民挨饿也不开仓放粮救济乡亲;河南省长亲往重庆为民请命,但面对公务缠身的蒋介石时,确不忍再为领导添堵;大当家女儿难忍饥饿,最终主动求父亲把自己卖到妓院„„故事情节演绎得是如此的真实,而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的行为仿佛都能被作为观众的我们所理解。换位思考一下,若是我们自己处在那样的环境当中,我们会选择放弃万贯家财开仓济民吗?我们会选择顶住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放弃跟日军会战,用大量军粮救民于水火吗?我们会冒着失去丢官去爵的风险冒死进谏吗?我们会宁可饿死也要守住贞节吗?当今的国人,乃至全人类,试问有多少人又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呢?我想一定是

极少的一部分人吧。这代表了什么?悲剧还会再次上演!这个悲剧甚至是全人类范围内的悲剧!似乎《1942>>摆出的是一盘没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几乎动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灾的外在手段:政府动用军粮的援助、宗教团体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民间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刘震云和冯小刚是智慧而充满灵性的,在片尾出现了这样一幕,大当家收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类最终开始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人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只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彼此的去爱时,人祸才能最终避免。【1942的读后感】

电影从头到位都在挑战着广电审核的底线,讲述了一个民族在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状态,政府漠视灾情、外省拒收灾民、日本人轰炸灾民、国民军抢杀灾民、灾民抢杀灾民,这种状态让人感到寒冷,感到绝望,人性的阴暗被暴露无余,电影在后期,日本人放粮想要收买灾民来对抗国民政府,虽然河南省委主席说没有人反抗,属于造谣,但我们都懂的,迫于电影审核,无法表达,那个时候的人们,眼里只有生与死、饱与饿,哪有什么对与错、敌与国。【1942的读后感】

影片留给我们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会饿死300万人?是政府官场由来已久的积习,所以放任了灾情的加剧?还是同日本交战为国民政府增加了难度?还是因为军队高层谎报人头,超需军粮,以权谋私造成的?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也许只是也许,也许还会继续,林林总总的众生像,不仅让我想起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难到这就是民族的孽根性?生活还要继续,社会还要前进,难道也许仅仅是难道吧!愿我辈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为自己,为国家,为民族前进!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
1942的读后感 第三篇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

《温故一九四二》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1942年,河南大旱,灾民3000万,河南成了母亲煮食自己婴儿的地方。关于饥饿,有“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也有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考察,共同记录了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

我没看过如今大热的电影《一九四二》,先看了这本书。虽然它字数不算多,但给我的震撼却是巨大的。

看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某些文字竟与当下的社会状态如此吻合。而这本书,却是刘震云在一九九三年十月写的。【1942的读后感】

首先,是新闻自由问题和政府在灾情中扮演的角色。“一九四二年夏到一九四三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五百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一百一十个县。”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妇女售价跌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也跌了三分之一。辽阔中原,赤地千里,河南饿死300万人之多。”这两段话摘自当时的新闻报道。据说蒋介石看了河南省主席的灾情报告以后,表示自己不信。而蒋不信的后果,就是继续加重当地的实物税和征收军粮。然后,日军开进河南灾区,发放军粮,很多河南人依靠日本军粮活了下来。河南灾民开始敌视国民党军队,导致日军“用六万军队,就可以一举歼灭三十万中国军队”。

这其中,重庆的《大公报》曾发表过轰动全国的“豫灾实录”,却被蒋介石下令停刊三天。而在宋美龄访美时,《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的报道却将中国河南的灾难与不幸赤裸裸地摆在全世界面前。宋美龄竟想在美国用起中国办法,要求白修德停职。当然了,在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度,这不可能。想想在如今的社会,大部分中国的政府人员还是秉持着这一“传统”。一旦有事故或灾情发生,他们的第一步竟不是如何尽快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封锁消息。矿难、地震、学生事故等等等等,这些消息的真实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真的是“有待提高”。

“蒋绝不是不相信,而是他手头还有许多比这种大得多的国际国内政治问题。他不愿让三千万灾民这样一件小事去影响他的头脑。三千万灾民不会影响他的统治,而重大问题的任何一个细枝末节处理不当他都可能地位不稳甚至下台;轻重缓急,他心中自有掂量,绝不是我们这些书生和草民所能理解的。”这段话,也恰恰反映了当下某些官员的心态:做官的就是太岁,小老百姓的生死都在我的股掌之间,而我的责任就是要努力保住自己的位子以及如何在我的位子上让人民替我服务。近日来,媒体多次爆出上访人被非法拘禁、惨遭虐待的新闻,何以上访变得如此之难?不就是这部分人在作祟?当然,如今的社会也要比当时的一九四二好得多,“执政为民”并不是空喊的口号。

其次,是灾难中中国人表现出的惰性。当他们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就吃菜,没有菜的时候就吃糠,没有糠的时候就吃土,吃土吃到受不了的时候就吃人,吃人还不敢吃别人家的人,只好吃自家人,吃自家人还有点不忍心,那就跟另一个不忍心吃自家人、却又想吃人的人换人。还有些人,没的吃,就去抢。这个过程就叫“得过且过”。这是一个不断退而求其次的过程。一直退到不能再退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苟且偷生的人总是不能往前冲。而这样的惰性,怕是很多人一生都无法改变的。如今,从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大片抄袭到整个中国的缺乏创新,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人的惰性。

最后,我想用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书中的一个故事作为结尾。他描述了一些在蒋介石下达救灾命令之前的赈灾行为,其中有一段是描写陕西的传教士开粥场,设立教会医院和收养弃婴的事情。但是灾民太多,他们根本照顾不过来,而且弃婴满大街都是。一位记者去问一个天主教徒为什么他要设立粥场医院,那个天主教徒说,“至少要让他们象人一样死去。”

1942观后感
1942的读后感 第四篇

[篇一:1942观后感]

今天怀着一种莫名的心情观看了电影<1942>,影片朔造了最底层的百姓的实际生活,血腥的场景,人命的低贱,统治者的无情……最后的结局也让我有着无法言说的压抑和心痛。

1942年对于河南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大旱而且蝗灾,又逢大批日寇入侵中原,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为了生存,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离河南,3000多万人,历时106天,行程1012公里,开始了一次惨烈浩荡的逃荒之旅。在这场天灾人祸下,共有300多万无辜百姓相继饿死。1942观后感。天灾也许还可以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走,路上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就是讲述者俺娘。她再也不吃肉……这个故事里面,没有胜者。只有绝境里面人的挣扎。看的人真心难受。影片里面的幸存者也非胜者,二十年后,一场更大的饥荒也许他们就躲不过了,而那时,不是只有河南,是整个中国都在哭泣。而坐在电影院的看客们呢,难道就能俯视这尘封的历史吗,我想至少我看过之后是感觉悲凉。历史离我们不远,每个人都是幸存者。而五十年代末期的那场灾难照样是一半天灾一半人祸。那是死亡上千万,那又是怎样的场景?谁家没有一段关于那几年的悲惨故事?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再有?

同样的导演,都是灾难题材,熟悉的演员阵容。<1942>要比<唐山大地震>切入点深入多了。看完发人深省。难道是一个建国前,一个解放后所以尺度不同?不过就本片的深度,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如今片子审片尺度放宽不少哇。看完片在网上翻看了下影评,一片骂声。基本都是骂冯小刚怎么没胆拍1959……或是说他发国难财。这个我不认同。就像当年救狗事件,很多人跳出来说那么多人还需要救,干嘛救狗如此命题看似合理实际暴力。我不是愤青。至少现在已经不是了。不想展开1959话题,可是真心希望能多拍些好片,别老拿商业巨片来坑人了。<1942>无疑是好片,至少现在畸形的社会,冷漠的人际,金钱至上的三观,历经坎坷却善于遗忘的中国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干货来提醒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指的不是那些个建*大业等片,那是广告宣传片好不好。<1942>虽然导演某些地方欲说还休,遮遮掩掩,比如人吃人话题。但是能感觉到他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很有诚意。能让人看完回家路上还一路思考的,就是好片了。

呵呵,最后,搬个小板凳坐等谁来拍<1959>吧。别让我等太多年啊!

[篇四: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_800字]

那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年代。

那是一个一条人命值两块饼干的年代。

那是一个人尸只能为狼狗所食的年代。

一九四二。一个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题记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灾民们纷纷离家逃荒。因为日本的入侵,救济的缺失,这一场灾难,夺走了河南三百万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这是电影中的独白,现在读来觉得颇为讽刺。在那个时代,与那些“国际时事”相比,死三百万人算什么?更何况,这三百万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败的政府官员都尽可能远离灾区,将兵力撤出河南,蒋介石忙于战争的前线,决定甩开河南这个“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灾民中混有军队士兵,便驾驶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黑烟滚滚,沙石四溅。在这个战火四起的年代,灾民们无处可逃。他们只能在心里怀着一点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还是死的无尽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天都会有无数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谁去关心呢?当活着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当食物已经变成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计量单位,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难保。人尸为狼狗所食的惨烈可怖的情景,见证了那个时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灭。

然而,我们庆幸,在那个时代,总还有那么几个闪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动我们。花枝,一个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个母亲,她坚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白修德,一个美国的记者,作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卷入这场灾难之中,然而他有作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为记者的责任感。他随着灾民们历经了种种苦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河南大旱的现实和真像告诉全世界,让河南的灾情得到了重视,获得了救济。在大灾大难之中,终究还是有那些温暖我们的存在。

<一九四二>是一部讲述那个年代灾难的电影,它既体现了当时人们深深的苦难,又体现了灾难之中那些感动我们的一次次闪光。它讲述的那些故事,在今天,带给了我们最强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思考。

[篇五:1942电影观后感作文700字]

你观看过<1942>这部影片了吗?<1942>是一部历史剧作,今天看了<1942>这部影片,内心无比震撼,有太多的感触,影片讲述了战争和天灾交织在一起的时候,百姓们背井离乡的痛苦与无奈。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沦为战区。那个时候的人们在国军、日军、土匪之间寻求生存。民以食为天,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后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后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摆出的是一盘没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几乎动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灾的外在手段:政府动用军粮的援助、宗教团体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民间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刘震云和冯小刚是智慧而充满灵性的,在片尾出现了这样一幕,大当家收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类最终开始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人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只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彼此的去爱时,人祸才能最终避免。

<1942>这部片子表达了很多,人在极端情况下的抉择。在思考活下去的意义,为了什么活?天灾是所有人的灾难,不管财主还是穷人,都得遭罪。这种时候,人性的弱点便毫无遮拦,一览无遗。生命到底是有多可贵、是有多卑贱。也在提醒政府存在的意义、政府之应所为。家庭的意义,家庭之可贵。承诺 的意义,承诺之重远高于生命。

[篇六:<1942>观后感]

今天看了<1942>,真的很震撼,内心有太多的感触,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深刻的片子了,真的拍得太好了,中国的电影太需要有这样的影片出现了。影片结束时,我哭了。情绪很复杂,悲伤、痛苦、同情、无耐好像都不能准确的描述这个情绪,我说不上来,更像是一种慈悲。我也不愿意去太多的思考这个情绪到底是什么,只是让自己流着泪。

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觉得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说,可能很多人会不觉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己,到底被什么打动了,绝对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实。我在看的过程中,会去自然的对比现在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国,真的犹如天堂一般。觉得自己太幸福,也感谢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但越往后面看,我确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现在的中国去掉经济高速发展光鲜的外衣后,其实骨子里面的东西,跟1942年居然没有两样时,我不仅打了个寒颤。我脑子里开始浮现出那位外国记者反复问道的一个问题:“怎么会这样?”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军队在此陷入胶着状态,大面积的蝗虫和旱灾使得夏秋两季绝收。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最后的出路就是贩人,年轻的闺女媳妇通常被买去周家口等地的窑子。电影中,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己卖了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男人听罢,默默无语,只能无能为力的目送马车离去。

天灾也许还可以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即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城市。天灾来时,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后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后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似乎<1942>摆出的是一盘没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几乎动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灾的外在手段:政府动用军粮的援助、宗教团体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民间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刘震云和冯小刚是智慧而充满灵性的,在片尾出现了这样一幕,大当家收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类最终开始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只有人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只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彼此的去爱时,人祸才能最终避免。

整顿党的作风读后感
1942的读后感 第五篇

<整顿党的作风>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着作。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从思想问题上分析了党内存在的问题——作风问题。学风有主观主义的毛病,党风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文风有党八股的毛病。这股作风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整顿党的作风读后感。毛泽东号召全党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主观主义和共产党不能并存。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能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而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果仅仅读了他们的着作,但是没有进一步地根据他们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没有企图在理论上来思考中国的革命实践,就容易犯教条主义;但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却没有向理论方面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必须彻底解决宗派主义这个问题。整顿党的作风读后感。宗派主义妨碍党内的统一和团结,妨碍党团结全国人民的事业。宗派主义只看见局部利益,不看见全体利益,他们把个人放在第一位,把党放在第二位,他们是为个人利益为局部利益闹独立性的不老实的人。因为单凭团结全党同志还不能战胜敌人,必须团结全国人民才能战胜敌人,所以必须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整顿党风才能更好开展革命,更好的带领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反对宗派主义倾向,是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

对于党八股,必须肃清它。党八股是藏污纳垢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害人的,不利革命的。

对于整顿党的作风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坚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的领导作风,坚持健康正派的生活作风。对于整顿党的作风问题,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整顿党的作风读后感(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而到现在的改革开放时期,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阶段任务是在不断变化的。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的攻坚克难,不断的完成这些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作风问题是关乎到党兴衰成败的根本所在。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最近再次学习了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整顿党的作风>,有些不成熟的粗略的体会和感悟。

一、凡事不能想当然。谈到党的作风,大家都会想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很容易忽略了学风和文风,狭义的理解党的作风,以偏概全。毛主席在文中特别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在我们现实工作中,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遇到问题想当然,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二、重实践接地气。真理都是朴素的,都是源于实践的。主席在文中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理论必须要与实践相联系,这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相声很多人都喜欢听,相声一度面临绝境,就是因为创作相声的人,浮在上面,闭门造车,脱离生活,不接地气。

三、提升人文素养。毛主席在文中指出“工农干部要学理论,必须首先学文化。”“文化课好了,到处有用。”虽然毛主席后来搞了文化大革命,但那是政治斗争,文化本身的重要性,他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反观我们现在的党政干部,有文化的人多吗?现在很多公职人员至少是本科毕业,都有文化吗?我是没文化的。我们当今太缺乏文化了,太缺乏人文精神了。

四、树立全局观念。文中指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宗派主义。我看过一个观点,认为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是宗族政治。()朋党之争、派系斗争比比皆是。宗派主义的存在,主要表现在独立性,排他性。只看到局部利益,不看见全体利益。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团体利益高于党的利益。

五、坚持群众路线。宗派主义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脱离群众。虽然我们党员的人数很多,但是也只占人口总数很小的比例。文中指出“一切脱离群众的行为,并没有任何的根据,只是我们一部分同志自己造出来的宗派主义思想在那里作怪。”实践证明,要想取得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六、少说空话套话。主席在文中提及了文风问题,提及了反对党八股。我们现在有没有类似的文风问题呢。我个人觉得有,庆幸的是习总书记主政以后,他从自身做起,说了很多老百姓能听懂的话,接地气的话,使文风有了一些改变。我曾经收藏过一篇博文,列举了公文写作经常用到的排比句,经常用的关键词,大开眼界啊,如获至宝啊。毛主席本人就是喜欢说白话说实话的人,他的讲话听着提神,他的文章看着不累。比如文中有一段关于什么是知识的解释。毛主席的表述是“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看似宏大深奥的问题,被主席的三言两语解释的通俗易懂。

以上是我个人一些很不成熟很不成体系的粗浅认识!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在自身的岗位上,重实践,接地气,讲白话,做实事,做一个具有人文精神,走进青年的合格团干。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1942的读后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小说《1942》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1942的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1942的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66319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