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2016-10-13 09:58:1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共5篇)李清照读后感读李清照词有感 四年级 祁艳云寒假期间,难得闲适,便找来李清照的词读。 李清照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她...

李清照读后感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第一篇

读李清照词有感 四年级 祁艳云

寒假期间,难得闲适,便找来李清照的词读。 李清照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之一,她独创了易安体,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词人,她的词寄托着她的情感,可谓至诚。 她的词低吟浅咏、缜密典雅。词人将情融入富有感染力的景物中,再通过勾画将情传导

给读者,深深的打动读者。如她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

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一寒字将读者带入

惆怅的境地,“花残、香消”这触目伤情的凄楚,使人魂断、咽泣不已,悲凉气氛从字里行间

跃然而出。凄婉的情调生动、感人。 词人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的空间,越读越意味无穷。人的情绪容

易波动,难于把握。思念之情乍现还隐,反反复复。例如她的《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

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

还秋色,又还寂寞。“寂寞”因他不在身边而生,含蓄委婉的道出对他的思念,当然读者还可

以任意的发挥自己的想象。

词人通过对自己忧、乐的描写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词中尽情的渲泄内心的痛苦之情,催人泪下,令人泪尽心难平。例如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中用语浅显易懂,词人感情毫不修饰,

全部情感倾泻而出却不失真诚。 掩卷而思,深感李清照的词流传千载而不昧,在脑海中日久

弥新。篇二:《李清照》 读后感 《李清照》 读后感 我翻开 《李清照 》 这本书的第一页颇有感触。因为我们在中学已经了解到了她诗词的

一小部分。所以这次一定要更多的了解她那爱国精神和独创一格的诗词以及她的其它情况。 李清照风韵脱俗的东方女性美。具有张扬的个性、心系国家的忧虑之情。无不能感染着

当代思想和感情跳跃浮动的我们。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齐鲁文化发源地名城

济南,文化气氛相当浓厚。父亲---李格非是思想开明的名士。母亲----王拱辰的孙女,善于

作文,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她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她运用浅淡自然的语言创造出清新自然、音韵流转、声

调和谐的千古名篇,正是“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坦率的胸怀,不羁的思想性格使她敢

于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地写出一些封建社会妇女不敢启齿的率真词章。作为女性,爱情追求

是李清照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力。她在词中通过爱情这一主题执著地描绘一种独立的人格。 我国古代诗史上杰出的诗人很多,而女诗人却屈指可数。她之所以成为以成就突出的女

词人,无视封建传统礼教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作为一名杰出的女词人,她没有把自己完全封

闭在闺房之内,而是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玩赏风景,饮酒惜花,逞露才华,写

诗作词。像男子一样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例如:《如梦令》以优美的韵调,写她青少年时

代的生活和思想,显示青睿的活力,揭示她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的内心世界,表现出爽朗的

性格。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念奴娇》一词中,应运而生的日常口语就很多:“种种恼人天

气”、“不许愁人不起”她正是善以典故,代字传情达意,高雅而含蓄。而且她善于运用通俗

的语言,能以俗为雅,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委婉深细而又意境高远。读来明白如话,

看似寻常其实颇具功力。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来捕捉心中的感受。倾入笔端,形成自

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散发着不朽光彩。 在《一剪梅》中写她的相思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

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不是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怎会写出如此“颇尽离别之

意”的词来呢?在她的词中,有的是对丈夫真挚、专一的爱情,绝无封建文人那种矫揉造作的

情调。

让我感受到一代女词人因国破、家亡而带来的生活变迁、层层烦恼。透过字里行间,看

到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弱女子追求幸福、追求爱情的过程,从中也见证了历史车轮的印辙。

李清照的一生打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尽管其家世显赫、身份特殊,但也避免不了那个

时代女性的悲剧。

李清照在中国词坛有着重要的地位。她的诗词感情真挚细腻。而且关注国家的安危,从

这一方面来看。她和一些男性作家站在了同一基点上。她不愧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女词

人。

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要知晓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

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

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

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折”。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

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

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

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

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

之情。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

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

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

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 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

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

正在这里。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

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

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

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

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

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

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前

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

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

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

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你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往何方,吟唱的词阕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

却颠沛流离了一生;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一般苟且偷安的男人要刚强。是

你啊,散发出生命芳香的美神——李清照。 读你,始于读《漱玉词》,从“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春>青春纯情到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情长。从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吟凄凉愁苦

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我似乎读懂了你。快乐对你来说是短暂的,你弱小的身躯挑

起的是沉重的国愁家恨哪!那只曾载着你“兴尽晚回”的小舟如今也“载不动,许多愁”了。 看你,全凭朦胧中对你的感知。我未能有幸见到你,但百年之后人们对你的敬仰丝毫未

曾褪消。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受到书香熏陶的你是那样与众不同、卓尔不群。我便仿佛看到

了带着文人高雅气息的“婉约派”掌门人,在我脑海里渐渐分明起来。 悟你,是源于你对生命的见解。婚姻的不幸,国家的颓败,并未使你就此消沉,你在奔

走呼喊,以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说服当权者。一个弱女子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已有这般深切的感

知,那么你的灵魂何止在岁月中穿梭进化了数百年! 赞你,发自我内心的敬仰。乱世之中,你饱览诗书,精于诗词。在国愁家恨前屹立不倒,

为重整雄风而奔走不息。在生与死的面前告诉人们真谛。易安词人哪,尽管那时人们贬低你,

排斥你,不认同你,可是你看啊,你的词流传后世,给人以美的享受,激人奋进。你的见解

得到人们的广泛赞许。你铮铮傲骨散发出生命芳香如同你的诗词流传后世给人以陶冶。 易安水流长,生命播芳香!

【点评】

本文作者按照自己对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构思行文,“读你”→“看

你”→“悟你”→“赞你”,层层推进,要言不烦。李清照卓尔不群、刚强傲然的高雅形象亦

随之在读者面前渐渐分明、清晰和丰满起来,生命的芳香袅袅升腾、四处飘逸。以第二人称

的口吻抒情叙事,读来亲切和悦;对比手法和易安词句的有机引用,既丰富了人物的精神底

蕴,又提升了作文的文化厚度。 李清照读后感(一)

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即使在那个词人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里,她也不

失为一个特殊的大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读了《李清照》,我深深地体会

到了一位女词人在过渡年代里的悲欢离合,她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失国之痛、丧夫之悲、

哀哀欲绝的真实感情。

作为一个女作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一个妇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中年时期、

老年时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数千年男子霸占文坛、描写妇女的作品也多处于男子之手的

时代里,他的作品可谓异军突起,给文坛增添了一丛琪花瑶草,因而更增强了她在文坛上的

地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这首词用寥寥数语,表达了清照惜花的心情,在暮春时期,作为少女的作者,在雨疏风

骤的天气里自然关心花卉的情况,同时也向世人描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呆在

家中,无聊之中种些花卉,整日与花为伴,经历了一夜春风雨后的变化,担心花卉的生长情

况,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这样,本词形象的表达了当时妇女的生活状况,写的无限凄婉,又

含蓄委婉,被诸多有影响的大家称赞其情意真切。 在我看来李清照对文学的热爱超过了她的生命,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文学修养,受家庭的

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与赵明诚结婚后更是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

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不困苦的生活,坚持着她的文学创作,但是金兵入主中原后,宋室

南迁,她带着很少的东西,随难民流落江南,背井离乡,漂流异地,多年来收集的金石字画

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祸不单行,不久,丈夫又犯病死去,更给她

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

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她的希望成为幻影。这时,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

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诟病,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助,呼告无门,

贫困悲苦,流徒漂泊,最后寂寞的死在江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出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无

限思念之情,丈夫外出使她感觉孤独无助,丈夫不在,闺居无趣,要出游以消遣,但是只有

独自一人上船,“独”字深刻的表达了她的无助和孤寂,仍然在怀念着丈夫,看到天空的大雁

飞过,联想到大雁传书,不由的自问,云中的雁给谁寄来了信呢?表达了她希望是给自己,

深夜仍无法入睡,可看出她对丈夫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终于我还

是体会到了爱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幸福,这种相思之愁是没法消除的,才把它从眉头撵下去,

它又到心头上来了,同样才把它从心头撵开,它又到眉头上去了,这自然的相思之愁被她展

现的淋漓尽致,写的及为形象,令我感到心痛,深深的替她惋惜。 汪苏泷曾经有一首歌叫《李清照》,更是总结了她一生的经历,让我为之感叹,那凄迷的

生活也让我为之心痛,烟锁秦楼,细雨把酒黄昏后,海棠花是否一旧,声声慢心事谁知否,

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一旧,这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谁念我终日凝眸,帘卷着西风,惊

醒旧梦,人比黄花瘦,一 字一句,写出了她经历的情感之路,又有谁不为之感动呢! 从少女的天真娇憨,少妇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到失国之痛、丧夫之痛、悼亡孤寂、

念亲怀乡、哀哀欲绝的情感,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让人心痛、惋惜。 李清照读后感(二)

一向都喜欢婉约派的诗词,李清照的属最爱了,但是也仅仅是喜欢而已,并没有把每首

都背下来,虽然每次都豪心壮志说要背完,每次都会被耽误,李清照读后感。还是怪自己没

有恒心吧。这次跟着师父学写诗,师父说一开始要背诗,其实光光背诗还是一件挺惬意的事,

唐诗的类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还是偏爱于宋词多点。背了好几首离愁的词,不是故意挑选

的,按照顺序背下来,确实离愁的诗很多,怎么说,现在对于写诗还是没有多少概念,只是

模仿还可以。分不清诗词的结构,每个词牌名的特点,这让我有点纠结。关于离愁的诗,印

象比较深的就是范仲淹的御街行和晏殊的蝶恋花了,“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升级版,也是我的最爱。 两首词基本都是先写景再抒情,寓情于景。落叶和西风肯定是少不了的,独上高楼亦是

相同之处,可以想象的是登上高楼,听着耳边的风声以及树叶掉落的沙沙声,寂寥的看着只

知道照亮朱户的月亮,加深了内心的离愁相思。“谙”意为熟悉,两首词都有用到。说说在这

两首词里学到的词吧。欹:倾斜的样子。香砌:有落花在上面的台阶。练:素色的绸。 其实蝶恋花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从景物描写中完全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哀愁,槛菊愁烟

兰泣露,兰和菊都是象征着品格的高贵纯洁,愁的是菊,哭的是兰,实际上真正伤心的是主

人公。其实背完这两首词心里感触还是挺多的,就是感觉用文字描述就有点困难了,正如写

诗的时候,明明知道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却找不到正确的词。 李清照词读后感 一直以来就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尤其对宋词更是偏爱。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

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名句,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描写的细腻柔美很有意境,不愧是情景交

融的抒情杰作。

宋代词人中,我尤其喜欢李清照,究其原因我想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李

清照的作品大多清新脱俗婉约柔美我非常的喜欢,再者她和赵明诚的千古恋情也是我对其人

和作品喜欢的重要原因。记得从初中时候起,语文课本里就开始有李清照的作品,一直到高

中结束,李清照的词学了大概有十几首。比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词句现在想起依然能脱口而出,,这都是中学时代太喜欢

死记硬背的功劳,其实对于这些精华的词句有好多地方当时的我都不太理解。随着文化知识

的积淀,人生阅历的丰富,逐渐的对于李清照的词我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就更喜欢她的词了。

初冬凉风吹来,夹杂着微微细雨,索性打开窗,任凭南来北往之清爽遍布身心。 看窗外黄昏似有风雨要来,又不禁想起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句。读李清照的词似乎看到这位女词人带着忧伤的微笑慢慢

走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红瘦。”绰约轻倩的词句里,女词人正在帘内低吟。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女词人天生聪慧,妙解音

律,这些用惯了、用旧了的浅而且俗的文字在女词人的手里极轻巧地便缀成了清新鲜丽的词

句,以极寻常语创造出了不寻常的意境。 沉浸在李清照的意境中,禁不住哀叹女词人从早年的幸福生活经历战乱、家亡,历尽生活

沧桑,在凄切的生活旅程中寻寻觅觅吟唱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

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忧伤绝唱。以独到的功力创作出了南宋词史上别具一格的“易安

体”,更令人慨叹的是如此妩媚柔婉的女词人尚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此诗句蕴含着的豪迈之气。今晚雨疏风骤,

也定然是绿肥红瘦。究竟谁肥谁瘦, 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篇三:读《李清照》有感 《

教育科学学院经典阅读

读书心得 题 目: 读《旷世才女李清照》有感 学院班级: 教科学院 2012级4班 学 号: 20121242004 姓 名: 李 霞 日 期: 2015年3月10日 联系电话: 15708321970 读《旷世才女李清照》有感 她是一朵旷世奇葩,她是一朵惊世玫瑰。在那样的社会里,有一个女子能诗词歌赋,低

吟浅唱,貌美如花,言谈优雅,时而小家碧玉,时而豪爽似男儿风。怪不得赢得了赵明诚的

君心暗许,颜垯的默默守候,就连皇帝也曾有过少许爱慕之意。她是一个幸福的人,然而她

也是一个不幸的人。

清照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幸福的人。她遇上了一个万里挑一的赵明诚,叫了一辈子“清

妹”叫出了他对她的款款柔情,护她周全护了一辈子。他从没阻碍她的才华横溢、独异思想,

而是和她一起品诗论词,醉酒当歌,谈天说地,遨游名家大作,共赏金石碑帖。他们一生举

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和睦,夫唱妇随。曾经也有许多挫折屏障横在他们面前,但在那封

建思想当道,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有一个守候着对方的爱人已是无可多求的了。虽说他没能

陪她白头到老,她晚景凄凉,他们没能儿孙满堂,他们的毕生心血最后几乎化为乌有。但他

们的记忆永存,他们的美好铭刻,他们的故事永传。后人都知道,赵明诚只有一个李易安,

李易安只有一个赵明诚。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简直是无稽之谈,清照彻底证明了它的荒谬。女子也可饱读诗书、

知人经视,巾帼不让须眉。在那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众人麻木时,一个弱女子吟出了“生

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爱国深情;在那颠沛流离的逃途中,

一个弱女子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金王爷的丰衣足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女子!可是,她注定

是个不幸的人,生存在了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生活在了那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

怎么样都拼不赢那万恶的封建。纵使她的才华千古绝代,纵使她的诗词众人仰慕;但她毕竟

是女子,也有那么多人都不看好她,从她的诗词到她的思想都不看好。她终是不得善终,书

中最后小女孩孙娘说:“才藻实非女子之事”是对她一生的彻底诋毁。怎一个愁字了得喻示她

所有的哀愁及几近绝望。

细看易安居士的一生,虽不及她文采的万分之一却觉得自己骨子里和她有那么些相似。

李清照观后感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第二篇

读《李清照》有感

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即使在那个词人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里,她也不

失为一个特殊的大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读了《李清照》,我深深地体会

到了一位女词人在过渡年代里的悲欢离合,她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失国之痛、丧夫之悲、

哀哀欲绝的真实感情。

作为一个女作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一个妇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中年时期、

老年时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数千年男子霸占文坛、描写妇女的作品也多处于男子之手的

时代里,他的作品可谓异军突起,给文坛增添了一丛琪花瑶草,因而更增强了她在文坛上的

地位。

在我看来李清照对文学的热爱超过了她的生命,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文学修养,受家庭的

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与赵明诚结婚后更是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

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不困苦的生活,坚持着她的文学创作,但是金兵入主中原后,宋室

南 迁,她带着很少的东西,随难民流落江南,背井离乡,漂流异地,多年来收集的金石字

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祸不单行,不久,丈夫又犯病死去,更给

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

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她的希望成为幻影。这时,她那颗已经残碎的

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诟病,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助,呼告无

门,贫困悲苦,流徒漂泊,最后寂寞的死在江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出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无

限思念之情,丈夫外出使她感觉孤独无助,丈夫不在,闺居无趣,要出游以消遣,但是只有

独自一人上船,“独”字深刻的表达了她的无助和孤寂,仍然在怀念着丈夫,看到天空的大雁

飞过,联想到大雁传书,不由的自问,云中的雁给谁寄来了信呢?表达了她希望是给自己,

深夜仍无法入睡,可看出她对丈夫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终于我还

是体会到了爱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幸福,这种相思之愁是没法消除的,才把它从眉头撵下去,

它又到心头上来了,同样才把它从心头撵开,它又到眉头上去了,这自然的相思之愁被她展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现的淋漓尽致,写的及为形象,令我感到心痛,深深的替她惋惜。 汪苏泷曾经有一首歌叫《李清照》,更是总结了她一生的经历,让我为之感叹,那凄迷的

生活也让我为之心痛,烟锁秦楼,细雨把酒黄 昏后,海棠花是否一旧,声声慢心事谁知否,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一旧,这才下眉头,

却又上心头,谁念我终日凝眸,帘卷着西风,惊醒旧梦,人比黄花瘦,一字一句,写出了她

经历的情感之路,又有谁不为之感动呢! 从少女的天真娇憨,少妇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到失国之痛、丧夫之痛、悼亡孤寂、

念亲怀乡、哀哀欲绝的情感,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让人心痛、惋惜。篇二:李

清照词读后感 读李清照词有感 四年级 祁艳云

寒假期间,难得闲适,便找来李清照的词读。 李清照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之一,她独创了易安体,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词人,她的词寄托着她的情感,可谓至诚。 她的词低吟浅咏、缜密典雅。词人将情融入富有感染力的景物中,再通过勾画将情传导

给读者,深深的打动读者。如她的《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

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一寒字将读者带入

惆怅的境地,“花残、香消”这触目伤情的凄楚,使人魂断、咽泣不已,悲凉气氛从字里行间

跃然而出。凄婉的情调生动、感人。 词人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的空间,越读越意味无穷。人的情绪容

易波动,难于把握。思念之情乍现还隐,反反复复。例如她的《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

还秋色,又还寂寞。“寂寞”因他不在身边而生,含蓄委婉的道出对他的思念,当然读者还可

以任意的发挥自己的想象。

词人通过对自己忧、乐的描写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词中尽情的渲泄内心的痛苦之情,催人泪下,令人泪尽心难平。例如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中用语浅显易懂,词人感情毫不修饰,

全部情感倾泻而出却不失真诚。 掩卷而思,深感李清照的词流传千载而不昧,在脑海中日久

弥新。篇三:读李清照诗词有感 追寻你,我心中的女神

--李清照 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10化本3班 郭晓红 2010364313 我追寻易安的足迹,追寻那个天真矜持的宦门少女的身影,追寻那个才情过人的、婉约

清丽的闺阁少女的倩影,追寻那个终日凝眉、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寻那个颠沛流离、

晚年凄凉的落魄红颜。

她风姿绰约的一生,她香如兰芷的慧心,她婉约清丽的词章,无数次让我感动让我唏嘘

让我迷失。我以心的维度仰视她清丽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蹙音,俯身捧起历史长

河沉淀的瑰宝,以此来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远逝的女神。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我走进那个书香飘逸的庭院,探头窥见正值豆蔻年华的易安。一个绣面芙蓉、情窦初开

的美少女,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然后对着袅袅沈香发痴,她娇憨、濡慕、害羞,她

怀春、痴缠、憧憬,少女的情思付与半笺娇恨,月移花影约重来。忽的,院中出现一位青衣

少年,她不禁心慌,未语脸先红,急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站在她身后,

见她目送消失在宅门拐角处的背影。此时,我仿佛闻到了幸福的味道。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8岁,人生的花季,李清照出嫁了,门当户对,情投意合,才子佳人,美偶天成,他们

一样地酷爱金石,一样地喜欢诗词,郎著《金石录》,妻写《金石序》,妻写锦心词,郎作秀

口吟,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使新妇的幸福从心里溢出来。蜜里调油,夫唱妇随,李清

照让幸福变成了浓浓淡淡的墨香。携手春游,“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

彤霞晓露痕”;小别痴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见两人携手漫步庭院小径中,我望天微笑,幸【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福的氤氲散落一地。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绿肥红瘦,看见一位婉约清丽妙龄女子泛舟湖上,

误入莲花深处,桨声冷冷,“惊起一滩鸥鹭”,是易安。此时的她双颊微红,高唱“兴尽晚回

舟”,双桨轻摇,向莲花更深处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醉不知归路,薄汗轻衣透的

女子,默默祝福。我远眺,藕荷连天,江月满星辉。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伫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终日凝眸、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

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说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 与明诚共看庭前花开花落,

望空中云卷云舒后,留给你的,却只剩下无尽的等待。明诚踏上了充满荆棘的仕途之路,远

去了,留下你,独守空房,终日伏于案台上暸望。等到了秋风又起,等到了雁儿南飞,等到

了一轮明月又悬挂相思楼头,却等不到,等不到明诚的一封信,等不到那一个风花雪夜般的

传奇??纵有横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加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对,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

事太多太繁,红颜渐老易安多少次独坐幽落冷清的院落,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人比

黄花瘦的伤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满地黄花堆

积的深院中,目送这个千古丽人。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停留在西子湖畔旁,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她使着孤舟独桨渐行渐远,载不动满江愁绪,

是易安。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李清照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渐入暮年,她

守着孤清的院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

一两个旧友来访,帮助她驱赶走落寞,但关闭柴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青灯

黄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不忍卒读她的《漱玉词》。她代表了一个高度,“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

行爱情之尊,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所有政治、文

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她以心抗世,

以笔唤天,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

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佳作珍品。” 掩卷,止不住两行清泪。 我徜徉在蓑草连天的野外,看尽征鸿,怎奈梧桐更兼细雨,心中易安的形象愈加明显。

风中的梧桐颤抖着深深的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听见易安“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的低吟,看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杯两盏淡酒独酌。我能拂去葡萄枝上

的落叶,拂不去你心中荡起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朔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事变迁、韶

华飞逝在你额上刻下的确记良印呵。我不知多想走近你,将海棠花拾起,扮靓你的容颜,但

是故人不在。 追寻你,我心中的女神。你作为诗者,你的诗已震撼了我的灵魂,我追随

你,寻找你遗留的足印;你作为歌者,你的嗓音已涤荡了我的心灵,我追随你,寻找你遗落

的音符。篇四:读《李清照》有感 《

教育科学学院经典阅读

读书心得 题 目: 读《旷世才女李清照》有感 学院班级: 教科学院 2012级4班 学 号: 20121242004 姓 名: 李 霞 日 期: 2015年3月10日 联系电话: 15708321970 读《旷世才女李清照》有感 她是一朵旷世奇葩,她是一朵惊世玫瑰。在那样的社会里,有一个女子能诗词歌赋,低

吟浅唱,貌美如花,言谈优雅,时而小家碧玉,时而豪爽似男儿风。怪不得赢得了赵明诚的

君心暗许,颜垯的默默守候,就连皇帝也曾有过少许爱慕之意。她是一个幸福的人,然而她

也是一个不幸的人。

清照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幸福的人。她遇上了一个万里挑一的赵明诚,叫了一辈子“清

妹”叫出了他对她的款款柔情,护她周全护了一辈子。他从没阻碍她的才华横溢、独异思想,

而是和她一起品诗论词,醉酒当歌,谈天说地,遨游名家大作,共赏金石碑帖。他们一生举

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和睦,夫唱妇随。曾经也有许多挫折屏障横在他们面前,但在那封

建思想当道,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有一个守候着对方的爱人已是无可多求的了。虽说他没能

陪她白头到老,她晚景凄凉,他们没能儿孙满堂,他们的毕生心血最后几乎化为乌有。但他

们的记忆永存,他们的美好铭刻,他们的故事永传。后人都知道,赵明诚只有一个李易安,

李易安只有一个赵明诚。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简直是无稽之谈,清照彻底证明了它的荒谬。女子也可饱读诗书、

知人经视,巾帼不让须眉。在那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众人麻木时,一个弱女子吟出了“生

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爱国深情;在那颠沛流离的逃途中,

一个弱女子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金王爷的丰衣足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女子!可是,她注定

是个不幸的人,生存在了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生活在了那三纲五常的封建思想,

怎么样都拼不赢那万恶的封建。纵使她的才华千古绝代,纵使她的诗词众人仰慕;但她毕竟

是女子,也有那么多人都不看好她,从她的诗词到她的思想都不看好。她终是不得善终,书

中最后小女孩孙娘说:“才藻实非女子之事”是对她一生的彻底诋毁。怎一个愁字了得喻示她

所有的哀愁及几近绝望。

细看易安居士的一生,虽不及她文采的万分之一却觉得自己骨子里和她有那么些相似。

我也希望有一心人,不求风花雪月,不求香车宝马;只求共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共享岁

月静好、现世安稳,共尝人间烟火,生活的味道。我也是和易安居士一样,倔强固执,牛脾

气的人,有时候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儿时,妈妈曾让我跪上一整天,我也不愿承认那莫须有

的错误。我也看不惯一些人情世故,有些愤世嫉俗,为了我的开心颜,决不愿摧眉折腰事权

贵。可我更幸运,我生活在了可以开怀畅谈的现实社会。那种女子不如儿郎的昧观早已不复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存在,我可以放心大胆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出自己的观点 看法,可以大胆追求奔向前方。 或许同姓了一个“李”字,从小就喜欢李清照,她的词恬淡清新,读起来沁人心脾。但

现在真幸运,可以了解她更多。她不仅是一个旷世才女,也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伟大的女人。

篇五:《李清照》 读后感 《李清照》 读后感 我翻开 《李清照 》 这本书的第一页颇有感触。因为我们在中学已经了解到了她诗词的

一小部分。所以这次一定要更多的了解她那爱国精神和独创一格的诗词以及她的其它情况。 李清照风韵脱俗的东方女性美。具有张扬的个性、心系国家的忧虑之情。无不能感染着

当代思想和感情跳跃浮动的我们。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齐鲁文化发源地名城

济南,文化气氛相当浓厚。父亲---李格非是思想开明的名士。母亲----王拱辰的孙女,善于

作文,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她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她运用浅淡自然的语言创造出清新自然、音韵流转、声

调和谐的千古名篇,正是“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坦率的胸怀,不羁的思想性格使她敢

于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地写出一些封建社会妇女不敢启齿的率真词章。作为女性,爱情追求

是李清照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力。她在词中通过爱情这一主题执著地描绘一种独立的人格。 我国古代诗史上杰出的诗人很多,而女诗人却屈指可数。她之所以成为以成就突出的女

词人,无视封建传统礼教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作为一名杰出的女词人,她没有把自己完全封

闭在闺房之内,而是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玩赏风景,饮酒惜花,逞露才华,写

诗作词。像男子一样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例如:《如梦令》以优美的韵调,写她青少年时

代的生活和思想,显示青睿的活力,揭示她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的内心世界,表现出爽朗的

性格。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念奴娇》一词中,应运而生的日常口语就很多:“种种恼人天

气”、“不许愁人不起”她正是善以典故,代字传情达意,高雅而含蓄。而且她善于运用通俗

的语言,能以俗为雅,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委婉深细而又意境高远。读来明白如话,

看似寻常其实颇具功力。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来捕捉心中的感受。倾入笔端,形成自

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散发着不朽光彩。 在《一剪梅》中写她的相思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

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不是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怎会写出如此“颇尽离别之

意”的词来呢?在她的词中,有的是对丈夫真挚、专一的爱情,绝无封建文人那种矫揉造作的

情调。

让我感受到一代女词人因国破、家亡而带来的生活变迁、层层烦恼。透过字里行间,看

到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弱女子追求幸福、追求爱情的过程,从中也见证了历史车轮的印辙。

李清照的一生打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尽管其家世显赫、身份特殊,但也避免不了那个

时代女性的悲剧。

李清照在中国词坛有着重要的地位。她的诗词感情真挚细腻。而且关注国家的安危,从

这一方面来看。她和一些男性作家站在了同一基点上。她不愧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女词

人。

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要知晓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

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

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

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折”。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

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

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

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

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

之情。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

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

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 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

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

正在这里。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

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

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

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

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

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前

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

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

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

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你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往何方,吟唱的词阕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

却颠沛流离了一生;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一般苟且偷安的男人要刚强。是

你啊,散发出生命芳香的美神——李清照。 读你,始于读《漱玉词》,从“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春>青春纯情到

《李清照》 读后感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第三篇

《李清照》 读后感

我翻开 《李清照 》 这本书的第一页颇有感触。因为我们在中学已经了解到了她诗词的一小部分。所以这次一定要更多的了解她那爱国精神和独创一格的诗词以及她的其它情况。

李清照风韵脱俗的东方女性美。具有张扬的个性、心系国家的忧虑之情。无不能感染着当代思想和感情跳跃浮动的我们。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齐鲁文化发源地名城济南,文化气氛相当浓厚。父亲---李格非是思想开明的名士。母亲----王拱辰的孙女,善于作文,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她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她运用浅淡自然的语言创造出清新自然、音韵流转、声调和谐的千古名篇,正是“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坦率的胸怀,不羁的思想性格使她敢于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地写出一些封建社会妇女不敢启齿的率真词章。作为女性,爱情追求是李清照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力。她在词中通过爱情这一主题执著地描绘一种独立的人格。

我国古代诗史上杰出的诗人很多,而女诗人却屈指可数。她之所以成为以成就突出的女词人,无视封建传统礼教便是其中重要原因。作为一名杰出的女词人,她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内,而是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玩赏风景,饮酒惜花,逞露才华,写诗作词。像男子一样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例如:《如梦令》以优美的韵调,写她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显示青睿的活力,揭示她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的内心世界,表现出爽朗的性格。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念奴娇》一词中,应运而生的日常口语就很多:“种种恼人天气”、“不许愁人不起”她正是善以典故,代字传情达意,高雅而含蓄。而且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能以俗为雅,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委婉深细而又意境高远。读来明白如话,看似寻常其实颇具功力。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来捕捉心中的感受。倾入笔端,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文学史上散发着不朽光彩。

在《一剪梅》中写她的相思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不是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怎会写出如此“颇尽离别之意”的词来呢?在她的词中,有的是对丈夫真挚、专一的爱情,绝无封建文人那种矫揉造作的情调。

让我感受到一代女词人因国破、家亡而带来的生活变迁、层层烦恼。透过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弱女子追求幸福、追求爱情的过程,从中也见证了历史车轮的印辙。李清照的一生打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尽管其家世显赫、身份特殊,但也避免不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李清照在中国词坛有着重要的地位。她的诗词感情真挚细腻。而且关注国家的安危,从这一方面来看。她和一些男性作家站在了同一基点上。她不愧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

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要知晓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折”。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

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你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往何方,吟唱的词阕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却颠沛流离了一生;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一般苟且偷安的男人要刚强。是你啊,散发出生命芳香的美神——李清照。

读你,始于读《漱玉词》,从“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的春">青春纯情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情长。从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吟凄凉愁苦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我似乎读懂了你。快乐对你来说是短暂的,你弱小的身躯挑起的是沉重的国愁家恨哪!那只曾载着你“兴尽晚回”的小舟如今也“载不动,许多愁”了。

看你,全凭朦胧中对你的感知。我未能有幸见到你,但百年之后人们对你的敬仰丝毫未曾褪消。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受到书香熏陶的你是那样与众不同、卓尔不群。我便仿佛看到了带着文人高雅气息的“婉约派”掌门人,在我脑海里渐渐分明起来。

悟你,是源于你对生命的见解。婚姻的不幸,国家的颓败,并未使你就此消沉,你在奔走呼喊,以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说服当权者。一个弱女子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已有这般深切的感知,那么你的灵魂何止在岁月中穿梭进化了数百年!

赞你,发自我内心的敬仰。乱世之中,你饱览诗书,精于诗词。在国愁家恨前屹立不倒,为重整雄风而奔走不息。在生与死的面前告诉人们真谛。易安词人哪,尽管那时人们贬低你,排斥你,不认同你,可是你看啊,你的词流传后世,给人以美的享受,激人奋进。你的见解得到人们的广泛赞许。你铮铮傲骨散发出生命芳香如同你的诗词流传后世给人以陶冶。

易安水流长,生命播芳香!

【点评】

本文作者按照自己对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构思行文,“读你”→“看你”→“悟你”→“赞你”,层层推进,要言不烦。李清照卓尔不群、刚强傲然的高雅形象亦随之在读者面前渐渐分明、清晰和丰满起来,生命的芳香袅袅升腾、四处飘逸。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抒情叙事,读来亲切和悦;对比手法和易安词句的有机引用,既丰富了人物的精神底蕴,又提升了作文的文化厚度。

李清照读后感(一)

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即使在那个词人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里,她也不失为一个特殊的大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读了《李清照》,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女词人在过渡年代里的悲欢离合,她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失国之痛、丧夫之悲、哀哀欲绝的真实感情。

作为一个女作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一个妇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数千年男子霸占文坛、描写妇女的作品也多处于男子之手的时代里,他的作品可谓异军突起,给文坛增添了一丛琪花瑶草,因而更增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用寥寥数语,表达了清照惜花的心情,在暮春时期,作为少女的作者,在雨疏风骤的天气里自然关心花卉的情况,同时也向世人描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呆在家中,无聊之中种些花卉,整日与花为伴,经历了一夜春风雨后的变化,担心花卉的生长情况,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这样,本词形象的表达了当时妇女的生活状况,写的无限凄婉,又含蓄委婉,被诸多有影响的大家称赞其情意真切。

在我看来李清照对文学的热爱超过了她的生命,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文学修养,受家庭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与赵明诚结婚后更是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不困苦的生活,坚持着她的文学创作,但是金兵入主中原后,宋室南迁,她带着很少的东西,随难民流落江南,背井离乡,漂流异地,多年来收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祸不单行,不久,丈夫又犯病死去,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她的希望成为幻影。这时,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诟病,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助,呼告无门,贫困悲苦,流徒漂泊,最后寂寞的死在江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出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丈夫外出使她感觉孤独无助,丈夫不在,闺居无趣,要出游以消遣,但是只有独自一人上船,“独”字深刻的表达了她的无助和孤寂,仍然在怀念着丈夫,看到天空的大雁飞过,联想到大雁传书,不由的自问,云中的雁给谁寄来了信呢?表达了她希望是给自己,深夜仍无法入睡,可看出她对丈夫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终于我还是体会到了爱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幸福,这种相思之愁是没法消除的,才把它从眉头撵下去,它又到心头上来了,同样才把它从心头撵开,它又到眉头上去了,这自然的相思之愁被她展现的淋漓尽致,写的及为形象,令我感到心痛,深深的替她惋惜。

汪苏泷曾经有一首歌叫《李清照》,更是总结了她一生的经历,让我为之感叹,那凄迷的生活也让我为之心痛,烟锁秦楼,细雨把酒黄昏后,海棠花是否一旧,声声慢心事谁知否,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一旧,这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谁念我终日凝眸,帘卷着西风,惊醒旧梦,人比黄花瘦,一

字一句,写出了她经历的情感之路,又有谁不为之感动呢!

从少女的天真娇憨,少妇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到失国之痛、丧夫之痛、悼亡孤寂、念亲怀乡、哀哀欲绝的情感,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让人心痛、惋惜。

李清照读后感(二)

一向都喜欢婉约派的诗词,李清照的属最爱了,但是也仅仅是喜欢而已,并没有把每首都背下来,虽然每次都豪心壮志说要背完,每次都会被耽误,李清照读后感。还是怪自己没有恒心吧。这次跟着师父学写诗,师父说一开始要背诗,其实光光背诗还是一件挺惬意的事,唐诗的类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还是偏爱于宋词多点。背了好几首离愁的词,不是故意挑选的,按照顺序背下来,确实离愁的诗很多,怎么说,现在对于写诗还是没有多少概念,只是模仿还可以。分不清诗词的结构,每个词牌名的特点,这让我有点纠结。关于离愁的诗,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范仲淹的御街行和晏殊的蝶恋花了,“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升级版,也是我的最爱。

两首词基本都是先写景再抒情,寓情于景。落叶和西风肯定是少不了的,独上高楼亦是相同之处,可以想象的是登上高楼,听着耳边的风声以及树叶掉落的沙沙声,寂寥的看着只知道照亮朱户的月亮,加深了内心的离愁相思。“谙”意为熟悉,两首词都有用到。说说在这两首词里学到的词吧。欹:倾斜的样子。香砌:有落花在上面的台阶。练:素色的绸。

其实蝶恋花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从景物描写中完全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哀愁,槛菊愁烟兰泣露,兰和菊都是象征着品格的高贵纯洁,愁的是菊,哭的是兰,实际上真正伤心的是主人公。其实背完这两首词心里感触还是挺多的,就是感觉用文字描述就有点困难了,正如写诗的时候,明明知道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却找不到正确的词。

李清照词读后感

一直以来就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尤其对宋词更是偏爱。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名句,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描写的细腻柔美很有意境,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

宋代词人中,我尤其喜欢李清照,究其原因我想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大多清新脱俗婉约柔美我非常的喜欢,再者她和赵明诚的千古恋情也是我对其人和作品喜欢的重要原因。记得从初中时候起,语文课本里就开始有李清照的作品,一直到高中结束,李清照的词学了大概有十几首。比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词句现在想起依然能脱口而出,,这都是中学时代太喜欢死记硬背的功劳,其实对于这些精华的词句有好多地方当时的我都不太理解。随着文化知识的积淀,人生阅历的丰富,逐渐的对于李清照的词我有了自己的理解,也就更喜欢她的词了。

初冬凉风吹来,夹杂着微微细雨,索性打开窗,任凭南来北往之清爽遍布身心。

看窗外黄昏似有风雨要来,又不禁想起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句。读李清照的词似乎看到这位女词人带着忧伤的微笑慢慢走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绰约轻倩的词句里,女词人正在帘内低吟。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女词人天生聪慧,妙解音律,这些用惯了、用旧了的浅而且俗的文字在女词人的手里极轻巧地便缀成了清新鲜丽的词句,以极寻常语创造出了不寻常的意境。

沉浸在李清照的意境中,禁不住哀叹女词人从早年的幸福生活经历战乱、家亡,历尽生活沧桑,在凄切的生活旅程中寻寻觅觅吟唱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忧伤绝唱。以独到的功力创作出了南宋词史上别具一格的“易安体”,更令人慨叹的是如此妩媚柔婉的女词人尚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此诗句蕴含着的豪迈之气。今晚雨疏风骤,也定然是绿肥红瘦。究竟谁肥谁瘦, 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

李清照读后感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第四篇

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即使在那个词人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里,她也不失为一个特殊的大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读了<李清照>,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女词人在过渡年代里的悲欢离合,她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失国之痛、丧夫之悲、哀哀欲绝的真实感情。

作为一个女作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一个妇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数千年男子霸占文坛、描写妇女的作品也多处于男子之手的时代里,他的作品可谓异军突起,给文坛增添了一丛琪花瑶草,因而更增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李清照读后感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用寥寥数语,表达了清照惜花的心情,在暮春时期,在我看来李清照对文学的热爱超过了她的生命,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文学修养,受家庭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与赵明诚结婚后更是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不困苦的生活,坚持着她的文学创作,但是金兵入主中原后,宋室南迁,她带着很少的东西,随难民流落江南,背井离乡,漂流异地,多年来收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祸不单行,不久,丈夫又犯病死去,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她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读后感。这时,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诟病,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助,呼告无门,贫困悲苦,流徒漂泊,最后寂寞的死在江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出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丈夫外出使她感觉孤独无助,丈夫不在,闺居无趣,要出游以消遣,但是只有独自一人上船,?独?字深刻的表达了她的无助和孤寂,仍然在怀念着丈夫,看到天空的大雁飞过,联想到大雁传书,不由的自问,云中的雁给谁寄来了信呢?表达了她希望是给自己,深夜仍无法入睡,可看出她对丈夫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终于我还是体会到了爱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幸福,这种相思之愁是没法消除的,才把它从眉头撵下去,它又到心头上来了,同样才把它从心头撵开,它又到眉头上去了,这自然的相思之愁被她展现的淋漓尽致,写的及为形象,令我感到心痛,深深的替她惋惜。

汪苏泷曾经有一首歌叫<李清照>,更是总结了她一生的经历,让我为之感叹,那凄迷的生活也让我为之心痛,烟锁秦楼,细雨把酒黄昏后,海棠花是否一旧,声声慢心事谁知否,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一旧,这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谁念我终日凝眸,帘卷着西风,惊醒旧梦,人比黄花瘦,一字一句,写出了她经历的情感之路,又有谁不为之感动呢!

从少女的天真娇憨,少妇的柔情挚爱、伤感离别,到失国之痛、丧夫之痛、悼亡孤寂、念亲怀乡、哀哀欲绝的情感,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让人心痛、惋惜。


李清照读后感(二)

一向都喜欢婉约派的诗词,李清照的属最爱了,但是也仅仅是喜欢而已,并没有把每首都背下来,虽然每次都豪心壮志说要背完,每次都会被耽误,李清照读后感。还是怪自己没有恒心吧。这次跟着师父学写诗,师父说一开始要背诗,其实光光背诗还是一件挺惬意的事,唐诗的类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还是偏爱于宋词多点。()背了好几首离愁的词,不是故意挑选的,按照顺序背下来,确实离愁的诗很多,怎么说,现在对于写诗还是没有多少概念,只是模仿还可以。分不清诗词的结构,每个词牌名的特点,这让我有点纠结。关于离愁的诗,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范仲淹的御街行和晏殊的蝶恋花了,?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升级版,也是我的最爱。

两首词基本都是先写景再抒情,寓情于景。落叶和西风肯定是少不了的,独上高楼亦是相同之处,可以想象的是登上高楼,听着耳边的风声以及树叶掉落的沙沙声,寂寥的看着只知道照亮朱户的月亮,加深了内心的离愁相思。?谙?意为熟悉,两首词都有用到。说说在这两首词里学到的词吧。欹:倾斜的样子。香砌:有落花在上面的台阶。练:素色的绸。

其实蝶恋花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从景物描写中完全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哀愁,槛菊愁烟兰泣露,兰和菊都是象征着品格的高贵纯洁,愁的是菊,哭的是兰,实际上真正伤心的是主人公。其实背完这两首词心里感触还是挺多的,就是感觉用文字描述就有点困难了,正如写诗的时候,明明知道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却找不到正确的词。

读史记有感300字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第五篇

<史记>是一部震古烁今的史家巨著。太史公司马迁以他的妙笔描绘了一个真实、凝重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传说中带着神秘色彩的五帝三王,有春秋战国诸侯间不断的征伐,有大秦帝国一统天下,有英雄辈出的楚汉争雄,有意气风发的大汉盛世。期间帝王诸候、谋臣良将、义士哲人,演绎着自己的独特人生,连串成一幅长达三千年的历史长卷。读史记有感300字

他穿越千年时空,散发着夺目的光彩。历代文人读史有感,已著录书怀,抒发出自己的感慨。项王兵败垓下,引发后人惋惜,李清照就此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放诗句;秦始皇焚书坑儒,激起后人的讥讽,章碣发出了?坑灰未冷山东乱,作为史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其文直,其实垓,不虚美,不引恶?的精神广为后人流传。鲁迅先生曾平史记为?史家无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这本书需要我们慢慢的去品味,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经典。


读史记有感300字(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屹立在茫茫大海中的灯塔。读史记有感300字。我就特别的喜爱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我变成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妈妈在暑假期间给我买了一本青少版的<史记>故事,读完之后,我受益匪浅。

<史记>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伟大的纪传体通史,体现着古代史官的眼界和良心。作者司马迁忍辱负重,瑾承家学,以入木三分的洞察力和兼笔直书的责任感,写作了伟大的<史记>。它恰当的评价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再现了当时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画面。被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史记有感300字(三)

我敬佩司马迁能把<史记>写得那么深动,敬佩<史记>当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敬佩中国拥有那么丰厚悠久的历史。

在<史记>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将相和>。这则故事主要讲了: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培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总而言之,在<史记>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中国伟大的五千年的历史,同时,我还懂得了不少的知识,收获了不少硕果。我认为,<史记>这本书值得一看。


读史记有感300字(四)

<史记>大家一定都知道吧!它是我国的经典呦!

<史记>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本书记载了有血有肉的事情,让我们更一步认识了历史。

<史记>是司马迁受腐刑(一种肉刑)之后在牢里写的。()在牢里,他甚至想自杀,可他想到周文王被关在羑(you)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被困在陈蔡,于是他写了<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这些名著都是在诗人心情愤怒时写的,于是司马迁就想:我为什么不在此写一部史书呢?就这样<史记>诞生了。

<史记>中记载了一些暴君如:吴起、吕雉等人,又记载了一些善解人意的人如:刘邦、屈原等;让我们学习做人的道理。

其中,让我觉得最可惜的就是戚夫人,吕雉因为嫉妒戚夫人的容貌,便把戚夫人的手脚砍了,把她的眼珠挖了,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窟室,叫作(人彘)戚夫人一朵美丽艳丽的花悄然无声的谢了。

希望大家多去咀嚼文学的经典。


对李清照认识有感相关热词搜索:李清照声声慢有感 读李清照有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对李清照认识有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对李清照认识有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68448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