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大闹天宫有感300

大闹天宫有感300

2016-10-20 11:42:0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大闹天宫有感300(共7篇)大闹天宫读后感300字星期天,表姐带我去看电影《大闹天宫》,这是3D版的哦,这是我看3D版的动画片。 看3D电影,需要戴上3D眼镜,电影故事内容和以前看得一样,只是更有立体感,更加真实,好像的山呀、树叶、动物呀就在身旁,特别是当镜头出现果树时,那些红彤彤的苹果,紫莹莹的葡萄,看得让我大流口水!影...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大闹天宫有感300》,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闹天宫读后感300字
大闹天宫有感300 第一篇

星期天,表姐带我去看电影《大闹天宫》,这是3D版的哦,这是我看3D版的动画片。 看3D电影,需要戴上3D眼镜,电影故事内容和以前看得一样,只是更有立体感,更加真实,好像的山呀、树叶、动物呀就在身旁,特别是当镜头出现果树时,那些红彤彤的苹果,紫莹莹的葡萄,看得让我大流口水!

【大闹天宫有感300】 【大闹天宫有感300】

影片讲的是孙悟空拿了龙王的宝贝--金箍棒,龙王便到天庭去告他,玉帝和众天兵天将们也是颇下了许多功夫来捉拿这个妖猴,结果到最后,妖猴没找着,反被他大闹天宫,哈哈!孙悟空真是太厉害了!佩服!但是孙悟空也太调皮了,在哪都不守纪律,比如玉帝让他去看守蟠桃园,结果他把蟠桃全吃了,还毁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把天庭搅得一团糟,这样也不对。我觉得,我们既要孙悟空那种顽强斗争的精神,但是该遵守纪律还是要遵守,这样才能和谐。

读《大闹天宫》后感
大闹天宫有感300 第二篇

【大闹天宫有感300】【大闹天宫有感300】

读《大闹天宫》后感

最近,我在网上读了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这是大作家吴承恩的着名作品。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书中“大闹天宫”这一章节。

文章讲的是∶李天王带领的天兵天将和三太子哪咤被孙悟空打败了,所以玉皇大帝只好封他为“齐天大圣”,并叫他去守蟠桃园。

可是,他一听玉母娘娘开的蟠桃盛会竟然没有请他,非常生气,所以就把蟠桃会里熟了的桃子吃掉一大半,再把盛会里的好东西吃的一干二净。接着,又把太上老君炼成的仙丹吃掉,最后,他一个筋斗就跑回了花果山。

因此,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一起跑去告状。玉皇大帝大发雷霆,又叫李天王带着一大群人去捉拿悟空,虽然他们打的时间很长,但是还是被悟空打的落花流水。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有一次,爸爸教我学游泳,一开始我很害怕,可是后来想起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他是多么坚持、勇敢,你知道我为什么说他坚持、勇敢吗?不知道,让我来告诉你吧。是因为,他虽然和天兵天将打了三天三夜,可是他并没有说放弃或投降,而是坚持的打下去,所以他打败了天兵天将等„他还不管是谁,只自已想做就做,从来不管别人是谁。想到这里,我就不怕了,还想孙悟空那样勇敢而又坚持得游下去,最终,我学会了游泳。我还明白了两句话,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另一句是“一分耕田,一分收获”。【大闹天宫有感300】

最后,我还要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学习孙悟空的坚持和勇敢。” 真光中英文小学四年级:李泳橦

西游记名著读后感300字
大闹天宫有感300 第三篇

自从我懂事起,我就看过各种各样的《西游记》,有的是在电视上的动漫西游记,有的是电脑上连续西游记,有的是书上文字西游记........虽然它们风格不一,但主人公还是大名远扬的师徒四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几位人物,接下来让我为你们介绍介绍他们。

长辈优先,先从唐僧开始,唐僧是个胆小如鼠、耳根子软的人,但他也是一位关心徒弟的好师傅。接下来说说孙悟空吧!孙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功臣。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等神话故事都是发生在孙悟空身上。

这四人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武艺超群,一路上保护唐僧取得真经,,而且他身上有一种叛逆心理,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精神离我十分欣赏。然后是猪八戒,他不但缺点多多,还时不时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这位大英雄吃苦头,但关键有危险的时候他又从不退缩,也可以算的上是孙悟空一大‘助手’最后是沙和尚,他说话慢慢吞吞,给人一种没有主见、老实的感觉。四人性格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不但有个性,还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他们那九九八十一难的坎坷就像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比如在四年级,我参加了舞蹈比赛。在预赛时,我的心情十分紧张,好几个拍子挑错了。到预赛成绩出来时,果然不出我所料,落选了。

【大闹天宫有感300】

我强忍着没有把眼泪流出来,可再我抬头那一刻,我想到:西游记师徒四人也是经历了困难才取到真经,难道我就要失败在这一场比赛中吗?不,不可能。就像名言所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大闹天宫读后感300字
大闹天宫有感300 第四篇

今天我看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真是痛快!孙悟空入龙宫探宝、去阴曹地府勾生死簿、上天宫搅闹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挥舞金箍棒,威风凛凛,把天兵天将和玉皇大帝打的一塌糊涂。后来还是靠如来佛祖帮忙,才保住了玉皇大帝的位子。尽管孙悟空最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但他是个无畏的英雄,他代表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游记>就是孙悟空的英雄传。大闹天宫读后感300字。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大闹天宫读后感300字(二)

<西游记>里面有一个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故事的情节是:玉帝封悟空为弼马温,让他看管天马。悟空嫌官小,就回到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非常生气,托塔天王李靖和哪吒三太子捉拿悟空,没想到被悟空打败。玉帝只好封他为齐天大圣,让他看管蟠桃园。大闹天宫读后感300字。一天,王母娘娘要开蟠桃会,命七位仙女去摘桃子,仙女们来到桃园,大闹天宫读后感300字(三)

寒假里,我看过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是明朝吴承恩所写的。书中讲述了孙悟空因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陪唐僧去西天取经。在高老庄收服了猪八戒,在流沙河收服了沙和尚。他们每天都和各种妖怪激烈的战斗,看得我有时又兴奋,又悲伤,爱不释手。

我在<西游记>里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不仅会七十二变,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分辨善人和妖怪。

读过<西游记>这本书后,使我受益匪浅。()他让我读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办成一件大事。


大闹天宫读后感300字(四)

文/左宇帆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读完后我深有感触。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到了五行上下。

唐僧是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脱壳,吃了人参果才长生不老,所以很多妖怪要吃他的肉,也想长生不老。

猪八戒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在王母奶奶的蟠桃会上喝醉酒后闯进广寒宫,见到嫦娥长得十分美丽,就上去调戏嫦娥,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把他打了两千铜锤,并打入人间投胎,掉进猪圈里所以就投了猪胎。

沙和尚是唐僧的第三个徒弟,当师兄们又困难时常常去营救。

作者吴承恩,把西游记里的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善美丑恶渲染的淋漓尽致。

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如来封唐僧为功德佛,孙悟空为斗圣佛,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猪悟能为净坛使者,沙和尚为金身罗汉。这就是西游记的故事。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实在不行就向别人求助,直到成功为止。

大闹天宫读后感500字
大闹天宫有感300 第五篇

寒假,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七回:孙悟空大闹天宫。

<孙悟空大闹天宫>主要讲了孙悟空扰乱蟠桃会,偷吃美味珍馐,琼浆玉液;而后在太上老君的炼丹房里偷吃仙丹,继而回到花果山。玉帝发现后大怒,差遣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孙悟空以一敌百,英勇无畏,但终被二郎神抓获。大闹天宫读后感500字。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不但未将他烧死,反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推倒炼丹炉,大闹天宫,唬的玉帝赶紧差人去请如来降孙悟空。最终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饿吃铁丸,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人都有自由,但没有无限的自由,也没有人可以拥有无限的自由;那些想拥有无限自由的人,得到的往往是自由的束缚。人也不能过于骄傲,它会让你迷失了自己。文中的孙悟空就是因为骄傲自大,看不清自我,终被压在了五行山下。这些道理是多么的令人发人深省啊!


大闹天宫读后感500字(二)

今天看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很好看。孙悟空只是拿着一跟金箍棒,把天兵天将和玉皇大帝打的一塌糊涂。大闹天宫读后感500字。躲在桌子底下喊救命。后来还是叫如佛主来帮忙,才保住了玉皇大帝的位子。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像孙悟空这样打玉皇大帝。

大闹天宫是说,孙悟空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孙悟空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又派天兵捉拿。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孙悟空被擒。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行为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它仗着有七十二变和金箍棒,居然敢大闹天宫,真是胡闹。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件事是没有好下场的,如来佛主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这种惩罚实在太对了,谁叫他这么坏呀!孙悟空有两面,一面是他大闹天宫不值得我们学习。另一面是他用心用力保护师傅,这种精神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家要记住了,做坏事是没有好结果的。


大闹天宫读后感500字(三)

今天看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章,十分精彩。

大闹天宫是说,孙悟空去阴曹地府,把自己和伙伴的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玉帝想派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好让孙悟空归顺天庭。谁知孙悟空知道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南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孙悟空连败巨灵神、哪咤。太上老君见硬的不行,有一番软磨硬泡后,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又派天兵捉拿。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孙悟空被擒。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行为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它仗着有七十二变和金箍棒,居然敢大闹天宫,真是胡闹。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件事是没有好下场的,如来佛主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这种惩罚实在太对了!

西游记读后感300字
大闹天宫有感300 第六篇

文/张景轩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它记载了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师徒四人中,最忠厚的是沙僧,他为人忠厚老实,一心随师父去西天取经,他的决心实在让我赞叹不已。

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有三大恶习:好吃、好色、好睡,而且他非常贪婪,并且做事没有决心,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他想取真经时,还求佛祖让他下凡来玩呢!

孙悟空最大的优点是非常勇敢,他从不向困难低头,一直勇往直前,唐僧有时会很固执,但他最大的优点是非常善良,虽然有时会显得有些懦弱,但柔弱的外表下,却有一颗坚持目标、永不懈怠的心。凭借着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取得了真经。

<西游记>让我领悟到:想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因此我们要学着勇敢,要有一颗执着的心,不断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300字(二)

从<西游记>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一个道理:人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因为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半途而废了,那样是永远不会有成功的。我们都应该要学习唐僧师徒,为了取到圣经,一行人走了十万八千里,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但是他们却不曾退缩,我想这就是<西游记>能够入选为我国四大名着的原因之一吧。看完这本书我联想到我的生活实例。西游记读后感300字。记得我学钢琴的时候,十分热爱,每天晚上都坚持弹半个小时左右,可一个星期以后,妈妈拉我弹都不去了。三分钟的热度过去后,我的钢琴梦也就不了了之了。在我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我以后一定要坚持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希望我能够成功。我相信这种精神一定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激励着一大又一代的人奋发图强,坚持不懈。

西游记读后感300字(三)

文/林宸名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讲的是以唐僧为首的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过程,读完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悟空。

孙悟空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被称为“石猴”带领猴群进了“水帘洞”便成为了“美猴王”他当上了大王后就开始教猴子们习武,他去东海龙王宫取得了一件十分厉害的武器后,就去学习了法术,然后去大闹天宫,最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等待唐僧解救,保护唐僧去取经,孙悟空这个人物之所以给留下的印象很深,是因为该爱该恨,十分活泼,聪明。他有着“十八般武艺”本领高强,所以我很佩服他,他的缺点是有时候欠缺一点“智”如果他有了这份“智”的话,一定会很厉害的。

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习唐僧的‘淡定“学习孙悟空的勇气,学习沙老三的吃苦耐劳。学习八戒的冷静……

西游记读后感300字(四)

今天我买了一杯梦寐以求的西游记,刚回到家我就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忽然我似乎又感受到了一种新的活力,向我迎面而来。

其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他是那么的勇敢。

在”三打白骨精“中,狡猾的白骨精用了三计都未能将他们师徒打败,当唐僧因为误会而念紧箍咒的时候,白骨精却在暗喜。我多么痛恨白骨精呀!孙悟空每次被师傅赶走后,每次都是回来搭救师父。每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的眼眶里都会布满泪水,我忍不住让它们流下来,滴到我的手上。

孙悟空他虽然他很顽皮的,这也印证了”猴性难改“这句话。说到底,孙悟空也是只猴子

,他具有猴子的所有特征:调皮、贪玩、开爱、……特征。

读完这一本书让我我仿佛紧紧抱住了吴承恩老爷爷,是他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精彩的故事,是他让我们在故事中学到了坚强的道理。

我在心底深深地感谢吴承恩爷爷,也深深的惦念着行走江湖的师徒四人。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大闹天宫有感300 第七篇

[篇一:<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前天晚上读完了15页的<甲申三百年祭>。

比较佩服郭沫若的史料考证功底,同样是对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从发加到最后的破败,切入口径非常小,但是始终觉得他的题目有些漠漠然过于宏大。三百年来,那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到1944年为止,中间的大事件真的不少呢,比如两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然后是国民大革命,以及抗日战争的爆发等等。

当时的背景是: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连载4天。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当时,,但清军却没有放过机会,对他竭力笼络,吴的降清就成为一种必然,使得清军轻取山海关,打开了攻占北京,问鼎中原的大门。起义军这才仓促应战,由于人心已经涣散,军纪已经松弛,在战斗力很强的清军面前,只能是一败涂地。不得不退出北京,又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在清军的穷追猛打之下,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也英勇就义,年仅39岁。一场伟大的农民革命就这样灰飞烟灭。形势的转换真让人触目惊心,起义军完全重蹈了明军前不久兵败如山倒的覆辙,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土崩瓦解了。一日纵敌,千古为憾,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

二、在骄傲情绪的影响下,农民革命队伍尤其是高层领导产生了严重的懈怠和腐化。

当时起义军文臣以丞相牛金星为首,武将以大将军刘宗敏为首,此二人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进北京后,他们在干什么呢?牛金星忙的是“筹备登基大典,招揽门生,开科选举”。每日里“大轿门棍,洒金扇上贴内阁字,玉带蓝袍圆领,往来拜客,遍请同乡。”(引自<甲申传信录>)完全是一派当官做老爷的架式。正如郭老所评价的“太平宰相的风度俨然矣”。刘宗敏则忙于:“拶挟降官,搜括赃款,严刑杀人”。更荒唐的是“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绑了来,追求三桂的爱姬陈圆圆,不得,拷掠酷甚;虽然得到了陈圆圆,而终于把吴三桂逼反了的,却也是这位刘将军,这关系实在是并非浅鲜。”这个故事看起来十分离奇,但不幸确有其事,不但郭老认定不疑,史料中也多有记载。牛、刘两位高级干部的作为也真够可以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致使大军军纪涣散,许多“兵丁抢掠民财”,(引自<甲申传信录>)战斗力急剧削弱。

三、在骄傲情绪的影响下,起义军内部团结出了问题,宗派主义泛滥,发生了严重的分裂。

制将军李岩当时头脑比较清醒,在对吴三桂实行统战政策,加强山海关守备抵御清军入侵,经营河南作为根据地和整肃军纪等重要问题上,李岩都提出过正确的建议,并对牛金星、刘宗敏等人的做法提出了批评。郭老认为:“可见李岩的见识究竟是有些过人的地方的。”但这些建议和意见非但没有被采纳,反而引起了牛金星等权贵的猜忌与诋毁。“河南州县多反正,自成召诸将议,岩请率兵往。金星阴告自成曰:岩雄武有大略,非能久下人者。河南,岩故乡,假以大兵,必不可制,十八子之谶得非岩乎?因僭其欲反。自成令金星与岩饮,杀之。群贼解体。”(引自<明史·李自成传>)就这样,核心领导层中较有见识,对大局很有裨益的李岩仅因“非能久下人者”的猜忌而被杀害了,一同遇难的还有传奇式的人物他的妻子红娘子。这不仅是李岩个人的悲剧,还引起了农民军内部的分崩离析。郭老说:“真正是呈现了解体的形势。”

四、骄傲情绪使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使他在空前胜利面前没能经受住考验,把握不住急剧变化的形势。这是农民革命功亏一篑的许多原因中最重要的原因。

李自成是在明末农民革命运动长期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统帅和领袖。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使他具备着许多优秀的品质和素养,这是他领导起义军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原因。同样,他的弱点和错误也导致了革命运动最终归于失败。

进北京后,李自成就住进了皇宫,平日里朝夕相处的战友轻易见不到他了。开始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全军中弥漫着的盲目乐观、轻敌、懈怠等消极情绪,在李自成身上也严重存在,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失误。如对吴三桂的招抚,山海关的守备,根据地的经营,军纪的整肃等问题都莫明其妙地疏忽了。李自成当时也在热衷于搞什么登基大典,心思都用到黄袍加身当皇帝上了。当时并不是没有人看出问题,但李自成已经不是过去虚怀若谷的李自成,他已经听不进去正确的意见了。有人“每劝闯贼申禁将士,宽恤民力,以收人心,闯贼毫不介意。”(引自<剿闯小史>)李岩专门上书极谏四事,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切中要害的正确意见,但李自成“见疏,不甚喜,既批疏曰知道了,并不行。”(引自<明季北略>)至于李岩提出的暂不住皇宫,登基大典缓行等逆耳忠言,就更加犯忌,为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起义军的第四号人物军师宋献策也很有见地,但不敢正面提出意见,只能“一方面私作讥评,一方面借天象示警,以为进言的方便。”宋献策是李自成很信任的心腹幕僚,说话都如此小心,可见言路已经壅塞,高级干部们已经噤若寒蝉了。正确意见听不进去,谗言却大行其道,李岩被杀就是一例。牛金星进谗本不足怪,奇怪的是李自成为什么要作出亲者痛,仇者快的决断。李自成原是个豁达大度、擅用人才的领袖,对此史书多有记载。如若不然,他也成不了那么大的气候。可是大敌当前无端杀害功臣,自断肱股,铸成大错,确是胜利冲昏头脑的反常表现。杀害李岩这件事,郭老认为“这责任与其让李自成来负,毋宁是应该让卖友的丞相牛金星来负。”对郭老的这个看法,笔者不能苟同,牛金星诬陷中伤固然可恨,但这么大的事,李自成不点头,谁敢擅杀大将。这个责任,无论如何应该是李自成为主的。郭老进而认为:“后来李自成的失败,自成自己实在不能负专责,而牛金星和刘宗敏倒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这个判断也失之于偏颇,毕竟军国大事的最终决策权还在至高无上的领袖李自成手中。领袖对于事业成败所起的作用,那是其他人物,包括领导核心中的其他人物不能比拟、不能替代的。郭老为何要避讳李自成的过失和责任,从来无人论及,也看不到相关材料,不敢妄加评论,姑且存疑。

综上所述,起义军在战略上、政策上、组织上、作风上都犯了一系列致命的错误,导致革命运动前功尽弃,酿成千古遗恨,教训十分沉痛。

[篇三:<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我这里所说的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并是不指郭老的一篇文章,而是由郭沫若纪念馆等三家单位合编的<〈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这本书。里面除了<甲申三百年祭>原文外,还增加了毛泽东、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些相关讲话,以及一些历史学家、政客和文化学者有针对性所写的赞成的、反对的、辩论的史学政论文章。

<甲申三百年祭>一开始写崇祯治理下的明朝。原本一个不应该是亡国之君的皇帝,但却有了亡国之相:兵燹、灾荒、人荒马乱,再加上皇帝在某些方面的无能,终于导致了明王朝的崩溃。

<甲申三百年祭>不但祭奠的是明王朝,更主要的是反思李自成的农民起义。一个已经触摸到胜利的农民起义,缘何又兵败如山倒?这个才是作者反思的重点。但显然,郭老写李自成是虚,而花了很大的气力来写李岩。在他的笔下,李岩是帮助李自成走向成功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提出的口号,使受到挫折的起义军度过了难关;并且在起义军进京后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相反,李自成手下的其他几个重要人物:牛金星、刘宗敏的所作所为却导致了农民起义的失败。郭老对李自成所犯的错误,几乎没有提到,对牛刘二人,他说:“他们可以说是自成的左右二膀。但终竟误了大事的,主要的也是这两位巨头。”那么到底牛、刘,或者包括李,在甲申年间,尤其是进京之后,到底是犯了什么错误,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失败呢?郭老认为:“在过短的时期之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这却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进了北京以后,自成便进了皇宫。丞相牛金星所忙的是筹备登极大典,招揽门生,开科选举。将军刘宗敏所忙的是摉夹降官,搜括赃款,严刑杀人。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已经太平了的一样。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却屯积在京城里面享乐。”

正是因为这段话,使毛泽东读出了原论文的新意思。1944年毛泽东致信郭沫若,说到:“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显然,毛泽东是认可了论文中的这一部分实用价值。1949年,当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快要走向胜利的时候,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再次提出了这一问题。“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在他离开西柏坡前又一再表示不能当李自成,于是,后人将<甲申三百年祭>、李自成的失败原因、党的工作的要求等联想在一起考虑就自然而然的了。

于是,在1991年,江泽民在全国党建理论讨论会上也提到重新<甲申三百年祭>,自然是从毛泽东骄傲自满的论断中又引出了反腐倡廉。“现在有些人贪污腐化,行贿受贿,完全违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离开了共产党员的标准。”2004年,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又说:“今年是农历甲申年,提到反腐败,我就想起六十年前毛泽东向全党推荐过一篇郭沫若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他谆谆告诫全党,不要犯胜利时骄傲起来、生活腐化的错误。”

我不知道党的历届高级领导人是否仔细读过郭老的这篇文章。因为郭老的文章在李自成失败问题上,根本没有将骄傲自满、反腐倡廉作为论证的重点。而且郭老在整个论文中,一直是将李岩作为“祭奠”的主要对象,例如李自成是否有腐败或者骄傲,郭老在文章中也是矢口否认。但是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读出了自己的理解需要,而且毫无疑问,后面的领导人是又读懂了毛主席的理解。至于原来这篇史学论文,读与不读已经不重要了。

[篇四:<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甲申三百年祭>写于1944年2月,在重庆<新华日报>(中共所办机关报)上分四次连载。此文发表后引起国共两党的高度关注。国民党方面认为此文是“为共产党反政府张目”,(引自<中央日报>社论<纠正一种思想>)而大加挞伐。而中国共产党认为此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发生、胜利与失败,极为可贵的是总结了起义最终失败的惨痛教训。

<甲申三百年祭>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毛主席决定把这篇文章印发全党作为整风文件。他在延安给高级干部作报告时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即<甲申三百年祭>,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引自<毛泽东选集>·<学习和时局>)毛主席还就此事亲笔给郭老写了信:“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原载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部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专题向全党、全军发了通知:“郭文指出李自成之败在于进北京后,忽略敌人,不讲政策,脱离群众,妄杀干部,实为明末农民起义留给我们的一大教训。作品对我们的重大意义,就是要我们党,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无论遇到何种有利形势和实际胜利,无论自己如何功在党国,德高望重,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态度,万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引自<中国共产党文献汇编>)

一篇史学著作,在当时战乱频仍的中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起到了这么大的社会作用,真是十分罕见,绝无仅有。可见此文的内涵和指导意义确实非同寻常。毛主席的讲话和信,中央的通知,都突出强调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不能骄傲,不能忘乎所以。这正是<甲申三百年祭>的重要思想理论贡献。

1944年,正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空前壮大,革命形势空前高涨。党中央、毛主席未雨绸缪,以史为鉴,教育全党防止骄傲,可谓远见卓识,高瞻远瞩。此后,随着革命事业的迅猛发展,党中央、毛主席在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问题上一再警钟长鸣。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又向全党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够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这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在离开西柏坡向北京进发时,又提起李自成的教训。毛主席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李自成进京后就变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建国后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当李自成,向国家和人民交了一份份合格的考卷。

但是,考试还在继续,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还有很多挑战和考验。

党的十六大刚刚开过,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胡锦涛担任总书记后第一次深入基层调研就是率书记处全体同志到西柏坡考察、学习。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号召,要求全党在新形势下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胡锦涛同志讲话的深远意义是不难体会的。

从国际上看,世界很不安宁,强权政治有所抬头,个别霸权主义国家从来没有改变与我国为敌的立场,看到我国的发展和强大很不高兴,利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向我国发难,竟然将我国列为“邪恶的轴心”和“核打击对象”,特别是台湾问题迫在眉睫,“台独即战争”,这一场较量是不可避免的。

从国内看,成就大、发展快、形势好,但新情况、新要求、新课题、新挑战层出不穷。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的一些同志,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有的拉山头,搞宗派、闹不团结;有的“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热衷于歌舞升平、灯红酒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有的甚至走上了贪污腐败的犯罪道路。这都是淡化甚至抛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果,都是理想、信念动摇,蜕化变质的结果。如不加以克服,任其滋生蔓延,将会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大危害,直至亡党亡国。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让我们从明末农民革命的经验教训中获取更多的思想营养,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谆谆教诲,对存亡、兴衰、胜败、得失之道感悟得更深刻一些吧。

相关热词搜索:大闹天宫作文300 大闹天宫观后感300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闹天宫有感300”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闹天宫有感300"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69936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