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2016-11-04 10:57:1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共7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了解和沟通——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陆陆续续地终于读完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一些读者的来信。龙应台因为工作而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增多母子之间的联系,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第一篇

了解和沟通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陆陆续续地终于读完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一些读者的来信。龙应台因为工作而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增多母子之间的联系,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邀请儿子以书信方式合写一个专栏,,以便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求知道的—— 过得好还是不好?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这种沟通方式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从他们的对话里,我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事也在努力地解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时成功的,母子都获得了巨大的幸福。

但我从他们的信件中也看到两代人的认识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差异。龙应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的……。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可是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却很广,比如:民族信仰、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往往在同一个问题上他们母子都存在很大差距,有着不同的看法。正是所谓的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尽管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购,彼此有不同的思想,但是他们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爱。

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让我们觉得: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个自由的人,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无忧虑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宽容、这种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

正确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个幸运的人,它是一个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她不像其他的母亲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在她眼里,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母亲的无权干涉只能引导。而当安德烈失落的时候,她会安慰他,鼓励他。

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这正是我们要学习之处。希望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因为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宣叶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第二篇

陆陆续续的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本书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在信中,儿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与五分的认真;而母亲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龙应台想让孩子与她写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孩子长大了后,就能自己成家立业,不希望父母去操心。他们都会有独立意识。

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

因此,安迪烈在书中这样说道:“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与你的‘别人’!”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

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不过,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疏远,也有安德烈的原因。安德烈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而安德烈给她的十个问题,包括了人生,价值,时光,尊卑和信仰,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问题:你怎样面对你的老?作为一个有名的作家,已经接近60岁,你人生的前面还有什么?

她的回答大出安德烈意外,老就是老,他以为母亲会说她会优雅地老。没想到龙应台很残酷地道出了“老”的现象和实质。“老”就是一个败坏的过程,但是绝不要气急。最后还有一句轻松-----我以后陷入昏迷,考虑抢救与否,还有以后的事情,要麻烦你了,亲爱的安德烈。

要随时间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最大的感受:父母小时候孩子一有过错就不断责骂孩子,还说是为孩子好。长大了以后呢,总是惭愧自己小时候没有对孩子好一点,孩子和他、她疏远,孤独了吧!哈哈哈哈!龙应台想要走进安德烈的世界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她还能通过写信的方式是她和安德烈的关系不再疏远,这是十分机智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第三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其实早在之前,我就开始喜欢龙应台。

喜欢她犀利的文笔,喜欢她独到的见解,喜欢她特别的性格。尤其是那本《野火集》让我简直沉迷得可以抛掉生活中其他的繁琐之事。

后来,也就是今年,听说了那“人生三书”。

看过那三本书的人都无不大呼:这不像龙应台了!更甚者说——这根本不是龙应台了!

真有那么夸张?我在跃跃欲试和满心疑惑的交错心情下,买了那三本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

这三本书,让我认识了全新的龙应台。她作为一位母亲,亦作为一个女儿,有着温柔如同月光般的情怀,有着强烈如焰火般的保护欲——总而言之,两个字——有爱。

有了这个读起来神圣的不可亵渎实际许多人只是把之当成廉价商品而不屑一顾的神奇的东西,风格、文笔、情感,怎么会不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其中,我最想谈的其实是《目送》。

但既然让谈《亲爱的安德烈》,那就谈谈吧。

——前言 这本书相比之下挺“特别”。

第一,它的题目直呼人名,只要稍微想想就能了解到,这本书,是以书信的形式进行的。一目了然,不是龙应台的风格。而且“三书”中的另外两本,也不如这般直白。

第二,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龙应台与安德烈合著。看到这几个字时我或【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多或少有点生气。我是来看龙应台的截然不同的,而不是来看安德烈相比之下要稚嫩好些的文字。

没错,最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母子俩你来我往,谈未来谈现在谈政治谈历史谈伟人谈平民,能有什么看点?

当然,这只是我初看时的想法。

看这本书,老师是要求做读书笔记的,一本书至少十篇,每篇至少三百字。 初时,说实话,我真的抱着点凑字数的心理。虽然我知道,被动地写下自己的“想法”,对自己而言并无多少用。

但当页数如鸽子的羽毛一片片翻过,我似乎渐渐地,依稀地,看到了这本书的肉体——它真正的,矫情点说,它的精髓(我觉得精髓这个词不是很好,不能美丽地将那个真正我想说的词——虽然我想不出——体现出来)。

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父母和孩子。因此对于广大读者而言,这本母子间通信交流的书,就显得更“平易近人”了些。【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对,孩子是父母的亲生骨肉。就算不是,那也是养育(这里不是概括,个别情况我不愿谈)自己的大大大恩人。

小时候,不会说话,别人说的话自己也半懂不懂,走路踉踉跄跄走两步摔一跤,吃喝拉撒都要大人照顾。因为这些,小孩不会叛逆,不会理直气壮甚至摔锅砸碗地争辩反驳,父母自然也就在除了安全问题身体健康外的其他方面少操了不少心。

但是时间就是个刽子手啊。

一“刀”下去,我们便失去了好多东西。

父母脸上渐渐滋生的皱纹也像一张不大但密的网缠住了自己的思想。他们开

始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不是以前那个一逗就笑的宝宝了?怎么看到自己会吹胡子瞪眼甚至冷漠得拒之门外了?怎么自己要离家时不是抽抽搭搭地不舍担忧而是欣喜若狂得一蹦三尺高了?

有这些想法,就说明父母的观念如同长不大的孩子,还停在孩子的儿时呢。 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有很多事情不能对父母“坦诚相待”了。这些就像一块块厚实的砖头,把父母和自己之间的墙砌得密不透风。

代沟,就这样产生了。

爸爸妈妈们这时就像鸵鸟,把头牢牢埋在地里,不愿承认这对他们而言有些可怕的代沟。

龙应台就是比很多家长更早地认识到了这父母和孩子关系中的致命要点,才能和安德烈的关系不是逐渐疏离而是更为融洽。

龙应台也很幸运,她的十八岁的已经成为男人的孩子,还愿意和她如此贴心交谈。

即使偶尔有些不耐烦。

整本书看下来,我的收获这短短几页是写不完的。这是——工作学习上的,为人处世上的,政治人生上的大满贯的收获。

挺欢喜的。

整本书,十几万字内容,我最愿意说的不是很多人颇有感触的《给河马刷牙》,而是整本书中时不时提到的安德烈抽烟的问题。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安德烈抽烟,抽烟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当他思考问题时,他就会掏出一根烟,那是他思考的辅助工具。

龙应台却极其讨厌安德烈抽烟。

在文中,安德烈问了龙应台一个问题:

“你最近一次想要痛打我一顿是什么时候?是因为什么事?”【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也问过我母亲。她给出的答案是:没有过,痛打一顿不是我的风格。

龙应台的回答更有意思了:“抱歉,你每一次抽烟时,我都这样想。” 看到回答,我就一个人捧着书在那笑了好一阵。

但这句话的关键字是,想。这代表,龙应台并没有对她的想法付诸于行动。 这是难得的。因为在无数个家庭里,家长用武力强迫孩子戒烟的例子不在少数。

很多家长就惊讶了:孩子抽烟呐!这么重要一个危及孩子终生健康的问题,你作为母亲的,就只是想想?

龙应台答复:我的儿子已经十八岁了,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我事事管教的小男生,而是一位成年能够担负起责任的男人。我想,他能够对自己的一切付起责任。从另一方面讲,我已经没有资格去管教一个成年男人了。

这个答复很打动我。毕竟,龙应台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儿子的地位关系,实在难得(抱歉,孤陋寡闻,只能用难得这个词形容)。

整本书看完,这本并没有很强的故事剧情感的书,竟让我有一丝意犹未尽。 我想,这本书最大的看点,就在于龙应台对她亲爱的安德烈那份极为朴实却与众不同的爱吧。

我更喜欢龙应台了。

夏钦垣,初2017级6班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第四篇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文化部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解放,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解放,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二)

就像我一个读过这本书的同学所说的那样,对于这本书我还真的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说我能在十八岁或者更早的时候读过这本书,或许我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会有所转变,即使是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也足以让我受益一时。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一定发生过,我就经历过好几次,饭局上一些大人总是当着我的面向我爸妈询问关于我的一些问题,望也没有望我一眼,更可气的是我妈妈有时候竟然还会在我刚想发言时主动?抢答?,脸上竟然颇有几分自豪得意,我那时候真想夺门而出,为什么要忽视我的存在呢?难道我一个大学生还回答不上你们那些?高深?问题?而妈妈你为什么总要为我?代言?呢?就因为我辈分小,没有说话的地位?你们说我在面对生人时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天啊,你总是这样为我?代言?叫我怎么打开话匣子啊?还有,你们谈的总是房子、车子、票子、关系,官场,乐此不疲,你叫我怎么好意思插话,和你们畅谈一个二十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啊?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有一次龙应台和菲利普还有她的朋友去郊外游玩,朋友想去上厕所,便顺口问她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这时龙应台也想上厕所,便也顺带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结果这一举动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满,他向妈妈说:?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请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结果弄得龙应台无言以对。也许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里,自己想上厕所时叫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关心,但菲利普所说的也不无道理,这也可以理解为菲利普不愿自己母亲过于关心呵护自己,他要自己独自飞翔,而不愿永远活在妈妈的襁褓中。

写到这,我想起了发生在我们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在酒店吃年夜饭,酒足饭饱之余,我爷爷突发奇想,建议我们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游。三叔听后,便问了他的两个儿子明天一早有没空一起去郊游,两个儿子异口同声说太早了不愿出去。这时爷爷不高兴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不行,这是家里少有的聚会,明天一早你们必须去!话音刚落,轮到三叔不高兴了,他反驳道,孩子去不去是他们的自由,你怎么可以强迫他们去呢?结果两人为此争吵不休,弄得最后好好的饭局不欢而散。其实,爷爷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爷爷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长幼辈分之分,要有家庭礼节,辈分小的必须服从家里安排,以家庭大局为重。而三叔的观点是,小孩再小也有他们自己的自由,在一些事上他们有权选择自己什么可以同意,什么可以拒绝,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旁人就算是父母也无权干涉。照我理解,爷爷和三叔的争论进一步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的一种冲突,在这里我还真的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家庭稳定重要,个人自由也同样重要,要我在这两者之中取其一,我还真的做不出选择。我只能说,两代人之间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彼此坦诚交流、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处,交融。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成长,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那么浓重出彩的一笔!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三)

文/韩素静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在安德烈十四岁那年,龙应台离开欧洲去台北市政府工作,这一走,就是四年。等龙应台四年之后再回到安德烈身边时,她发现安安变了,以前那个让妈妈拥抱、亲吻、牵手,以至于让妈妈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站在龙应台面前的,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样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等,龙应台都一无所知。四年的时间,犹如一道鸿沟,把龙应台远远地阻隔在一个鲜活的世界之外,以至于?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面对母子之间这样的陌生和距离,龙应台决定打破。

这样的场景,一点也不难理解,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个阶段,成长的不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当两人的交往出现四年休眠期时,当两人有了四年的距离时,你再想进入对方的世界,就必须想办法打破阻隔两人的坚冰,即使你们是母子。

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

在35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5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在这35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是两种文化在对话。

对于作为母子关系的两个人来说,两人之间在生活和工作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母亲拒绝奢华、崇尚简单生活,在生活上从不浪费、不奢侈,对于这样简单的生活,儿子怎么看待呢?儿子的评价是?你的衣服就是披上一个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或者盖上一条地毯?,儿子非常疑惑:?为什么不花点时间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自己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再例如,对待写作,龙应台总是在好多天前就准备稿子,而安德烈非要等到交稿那一天才写稿子;龙应台写作时是?吹毛求疵,注重细节?,安德烈写作时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和朋友写msn一边写信给妈妈;龙应台把写作当做?事?,安德烈把写作当做?玩?,他希望写的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

这就是妈妈,这也是孩子,很多时候,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家长的看法。家长要想培养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许孩子对自己说?不?。

对于作为中西方代表的两个人来说,两人的对话又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上。龙应台很惊奇欧洲青年为什么没有任何畏惧,背起背包就敢千里闯荡;为什么满脑子都是玩;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要求他们努力读书,出人头地;为什么他们的学校对他们没有期待,期待他们回馈社会,报效国家??其实,这一系列的疑惑背后,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崇尚?个人思维?,东方人崇尚?集体思维?。也就是说,在西方人意识里,一个人背起背包就可以走天下;而在东方人的意识里,即使玩,也应该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大风吹或者躲猫猫,也要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要从群体中寻找安全和快乐。而安德烈呢,他享受的则是更为闲适的生活方式:三两个朋友,坐在咖啡馆里,就为了友情而来相聚,就为了聊天而聊天,就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感受一下微风习习的下午??

这就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东方人习惯于集体主义思维模式,西方人习惯于个人思维模式。很难说,是?集体思维?高于?个人思维?,还是?个人思维?优于?集体思维?,但有一点不能否定,在西方个人思维模式下,他们变得愈加的独立和自尊,而我们的盲从和随大流意识,跟我们的集体思维也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龙应台的文字,我再次审视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到底是什么关系?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吗?是父母的私有产品吗?父母有权利对子女的一生做出规划吗?

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一向采取的是?放养?态度。但,看看龙应台的文字,我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父母仅仅是子女来到世界的一个通道,父母仅仅是子女生命最初的守护者以及成人后的守望者。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眼睛热切地望着前方,奔向他的人生的愿景,而父母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对于长大的孩子,父母到底有多少权利参与他的生活,或者帮他做出决定呢?我们再看看龙应台的做法。当二十一岁的安德烈开始抽烟时,龙应台也很生气,恨不得把他嘴里的香烟拔出来,?扔进大海?。但,龙应台没有这样做,她在内心对自己说:?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就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个人,是一个?别人?。?二十一岁,已经到了独立自主的年龄,是成人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做父母的就没有权力或权威约束他。龙应台只能说的一句是:?你得尊重你共处一室的人,所以,请你不在室内抽烟。?

关于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看法,龙应台的文字也给人很大的启示。当安德烈对妈妈说,他也许会很平庸时,龙应台这样说:?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什么样的工作能够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你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比较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还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是的,人生过程本无意义,而我们就是要赋予它意义,我们赋予它意义的唯一方式就是体现自己的价值,感受生活的快乐。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时,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

除了对工作的看法,龙应台对朋友关系的思考也很精辟。她又打了一个比方:?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拦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以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很多时候,我们在感慨友情的难得,殊不知,是自己没有精力和能力再去培植友谊。

较之龙应台的<目送>和<野火集>,<亲爱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种温情,因为她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去书写,但,即使是和十八岁的儿子的通信,睿智的人也在字里行间播撒下思考。亲爱的朋友们,在读艰涩的文字之余,在繁忙走亲访友的间隙里,不妨,也拿起这本书,放松一下,看龙应台到底在怎么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第五篇

最近,我在读一本课外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母子俩的三十六封家书。

龙应台是安德烈的母亲,当他们开始写信的时候,安德烈十八岁,龙应台之所以给安德烈写信是因为她想知道十八岁的儿子内心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就因为这,他们互相足足写了三年。

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安慰,彼此关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妈妈一样,以朋友的方式和我进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00字

书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年龄相差近三十岁,他们之间对许多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其实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每当这时,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下,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就采同乡会谁的意见,我的妈妈平时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我还会细细品味这本书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00字(二)

<亲爱的安德烈>中,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有年纪、阅历导致的不同视野;有母子情感的联结……对母亲而言,儿女的长大总是意味着离开,束缚不是办法,唯有放飞才能成就儿女的自我。龙应台极力平视自己的儿子,对儿子成长中的困惑,她告诉儿子:“要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00字。你要自己找出来。”而对儿女而言,成长并不意味着放任,安德烈这样告诫同龄人:“这世上任何事都紧跟着一个东西它叫‘后果’跟‘责任’。”

你可以看到龙应台跟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南部小渔村,那个贫穷而缺乏养分的环境,是怎么让她学到对弱势的同理心与悲悯;你可以看到安德烈怎么扞卫自己喜欢摇滚乐,喜欢电影,并且怎么从60年代的嘻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种值得深思的价值;你可以看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你看到的,该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与子的辈份关系,很纯粹的交流着。

久违的龙应台,热情未减,在这本伪装成动人家书的畅销书里,拉着儿子安德烈的手,透过文字,把我们带到那个还有信仰,还有深刻人文关怀的地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00字(三)

首先我要说,这对母子的关系可够铁的。“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mm”,哦,天哪!也许他们老外写信在名称前都必须写个“亲爱的”,总之在十年以内,我和妈妈还不会出现这种称呼。

安德烈和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我承认,我比他年轻一点,他比我帅很多。然后,我们都拥有一种令人懊恼的东西----过盛的母爱!就像她搞不懂在十六岁时,他妈上厕所前还要问他要不要也去上一下厕所一样。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十三岁的我,每次过马路妈妈还要强制性拉我的手,所以使尽全力把手抽出我妈的手掌心成为了每次过马路的必修课。

我并不贪心,说真的我妈要是有龙应台大妈的一半就很好,因为她已经认识到了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而我娘却把我完全当作幼儿园小朋友来照顾。

看了他们母子三十多封信,我感觉那不像是母子通信,而是两位老友在闲谈,又是表达政治立场又是闲扯时尚。龙大妈倒也强大,脏话脏字都敢往上放!尽管这种母子关系比起那种“儿啊!注意身体!”“娘啊!您辛苦了!”之类的要怪许多,但就我而言,我更向往前者,原因很明显,那更适合当代少年,不是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00字(四)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似乎从出生开始,我们的人生就已经被计划好了,我们需要好好学习,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于是,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身边的所有的环境都充斥着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相比于安德烈,我们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将“性、药、摇滚乐”看做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自由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在中国,饱尝着东方文化,我们确实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样的生活,有他那样的经历。但是我却想说的是,人生苦短,活的洒脱奔放而不留遗憾,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读到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以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12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岁的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因为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第六篇

我们这一代人有与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鸣,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样挣扎着寻找什么是我真正爱做的事情;我也曾戏谑地要求别人不要浪费粮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们那么幸运,他们死于饥饿,死于营养不良;我也曾质问过自己,该不该给街边的乞丐一些钱,为什么我也会陷于这种给与不给的犹豫中……我们90后在抛开一些轻狂颓废的外壳后,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在面对现实给予我们的重重压力时,我们希望听到的还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样一句话,“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是不是父母的疏于表达,还是表达了我们却未能察觉呢?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00字。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00字(二)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00字(三)

仅仅用了一个晚上,我一口气读完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这不是一本小说,是一本书信集。龙应台,是一个出生在台湾偏僻渔村,留学于美国,也曾扎根在德国,如今辗转于香港台北上海,游走在于书香飘逸的校园,徘徊在文人与政客交界线上的作家。在她身上,有丰厚的生活阅历,有苦难生活留下来的纯朴印迹,有宽阔的视野和胸怀,也有四海为家的无奈。

在众多人生角色中,也许母亲是她最愿意担当却也是最需要花心思的一份天职。因为她的出色,因为她与儿子们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更因为工作使得母子曾经四年两地分隔,使得她扮演地非常辛苦。我们的作家在这两个欧洲年轻人面前,兢兢业业报着小学生的学习心态,试着通过他们的眼光去看世界,不断去学习怎样做一个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00字(四)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们会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

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不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爱的喷泉。是爱,让他们管我们管的太严;也是爱,让他们在日益长大的、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所以,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第七篇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文化部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解放,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解放,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二)

<亲爱的安德烈>全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十八岁的我曾经也认为自己的世界父母是永远不会懂的,也没必要让他们了解。现在,二十岁渐显成熟的我回想起自己十八岁时的那些想法和做法,其实真是那么的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如果说我那时候能主动打开心扉,让父母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遇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会转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转变。

除此之外,书中“独立宣言”一章中菲利普(龙应台的二儿子,十六岁)对于自己妈妈及她朋友们的某些做法感到不满尤其引起我的共鸣。()有几次龙应台带着菲利普到外面与她的朋友见面,又或者是朋友来他们家做客,这时候朋友们总会首先看菲利普一眼,然后转而望向龙应台,笑着向她询问菲利普几岁啦,读几年级啊,懂几国语言啊等等,仿佛以为菲利普还小不懂得回答这些问题,又或者是菲利普辈分小不够资格与他们对话,应该让大人来为他“代言”。这种行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一定发生过,我就经历过好几次,饭局上一些大人总是当着我的面向我爸妈询问关于我的一些问题,望也没有望我一眼,更可气的是我妈妈有时候竟然还会在我刚想发言时主动“抢答”,脸上竟然颇有几分自豪得意,我那时候真想夺门而出,为什么要忽视我的存在呢?难道我一个大学生还回答不上你们那些“高深”问题?而妈妈你为什么总要为我“代言”呢?就因为我辈分小,没有说话的地位?你们说我在面对生人时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天啊,你总是这样为我“代言”叫我怎么打开话匣子啊?还有,你们谈的总是房子、车子、票子、关系,官场,乐此不疲,你叫我怎么好意思插话,和你们畅谈一个二十岁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啊?

书中另一个有趣的情节是有一次龙应台和菲利普还有她的朋友去郊外游玩,朋友想去上厕所,便顺口问她读大学的女儿要不要上厕所,这时龙应台也想上厕所,便也顺带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结果这一举动引起了菲利普的不满,他向妈妈说:“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请问,你会不会问你的朋友”要不要上厕所“?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结果弄得龙应台无言以对。也许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里,自己想上厕所时叫上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去是很平常的事,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关心,但菲利普所说的也不无道理,这也可以理解为菲利普不愿自己母亲过于关心呵护自己,他要自己独自飞翔,而不愿永远活在妈妈的襁褓中。

写到这,我想起了发生在我们家中的一件事。今年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在酒店吃年夜饭,酒足饭饱之余,我爷爷突发奇想,建议我们一家人明天一早去郊游。三叔听后,便问了他的两个儿子明天一早有没空一起去郊游,两个儿子异口同声说太早了不愿出去。这时爷爷不高兴了,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不行,这是家里少有的聚会,明天一早你们必须去!话音刚落,轮到三叔不高兴了,他反驳道,孩子去不去是他们的自由,你怎么可以强迫他们去呢?结果两人为此争吵不休,弄得最后好好的饭局不欢而散。其实,爷爷和三叔的意思我都理解,爷爷的意思是既然是一家人就要有长幼辈分之分,要有家庭礼节,辈分小的必须服从家里安排,以家庭大局为重。而三叔的观点是,小孩再小也有他们自己的自由,在一些事上他们有权选择自己什么可以同意,什么可以拒绝,这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旁人就算是父母也无权干涉。照我理解,爷爷和三叔的争论进一步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自由文化的一种冲突,在这里我还真的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家庭稳定重要,个人自由也同样重要,要我在这两者之中取其一,我还真的做不出选择。我只能说,两代人之间的价值冲突只有在彼此坦诚交流、理解和宽容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共处,交融。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成长,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上留下那么浓重出彩的一笔!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三)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一个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亲,一个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亲。


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相关热词搜索: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惑 情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7224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