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袁氏当国读后感

袁氏当国读后感

2015-12-24 10:09:4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一《《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袁氏当国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一
《《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

《袁氏当国》读后感和书评

“在晚清几十年的政治生活当中,他真正谋取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巅峰地位。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启了一个时代。历史曾经以他为分界线。这个人物,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人们对他的恶毒诅咒和赞颂之词一样多。尽管每一见识过他手段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领袖才能和超凡魅力,但是作为政客的他,实在也不是什么道德君子。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对这样一位以建立不世事功而自诩的人物,后世史家却一味的以道德判词来痛贬。对他的事功好像不屑一顾,对他的败笔却是一书再书。说他是一个阴谋家,是一个伪君子。是不折不扣的窃国大贼。先窃清朝代以民国,后窃民国代以洪宪王朝。没错,我们说的这个人就是袁世凯。多少年来我们对他实在谈不上有多少了解,我们已经习惯了袁世凯那种僵硬的漫画式的脸谱,而事实上,那或许包含了我们大量的傲慢与偏见。” 以上是凤凰大视野视频《袁氏当国》的开场白。为什么要引用这个开场白来作为这一读书报告的开头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次读的书是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在看书的同时,看了一下视频,这样有利于理解;一个是这段开场白很能体现《袁氏当国》的观点。在书中,唐德刚先生对袁之评价是中肯的、客观的。

在没有读《袁氏当国》之前,对袁之认识仅限于高中历史书以、部分评书网站以及电影对其“贬甚于褒”的评价。而读过此书,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该带有傲慢与偏见,而应以冷静、客观、中肯的态度对待。正如开头一段所说“我们已经习惯了袁世凯那种僵硬的漫画式的脸谱,而事实上,那或许包含了我们大量的傲慢与偏见”,包括史学家,文学家在内的学者,往往喜欢究人之短,而忘其之长。哪怕两面看待,也会有偏倚倾向。

《袁氏当国》既然以袁为中心,就少不了对袁几个重要事件的描述。“杀宋教仁”,“签订二十一条”,“复辟帝制”。书中,围绕这三个主要事件,唐德刚先生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画面,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 看待这几件事,从而可以得到更客观的评价。

唐先生在书中认为袁并没有杀害宋的必要。这个观点也正好符合现在人们所知的观点,因为没有历史真实证据来证明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因为袁“签订二十一条”,我们就认为袁是卖国贼。其实不能这么看待的,这种看法有些偏颇。原来的二十一条确实是很耻辱的,确实会让中国的情况更加悲剧,确实让中国时刻可能被日本吞掉。袁身为当权者,当然知道此条约的危害。面对日本“不签就打”的逼迫威胁,袁氏政府与日本交涉谈判,最终将“签订二十一条”对中国的损害程度降到了最低,才无奈签订。在这里,我们能说袁还是卖国贼么?

该书在最后三章着重讲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从开始的酝酿,到后来的推行,再到最后的覆灭这一过程。尽管当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中,袁复辟帝制却不会因此而停滞。袁党借助古德诺教授的论文,对其论文改动,以作为支持袁称帝的“理论基础”。更可怕之处在于,袁党忽略了古教授在分析袁称帝必须满足的条件。 袁称帝以来,反其称帝的声音不断。段祺瑞、冯国璋为首等实力派的反对;梁启超更写《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来反对;就连其二儿子袁克文,都写诗暗讽其父(诗为:乍着微棉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西落骄阳黯九城。驹隙存身争一瞬,蛩声警夜欲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世凯人生最大的败笔就在于称帝。众所周知,帝制已经不适宜当时的历史潮流趋势。但袁却反其道而行之。也正是这一点,最终袁帝梦覆灭。但是袁称帝就完全是自己的原因吗?不,不是的。书中可以看出,外人的推波助澜、阿谀奉承也难咎其责。所以,袁称帝有错,但也不能一概说完全是他错。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袁世凯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他不是以往人们口中的伪君子、阴谋家,更不是窃国大盗。反而袁世凯对国家的贡献还是蛮大的。在武昌起义后,袁为避免革命党与清廷内战付出了很多努力。从而减少了对国家、人民的破坏。再有,袁氏当国期间,致力于各种改革(且不论改革成功与否),为国家建设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读《袁氏当国》的启示: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切不可以“成王败寇”定论。书中唐先生以一系列的历史文件原文为依据,根据一些历史见证者的回忆及一些可信度较高的史料,为我们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也正是这这些,才能让我们更加客观,更加中肯的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功与过。总的来说,评价切记勿瞎编乱造,人云亦云。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二
《读《袁氏当国》有感》

错判——读《袁氏当国》有感

上自孙文缔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锷护国运动兴起,寥寥数年,此乃袁世凯当国之年,国可谓不兴,民可谓不幸!

——袁氏当国 犹记得我们的高中历史书《中国近代现代史》第四章第一节是这样写的: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以后,一步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毋庸疑置,在我没有读大学之前,我是对教材写的这一段历史是不曾对它产生过质疑的,因为我们生活的周围——学校,社会,媒体等等给我们灌输了太多太多这样的宣传的历史。直到上了大学,大学的老师把一段一段的历史事件完完全全地剖析摆在我们的眼前,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一直都受到了宣传的历史的影响,把历史看得太简单。

从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到1916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四年半的时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过短短一瞬,却犹如肯綮,决定了中国20世纪历史的走向。而袁世凯却是统治这决定中国20世纪历史走向中的最核心最主要的人物,围绕住他,诸多历史线索围绕袁氏铺陈开来。民国初年这段历史像是演绎了一场跌宕曲折的大戏,每个人的角色在每个细节每一个方位中都展露无遗,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棱有角的人物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唐德刚对孙中山、宋教仁、汪精卫、袁世凯等人的评价,在剥去了他们原有的或是革命者的光环或是卖国贼的谴责之后,结合种种历史细节,以一个中国传统历史学家应有的敢于秉笔直书的态度,将历史的真实,历史的演变过程凸现出来了。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 ,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居于当时的形势,他必须这样做。宣称要修建二十万公里铁路,带上一干人马耗费数十万两白银四处考察,可终其一生却没有建成一寸铁路,“孙大炮”的绰号的确名不虚传。当时中国如此贫穷,民生潦倒,他怎可以置百姓的生死不顾,带上一干人马耗费数十万两白银四处考察呢?为什么不实实在在地实施他自己一生所推崇的“民生”主义呢?还有,当“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在镇南关发动起义时,曾经亲自上前线,亲手开炮。当他被陈炯明叛兵赶上中山舰的时候,他要向广州市区发炮反击叛军,炮手不愿误伤市区平民,婉拒发炮。他竟然勃然大怒,亲自拉线开炮,还击叛军。这样的历史细节,在我们的宣传历史中根本就看不到的,因为宣传的历史信奉的是完全的完美主义者又或者是完全的丑陋主义者,因为像这样的细节固然会影响孙中山先生在我们平日里的那幅国父谦谦君子的形象的!这些都是跟我们以前接触到了孙中山不相符合的呀!写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袁世凯的“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袁世凯并不是心狠手辣的人,他站在自己的道德理论方面,对寡妇孤儿不忍心下手,来了个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这多少都显示了他还有点东方儒、佛两家的思想的。如果当时袁世凯若真的能如党员所望,早举义旗,把朝中的寡妇孤儿、满城的王亲贵族一举而除之,他这样做的话,能否得心应手,又能以最少的牺牲,流最少的血甚至不流血而达到现在这样一举多得的效果,这是无可猜测的,他这样的作法是无可厚非的!他不是心狠手辣的屠夫,他不是一个只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这比起上面所讲的孙中山不顾市民的安危而亲自拉线开炮的事件,显得多么仁道!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就能彰显出一个人的思想动态!汪精卫,对于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是的,他不就是日本侵略中国时期的大汉奸吗?是的,我们只知道其一,却不知道因为后来的汪精卫当了汉奸,便把他前半生的形象给一笔抹杀掉了。而事实上,汪精卫在投敌之前,他在全中国的公共形象是全国第一人!要知道,汪精卫是位很标准的文人、诗人、情人,也是孙中山的当然继承人,排位在黄兴、宋教仁、胡汗民之上!

看了唐德刚写的《袁氏当国》,我的感触颇多,最让我感触至深的是如何看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前评价历史人物,总是持着一刀切的态度,像魏源、毛泽东、孙中山这样的人

物,不管站在什么角度什么时代,对他们的评价都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大公无私的。而像汪精卫、袁世凯、将介石这样的人物只要他们有一点是错误的,我们都会抓住这个错误并将这个错误无形地扩大化,从一个鄙视的角度去评价他们,似乎他们做什么都是错的,都只是为自己谋利益的,是这样的吗?难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就得落得个身死名裂,遺臭萬年吗?从此他们以前所为人们做的贡献我们就再也看不到,就能因此他们必须抹上被世人唾骂的罪名吗?

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历史的使命就是要求我们要站在当时的历史位置,历史背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历史是复杂的,人物也是多面性的,怎能一刀切呢?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三
《[袁氏当国]观后感》

<袁氏当国>读后感

按照时间分, 袁世凯的一生可以分为下面10个阶段.

第一, 锋芒初露.

袁世凯不善读书, 后来投靠吴长庆开始从军, 又随之驻守朝鲜.

感想:

1> 袁世凯发现了自己的长处, 并且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2> 要明白时移世易, 世易时移的道理, 要与时俱进;

3> 袁的成功是因为一手拿刀, 一手拿钱(权), 提携部下, 广布网络.

第二, 小站练兵.

袁在小站编练新式陆军.

感想:

1>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力), 做出成绩(业绩).

第三, 戊戌疑云.

袁在戊戌政变中向太后告密, 害了革命者, 自己却保住了.

感想:

1> 要清晰的判断局势, 站对队伍. 变法是向太后告密, 才能够在日后被太后提拔. 又如:

与荣禄和张之洞搞好关系, 才能够在太后, 光绪死后, 不被载沣杀死, 仅仅是开缺回籍. 2> 尽量不要树敌, 至少不要翻脸, 与大的方面搞好关系, 因为总有一天, 他们会为了自己

的利益关照到你. 比如, 袁在山东巡抚任上与洋人的关系好, 故而在直隶总督和走向共和阶段能得到洋人的支持.

第四, 总督新政.

太后西逃事件以后, 袁被任命为直隶总督, 收拾残局.

感想:

1> 办事要得力, 排场要大, 给对方面子的功夫一定要做足, 例如: 太后回京的时候, 袁搞了非常气派的接待典礼. 又如: 孙中山来北京面谈的时候, 袁也是以极大的排场接待, 让孙非常的飘飘然.

第五, 宦海沉浮.

西太后和光绪帝死后, 摄政王载沣想杀袁世凯, 但是被荣禄, 张之洞等劝住了. 最后开缺回籍.

感想:

1> 要保存实力, 在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 要冷静而不偏颇;

2> 要隐藏实力, 不要被别人看到自己的底线, 特别是自己的敌人;

3> 一定不要中断对时局的把握;

4> 不要让自己闲下来, 要多联系人, 好好忍耐, 等待机会.

第六, 走向共和.

武昌起义爆发, 袁在清廷和革命军之间摇摆.

感想:

1> 要清晰的判断局势, 以自己的目的为导向, 指导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2> 养敌以自重;

3> 多保持联系, 哪怕是自己的政敌;

4> 要明白, 有的人会病急乱投医, 不在乎价码;

5> 实际的利益远比仁义道德更加有用.

第七, 肇建民国;

第八, 家国天下;

第九, 洪宪迷梦;

第十, 灰飞烟灭.

袁周旋于清廷和革命党, 先是逼清帝退位, 又逼孙中山让出总统位置, 又自立为皇帝, 最后死了.

感想:

1> 袁世凯成功是因为他顺应了时局, 又有能力, 提携了一大批人;

2> 袁世凯失败也是因为没有考虑, 没有顾及他手下的人的利益, , 比如: 段祺瑞, 曹锟就亲

口说过, 袁世凯当皇帝, 他儿子也要当皇帝, 以后我们伺候完老子, 还要伺候儿子, 这事不干, 自此, 袁和北洋部下正式分裂.

3> 要学会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如: 袁世凯在受到载沣要杀他的威胁时, 自导自演自家

门口的一起爆炸案, 借口革命党要杀他而不去上朝; 找革命党人去暗杀宗社党, 只有他这样的政客能干的出来这么老辣的事, 与此同时, 表演做戏给太后和小皇帝看, 软硬兼施, 胁迫清帝退位; 迎袁专使团来北京接袁世凯去南京, 袁不想去, 自导自演了一出兵变的案件, 在北京天津四处抢劫, 以此制造自己离不开北京的舆论.

4> 袁另一个失败的原因是没有顺应时局… 当时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 他非要逆流而动,

恢复帝制, 实在是败笔.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四
《袁氏当国读后感》

袁氏当国读后感

篇一:袁氏当国>读后感

前几天,读完了唐德刚的《袁氏当国》,有很多感想和启发,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但因为工作太忙,心不静,也就迟迟没有动笔。

最近几天,突然又想写点东西,就先把过去要写没写完的东西整理了一下,这就有了前两篇关于与儿子讨论爱情、友谊和宇宙的文章。本来,还准备写一篇和儿子讨论音乐的文章,但怕关于《袁氏当国》的文章迟迟不写,那些灵感就会随岁月而消失。毕竟,音乐的话题什么时候都可以谈。另外,最近又陆续读完了一些书,如果这个不写,后边的也将被积压,所以,决定还是先写《袁氏当国》的读后感。反思一下,其实,还是自己的惰性问题,因为只要想写,总还是有一些时间的。 我之所以读《袁氏当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作者是唐德刚先生。唐先生是着名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尤其以写名人传记和口述而着称,我最开始读的是他写的《张学良口述》,非常喜欢,随后,又读他的《胡适口述》、《胡适杂忆》、《李宗仁回忆录》、《梅兰芳》等,就越来越喜欢他的风格和独到的视野。前段时间,去厦门学习,中间在北京机场转机,等候飞机的时候,在机场书店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一看作者,就决定买下,一路上,读了几段,回家后,虽然工作一直很忙,但还是利用晚上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不是很厚,但分量很重的好书。

下面,就说说读本书的几点心得。

首先,这本书进一步证明了我以前的一个判断,辛亥革命其实融合了日本政府的一个阴谋。日本人为了分裂中国,成立了黑龙会,目的是让满洲和蒙古从中国独立出来,使其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孙中山虽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想把中国从封建王朝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他实际是日本政府重点利用的对象。孙对日本也抱有一定幻想,他在日本就住在黑龙会领导人的家里。在日本的影响下,孙中山辛亥革命时的主张,虽然是推翻满洲政权,但他心目中的中国,实际是原来明朝的汉人疆土,不包括满洲、蒙古,甚至新疆、西藏,这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最初本意。孙中山曾以此为条件向日本争取资金和军事方面的援助和支持。所以,如果最后孙中山未能与袁世凯结盟,那孙中山在日本人支持下建立的中国将不包括满洲和蒙古,甚至不包括新疆和西藏。那时,满洲和内蒙古可能就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外蒙古和新疆可能就成为苏联的殖民地,西藏可能就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客观的看待那段历史,我们不该过高神化那批革命党人,孙中山的伟大形象实际是后来的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共同塑造的。

其次,辛亥革命所以能成功,袁世凯的功劳也不可磨灭。原来以为,辛亥革命能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主要是靠国民党人的力量,后来才知道,辛亥革命所以没有马上被剿灭,其实是袁世凯的故意纵容。袁世凯是李鸿章之后中国最有实力的政治人物,光绪和慈喜死后,小皇帝上台,摄政王怀恨袁世凯当年出卖光绪,担心袁世凯成为第二个曹操,就迅速革了袁世凯的职,袁世凯也开始了隐退后的晚年垂钓生活,并写了《自题渔舟写真二首》,其中的一首是:“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袁世凯将自己和商朝的伊尹相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实际上,袁世凯在军队中的影响

力也确实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当辛亥革命一爆发,国内部分地区也出现叛乱,朝中则无人能出来退敌,清政府只好再把袁世凯请出来,袁世凯心里明白,如果不是革命党,他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所以,对革命党的势力,他是不急于去消灭的,相反,他还要利用这个机会实现自己更大的理想,开始,他并未坚定废除满清政权的决心,但在同盟会派来人员与他说和之后,他才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在汪精卫的劝说下,孙中山也主动向他承诺,只要他能劝清帝退位,大总统的位置马上就让给他。因为那么时候的国民党势力,也确实太单薄。从二次革命的迅速瓦解,就能看出国民党的实力是多么脆弱。因此,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离不开袁世凯前期的纵容和后来的逼宫。

第三,中国的政治格局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好基础。民国开始的时候,国民党选择的是类似美国的总统制度,那是一个总统掌握实权的体制。后来,因为要将总统位置让给袁世凯,于是,宋教仁等就匆忙修改法律,变成了类似法国的内阁制度,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这个总统的权利,增强国民党在>中国政治中的影响力。后来证明,这种改变趋势给袁世凯的执政带来许多麻烦,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坚定了后来袁世凯干脆放弃这套制度,选择恢复独裁,甚至最终走向了极端——帝制。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统治历史的国家,在老百姓的骨子里,还是原来的统治思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皇帝没了,总统又是个没实权的主子,政治大乱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袁世凯开始的时候,威望也非常高,但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人出来搞国会选举,拉去了大部分选票,直接威胁到袁世凯的地位,袁就开始准备对付国民党,他采取的方式无非是拉拢和打压。袁就派人去拉拢宋教仁,准备委以重任,后来,袁的手下当时的总理可能是出于对袁的爱护,也可能是出于对自己地位的危机感,在宋教仁准备北上见袁世凯的时候,派人暗杀,从此,暗杀就成了中国政治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

宋教仁被杀,造成国民党二次革命,袁世凯也干脆驱逐国民党,实行自己的独裁统治。为了奠定自己的执政基础,袁还特意从美国请来当时世界最着名的法学专家古德诺,研究中国的政治制度。古德诺经过综合考察,了解到中国的实际,得出自己的观点:中国这样一个长期集权统治的国家,不适合民主政治,更适合寡头政治,而寡头政治中,世袭的寡头要比非世袭的寡头更稳定。客观说,古德诺的这个判断基本是正确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已经走向了共和,那是不是还要走回去呢?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知识界,还是普通百姓,对共和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尤其是掌握中国未来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有着知识背景的政治家们,多数都将共和当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个时候,如果放弃共和,哪怕是放弃这个假的共和,走回那个大家都非常痛恨的帝制(很多人把近代中国的落后原因都归结在这种制度上),大多数人是很难完全接受的,但袁世凯最后还是被左右一些人忽悠了,错误地选择了向回走。国外势力正好趁机消弱中国,内部反对势力也蠢蠢欲动,最后,包括他自己的班底北洋军阀内部也出现了分裂。那些本来有机会接总统的人,怎么可能同意放弃这个机会呢?结果,袁世凯的皇帝梦没做几天,就以悲剧收场了。

后来的中国领导人,几乎都吸取了袁世凯的教训。老蒋再独裁,也不恢复帝制,即使到台湾让儿子接总统,也没有改变共和的外衣。蒋经国不搞世袭,人格魅力和历史使命值得佩服,但台湾迅速混乱,群龙无首,至今还在动荡。后来中国大陆的领导人,也是这样,几乎都选择了“宁可换酒,绝不换瓶”的方式。朝鲜最近搞了个三代世袭,可能也是出于蒋家的经验教训。如果从稳定角度讲,实行三代世袭,外界压力虽然很大,名声也不好,但不一定不是一个理性选择。对于亚洲这些长期寡头统治的国家来说,只

要上层不乱折腾,经济正常发展,保证社会精英被选拔到主要领导岗位上来,那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制度。

篇幅所限,关于袁世凯背后推动“五四运动”、梁启超和蔡锷策划“起兵讨袁”背后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最后只想说,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历史,总能给人许多的启迪和感悟。

篇二:袁氏当国读后感

刚跟老姐说,我发现我写东西真是越来越快了,今天先是做了一个方案,然后写一篇贴一篇,虽然都很垃圾,但是赫胥黎还是哪个说,速度,可以弥补任何缺点,我又圆满了。

因为阿寐,才开始对民国感兴趣的,越看越觉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居然这么多牛B人物。民国史,太敏感,因为很多人还健在,因为很多影响还在,说不得,不好说,不敢说,没法说。但是正因为他离我们太近,所以看起来,才有意思,觉得历史不是书上的符号,而是刚刚发生过的生活。

《袁氏当国》是小小的一本,正适合在上下班路上的地铁里面看。刚开始翻的时候,知游说,你要是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最好不要以看唐德刚的书为开始,他的书,偏见太多,且很多都是孤史,很多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在说,也不知道真假。我不以为意,然后看到书的开始说,从***年开始的夏朝,我就傻眼了,夏商周的断代是多么宏伟的历史课题,您就直接标年份了。

所以,打算看这本书的GGMM们还是留点心眼,在后面这样的地方很多,不过唐先生是大家,我就不乱说了,估计麻烦又要出来揪我辫子了。

这本书写的是从1911年民国建立到1935年袁世凯升天期间的历史,围绕袁的生平,叙述了在中国这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这段是《袁氏当国》的内容简介,摘自当当,我就不献丑了。

上自孙文缔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骋护国运动兴起,寥寥数年,此乃袁世凯当国之年,国可谓不兴,民可谓不幸。袁世凯如何在晚清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政府之间养敌自重以觊觎总统宝座,宋教仁刺杀案的历史谜团到底暗示了什么背景,孙中山的个性对他改造国民党以谋求革命有何影响,袁氏当国时期的内政外交如何复杂多变,筹安会 “ 六君子 ” 与袁氏政府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不该遗忘的古德诺教授的政治理念是什

么 „„ 唐 先生凭借其一贯的学者气节,不依风附草,不人云亦云,坚持论从史出,坚持言必有据。

书的内容大家自己去看,我就不多说了,还得再看一遍,好多地方不记得。

我的感觉就是,唐表现出了对孙极明显的好感以及对袁不清不楚的暧昧,至于筹安会等小丑,他是深恶痛绝,我很不忿,其他不说,杨度,是我们湖南人里面拿得出手的人物,凭什么受他唐德刚这种气,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谁知道真正的路该怎么走?您

推崇的孙中山不也建了啥中华革命党吗?

对于宋教仁,却有了很具体的认识,若说孙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宋却是一个有着卓绝能力的实干家,国民党的党务和政务都是在他手上慢慢梳理,当年轻拢慢捻,就把国民党打造成了国会第一大党,这个,不是只有理想才能做到的。所以,袁不怕孙中山,不怕黄兴,利用传统的政治手段就可以解决,但是他怕宋教仁,所以只能选择暗杀。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唐先生对第一任临时国民政府内阁成员的分析,流畅、巧妙,那个成员表分析清楚,当时的政治生活基本可以了解一个大概。每一届政府,一定是各种力量互相博弈和权衡的结果,国民党在第一任临时政府里,有权无名,后来慢慢败落,让人唏嘘。

还有,唐先生有个地方要不得,谁跟你吃过饭你就说谁好,哪里能这样?

篇三:袁氏当国读后感

刚刚读过《袁氏当国》一书,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写啊。说实话,我爱读历史,但是不爱读连本大套的历史,更不爱读现代所谓历史学家或者研究者编写的历史书籍,不为别的,只是感觉匠气太浓,书象是为写而写的,这样读来就没什么意思了。最近一个时期,所谓的另类历史写作开始出现,用不那么严肃、不那么匠气的手法来写历史,虽然精品不多,但总是多了一种厕上读书的选项,聊胜于无吧。在这些作家或者学者里,一直比较关注几个人:如吴思、如谭伯牛等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唐德刚。

这些学者、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通俗的语言来还原历史,让人从文字中窥到历史的原貌或者说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的原貌。和那些机械、冰冷、教条的文字与观点相比,这些人从来都不会给出你一个肯定的观点和答案,结论是由你自己得出的。

最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对这种类型的历史书籍感兴趣?大概是对过去所学、所接触到的知识和教育的颠覆吧,随着年龄的增长、了解到的事实、史料也比原来多了许多,才发现过去自己所受教育是多么狭隘和片面,原来历史是这个样子的,史书是可以这样写、这样读的。想想觉得颇好笑,上学的时候学历史、学哲学,要求人们用科学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可我们过去所学者,无一不违反此要求、原理,更有甚者,因为所谓阶级分析的观点要求,连最基本的史实都敢弃之如敝履,甚至连帝王时代的史官都不如,好歹人家还有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精神。就冲这一条,我们有什么脸面去抗议日本人篡改教科书、毒害下一代?

史观、史论也许是有阶级性的,但是史实没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五
《读《袁氏当国》有感》

读《袁氏当国》有感2011-11-26 17:32【内容简介】上自孙文缔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锷护国运动兴起,寥寥数年,此乃袁世凯当国之年,国可谓不兴,民可谓不幸。《袁氏当国》讲述了袁世凯如何在晚清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政府之间养敌自重以觊觎总统宝座,宋教仁刺杀案的历史谜团到底暗示了什么真实背景,孙中山的个性对他改造国民党以谋求革命有何影响,袁氏当国时期的内政外交如何复杂多变,筹安会“六君子”与袁氏政府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不该遗忘的古德诺教授的政治理念是什么?作者唐德刚先生凭借其一贯的学者气节,不依风附草,不人云亦云,坚持论从史出,坚持言必有据。《袁氏当国》作者唐德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2006年1月第4次印刷论文摘要:清末民初泱泱华夏风雨飘摇,外有列强敌寇垂涎来犯,内有祸国殃民者争权夺势。袁世凯,一个非常时期的非常人物,军阀、总统、皇帝、窃国者、当国者,袁之所作所为,或出于私心或迫于时势,但历史终究是人民的历史。吾之拙见,若非袁氏,中国更乱;若非袁氏,中国不乱;若非袁氏,不乱而乱。【关键词】帝制,共和,护国,内忧外患。“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年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袁世凯《自题渔舟写真》)一个政治家,心中酝酿着他的自信和志向,意欲何为?“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参见《袁氏当国》第3页)此系孙文于中华民国元年,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读誓词。寥寥数言,代表一个危在旦夕的民族在逐渐告别沿用了五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开启一个崭新的民主共和政治制度,此乃孙文创制。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下诏退位,此乃宣统退位。同时,南京孙大总统遵誓解职,参议院改选袁世凯继任,袁氏当国!于是有人奔走呼号:“袁鼋蛋当大总统了!”于是有人窃窃私语:“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袁世凯是一个争权夺势的行家,他拥北洋六镇时,利用国民革命军与清廷的斗争养敌自重,要挟隆裕太后和小溥仪,大权独揽,扩充实力。孙文虽当了临时大总统,但革命军一贫如洗、实力薄弱、根基不稳。外有列强敌寇垂涎来犯,内有祸国殃民者争权夺势。孙文当总统,因德高望重,有远大而先进

的政治理想,他是方向!而袁世凯当总统很大原因是他可以让中华民国这个幼苗在凄风苦雨中成长。如果不让袁世凯当总统,他岂会罢休?他固有的政治野心表明他是一个可以制造乱世也可以终结乱世的一代奸雄,这一类历史人物的典型代表非曹操莫属。于是我觉得,袁(代表袁世凯,下同)当总统,因孙(代表孙文,下同)受时势所迫,因袁欲强取豪夺,窃国之说似乎不言而喻。所以我认为,若非袁氏,中国更乱,当群雄并起欲逐鹿中原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历史总是在翻版。孙为顾全大局,为保护中华民国的胚胎甘愿辞让。袁,“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善于争权夺势,是个政治天才,粗中有细做事扎实,但无先进的政治理想,一味玩弄权术。孙爱国,好深思,不善专营政治家的阴谋,不像袁老奸巨滑,但其与黄兴、宋教仁等是仁人志士、革命先驱,敢于杀身成仁铸就大义,是绵延民族文化的坚硬脊梁。袁也有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行为,且不亚于孙文,他曾言:“凡一国之盛衰强弱,视民德民智民力之进退为衡。而欲此三者程度日增,则必注重于国民教育。”但其却有捕杀革命者的恶行,因为他不愿受国民党钳制,不愿让权力流失在国民党人手中。特别是宋教仁被刺杀的事件,虽难说是否是其指使,但却与其有莫大关联。此事所引发的二次革命战争,让中国不得不乱,可见若非袁氏,中国不乱。孙是个不屈不挠的斗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让袁做总统,虽说是引狼入室,但孙将国会制度改为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的权力,给了狼一个笼子罩着。袁在内忧外患之时做了总统,国内还算思想开放经济发展,但其后来面对日本无耻至极的“二十一条”事件上,没有坚决反对坚决抗争,损害了国家主权和尊严!特别是一记失足帝王梦,成其一生最大污点和错误。袁对称帝本是又想又怕犹豫不决,只可恨杨度等“筹安会六君子”(实为六小人)及其长子袁克定“欺父误国”的假《顺天时报》,还有老书呆子古德诺的《共和与君主论》被利用,让袁晚年懊恼不已。袁不喜欢共和政体,虽尝试过,但共和政体的发展在那个文盲遍地的中国特别需要一段时间,袁不知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他对共和政体失望了没有耐心了,或许称帝与不称帝仅在一念之间也让他心痒不已。权力的极化最终让袁难以面对云南军蔡锷的护国运动浪潮,段祺瑞电劝其退位,冯国璋斥责其称帝,还有列强施加的压力,袁只得黯然下台,郁郁寡欢。曹操说过:“我不称王,不知有几人称王。”帝王梦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但袁倒行逆施,阻碍了历

史发展,只能沦为一个悲剧式的人物,转型期的中国国情国体太过于复杂多变,很难给出一个绝对客观公正的评价。袁死后,按照历史规律,确实出现了各大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若非袁氏,中国不乱。分列落后的中国继续惨遭列强无休止的凌辱!20世纪谋我最急者,莫如日、俄两国。两国列强对我所做赤裸裸的侵略,面目狰狞,述之足污我笔墨。表面无日、俄之狰狞,然深谋远虑、笑里藏刀,对我做最深痛之宰割者则大英帝国也!(参见《袁氏当国》第123页)那又为何若非袁氏,不乱而乱呢?吾之拙见,袁虽窃国亦能当国,但泱泱华夏风雨飘摇,外有列强敌寇垂涎来犯,内有祸国殃民者争权夺势,岂止袁一人也,所不定还会有王世凯、张世凯呢?可见转型期的中国复杂多变,乱是必然也。但他是风口浪尖的人物,史学家自然要拿他说事,历史也只得拿他作为一个载体。然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他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终究会消失湮没,我们不必过分谴责他,就像我们早就不怎么骂秦桧了一样,我们更该铭记的是那段耻辱的近代史,那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革命烈士,他们奋斗,他们革命,他们牺牲,他们为乱世谋求合理公正平衡的社会秩序,他们为抵御外敌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为中华文化能源远流长,挺起了最坚硬的脊梁。我们后世子孙,当缅怀之、珍视之、学习之,必须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那段历史不再重演而努力奋斗!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六
《《袁氏当国》的感想》

由《袁氏当国》所想到的 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出发,惊奇地有着自己的感受。文中的若干摘要让我决定从微观着手,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辛亥革命之后,那有数千年历史的‘帝制’,在表面上虽被废除了,以后中国历史要进入真正的‘民治’时代,可能还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慢慢的转化过来呢。①虽然这段时间乐观来讲不需要又一个数千年,但我们这代人绝对是要抱着对民治时代未曾到来的遗憾离世的。我们的党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地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建立法治国家、要创造中国梦等。每每听到他们的言论,我们不是唏嘘不已就是感觉政府这次是动真格了,我们的生活会更好了。但就像我们不够文明所以要一遍遍地对外重申我们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样,因为老百姓活得不够有尊严、政府难做到依法治国、我们缺乏中国梦等,所以我们才能不止一次的听到类似的话。另外我想“很长一段时间”绝不能成为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借口,更不能成为我们公民在面对政府肆意践踏民主法制自我安慰的理由。而且它之于社会现状的安慰在我看来远不如板蓝根之于禽流感来的靠谱。现在的中国已是一个处于世界信息圈内的国家,国人面对现在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自然而然就希望自己的国家能超越它们,在各个方面超越它们。即使现在难以做到,但起码国人希望看到政府这种奋力拼搏的实干劲。所以当国人看到政府老是拿以前贫穷落后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进行对比然后认为自己让国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以及政府在面对国内空气污染、毒牛奶、腐败问题时又与外国进行对比进而认为我们还不算太糟糕时,国人再受到日本——一个中国必须全面打败的一个国家,人均生活水平远高于我们时,愈发对政府有一种烂泥扶不上墙的哀痛,远大于对国足的痛。再加上接二连三出现的社会事件,怎能不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哀鸿遍野的人间?怎能奢求自己能一睹中国真正“民治”时代的到来?

可是龙应台在面对极其类似状况的台湾时,就指出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就有几流的环境。她不甘像其他好像看透社会本质的人一样沉沦下去,于是她不断地写不断地揭露出台湾的种种弊端,希望以此唤醒更多有志将自己的社会建设得更宜居的人们,希望加速民治社会的早点到来。一些人毫无疑问会像我们大陆的一些人一样,认为她区区一个作家,面对强势的当局,无异于豆腐撞墙,不仅难有效果,反而会引野火烧到了自己。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么?我只知道受龙应台的影响,国人热切期盼在大陆也会出现一些人,哪怕一个像龙应台一样敢于“当众生气”的人,于是在我熟悉的年代,韩寒火了,虽然一如既往地他也被人批评文章不够一针见血,很多东西都是点到为止。但无论怎样,他毕竟比我们每个人都更进了一步,作为公民,她是一个合格者。同样作为公民的我们,难道又要像龙应台“可是,你是谁?凭什么你就做‘沉默的大众’,等着少数人努力了,牺牲了,你再去享受他们的成果?”说的这样么?好在,我们都还活着,还能摸到那颗不愿停止的心脏所带来的节奏感,既然选择不移民,既然下一代还在这片土地生活着,那么即使不为别人也应该为他(她)们着想,我们终究还是要做点什么的。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临时政府的模式,由原有的美国式的‘总统制’,改成法国式的‘内阁制’了。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直接向国会负责。大总统一职就变成虚位元首了。此一约法几经研讨,终由孙文大总统于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之。

这一着是明显的针对着袁世凯而设计的。将来中山如让位与袁,袁大总统的职权和孙大总统的职权,就不可同日而语了。问良心,这是同盟会所掌握的参议院,对未来的大总统所投的‘不信任票’,也是大相国寺菜园里的一群张三李四,想对新到的和尚鲁智深,来个‘下马威’,乘他立足末稳,便把他摔到粪窖里去的一厢情愿的安排。②孙中山先生劝告当时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可是针砭时弊,但是他老人家还是在这‘大尾巴’上做文章。试问青年人个个都要立志做大事,那么小事谁做呢?做大官和做大事,基本上是一个铜元的两面。国父大人也是我们五千年中华大酱缸里出来的嘛,未能免俗也。③他自己,乃至他的智囊团,就不能了解,任何政治社会的‘定型’(settled pattern),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慢慢地发展出来的。这一形态,今日虽不合中国国情,安知三五十年,乃至百年之后,它就合乎中国国情了呢?袁氏和他的智囊们当时没有这种历史进化的观念,因此认为共和既然不合中国国情,那就

④只有干脆回头去搞帝制了。从这些摘要可以看出,无论是国父孙中山还是“枭

雄”袁氏凯,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在那个时代一厢情愿地干着他们认为能如愿的事,只是事与愿违,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人常说历史的一大作用就是告诫今人避免犯类似的错误,避免走弯路。可是在我们的当今社会中有这种作用体现么?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有,但就像龙应台在写言论自由所表达的一样,有并不代表就够了,历史作用体现的够与否完全要看人民的“需求”有多少,对历史作用的需求高于它的现有供给就是不够。那我们当今中国社会对历史作用的需求够还是不够呢?还是用事实说话吧。2013/4/10,湖南凤凰县县政府未经与凤凰城内居民以及商户商量的情况下,就在“游客不在乎票价多少”的思维下,强行变更原来的买票制度。暂且不去理会在当今中国不在乎148元票价的人都是一些什么身份的人,也不去考虑当地政府的这种买票制度有没有限制游客自主选择的权利,单从后来大批警力进驻古城内,不断有人被强行带走,大量店铺关门以及一个家在古城内的小伙带女朋友见家长被拦在古城口要求外地女友要交148元时,很难想象当地政府没有一厢情愿。顺便讲个笑话,不过很难保证这不是事实。一个大学生在中华大地上排队买过年火车票,已不知排了多久,估计一顿两顿没吃吧,终于他的脚可以碰到售票窗口了,那个激动啊,着实羡煞旁人啊,可当他跟售票员温柔地说出他要买几日去哪里的票时,这位售票员的两字“没有”可谓一脚将他踹进了北方冬天的河流,还好河面结着冰。但生性乐观的他转念一想啊,也许还有站票卖,售票员习惯性地以为他只要硬座票也说不定呢。于是他说:“阿姨,那站票有么”?,只听售票员背书似地对着电脑说:“领导说了,今年不让一个大学生站着回家”。于是我好像看到那个被踹到冰面的学生毅然决然地使劲用头把冰炸碎然后看似很舒服的跳了进去。所以可以毫不客气的讲,在中国因为掌权者的一厢情愿而造成的荒唐事只有你想不到,而没有做不到。

还记得那句我们背过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么,它居然真的被广大的掌权者所践行哟,要知道同样是被我们更早背过的“为人民服务”,至今还在众多官员的嘴里苟延残喘地讨生活呢,所以有时候我就对别人说政治书是一派胡言、满纸谎言深不以为然,这不上面那句话就是最好的见证。毋庸置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时期内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马克思说过任何理论都有其时代局限性,会打上深深地时代烙印。所以当他们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搞特搞时,在环境、道德等等方面出现了灾难。在此之前,因为考虑到中国人民穷怕了的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多少还能代表广大民意,但时至今日,面对今天的中国,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难道不算是政府的一厢

情愿么!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要减慢经济增长速度,但在以经济发展为硬指标考核地方政府这种同样未通过人民同意带有强烈一厢情愿色彩的制度下,大拆大建仍在吓人地进行着。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段子:温总理乘飞机去汶川灾区视察,经过大同上空时往下一看,以为已经到了。大拆大建还只是当今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里的沧海一栗,但即便如此,它也残忍地造成了因碾压事件不断而形成的“田野矿难”现象,进而一个个缺失土地的农民被赶进了城市,但城市哪能习惯他们的长久存在,他们的身份变得尴尬起来,安全感大为降低,这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么?可美丽乡村已经面目全非地他们完全不认识了,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他们就这样成为生他们养他们农村的客人。还有那些公然跟《物权法》叫板让本已脆弱的民主法治更加雪上加霜的强拆,难以想象国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居然到了不惜自焚的地步,可终究改变不了什么,死后房子依然被拆了。凡此种种,套用唐德刚对日、俄近代侵略我国无耻、不要脸的行为所说的那样,真是“述之真足污我笔墨”。就像我们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过中国这段历史一样,我们也决不能忘记后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段历史。因为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的很多同胞不是被瓦斯炸死了,就是被活埋了;不是被毒死了,就是被气死了。但这些如果真成历史了,对于我们这些活着的处于权力弱势的人来讲也算是一种庆幸,可最最让人害怕的是,这种历史还将继续在中华大地上一天天上演着。

如果政府真正能想民所想,做民想做,不再那么一厢情愿的话,那么那个饱受诟病的新国五条就不会造成那么多人真离婚了,下面这段话读起来也就没有那么精辟了:

这就像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课代表做了一份粗略版以供参考,结果同学们还是不知道怎么细化或者不想细化,干脆直接照抄了一部分交差了事。

还有我们在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进行减负的大环境下,面对一个又一个孩子因为忍受不了课业负担选择自杀的报道下,我们除了大骂一句“减你妹啊”或者哭着笑说:“孩子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为国家减少人口做贡献”外,也不会愈发“佩服”当局者的“坚强”了。每当我这样想时,鲁迅就会过来对我:“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知道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的话在现今看来不得不说还是那么地有市场,我们也确实是需要生气的。

古氏于一九一三年五月三日抵达北京时,正值宋教仁被刺(三月二十日),中山从日本赶回上海(三月二十五日),紧锣密鼓,督促三省都督起兵讨袁;袁亦调大兵南下,志在削藩,南北战争,一触即发之时。更不幸的是,古德诺正是生长于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拜拜’。很自然的将美作华,他就站在北方林肯总统的一边,而视南方所发动的二次独立为应该被镇压的动乱了⑤在袁氏的耸恿之下,孙公竟率领大批失业党人,乘了豪华专车,向全国‘视察’去了。等到后来孙、袁交恶,当局要清查铁道公司的帐目,始发现铁道一寸未建,而视察公帑却浪费百十万两。政府就要下令通缉了。此是后话。

【笔者附注】:关于十万英里铁路,百万英里公路的建国方略,中山说了一辈子,但他一公里铁路也未修成过⑥不能因为汪精卫当了汉奸,便把他前半生的形象一笔抹煞。事实上,汪在投敌之前,他在全中国的公共形象(public image),实在是全国第一人。他在民初国民党中的地位,也是总理孙文的当然继承人,排位在黄、宋、胡之上。⑦在众人极度悲愤的情绪之下,中山便力主起兵讨袁。但

是与会高干,除戴天仇(季陶)一人随声附和之外,其余多力主用法律方法解决。黄兴尤其主张慎重。因此党中乃逐渐形成孙、黄两派,反袁之目的相同,而手段互异。中山主动武,并说‘若有两师兵力,当亲率问罪’云云。但是国民党那时连两师军队也没有。纵有,亦绝非袁之对手。袁此时兵多将广,哪是两师军队就可打得倒的呢?⑧在孙文主义的各种著作里,尤其是二次革命后,对本党同志的谈话和通讯中,中山都不断地慨叹他底道不得行,革命尚未成功,都是信徒们没有决心去实行他的主义的缘故。其所以然者,实在是党员们知识水平太低。要实行项新的政治体制,先得有认识这项体制的知识,有知才能行嘛。因而孙公也随之创出了他底‘知难行易’的孙文学说来。⑨孙先生代表是我,我是推翻专制,建立共和,首倡而实行之者。如离开我而讲共和,讲民主,则是南辕而北其辙。忠心革命同志不应作‘服从个人’看法。一有此想,便是错误。我为贯彻革命目的,必须要求同志服从我。老实说一句.你们许多不仅得,见识亦有限,应该盲

⑩从我„„。在其后历经四阅月的艰苦谈判中,自袁以下,外长陆征祥,次长曹

汝霖,驻日公使陆宗舆,在长期交涉中,受尽折磨与屈辱则有之,细查中日档案,纵是一向有妥协倾向的曹汝霖,日方会谈纪录也说他‘激愤之情溢于言表’、‘情绪颇为激越’云云。11这次袁世凯的二十一条交涉,被后世史家和著作家,说成是袁世凯企图帝制,投日卖国,不惜接受二十一条要求的总罪证。其实袁世凯又何尝接受二十一条呢?原要求中的‘五号七条’,就全部被袁政府拒绝了嘛。吾人如把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原件,和签订后的新约相比,二者有霄壤之别也。12

①唐德刚:《袁氏当国》,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唐德刚:《袁氏当国》,1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唐德刚:《袁氏当国》,55-5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唐德刚:《袁氏当国》,11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德刚:《袁氏当国》15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德刚:《袁氏当国》,6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 ⑥

⑧唐德刚:《袁氏当国》,6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德刚:《袁氏当国》,7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⑨唐德刚:《袁氏当国》,9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⑩唐德刚:《袁氏当国》,10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唐德刚:《袁氏当国》,14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唐德刚:《袁氏当国》,14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七
《莫到琼楼最上层——《袁氏当国》读后感

李苏菲: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氏当国》读后感

李苏菲

批语:不错,很好,表扬!

读进去了,想明白了,写清楚了。特别是,懂得了历史的纷繁复杂,避免了非黑即白的简单化倾向。

当然,对历史也好,对前人也罢,既应该有同情之了解,更应该有大是大非之判断。现在有一种倾向,似乎一说同情与理解、温情与敬意,就连起码的是非都不讲了,就像电影《色戒》一样。

在读本书前,我对袁世凯的印象还停留在历史教科书中的描述——窃取革命果实的盗国贼,种种行为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但读完此书,不免对他多了些同情,觉得袁氏实乃一个在社会转型期的悲剧人物。

“上自孙文缔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锷护国运动兴起”,唐德刚先生就这寥寥数年间袁氏当国之事做了深入剖析,从客观角度就史论事,秉笔直书,一个满含悲剧色彩的袁世凯就这样呼之欲出了。

在我看来,袁氏此生最大之悲剧就是恢复帝制。下面就次分析一二: 当时中国确立了共和体制,向前跨了一大步。所谓国体不可轻变,袁世凯哪来的那么大勇气,逆历史潮流而行,去称帝独裁呢?除了自身欲望,必然有相当大的推动力。

推力一:古德诺与《共和与君主论》

古德诺是中国请来的美国宪法顾问,在纯学理上是一流的政治学专家,他认为任何政治制度本无优劣之分,重要的是其是否适合本国国情,一个国家如果搞共和政体画虎不成,与其实行个人独裁的寡头政权,倒不如干脆实行帝王专政。按中国的条件,应该以君主立宪为宜。他的这一理论出现的“恰逢其时”,被帝制运动的支持者断章取义的概括为君主制优于共和制,并被大力宣传开来。在当时极力崇洋的环境下,这一理论不仅为袁称帝打造了理论基础,更为其营造了舆论环境。

推力二:筹安会六君子

筹安会是杨度等六个文人为推动帝制运动而发起的组织。该组织主要从两方面助袁称帝。其一,杨度等人借古德诺之理论大肆鼓吹帝制的优越性,制造舆论。其二,“六君子”中不乏严复与刘师培这样的学术界泰斗,袁本对称帝没信心,但受了这些一级大师的劝进,变的极为欢悦。

推力三:大儿子袁克定

在推行帝制过程中,袁克定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一,他以各种迷信说法突破了老爹的心理防线;其二,他找到了袁世凯的软肋——日本的态度,于是伪造了完全赞成袁氏称帝的日本报纸《顺天时报》,让袁世凯吃了一个偌大的定心丸。

推力四:“沉默的大多数”

这一因素或许被很多人忽略,但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离不开群众,尤其是中国。在那个民智未开的年代,活跃在政坛上的知识分子和政客只是“吵闹的少数”,而那些底层的百姓则是“沉默的多数”。可恰恰是这些多数,对当时局面又愤又怨,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日子过不下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百姓都希望在共和政体下能过上好日子,但哪知各政党、政客都各为私利,搞的社会乌烟瘴气,混乱不堪。所以人心思治,再加上人们心中固有的传统观念,国家就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来管理,此时袁世凯就成了安定的力量和太平的象征。

当然,有推力就有阻力,此处主要对袁恢复帝制后的阻力稍加剖析,这也是袁政权土崩瓦解的关键所在。

阻力一:梁启超与其《异哉》

这篇论文在众多反帝论文中,乃最有深远影响者。众所周知,梁启超是君主立宪派的力挺者,如今站出来为共和制度做辩护,着实是为民着想,怕国体一变会引来动乱,使得民不聊生。待该文在《京报》刊登并经他报转载后,全国沸腾,这一大文豪的力量足以撼动袁的帝位。

阻力二:蔡锷及护国运动

蔡锷在袁氏官场中失意归来,联合唐继尧,组护国军讨袁,从而促使了各省独立,成为了袁氏倒台的直接因素。

阻力三:袁的班底靠不住

袁世凯从晚清旧官僚到后来的民国大总统,一路走来,也有了自己的“班底”,主要来自北洋系。但到了最后时刻,北洋系出现了窝里反。不论是文班底

的“嵩山四友”,还是武班底的“北洋三杰龙虎狗”,都弃袁而去,只留他一个唱独角戏。这很好理解,在那样一个动乱年代,人都会为自己的生存考虑,又怎会守着一个势必倒台的短命皇帝呢?

袁世凯曾说过:“我绝对无皇帝思想。”这话在人们看来,不免故作虚词,但当时冯国璋、美驻华使馆都信了这话。就算这与其行为相矛盾,但也不能单纯认为这是他的欺骗之词。正如作者所言,做皇帝是何等大事,袁心里本来是又想又怕的。可就在紧要关头,出现了那样一帮人猛推了他一把,将其置于必定翻船的逆流之中,其中还包括他的儿子,悲剧也!做了皇帝,反帝浪潮席卷而来,可袁家班众叛亲离,悲剧也!

在辛亥革命中,他使清帝和平退位,改朝换代却没有引起大规模战争,实属不易,可这些在他取代孙中山成为临时总统后就被人忽略了,被给予了“窃取革命果实”的称号,永载于历史教科书,何等悲剧!做了总统,他要面对的是一团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孙中山没有对策的经济问题,袁氏只能借外债,由此被给予“卖国贼”称号,何等悲剧!宋教仁被刺,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被人们果断锁定为幕后凶手,又是何等悲剧!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历史学家盖可断言,民初那个烂摊子是任何政治家也收拾不了的,这是个转型程序中的阶段问题,阶段未到,任何当政者都必然落个悲剧的结局。无疑,袁世凯赶上了。

但或许一切都还有解释的机会,可当他迈出恢复帝制这一步后,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人们的眼里就只剩一个贪恋权位、卖国反动、置国家生死于不顾的坏人了。

终究还是他二儿子为他写的那句诗: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八
《观纪录片《袁氏当国》有感》

观纪录片《袁氏当国》有感

在这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上,老师以点透面,通过两个人物——李鸿章和袁世凯,带我们看到了屈辱的清末和纷乱的民国,让我们见识到了大人物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的功成名就、无可奈何与意气风发、众叛亲离,使我们领略了这在国人心中有深深烙印的近代史。以下是我在观看过由凤凰大视野栏目的纪录片《袁氏当国》后的一点感想。

先说说一说这部片子整体对我的感受吧。说实话因为我平时对历史就比较感兴趣,知道当今世人对当时在中华餐桌上“肉食者”的评价多有偏颇,但并没有细致的了解过真实的历史究竟是如何。在继清末的屈辱后,仓促而成的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个别人精通,极少数人明白怎么回事,部分人一知半解,大部分人一无所知的体系、意识和思想。打破了原有的皇帝天下为尊,却又给这个社会带不来一个完整的替代品。诸位有识之士们就在这新旧交替中矛盾着、挣扎着、探索者、斗争着。胡适曾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在后世学者的纷争中,在这混乱的时代里,那些有识之士有哪些是在好汉的脸上贴上了小人的标签?又有谁在后人的粉饰中没有看清他的嘴脸?在看过这个纪录片后,我自己心中有了几分拙见。

袁世凯这个人物,在我之前看过的对他的评价中,几乎就没有人给予袁大头一点正面的评价,多是被戴上了善弄权术,篡权乱国的帽子。《袁氏当国》这个纪录片是以比较客观、冷静的态度,从时代和人性的角度来看待这样一个转型中的悲剧人物,进行了中肯的评说。

袁世凯并非无能之辈,他在乱世中崛起,以高明的权术手段攫取了最高的权力,在清皇室和革命党人之间,游刃有余,坐稳了大总统的位置。在这个攀升过程中,并不是像事后人们唾骂的那样,他一开始就是一个窃国大盗,是一个反动派。袁世凯是末世的能臣,操练了第一支现代化意义上的军队,以兵不血刃的代价迫使清帝退位,完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最为重大的转型,数千年的帝国不复存在。辛亥革命所以能成功,袁世凯的功劳也不可磨灭。原来以为,辛亥革命能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主要是靠国民党人的力量,后来才知道,辛亥革命所以没有马上被剿灭,其实是袁世凯的故意纵容。实际上,袁世凯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也确实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当辛亥革命一爆发,国内部分地区也出现叛乱,朝中则无人能出来退敌,清政府只好再把袁世凯请出来,袁世凯心里明白,如果不是革命党,他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所以,对革命党的势力,他是不急于去消灭的,相反,他还要利用这个机会实现自己更大的理想,开始,他并未坚定废除满清政权的决心,但在同盟会派来人员与他说和之后,他才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在汪精卫的劝说下,孙中山也主动向他承诺,只要他能劝清帝退位,大总统的位置马上就让给他。因为那么时候的国民党势力,也确实太单薄。从二次革命的迅速瓦解,就能看出国民党的实力是多么脆弱。因此,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离不开袁世凯前期的周旋和后来的逼宫。当年,拥护袁世凯做大总统,并非是袁的刻意造势,而确实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众心所向。至于说,他最终走向复辟反动而招致灭亡,是后话,也不是一句窃国、卖国所能解释的了。他也有他的思考:对于当时的

乱世,袁认为还是因为百姓失去了信仰。有皇帝时,皇帝就是信仰,现在皇帝刚刚被推翻,人们不知道去信谁了,没有了统一的指引,他便想来当这个指路明灯,用自己当皇帝的形式让大家来信自己。但历史又不能倒退,一家之力又怎么能和社会的潮流相抗衡?囿于他个人的政治眼光,受制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及他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还有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袁克定的怂恿和误导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当然,他内心的贪欲和野心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里面有必然,也有偶然。

篇幅所限,关于袁世凯其他的一些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最后只想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更新的高度俯瞰历史,用别样的视角观察人物,总能给人许多的启迪和感悟,把握兴替中的大道,斟酌得失中的舍取。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九
《失足的帝王梦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

失足的帝王梦

----《袁氏当国》读书笔记

蒋肖斌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这是袁世凯的二儿子假名士袁克文的讽父诗。《易经》首卦云,“九五之尊”已到极点,如果不停止,就要追悔莫及。可惜,袁世凯终究是跨出了这万劫不复的一步。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

原已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光绪与慈禧的晏驾带给袁世凯致命打击,摄政王载沣一纸回籍文书差点断送他的政治生命。辛亥革命是袁世凯的新生,“挟寡妇以令诸侯”,上天似乎赋予了他与曹操相同的命运。然而,享尽天时地利,他却忘了一点,近代中国已到历史转型期,深刻的内忧外患,绝不是几个割据势力那么简单而重复的藩镇相争,称帝逆流,自取灭亡。是袁世凯的一厢情愿,还是他的谋士们一心欲做帝王师,把他推到那个上下不易的位置,这其中多少纠缠,又岂是一句“称帝野心”所能概之。

袁世凯是一个杰出的旧官僚,他的政治道路是中国传统的一脉相承。他的前辈与老师是王莽、曹丕、杨坚、赵匡胤,乘势抓权--养敌自重--逼宫受禅,是几千年来政变称帝的模式。回观历史螺旋式的上升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也许现在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我们不能说辛亥革命只是一次普通的皇朝末年的起义;但是几百年后的史家,洋洋洒洒评论时,也许赵太祖的黄袍加身与袁世凯的称帝不过是成功与否的区别。

这位李鸿章的接班人,乱世奸雄,想沉寂于历史,是断断不可能的。临时大总统,削粤、皖、赣“三藩”,“选举”为正式大总统,成为终身大总统,甚至死后可传妻传子,袁世凯步步为营,可以说都是成功的,大半生诡谲政治生涯,早已为他制定了有条不紊的帝王之路,差别仅仅是一个“帝王”名号。袁世凯不如曹操的一点在于,终究看不透虚名,晚节不保,否则谁说他不可谓中国近代政治的楣梁。83天的闹剧,一念间葬送了他所有的生前身后名。

作为最成熟的政客,袁似乎不应如此浮躁,即使有想法,也不会那么胆大妄为。这时候,身边人就成了天平上的最后一粒灰尘,改变整个历史的平衡。如蚁小人,善于察言观色,捉摸到上司的一点想法就自作主张,跳窜邀宠,大厦将倾而不自知。

“太子”袁克定就是其中一人。以袁家无人活过60岁为“要挟”,旁敲侧击只有真命天子才能破此天命,已近暮年的袁世凯怎会不动心。再加上一些荒谬却历代有之的“显灵故事”,如湖北发现龙骨、家童看到五爪金龙,袁世凯即使不相信,也愿意相信,“在历史上对天堂和

地狱的选择„„无情地毁灭了自己,也把全民族带到毁灭边缘”。袁克定最可恶之处在于伪造《顺天时报》,骗老头子相信连日本人都支持其称帝,卸掉了袁世凯最大的包袱,飘飘然走向刀锋悬下的龙椅。袁克定远不如曹丕,自己不想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却让老子以身试险,自己好理所当然继承大统。有这样的儿子,实在是袁世凯没有算好的命运,不幸之至。

古德诺来华,一篇《共和与君主论》(杨度的断章取义“功不可没”),称帝更显冠冕堂皇。来自遥远大洋彼岸的大教授,并不了解中国国情政治,脑子里只是一套完美的理论,“胸无城府,满腹诗书”,古本无意助纣为虐。学术是中立的,只是一旦与政治扯上关系,政客会各取所需,把文人当成御用工具。古德诺的原意是君主共和无绝对优劣,异者只在于各族群国家是否能适用,但帝制派偏偏利用这个老学究来祭旗,一时间,“君宪优于共和”的口号传遍全国。

袁克定做通了袁世凯的思想工作,古德诺适时地提供了理论依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六君子”出现了,这批精力旺盛的实干家,将称帝推成现实。1915年8月23日,筹安会正式挂牌,以杨度为首的成员被誉为筹安会“六君子”,名为研究“君主国体与共和国体更适合于中国国体”,其实早已有了定论。在筹安会授意下,各省区、中央各部门、中央大员、地方藩镇劝进通电直如雪片,民间团体也兴奋地搅进这个旋涡,仿佛一时间全国人民都在企盼袁氏称帝。后又有更为荒唐的“国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一致赞成为君主立宪国体”。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登基“不负众望”,做起了皇帝。

不由想起千年前的武则天,同样的权倾天下,同样的不合宗法,也是在天下或真或假“劝谏”中,或喜或忧“惶惶然”登上帝座,所幸不愧为一代明君,不致留下骂名。可那毕竟是千年之前,纵你袁某有那般资质,又得天时地利,人心却已天壤之别。虽然近代中国大多数人仍“民智未开”,但民主、法制、科学还是有了它的市场,觉醒的中国人不会允许帝制逆流。梁启超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便惊得洪宪王朝如跳梁小丑,再有蔡锷的枪杆,护国运动烽火燃起,袁世凯一气不顺,龙驭上宾,悲夫。

中学课本上的历史人物像京剧脸谱,黑白分明,可人心复杂,对错岂是那么简单。以杨度为例,因助袁称帝而遭历史骂名,这是我们站在百年后的高度得出的结论。然而,恕我大胆,如果我们身处那个飘摇时代,藩镇割据(暂且用这个词),外敌虎视眈眈,民智的确多未开,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确是非常必要的。杨度“人品潇洒,智商甚高”,连中山先生都甚为器重,可惜才高于德。加入袁氏阵营并非投机,实为怀有政治抱负,为救天下,为济苍生,也为了文人的最高目标--帝师。文人参政,多是悲剧,却乐此不疲,实中国政治一大奇观。成者王侯败者寇,袁世凯的不幸酿成了一批人的不幸,或者是这批人造成了袁世凯的不幸,

谁因谁果,是耶非耶。

历史是主观的,因为我们无法回到过去,看不到当时的纷纷绕绕,只能从纸上读到一家之言。而当初的事实究竟如何,或许会成为永远的谜题。看到一些滥制影视剧中,袁世凯被塑造成秃头凸肚的肥蠢形象,不由叹息。虽然大节有亏,但单纯从政治上讲,袁世凯不愧为晚清-民国巨人。如果他安心地当大总统,甚至就是那个被后世诸葛不齿的终身大总统,以他的才华,纵横捭阖,或许真能将清末民初的糟糕社会理出一番头绪,多少会得到赞赏。他错就错在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如同不知足的孩童,为了高处那看上去最美的糖果,在身后一堆人各怀心思的起哄中,犹豫而激动地攀上并不牢固的梯子,兴奋地抓到时,梯子倒了,身后人作鸟兽散,而自己尚未回味就已经万劫不复。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袁世凯的悲剧,古已有之,只是发生在不过百年之前,不禁犹如亲历,为其扼腕。

袁世凯死后,再也没有人有能力压制各地早已按耐不住的军阀土匪,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然而犹如战国之于秦、南北朝之于隋唐,另一个大一统正在暗暗酝酿,那就是另外一本书,另外一段历史了,此处略过不提。

袁世凯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不可否认他的无耻,但也应看到他的无奈。从一个旧官僚到民国总统,他都应付自如。康梁,孙文,哪个不是第一流人才,一流的头脑做出的选择大相径庭,结果却又都是一致的失败;看清了清廷覆没的不可逆转,官场经历也让他不像孙中山那么热情而空想,袁尉亭朝着自认有把握的方向走去。可是,当时中国要找到方向何其不易!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是一代名儒湘绮先生在洪宪王朝的宫廷大门(今中南海南门)题写的对联,横批“旁观者清”。深陷欲望与权利,袁世凯难以自拔,旁观者清,后人清,却都是不关己事的冷眼笑看,实在不足为凭。 我辈后人以同情之心读之,只是历史的一个插曲,却是袁世凯一生的梦魇。高处不胜寒,失足的帝王梦,掩卷唯叹。

袁氏当国读后感篇十
《《袁氏当国》观后感

32012020032 翟志成 电子商务班

《袁氏当国》观后感

当下社会上对于曾国藩多有推崇,大约是看重其治国用人的权谋术数,曾氏的这套东西一传至李鸿章,再传至袁世凯。袁世凯处在比他的前辈更大的历史机遇面前,本可以比他的前辈做得更好,但可惜错失良机,结果让自己在历史上成了小丑一类的人物。

袁世凯至少有两次伟大的机会,可使其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可以让他成为伟大的人物。 第一次是1898年戊戌政变前夕,是时,被康有为等维新派激怒的守旧官员们,逐渐集拢在慈禧太后周围,并且结纳力量准备反扑,山雨欲来风满楼,维新运动危在旦夕。光绪皇帝在写给康有为、谭嗣同等的一份密诏中说:"朕维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太后 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灼,不胜企望之至。"康有为等人见到此信后大哭一场,哭罢想出了请袁世凯以兵护驾,推行维新的主意。于是书生意气的谭嗣同趁着夜色到袁世凯在北京的住处,袁世凯在谭面前慷慨激昂地表白一番,将其支走,权衡再三后,将维新派的计划向后党告了密,这之后才有短命的百日维新及六君子的血染菜市口。在当时的情况下,后党掌控的京师军队寥寥无几,以袁世凯训练成的精锐新军击溃他们绰绰有余,如果那样,维新派的主张就可以推行,中国的历史也许因此会有很大不同。袁世凯的第二次机会出现在1913年。这年10月10日他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按袁世凯的威望与资历,他当时在这一位置上是一个极佳的人选。他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又是国内各派妥协的产物,因此他有足够的力量去推动中华民族的民主化进程。但是这个袁大总统却对当皇帝情有独钟,因此在他当总统的头几年,全无一点现代民选总统的动作,而是弄权搞阴谋,铲除异己,培植势力。终于到了1915年12月,他被"劝进"当了皇帝。当时尽管袁世凯的爪牙们宣称恢复帝制是举国拥戴的民意,但老百姓并不买他的账,各地反袁的声音、反袁的战争此起彼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没有办法,被迫在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消帝制,并在这年6月6日忧愤

而死。

以袁世凯做总统时的地位权势和威望,如果他有对民主的足够信仰,并真心诚意地按民主的方式运作政府,那么袁世凯成为类似于美国华盛顿式的人物也是有可能的。但历史只能由后人去慨叹,而不可能重来。

从袁世凯自身来讲,他确实是一个人物,有着曾国藩、李鸿章等的办事手段,他年轻时在甲午海战前夕到朝鲜处理内乱事件,果敢沉毅,颇得朝野好评,他学习外国先进的治军思想,在天津训练出的新军,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军队。但这样一个人看不清历史发展的大势,最后得到的只能是可耻的失败。一个人有小聪明与大聪明的区别,小聪明只是对眼前的事情有明晰的判断和处理,而大聪明则是认得清时代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并做到与时俱进,从这点上讲,袁世凯只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人。

总的来说,对袁世凯评价,应有两个承认:

第一,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物。这种政治抱负是全局的,不是局部的,也就是说他决不甘心只割据一方而是试图号令全国。承认这一点的目的是将其同那些目光短浅的土霸王区分开来,他是独裁者但非嗜权者。两者有着不同的局量,前者是登上顶峰后的守成,回顾古今中外之历史,独裁并不必然造成反动,独裁是相对于民主的反动,而民主的实现有时却需要独裁之腹的孕育;后者只是贪图富贵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把权力当作牟取利益的工具,只想收,不肯放,在政治上缺乏进取性和开拓性,既或有,也只是提高地位和扩大地盘上的进取和开拓。在那个改天换日的时代,一个仅靠投机附势而钻营的政客,是不可能得到各派政治力量的普遍接受践履元首大位并保持有力统治的。(不妨把袁世凯和台湾之扁做一比较。)不要小看袁世凯,即便称其为野心家,他也是大野心家,唯有承认他的“大”,才能更

准确地认识他在当时的影响力,也才能更通达地理解孙、黄、梁、蔡等人对他的态度;同时,也有助于正确理解下面这个问题。

第二,他的称帝是反动行为。这种反动不仅是相对于民主而言的,更是有害于国家和民族的(这个“国家”的概念不是政治意义上的而是地缘意义上的)。有人问:为什么袁世凯称帝不对,中国就不能实行像英、日等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固然不错,可是要知道,予权易,夺权难,这种君王无实权的君主立宪制都是用鲜血换来的。在英国,《权利法案》的背后是克伦威尔割下查理一世那不可一世的头颅和一场光荣革命;在日本,裕仁也是在老美的胁迫下才不得不退到幕后的,不服从的话恐怕日本连所谓天皇都已不存在了,而这更是以亚洲各国数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的。一个手握军权、在总统任上尚且能够操弄国会修改约法搞终身制的袁世凯,一旦登上皇位,怎么可能接受统而不治的虚君制?制衡力量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帝制的到来即意味着国家又将回到皇权至大的时代。与前清不同者,只是皇帝种族的差异,而这决不是中国落后的症结。当时的中国需要统一、稳定,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但并不需要一个凌驾于国家、人民、法律之上,权力不受任何节制的皇帝。中国不能再重蹈因威权私有化导致发展受阻、败敝丛生的覆辙。这是护国运动必要性和正义性存在的根源。

一个人涉足政坛不外两个目的,或为效力国家,或为争取地位。历史上有很多人是坚守一边的,较易于后人做出道德评判。也有很多人二者兼顾,既努力建功立业又着意培植人脉,既有国家大局又有私己盘算,既能够为国出力又注意保存实力,这就难免会暴露投机心理,袁世凯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清末时的袁世凯在内政、外交、军事、教育诸方面均有建树,漠视甚至抹杀这些有失平允;但若据此便论定他是爱国有为的政治家,也过于草率。须知,那是他的必经之路。类似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王莽、严嵩、和珅……,对他们当然不妨做出道德评判,但从学术的角度说,其功与罪、是与非都是平行并列的,不可能互相抵消,袁世凯亦然。

这并不是说要取消标准、模糊是非。我以为,要认识一个政治人物(政治集团)的本质,其奋斗过程和斗争手段固然不可忽视,但更重要的是看他(他们)在取得权力(政权)之后的表现。袁世凯的独裁专权以至称帝,既有他个人的愿望,也是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需要。套用前央视名嘴黄君的一句名言:他不是一个人!这股势力包括旧官僚、旧军人、旧知识分子,他们有根深蒂固的君权思想,他们不一定拒绝民主,但却相信中国需要已经维持两千年的皇权道统作为向心力和凝聚力。袁世凯不是一个固执而极端的保皇派,在政治主张上他属于中间派,这也是各方均能接受他的一个因素,他决不排斥皇权,更不会排斥由他亲自践祚。洪宪帝制便是他们进行的一次尝试。民主革命在骤然成功之后出现反复,是一种必然,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规律,英法之民主革命便是有力的佐证。历史证明,袁世凯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势力终究是落后的,很快便被时代大潮沙汰了。

在我看来,袁世凯有一些实绩,但难称有功于国——无论是大清帝国还是中华民国。论慷慨赴难,他难比曾国藩;论开疆拓土,他远逊左宗棠;论忠公体国,他不及李鸿章。虽为清廷贡献了一支北洋新军,但这支军队既未能挽救摇摇欲坠的朝廷,也没有成为革故鼎新的进步力量,只不过是袁世凯个人用以威逼要挟讨价还价的政治筹码。国家军队实际上被私人化,而这也成为这支军队日后不断分裂颓败以至堕落为一支对内镇压自戕、对外妥协退避的“老爷军”的肇始。

作为个人,他不能善始克终。维新是他出自内心的政治主张,但是当光绪帝被囚瀛台,他便为了自保,向荣禄自首。固然是形势所迫,但是也就此表明这样一个人是不配作为政治家,而只能是以政客的面目出现历史舞台上了。

及至民国初造,袁氏实有功于斯。然而,他的原始动机原非出自造福于民,而是为了一家一姓之荣华富贵。所以手段用尽,尽显卑劣。及至暗杀宋教仁,出手毁掉了中国民主政治

一次郑重的实验,则在中国近代史上,实属罪莫大焉。孙中山也是受此刺激,转而提出“党国”思想,发愤组织一支武装的革命党。中国历史,再一次变局。

袁氏最受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洪宪”复辟。其实,这中间也有着他本人很多的心路转折。不光是他,就是杨度等知识分子,也觉得当时民智未启,惟有强人政治能够挽救中国的命运。他本人也自视甚高,以为环顾九洲,独有袁氏能挽民于水火。以至走上不归之路。

至于后来人们指其与日本人勾结签订二十一条,出卖中国利益,则已被史学家们证实为乌有之事。

袁在中国历史上被脸谱化了很久。其实,他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并非是一无作为的人。但是,大节一亏,历史的正席上,便不再有他的位置。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袁氏当国读后感》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袁氏当国 袁氏当国观后感 袁世凯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袁氏当国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袁氏当国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8152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