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2015-12-27 05:15: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一《《西方哲学史》罗素_读书笔记》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一
《《西方哲学史》罗素_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

导言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在很多正统哲学学者眼中都算不上是一本好的著作,更遑论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了。这大概与罗素个鲜明的个人作风,不加掩饰的独立臧否和较为特立独行的行文风格有关。然而,在学习了其他较为正统的哲学史和哲学理论(如门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等)之后,回过头来看罗素这本文字优美、简洁流畅且角度独特的哲学史,却也别有一番收获。

在此,笔者略过通常较为引起,尤其是中国的哲学系学生关注的古希腊部分与近现代哲学部分,选择其卷二,即天主教哲学一章进行阅读和思考。按照罗素的定义来说,这一时期包括了上起奥古斯丁,下至文艺复兴之前的时间阶段。这是欧洲思想与文化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此前与此后,希腊精神(以及与其有关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形态等)都较为显著地统治了西方人的生活;而这一漫长的,经常被冠以黑暗、蒙昧等形容词的历史时期却在西方社会的核心深处打上深刻的希伯来烙印。两种文化根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交缠融会,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西方模型。忽视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或者给其一个较低的评价,是无法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今日西方人心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几乎成为文化上的集体无意识的东西的,哪怕这一时期的哲学从任意角度来看也与其他时期显示出更大的不同。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或者宗教)的关系不断引起思考和争论,也给历来的哲学史撰写者增加了难度。为了避免一种陌生与无目的的盲目(也许与中世纪的世

俗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同等盲目),罗素首先考察了教会制度以及教皇制的成长。以次为开端,不但僧侣们在修道院中苦思冥想所得的见解得到关注,中世纪的普通人群或说是平信徒们的思考和信念也通过教权王权之间彼消此长的大势得到了间接的体现。

第一篇 教父

1、 受虐:有关犹太人

在教父篇章的一开始,罗素便为我们描绘了整个犹太民族从诞生、繁衍、生息至今的整个过程。当然,由于史料的缺乏,许多相关资料我们除了从圣经旧约中获得之外,别无他法。我们可以暂且将亚伯拉罕同意为犹太人的祖先,然而,要剔除耶和华在旧约中的各种或明或暗的影响而将纯粹的史料剥离出来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至少,大多数人都承认所罗门王和大卫的存在。那么,在以这两位人物的事迹为民族辉煌的最高点的犹太民族,拥有哪些特殊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力,并借助后日的基督宗教而传绵不息呢?

罗素列出了这些要素,它们分别为:1)一部圣史(即旧约)2)上帝的选民3)关于“公义”的新概念4)律法5)弥赛亚6)天国 确实,这些因素构成了犹太教与基督宗教共同的骨架。任何一点的缺乏都将导致整个宗教神学系统的不均衡与不完善。

仔细阅读有关篇章和资料,可以发现,事实上有一条主线贯通了这六点要素。这条线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民族特征,也可以干脆说成犹太民族本身。如果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可以将其列为一张精细而

立体的表格;然而从远处汇聚地观看,它又确实成为一个可以辨认的形象。

就好比我们说到“犹太人”这个词汇时,本身包含的一切语义和感情,又比如我们用“菊与刀”来象征大和民族,把中国人和陶瓷、丝绸联系在一起看待一样。

从历史的源头,我们便可以发现,正是层出不穷的苦难造就了犹太人的历史,同一意义上,造就了基督宗教的本身。

前1800左右,亚伯拉罕率领他的闪族后裔到达了迦南之地。100多年后,大饥荒使他们举族外迁,依附于富庶强大的埃及人。前1300左右,著名的出埃及记在先知摩西的带领下上演。扫罗时期,犹太人第一次形成了自己的统一国家。短暂的辉煌过后,前6C时巴比伦两次攻陷耶路撒冷,制造了至今仍在犹太人心中留下永恒伤痛的“巴比伦之囚”。辗转为波斯人、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塞琉古王国统治,最终犹太人的命运被抛向了伟大的罗马帝国。傀儡王时期,撒都该、法尼赛、艾赛尼和奋锐党的明争暗斗中走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耶稣。然而在嫉妒宗教走向世界之后,再也没有人将基督宗教的辉煌与犹太人等同起来。几千年过去了,颠沛流离的犹太民族直到20世纪才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这样的民族历程无疑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历史久远的民族都更浸透了苦难和艰辛。正象强大可以带来霸权主义和沙文主义一样,长时期的苦难经历也会给一个民族的个性带来深重的影响,甚至加以扭曲。弗洛伊德主义的学说认为童年时代的经历使一个人全部行为和性格

的根本动机与肇因,那么,一个民族早期的历史经历也有相似的效果。重压之下必定改变原有的形状。不在压迫下反抗,就在压迫下扭曲。犹太人既选择了积极主动的抗争和起义,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命运所赋予的个性——他们严守律法,在他人的鞭笞之前先以最严苛的尺度鞭笞自己;他们沉默顺从,谨守一神宗教,对于神的命令从不以任何道德和理性的标准加以怀疑,甚至可以亲手将自己的亲生子献祭;他们不寄更多希望于现实生活,而希望在永恒的天国得到善恶的酬报,伸张神圣的正义;他们不相信人可以自我拯救,而固执地认定只有弥赛亚才能带领他们走出苦海,战胜仇敌。可以说,充斥在犹太要素地基督宗教意象中的审判、鏖战、称义、惩罚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犹太人不断遭受显示的审判、迫害、断罪、刑罚的变形。关于天国、来世、以及基督(救世主)的一整套信念构成了犹太民族共同的梦境。这个梦境代代相传,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贯注刀了犹太宗教之中,又被同样受到国家暴力机关的威胁和恐吓而心有余悸的罗马人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民所接受,才成就了基督宗教最终在西方世界的一统天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犹太民族是有受虐倾向的民族,而基督宗教是有受虐倾向的宗教。在理论上来说,受虐的原因可以归结到以现世的苦难换取永恒的喜乐这样堂皇的主题,然而,事实上,同个人的受虐狂一样,持续的虐待本身就足以构成渴望受虐的原因。也就是说,虐待倾向是可以人为培养的,这与道德的纯洁和高尚无关,哪怕此后正统的定义将其合理化到极度的纯洁和极度的高尚的程度。

2、 交媾: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在此不必探究为何著名的神学家必然也是高尚的哲学家这一问题。事实上,纯粹的宗教实践家不乏其人,比如我们日夜念祷其名的耶稣本人就是以行动说话的典范。然而,任何一种宗教,在其发扬壮大的过程中,必然会暂时或永久地陷入到理性的领地中去,从而使其自身不同程度地成为了形而上学的一个门派,虽然这种关系反过来也一样能够成立。

圣奥古斯丁,从宗教精神上来说也是一个明显的受虐分子,他(与当时许多人一样),将自己幼年时候的调皮淘气看作是一种可怕的罪恶,因此才在其实并未悔改许多的成年时代写出了《忏悔录》这样的著作。有些《忏悔录》是十章的篇幅,另一些较为完整的版本则包涵了几乎纯粹是哲学讨论的第十一章。——

基督教的“时间”,既非东方那样是一片混沌或者周而复始的轮回圆圈,也非无始无终的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有清晰两端点的射线:一端记载于旧约第一章《创世纪》,一端预言于新约最后一章《启示录》。

“那么什么是时间呢?”

不止我们,无数人这样问过,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位圣奥古斯丁本人也这样问过。至于他的回答则是:实际存在的,既非过去也非未来,而是现在。只有在时间点的本身时间才存在并能够被感知,被测量:过去不过是片片回忆,未来不过是种种期望。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二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三
《读书笔记:罗素《西方哲学史》之绪论》

让我们暂时弃顾唐吉坷德式的历险和那间小屋——虽然我更赞同是王家卫式的——耐心地读一本书。

让我们暂时弃顾昆德拉的原因正是我近来常常思考的——关于什么才是好的文学的问题。我的感受是:好的文学,或是我欣赏的文学更多的都必须含有一种哲学上的意味,这是文学展现人类存在可能性与多样性的决定性根基,那种依靠百科全书式的宏章巨作,或是凭借个别字句的灵巧隽永,在我看来则如同嚼腊。

将如你所见,这是一篇形式上传统的读书笔记。

绪论中的罗素就给人一种视角鲜明、叙事宏大、用笔精炼的印象,短短数页,上下五千年的纵横,快哉。

罗素首先将哲学置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某个位置,在他看来,科学是一切确切的知识;神学是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这或许是我们认识他和他的哲学的钥匙之一。

最先让我感兴趣的是罗素对教会与世俗国王之间争斗的论述。事实上,每每论及西方文明,总能令我萦绕心头的问题就是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以及因何演变的历史进程。东方是如何走向政教合一的?西方又是如何迈向政教分离的?教会是如何拥有力量与世俗国王争锋的?又是如何竟然占有上风?坦率的说,我对西方历史知之甚少,只能凭借罗素的阐述适当发挥我的想象。罗素提到,“一直到公元1300年以后,

教会在与世俗统治者的斗争之中通常总是胜利的。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不仅是一场教士与俗人的冲突,同时也是一场地中海世界与北方蛮族之间冲突的重演。教会的统一就是罗马帝国统一的反响。”这段描述给了我如下的启示:如之前罗素曾提及的,基督教是吸收了后希腊时期斯多葛学派的一些教义,如果说罗马统一是依靠法律与军队的话,那么在精神世界上的依靠就是基督教义了。基督教宣扬天国一统的观念正迎合了罗马帝国统一的现实,成为了罗马维系统治的一个支撑。基督教也成为罗马掌控民众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掌控那些受到过希腊文明熏染的民众。同时这也成为罗马抵抗北方蛮族侵入的重要力量。

罗素接着描述到,“所有的武装力量都在国王这方面,然而教会还是胜利的。”这是一个多么有趣和违背我们思维的现象阿,其中的原因罗素认为,“教会获得胜利,部分地是因为它几乎享有教育的独占权,部分地是因为国王们彼此经常相互作战;但是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主要却是因为统治者和人民都深深地相信教会掌握着升天堂的钥匙的权力。教会可以解除臣民们效忠的责任,从而可以鼓动反叛。教会还代表着足以代替无政府状态的秩序,因而获得了新兴商人阶级的支持。尤其在意大利,这最后一点是有决定意义的。”

这是一段相当重要的论述,它基本上可以解释以上看似怪异的现象。在我看来,享有教育的独占权是其中的要害。即便

国王的彼此征战造就了一个统一的帝国,如罗马帝国,但世俗国王仍将依靠基督教会协助其统治万民,这一方面是因为民众相信教会掌握升天堂的钥匙,一方面就连国王们也对此深信不已。教会拥有的独占权竟能说服民众解除效忠的责任,这无疑对国王们是一种胁迫。因此,依仗其对民众的有效控制,自身拥有足以胁迫国王的力量,教义中倡导天国一统的秩序观念,从而受到新兴商人阶层的支持等等因素促成了教会的独立。而在这诸多因素中,我仍坚持认为独享教育权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

但,紧接着仍有一个问题困扰我,为什么在西方教育的独占权为教士阶层所掌控?东方的情形又是如何?这算是留给我的一个课题吧。

罗素接着描述,“当中古哲学存在的时候,它具有一种整齐而又玲珑完整的性质,这个体系所论述到的任何一点都是和它那极其有限的宇宙中的其他内容摆在一个非常精确的关系之上的。”这段论述让我想起最初罗素先生描述的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比如在中古时代那个极其有限的宇宙——面临暂时的相对的停滞的时候,哲学的这种对应的精致安排为它赢得了神化的地位,当然那个时候神学与哲学也是互通有无的。这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西方教育独占权为教士阶层所占用,因为那个时候这种神学和哲学上的精致几乎让所有智者帖服,当然也就惶论

民众了。而东方的哲学更多的不是寻找与宇宙间的关系,而是寻找如何贴近自然,贴近社群,前者如老庄,后者如孔孟。但是否如此,我并没有信心。

中古时代习惯地被我们称之为黑暗时代,但这个时代却是如此的统一,世俗的统一,思想的统一。直到宗教大分裂、宗教大会运动以及文艺复兴的教廷终于导向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摧毁了基督教世界的统一性以及经院学者以教皇为中心的政府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认识文艺复兴才真的是有意义的认识阿。

罗素写到,在政治理论方面也发生了“秩序的崩溃”,如同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这是一个道德暂时缺失的年代,虽然这种缺失是因为统一性的瞬间崩溃。罗素的以下论述很精彩,引证如下:

“在希腊的伟大时代里出现过的事,再一次出现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传统的道德束缚消失了,因为它们被人认为是与迷信结合在一起的;从羁绊中获得的解放,使得个人精力旺盛而富有创造力,从而便产生了极其罕见的天才的奔放;但由于道德败坏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的无政府状态与阴谋鬼诈,却使得意大利人在集体方面成为无能的了,于是他们也象希腊人一样,倒在了别的远不如他们文明、蛋不象他们那样缺乏社会团结力的民族的统治之下了。”

宗教改革无疑在西方历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罗素写到,从

十六世纪以后,欧洲思想史便以宗教改革占主导地位。宗教曾是征服欧洲北部的力量,但“民族的动机、经济的动机和道德动机”结合在一起,格外加强了对罗马的反叛。“天天主教会有三个来源:它的圣教历史是犹太的,它的神学是希腊的,它的政府和教会法,至少间接地是罗马的。宗教改革摒除了罗马的成分,冲淡了希腊的成分,单大大加强了犹太的成分。它就这样和民族主义的力量展开了合作。这些民族主义的力量正在摧毁着最初由罗马帝国而后又被罗马教会所造成的那种社会团结的成果。”从以上的这段话中,我们看到罗素先生将宗教改革所释放出的个人解放放置于社会团结和个体自由互动的范畴内考量,此路径殊值注意。

罗素对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阐述道,“这一变化所起的作用极其重大。真理不再需要请权威来肯定,真理只需要内心的思想来肯定。于是很快发展起一种趋势,在政治方面趋向于无政府主义,在宗教方面趋向于神秘主义。这和天主教的正统体系始终是难于适应的。……都有着一种不断加深的主观主义;起初这是作为一种从精神奴役下要求全盘解放的活动,但它却朝着一种不利于社会健康的个人孤立倾向而稳步前进了。”

罗素先生对宗教改革对后世,尤其是对当今社会的后续影响的分析仍未脱离他对社会团结与个人自由之间互动的考察范围,他担心这种源起于宗教改革的主观主义倾向,个人孤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四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西方哲学史》

罗素在本书的绪论中提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哲学,从远古以来,就不仅是某些学派的问题,或少数学者之间的论争问题,它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书的开始分别是美国版和英国版的序,由此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本书的价值。美国版的序更多探讨的似乎是作者研究哲学的方向以及哲学家可能对社会甚至世界产生的影响。而事实上也是,云云哲学家,并不是每一位都能够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哲学家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更深远,而有的只能真正打动身边人的心。但我想不论属于这两类的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否认作为每一个哲学家的思考能力。他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关注了人,及本身,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都对社会的透析做出了贡献。至于英国版的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此书完成的感慨,也就是在这其中,罗素不断收集史料以及得到的他人也包括了他的妻子的帮助。我想,要面对一种可以说并没有什么生命力的资料时,他反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去深入了解,这样的精神是完全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就好像,其实生活中那么多抱怨的人,观众那么多,如果是真正投入去做某件事,观者肯定会体会到其真诚的心意的。

“既然我们并不是不死的神仙,则凡写这样书的人,其对于书中任何一部分所花费的时间,势必比一个集中精力于一个作者或一个短时代的人所能花费的时间要少。有些对学术要求严格而毫不宽贷的人们会断言:涉及广泛范围的书根本就不应当写,或者,如果写的话,也应当由许多作者的专题论文所组成。但是许多作者的合作是有其缺点的。如果在历史的运动中有任何统一性,如果在前后所发生的事件之间有任何密切联系;那么,为了把它表述出来,对前后不同时代所发生的事情就应在一个人的思想中加以综合。一个研究卢梭的学者在正确叙述其和柏拉图与普鲁塔克书中的斯巴达的关系方面可能有困难,一个研究斯巴达的历史家未必就能先知般地意识到霍布斯、费希

特和列宁。本书的目的正是要显示这样的关系,而这一目的只有通过进行广泛范围的考察才能完成。”关于罗素笔下的西方哲学史,并未像梯利一样,对书的脉络非常清晰,分别有:古希腊哲学、早期中世纪哲学、中期中世纪哲学、晚期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中期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现代哲学。如此清晰的条例并非罗素想要表达的哲学的历史,而只能作为了其参考书籍形式的出现。作为罗素来讲,我想更多针对的是部分哲学观点而不是对历史顺序的追究。

早期的罗素是个研究数学的科学家,他的《数学原理》一书时二十世纪重大的科学成果。而后,在他踏上德国的土地,开始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随后发表了《德国的社会民主》,在此后的多年间,罗素都并未忽视对哲学领域的探索。他于1905年在《心灵》杂质上发表了《论指谓》这一名文,该文确实出自他对逻辑学的研究并奠定了他著名的摹状词理论基础。他于1911年发表的《亲知的知识和摹状的知识》首次阐明了这两种知识间的重要区别。1912年,他在“家庭大学丛书”中出版了《哲学问题》一书,他对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感到满意,因为它包含了他的许多基本哲学观点。1914年3月,罗素赴美国,在哈佛大学开课,为诺威尔讲座作系列讲演。他的讲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讲演稿以《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为题于1914年8月出版。该书所采取的是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它把罗素置于约翰·洛克、贝克莱、大卫·休谟和穆勒的继承者的行列。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在剑桥大学时罗素信奉唯心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但是在1898年在摩尔的影响下罗素放弃了唯心主义,转而研究现实主义,并很快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罗素此后始终强调现代逻辑学和科学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论。罗素的分析哲学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哲学家们就能够更容易地推导出结果,而不会被不够严谨的语言所误导。罗素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究的方向哲学研究更广泛的内容),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哲学和数学

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

作为一本史书,我想《西方哲学史》确实可以接触西方哲学的平台。作者罗素在这之中阐述很多个人观点,有些甚至沿用至今。个人来讲,哲学作为一项追溯至世界本源的学科,完全值得大家去亲身体会并对其加以思考。很多人都觉得哲学抽象,没法被融入生活。而实质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即是哲学的一方面,哲学是个大范畴。而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也是让我铭记于心的是,诚然我们生活可能做了很多努力,偶然也会停留做片刻休息,只是休息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不断地做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有想过事情本身的意义。如果意义不大的时候,那就成了无用功。倒不如有时候借着一股巧劲去完成。这本书带来的最大的价值我想还是思考,它会透过历史的角度告诉你如何思考,这就是教会你怎样变得更明智的方法。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五
《罗素《西方哲学史》前三章读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 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 静观 2、辩证 3、演绎 4、理智 5、实践

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

1、自然 2、本原 3、基质(始基) 4、存在(是者) 5、理性(逻各斯) 6、灵魂(心灵)

7、原子 8、宇宙 9、神

第二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

包括:(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 (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一、米利都派

(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

哲学观点: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本原论) 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物活论)

(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

哲学观点: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者)。

2、认为万物的生成是的“无定”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 。

3、认为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这也意味着他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了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6/545年)

哲学观点: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以上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的联系:

从他们的各自观点看,他们都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

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但是,在对本原进行说明和规定上,在对本原与万物之间的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的说明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体现了对一与多的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扩大和丰富。

二、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504-501年)

他的哲学观点要比米利都派更丰富,尤其是在关于运动和变化问题的认识上。

(一)火本原说

包括2个方面的意思:1、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2、从内在本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二)逻各斯学说

1、逻各斯的含义:

2、认为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三)生成辩证法

1、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 2、对立和谐的关系。 3、对立也是同一的关系。 4、对立是相对的关系。

三、毕达哥拉斯派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鼎盛年为公元前532/531年) 主要是“数本原说”。

(一)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的规定性。

(二)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四、爱利亚派

爱利亚派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前5世纪之间,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其他代表人物有克塞诺芬尼、芝诺。

(一)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0年) 他的理论表现为一种“神学”,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

他的神学观点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讲的“神”所具有的唯一性、绝对性、普遍性和不变性,具有对世界的根本和最高存在原则的规定性质,这一点是后来爱利亚派的哲学中心思想。 另外,他讲的“神”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哲学范畴的意义。

(二)巴门尼德(Parmenides、鼎盛年为公元前500年)

他的哲学不仅仅代表了希腊早期自然哲学里的一派观点,而且他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论证是思辨的,即通过分析概念的逻辑关系来得出结论,证明观点,他的思想的思辨性和论辩性具有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2、认为对“是者”的认识有如下两点是重要的:

(1)“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

(2)“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能被思维者和被存在者是同一的)。 因此他反对认为“是者既是又不是”这样的看法。

3、他认为“是者”有如下的性质,并进行论证:

(1)不生不灭。 (2)连续性。 (3)完满性。

在他看来,这三个性质与用感官把握的世界的性质是相反的。

4、与他的“是者”论一致,他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两种认识对象以及相对应的两种

认识能力。 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

(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他在哲学上提出了“存在”和“非存在”、本体和现象、真理和意见、一和多、永恒和生灭、运动和静止、可分和不可分、连续与间断等对立概念和现象,蕴含着辩证法的因素,给后人提供了可探索的一系列问题。 (3)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观点。 (4)他在哲学史上开了逻辑论证方法的先河。

(三)芝诺(Zenon、鼎盛年为公元前468年)

他以提出否定运动的论证而著名,而且使用的是反证法,亚里士多德因此推他为辩证法的创始人。 芝诺否定运动可能的4个论证:

(1)“二分法”(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3)“飞矢不动”(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芝诺还有否认存在是多的思想芝诺论证的意义:

(1)就他的论证本身而言,他向人们提出了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之间关系的讨论。

(2)他的论证揭示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矛盾方面。 五、元素派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元素派”指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那些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的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的哲学家。主要包括主张“四根说”的恩培多克勒、主张“种子说”的阿那克萨戈拉以及原子论者(单独介绍)。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Empedocles、约公元前495—前435年)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

3、认为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

同类相知:由于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接触时(叫“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思想则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

(二)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Anaxagoras、约公元前500—前428年)

1、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对于“种子”他认为它们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2、他也认为种子本身没有致使种子结合和分离的力量,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叫做“心灵”。他并且第一个把“心灵”理解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

3、与恩培多克勒不同的是,他提出认识是“异类相知”的理论。 异类相知:指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

认为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

五、原子论

原子论也是元素论,不过它比其他元素论要简单得多,使得其在说明世界时更简单明了。创始人是留基波,典型的原子论者是留基波的学生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Democritus、鼎盛年为公元前435年)

(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二)他认为原子的性质有:

1、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物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

2、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是相同的,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异。

3、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之中,漩涡运动就是事物生成的必然性。这时物质自动的思想,排斥了元素派用外在因素来说明运动的缺陷。

(三)认为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

(四)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像论和约定论。

1、影像论(流射说):认为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印象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

2、约定论:认为对于象声音、颜色、味道等的感觉,不是依事物的本性生成,而是人为造就也就就是约定的。 德谟克利特还有根据原子论而发挥的伦理思想。

第三章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和智者运动

1、智者:

(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

(2)“智者”在此所指:即“职业教师”,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而“智慧”主要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

2、智者运动:由智者的思想及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的意义,同时也对文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二)智者运动的原因

1、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追求目标。

2、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三)智者在社会政治批判上的两种学说

1、“自然说”

该学说在讨论人事问题时,认为应按照人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在智者看来,法律和习俗等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至于对人的本性(即“自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弱肉强食说”(斯拉西马库)、“天生平等说”(希庇阿斯)等。

2、“约定说”

“约定”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该所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对于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智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提出是民主制度的,有的提出是法制的,有的提出是德治的。

3、“自然说”和“约定说”是智者对人共同生活的性质的不同看法,但是,它们都是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的批判中形成的。

4、智者批判精神的原则: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我想是真的,就是真的;我相信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

(四)智者中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

1、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421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

(2)命题被后人赋予的各种含义:成为表达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主观主义、唯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命题。

2、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0—370年)的三个命题.

(1)无物存在。

(2)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

(3)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这是极端夸大认识的相对性,从而否定认识的绝对性,直至否定认识、否定认识对象本身的观点。

(五)智者运动的意义

1、智者运动的消极影响:对文明的极大破坏性,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哲学自掘坟墓”。 2、智者运动的积极意义:是创新的必要环节。

它激发了人们的思想,要求哲学、宗教、习俗、道德以及建立在他们之上的制度来辨明自己的合理性。 (1)智者否认认识的可能性,那就使人有必要说明能够认识的道理,迫使哲学寻求认识的标准。 (2)智者抨击传统道德,迫使道德反对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来保卫自己,找出是非的合理原则。 (3)智者抨击传统的宗教信仰,迫使思想家认为有必要提出更圆满和更纯粹的神的观念。 (4)智者批评国家和国家的法,必然引起有关国家的哲学理论的发展,必须把这种理论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基础上,必须追溯到根本的原理。 二、苏格拉底

二、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德性。

(一)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命题

1、命题提出与智者运动的关系。

2、命题的含义。

3、命题的意义。

(1)重新激发对真理的追求。 (2)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二)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命题

1、命题的含义。

认为人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2、命题的意义。

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三)苏格拉底方法

1、认为获得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

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

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

(1)概念定义方法之一:归纳法。 (2)概念定义方法之二:演绎法。 (3)形式:对话和问答。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 关于柏拉图的著作的鉴别与分类: 柏拉图综合了以前哪些哲学家的主要思想: (1)智者派:认为不可能有(关于现象的)知识。 (2)苏格拉底:认为真知永远是关于概念的知识。 (3)赫拉克利特:认为(现象)世界经常变化。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六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七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

(英)罗素著 商务印书馆 1976年版

“我思故我在”确应作为哲学第一原理。粗略的感受到大多数哲学家的论述都有局限性。伯特兰.罗素的思想确实比较广博且精湛.

人类最终应走向团结,全世界最终将成为一个整体.或许曾经由于地理原因人类的先租分居在世界各地,如今,人类重新走到一起刚刚有了眉目,虽然还会伴随着众多的磨难与泪水...期待...

真理应当如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因为人类本来就在探索之中.

"时间""空间"合成的"宇宙"并非无限.三者皆有界限."万物有界,真理无限?".

无穷大与无穷小与存在本身的矛盾,或者说现实中不存在无穷大与无穷小(待证).

"神"不存在.或"神"即自然,他们心中的"神"可以这样理解,"神"是人类寻找自身及万物存在原因屡屡失败屡屡找不到合适解释的一种寄托与精神安慰.或者说:"神"即所有哲学家的追寻本身.

灵魂,情感,肉体.

情感:每个人都有几近相同的情绪反应,人的构造框架相同只是细节不同而已.

灵魂:灵魂的一部分可以寄托,比如文字,声音,图画,古迹....

肉体:灵魂与情感的活动基础.

"前定的和-谐"或许是真实的.

我们也许只是自然看清自己解释自己的工具而已.我们都是自然反应的牺牲品.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自然反应,所有的一切都有它自己应遵循的法则.

这颗星球,这个世界,这个人间,这片土地.光彩夺目的表面的背后是什么,是人类不得不承受过的血泪历程,人类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所能确定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化作可以用视觉听觉等感受得到的事物.而为此产生过的哀鸣,呻吟,战争,猜忌等以及一切苦恼,哀怨,辛酸,泪水都留在他们各自的记忆中,这也许是每个生命不知觉的一个伟大之处。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

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中国式思维。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国家机器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理性,那哲学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而神学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经不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令人信服。罗素举了好多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问题,个人认为远不如这三个直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罗素的问题层次较高。象这三个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说,神学家的答案已经失去光辉。而哲学恰好来钻研这类业务。可能有人要问,那进化论又是什么?个人认为进化是白鱼黑眼上的一点,我在上面提到,科学的一个特点是重复性,到目前为止,碳水化合物还不能合成出灵性,简单地说是细胞,也就是说进化的源头还没找到。

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问题上,罗素认为一是历史责任,二是面临的宇宙孤寂的恐怖感。宇宙中有几亿个恒星,而我们人类只是一颗不起眼行星上小小的爬行物,我们是无助的,还是宿命的?面对浩瀚的星空,孤寂埃罗素说:“在显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可是如果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陪伴下,我们仍然希望活下去的话,我们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性。”罗素认为忘却问题以及声称已经找到了确凿答案都是无益的,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们会对许多重要的东西麻木不仁;而神学的武断,说我们对无知而具有知识,则会产生对宇宙的狂傲感。个人觉得无神论的狂傲是无知,神学家的狂傲则是误知。

我们再回到罗素这篇绪论的开头,来谈谈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八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txt如果中了一千万,我就去买30套房子租给别人,每天都去收一次房租。哇咔咔~~充实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有时候是鸟人。 本文由yxyy1992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我对哲学的理解 阅读篇目:《西方哲学史》 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史》罗素著 绪论 哲学,是一个听起来十分深奥的学问,令我们感到遥不可及。特别是对于我,一个刚刚 步入大学校门的理工科新生,缺乏必要的人文知识积累,一开始便更感到困惑。然而,经过 一两节课的简要介绍, 以及阅读少量浅显的文章之后, 我对哲学开始产生了一丝模糊的概念。 有人从字面上理解哲学:Philosophy,拆开看就是“爱智慧” ,由此看来,一切有关于智 慧的思考似乎都与哲学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字典里的定义也说: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 说” ,它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并寻求其一般规律。可见哲学研究是无所不包的, 是人类思想活动的体现。 然而,作为现代人,近现代科学观念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早已得到了普遍接受,似乎只有 “科学的”认识才是正确无误的。与此同时,宗教,或是神学也有自己对世界的判断,有些 对今天的社会依然有深远影响。 那么哲学与两者之间有何不同呢?罗素在他的书中写道(哲 “ 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 切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 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 威的。 ” 诚然,科学发展至今天已有巨大成就。但与人类所面临的困惑相比,科学的作用是十分 有限,或是说可怜的小的。比如“世界分为心与物吗?心是什么?”等等至关重要的根本性 问题,科学是毫无作用的。再比如人类已掌握了很多自然规律,并以精准的数学方程表示了 出来,简洁优美的形式令人赞叹。可若进一步想,这些简洁自然规律的背后的更本质的原因 是什么呢?是自然的本质如此, 还是仅仅是人类对秩序的偏好呢?量子力学带来的革命性进 步,也带来了更大的困惑:上帝究竟是否是掷色子呢?世界本身是不确定的么?… 这些问题,早已超过了科学的能力范围。若提出任何武断而肯定的见解,则变为某种神 学, 从而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因此, 在两者之间广袤的未知领域, 就是哲学所不断追求的。 哲学的研究,似乎永远没有结论。那么为什么还要研究哲学?在我个人看来,人类,作 为有别于动物的理性产物,对于未知的探

求正是人类理性的伟大体现。宇宙万物中,人类实 在太过渺小,人类永远活在未知的迷茫和恐怖中。而哲学,犹如一盏明灯,是人类不断探索 的信念和希望。 对于我们普通人, 学习哲学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 哲学性的思考是我们每个 人一出生就有的, “每个小孩子都是哲学家” ,只是我们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失去了好奇心与 对问题的敏感性,进而丧失了哲学思维。我们学习哲学,不可能像哲学家一样系统的研究, 而只是启发心中爱思考的火种,保持对智慧的热爱,充满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我想, 这不仅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品质, 哲学还将引导一个充满智慧光辉的人生。 这就是我对哲学 的粗略而浅薄的一点理解。“芝诺悖论 的意义 芝诺悖论”的意义 芝诺悖论 阅读篇目:《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芝诺提出的著名的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在今天看来当然是站不住脚的, 从课堂上的讨论 也可看出,以现代人的认识,可以从很多方面指出芝诺所谓“论证”的纰漏。尽管如此,我 仍然认为芝诺提出这四个问题是伟大而有意义的, 而并非是为了支持其不承认运动的学说而 进行的诡辩。 首先,芝诺是一个爱利亚学派的哲学家,他的学说是只承认静止的。他批驳运动的方式是首先假设运动存在,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理性分析和推演得到一个有悖于常识的结论, 从而 达到了目的。尽管现在看来,其中很多步骤是有问题的,但作为一个 2000 多年前的人,在 认识水平不可能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 能有这种理性而科学的推断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这 也正说明古希腊人对智慧的崇尚。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提出的那些问题看起来十分可笑, 几乎是不用思考的。然而,芝诺能从平凡中发现问题,试图从理性思维角度认识世界而绝非 满足于感性认识,可见其思想的进步。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上说,芝诺的论证也发挥的巨大价值。他的问题能流传到今日,在 当时一定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它极大地与常理相悖,因此也揭示了前人认识中本质的问题。 正是由于他的悖论的提出, 使得当时及后世的哲学家进一步思考, 比如亚里士多德就从他的 论证中发现了空间无限可分性的问题。 芝诺悖论中遇到的矛盾, 背后一定有深刻的认识背景, 因此,他的悖论的提出,促进了人们思维严密化、深入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里程碑性的成 就。对于芝诺思考的一点补充 阅读篇目:《西方哲学史》 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史》 罗素著 在罗素的书中看到一句话: “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

然是荒谬的 观点的时候, 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 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 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 ” 这段文字不禁使我联想起对包括芝诺在内的古代人的观点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的问题。 显然,用今天的眼光回望历史,总是可以挑剔的。如果我们因为其历史局限性而妄加否定, 抑或是因为对先贤的崇拜而竭力去肯定, 都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如果我们能从这种学说产生 的原因入手,即“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 ,那么我们的视野就很快扩展了,进而对过 去有了深层次的认知。 还是以芝诺为例,如果在别的文明内,比如崇尚实用的中国,出现了类似的学说,那么 很可能是造不成什么影响的——显然违背事实嘛!那么为什么在古希腊引起这么大的效应 呢?我想,这可能联系到古希腊人重演绎而轻归纳的特点。 《几何原本》可谓是演绎之大成 之作,它对人类进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由此可见希腊人在演绎推理方面的杰出才华。而 归纳便是从已知现象推出其它现象。如果从归纳的角度想问题,人显然是能追上乌龟的,这 是事实,那么很容易归纳出速度快的总能追上速度慢的,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希腊人 是强调推演的, 先假设运动存在, 且是可以无限分割的, 在此之后一切就与现实毫无关系了, 只从假设出发,只有理性是被承认的,最后引出了那个著名的结论。结论是荒谬的,如果理 性是绝对正确的,那么只能是假设的错误。这种思维方式我想大概是希腊人的创造,至少是 希腊人将其发扬光大的。 我作为一个哲学的门外汉,思考的自然是很浅薄的。但是我觉得,如果学习哲学史能多 如此思考问题,无疑会让自己的思路开阔很多,得到的也会更多一些。柏拉图的理念 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 柏拉图的学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 这样阐释理念: “他主张定义的对象不是感性事物,而是另外一类东西,任何感官对象都不 能有一个普遍的定义,因为它们都是变化无常的。他把这另外一类的东西称作理念,认为感 性事物都是按理念来命名的,因理念而得名的,因为众多的事物之所以存在,是靠‘分有’ 与它们同名的理念。 ”柏拉图在他自己的著作《对话》中也有诸如“大使大的东西大,小使 小的东西小”等等。柏拉图比较偏向于巴门尼德的静止观点,认为一切是不真实的,因为现 实的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而真实的东西必定是静止不变的。 这种观念将他的思维引向了理

念论。 在理念论的指导下,柏拉图坚信通过感官得到的不是知识。他说: “人应当通过理性, 把纷然杂陈的感官知觉集纳成一个统一体,从而认识理念。这就是一种回忆,回忆到我们的 灵魂随着神灵游历时所见到的一切;那时它高瞻远瞩,超出我们误以为真实的东西,抬头望 见了那真正的本体。( ”《斐多》 )显然,与现代人的观念截然不同的是,他否认知识是以感官 为基础的, 即使说感官对知识有什么贡献的话, 那也不过是激发我们回忆起灵魂本来知道的 东西。柏拉图对数学相当推崇,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高度抽象的数字通过感官是无法得到 的,是纯粹理性的产物,这样,在他心目中就有了异常高的地位。他认为“1+1=2”作为知 识,是比“雪是白的”这样的判断真实得多。 上面是我对柏拉图理念论的一点理解,下面谈谈我的看法。我个人是认为,柏拉图对 所谓的理念看重的实在是有些过分了,也许是因为他实在想追求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使然。 尽管抽象的概念很重要, 但并不能很令人信服地将它们视为真实存在的东西。 比如两个苹果 和两个火车, 他们共同具有的不过是人们计数上的相同符号, 而本质上二者并不依赖数目而 存在,如果仅仅凭此推断出有一个真实的“二” ,说服力不足。其实稍加分析,柏拉图很多 论断都是一些语言上的问题,比如他所谓的“理想的床” ,我们不过是把类型相似的一类东 西组成的集体总和(用现代数学的语言,就是集合)给以一个名称而已,比如“平板带四条 腿的物体”我们称为床,这仅仅是为了交流方便而所有人公认的一个记号。而柏拉图似乎在 这方面逻辑是颠倒的, 他竟然认为某个称谓背后蕴含着超越一切真实事物的本质或实体, 看 来他对人类认知规律是比较混乱的,这也能体现在他的“回忆”理论。我们现在说知识,一 般都是在经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构建的, 除了纯数学, 基本所有自然科学都需要归纳法的 应用,也就是说,感官是这些一切的基石。他否认感官的作用,却构建一个虚幻的“灵魂的 回忆” ,当然,反驳他是很难的,因为无论有多少例证,都可以用“这不过是激发了曾经已 有的知识”来辩解,但这种辩解是无益的,顶多是语言上的把戏,对于智慧的增长谈不上什 么贡献,甚至可以说,对于理念的过分看重阻碍了他更准确的认识世界。 以现代的标准去苛求古人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从中可以知道,人类的理性有很强的局 限性, 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在人类的智力活动中得到, 有些东西必须靠感官从外部世界中获取。 因此可以说, 尽管古希腊哲学家们在

演绎抽象方面的成果无法过分称赞, 但将它们视作绝对 权威也是不可取的事情。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阅读篇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 有人说亚里士多德是最后一个懂得全部知识的古代哲学家, 他卷帙浩繁的著作涵盖了物 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 、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他的全部著作加起来,就是古代希腊的百科全书。在他研究的领域中,几乎每一个都有开创 性的成果,而与现代普遍看重的科学相关的部分,也就是他所谓的“物理学” ,即自然哲学, 他的工作更是划时代的。 比较亚里士多德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我们可以大致说,他们两人都认为哲学是“研究宇 宙真实性质的科学” 然而柏拉图更关注 , “天上的东西” 他认为只有理性世界才是真正的 , “宇 宙” ,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与宇宙没有关系,不过是理念的模型罢了。柏拉图拒绝承认感官, 从不研究现世中的各种问题,只是沉浸在他构想的理念中。因此,在今天的意义上说,柏拉 图是“不科学”的。 与此相反,亚里士多德首先在形而上学上就和老师截然不同。他谈论“普遍者”时说: “所有普遍者都是有示例的。 ”亚里士多德争论说没有不能联系于存在事物的普遍者。遵照 亚里士多德,如果普遍者存在,它要么作为一个特定者要么作为一种关系,那么在过去、现 在或未来,必定有可以断定为这个普遍者的某个事物。作为结论,遵照亚里士多德,如果某 个普遍者无法被断定为存在于某个时期的一个客体,那么它不存在。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 认为形式存在于物体中, 而不是独立与特殊物体而存在。 这也许就催生了我认为亚里士多德 对近现代科学的最伟大贡献:从研究特定现象提升为研究事物的实质的方法。 他关于自然的很多看法明显是谬误的,比如“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而且不可否 认的是,由于在他之后,古希腊的哲学开始衰落啊,他的学说被过分高估,从而约束了人们 的思想好几千年。近代科学很多突破都是从对亚里士多德的批驳开始的。尽管如此,他对科 学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他所拥有的条件限制了他观察的手段,比如,他很难拥有像今天 般正确的速度、质量、温度等等概念,从而他的自然哲学很多太过于常识化而没有创造。但 他开创的研究本质却是十分科学的。现在所谓科学方法,是通过观察事物的规律,进而归纳 出事物共有的东西。这正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升到哲学的高度的。所以说,亚里士多德对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九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

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就如同浩瀚的星空,闪耀着各种哲学家的智慧,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所闪耀出来的哲学星光。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先贤们的思想,西方哲学的长河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实话实说,自己在读《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时候的确是特别的吃力,在自己高中对哲学学习的基础上还是脑子里还是一半浆糊一半水,没有能够深切的领悟到在这些哲学先贤身上的精神。我在这里想对我感兴趣的话题:在西方哲学史的过程对于科学和神学之间哲学的唯心和唯物的争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书的绪论中:罗素说,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希腊哲学中,神学和哲学的结合,在这段哲学史中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关于荷马时期英雄的神话,从神话中去寻找哲学。而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哲学,去领悟哲学。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当然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去倾向于哲学向科学的严谨,对大自然的把握去迈进。

我想关于罗素对于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说法,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来说,这个说法无疑我们应该是更坚信于前者,我们所能够接受的。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世界是物质是构成它的主体。而对于物质的研究我们需要的是科学,是从实践中去认识物质,而不是神学那样虚无缥缈。所以我自己理解哲学中介于这两种学说之间其实也是有偏向的。更多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我觉得是在向神学的方向靠拢。他们所强调的正如同古希腊时候对于英雄神明的崇拜。这些神明可以用他们的主观意志去改变世界,改变历史。更多的是从唯心的角度出发。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观点,还有中世纪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在向科学的方向靠拢。更多的是强调用实证的精神和态度去研究哲学,从实践中区认识物质去了解物质来发展丰富自己的意识。 我想在西方最初的哲学史中这种科学和神学的争论就在两个大师身上体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而在西方的漫长哲学史中,我发现了哲学在西方世界的发展和前进长久的都是在宗教环境的发展的。所以哲学的发展没有离开神学的影响。而在神学的影响中,又出现了更多理性的哲学家对于客观存在世界的思考。从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用诗人的力量去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到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是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世界了解科学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哲学开始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写到这里我也突然更加明白。西方哲学的这一段开始的历史里面,并不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更多的是对宗教的狂迷感性的对哲学的认识和一种理性科学的对哲学认知的区别。

当然我更是推崇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 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面被中世纪的思想界奉为经典的原因吧。

但是,这其中我更有疑惑,也许是自己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入,我不能了解,为什么他科学严谨的研究,对于哲学用一种理性而不是宗教的观点去研究却在中世纪被封建的罗马教廷奉为了权威,甚至于出现了中世纪长时间的思想禁锢。以至于到了后期是文艺复兴中无数先哲们的鲜血和勇气才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禁锢。这是我疑惑而不明白的。理性和科学的研究为什么在宗教的背景下反而成了压制科学的最好武器。

对于西方哲学史的阅读我想我现在也仅仅只是在管中窥豹,只是很局限的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些思想,至于对这些思想的影响我认为必须要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整体的思想把西方哲学的长河和它的宗教历史人文背景结合,用西方思维去了解,也学才能更好的认识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智慧。对于《西方哲学史》这本书我还会继续的去研读,发现更多的疑惑和丰富自己现在的马克思唯物观,真正的做到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认识,发展自己的意识,更好的去指导实践。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篇十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卷三、第一篇》读书笔记

近代哲学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其特点正如罗素在书中所说“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近代哲学分为三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中期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

一.文艺复兴是指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逐渐自我觉醒,思想也从空幻回归到现实,开始追求科学知识,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虽说文艺复兴不是在哲学上有伟大成就的时期,但它摧毁了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解除了智力上的束缚,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步扫清了道路。另外更重要的是,文艺复兴运动鼓励把知识活动看成是乐趣洋溢的社会性活动。文艺复兴的伟大功绩主要在建筑、绘画和诗歌方面,这期间出了雷奥纳都、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等伟大的人物。就像作者罗素在书中提到的,“文艺复兴运动把有教养的人从偏狭的中古文化里解放出来,通过复活希腊时代的知识创造出一种精神氛围,让个人天才在自由状况下蓬勃生长”。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条件有利于个人发展,然而却不稳定。总之,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近代哲学的中期是指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在这个时期,

科学逐渐脱离神学开始兴盛起来,出现了像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科学带来的新概念对近代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期近代哲学的兴趣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等问题上。真正的近代哲学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

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第一个代表。培根哲学的全部基础是实用性的,就是借助科学发现与发明是人类能够制驭自然力量。他提出思维的主体“人”应该主动干扰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他是理性真理与启示真理“二重真理”论的拥护者,主张哲学应当和神学分离。培根不仅瞧不起演绎推理,也轻视数学,主张一切事情都必须解释成由致因必然产生的结果。另外,培根哲学中最出名的一个部分就是他列举出他所谓的“幻象”,他用“幻象”来指让人陷于谬误的种种坏心理习惯。总之,尽管培根的哲学有许多欠缺的地方,他仍旧占有重要的地位。

霍布斯同样是经验主义者,但他赞赏数学方法。他不耐烦做微妙细腻的事情,而偏向快刀斩乱麻,他有魄力但粗率。霍布斯的声誉主要在《利维坦》这本书上,书的开头宣布了他的彻底唯物论,他认为生命无非是四肢的运动,国家是人工技巧创造的东西。书的第一篇论个体的人以及霍布斯认为必须有的一般哲学。他是一个十足的唯名论者,他认为几何学是迄今创立的唯一真正科学,主张理性并非天生的,而是靠勤奋发展起来的;他与大多数专制政治的拥护者不同,认为一切人生来平等。第二篇讲人类如何结合成若干个服从一个中央权

力的社会,也就是社会契约论,霍布斯论断君主制最完善。第三篇《论基督教国》,说明不存在一统教会,因为教会必须依附俗界政府。第四篇《论黑暗的王国》主要涉及对罗马教会的批判。霍布斯和以前的政治理论家相比,它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完全摆脱了迷信,论事清晰而合逻辑,他的伦理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东西。他的弱点有两点:第一,他总把国民利益作整体看,假定所有公民的利害是一致的;第二,他倡导的主义也过分狭隘,这一点涉及不同国家间的关系问题。

笛卡尔被看成是近代哲学的始祖,也是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个代表。在数学上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发明了坐标几何,运用了解析方法,并且把代数应用到几何学上。在哲学上,笛卡尔不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础,另起炉灶,努力缔造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他怀疑一切他能怀疑的事物,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最可靠真理。他的哲学全有主观主义倾向,偏向把物质看成是唯有从我们对于精神的所知、通过推理才可以认识的东西,他以“凡我们能够设想得很清晰很判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真的”为一般准则。此外,笛卡尔也是个机械论者,他把人和动物看成是机器,动物完全受物理定律支配,缺乏情感和意识;而人具有灵魂。

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者和唯理论者,罗素在书中称赞他是伟大哲学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和可亲的。斯宾诺莎的政治学说大致和霍布斯一脉相承,认为主权者无过,教会应当完全从属于国家。而他们的分歧是斯宾诺莎把民主制看成是“最自然”的政体,认为臣民不应当为主权者牺牲所有权利。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体系是巴门尼德

所创始的那样类型的体系:实体只有一个,就是“神即自然”;任何有限事物不独立存在。在他看来,思维和广延性全是神的属性,一切事物都受着一种绝对的逻辑必然性支配。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的精髓命脉在于主张一切事情全可能证明,其本质所在是“只要精神在理性的指示下理解事物无论那观念是现在事物、过去事物或者未来事物的观念,精神有同等感动”。

莱布尼兹是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他勤勉,俭朴,有节制,在财务上诚实,但他缺少斯宾诺莎身上所表现的很显著的那些崇高的哲学品德。莱布尼茨是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者,与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一样,他的哲学也立基在“实体”概念上,但是关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以及实体的数目,他和这两个人的意见不同。莱布尼兹主张广延性不会是某一个实体的属性,只能属于若干个实体并成的集团。他认为万物的实体是“单子”,任何两个“单子”之间绝不能有因果关系,它们通过“前定的和谐”来来联系。莱布尼兹以“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这两个逻辑前提作为他哲学的基础,其哲学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可能的世界有许多之说。

洛克是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1688年英国革命的倡导者。他是认识论中经验论的奠基者,也是哲学上自由主义的始祖,少独断精神是洛克的特质。他说,知觉作用是“走向认识的第一步和

第一阶段,是认识的全部材料的入口”。洛克否定了天生的观念,观念出于两个来源:一是感觉作用;二是对我们自己的心灵活动的知觉。他认为所有观念都是从经验来的,任何知识都不能先于经验。洛克反

对世袭制为合法政治权力的基础,在他的政治哲学中财产占非常显著的地位,财产是设立民政政治的主要原因。他主张民政政治是契约的结果,而非由神权确立的东西。另外,他阐明了政治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几种职权应分离之说。

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因为否定物质存在而在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主张物质对象无非由于被感知才存在,即“存在就是被感知”,唯有心和精神的事件能存在,而作者罗素认为这是个根本的错误。贝克莱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极力批判了“物质”实体。

休谟同贝克莱一样也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把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它的逻辑终局。休谟不但物质实体,而且取消了精神实体。他把“观念”改称为“知觉”,认为真是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休谟以自己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完全否定了统一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把多样性和个别性当成了最高原则。休谟的哲学不管对与错,代表着十八世纪重理精神的破产。

三.在政治和哲学中自由主义的兴起,为研究“政治社会情势向来对有创见的卓越思想家们的思想有什么影响,反过来,这些人对以后的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又是怎样”这个问题提供了材料。初期的自由主义是英国和荷兰的产物,它维护宗教宽容;它本身属于新教,但不是狂热的新教派而是广教派的新教;它认为宗教战争是蠢事;它崇尚贸易和实业;它万分尊重财产权。初期自由主义的趋向是一种用财产权调剂了的民主主义,它充满了乐观精神、生气勃勃而又理性冷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8942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