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讲话 >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2016-11-07 11:03:47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 ...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难忘九一八说课稿供大家参考选择。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第一课说课稿

  (修改稿)

  难忘九一八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本课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主要知识有两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西安事变。本课从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国民党发动对根据地的围剿,面对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迫使国民党内部发生分裂,导致西安事变最终爆发,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启下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陷入艰难的民族抗战深渊。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性,同时又理解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动机和目的,为整个第四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培养学生从视频中捕获信息的能力;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3、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案:

  (1)、九一八事变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

  方案: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回答。

  教师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由学生带着问题观看。通过出示阅读蒋介石的密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很快沦亡的原因。

  (2)、西安事变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方案:通过观看西安事变的影视资料,让学生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出西安事变。引导学生分析西安事件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意义。通过讨论: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从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二、说教学方法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

  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兴趣,使他们融于家乡、融于历史、融于国家的命运,并以此产生共鸣。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指导: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透过现象分析实质的能力、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用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视频、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视频音乐片段。这首歌曲中“我的家”是指哪里?是什么事情使东北发生了变化?是谁使得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学生回答)

  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东北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园的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历史。学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大屏展示)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炎黄子孙不能忘记的日子,是一个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日子。

  学习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 “九一八”的一段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大家捕捉这样的信息: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过程、结果(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

  教师:引导分析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大屏幕展示)

  学生回答

  教师:面对日本的侵略,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的态度怎样呢?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教师: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4个多月后,结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大屏幕展示东三省沦亡)

  教师: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同胞呢?(大屏幕播放日本罪行图片)

  教师引导分析: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教师: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做的?(展示大屏)

  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军和当地人民组成了义勇军,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这时涌现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一些抗日英雄。谁能讲一下抗日英雄的事迹。出示嫩江之战材料。

  二、西安事变

  教师指图说明:东三省沦亡后日本侵略者在长春建立什么政权?有什么企图?

  教师:动画演示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日本侵占东北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爱国者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下面我们开看一段,西安事变的视频资料

  教师:西安事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发生于什么时候?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结果和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山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大屏幕展示)利用图来进行小结,将知识落实到图中简化知识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在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而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英勇抗敌,涌现了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两支主要的抗日队伍。日军侵占东北后,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将东三省从祖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接着又向华北进攻,华北危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关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教师:学习了本课内容,有没有哪些历史事件让你印象深刻的?有没有哪些历史人物令你感动的?我们能忘记这段苦难的历史吗?

  学生回答。

  教师: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课堂练习。创新与探究练习册

  五、说板书设计: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东北沈阳

  3、过程: ①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5、结果:东三省沦亡

  二、西安事变

  1、背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过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抗日

  3、结果:和平解决

  4、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信息简介

  发生时间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发生过程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对敌政策

  东北地方当局和国民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据说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此即所谓“铣电”,但这封电报的真实性至今无法证实,张学良晚年否认有此电。)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在关内还有近十万人。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它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严重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顶峰,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相关热词搜索: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1、本教材采用的是科学出版社王长永主编的高职高专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它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项国平《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说课稿(2015-07-16)

2、《荷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按看荷花的顺序展开,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说课稿(2015-08-13)

3、《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实验数学》第六册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小学数学说课稿一等奖(2015-08-13)

4、  一、说教材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第六课,是季羡林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 一位是亲生母 怀念母亲说课稿(2015-08-13)

5、中华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下今天说课的内容: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2015-08-13)

6、除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的教研主题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纵观全国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笔算除法》说课稿(2015-08-13)

7、平均数 下册 年级 《平均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第二课时的内容。现在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说课稿(2015-08-13)

8、数学 小学 一、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2015-08-13)

9、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怀念母亲》,《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所写。课文以回《怀念母亲》说课稿(2015-08-14)

10、上册 教学设计 人教 第 一 课 时 预习: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说课稿(2015-08-14)

11、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这位作家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就熟悉的作家,《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背影》是一篇包含父子深情的叙事抒《荷塘月色》说课稿(2015-08-14)

12、《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 4、3 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歌小学音乐说课稿(2015-08-14)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难忘九一八说课稿”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nghua/72896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