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

2016-01-11 09:11:1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一: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希望能帮助到你。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一: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

2

3

4

5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二: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原子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三: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

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将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水的蒸发、凝结和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氨的扩散实验让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利用这一结论对前述现象作出具体解释,这段解释既有将古人的物质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猜想具体化的作用,又有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运动规律来解释宏观现象的示范作用。

关于分子间有间隔的内容,考虑到物质的三态及其体积变化情况在初二物理中已有介绍,没再安排有关实验,只是利用物理中所学内容,在解释学生已知现象(同质量物质三态状况下体积不同、热胀冷缩)的同时确认了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

教材中还设计了两个讨论题,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领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粒子,为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作好知识铺垫。

二、学情分析:

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因此,本课题的引入并不困难,但涉及的一些化学微观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熟练掌握的是物理学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三态以及热胀冷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特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成,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四、教学课时与教学准备:

1、教学课时:(2课时)

2、教学准备:品红少许、冷热水、大、小烧杯、氨水、酚酞试液、教学课件、温度计、体温表。

五、教学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六、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七、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教师拿出一束已生满桂花的枝叶,在教室内巡回走动。

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闻到什么?然后教师将桂花枝叶藏在隐蔽处。又问:看到了桂花了吗?为什么桂花的香味仍然存在?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由此引入构成物质的粒子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身边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高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

2、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

一、物质的微粒性。

[追问]:刚才桂花枝叶不见了,为什么还闻到桂花的香味?

分子[经过论得结论板书]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

(离子)

[讲解]:尽管桂花枝叶不见了,但桂花的香味仍然存在,说明构成桂花香味的粒子——分子,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却真实存在的。

[PPT投影]: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图3-6)

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3-7)

边展示边说明: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是目前最小的文字,小至原子的大小,说明我国已掌握了操纵原子的技术。

[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疑,得出结论: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肉眼无法看见,但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追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PPT投影](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特征)

1、分子等粒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举例说明]: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活动探究]品红分别在冷、热水中扩散。

[追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为什么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率快?

[演示实验2]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

观察。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例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

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同时播放实验过程及微观过程)

[PPT投影]:2、分子等粒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吗?

[学生活动]想象、理解:分子、原子有多小。

第一组实验:1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少量品红同,观察现象。 运用新知识,解析常见的生活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实验和问题思考,讨论激发新思维。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宏观形象思维向微观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采用实验探究、生动的比喻和媒体展示等方式,认识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不断运动。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50mL水+50mL酒精=100mL液体;正确吗?

[PPT投影]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问题思考]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分子的哪些性质来解释。

[学生活动]第二组学生实验:1、量取50mL水、50mL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是否等于100mL。

2、用酒精温度计,体温表分别测出水温和体温观察表上数值变化情况。 用分子、原子的性质解释上述问题。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提出问题]: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

H2O

H

2+ O2

[板书PPT投影]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保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3、分子与原子比较。

化)

1、物质没有变,分子本身没变化。(物理变化)

2、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化学变化)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粒子变化的图示。

[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

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另见材料)

[巩固训练](另见材料)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反馈矫正。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九、板书设计:

课题2: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原子的观点或特征)

1、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间隔的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二)、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1、解释有关常见现象:①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溶解、蒸发、挥发等

②用分子、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解释:热胀冷宿(如温度计、体温表),三态变化,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没有变成其它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如水变水蒸气) 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分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如H2O 通电 H2↑+O2↑

3、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特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强调:“何持”是指保持“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最小粒子”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强调:“最小粒子”不是指绝对的最小,而是指“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四: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

执教:湖北省荆门市象山中学 伍艳萍 指导:湖北省荆门市教研室 孟庆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程序

第 1 页,共 7页

第 2 页,共 7页

第 3 页,共 7页

四、教学反思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附:1.板书设计

2.《分子和原子》学案

第 4 页,共 7页

附1:板书设计

第 5 页,共 7页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五: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

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

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成功之处:①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六: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

【课题】分子和原子

【适用学生】普通中学初三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 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

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 推 理能力。

3、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 学探究的欲望。 【内容分析】

《分子和原子》一课是初三教材中难点之一。分子、原子是抽象的微观概念,只靠用分析宏观物质的变化现象(如做有关实验)去诱发学生的想象去理解,这对14-15岁的学生仍有一定困难的。

本节运用多媒体的图象和动感设计,把宏观的实验现象与微观粒子的理解较好地联系了起来,从而形象地表现微观世界的变化。注重情境创设,运用多媒体(电脑、投影、录象、实验)为学生提供大量宏观、微观、直接、形象、抽象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感觉、发现,同时教师又及时提供协作学习的引导、启发,能够引起学习者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从而培养起学生创新探索的精神和信心。

1、教学重点: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教学难点:(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如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 分析、推理能力。 【实验用品和教学器材】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烧杯、试管、试管夹、燃烧匙、酒精灯、小喷壶、品红溶液、

酚酞试液、浓氨水、花露水、胆矾、蔗糖、酒精、水、木炭、碘

【教学设计基本程序】

分析教学目标 (预估)学习者特征

确定情境创设

确定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提供

确定教学策略 (主要是多媒体、实验、有关资料)

确定自发学习策略的设计

确定协作、引入、强化的学习策略的设计 (强调教师的引入、归纳等)

实施教学过程 形成性评价 修改教学策略

【实施教学的过程】

【板书设计】(见上引入学习内容的标题)(略) 【练习设计】

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

3.气体受压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练习2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二.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氧化镁 (D)液态氧

练习3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2. 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时,氧分子发生了变化。

二.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混合物与纯净物;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三.为什么说酒精易挥发是酒精的物理性质,而酒精能燃烧是化学性质?

练习4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原子小分子大. 二..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电解水是化学变化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七: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分子的三大性质,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利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 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猜想—论证、对比--分析等方法加工、处理信息。

通过酒精和水的实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主动探究,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初步学会用微粒的观点看待物质,形成物质世界的微粒观。

教学重难点

由于化学是在分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以及分子的三大性质在以后学习中会多次用到,其地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它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学生已学的知识均是宏观的感性的,分子和原子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很难建立起准确的内部表象,所以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学法: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在教法的选择上,本节课主要以实验教学为主,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自完成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运动的等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简单的实验体现“做科学”的思想;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性,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强学生对微观知识的理解,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始终渗透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了体现学科特点的实验探究法,在提高其动手能力的同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将自己的切身体验内化为知识,真正的成为课堂的

主人;采用对比分析法,学会对已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讨论交流发,培养分享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程序:

在课堂的开始,利用小学课文中的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小诗入手,创设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学生在感知这一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为有暗香来是何故?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激发学习兴趣。播放花香粒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微观粒子运动的行为表象,在此基础上讲解,许多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并展示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获得的分子原子图片,用事实来说话,证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在该环节中,补充讲解“中国”这世界上最小的汉字是由国人自己利用技术手段获得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展示出几种常见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利用实物模型将微观的知识宏观化。

接下来提出问题: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水,却看不到水分子呢?过渡到分子性质的教学,在该环节中,首先播放动画——水分子的自我介绍,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又避免了知识的枯燥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分子的第一个性质:其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最后问题的提出,又可让学生自然地置身于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分子之间是否有间隔呢?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 ,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生活中气体可以被压缩的例子,如气球可以被挤压变形等,初步认识到:气体分子之间存在间隔。继续启发学生:不同状态下的 分子之间都存在间隔吗?由学生进行猜想假设,预测结果,并动手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在该环节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的学生实验为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的实验,但是由于酒精和水均为无色,量筒内径也比较大,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甚至有的学生可能会怀疑混合后体积的减小是由于量筒内液体未完全转移造成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分子之间存在间隔的这一性质,我对实验做了以下调整,采用沪教版教材中的实验,用一根30cm长,一段封口的细长玻璃管如图进行实验,并向水当中滴加红墨水。相比之下,颜色对比的鲜明及所用仪器内径的减小都会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而且试剂用量大大减小,也体现了节约的原则。通过观察

到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认识到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继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石子和沙子混合的例子思考体积变小的原因。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得出分子的第二个性质: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从提出问题,到进行猜想,动手实验验证猜想最终得出结论,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生理解分子这一性质的基础上,继续创设问题情境:不同状态下,分子之间的间隔是否相同呢? 引发学生思考,预测结果,并利用注射器进行空气和水的等体积压缩实验,在学生动手实验时,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所用力度的大小并观察注射器内体积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感知液体比气体较难压缩,引导学生认识到液体分子间的间隙比气体分子间间隙小很多的结论,并展示出不同状态下的分子间隔的微观示意图,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得出结论:通常情况下,分子间间隔:气体>液体>固体,并联系生活中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引起的。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实现学以致用。

下面继续利用拟人化的手法设置问题:分子的性格是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呢?过渡到分子的第三个性质的教学,红墨水的扩散现象学生在生活并不陌生,此时把它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重点对比观察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程度。在实验时,提醒学生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当扩散均匀后,启发学生思考:此时分子运动是否停止?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子运动的永恒性,以扫除学生的认知盲区。通过对比观察,得出分子的第三个性质:分子在做不停地无规则运动运动,且加热使分子运动加快。此时可以解决在课堂导入时遗留的问题,解释王安石梅花小诗中为有暗香来的原因,前后呼应,体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提出问题: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下会干得快?由学生进行讨论。在巩固新知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以便学生提升注意力进行继续学习。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尽如人意,为了照顾到学习困难的同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水蒸发的微观示意图,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加强学生对蒸发的理解。并对比分析教材中

不同温度下水分子运动速率的示意图,加深对加热使分子运动加剧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在学习了分子的三个性质之后,鼓励学生自主发言,举出生活中相关的例子,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在检验学生是否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两道练习题紧密联系生活,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对知识的传授不应当只局限在课堂上,我设置了如下的课下活动,运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水分子、氢分子等模型,将微观知识宏观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思考:水分子是怎样构成的?为下一节课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打下基础。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八:《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三、教学程序

第 1 页,共 7页

第 2 页,共 7页

第 3 页,共 7页

四、教学反思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附:1.板书设计

2.《分子和原子》学案

第 4 页,共 7页

附1:板书设计

第 5 页,共 7页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九: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探究,驱动──引导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透析本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根据想象,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迁移运用,表达交流。 二、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篇十:分子和原子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课题的内容。本节课是在物质的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从本节课开始将会接触到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确立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认识。这为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做了准备。

本课题内容计划安排两课时,而本节内容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情况,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生活中就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并培养他们严谨求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3.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题是教学重点:

(1)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 (2)能用理论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利用多媒体技术、探究活动和评价反馈等方式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三、教法分析

现代教育强调,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以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 1 页,共 4页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才华的机会,因此结合着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我准备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合着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学法上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教学程序

第 2 页,共 4页

第 3 页,共 4页

四、教学反思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附:1.板书设计

附1:板书设计

第 4 页,共 4页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媒体"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412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