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2016-01-12 09:06: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一:《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一:《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沙日浩来学区中心校 刘伟林

分数的简单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认识、比较分数的大小

和分数计算的基础上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这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

律出发,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把分

数的意义、分数的计算和解决问题融为一体。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

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1、激发兴趣,主动探究。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

动,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一、课堂伊始创设有效情境(组建数学兴趣

小组),激发学生兴趣。且整节课都在一个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盎

然,学习效果好。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第二、教师抓住小学生好动

的特点,充分利用操作材料,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

画、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促使学生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并

用。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探究,营造了宽松和

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落实目标。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研究

者、发现者。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操

作交流。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知识从形象到表象

再到抽象的过程。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三分之一

是女生,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三分之二是男生,三分之二表示什

么意思?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再以小组为单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的过程学生将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进行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大胆放手,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自己操作、主动探究的空间,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的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汇报交流时,思维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启迪,有的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有的学生画一画,有的学生用算式计算,且算法多样。达到不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本节课抓住了学生的身边生活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

通过本节课也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譬如时间安排前松后紧,有一点拖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但今后的教育道路还很长,我会不断努力,每一节课都会与我的学生共同成长。

2014-12-28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2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分数的简单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认识、比较分数的大小

和分数计算的基础上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这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

律出发,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把分

数的意义、分数的计算和解决问题融为一体。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

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1、激发兴趣,主动探究。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

动,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一、课堂伊始创设有效情境(组建数学兴趣

小组),激发学生兴趣。且整节课都在一个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盎

然,学习效果好。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第二、教师抓住小学生好动

的特点,充分利用操作材料,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

画、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促使学生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并

用。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探究,营造了宽松和

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落实目标。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研究

者、发现者。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操

作交流。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知识从形象到表象

再到抽象的过程。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三分之一是女生,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三分之二是男生,三分之二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再以小组为单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的过程学生将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进行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大胆放手,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自己操作、主动探究的空间,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的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汇报交流时,思维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启迪,有的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有的学生画一画,有的学生用算式计算,且算法多样。达到不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本节课抓住了学生的身边生活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

通过本节课也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譬如时间安排前松后紧,有一点拖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但今后的教育道路还很长,我会不断努力,每一节课都会与我的学生共同成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三:《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分数的简单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认识、比较分数的大小

和分数计算的基础上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这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

律出发,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把分

数的意义、分数的计算和解决问题融为一体。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

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1、激发兴趣,主动探究。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

动,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一、课堂伊始创设有效情境(组建数学兴趣

小组),激发学生兴趣。且整节课都在一个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盎

然,学习效果好。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第二、教师抓住小学生好动

的特点,充分利用操作材料,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

画、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促使学生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并

用。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探究,营造了宽松和

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落实目标。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研究

者、发现者。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操

作交流。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知识从形象到表象

再到抽象的过程。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三分之一

是女生,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三分之二是男生,三分之二表示什

么意思?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再以小组为单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的过程学生将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进行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大胆放手,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自己操作、主动探究的空间,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的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汇报交流时,思维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启迪,有的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有的学生画一画,有的学生用算式计算,且算法多样。达到不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本节课抓住了学生的身边生活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

通过本节课也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譬如时间安排前松后紧,有一点拖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但今后的教育道路还很长,我会不断努力,每一节课都会与我的学生共同成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四:分数的简单应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简单应用

主备人:段现玲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借助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相关知识,描述一些生活现象;发展抽象概括和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分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课件、苹果图、椭圆图。

教学重点: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从份数的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 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分数,谁能说一说,你对分数有哪些了

解?(生回顾知识)

看来同学们对于分数的了解还真不少.,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板书:“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1、出示4 图

1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4 )

1师:(教师用手势指分数)这个4 表示什么意思?

1预设: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4 。

师:这样的2份呢?

12预设:这样的2份是2个4 ,也就是它的4 。

2.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师:如果沿着折痕把这个大正方形剪开,这个大正方形就被平均分成了几个小正方形?(4个)

师: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几份?这样的一份还能用分数表示吗?

讲解:我们也可以把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课件演示,在4个小正方形外画圈),平均分成4份(课件演示,平均分),每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1/4。每份是几个小正方形?

师:这样的2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

刚才我们把一个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把这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

1体,每份是4个小正方形的4 。

3.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课件出示第100页例1(2)的内容,动态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师:你看到了什么?(6个苹果),圈起来是什么 意思呢?(看做一个整体) 把它怎么分了?(平均分),你怎么看出是平均分的?分成了几份?

师: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

师:(课件闪动其中的一份)1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呢?你能说说这个表示的意思吗?

11预设: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1份是苹果总数的3 。师:1份是苹果总数的3,

那这一份有几个苹果啊?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1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1份是苹果总数的3。一份有2个苹果。

师: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呢?有几个苹果?3份呢?

师:学到这里,小精灵给我们带来了几个问题请看

121份有()个苹果,6个苹果的3 是( )个,6个苹果的3是( )个。

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你的想法,开始吧。

生汇报: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物体或者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4.自主探索,加深认识。

出示学具(苹果图)。

(1)提出要求:还是这6个苹果,请你也试着平均分一分、画一画,想一想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3)汇报交流。

1生:2 ,每份有几个苹果?

1生2:6,每份有几个苹果。

(4)对比提升。

出示课件,动态闪动其中的一份。

师:同学们看同样是6个苹果,都是表示了这样的1份,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啊?

预设: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结合图,具体说明。)

5.比较辨析,提升认识。出示课件。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吗?这一份有几个苹果?

1师:哪儿相同?怎么都能用3 表示啊?

预设:都是把整体平均分成了3份,取其中的1份。

师:哪儿不同?

预设:苹果的总数不同,所以每一份的数量也不同。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科书第100页“做一做”第1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监控:将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

2.教科书第100页“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监控:将9个△平均分成了几份?每1份有几个△?2份呢?

3.教科书第100页“做一做”第3题。

要求:请你先摆出10根小棒,再取出它的。

监控:将10根小棒平均分成了几份?取出2份是几根?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分数,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五:2014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六:分数的简单应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七: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八: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九:分数的简单应用2014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篇十: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应用》课件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三年级分数教学反思 分数的简单计算反思 分数的简单应用反思
  • 1、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2016-01-10)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745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