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

2016-01-12 09:13: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一:201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6 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希望能帮助到你。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一:201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教案

第一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基础上着重理解溶液 ②知道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以及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

③认识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学习对生活实际及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的广泛用途与人生活息息相关。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有所了解

2、教学重点::

①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的概念与特征。

②认识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③知道物质溶解时温度会变化。

④知道物质溶于水时,水的熔沸点和导电性会改变。

3、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的形成

4、课型:探究、讨论

5、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教学过程:

【引入】本节课起我们将共同学习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将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像我们将糖分散到水中形成糖水;将碘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碘酒等等。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将物质分散到水中的。

【交流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应用。

【教师引导】物质分散到水中情况是否一样?

【演示实验】高锰酸钾、泥土、食用油在水中的分散

【交流讨论】看情况可以提示从相同和不同之处入手分析

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出悬浊液、乳浊液以及溶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溶液的概念

均匀——构成物质的粒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不断地运动、扩散、无规则运动到一定程度,均匀分散;

稳定不易分离——只要水不蒸发还有温度不变,就不会分离成两种物质聚在一起。

【总结】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练习】1、课本第159页第2题(目的:通过练习加深对溶液概念的理解)

2、课本第158页第1题

【联系实际问题】

1、为什么在溶液里进行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例如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固体就慢,在溶液中是由于粒子分散无规则运动,碰撞几率高。

2、动物摄取养料:米 消化成 葡萄糖溶液

蛋 消化成 味精一类物质——氨基酸

油 消化成 肥皂一类物质

3、植物获得养料:肥料有机物腐熟过程成为可溶物质。

【活动与探究1】通过洗洁精洗去油污的探究活动认识乳化现象

【阅读】课本155页拓展视野:乳化作用 【引导】我们刚才探究的是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那么物质溶于水中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改变?

【活动与探究2】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溶解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小结】物质溶解时可发生温度变化:溶解硝酸铵时温度会降低、溶解氢氧化钠时温度会升高(补充说明溶解浓硫酸时温度也是升高)

【活动与探究3】加速溶解的方法

先假设课后回家验证

【作业】课本159页第5题 【板书】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教后小结】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二:【倍速课时学练】(2015开学备课)(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课件:第六章 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三:化学:九年级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的概念。

2.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

3.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

4.了解乳化作用的原理及生活中常见乳化作用的运用。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溶液概念的建立、溶解过程。

(2)溶液的基本特征。

2.难点: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

【提问】

1.以上图片中的物质从类别上看,属于哪一类物质?

2.茶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会不会分层?碳酸饮料呢?农药倒入水中为什么在使用时需要搅拌?

【过渡】所有这些图片都是物质分散在水中的,这些也正是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的一种混合物——溶液。

推进新课 【设问】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吗?它们形成的混合物各有什么用途? 【板书】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活动与探究】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蔗糖晶体、食盐、泥土、食用油。

实验内容:在盛有少量上述五种药品的五支试管中,加入约1/4试管的水,振荡,观察现象。

【提问】经过实验,你观察到哪些现象?静置后的(1)~(5)支试管中的液体又有什么变化? 【多媒体】氯化钠溶解的微观过程

【讲解】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将食盐投入水中后,水分子会将氯化钠晶体表面的Na 和Cl解离出来,并扩散到水中,最终形成稳定的液体。 +-

【过渡】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于水的过程都会和氯化钠的溶解过程一样呢?

【多媒体】蔗糖溶解的微观过程

【讲解】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当把蔗糖投入水中,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脱离蔗糖晶体表面,分散到水中,最终形成稳定的液体。 【师生归纳】把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讲解】我们把物质分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食盐水、蔗糖水等;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如:泥土、粉笔灰等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油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过渡】以上五支试管,哪一支最不容易洗干净呢?请大家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找出答案。

【板书】二、乳化现象

【实验探究】

1.清水冲洗先前装有食用油和水的试管,观察能否洗干净试管;

2.向试管中滴入数滴洗洁精,振荡,观察现象;

3.最后再用清水洗涤,观察结果。 【提问】由实验可知,装有食用油的试管用清水难以洗净,而加入一定量洗洁精就能很容易洗去。这是什么原因呢?

【讲解】油难溶于水,在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油能以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洗洁精中就含有乳化剂。

【图片投影】

【思考讨论】

1.请同学们阅读拓展视野“乳化作用”并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的乳化现象有哪些?

2.溶解、乳化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本课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和乳化现象。这两种现象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同学们可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亲自进行操作,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解释和理论分析,这样也可以锻炼大家的动手实验

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二、乳化现象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四:化学:九年级全册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2课时)教案(沪教版)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物质在溶解时伴随着的能量变化。

2.了解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

3.了解一些水溶液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物质在溶解时伴随着的能量变化。

(2)水溶液的性质。

2.难点:

物质在溶解时伴随着的能量变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实验探究】在我们洗衣服时经常使用洗衣粉,如果把少量的洗衣粉放在手心部位,滴加少量的水,你会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利用给你的相关用品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都会有很热的感觉,这就说明,洗衣粉溶于水是一个放热过程。那么,洗衣粉溶于水为什么会放热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有关溶液的某些性质。

推进新课

【实验探究】

1.取3只烧杯,各注入5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分别将一药匙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加入上述3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测量溶液此时的温度,并与开始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变化?

【板书】1.物质溶解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讲解】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过程,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氢氧化钠溶解过程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解过程既不放热也不吸热,因此溶液温度不变。

【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配制一些溶液,比如糖水。在配制糖水的时候,加入蔗糖以后,我们都会用筷子等物品进行搅拌,试想一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板书】2.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

【实验探究】

1.取4份等质量的方块食盐,将其中的一份研成粉末状,分别放入四只烧杯中。

2.向一只烧杯中倒入热水,而放食盐粉末和另外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冷水。

3.放热水的烧杯和放食盐粉末的烧杯静置,剩余的两只烧杯一份静置,一份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溶解的快慢。

【小结】根据实验的结果可知,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溶解时不断搅拌、将固体研碎、溶解时升高温度。

【创设情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具有某些与纯水不同的性质。例如:

1.在严寒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食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要高。

3.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请将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板书】3.水溶液的性质

【实验探究】在500 mL的大烧杯中加入半杯碎冰,再加入约40 mL的冷水,混合后再加入20 g氯化钠制成冷冻混合物。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的水、稀的蔗糖溶液、食盐水,并在试管中各插入1支温度计。将三支试管同时插入大烧杯中(如图),观察现象。并记录3支试管里液体开始凝固时的温度。

【投影】

水、蔗糖水溶液和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

如: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的乙二醇之类的物质,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使冰雪很快融化。

【投影】

2008年初,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

【过渡】刚才我们对水的电解实验放入氢氧化钠或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的原因做了讨论,那么,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验证。

【实验探究】在5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食盐溶液、蔗糖溶液、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时,观察现象。

【提问】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能导电的物质是哪一种?不能导电的是哪一种?

2.你能对氢氧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3.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为什么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讲解】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于水后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钠离子;稀硫酸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此它们的溶液都能够导电。而蔗糖溶于水后,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的,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蔗糖溶液不能导电。由此可见,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是否能够导电,与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有关。

【提问】水溶液的性质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本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溶解过程伴随的热量变化、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和水溶液的一些性质,还有溶液在生活中的意义。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和分析生活中的某些常见现象有很大的帮助。

板书设计

1.物质溶解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硝酸铵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使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解时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2.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

搅拌、研碎固体、升高温度。

3.水溶液的性质:

(1)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

(2)部分水溶液有导电性。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五: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第1节__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六: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件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七: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第1节_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件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八:九年级化学沪教版6.1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件19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九: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件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篇十: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课件 (新版)沪教版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ppt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备课"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762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