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

2016-01-12 10:08:3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一:统一国家的建立说课课件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希望能帮助到你。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一:统一国家的建立说课课件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二: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初稿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说课稿

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

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大方面来进行解读。(屏幕上呈现知识树)说课标部分将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说教材部分将从教材编写体例、教材编写结构、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内容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说建议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建议、单元课时分配建议四方面来进行说明。

【说课标】

我主要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个主题。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单元目标两部分。

1、课程总目标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特点确定课程总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过程与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的过程。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中国、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2、单元目标

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两汉兴衰、两汉经济的发展、两汉与匈奴的关系、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况等。包括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两汉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匈奴的兴起,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是怎么样形成的”,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两汉经济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任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汉与匈奴的关系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是学生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耧车和水排,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使学生认识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包括课程内容标准和单元内容标准。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本册教材内容确定课程内容标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又分为史前、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时期,讲述了人类从产生到明清这一时段文明发生、

发展和衰落的历史。

2、单元内容标准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单元内容标准为: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

(2)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3)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4)了解“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5)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6)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说教材】

我主要谈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编写结构、教材内容。

(一)、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在结构上设置了出版说明、目录、内容、大事年表、附录。内容的编排形式以单元呈现,依据历史的学科特点,各单元的布局安排,大部分体现时间的纵向联系,如本册课本的第一、二单元;有的则倾向于同一时空下的不同社会生活的横向联系,如本册的第三单元。每一单元中又包括单元彩图页,正课,活动课和单元拓展。每课的结构包括导入框、正文、副文、文献资料、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

(二)编写结构

《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分4个单元,叙述中华文明的起源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共24课,每课教学1课时。另设有单元拓展,共用2课时。编排了4个单元,一般来说,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主题,类似专题,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专题研究;每课有两三个具体历史事件构成,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的。但是,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基本上根据历史发展时序和内在逻辑排列。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不刻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这种以线串珠的结构安排,使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在学习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初步了解历史的发展线索,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三)编写特点

1、加强课文的导入

课文的导入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单元导入,另一个是每课导入。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篇章页,篇章页图片显示出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学生观看图片,除了可以知道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哪些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本单元所有这些课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篇章页上显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朝阳陵铜虎符”“西汉长信宫铜灯”“西汉锦袍”“西汉早期纸”“西汉单于天降瓦当”“东汉铜奔马”“东汉绿釉陶水亭”“东汉观伎画像砖”。 教材中另一个主要的导入处是每一课课文前都有一段导入语。需要注意的是导入语并不是对本课课文的概述,也不是对本课所讲的历史事件背景的介绍。这些导入语往往是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故事开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导入语的内容和本课内容有关,但不是全部。例如,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本导入框图文并茂的介绍了昭君墓的诗碑,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去进一步探索汉与匈奴的关系。在导入语中,绝大部分都配有与导入语内容相一致的图片。

2、图文并茂的编排结构

本册教材从版面安排来看,图文大致各占一半左右,平均每课有五幅左右的历史图片。此外,根据需要还有一定的历史地图。

3、大小字配合

课文内容由宋体字(即大字)和楷体字(即小字)两种字体编排,其中宋体字是最基本的内容,楷体字的内容是课文内容的扩展,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阅读楷体字可以进一步了解与宋体字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或者历史影响等。一般来说,忽略楷体字不影响学生对最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因为宋体字本身是非常生动的、适合于初中生阅读的内容。课文内容中,除了大小字以外,每课还有一两个资料卡。

4、练习形式活泼多样

每课的课后练习基本上有两项内容,一是“练一练”,通过选择、连线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掌握本节课最基本的内容;另一个“活动与探究”,每课只要求学生完成一题,少数课后有两题的也是要求任选一题,“活动与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在学过相关课文以后,通过收集资料,对具体问题进行历史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历史问题和对历史问题进行判断的能力,以及培养初步的历史研究能力。

5、自由阅读卡

这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加阅读量,扩充学生视野的一个尝试。每课后有一个与本课课文内容有一定关系的阅读资料,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许多都配有插图。这些供学生自由阅读的历史小知识,学生可以在比较轻松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它以历史知识为主,但并不完全局限于纯粹历史知识本身。例如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后“自由阅读卡”图文并茂的介绍了“汉武帝得天马”。

6、其他辅助内容

书后除了有历史大事年表以外,好书推荐和历史学习网站推荐。

(四)教材内容

我从教材知识整合、单元知识整合、单元重点难点三个部分去说。

1、教材知识整合

中国历史包括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三大模块。中国古代史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直到明清时期,期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从1840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建国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共4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为中国古代史部分。本册教材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从中华文明的诞生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各单元知识相辅相承、相互融合的。

本册教材的中国古代史部分包含了4个单元、三个学习主题。第一学习主题介绍了中国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形成及社会生产、生活情况。即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三课华夏之祖;,第二学习主题是中国奴隶社会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应课本第5课到第10课;第三学习主题是中国封建社会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政权分立民族融合,对应课本第11课到第24课;

2、单元知识整合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主要包括秦王朝和汉王朝两个部分。秦王朝对应课本第11、12课,向学生展示秦王朝的兴亡。这两课内容中提到秦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灭亡既让学生了解了秦王朝兴亡,又为后面学习汉初的经济萧条做铺垫。

汉王朝对应课本第13到16课,向学生展示了大汉王朝的兴衰。这两课内容中提到的汉王朝的建立、鼎盛和衰落既让学生了解了大汉王朝的兴衰,又为后面学习的三国鼎立做了铺垫。

3、单元重点难点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历史课程标准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1) 秦始皇、秦的统一及秦巩固统治的措施

(2) 秦的暴政及秦末的农民起义

(3) 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大一统

(4)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和丝绸之路

(5) 秦汉文化及其传播

同样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历史课程标准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

(1)秦统一六国和焚书坑儒

(2)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及影响

(3)文景之治的背景、汉武帝的大一统

(4)汉与匈奴的和战

(5)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6)秦始皇、汉武帝的功过

【说建议】

我主要谈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单元课时分配建议。

(一)教学建议:包括知识建议、重点难点突破策略建议、教法策略建议、学法指导建议。

1、 知识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跨度大,内容之间缺乏联系,教师应以整体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本单元有重要历史人物,思想内涵丰富。可通过让学生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使学生加深对重要历史任务的认识。譬如第11课秦王扫六合,在学习秦始皇嬴政这个重要历史人物,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你眼中的秦始皇》。学生在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时就能更好的理解秦王朝的建立及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

教师同时要注重本单元的知识的纵横联系。譬如在学习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时候,汉初经济萧条的景象,可以横向联系第12课,秦末的暴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再次了解秦末农民起义,同时也能更好理解本节内容。在学习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时,在讲述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同时可纵向联系第22课中五胡内迁,能更好的理解北方民族大融合。

2、重点难点突破策略建议

在兵法上,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取,不争、不取,正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教学亦然,教学中必须把握主次、轻重、详略、缓急,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正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本人简单概括了如下几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常用方法。

(1)、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不容许假设的,但从历史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提问。例如在讲述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时,我采取这样的历史假设法:

材料二《汉书》记载了一则历史上非常着名而有趣的事件。那是刘邦去世后,匈奴冒顿单于向吕后发来一封言辞唐突的求爱信,信中说:“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1)假如你是吕后,面对这封信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对汉初的和亲政策理解得更加具体了。这样设计可以生生互动,学生可以乐学其中,很快就可以突破重点。

(2)、列表对比法:

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正如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对本单元中秦始皇和汉武

如果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那么无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最终让学生能认识中国文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

(3)、直观图示法:

此法适用于需要地图学习的教学内容。在讲述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需要了解如张骞通西域”这一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当时汉与匈奴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次展现张骞出使路线的一组图片。教师同时根据直观的画面进行讲解,在历史画面的不断再现中,加深学生的深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这种直观教学法也较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突破难点。

3、教法策略建议

针对第三单元内容,我们采取以下策略来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1)、古今联系策略

以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一课为例:由“中国人为何如此尊崇儒家思想?”引入,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文明对当代文明的影响,既拉近古今距离,又使学生意识到历史的价值,理解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2)、归纳概括策略

以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为例: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设置如下让学

(3)、以史料重构过去的策略

史料研究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以教材为依托,借助史料,学生可以进行合理阐释,形成自己的认识,尤其在解决重难点问题方面效果更加突出。

以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课为例:

为解决本课难点“昭君出塞的影响?”,我们补充以下资料:

1、历史资料:“边城晏闭,牛马布野,

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董必武《谒昭君墓》

引导学生阅读以上史料及教材小字部分内容,认识王昭君的功绩。

4、学法指导建议: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是求知和探索的钥匙。所以,重视和加强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

第一单元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阅读归纳能力。

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要求学生学会从课本出发,以现有知识为依托,学会从教材提供的材料中(文字、地图、插图等)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例如:学习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和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地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和张骞通西域”。

(2)、培养创新求异思维。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考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第15课时教师预设问题“你是愿意生活在汉初还是汉武帝时期?为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汉匈和战的认识。

(3)、提高史料分析能力。

史料教学可以使学生变成主动学习的最佳受益者,学生在积累史料知识过程中,能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博古通今,感悟历史及其历史人物,从而大大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中为解决重点问题《汉谟拉比法典》,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下面这则史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雄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1、这首诗歌前两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的后两句又指什么历史事件?

3、对于这两种态度,你更支持哪种?说明理由

上述史料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评价建议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三:伐无道 诛暴秦说课稿

《伐无道 诛暴秦》说课稿

大家好,我来自宁乡县实验中学。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今

天说课的题目是《伐无道、诛暴秦》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二课,

主要讲述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展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王

朝迅速灭亡的过程。该课是全面了解秦始皇的重要要补充,又是掌握汉朝建立

过程的必经环节,所以本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枢纽位置。

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

教学目标作如下设定:掌握秦朝暴政的表现,了解农民起义的概况,培养学生

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秦

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所以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秦末农民战

争爆发的原因。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由于我所

教授对象为初一学生,历史知识比较薄弱,且该课内容年代久远,学生对这段

历史缺乏感性认识,应该多方面调动学生思维。针对此情况我主要采用活动启

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课前一周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排练大泽乡起义短剧,

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创设情境。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让学生

在老师的启发下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

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创设情境,设疑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

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神话》为背景,出示

图片,吸引学生视听,提出问题:主人公穿越时空来到古代见证了秦朝的灭亡,

秦朝是怎样灭亡的呢?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点击新课。

讲授新课我主要抓住重点,把本课分为三个模块进行

1、 教师引导、互动释疑 模块一 秦朝的暴政

我采用历史回放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资料,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

做到论从史出,如秦朝徭役繁重,由学生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并出示秦

朝大规模工程建筑图引发学生想象;赋税沉重,展示文献材料,辅之以直观数

据图来展开说明,刑法严酷通过趣味探究:秦末市场上的鞋子卖不出拐杖抢手

的怪现象的原因进行讲述,秦二世统治更加残酷,我用“指鹿为马”典故来证

实当时宫廷的黑暗。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从获取的历史信息中产生情感共鸣,

深切体味到暴政统治下人民生活的悲惨境遇,最终起来反抗。

2、汇报表演、成果展示 模块二 秦末农民起义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美感,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最大

限度的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这个板块的主体是学生.组织学生表演大泽乡

起义场景,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感知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英雄气

概,突出反对残暴统治的首创精神。针对表演内容组织四人小组讨论:如果没有遇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必然性。接着用角色换位法令学生作为百家讲坛受邀学者,来讲述秦末农民战争史实,启发学生从从时间、地点、领导者、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展开,学生讲述的过程自主掌握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动口、动脑能力,成果展示后,我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多媒体出示《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一边讲解,加深学生形象思维。通过简短总结明确由于秦朝的暴政统治,最终在农民起义的战火下覆灭,从而化解重难点。

3、 拓展延伸 升华主题

这一主题我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能力,我在这一环节结合鸿门宴的故事给学生讲述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设置相关问题在课堂进行讨论: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一个主题,联系现代实际我们党和国家深入群众、以人为本、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与支持,自然而然渗透思想教育,升华主题。

小结部分举行成语故事会,让学生查找本课涉及成语来解说历史典故,并按因果进行排序,藉此归纳整理课堂内容,延伸课堂知识,在余味中结束新课。

特色

1、 课中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 通过多样活动形式,鼓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嘴、

动心能力,把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3、 与时俱进渗透思想教育,做到读史、育人、明智相结合,体现历史学科人文

性和时代性特点,

4、 我还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统媒体结合起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

本课的内容有因果关系,所以在板书设计上打破以往的板快式设计,采取链条式的设计方式,使课文的内容更加直观、清晰。。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不足的地方。

老师是课堂的导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课堂和学生却是灵动变化

的,学生的表现有可能不在教师的预期内,这会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课中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学生,调整教案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而不能一律按照教师的设计,生掰硬套,。其次,我认为历史要察古鉴今,如讲述秦朝赋税沉重时,反观今天我们国家废除农业税,还通过各种途径补贴人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的热情,达到生命化育人的效果,这点我还做得不够。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四:七年级历史上册《伐无道诛暴秦》公开课说课稿

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年级上册中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我主要从课程资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共五个方面来说。

一、课程资源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只是课程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学生的经历和知识、网络媒体上的各种资源、图片、影视资料、文物、遗址等等,都可成为我们的课程教学资源。所以,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说课程教学资源: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重点课文。本课主要讲述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通过本课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使后来的统治者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宽松政策,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兴盛的历史。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处在12—13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更有许多奇思妙想,模仿、接受能力强,特别争强好胜,渴望得到表扬、肯定。此外,他们还活泼好动,无法持久专心听讲,他们渴望亲身体验,需要在同伴的影响下激发学习兴趣,需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新知。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对学生组织引导并引进激励机制,使学生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就能达到互相帮助,共享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竞争意识。就本课来说,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初一学生来说学起来有些困难,如果单凭老师一张嘴满堂灌,既枯燥无味,也违背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3.其它资源

对于教材来说,涉及到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关于“伐无道,诛暴秦”的史实,我除了采用教材的有关知识外,还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如岳麓版、北师大版教材的相关历史图片和史料、网络资源、影视作品、史学作品(《史记》)等,在授课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同教材一起,进行教学。

二、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及其历史意义;秦朝灭亡和汉朝的建立。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

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秦末农民战争。首先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理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包括繁重的摇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人民怨声载道,加上秦二世更加残暴的统治。致使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秦末农民战争爆发。

2.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主要从战争的目的、项羽和刘邦身份的变化几个方面加以分析,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这段历史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我提供有关历史资料(如图片、地图等),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前文知识的基础上,设问: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呢?从而进入本课学习。

(二)感知新课

从学生分析课题的过程中,进入本课第一个问题的学习

秦的暴政

本目内容是课文的重点。“秦的暴政”主要通过徭役繁重、赋税苛重、刑法严酷和秦二世更加残酷四方面体现。

首先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秦的暴政,然后通过边听边看“秦朝见闻”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秦的暴政,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对秦的暴政进行分析、归纳。1.徭役繁重2.赋税苛重 3.刑法严酷4.秦二世更加残暴的统治。 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说明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是反秦起义的第一阶段,时间不到半年。

首先,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大泽乡起义”,然后结合《史记》中陈胜的话,让学生感知陈胜、吴广的英雄气概及陈胜、吴广起义的特点是“揭竿而起”,突出了反对残暴统治的首创精神。

接着,组织四人小组讨论认识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戍边遇雨误期按秦法即被处死。这与前面所讲的严刑峻法前后呼应,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联系起来,从而认识起义爆发的必然性。

指导学生得出结论:陈胜、吴广起义是“伐无道,诛暴秦”的起义。

最后,展示《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讲解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突出攻下“陈”并建立政权;由于秦军的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军就被镇压下去了。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星星之火已经燎原,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农民军进行反秦斗争。(引出)

2.项羽、刘邦起义:说明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是反秦起义的第二阶段。 首先,带领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引导学生说出历史故事—“破釜沉舟”,提问破釜沉舟反映了哪次战役?学生说出“巨鹿之战”。

介绍巨鹿之战的情况,学生讲述,指出这次战役是反秦斗争中的关键性战役。然后用正当项羽与秦军酣战的同时,刘邦也在进行反秦斗争引出刘邦的情况,

指导学生介绍。

最后指出在“秦的覆灭”中项羽、刘邦起义起了决定作用。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入关推翻了秦王朝,残暴的秦朝统治终遭覆灭,这完全符合人民的利益。

3.总结秦的覆灭是由于秦的暴政,大规模的反秦起义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汉朝建立

1.楚汉之争:这次战争是双方为了争夺帝位而战,已经不再是农民起义了。 引导学生讨论刘邦取胜的原因,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指出刘邦获胜后建立又一个封建王朝史称西汉

2.西汉建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掌握西汉的建立情况。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然后指导学生完成练测平台,最后组织学生全面正确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了加强与巩固统一的措施,历史功绩不可否认;同时秦始皇又穷奢极欲、统治暴虐,是个暴君。对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提升了能力。

结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五:《六王毕 四海一》优质课说课课件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六:第12课《东汉盛衰》的说课稿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说课稿

《东汉的盛衰》这篇课文是在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2课。该课在单元中第三篇,由秦的统一局面发展到西汉的大一统局面,由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刘秀夺取天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以后再次繁荣。但这个王朝又是中国由统一到大分裂的一个过渡期,所以学生学习该课时东汉盛衰是一个重点内容,其中自西汉以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的发展最终导致社会分裂也是导致东汉由盛而衰的主要根源。因此该课内容是第三单元与第四单元内容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一部分,因此是很重要的一节。

课程标准上对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这样确定的: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在第三单元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可以引导七年级学生学会读图,通过读图,从一些插图中了解相应信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历史内容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加强学生初学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该课课程目标的首先要能在一个课时的教学中完成这两项基本任务。基于课标的要求,该课的课程目标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识记

刘秀建立东汉,光武中兴;衰亡的表现。

2.能力培养

(1)通过引导学生对东汉盛衰分析、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初步的分析、归纳和反思能力。

(2)通过学生阅读表格、插图、文字等材料,归纳或描述材料内容等,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描述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对“光武中兴”和东汉衰败现象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联系现实生活,意识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批判和反思意识。

七四班学情分析:七四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从整体上说乡村教育与城镇小学教育是有一定差距的,主要表现在学生读的课外书较少、学生的发言不够积极、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少数同学语文基础不扎实,理解课文存在一定难度;再加上现在所学为中国古代史,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过程缺少更多的感性认识的支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提高的空间;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中认真听课并思考。

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就是“光武中兴”、“宦官、外戚专权”导致的东汉衰败。由于学生的分析能力欠缺,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东汉光武中兴与衰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联系现实生活的思考则成为教学的难点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老师的讲述法、发现教学法为主要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自读课文,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以解

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 导入: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而后直接引入本课学习目标;

2、 新课传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老师提问,通过师生的互动

了解光武中兴、东汉衰败的主要表现;以拓展思考的方式使本课学习能联系现实生活。难点突破上注重引导学生国家有哪些政策让家庭受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那些政策所带来效应。

3、 课堂作业: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作业,当堂解决,可以起到当

堂检测并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如果时间允许,课堂小结也是可以让学生来进行的,这样可以更好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程度,能够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4、 布置课后作业:老师通过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

情况,在下次评析作业时对学生不足加以弥补。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七:说课稿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说课稿

新课标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与地位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共5个学习主题,讲述远古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本课所在的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 讲述秦朝和汉朝的历史。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的建立时期,从此,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故本学习主题在教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张骞通西域》作为本学习主题5课中的第4课,上承“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下启“丝绸之路的开辟”,展现了统一国家初步发展的历史画卷:从政治上讲,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也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从民族关系上看,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也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现埋下伏笔;在对外关系方面,通过西域,东西方经济、文化等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我们吸收着外来文明的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伟大史学家司马迁把他的两次出使称为“凿空”。从这个意义上说,“张骞通西域”在本学习主题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西域位于祖国西北,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资源,加深了历史和和地理学科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展示自我的需要,对感性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也初步具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及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从而为学生乐于仔细“研究”本课知识、分组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文字、剧照、图片等)、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壁画》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编排表演历史短剧、争做“小导游”等活动奠定了基础,为开展活动性的课堂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本课以学生的参与、动手、动脑为主。

2、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但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本课的活动中及课后作业设计上都注意了层次性和学生自主性。

(三)、设计理念

1、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把最生动的历史知识呈现给每一个学生;

2、历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学生应在感知历史中感悟历史;3、历史原于生活,教学应把学生引入到现实生活

基于上述理念,我将以活动课形式呈现本课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

1、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依据教学设计理念和“课标”要求,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三维目标:

(1)、识记和理解: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2)、能力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外的历史资料,想象历史情景,评价历史人物,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初步掌握史地结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并感悟张骞敢于冒险、勇于开拓、锲而不舍、忠于国家的优秀品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识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尊重各地区、各民族习俗,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2、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1)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狭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确定二者为教学重点;

(2)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初一学生刚开始学习地理学科,识读地图能力较差,且“西域”是古地名,让学生记住其地理范围有一定的难度;再让他们理解抽象的隐含知识更不容易,所以确定其为难点。

二、教法选择及依据

1、问题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情景教学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3、根据“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选择了史料分析法,,4、依据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初中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三、学法选择及依据

根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教学内容与初一学生特点选择了:

1、表演法 2、识图法、讲述法 3、辩论 4、问题探究法等

在教学中,教法学法相辅相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结合,生生、师生交流互动,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这堂名为“重走张骞通西域路”的活动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

收集历史资料 — 感受历史场景 — 探究历史人物 — 关注现实生活 — 巩固小结 —课后作业

(一)收集历史资料——课前师生积极准备

1、确定主题、根据兴趣学生分成4组;各组同学根据需要收集与本课有关的网络文字图片影象资料,在此基础上,各组同学分别准备: 第1组同学通过对教材文字、图片内容的预习和理解,课外相关资料的收

集处理及经历想象后,分工拟写汉武帝招募出使西域人才的诏书、设计张骞临行前与汉武帝告别的对话、编排历史短剧; 第2组同学把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路线分为4段:长安——玉门关、玉门关——大月氏、大月氏——阳关、阳关——长安,学生扮演的“导游”1、2、3、4分别准备解说词、进行练习;“导游”5对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做了简洁叙述的准备; 第3组同学分成正反双方,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张骞出使的背景、目的、经历、结果、影响等方面选择材料进行辩论准备; 第4组同学收集图片、文字材料,准备“历史的思考”这一环节的活动。 2、教师鼓励并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上网、书刊、影视等,指导各组学生的活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二)感受历史场景、探究历史人物、关注现实生活——课堂活动成果展示

1、图片导入:教师扮演主持人,媒体展示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壁画,告诉学生此壁画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导入“重走张骞通西域路”主题活动

2、活动展示:

(1)第1组同学表演历史短剧《第323窟壁画》

剧情简介:

大殿上(教室前半部分),“汉武帝”正在批阅奏折,“信使”飞报:匈奴南侵,又将威胁长安!“汉武帝”气恼、焦虑,思考对策;一“大臣”献策:听说汉王朝西边的西域地区有个大月氏,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派使者出使,以联合抗击匈奴。旁白介绍“神秘”的西域和大月氏的有关情况后,“汉武帝”采纳建议,决心抗击匈奴。

“汉武帝”担心:西域与西汉相距遥远,路途艰险,朝臣与百姓都心存畏惧,谁愿意去呢?“大臣2”献计道:“陛下可下昭招募。”于是,“汉武帝”颁布昭书,招募出使人才;“张骞”主动请缨,向“武帝”推荐自己;“武帝”决定派张骞出使。

长安城外,“汉武帝”和随从送别张骞一行……

目的及依据:“皇帝的决心”、“神秘的西域”、“下诏招募”、“张骞应征”、“长安送别”5个历史片段呈现出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的背景、目的及西域的地理范围与人民的生活状况,初步感受到张骞迎困难而上、报效祖国的优秀品质。模拟“历史情景”,突破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有利于学生感悟历史及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良好习惯和运用课本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和表现等能力,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主持人设问“张骞一行百多人的征程,是否一切顺利”过渡到)

(2)第2组同学扮演导游介绍《漫漫西行路》 “导游”1介绍张骞从长安到玉门关的所见所闻,并点明玉门关名称的由来;“导游”2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片段,表现“张骞”一行被匈奴所扣,十多年间,张骞矢志不渝,终于抓住机会,摆脱匈奴控制,到达大月氏,拜见大月氏首领,表明来意等情节。“导游”3介

绍张骞等人在大月氏由于自身情况不能联合出兵后,沿南线返回阳关的路途上的经历,并联系唐朝诗人王维的相关诗句;“导游4”简介张骞等人从阳关返回长安、受到汉武帝接见的情景;“导游5”简介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

目的及依据:描述起张骞等人的两次出使沿途上的风土人情、资源、自然条件、遭遇等,由此,同学们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背景、任务、始返时间、主要经历、活动结果等了解得比较清楚,落实了教学重点。这体现了教学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有利于学生把课本和课外收集到的资料的处理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合作意识。

(主持人出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情况比较表”、学生填写、主持人强调后过渡到)

(3)第3组同学围绕“再说张骞”主题展开辩论 出示辩题“严格来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未能完成任务。你认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第三组同学,根据准备、出示材料,进行针锋相对辩论。

目的及依据:在辩论中学生从经济、政治、精神影响方面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及“西域都护设置的条件、职责和意义”,通过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又促进其对历史事迹的了解,突破了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升华情感

(主持人再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中关注由历史的认识转化为对现实的思考,从而过渡到)

(4)第4组同学图文对照引发同学们“历史的思考”

展示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到西域物产对内地及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引出两个思考:“1家乡特色水果的发展” 、“2西北地区的环境保护”。组织同学讨论,献计献策。

目的及依据:这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又有利于学生感受到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注意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与关注现实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3、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评价

目的是全面是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过程与结果、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4、课后活动:(任选一题)

(1)"重走张骞出使西域路"--绘制"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要求:图的尺幅大小、图例、路线、必标地--长安、葱岭、

大月氏人生活地)

(2)小作文(二选一):

我眼中的张骞

浅议张骞通西域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

五、板书设计略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八:两汉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两汉经济的发展》的说课稿

各位专家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关于《两汉经济的发展》的说课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3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两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本课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反映这一初步发展时期的特征。本课之前,学过两汉的主要统治政策,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本课之后,将要学习两汉的民族关系、对外交流、文化情况,而这些都深深受到经济的影响。所以学好本课可以更好地理解前面的内容,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

2.教材的内容要素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两汉经济发展的表现,课文紧扣此题从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首先,农业的进步,包括黄河的治理,耕犁的进步,耧车的出现,小麦、水稻和桑麻的普遍种植。第二,手工业的新成就,包括丝织业的发展和冶铁技术的提高。第三,商业的繁荣,包括交通的发达,钱币的铸造以及长安、洛阳的繁荣。

3.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主体,又是学习客体,因而,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必要前提。七年级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浓厚兴趣,但没有预习历史的习惯,因而课堂必须留给学生阅读教材时间,加上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比较适合根据一定的学习任务分段阅读。同时七年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不需要教师补充太多课外知识,因而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

4.课题的教学目标要求: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过程与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促进,通过师生共研,生生合作,由浅入深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同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以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5.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是本课的重点子目。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两汉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粮食作物的种植以及桑麻的种植等。两汉手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在讲述这两个重点子目时,不要仅局限于讲述其具体表现,还应注意其内在联系,如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盛。

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讲述经济发展的内容,不能就事论事,忽略它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这样就不容易讲深讲透。因此,在讲解时,既要深入分析本课课文的内容,又要跳出本课,结合前后篇目,联系到两汉时期的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等等,注意贯彻历史的、辩证的观点。

6.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选择:

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新课标,我主要采取多媒体演示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图片等资料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要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提高授课效率,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就是要采用多媒体演示的直观教学来创设历史情景,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并积极地进行讨论。师生平等的交流,就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较多地运用比较法,比如在讲到犁壁、二牛抬杠等问题时。 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的学法指导主要是:

A、联想记忆法:让学生联想农耕过程主要是耕地、播种、灌溉,从而全面掌握农业的成就

B、总结我国两汉时期领先世界的技术成就,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归纳方法,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启发了学生怎样继承和创新。

C、引导学生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从整体上把握时代特征。

D、引导学生观察有关的考古发掘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从考古资料中获取信息,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完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7.练习内容安排: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练一练:

目的:巩固基础知识

活动与探究

目的:培养深长辨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并联系现实,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 第11页动脑筋: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在老师启发帮助下课堂口头完成 第12页动脑筋:

目的:这道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由学生口头回答。

二、教学过程设计:(略)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九:秦朝的统一说课稿

《秦朝的统一》说课稿

一、设计说明和指导思想:

1、以课程标准为中心,以教材为载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建立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育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共同感知、探讨、领悟教材内涵,从历史信息中挖掘人文历史文化,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准则、做事的航标,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自主设问、探究,照顾学生的心智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学习因材而定,不过高要求,不强求一致,重点培养学生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3、构建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设计问题体现启发性、层次性、联系性和开放性,努力创设充满趣味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生互动,组组竞争的挑战氛围,力争使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讨论探究的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简化历史信息的呈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尽量体现历史科教学的特点,既要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又要努力创设历史情景,缩短学生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心理差距。更要让学生如何去探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二、教材分析

1、历史新教材是公民教育的基础课程,它强调社会教育功能而淡化政治教育色彩,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感受而淡化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它又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强调对人和人类的关怀,强调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它尊重和包容对历史的不同意见和观念。

2、本课“秦王扫六合”前承“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后接“伐无道,诛暴秦”和“大一统的汉朝”,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最重要的一课,它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开端,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仅是两汉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而且对后面的隋、唐、元、明、清等统一的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统一”是贯穿历史新教材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而本课的主题就是“统一”:扫六合,是建立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是巩固统一的国家:北筑长城,开发南疆,是维护统一国家。“统一”是秦汉时期重要的特征,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因此本课在整个古代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这一部分,对于理解汉、隋、唐、元、明、清的统一及其作用垫定了基础。

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篇十:第十一课 伐无道 诛暴秦 公开课说课稿

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年级上册中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我主要从课程资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共五个方面来说。

一、课程资源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只是课程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学生的经历和知识、网络媒体上的各种资源、图片、影视资料、文物、遗址等等,都可成为我们的课程教学资源。所以,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说课程教学资源: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重点课文。本课主要讲述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通过本课使学生理解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统一国家的建立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 统一国家的建立ppt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说课"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290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