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

2016-01-27 08:36: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一《人生第一课 阅读答案》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一
《人生第一课 阅读答案》

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

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 家写

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间:“哪一位小朋友也能

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

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

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

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

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

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

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

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1分)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分)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3、读第⑦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⑥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

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3分)

提示:①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

了这一点?(2分)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2分)

参考答案:

1、特制强调

2、使描写更具体

3、略

4、写书并不难 讲故事和插图 5、和蔼可亲、责任心强、循循善诱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二
《我的人生第一课》

我的人生第一课

很惭愧,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很早就知道央视的这个节目,但因为觉得自己教的孩子太大了,高三学生的学习很忙,所以对这方面的关注度较低。今天,在学校的提醒下,我以一名母亲的身份和儿子一起看了这个节目,我才了解到自己曾经错过了什么。原来发现美、探索美、感受美、创造美没有年龄的界限,无论你是咿呀学语的婴儿,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应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也更不要因为学习、工作等诸多原因而走得过于匆忙,匆忙的不曾驻足停留,就算美丽正在发生着,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都体会不到。

2012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就在身边”。是的,美就在身边,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的美好。 当我们放了一个长假,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看到故乡的美景,吃着久违的家乡菜,感觉到久别亲人们的热情,美就在那里,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心里。

当我们假期结束,回到忙碌的工作岗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我们会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获得了一种充实的美。

当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家里,抽出时间与儿子靠在一起读读书,聊聊天,会获得一种悠闲安逸的美。

当我们走在路上,为问路的人指引方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孕妇没有座位,起来给他们让个座,是一种平凡的美。

美与物质无关,更不能用财富衡量,钢琴可以弹奏出优美的旋律,水管和木梳同样可以演绎出美妙的音乐。 美可以伟大、隆重,也可以在无声无息中传递着爱,在平凡中创造着奇迹,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孕妇,太多太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就像于丹说的那样,“将自己融入社会中传递美,敞开心灵,带给社会自己的能量。像茶叶,成全自己,改变别人。”

其实美的一切,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们忙于奔波,忙于抱怨,没有察觉。美就在身边,美在生活中传递着,我们也见证了美的瞬间,点滴的美给我们带来了

快乐、幸福与欢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动人。2012年开学第一课为儿子,也为我!更为大家! 2012年9月6日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三
《人生的第一课》

《人生的第一课》人的一生,总会有开始,也会有结尾,会有一个令人惊喜的开始,当然,也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人生的第一课,是一个人第一次在求学路上正要汲取营养的精彩时光。  现在的我,经历了数不胜数的课程,现在的我认为七八年前只以为老师是学生天敌的我是非常的幼稚、胆小。  记得七八七年前,我来到那所普通的幼儿园 ,我们全班人坐在班里,老师简简单单的点名后,第一件事不是发新书,而是拿起一根长长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上:特长大比拼。  于是,老师选啦一项特长:画画。老师请一位同学说主要是什么、次要是什么、背景又是什么?只听见那位同学在下面嘀嘀咕咕地说:小男孩是主要、小狗、小猫是次要,蓝天、白云、大山和小溪为背景。老师又请一位同学说所做的事情?那位同学说:“我和小猫、小狗一起玩。”老师并让这两位同学亲自来画,画完后老师把这幅“画”贴在才艺展示栏中,还在旁边写着“出版时间、作品创作人和标题”。  老师说 :“创造并不难,只要有信心,奇迹就在你的身上发生。”  下课的钟声敲响了,但这句话依然在我的心中荡漾!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四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练习题》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

A有神论和无神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3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5.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6、下列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 )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条件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7、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 )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8、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 )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

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

D、一切从书本出发

9、“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 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二、理解说明

1、曾经有一只蚂蚁和一头大象,他们是好朋友,经常再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洗澡。

有一天蚂蚁与大象之间有了一点误会,大象就去追蚂蚁,蚂蚁撒腿就跑,跑啊跑啊,跑到一堆沙前,蚂蚁钻到沙里了,只露出一条腿,一只老鼠看见了,就问蚂蚁,说:"蚂蚁,蚂蚁,你为什么还露出了一条腿?大象会看到你的。你真的很笨。"

蚂蚁没好气的说:"你才笨呢!我露出一条腿是想把大象拌倒,你这只笨老鼠,别管我,等着看好戏吧!大象怎么爬起来吧!"说完之后还坏坏的笑了几声。

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说明这个故事,这个成语说明了说明哲学问题。

2、有一位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平时除了参禅悟道之外,还对武术颇有研究。

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

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量力而行,而不要好高骛远。”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会了什么方法?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3、有一个青年人和一位老人一起去钓鱼。鱼竿抛出去后,老人每钓一条鱼,都要用尺子量一量:如果鱼小于七寸,他就放入桶中;如果鱼大于七寸,就 放回海里。青年越看越不懂,就问:“为什么不要大鱼要小鱼?”老人回答说:“因为我们家的锅只有七寸大,鱼太大没法煮,所以只要七寸一下的。”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笑话,按照某些人的思维,捉到越大的鱼越好,才不会管锅有多大,胃口有多大呢。实在因为吃不了而坏了的,那就扔掉,反正鱼有的是。

也有人认为,老人这种取自己够用的,不贪求的做法,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 你赞成那种观点你赞成那种观点你赞成那种观点你赞成那种观点?

文中的观点是否正确文中的观点是否正确文中的观点是否正确文中的观点是否正确?请列举事例分别加以说明。

4、周处原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县)人。年青的时候,长得个子高,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 义兴地方的百姓都害怕他。

义兴邻近的南山有一只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制服不了它。

当地的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出没无常。义兴人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义兴“三害”。这“三害”之中,最使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有一次,周处在外面走,看见人们都闷闷不乐。他找了一个老年人问:“今年年成挺不错,为什么大伙那样愁眉苦脸呢?” 老人没好气地回答:“三害还没有除掉,怎样高兴得起来!” 周处第一次听到“三害”这个名称,就问:“你指的是什么三害。”

老人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加上你,不就是三害吗?”

周处吃了一惊。他想,原来乡间百姓都把他当作虎、蛟一般的大害了。他沉吟了一会,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把它们除掉。” 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处,只听见一阵虎啸,从远处窜出了一只白额猛虎。周处闪在一边,躲在大树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额,结果了它的性命。

周处下山告诉村里的人,有几个猎户上山把死虎扛下山来。大家都挺高兴地向周处祝贺,周处说:“别忙,还有长桥的蛟呢。”

又过了一天,周处换了紧身衣,带了弓箭刀剑跳进水里去找蛟去了。那条蛟隐藏在水深处,发现有人下水,想跳上来咬。周处早就准备好了,在蛟身上猛刺一刀。那蛟受了重伤,就往江的下游逃窜。

周处一见蛟没有死,紧紧在后面钉住,蛟往上浮,他就往水面游;蛟往下沉,他就往水底钻。这样一会儿沉,一会儿浮,一直追踪到几十里以外。

三天三夜过去了,周处还没有回来。大家议论纷纷,认为这下子周处和蛟一定两败俱伤,都死在河底里了。本来,大家以为周处能杀死猛虎、大蛟,已经不错了;这回“三害”都死,大家喜出望外。街头巷尾,一提起这件事,都是喜气洋洋,互相庆贺。

没想到到了第四天,周处竟安然无恙地回家来了。人们大为惊奇。原来大蛟受伤以后,被周处一路追击,最后流血过多,动弹不得,终于被周处杀死。

周处回到家里,知道他离家三天后,人们以为他死去,都挺高兴。这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他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那时候吴郡有两个很有名望的人,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周处去找他们,陆机出门去了,只有陆云在家。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五
《4-1哲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

《哲学与人生》课时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C

二、判断题

1.√ 2.√

三、辨析题

(1)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3)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既要考虑

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也要考虑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4)小方不考虑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想效仿小梅走影艺之路,这种脱离自身实际的、

盲目的人生选择,就有可能走弯路。

四、情境分析题

(1)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根据。人生选择的实现都要受到自己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要走好人生路,就要了解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不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就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就有可能走弯路。

(2)人的任何选择都必须在一定的生活范围内和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进行,所 有可供选择的可能都是由客观世界提供的,而不是由主观意志决定的。

(3)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就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使自己的主观 愿望符合自己的客观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A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辨析题

(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3)人生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生命运动过程。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因此,要有精彩的人生,只有积极行动。不积极行动,不想行动,不愿付出努力,终将一事无成。

四、情境分析题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人生也是如此。但与其他物不同,人生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因此,不同的人生选择就有了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行动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2)李俊,被专家称为“网络天才”,本来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互联网行业成就一番事业,却因为贪图小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受到了社会的惩罚。李俊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路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

(3)积极行动不仅要求我们要敢于行动,更强调要善于行动。也就是说人生行动要以正确的意识支配、遵循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才能充分展示人生行动的意义,才会创造出辉煌人生。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二、判断题

1.√ 2.√ 3.×

三、辨析题

(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一种能力。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人生发展的高度。

(3)自信自强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自信是打开自己潜能宝库的钥匙,自强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自信自强是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力量源泉。

四、情境分析题

(1)人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与动物不同,人生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本能的生存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环境条件基础上,能动地、创造性的生活过程,是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是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动地生存和发展的过程。

(2)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

人的自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突出表现“想”;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做;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决心、意志、干劲。

(3)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为现实的过程。

第四课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5.A 6.C 7.B 8.A 9.C 10.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辨析题

1.这句话是错误的。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主观臆造事物间的联系。这句话中,将对流星许愿和现实联系在一起,这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联系,不是真实的联系。

2.这句话是正确的。

人际和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好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水平,为今后成功的人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四、情境分析题

1.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人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根据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年轻人看似平常的一“按”,实际上是同个人的素质、道德水平和内在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今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品德修养,乐于助人,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2.主编的话体现了事物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有显性的联系,也有隐性的联系;有已知的联系,也有未知的联系;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有偶热的联系,也有必然的联系等。只有充分把握事物间存在的这些联系,努力去发现、挖掘,才能得到启迪,提高能力。

3.略(结合本节课内容与自身实际)

4.略(如和谐人际、乐于助人等等)

第五课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A 5.A 6.A 7.C 8.B 9.B 10.C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三、辨析题

1.这句话是正确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眼于发展,立足于发展,与时俱进。要满腔热忱地支持新事物,促进新事物的发展。要把握发展的实质,学会辨别新事物和旧事物,要正确理解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不沉浸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失败,以宽阔的胸怀和远见卓识看待发展中的前进与曲折,在前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走曲折的路;在遇到曲折时坚定前进方向不动摇。

2.这句话是错误的。

顺境和逆境是辩证统一的,既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转化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顺境和逆境两种不同境遇。在顺境的条件下,人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可以顺利实现,有利于人主动创造机会,借势而上,不断取得成功。人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基础上,可以激发出更大的发展动力,从而形成人生发展的良性循环。当逆境来临时,可以更好的磨练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正确认识自我,积累人生的经验,催人奋进,所以说,在人生发展中,顺境和逆境经常是互相贯通、互相转化的。

四、情境分析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新事物发展的一般途径。在此案例中,打工妹能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遭遇逆境困难时能够理性客观分析前进道路中的曲折性,不沉浸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失败,在前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走曲折的路;在遇到曲折时,坚定前进方向不动摇,树立必胜的信念,最终获得了成功。

2.略(结合本节课内容与自身实际)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六
《人生第一课》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七
《《我的第一本书》阅读理解(含答案)》

《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

备课人:dzl 备课时间:2013-4-16 使用时间:2013-4-

1、第一段从一位诗人与自己对话写起,有什么好处?

自然的引出下文。

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是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如何理解?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童年生活得很沉重,不仅自己家,几乎所有家庭都生活在生存的底线上,但是无论童年多么艰难,也抹不去童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天真、淘气。

3、用自己的话概括第3——9段的主要内容。

写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4.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的样子的?

凄惨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5.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

父亲是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6.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试发表你的看法。

父亲温和善良、知书识礼、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7.通过读“第一本书”的故事,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 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8.第9自然段开头的那一句“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9.概括第12自然段的段意,并分析这段的内容与前文中的“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有什么关系?

答:作者带狗上学,写出了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在学习条件那么恶劣,生活处境那样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这一点乐趣,照应了“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10.“我”考第二名成了诗人,乔元贞考第一名只成了小商贩。两个人的命运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答:“知识改变命运”。聪明的乔元贞因为生活所迫不能上学,而我读了中学、大学,成了诗人,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11、“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如何理解?

答::“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毫无价值的,无意义的。”作者的第一本书,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艰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里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不写出来,就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就等于忘记了过去,就是忘本,那么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失去了价值,失去了意义。“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也就是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12、读完本文,你认为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

答:①父子深情②淳朴、无私、善良的同学、朋友之情③父亲的温和、善良、理解并尊重孩子,对孩子负责,乐于助人④乔元贞的不幸命运等。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八
《六年级阅读答案50篇(已整理)》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001】

参考答案:

1、穿针线; 2、自豪; 3、解释说明; 4、表示重复的次数;

5、教会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6、事情发展; 7、儿子和母亲心灵的沟通。

《巡道工的故事》【002】

参考答案:

⒈①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 (把汗水比作小溪)

②那光着的上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油光滑亮,好人旬用紫铜铸成的。(把上身比作紫铜) ⒉“身上的汗水仍然像……好像紫铜铸成的。”说明了巡道工工作的艰辛。

⒊①坚守岗位 ②认真负责 ③美好印象

⒋回忆详写,乘火车和联想略写。这样不仅突出了巡道工的高贵品质,而且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⒌尽职尽责,平凡而伟大,默默地工作忠于职守的精神。

《钱被刮跑以后》【003】

参考答案:

⒈liè sàn chàn

⒉ :“……”,:“?”

⒊(基本符合词意即可)

⑴突如其来: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⑵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⑶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⑷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⒋“抢钱”二字加引号,说明并不是真正的抢钱,而是人们急于帮老大爷把钱从地上捡起来。 ⒌由于“我”不小心撞到了老大爷,钱掉在了地上,“我”担心钱被风刮走或被过路人抢走,后来从人们还钱中,看到了当今社会人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所以“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⒍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掉钱——抢钱——交钱——数钱 ⒎(略)

《我爱家乡的秋夜》【004】

参考答案:

⒈(柔和)的月光 (碧绿)的翡翠 (绝无伦比)的交响曲

(空旷)的山野 (沉甸甸)的柿子 (美丽)的水墨画

⒉⑴不甘示弱 ⑵垂涎欲滴 ⑶载歌载舞 ⑷一望无际 ⒊(略)

⒋田野是翡翠。 ⒌详见第5自然段。 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露珠赞》【006】

参考答案:

1、长久 索取 2、(略) 3、(略)

4、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风险给人类,而对人类却从来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灯西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孩子们的心田。

5、这段话赞美了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

《青蛙和大雁》【007】

参考答案:

1.(1)惊讶:惊奇,奇怪。 (2)赞不绝口:不停地称赞。

2.因为它知道自己一张口就会掉下去。因为夸奖的人更多了,青蛙太得意了,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3.湿润、愚蠢、批评 4.略。

参考答案:

1、渴望指为妈妈买一件衬衫的迫切愿望;忍耐指我一次次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2、懂得孝敬父母,关心父母。 3、短文记叙了“我”攒钱为妈妈买衬衫的事。

4、文章表达了作者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居里夫人的故事》【009】

1、 震动 希望 愿望 传播

2、 (1)①B ②A (2)B

3、(1)居里夫人帮助她的法语老师完成重游出生地的愿望。

(2)在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典礼上,居里夫人把鲜花献给她小时候的老师。

4、居里夫人虽然有很高的名望,但她在获得荣誉的时候,仍不忘传授她知识的老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她是一个尊敬老师的科学家。

《父亲,树林和鸟》【010】

参考答案:

1、(略)

2、①开门见山,点题;②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三者的关系;③抓住了全文中心和情感基调。(写出一点得两分,写出两点得3分)

3、因为父亲闻到了鸟味;没有风,看到了树叶在动。

4、①父亲对鸟的气味很敏感,对鸟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很了解;②父亲说话的声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③鸟快活的时刻父亲也最快活。(每点1分)

5、写“我”的“茫然”……是反衬(或突出)父亲对鸟的相知、敏感。

6、这句话作为结尾是庆幸,因为父亲爱鸟而不会伤害鸟,这样写也表现了父亲对鸟的喜爱,照应了开头。(意思对即可)

《那一刻》【011】

参考答案:

1、①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的抖动,文中指作者不愿意想起地震发生的那一刻。

②原指水到100摄氏度的样子,文中指中华民族的人民抗御大地震的热情,情绪激昂。

2、《那一刻》、《这美丽的城市......》

3、①地震前是安静,空气好,水好,人更好,是座如诗如画的小城…..

地震后是塌方,公路上到处是巨石,楼房倒塌......

②要回答出让汶川人们挺住,我们都是一个大家庭,有好多的兄弟姐妹,我们时刻在为你们加油……

《我是一棵小小草》【012】

参考答案:

1.提示:核心意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这篇短文的核心意思: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小草,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时间;这首古诗是: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尽兴,庄重。

4.啧啧称赞:啧啧,形容咂嘴或说话声。啧啧称赞即指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称赞;娇翠欲滴:小草娇嫩翠绿的颜色仿佛要滴下来,形容春天的小草娇嫩、翠绿得可爱。

5.根据提示作一个简评,只要答对提示中的四个方面且表述清楚即可得分,否则酌情扣分。

《懒惰的小井蛙》【013】

参考答案:

1、朝 树下 感动 的地 回阵 还会 精神 在 园园

2、 , , : ? ? : ! , !

3、② 4、不管做什么事,订好计划都要付诸行动,不能明日复明日,不然会一事无成。

5、②

参考答案:

(1)bēi 娇 nìng 趟 (2)略

(3)重点写了女教师冒雨送学生回家,把学生一个个背过小河。

(4)立志于山村教育事业,吃苦耐劳,关心学生,做个和蔼可亲的老师。(5)略

《学溜冰》【015】

参考答案:

1、(mā)jiǎo(每空0.5分) 2、依次为:伤心 温和 意味深长 恍然大悟

3、,,,:“,?”“。”。

4、“这”指手表里的小齿轮和螺丝的工作,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小齿轮和螺丝在表壳里默默无闻的工作,手表就不成为手表。

《草木有情》【016】

参考答案:

1、kòng 2、R ruo 弓 七 ①老弱病残 3、瘦小 肥胖 高兴 愤怒

4、(1) 秋 ⑵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 ⑶它太瘦弱了

5、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 6、略

《快乐与感触》【017】

参考答案:

1、校园和谐温暖,在这里是快乐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是多么的情切,同时作者感到老师太伟大,他们在无私地奉献着。

2、拟人句:(略) 3、照应句子(略) 4、找反义词(略)

5、声音的延长。 注解。 6、清晨老师们就匆匆地走进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老师的形象是伟大的。7、第二。 8、清晨的 课间的 发生在课中

《父亲的礼让》【018】

参考答案:

1、shě zhèng 2、谦让 承受 啜泣(哭号 呜咽 啼哭 饮泣 抽泣) 突然

3、一本正经 鸡飞狗跳 ( 造句略)4、例如:他想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贫穷却不能卑微,善良却不能自私。(或:他想让我学会挑战命运,挑战生活,在走投无路时不得不拼搏的奋斗决心。)

5、谈一些做人的道理(人要有爱心,善心…)

《有趣的瓷鱼》【019】

参考答案:

1、有趣的瓷鱼 2、鱼身 鱼头 鱼尾 3、 。 ; , ; , , ; , 、 ; ,

4、总结、概括 5、说明文 列数字 打比方 6、这是一条多么有趣的瓷鱼呀!

《攒钱》【020】

参考答案:

1、渴望指为妈妈买一件衬衫的迫切愿望;忍耐指我一次次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2、懂得孝敬父母,关心父母。

3、短文记叙了“我”攒钱为妈妈买衬衫的事。

4、文章表达了作者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生活中的小镜头》【021】

参考答案:

1、略 2、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 一位留披肩发的姑娘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几个孩子 3、4、5略

《我家的小园》【022】

参考答案:

1、按“总—分—总”的方法分段。 2、略

3、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小园如此妖美,真是一派诱人的四季画。4、略 5、略

《人生第一课》【023】

参考答案:

1、特制强调 2、使描写更具体 3、略 4、写书并不难 讲故事和插图

5、和蔼可亲、责任心强、循循善诱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024】

参考答案:

1 。 : 、 、 、 , : 、 、 , , 。

2(略)

3 落叶松、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水曲柳、红柳。

4 大型的珍贵动物、珍贵的毛皮动物、鸟类。

5 动物、矿藏,富饶美丽,对大兴安岭的喜爱、赞美和向往之情。

《乡愁》【025】

参考答案:

1、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

2、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3、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4、台湾海峡

5、B

《学溜冰》【026】

【参考答案】

1、懦弱 倔强 阻挠 恐怖

2、第一段从开头到“是不是”。第二段从“不要以为”到结尾。第一段:写一位体育教师用椅子教“我”学习溜冰的事。第二段:溜冰故事给人们的启示。

3、“我”在初学溜冰时遇到很多困难,当“我”正需要别人帮助时,教师想通过椅子来帮助“我”掌握溜冰的技巧,尽快学会自己溜冰。

4、因为椅子只是一个过程,要真正地学会溜冰,必须离开椅子在冰上自由滑行。

5、椅子是帮助你、支持你的人;是你依赖、依靠的人。

6、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题意。

7、生活中我们不应该一味地依赖别人生活,而应该学会独立而坚强地面对生活。

《我爱漓江》【027】

【参考答案】

1、这篇短文写了漓江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及决心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思想感情。

2、分三段。(1)①小段写“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2)②—⑤小段写漓江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3)⑥小段写“我”决心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3、这是比喻句。把漓江比作一条友好的带子。漓江风景如画,吸引了全国人民及外国朋友,纷纷到这里来旅游。这样促进各族人民、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

《蜡烛》【028】

【参考答案】

1.骄傲;明亮; 2.(2);(1)。

3.高傲;炫耀;趾高气扬;谦虚;惭愧,默默无闻。

4.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5.第一段:第一到第二节,第二段:第三节到第四节;

段意:(1)台灯向蜡烛炫耀自己既漂亮又有用。

(2)当台灯出了故障后,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太阳花》【029】

1、 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 像 ) ( 似 ) ( 若 )

2、 短文先写太阳花的 茎 ,再写太阳花的 叶 ,最后写太阳花的 花朵 。

3、 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 答:前后照应的关系。

4、 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

答: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

5、 简单地写你喜欢的一种花的两三个特点。

答:我喜欢菊花,当百花都凋谢了,而菊花在秋风扫落叶中开放了。

夏天,当百花盛开时,菊花从不羡慕他们,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中,吸足了养分,茎长的又粗又壮,叶子绿的非常美丽,巴掌大的叶子,周围锯齿状,叶面整洁光滑,那一层层的叶子充满了生机。

秋天,那一个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绽开了笑脸,有黄的金灿灿的像太阳,有粉的像含羞的小姑娘,花瓣打着卷,像小姑娘的发丝。

我喜欢菊花,不仅是它的美丽,更因为它没有被寒风吓到,寒霜中更显得她美丽。

《乌鸦》【030】

1、 给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答::“,。”:!,。

2、 把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不动脑筋的乌鸦》

3、 把“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这句话改成带“把”的句子。

狐狸把乌鸦的一块肉骗去了。

4、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眼珠一转”的。 狐狸在想办法骗乌鸦。

5、 说说乌鸦为什么又一次上了狐狸的当?

答:乌鸦轻信别人的话,遇事不动脑筋分析,所以上当受骗。

6、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上当受骗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及时识破骗子们的各种花招。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遇事要动脑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7、 知识创新题:乌鸦应该怎样才能既保住嘴上的肉,又回击狐狸的话?。

答:把肉吃了,再回答狐狸的话。

《24岁的小学生》【031】

参考答案

1. zhâng qiān zhàng chù

2. ①有好感 ②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3. 他用打工挣的3万元血汗钱承包了一个小铁矿,由于没文化,不会经营,才干了半年就亏了不少钱,最后只好关闭小铁矿。

4. 佘世军经过思考,决定进小学从一年级读起,校长破格收下这个24岁的小学生,佘世军开始了他迟来的小学生活。

5. 陕西青年佘世军用打工挣的3万元血汗钱承包了一个小铁矿,由于没文化,不会经营,最后只好关闭。经过思考,他认识到没有文化就不能真正脱贫致富,于是他从小学一年级读起,成了一名24岁的小学生。 6. 提示:围绕“学习文体知识重要”去写。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九
《语文七下第一课作业本答案》

15.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16.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3分) “我”: 母亲: 17.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8.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4分) 19.阅读课文《错过》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4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答案15、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和“我”“护花”作铺垫。 16、示例:我: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悔了吧? 母亲: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 17、“只有懂得适当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 18、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 19、示例:无论是“错过”还是“舍弃”,我们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适当的放弃”。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儿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后于1981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生平和创作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

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

,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 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

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学生对故事中所描写的鲁镇等江南水乡、三味书屋等风土人情还不够熟悉,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

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篇十
《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习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练习题

命题人:张瑞红 审核人:刘永贤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

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

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C.人们总是用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论指导生活与实践

D.人们总是用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指导生活与实践

4.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

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与科学和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③科

学和艺术的发展受哲学思想的影响④有了哲学思想,就能做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

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选择高复。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

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维,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

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这说明

A.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B.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7.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

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

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其相对独立性

8..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

步。”这一论断旨在强调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9.“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

格斯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哲学的智慧

A.产生于人类的思考 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 D.在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10.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

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

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一现象说明

A.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C.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

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

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真正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12..2009年,大学招生第一志愿报哲学系的学生极少,很多同学是被“调剂”到哲学系

的„„不少人感到困惑,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学哲学专业有什么用呢?上述

困惑的存在说明,人们没有认识到

A.哲学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手段

B.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C.哲学和具体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

D.哲学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3.下列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观点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

14.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

A.是错误的,因为它用哲学取代了具体科学

B.是正确的,因为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意义

C.是错误的,因为哲学就是具体科学

D.是正确的,因为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15.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说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是因为

A.哲学是智慧之学,是解决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B.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6.有人曾问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说:“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

①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 ②能够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③是时代精神上的精

华 ④能够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7.对于世界观的理解,甲、乙两同学发生了分歧,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观点,请把正确的

观点找出来( )

①甲同学认为,世界观是人类特有的 ②乙同学认为,世界观不是人类的专利 ③甲同学

认为,正确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④乙同学认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2009年10月29日至30日,第六届“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者认为,应

该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切实把哲学社会科

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看法

B.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C.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哲学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志

20.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2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据此回答10~11题。

22.“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其意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23.“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24.一位学者说,艺术如果还要继续存在下去的话,它就必须走向哲学,但不是变成哲学;就

像哲学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就要走向艺术,但不是变成艺术。这说明 ①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 ②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

③哲学需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④哲学和具体科学最终走向完全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例如伽俐略、笛卡儿、爱因斯坦等,也有

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例如培根、莱布尼兹、康德等。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密切联系的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和具体科学将会相互取代

二、非选择题

26.某村有一座刚盖好的农宅,由于不明原因先后有 多人死去,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

人都称之为“凶宅”。在这期间,这家人多次烧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但也无济于事。后来,村

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人员经过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于地基中的

一种放射性石料。石料清理掉后,农宅再也没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死人现象。这则小故事体

现了什么哲学道理?(25分)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习题答案

1—10 CDBBC BCCBB 11—20 CBBAD CDBBC 21——25 DBDAB

26.(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村子里的人及住户由于受有神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才会出现烧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的现象。而工作组的同志坚持无神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经过考察、调研,终使真相大白。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点。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习题答案

1—10 CDBBC BCCBB 11—20 CBBAD CDBBC 21——25 DBDAB

26.(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村子里的人及住户由于受有神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才会出现烧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的现象。而工作组的同志坚持无神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经过考察、调研,终使真相大白。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点。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习题答案

1—10 CDBBC BCCBB 11—20 CBBAD CDBBC 21——25 DBDAB

26.(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村子里的人及住户由于受有神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才会出现烧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的现象。而工作组的同志坚持无神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经过考察、调研,终使真相大白。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点。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习题答案

1—10 CDBBC BCCBB 11—20 CBBAD CDBBC 21——25 DBDAB

26.(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村子里的人及住户由于受有神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才会出现烧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的现象。而工作组的同志坚持无神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经过考察、调研,终使真相大白。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点。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 人生的第一课阅读答案 人生开关阅读短文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生第一课阅读短文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18011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