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

2016-01-10 16:05:0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分析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大学英语听课评语》,希望能帮助到你。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分析

史丽萍

( 许昌学院 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 许昌 461000)

摘要: 课堂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和表现所做出的评价性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分类、特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质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教师评价语言

一、前言

英语课堂是教师利用话语交际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和表现所做出的评价性语言。在课堂上, 课堂活动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处于一种互动状态, 双方不断进行意义协商和交互调整来促进交流的有效进行。在组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师评价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学习目标语的信心。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评价语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Nunan(1991)在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一书中指出“教师评价语言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至关重要,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师评价语的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因为它本身还起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 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又一重要途径”。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分类

(一)知识性评价用语

知识性评价用语是指教师客观地根据互动内容的错与对来做出的,它可以说是“超越表扬与奖励”的评判,有问答性质,具有客观性,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二)情感态度性评价用语

情感态度性评价用语是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教师及时送上鼓励性的评价用语。根据学生不相同的情况,制定不一样的标准,对每个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

(三)引导性课堂评价用语

引导性评价用语是指在教学实践中,老师用来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教学秩序的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并给予引导,来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引导性的课堂评价用语就会成为引导学生思维、保证教学秩序的重要工具。

三、 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特征

(一) 真实性

真实性是课堂评价语的最基本的特征。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课堂气氛的活跃一味赞扬学生,也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完美而一味地对学生批判甚至吹毛求疵。学生任务完成出色时应给予肯定与赞赏,学生在完成任务陷于困惑时要给予鼓励和启发,学生任务完成欠佳时应给予指正和提醒。

(二) 丰富性

课堂评价语要具备丰富性的特征,应该因目的而异、因学生而异、应情景而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丰富。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千篇一律的评价语会让学生觉得没有意思,甚至会认为老师只是在应付自己或应付教学,从而降低了评价语对学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全面性

评价语应具有全面性的特征,老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不应仅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评价,也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因素,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语应关注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评价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现状分析

(一) 重视程度不够

英语教学由诸多环节组成,而英语教师的评价语言相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系统来说,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也往往被许多教师所忽视。大部分老师认为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了目标知识的讲解就等于完成了本节课的授课任务,这就造成了许多英语老师对上课的课堂评价用语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课堂发言不进行评价或者简单评价,不加区别,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评价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得甚至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教师课堂评价用语单一

首先,教师在进行评价时用词单一。大多数教师在发现学生任务完成不错时仅使用 “good”、“very good”等简单词汇,在学生任务完成的不尽如人意时仅说“sit down please”。其次,在评价内容方面,目前英语课堂上教师一般只针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三)教师评价用语针对性不强

有些英语教师片面地理解课堂评价语言,认为课堂评价语言就是一味地拔高学生,却忽视了评价的客观性,缺乏实事求是,教师的评价语言对每个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在课堂上只要学生回答对问题老师一概就评价“right, good, very good, wonderful”。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 为调动激励学生, 特意渲染, 言过其实。如“you are so great”, “you are the perfect”, “you are the cleverest student”此类超级赞美语, 会让学生觉得老师过于夸张,缺乏真诚, 让学生觉得这样的赞美之辞廉价,不可信, 因而无动于衷。另外, 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评价也有可能使部分学生变得盲目自大、忘乎所以,同时过分赞扬某些同学的同时会起其他学生的反感。

(四)师生缺乏沟通

部分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 不熟悉学生具体情况, 不知道学生的名字,不知如何评价学生。造成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是: 教师科研压力大, 部分教师上课来下课走,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不充足。主观原因为: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教书, 就是语言知识的灌输, 而忽略了教书育人之不可分。

(五)缺乏感情投入

根据调查显示,对学生来言,对教师评价语感受最深的是真诚。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评价更需要真诚, 需用心去关注,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但是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却缺乏热情, 敷衍应付, 有的教师信手拈来,语言没有精心预设,有的老师带个人情绪, 缺乏客观公正,会表现为偏爱那些课堂表现积极活跃的学生, 而其他学生会有受到冷落的感觉。长期如此, 课堂上会形成只有少数或部分学生积极活跃, 其他学生则沉默寡言的局面。

四、优化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策略研究

(一) 增强教师的评价意识

教师的评价观、教育观、学生观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评价语的应用,增强教师的评价意识是提高英语课堂中评价语有效性的前提。很多老师在课下进行访谈时表示评价与不评价无所谓,然而在新型教学模式中, 课堂教学的思想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激发学生,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有序, 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评价,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及时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纠正自己,超越自己。教师对学生的每次评价, 都是学生再学习再创造的潜在动力, 是学生进步的台阶。所以, 每位教师都应把对学生的评价列入课堂教学的主要日程。

(二) 注重评价语的艺术性

英语教学是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非智力因素,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多运用亲切的,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Don't be nervous! ” “Don’t be shy” “be brave” “Take it easy! ”“Any good ideas?”等等。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老师也应带着欣赏性的口吻给与评判,比如:“That’s almost right, but who can give a better answer?”“I agree with you, but it would be better if...” “ Your opinion sounds reasonable, but I’m afraid I can’t stand on your side„” “ I appreciate your first part of the answer, but„” 等等。即先肯定学生的成绩,然后再指出错误,只有师生间达到相互的理解与信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课堂的和谐氛围。

(三) 注重口头语言和神态、动作的结合

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期,对教师的印象影响着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关爱学生,避免让学生有被忽视感。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张晴雨表,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心理学家认为,感情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教师的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肢体语言能起到丰富口头语言的作用,教师有力的手势,鼓励的眼神、赞许的微笑往往会起到极佳的效果,更能感染学生。因此,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恰当而自然地使用口头语言,同时结合自然的神态及肢体动作。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上身前倾,表现出自己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耐心,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放松,更利于正确回答。再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用鼓励的目光来注视学生,从而化解学生的紧张或羞怯。

参考文献

[1] Nunan, D. 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杨慧.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J].文学界,2010,(11)

[3] 胡丹.课堂教学评价语“四性”原则探究--基于英语写作课教学实践[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6)

[4] 黄蕾蕾.浅析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J].长沙大学学报,2008(4)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二: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

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

作者:强亚丽

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34期

摘 要 本文审视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即评价目标的更新,课堂评价的艺术和评价的多元化。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评价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Evaluation

QIANG Yali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083)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 f the evaluation o 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t explores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 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at is, the renewal of the evaluation objectives, the art of the classroom evalua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evalu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0 引言

随着语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语言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各种应用语言学理论在课堂中的实践,而是与教学相关的各种要素在课堂中的综合反映。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velopment)就是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整合和管理,帮助人们认识语言教学和课程设计之间的关系(Brown,1995)。课程设计指的是制定或更新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教学环境分析、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大纲设计、教材选编及课程评价。 课程设计这六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课程评价(curriculum

Evaluation)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及其教学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课程评价主要是考核各课程的组织与建设工作,包括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师资队伍是否合格,教材建设是否适用和先进,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是否完善等。

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现状

从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英语的评价现状,评价观念落后,评价手段单一。具体表现:(1)评价的主体单一。评价主体是教师或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只是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

评价,缺乏对自己学习的反思。(2)评价的目标单一。评价的依据仍是原有的既定的目标要求,即预先设定目标,然后将教学结果与预设的目标进行比照。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甚至只是认知学习的结果,不反映学习过程的状况和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情况,更不反映既定目标之外的潜在的学习结果。(3)评价的方式单一。评价以测试为主。学生的学期成绩往往局限于终结性评价,一般由平时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式组成,运用最常用的量化分析工具进行评价活动,从考试成绩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

2 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观关注学习个体如何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自主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本质属性,其决定了学习不是信息的简单累积,而是学习个体为了改变认知结构而进行的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其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吴斌,2012)。建构主义理论给现代教育教学评价的启示:教学评价的主体不应仅是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师,学生也应参与其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不但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1.2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由相等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人的智力是各种智力多元地、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以整合的方式展现出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当代教育教学评价的启示:评价应该多元化,不仅要对学生的课堂及课外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合作与交际能力等进行评价。

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构建科学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提供了很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两个理论完善和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2.2 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内涵

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要求》并针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的现状,要建构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2.2.1 评价目标的更新

我们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目标单一,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其他因素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除了施行《要求》中的大的教学目标,在每一单元的具体教学中,可以细化每一单元的评价目标,具体可以分为三个目标,分别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评价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语音语调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习惯用语等;能力目标,评价学生英语学习的语言能力,即结合单元内容的听、说、读、写、译的具体目标;情感目标,评价学生的一些非智力的因素,如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兴趣、学习自信心、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等。

2.2.2 课堂评价的艺术

课堂评价是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质量、课堂表现情况、学习效果的评定。在英语课堂的动态进程中,实际上不存在某种固定不变的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及教学程序。教师不可能预先设计好课堂教学的一切,更不可能在课堂中一成不变地执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变化,就如加涅所说:“学生的个体差异就像指纹一样各不相同。”所以英语教师要随时地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分析这些信息,随时准备修改原来的教学计划。这一工作应贯穿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步骤中,课堂评价与课堂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英语教师学会自如地运用课堂评价艺术是十分必要的。 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教师在听完自己课后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评价行为。再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及时地完善自己的课堂评价。恰当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促进其英语水平的提高。而高超的课堂评价艺术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课堂评价艺术很重要。从评价学生的角度,具体地培养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艺术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1)评价学生注意的状态。课堂上教师要观察学生倾听是否全神贯注等;(2)评价学生交流的状态。观察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否比较愉悦;整个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等;(3)评价学生参与的状态。教师要观察学生是否全程参与课堂的学习;是否积极踊跃地发言;是否很认真地与同学合作、讨论等;(4)评价学生情绪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的表情变化去分析判断;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若跃跃欲试则表示他有其独到的见解;(5)评价学生思维的状态。教师观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时,要注意学生的回答是否有条理,表达是否流畅;观察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时,要注意学生的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新。

2.2.3 评价的多元化

当代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不仅应是多维的,而且应是多元的。评价多元化的具体内涵: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倡导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为主,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相结合,鼓励评价主体和被评价者之间评价活动的合作与互动。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应鼓励和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此作为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结果等。自我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机会,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同学的评价也在不同的时间审视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实现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

对教师的评价可以具体从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学态度、教学机智和教学境界这五个方面进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教师要有勇气去面对这面镜子,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在上完每一次课后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和反思。英语教师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同行看成是收集自己教学活动信息的好助手,虚心听取建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内容不仅应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还应包括影响学生语言学习发展的认知能力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教育环境的因素、人际关系的因素、学习者个体特点的因素、人的情感因素、学习策略的因素以及其他与英语学习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因素(吴斌,2012)。这些评价的内容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互符合,英语教师在具体设计评价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语言智能和其他非智能因素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内容丰富、多元,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方式过于注重以试题为主的纸笔测试,评价方式单一,缺少主观性和灵活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应该包括除英语测试之外的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学生档案袋法等开放的、多元的评价方式。 3 结语

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情境千差万别,本文中提出的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也只为人们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实施特定的评价提供一些建议,旨在促使各高校大学英语校本课程设计和评价的开发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Jack C.Richard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2] 王家芝.21世纪英语教师的新角色——课程设计者——兼谈《专用英语课程设计》[J].湖北大学学报,2003(5).

[3] 李静纯.小学英语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J].课程· 教材· 教法,2002(6).

[4] 陈如.教育评价模式与发展特征探析[J].江苏高教,2000(1).

[5] 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 吴斌,邓笛.语言测试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7] 郑茂军.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5).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10.2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教学内容丰富、受众面广、教学成效影响力大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评判标准。鉴于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特制定了以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该标准以教师课堂授课质量监控与评价主体的相关因素为基本内容,以“综合考虑、科学实际”为原则,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优秀

一、教学目的:

1、目的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

2、更多地关注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及兼顾学生差异;

3、突出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把方法、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纳入教学目标;

4、教学重心定位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材处理:

1、能掌握课程标准,通过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科学;

2、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具创造性的调整。

3、强调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视角处理教材,采用灵活且贴近学生实践的教法,设计出有创意、有新意的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学生

态度积极:学习积极性高,情绪饱满,求知欲强;有竞争合作意识;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无“死角”、无“闲人”。

思维活跃:(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控制单向授课时间)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实践、相互合作、尝试探索等手段,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积极思维;为解决问题积极生动地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假设、观点。学生练习时间充分,能通过当堂练习巩固提高。

气氛和谐:(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民主合作气氛浓)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多边多向,互动性强的自主信息交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的习惯,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说出独特的感受的能力。

2、教师:

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新,在教学过程等的设计中能体现当前教育教学中新的理念,注意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教学方法:①、注重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②、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关注、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④、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独立分析,主动合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培养提高素质;⑤、能恰当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评价:从关注教师教的情况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学的情况;从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课堂上老师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

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解决问题等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合作、分享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学生的素质(如态度习惯、英语语言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得到培养提高。

合格

一、教学目的:

1、目的基本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相对适度的要求;

2、更多地关注学生,基本注意面向全体;

3、突出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注意方法的传授;

4、教学重视学生的发展。

二、教材处理:

1、掌握课程标准,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基本把握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

2、有现代意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

3、能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采用贴近学生实践的教法,设计合适的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学生

态度比较积极:学习有积极性,有竞争合作意识;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思维活跃:(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控制单向授课时间)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学生练习时间充分,能通过当堂练习巩固提高。

气氛和谐:(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民主合作气氛浓)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的习惯,并进行正确的评价。

2、教师:

教育观念:教育观念较新,在教学过程等的设计中能基本体现当前教育教学中新的理念。

教学方法:①、注重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②、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的学习环境;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④、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独立分析,主动合作;⑤、能恰当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评价:从关注教师教的情况转变为比较多地关注学生学的情况;从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比较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

四、教学效果:

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解决问题等方面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合作、分享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初步培养;学生的素质(如态度习惯、英语语言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得到一些培养。

介于优秀和合格标准之间的为良好,低于合格标准的为不合格。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四:《大学英语》课程评价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标准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五: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与评价手册

大学英语课程学生学习与评价手册

广东白云学院 唐红梅

编写目的

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发现两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方面: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除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外,更多缺乏的是学习的目标性、自主性和认知性;同时也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既缺乏对输入内容意义的关注,也忽略该意义的语言形式。学生为拿学分而到“课”,缺乏“学”,而且学也是懈怠的。2.教师方面: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笼统、空泛或含糊,普遍缺乏具体的单元目标、学期目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使得学生在大学里学习英语是迷茫的。虽然有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但很多都流于形式。这些发现不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不利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实现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极大地影响教学效率。香港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刻苦。内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含糊,学生学习必然懈怠(蔡基刚2011)。为改变目前的教学困境,我们拟编写这样一套适合于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与评价手册,该手册结合新时期的要求,确定我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明确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细化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细化单元评价及手段。

利好的方面是显性的: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学生作为有一定语言基础的二语学习者,应该有明确的学习计划、目标及要求。通过该手册的编写,一方面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有目标、有计划地去自主完成自己或团队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阶段性的自我评价、反馈等手段让学生以对比差异的方式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形成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档案。从教师的层面而言,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适应新时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通过手册的编写和投入使用,有利于教师从手册中收集最新的研究资料,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心理和学习策略。这样既把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新的层面,帮助学生和教师有效达到教与学的目标,达到教学与教研双赢,推进我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编写内容

根据我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我们把该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及评价手册分为基础英语(EGP)、学术英语(EAP)、专门用途英语(ESP),编写内容与所选取的教材相结合,以单元为单位,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测评来设定每分册的主要内容,为我校教师和学生量身定制大学时期的英语教学内容、学习内容和具体的评价方法、手段、时间,最大限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基础英语(EGP): 第一部分 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

I. 语言知识掌握

1. 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 2. 产出性词汇(Productive V) II.语篇理解 1. General Reading 2. Specific Reading ⑴ Structure Analysis

⑵ 语言范例(Prefabricated Language Sequence)(包括常用句型、语法、

语境要求、语义、词汇、语言功能等) 第二部分 跨文化交际技能

1. 话题讨论(team work) 2. 评论/观点论述(individual) 3. 文化体验presentation(pair work) 第三部分 写作技能

各单元的写作是通过对文章某些段落写作特点的学习来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通过口头练习和笔头练习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部分 单元测评

1. 词汇测试 2. 语言范例检测

3. 单元成绩评价:每单元评价成绩为100,各项内容所占分值请见各学习目标细化表,单元测试占学期评价的15%,一学期进行3-5次的测试。

Unit 1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学生信息: 学生照片 学生自我介绍:

目前词汇量: 学生学习计划:

学生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策略:

经过为期3-4周的教学,学生期望达到以下本单元的四个主要目标: 1. 学生能够拓展20个新增词汇,并以语块的形式进行记忆和运用; 2. 学生除学会理解文章大意外,还要学会细节理解与分析;

3. 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描述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和结果(result)以及一个人的心理变化或处境; 4. 优劣势、对比的写作。

单元内容、进度及评价方法

测试及评价时间:

形成性课堂评价表

为帮助学生达到上述的四个目标,我们对单元进行以下内容学习:

Part I Basic Language Knowledge Learning

I. 语言知识掌握

1. 25个新增词汇的拓展与运用(回忆与记忆认知过程): ⑴ 单词(6个):

frustrate (frustrating\frustrated/frustration), positive,

intimidate (intimidated/intimidating), virtual,

embarrass (embarrassing/ embarrassed), post

⑵ 语块/语群(19个): be well worth the effort, be at the top of,

the former…, the latter…., be far from perfect,

although for different reasons, be offered an opportunity, get/have/gain/access to sth, take courses online, participate in (participant), commit (commitment) to,

keep up with the flow of the course, feel like doing sth., come across, reap the benefits of, trade for,

give sb. insights into sth.,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六:教师听课评语精选

教师听课评语精选

张永红听课感受

薛慧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房平老师的英语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燕、陈红梅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杨增贵:

3月1日听了王娟老师的《Dream Homes》,认为林燕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3月6日听了孙立新老师的《美好人生我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认为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徐明智梅老师的一堂课,认为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何英莲老师的《透镜光的折射》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梁少海:

3月6日听了王斌老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认为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3月8日听了郭守录老师的《分式的加减法》,认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3月12日听了王文峰老师的《我的老师》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3月13日听了张成祥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3月13日听了王同年老师的《曹刿论战》,认为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郭尧

赵宽业的《分式的通分》,通过类比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潘老师恰当地采用了这一点,值!教师示范---学生板演---巩固练习的过程清晰且训练较具体,巩固及时。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细节,另外也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轻松。

3月7日李秀霞的《一面》,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3月2日陈刚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3月5日王俊山的〈〈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

3月10日刘元兰的〈〈中国结〉〉,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姜占孝

3月2日郭晓红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馈、巩固。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3月2日李俊强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3月6日杨增贵的〈〈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略得当。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

加大。

3月7日郭永林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贺盈连

3月5日薛慧的〈〈分式的约分〉〉,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月5日李秀霞的〈〈分式的约分〉〉,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3月8日郭尧的〈〈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3月7日权守奎的〈〈漫步书法世界〉〉,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

赵建国

3月6日张永红〈〈鸦片战争〉〉,知识点详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并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能适当增添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

3月8日李春涛《分式的加减法》,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

李福才

3月5日包正超的〈〈分式的约分〉〉,能精选习题,题目设置有梯度,提问面向中下等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

3月6日朱金辉《分式乘法》,板书工整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课堂条理清楚,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容量足,要加大学生参与面。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七:听课评语

听课评语

陈建平听课感受

季艳芳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房平老师的英语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燕、陈红梅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刘梦麟:

3月1日听了林燕老师的《Dream Homes》,认为林燕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3月6日听了邵宏誓老师的《美好人生我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认为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陈红梅老师的一堂课,认为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秦丽燕老师的《透镜光的折射》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刘凤:

3月6日听了曹国华老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认为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3月8日听了李春涛老师的《分式的加减法》,认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3月12日听了顾惠芳老师的《我的老师》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3月13日听了狄永伟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3月13日听了季艳芳老师的《曹刿论战》,认为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汤逸平

潘海燕的《分式的通分》,通过类比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潘老师恰当地采用了这一点,值!师示范---学生板演---巩固练习的过程清晰且训练较具体,巩固及时。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细节,另外也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轻松。

3月7日顾惠芳的《一面》,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3月2日缪瑞芳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3月5日钱爱萍的〈〈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

3月10日严中英的〈〈中国结〉〉,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邵文忠

3月2日潘海燕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馈、巩固。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3月2日狄永伟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3月6日秦丽燕的〈〈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复习内容详略得当。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加大。

3月7日庞巧珍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严中良

3月5日项海芸的〈〈分式的约分〉〉,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月5日毛利群的〈〈分式的约分〉〉,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3月8日徐伟的〈〈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3月7日严中英的〈〈漫步书法世界〉〉,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

钱芳艺

3月6日曹国华〈〈鸦片战争〉〉,知识点详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并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能适当增添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

3月8日李春涛《分式的加减法》,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

李春涛

3月5日项海芸的〈〈分式的约分〉〉,能精选习题,题目设置有梯度,提问面向中下等学生。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

3月6日潘海燕《分式乘法》,板书工整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课堂条理清楚,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容量足,要加大学生参与面。

昨天听了王春和黄伟芳两位老师的课后,我感觉正如你所说的,我们中学音乐老师确实真的很认真的来对待自己的公开课。两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基本功都很扎实, 不仅整个课堂结构安排的很妥当,而且他们两个人上课的那种亲和力很强。课的层层引入好象都很自然,没有那种很牵强附和的感觉。

《踏雪寻梅》这首歌曲是一首合唱歌曲,我觉得在一堂短短的音乐课里要把这首歌学好,也只能像他们两位老师这样去安排课堂结构了,但是我昨天听你说他们好像在上合唱训练课,我觉得有点想不通。我想要是我去上的话可能也会像他们这样去安排比较相似的教学过程。

他们整堂课的缺点我想我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了,但是我想再完美的一堂课都有那么一点点小缺点。给我的感触就是上一堂课难,上好一堂课更难!不过我相信我们的音乐老师都会很努力的去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的。前几天我听了金旭老师执教的《北京》这一课,金老师上的课思路清晰,紧紧围绕“北京到底美在哪里?这条主线展开。采用读——找——悟——读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教态自然,语言幽默,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她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这节课读的形式比较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

2、还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那些基础薄弱的孩子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者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把学生引进了文本,联系了生活,尊重了体验,感悟了生命,体现了夏老师讲究教学方法,着眼创新发展的教学思想,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上学期,聆听了庄老师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和孙平老师的《称赞》两堂语文课。两篇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两位老师在课堂中皆能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教与学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是两节成功高的语文课,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一、整体把握,抓主线,悟真情。二、运用适度的媒体,进行情感渲染,提升语言感悟

三、搭建想象平台,落实写话,升华情感

这堂课末,在学生深入的读懂捐献,感悟爱心后,老师激适时创设情境:“ 台湾青年快乐的生活着,杭州的小钱也快乐的生活着,如果他们两个见了面,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写下来吧!”教师播放《爱的奉献》,动情含情的音乐,学生的“个性想象”在语文课堂的写话中尽情地流淌。

总之,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从教学细节上都可看出庄教师的教风朴实,不设花架子,语文功底扎实,潜心研究文本。正向崔峦老师说的“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达到简见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麋鹿》课文的特点是结构清晰明显,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这堂课庄老师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的,条理也很清楚。这堂课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读。读是语文课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这堂课读的分量很足,读的形式也是多样化。自由读、引读、指名朗读、齐读等。比如在学习2、3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带着“外形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细读课文,在学生了解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后能把两段穿插起来读,读得很好。学生从读中知道了老师引读的语句是概括性的,自己接读的是具体的相关描绘,从读中学生自然就掌握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也感悟到了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第5自然段中,老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指导朗读,由麋鹿销声匿迹的惋惜到被盗被掠背井离乡的悲伤、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再到回归的喜悦,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读得较有层次,直至推向高潮。

课文后的习题中有一复述训练,在这一训练点上,老师抓住其中的“麋鹿的传奇经历”为复述点着重指点,出示了一张表格,以填写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读书。在展示图表中,学生述说自己填写表格的思考,学生既能感受到麋鹿历经的磨难,又能领悟到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叙的特点,既得到了学生自学后的反馈情况,又为课文后的复述奠定了基础,真可谓一举两得。

这堂课的整体轮廓很清楚,某些细节上面如果能再精雕细琢,教学效果会更好,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学生能从怀孕期长、仅产一仔等关键词句体会到麋鹿的繁殖力很低,老师也能及时引导学生抓住日常生活中狗的产崽与麋鹿进行区别对比,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个个畅所欲言。而最后一句中“6岁时*角方发育完全”中的关键词“方”说明麋鹿发育缓慢,在它的成长过程中,既要面对凶猛野兽的袭击,还要面临人类的捕杀,长大后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正因为这样繁殖力方很低,方会“物以稀为贵”,方会导致它传奇的色彩、坎坷的经历。学生对这个重点词“方”没有领悟到,如果老师这里能适时点拨一下,学生对麋鹿的繁殖力低的印象会更深刻了。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八:学生评价老师(大学英语作文)

一、

A great change is now taking place in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out our country. Teachers are being held responsible as never before for how well they serve their students. It has become as comm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students to grade teachers as for teachers to grade students. In some universities students' rating has even become the only source of information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一个伟大的变化是现在发生在高等教育在我们的国家。老师正在前所未有的负责他们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它已经成为常见的高校学生年级教师对于教师年级的学生。在一些大学学生的评级甚至成为唯一的信息来源在教学有效性。

This, however, has caused great controversy. Some are in favor of the rating system. They hold that since students attend the teachers classes everyday, they should have their opinion about their teachers' effectiveness. Others, on the contrary, are strongly against it. They think that students' rating is easy to administer and score, but it also is easy to abuse. They believe that there is much more to teaching than what is shown on students' rating forms. Students should not be expected to judge whether the materials used are up to date or how well the teacher knows about the subject.

These judgments requi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hich is best left for the teachers' colleagues.

然而,这已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赞成评级系统。他们认为,由于学生参加教师课程每天,他们应该有他们的意见关于他们的教师的有效性。其他人,相反,强烈反对它。他们认为学生的评级很容易管理和得分,但这也很容易滥用。他们认为有更多的教学比显示在学生的评价形式。学生不应该将判断使用的材料是最新的或老师如何知道这个话题。

这些判断需要专业知识,这是最好的留给了教师的同事。

I think students' rating of their teachers is necessary, but it should be conducted in a way that can really shed meaningful light on teachers' performance. Instead of rating the teachers' knowledge on the subject, students should be asked to estimate what they themselves have leaned in a course, and to report on such things as a teacher'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students, his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and his ability to arouse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我认为学生评级的教师是必要的,但是它应该被进行,能真正揭示教师有意义的性能。而不是评级教师的知识,学生应该被要求估计他们自己靠在一门课程,并报告诸如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能力,他与学生的关系,和他的能力激发兴趣的话题。

二、

Nowadays, it has become as comm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students to grade teachers as for teachers to grade students. In some universities students’ rating has even become the only source of information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如今,在高校和大学里学生给老师评分已经变得跟老师给学生评分一样普遍。在一些大学里学生评分甚至是评定教师成果的唯一信息来源。

This, however, has caused great controversy. Some are in favor of the rating system, They hold that since students attend the teachers’ classes every day, they should have their opinion about their teachers’ effectiveness. Others, on the contrary, are strongly against it. They believe that there is much more to teaching than what is shown on students’ rating forms. Students should not be expected to judge whether the materials they use are up to date or how well the teacher knows about the subject. These judgments requi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hich is best left for the teachers’ colleagues.

然而,这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些赞同评定系统的人认为既然学生每天都去上老师的课,他们应该对于教师的教学成果有一定的观点。相反,其他人则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 教师付出的远远多于学生评定系统中显示的结果。让学生去判断他们应用的材料是否是最新的或者教师对科目的掌握程度是不合理的,做出这些判断是需要专业知识的,而这种知识只有教师 们才最了解。

I think students’ rating of their teachers is necessary, but it should be conducted in a way that can really shed meaningful light on teachers’ performance. Instead of rating the teachers’ knowledge on the subject, students should be asked to estimat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a course, and to report on such things as a teacher’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students, his or her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and his or her ability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我认为学生给老师评分是必要的,但是应该选定一种确实能够考量教师表现的合适的方式。应该让学生们去回答他们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说明一些类似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 力,他或她和学生的关系,和他或她激发学生对课程兴趣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来评定教师的专业知识

三、

Should Teachers Be Evaluated by Students?

学生应不应该对老师进行评价?

Teachers often get a chance to evaluate their students.Now the situation has changed.Schools allow students to evaluate the work of their teachers.This causes discussions about whether teachers should be evaluated by students.The view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nd I prefer to say yes to this act because it provides a good way for teachers to learn their disadvantag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老师经常有机会评价学生。现在情况以及发生改变了。学校允许学生对老师的工作进行评价。这引起了关于学生该不该对老师进行评价的讨论。每个人的观点各不相同,我觉得应该,因为它给老师提供了一个从他们的缺点中学习并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Firstly, it’s a good way for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bout teachers and lectures.From the expression, teachers can learn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hich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skills.Secondly, students often evaluate teachers by doing some questionnaires, which are questions and selections on the paper, ranging from teachers skills to homework arrangement.Teachers can get much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these questionnaires.Besides, the evaluated result will be submitted to school leaders who will judge whether the teacher is qualified or not.Finally, students will be motivat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during classes and to listen to lectures more regularly, since they will be asked to give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what they’ve heard.Of course, when students do the evaluations, they should be objective and impartial so that the evaluated result can be more useful and persuasive.

首先,这是学生表达他们对老师和课堂的看法的一个好途径。从反馈中,老师可以从优点和缺点中学习,这对提高教学技能很重要。其次,学生通过有问题和选择的问卷对老师进行评价,问题从教师技能到作业布置不等。教师可以从这些问题中得到更多有用信息。此外,评价结果会交给学校领导,他们会判断老师是否合格。最后,学生会更有动力,课堂上更注意听课,上课更有规律,因为他们会被提问对所听到的给出自己的观点。当然,学生评估的时候应该客观公正,这样评估结果才更有用更具说服力。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confidently come to conclusion that teachers should be evaluated by students.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有信心地得出结论,老师应该被学生评价。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九: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几点建议

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几点建议

河套大学师范部 苏静

[摘要] 根据自己五年的教学情况,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转换观念转化角色,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争取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角色 自主学习能力 师生关系 学习的积极性

[summary] Talking about my opinion about some prolem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I think teacher should chang our mind,change our role in teaching,and change our trad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our teaching level.

[key words] role ;learner autonomy;rea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learning activity

从本质上看,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课,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用目标语(target language)进行自由交流,这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学生的客观需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鼓励者和合作者、学生表现的评估者[1].

目前,越来越多的英语研究者和教师将目光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但如何将封固并沿袭多年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切实转变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教师就要彻底放弃那种以我为主,一个人说了算的落后观念,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时间安排以及角色关系等方面进行彻底变革,将学生放在英语教学的中心位置,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抹煞教师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想怎样学就怎样学,学生自己组织课堂活动,而是强调教师在更多地了解学生个体知识结构和需求后设计出最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课堂交流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Mehan认为,“教师应首先是很好的课堂教学组织者、监督者和评估者”。

[2]组织者而非单纯的讲授者,教师就应本着教授语言技能而非灌输语言知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前收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资料,课中结合本班学生的语言水平和

需求安排合适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还是评估者,他们不仅仅能够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帮助纠正错误,而且能够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learner autonomy)是在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探索中发展而来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程设置、教材编纂、课堂活动、教师决策等一系列因素朝着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方向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否定语言知识传授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教学普遍是“以教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只是“授人以鱼”,而不“教人以渔”,结果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和编排上应尽可能从智力上和情景上体现学生的水平,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所,创造一种氛围,提供一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地去学习。例如,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加大学生自学的比例,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采取解答问题的形式处理课文。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又可以增强学生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根据需要,推荐和指导使用一些难度适中的课外自学材料。

1. 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基本听懂来自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50词左右。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 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和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 阅读理解能力: 能基本阅读英语国家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能够基本读懂自己专业方面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4. 书面表达能力:能写日常应用文,能写自己专业论文的英语摘要,能借助参考资料写出与专业相关、结构基本清晰、内容较为丰富的报告和论文,能描写各种图表,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60词的短文,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5. 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并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

6. 推荐词汇量:掌握的总词汇量应达到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其中25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3.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Rogers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3]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否则,他们的思维将会受到限制,学习热情也得不到激发,更谈不上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协调发展。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适时激励、启发他们,调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因,提高课堂凝聚力,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应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加以鼓励。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困难,应平等地与他们交流,耐心地指导、帮助,使其保持知难而进的信心和勇气。

4.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要加强启发诱导,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独立思考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参与,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教师应从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的高度指导学生对词汇、语法结构功能的认识,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组队练习、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消除他们的消极心理因素。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多媒体英语课件的作用,开始在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

5.小结

由于自己的教学时间不是很长,由于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是很高,由于自己的研究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在本文中一定存在着很多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希望提出的这些拙劣的观点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并且一起努力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同时也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姚国义,语言学,第156页-----162页

2. Mehan,教育学,

3. Roger,心理学

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篇十:(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研究)听课与评课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研究)听课与评课

修武县高村乡第二初级中学邱新才

在看了《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研究》这一课后,我觉得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任务。经常听课,有利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有利于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有利于促进良好教研风气的形成和教改的深入。经常相互听课,做好记录,头脑里多装几部他人上课的“电影”,可以增加若干参照坐标,使自己学有方向,超有标杆,警惕和避免重蹈他人失败的覆辙并及时改进教学。

一、明确一堂好课的要素与标准

听课、评课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1、目的明确。这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①做到“三个面向”。A、面向全体学生。B、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C、面向教学的每个环节。

②坚持“三个阶段”。有揭示、实施和检测目标三个阶段。

2、知识新、信息多。

教学内容既准确无误、科学有条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注意点,又新颖新鲜,提供的信息量大。教学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富有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

3、密度大、节奏快。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求教学节奏达到:缓急有序、动静相生、疏密相间,起伏有致、详略得当、有张有弛、放收自然、浓淡适度、抑扬顿挫、随机应变等。

4、设计精、结构巧。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先后明确、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学生智力开发的力度,彻底改变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的传统方法,真正做将“聪明”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自主学习要坚持做到:

①“五到位”:认定目标到位、精讲点拔到位、反馈矫正到位、强化训练到位、课堂管理到位。

②“六标准”:整合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整体合谐程度。

亲合度,教师教学的亲切程度。

自由度,学生自主学习程度。

参与度,学生参与人数比例。

练习度,学生所做练习的数量与效果的达成度

延伸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扩展延伸的程度。

5、气氛和、方法活。

教师上课精神饱满盛情真挚,态度和谒,朴素自然、大度大方、动静相宜、程序相应。 讲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具使用;教师语言;板书设计;课堂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6、效果佳

这是一堂好课的标志,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A、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作业布置适当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二、明确听课的方法与要求。

1、听课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听、看、想、记、谈五字法。

(1)听,一听教师怎样;二学生怎样。

(2)看,一看教师;二看学生;三看师生。

(3)想,一想教师;二想学生;三想教学效果。

(4)记,一记听课的执教者情况;二记教学的主要过程;三记本节课在教学思路、德育渗透;四记学生活动;五记对这课的简要分析。

(5)谈。听课后,听课者与被听课者互相交流,谈彼此的得与失。

2听课的四项要求。

(1)订计划;

(2)有准备;

(3)要认真;

(4)抓重点;

三、明确评课的原则与要求。

1、评课的四条原则

(1)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相统一的原则,“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2)教与学关系和谐统一的原则。

(3)强化基础和基本技能与开发智能相统一的原则。

2、评课的五项要求。

(1)从实际出发。

(2)以肯定为主。

(3)要真诚谦虚。

(4)抓主要问题。

(5)定性加定量。

总之,评课是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探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的过程是教师在他人的帮助下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其根本是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的发展而服务的。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英语听课评语 小学英语听课评语 英语教师听课评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学英语听课评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学英语听课评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2035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