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2016-01-10 16:14:2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一: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一: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长安一中初中部 张超

专题一 地图(第一章第二节)

地图的三要素:

①比例尺(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a、比例尺的大小,如1:10 000>1:100 000 ;

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如北京地图,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如中国地图,内容粗略(P9 图1—16)

b、比例尺的转换:厘米变千米,去掉5个0

如1:5 000 000即表示图上一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千米

②方向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看指向标(P10 活动题图1—18)

③图例 :P10 图1—17

专题二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章第一节)

1、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专指赤道)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横着),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即0°纬线)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North;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South。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且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竖着);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West;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East。

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P19图2-11)

4、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160°E, 20°W ;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第四章第三节)

1、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周期:一天

2、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3、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南北半球的季节和昼夜长短情况相反)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 21日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 22日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秋分 9月 23日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4、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地球绕着地轴自己转)

5、公转的意义:(地球绕着太阳转)

a、一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变化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北极圈内极昼;冬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北极圈极夜;南北半球情况相反)

C、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66.5°—90°);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南北纬23.5°之间);热带与寒带之间是温带(23.5°—66.5°)。 (五带划分参考P70图4—22)

专题四 大洋和大洲(第二章第二节)

1、七大洲(按面积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州;赤道穿过

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亚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的群岛。

2、四大洋(按面积顺序)

3、“水球”: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 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5、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专题五 地形(第二章第三节)

1、区分:海拔高度指该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两地间的海拔高度之差。

2、五种陆地地形:地表起伏较小的3200米)边缘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地表起伏较大的2种: 山地(海拔高>500米) 、丘陵(海拔较低)

3、海底地形:从岸边向远洋依次为——大陆架(较浅,200米以内)、大陆坡、海沟(较深, 如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4、地形图:将等高线图涂上颜色,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棕、黄色表示高原

5、世界地形之最:最大的平原-最大最高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P32图2—45)

专题六 海陆变迁(第二章第四节)

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2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在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活跃,拉伸可能形成海洋(如红海),碰撞挤压则可能形成山脉或造成火山地震,所以火山地震带、山脉带的分布带与板块边界相近(参考P35图2-48与P36图2-54)

两大山脉带/

专题七 天气和气候(第三章)

1、天气与气候概念区别:天气是短时间概念、多变;气候是天气长时间的平均状况、稳定。

2

3、气温分布规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③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叫最气温的日较差;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叫做气温的年较差。

④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4、降水的形成条件:①

5 水少 ③锋面雨

6、降水分布规律:赤道最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如撒哈拉沙漠)和两极最少(P65图4—12)

7、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地球的形状(近似球体)大、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极地相反 ②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见专题二)

③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都比陆地晚一个月; ④地形与地势: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⑤人类活动:改变地表面貌,如植树造林、修水库或者滥砍乱伐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排放氯氟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等

8、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⑴最冷月均温>15℃则为热带: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②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③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 (非洲大陆最多)

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撒哈拉沙漠)

⑵ 0℃<最冷月均温<15℃则为亚热带: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雨热同期(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 ②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地区最典型,各大洲都有分布)

⑶最冷月均温<0℃则为温带: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中国北方) ②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欧洲西部最典型)

③温带大陆气候:距离海洋越远降水越少、温差大(亚欧大陆

此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以俄罗斯、加拿大分布最广);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南极洲、格陵兰岛)

专题八 世界的居民(第四章)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如果出生率>死亡率,则该地区人口增加,反之减少;

2、人口密度:该地人口数/该地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①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

原地区

②稀疏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

4、人口问题:①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矿产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

漠化,人均耕地减少造成粮食危机,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自然灾害频发

②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

5、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

7、六大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范围最广)、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

9、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乡村又可以分为集镇和村庄

10、世界文化遗产保护:①控制工业污染对文化遗产的破坏②减少旅游活动对遗产的破坏

专题九 世界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第五章)

1

2、世界人口居前10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亚洲)、澳大利亚、南非(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为主(注:拉丁美洲不是七大洲之一,是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全部,是拉丁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小技巧:白种人、英语、基督教、发达国家的分布地区相似,都有欧洲、北美、大洋洲,这与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有关)

4、发达国家购买廉价原材料制造高技术产品,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或者对资源进行初步加工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5、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6、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合作,经济联系紧密,产品分工协作。表现:跨国公司和经济贸易组织

7、联合国:①成立于1945年,现在包括192个成员国 , 总部:美国纽约

③俄、中、英、法)之一

④联合国职责 关注问题

8组织(欧佩克)、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

教师寄语: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二: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与同学们谈地理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线

赤道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

铁路 国界 山峰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05.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08.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

⑵海陆分布大势: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注意: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三:人教版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1.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

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

(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

(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

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

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

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5.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到160°

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东小)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总结为西大)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 地球的自转

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 地球的公转

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

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

3. 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课本13页图重点记忆)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 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课本14页图重点记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低纬:0°--30°;中纬:30°

°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页)

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三种: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3.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5.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平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

四、地形图的判读:

6. 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课本24图1.34页)

7.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8.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

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9.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

高原山地-----大于500米,平原------小于200米,丘陵-------200米与500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课本27页图重点记忆)

11.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绿色-------平原,

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

1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

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课本25页图)

13.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本28页)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有很多种类。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地信息。

一、海陆分布:

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

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33页图)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6.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课本33页图2.7)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7.七大洲的轮廓图

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

10.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13.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

1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5.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

16.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33页七大洲、四大洋图)

各大洲临的大洋:

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大陆漂移假说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

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课本43页图)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

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8、六大板块图(课本42页图2.22)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

1、天气符号:P49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多云、阴天;风力风向等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

的可能性越大。

3、空气污染指数[1-50—优(一级);51-100—良(二级);101-200—轻度污染(三级)„]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年均温的计

算。

4、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5、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8、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9、、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第三节 降水 的变化和分布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3、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4

第四节 世界气候

1、气候的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

2

3、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

(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先看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月份——确定南北半球

第二,看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值(年较差)——确定所处温度带 第三,看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4、气候类型的识别

(1)、根据最冷月月均温度确定温度带

0 ①最冷月均温>15 为热带气候类型

00 ②最冷月均温在0-15 为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0 ③最冷月均温<0 为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类型

(2)、根据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

①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气候

②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

③夏雨型:热带草原、三种季风

④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5、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人类活动.

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

是砍伐森林。

7、纬度位置影响: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海陆位置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地形影响:青藏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四: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认识地球

1、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麦哲伦。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和160°E。即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

6、0°纬线就是赤道。南、北纬的分界线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赤道。即赤道以上为北半球,赤道以下为南半球。

7、如何判断东西经线:看数字变化规律,东经向东(右)越来越大,西经向西(左)越来越大。如何判断南北纬线:南纬向南(下)越来越大,北纬向北(上)越来越大。 8、重要纬线:北回归线——北纬23.5°,南回归线——南纬23.5°,

北极圈——北纬66.5°,南极圈——南纬66.5°,北极——北纬90°,南极——南纬90°。 9、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10、东西经、南北纬的判断:从数字来变化来看,经度数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数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纬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纬度数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

第二章 地图的运用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2、方向有三种:经纬线、指向标和一般的方法。一般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有指向标的指向北方。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三种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5、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地形的判断方法:等高线中间数字大的是山顶;等高线中间数字小的是盆地;等高线向低处凸的是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的是山谷(即低脊高谷);两个山顶之间,等高线断开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是陡崖;等高线稀疏的是缓坡,等高线密集的是陡坡。

6、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地形:绿色——平原,黄、褐色——丘陵、高原和山地,蓝色——海洋、湖泊,白色——积雪、冰川。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1、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注意: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大、印、北。其中,亚洲最大,大洋洲最小;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太平洋的岛屿最多。

3、各大洲的分界:亚洲和欧洲:乌、乌、里、大、黑、土、地。即: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4、海陆变迁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填海造陆也可。

5、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的魏格纳提出的。9、地球的六大板块:亚欧板块(最大)、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基本上都是大洋的板块)、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南亚、西亚)。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缘(交界)比较活跃。

7、汶川地震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所致。日本地震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所致。

8、海洋的利用:旅游、捕捞、采矿、运输、发电等。海洋的破坏:污染、过度捕捞、赤潮。方法:防止污染、合理捕捞。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1、天气是短时间的风雨、冷热、阴晴状况,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气候是多年的平均状况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2、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一天中,最高—午后14时,最低—日出前后。一年中,最高—7月,最低—1月(南半球相反)。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气温-最低月均气温。

3、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在水平方向,低纬度向两极递减。即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属纬度位置影响)。同纬度地区,夏季,近海气温低,远海气温高,冬季相反(属海陆位置的影响)。在同一地点,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即海拔高,气温低(属地形的影响)。

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即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属纬度位置影响)。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属海陆位置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属地形的影响)。

5、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不均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6、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草原、沙漠、季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地中海。温带——海洋性、大陆性、季风。寒带气候,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7、气候特征以当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来概括。 8、各类气候的特点:

气温特点:热带—全年高温, 亚热带—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寒带—终年寒冷。

降水特点:季风——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地中海——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雨林——全年多雨,

沙漠、大陆性——全年少雨 海洋性—降水均匀。

如: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一月气温在0℃以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9、大气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二氧化氮增多、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 第五章 世界的人口

1、2011.10.31——达70亿。

2、分布规律:不均匀。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东部。人口稀少地区: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的高原山区。

3、人口问题(1)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居住简陋、饥饿贫困、交通拥挤等。(2)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 4、人种的分类依据:体质特征的不同。

5、人种的分布: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北部、北美北部,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大洋洲、北美东部和南部。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中部、南部。

6、世界的主要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7、世界的主要语言的分布:汉语—(中国)东亚、东南亚,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南亚、北美、大洋洲,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俄语—北亚和欧洲东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

8、世界的宗教:基督教—人数最多,发源于西亚,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清真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分布在亚洲西部、东南亚、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信徒称为穆斯林。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分布在亚洲的东亚、东南亚。 9、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

10、民居建筑的特点:一、结合自然环境,就地取材,适应气候,二反映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如:东南亚的高脚屋(湿热),西亚的厚墙加小窗(热带沙漠),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冰屋。

第六章 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非洲、南美洲、亚洲的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3、“南北对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五: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复习纲要

一、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

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 站得高,看得远。

(3)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

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友谊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

(二)地球仪

1、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学案P8例1)

2、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

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

(三)地图

1、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 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A、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拉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③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①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三、 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会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2)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4、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影响:

a)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海陆位置影响:

a)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

a) 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b)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c)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 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生活在不同热量带的人们衣着不同。 ②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③ 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四、 居民与聚落 (一)人中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2)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积

(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原因:

社会经济条件: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

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自然条件: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

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b) 人口稀疏地区:撒哈拉沙漠

大洋洲西部沙漠 亚马逊平原 北冰洋沿岸 青藏高原

原因:极端干旱;过于湿热;终年严寒等。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2)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

(3)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 (1)原因:

a) 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b) 城乡差别:城市就业机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2)带来的问题

a) 一方面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题。 b) 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课本P80 图4.19)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 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a)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b) 人中超过1亿的国家。(10个)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六:201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3)、 的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4)地球卫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友谊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千米; 赤道周长: 千米;地球表面积: 平方千米。 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 、赤道 的不规则 。 (二)地球仪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 ,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 。 (2)、填写经线、纬线的特点:

(3)、地球自转的轴叫做 。它是一个 (假想、真实)的轴。 (4)、为了区别不同的经线而标定的度数叫做 ;为了区别不同的纬度而标定的度数叫做 。

从西向东,西经变小,东经变大 从北往南,北纬减小,南纬变大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形成了 。给出某一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 例:(1)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 A、 、 B、 、 C、 、

(2)A.B.C 三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点位于B点的 方向;B位于 (南或北)半球。 (3)C位于 (东或西)半球。 (4)A点位于C点的 方向;C位于B的 方向;

0000

(5)在图中找出点M(50N、160E)、N(35N、170E) (2)甲:( , ) 半球、 半球 (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 带

乙:( , ) 半球、 半球 (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 带

1) 2、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如:北半球为春季,则南半球为 季; 3、当地球运动到C时,此时地球为 节气,北极上空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当地球运动到B时,此时地球为 节气,地球上出现的现象是 ;当地球运动到D时,此时地球为 节气,地球上出现

的现象 ;当地球运动到A时,此时地球为 节气,北极上空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 4、地球上五个温度带的划分: (1)、填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

A、 B、 C、 D、 E、 我国位于 温度带; (2)、A与B的分界线是 ;B与C的分界线是 ;

A与D的分界线是 ;D与E的分界线是 ;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

2、比例尺的知识

①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又叫缩尺;

拓展应用: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②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③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比例尺是个分数,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

④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图幅大小、内容的详细程度、表示范围大小的关系:

a.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简略。

b.如果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就越简略。

c.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

3、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 下 ,左 右 。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越小 → 表示范围越 → 内容越 比例尺越大 → 表示范围越 → 内容越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单位为 。 ②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单位为 。 ③海平面以下,深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叫做 。 4、等高线地形图:

(1)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等高线,深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叫做等深线; (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同,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海拔之差叫做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

A B C

A山顶: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图中虚线是山谷线,也称集水线,易形成河流;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图中虚线是山脊线,也称分水线,不形成河流;

D E

D盆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E鞍部E图中A处,两个山峰之间的平缓部位;

(5)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的海拔的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 (6)根据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7)修水坝,选坝址,并绘水坝集水区域和库区范围。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处(河流峡谷地区)修坝,具有投资少,蓄水多的优点。 (8)绘小河,判断小河流向。 读右图回答:

(1)①和②坡度较陡的是②;理由是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2)①和②处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②;理由是:②处是山谷,易形成河流;并绘出河流流向(从高处向低处); (3)C和D的相对高度是 200米 。

读左图回答:

(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山顶 ② 鞍部

③ 陡崖 ④ 山脊

(2)甲、乙、丙、丁最合适修建水库大坝的是 丙 ,理由是:丙处是盆地出口坝身短,工程量小,投资少,利于蓄水;

判定图形:

图中地形名称A、 B、 C、 D、 E、 、F HI、 MN、 3、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制成 地形图。在该地图中一般用 色表示平原,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就越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海洋、湖泊一般用 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积雪、冰川一般用 色表示。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4、陆地地形可以分为 、 、 、 、 。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七: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上半学期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地图三要素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

2,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采用“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方向。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图上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3,在北半球的野外,我们一般运用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等确定方向

4、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比例尺一般表示方式有①数字式:如1:1000或1/1000

②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米”

③线段式:

6,比例尺大小判断 7,▲

“山峰”是注记(地图上的

文字说明或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叫注记)

一般常见的图例与注记:

首都 洲界 山峰 铁路 河流湖泊 港口

省会 国界 火山 高速公路 省自治区直辖市界 航海线

主要城市 未定国界 沙漠 公路 长城 关隘

8,地图包括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

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9.电子地图是将传统地图,遥感图像等经过信息化处理制成的

收集地理知识的途径:①电视广播节目及报刊②地理图书③访问互联网④日常参观与调查

第二章

10,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

11,盖天说与浑天说都是错误的

12,麦哲伦的船队于1519年9月-1522年9月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

是个圆的(或球体)。1521年3月麦哲伦卷入菲律宾群岛的部族纠纷被杀死。

13,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是

18,纬度变化规律:从0°纬度开始,向北向南逐渐增大至北纬90°和南纬90°

19.经度变化规律:从0°经度(即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不断增大至180°

20.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度数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均分成

两个相等的半球。但划分东西半球的是西经20°(20°W)与东经160°(160°E)

21,东经180°与西经180°实际上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

22.地球有两种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23,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周期是一天,产生昼夜更替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周期是一年,产生一年四季的变化

24,在地球仪上,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纬线是赤道

25.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的

26,在地球上,陆地占29.2%,海洋占70.8%

27,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8,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最大、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最小、最浅)

29.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作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占陆地

总面积1/3以上

30,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洲和非

洲的分界线从上到下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31,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32,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通

常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33,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

丘陵,盆地五种类型

34,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

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的高度差

35平原和高原共同点:共同点:地表起伏小。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36,山地和丘陵共同点:地表崎岖不平。 不同点:山地较高,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上,

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37,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38,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①太平洋沿岸山脉带②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的山脉带

39,世界之最: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40,陆地—等高线,不同的绿色与黄色 海洋—等深线,不同的蓝色,在图上用负数表示

41,等高线特点:①属于曲线②是闭合的③各条等高线不相交④线密集说明地势相对较陡,

线稀疏说明地势相对平缓⑤数值外大里小的是盆地

42,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魏格纳

43“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例: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或陆地

变成海洋(例: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44,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版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

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海陆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45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频繁)

46,世界上火山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

卑斯—喜马拉雅(向南、向东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和马来群岛南缘)火山地震带

47,1800年前人口增长缓慢,1800年之后人口增长迅速,近二十年,平均每秒增加2.4人

48,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欧洲的德国、瑞典、意大利一直处

于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非洲的一些落后国家)

49,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50,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

为集中(亚洲的东部、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51,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

52,人口增长过快使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

于贫困状态;但一些发达国家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所以人口增长太快与负增长都不好

53,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即体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肤色、

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54,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布有一点数量的黑色人种是因为黑奴运动

55、黄色人种:皮肤黄色或黄棕色,眼睛棕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鼻梁、身材、嘴唇

中等

白色人种:皮肤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浅,头发波浪形,鼻梁细高,嘴唇较薄,体毛较多,

身材比较高大 黑色人种:皮肤眼睛黑棕色,头发卷曲,鼻形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体毛很少,四肢

较长

第二部分: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下半学期复习资料

1、世界上一共有30℅有文字,70℅没有文字

2、使用的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这6种语言也是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34教徒总数约2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

区,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相对集中。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

5,伊斯兰教公元715亿,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

6,佛教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教,佛教徒有3亿多人,亚洲最多,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

7

8、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人口密集居住相对拥

挤。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叫做集镇

9、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

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10,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①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②在文化遗产的周围

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③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

11地区7、8月高温多雨,1、2月寒冷干燥)

12、晴 雾 阴 风 多云 台风及其中心 霜冻 雷雨 雷阵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浮尘 扬尘 沙尘暴 强沙尘暴 小雨 中雨 大雨 冰雹 雨夹雪 多云转晴 中雨转阴 小雨转大雨

13常用℃表示。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

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2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点 1415,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陆地上,海拔高的

地方气温比周围低③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海洋冬暖夏凉,陆地冬冷夏热 16 17

18,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比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少 1920、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变化因

素有:①地球的形状②地球的运动③海陆的分布④地表的起伏等

21、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从赤道开始,随着维度的增

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22、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变化。南北极圈内才会出现极昼和极夜 北半球—昼夜平分:3月21日(春分,直射点在赤道)和9月23日(秋分,直射点在赤

道) 白天最长的一天:6月22日(夏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极圈极昼)

2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有①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山脉阴坡阳坡的温度、湿度有很

大差异②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山脉两侧的水分、气温状况也会出现差异

25、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海拔每增高100米,

气温约下降0.6℃,所以某些高山会“一山有四季”

26、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①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②在

2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 欧盟

2008年29届在北京

东盟 石油输出国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欧元标志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29、全世界人口超过70亿,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人口最多,其次是印度和美国,人口最少的是梵蒂冈 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中国面积第三,梵蒂冈面积最小

30,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美国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发达国家

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2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东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33、国与国之间开展合作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合作等,开展国际合作的意义在于促进经济发展,科技文化交流,维护世界和平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八:2014年人教版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1.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

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

(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

分界线;

(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

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

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

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5.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

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东小)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总结为西大)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 地球的自转

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

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

3. 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课本17页图重点记忆)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 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课本20页图重点记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低纬:0°--30

60°--90°

27页)

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三种: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3.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5.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平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

四、地形图的判读:

6. 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课本31页图)

7.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8.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9.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高原山地-----大于500米,平原------小于200米,丘陵-------200米与500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平原和高原地面起

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课本32页图重点记忆)

11.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绿色-------平原,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

1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课本33页图)

13.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本35页)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有很多种类。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地信息。

一、海陆分布:

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

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44页图)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5.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课本45页图3.1.5)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6.七大洲的轮廓图

7.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8.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

9.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10.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12.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

13.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4.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

15.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46页七大洲、四大洋图)

各大洲临的大洋:

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大陆漂移假说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大陆漂移是由(七大板块运动)引起的;

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

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课本53页图)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

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的陆地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8、七大板块图(课本52页图3.2.5)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

1、天气符号:P59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多云、阴天;风

力风向等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

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3、空气污染指数[1-50—优(一级);51-100—良(二级);101-200—轻度污染(三级)„]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

4、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5、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8、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9、、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第三节

降水 的变化和分布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3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九:2014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

2014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

2、大小:千米;米。

3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等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30°—60°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

、五带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1

2

3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

7山高、水深的数字。

8

9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4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间的,经常变化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

4现在日出前后。

1月份,南半球相反。

5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

3平原地区。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部和西部。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

9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篇十:人教版2015年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2分界线。

3

4、西经200组成的经线圈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

5、低纬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6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

7、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时间是1年;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四季变化,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8北回归线(北纬23.5°);南回归线(南纬23.5°);北极圈(北纬66.5°)。南极圈(南纬66.5°)。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

第三节 地图

9.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0.

11. 把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线叫做等高线。

12.

13.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

14.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5. 地球表面是海洋,

16.

17.

18. 分界线:亚洲和欧洲: 亚

洲和非洲: 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9

20.

的地球表层由板块组成,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1.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2.

23. 。动方向相对)形成高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24. 天气时间短、变化快。气候时间长,变化不大,比较稳定。

25. 厚,大多为阴雨区)。

26. 天气符号,设法记住P49页的天气符号。

27.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

越大,空气受污染就越严重。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28.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叫做气温日较差。

29.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

球相反。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30. 等温线的特点:①闭合曲线(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如

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②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③等温线密集的地方 ,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①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②同纬度地带,夏

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32.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水量的单

位是毫米。

3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

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34.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大陆内部降水少。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如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35.气候类型: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1月平均气温高于0℃)③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平

均气温低于0℃。)

。降水柱状都低于

36.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举例)、海陆位置(举例)、地形(举例)。可用P66举例 37.气候与人类活动:①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②人类活动使气候变暖的后果及解决办法。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38.世界人口总数越来越多,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越来越快,但目前有放缓的趋势。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亿。

39.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40.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面积)

41.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干旱的沙漠地区、湿热的雨林地区、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是人口稀疏区。(四密四

疏)

42.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就会产生: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穷 。因此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 相协调。人口增长过慢、零增长、负增长就会产生: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采取的对策是鼓励生育。

43.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44、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45.

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等,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等地区,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但巴西通用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等地区。

46.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代表建筑是教堂。伊斯兰教:教徒叫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代表建筑是清真寺。佛教:世界第三大宗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代表建筑是寺庙、佛塔。 47.我国汉族部分人信仰佛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48.我们把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49.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聚落有农村(从事耕作)、牧村(从事放牧)、渔村(从事捕鱼)等不同类型。城市聚落的居民,大多从事服务业和工业。

50.聚落有两种形态:平原地区一般呈团块状,在山区或沿河地带呈条带状。

51.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气候适宜③交通便利④自然资源丰富⑤水源充足⑥土壤肥沃

52.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较发达,聚落较密集;在高山、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205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