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

2016-01-11 08:28: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一:八年级物理全册复习学案:八年级上册试题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一:八年级物理全册复习学案:八年级上册试题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检测

考试提示: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分;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

1、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3、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无法比较

4、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10 cm B. 20 cm C. 25 cm D. 30 cm

6、小民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体积,得到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像,

量筒质量和液体密度是————————————————( )

A 、20g 1g/cm B 、 60g 0.8g/cm

C 、 60g 1g/cm D、20g 0.8g/cm

33333

7、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同的铅块、铝块、铁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水面上升最多的是(ρ铅>ρ铁>ρ铝)——————————————( )

A、放铝块的 B、放铁块的 C、放铅块的 D、一样高

8、如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二、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1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 m/s,合 km/h。

2、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

3、我们经常说“男低音”、“女高音”,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__________。

4、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受热产生______________现象,然后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_____________的缘故。

6、在晚会上,节目《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 来解释;在生活中,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 和 来解释。

7、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

这时他看到的是 、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

夹角是5º。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 些。

8、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___ ___ 。

9、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体积较大的是 球;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质量较大的是 球。

10、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kg/m,则该瓶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

11、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12、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光屏距离凸透镜为15cm时,得到缩小的像,当光屏距离凸透镜25cm时,得到放大的像。该同学使用的

凸透镜焦距为 。

13、如图4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_min。

14、超声波清洗及超声啐石是利用声能

的性质工330

作的,而回声定位则是利用了声能 的性质。

三、作图题(共18分,每小题9分)

1、下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2、如下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四、实验题(共15分,每空1分)

1、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

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⑴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

⑵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板的_______侧观察(选填“左”或“右”);

⑶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⑷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⑸实验时,发现蜡烛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的可能原因是 。 ⑹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2、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调节托盘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2)如图表示的是实验的三个步骤,请按实验的正确顺序将各图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3)实验中测得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g,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3、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____℃。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11分,第1题5分,第2题6分)

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2、量筒中装有1000 cm、密度为1.1×10kg/ m的盐水,由于蒸发,过一段时间后,从刻度上发现量筒中还剩500 cm的盐水,求剩下盐水的密度。

3333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二:八年级物理上册总复习总教案

第1、2课时:《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基本知识: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点】复习巩固基本知识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 点】如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 时】1课时

【教 具】投影、视频点播

【教 法】启发、总结、讨论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略)

二.知识要点

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是v。

单位是:米/秒,千米/时 (1米/秒=3.6千米/时)

5、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来表示平均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是:vsts总

t总

s

v2、时间和跑程的计算: t, s=vt

三.课堂练习

【例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分析】平均速度应是运动的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即

【解答】C

【例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多大?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出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运动时间,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得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设全路程为s,前半段运动时间t1,后半段运动时间t2.则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 全程平均速度为24m/s.

【说明】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即不能用(20m/s+30m/s)÷2来计算平均速度。

【例3】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2秒,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5千米/秒,一架飞机的速度最快可达3200千米/时,若乘坐这架飞机能直驱月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

【分析】本题暗含的等量关系是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还需要注意的是激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是“往返时间”,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解答】根据题意,从地球到月球的路程s始终不变

即 s激光=s飞机 而s=vt

则有 v激光·t激光=v飞机·t飞机

所以 t飞机=v激光·t激光/v飞机

=(3×105千米/秒×1.28秒)/1千米/秒

=3.84×105秒=102.7小时

答:这架飞机需要102.7小时才能到达。

【例4】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1100米长的铁桥,用时1分20秒。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分析】本题属于一类“车辆过桥、钻洞问题”,特点是:题目给出车辆长度,“路程”不能直接代人“桥(洞)的长度”[若是这样代人,车辆行完计算出的路程后,并未完全通过桥(洞),此时整个车辆还在桥上(洞里)!],而是路程=桥(洞)长+车长。

【解答】v=54千米/时=15米/秒,t=1分20秒=80秒,l桥=1100米,求:l车 根据题意 s=l桥+l车

则 l车=vt-l=15米/秒×80秒-1100米=100米

答:这列火车的长度是100米。

【例】关于追及问题,等量关系是s1=s2

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是s=s1+s2,t1=t2

四.小结(略)

五.布置作业:1.熟记并理解基本概念 2.总复习P

第3、4课时

《声的世界》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

一、考试热点

声现象的考查一般要求较低,同学们应在基础知识与技能复习的基础上,适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联系与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医生用的听诊器、B超的原理等;(2)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3)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控制.

中考热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声音的三种特性,噪声的来源及控制,声的利用等.涉及到的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实验探究与计算.在中考试卷中,本讲所占的分值一般为2~3分,也有少数试卷达到4~5分.在今后中考中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的问题及探究实验将会逐渐增多.

二、考点精讲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较慢,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②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③声音在传播途径中当遇到较大障碍物时,在界面发生反射,声波返回形成回声.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距、测深.

2.乐音的特征

(1)音调:音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就越小。

(3)音色: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例如:让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曲谱(相同音调、相同响度),一听就可分辨出乐音是由哪个乐器演奏的.这是根据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而分辨出来的。

3.噪声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4.超声波和次声波

一般地说,振动频率在20 Hz到20 000 Hz之间的波人类是可以听到的,称为声波.20 Hz以下和20 000 Hz以上分别属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范围,人耳是不能听到的.在声波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音调由低变高,但是在不同频段,人耳的感受力并不一致.一般情况下,音频在1 000 Hz以下,随着频率的降低,听觉会逐渐迟钝.因此,人耳对低频噪声较容易忍受,而对高频噪声则感觉较敏锐,

耐受力差.若长期生活在偏高频率的巨响环境中,会引起耳朵部分受损或严重失聪.

三、例题精讲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

例一、(08江苏无锡)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例二、(08江苏扬州)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

考点二 声音的传播

例一、(2008·黄冈)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

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例二、(08甘肃天水)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D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例三、(08资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

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下雨时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

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例四、(08四川攀枝花)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

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

考点三 乐音的特征

例一、(08湖北十堰)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C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二、(08厦门)如图l是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考点四 噪声

例题一、(08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 )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例题二、(08山东临沂)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B )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

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

考点五 超声波与次声波

例题一、(08湖北恩施)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

例题二、(08四川内江)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考点五、综合型

例一、(08河南)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振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例二、(08湖北襄樊)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三:初二物理上学期总复习教案()

初二物理上学期复习教案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m=109nm

例:45m=4.510-5m 0.23dm=2.3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和t的单位化成m/s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

汽艇以10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船=V船t=100m/s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船+ S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VV2s来计算,切勿利用V=1来计算。 2t

例: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速度为20m/s,后50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

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s50m==2.5s v20m/s

s50m 后半段时间为:t===5s v10m/s

s100m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3.3m/s t7.5s 解:前半段时间为:t=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____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_______的,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通

过20m路程后的速度是________m/s。

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接下来的15s时间内

作速度为5m/s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时间内作的是______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合___________km/h。

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6,运动路程

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9:1 B.1:9 C.4:1 D.1:4

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20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A.30.8m B.30m C.29.3m D.28.6m

7.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那么以丙为参照物,甲作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变速”)。

8.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2分钟。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只需40秒。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梯送上楼,需要_________分钟。

9.某物体以8m/s的速度通过全程的2/3,通过剩余1/3路程的速度是21.6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第二章 声的世界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二、 乐音与噪声

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 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 有

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

乐器就是因为音色。

3、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三、 超声与次声

1、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

超声: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

次声: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

2、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 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 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

(3) 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四、 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s,求火车离此人

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解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则

SS—=2 解得S=727.6m 3405200

解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

340(t+2)=5200t 解得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0.14s=727.6m

[应用练习]

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

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哪一个是无效的:( )

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3.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以上都不对。

4.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C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6.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7.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m。.

8.声音要靠传播,登月的人只能靠无线电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播.

9.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2个例子。

(1) __________ ;

(2) 。

10.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

11、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问:

若他喊时离高崖是875m,则汽艇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第三章 多彩的光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 光的反射:

(1) 反射定律:(3条)

(2) 漫反射与镜面反射:区别及应用

(3) 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2点)

(4) 作图:(如下)

3、光的折射:

(1)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 (2)光折射成的虚像比实际物体高

4、光的色散

(1)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基色:红、黄、蓝;

(3)物体的颜色:

Ⅰ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光线,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光线);如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

Ⅱ透明物体只能透射跟它相同颜色的光;如蓝色镜片只能透过蓝光

例:穿红裙子、白T恤的女孩在只有蓝光的暗室里被看到穿蓝上衣、黑裙子。

5、凸透镜成像:(1)正立虚像(不可在光屏上呈现):u<f,即物体放在一倍焦距内

(2)倒立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将u或者v跟2f进行比较。 u>2f:物大缩小

u=2f:物等等大

u<2f:物小放大(同理,可应用在v上)

例:(04上海)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侧光屏上得

到—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 10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40厘米

解:缩小物较大u>2fu>32cm即选D。

6、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照相机成 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成 放大倒立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四: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复习课第一章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五: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学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

km —→ m —→ dm —→ cm —→ mm —→ μm —→ nm。(在箭头上填上换算进制)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 和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1 h = min 1 min = s。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不能避免,而测量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 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计算公式:

S —— —— ,t —— —— ,v —— —— 1 m/s = km/h。 v= ,变形可得:s = ,t =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 。

四、测量平均速度

1、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 。

t=分+秒。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 =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 、 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st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 声音在15℃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是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S= 。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 。音调跟发声体 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 ;频率

越低音调越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 。频率单位 次/秒又记作Hz 。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 。响度跟发生体的 和距发声距离的 有关。振幅

越大,响度越 。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 。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 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 来判定;高声大叫——指 ;高音歌唱家——指 。

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 (回声定位、声呐探测、超声诊断)和传递 (清洗精细机械、超声碎结石、电动牙刷除牙渍)。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 减弱(装消声器、禁止鸣笛)、在 减弱(关门窗、装隔音墙、植树造林)、在 减弱(带耳罩、塞棉花)。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度为 ℃,人的正常体温为 ℃ 。

3、测量仪器—— (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 进行工作。 ②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二、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物体从 态变成 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 非晶体物质: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的条件:(1)达到 。(2)继续 热。

②凝固:物质从 态变成 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 。⑵ 继续 热。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

三、汽化和液化

①蒸发:液体在 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 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 作用。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 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时温度 。

沸腾条件:(1)达到 ;(2)继续 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

②液化方法:(1) ;(2) 。

熔化:冰雪融化、冰棒含在嘴里化了; 凝固:水结冰

汽化:酒精、水等液体的蒸发、沸腾; 液化:云、雨、雾、露、“白气”、液化石油气

升华: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风干、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凝华:雪、霜、雾凇、冰花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沿 传播 如: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

形成的圆形光斑)、影子的形成、排队时看第一个人挡住后面的人,队就直了、清晨太阳

光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射击瞄准时“三点一线”、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 ,反射角 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2、分类:

(1)镜面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刺眼”等,都是因为发生 反射。

(2)漫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 定律。

条件:反射面 。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

3、反射现象:水中倒影;镜花水月。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对称原理)

①像、物大小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 。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像。

成像原理:光的 ;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应用:潜望镜。

2、凹面镜: 光线。应用: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太阳灶。

凸面镜:凸镜对光线起 作用。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路口的反光镜。

四、光的折射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内。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 (折射角 入射角);

B、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 (折射角 入射角);

C、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D、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 。

入射角

N 空气

入射角N 空气 3、O

水 图1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知识点总结含习题

第一课时:科学之旅及第一章

1.物理概念:物理是研究光、电、热、力等现象的科学。

2.怎样学习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观察——动手——思考——理解——联系实际和社会

3.知道物体的最基本状态:固、液、气。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4.声速:常温下(15摄氏度)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读作340米每秒。声速与温度和介质有关

(3)人耳的听声能力:1.人耳的构造主要有: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

2.听声过程: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3.骨传声: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骨传导。

第二课时:第一章声现象

一、音调:音调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3.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以下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以上是人类听觉的上限。

5.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ave)。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infrasonic wave)。

6.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

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加湿器、治疗咽喉炎及气管炎的药液雾化器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液体破碎成许多小雾滴。

(2)超声波清洗污垢。

(3)声纳: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

(4)超声波探伤仪: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内部是否有气泡和裂纹。

(5)医院利用B超(B型超声波):分析体内的病变。

(6)用次声波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 .二、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

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

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同的特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也不一定大。

三、音色: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

声音的特性音调:决定于了发声体的频率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发声体:频率也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音色也不同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及声的利用

1.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噪音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2.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2)工业噪声.(3)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

3.噪声强弱等级和危害:

噪声强弱等级: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0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30~40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70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90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150___dB.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90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70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50___dB.

危害: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控制噪音: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阶段:(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 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二、声的利用:传递信息,传递能量。

第三课时:第二章光现象的前三节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真空或空气中光速约为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15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

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七:初二下物理期末复习教案

戴氏教育精品堂培训学校名校冲刺

初二年级期末复习

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是维持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2、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在地面附近的体重是N(g=9.8N/kg),宇航员飞上月球后,由于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1/6,这时,宇航员体重是____ __ N,质量是____ ____ kg。

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B、在斜面上沿直线匀速下滑的物体

C、抛出的石子 D、从高处掉下来的石子

5、正在运动的小车,速度逐渐减小,在未停止之前,假如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小车的运动情况是( )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继续减小,最后停止

C.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可能改变

6、运输液体货车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当车向右开动时,气泡

将向_ _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 __ 运动,其原因是__ __具有

惯性.

7、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

到达某一个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 )

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教师寄语:忘掉过去所有的成功。每天都从昨天的错误重新开始!!! 1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无关

10、一人用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6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到300N,则地板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100N; B 200N; C 300N; D 600N

11、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

在木块运动过程中(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C. 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2、把一小球轻轻放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10kg/m3)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A、等于8g B、大于8g C、小于8g D、无法判断

13、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放入水中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试比较三个物体的重力GA、GB、GC和密度ρA、ρB、ρC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GA=GB>GC B.GA<GB=GC

C.ρA<ρB<ρC D.ρA>ρB>ρC

14、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15、将一个小石块和一个小木块一起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小木块浮在水面上 而小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B:石块深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16、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铝球都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F铁铝;而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木球(ρ木<ρ水),都浸入在水中静止后,它们受到的浮力F铁_ _ __F木.(以上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教师寄语:忘掉过去所有的成功。每天都从昨天的错误重新开始!!! 3

17、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总是不熟,其原因是 ( ).

A.大气压强小,水的沸点低 B.高原上气压太低了

C.炉火的温度低 D.水沸腾的时间太长了

18、如图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并列放10本完全相同的书(每本书与书架的接触面积相向),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取走右边的4本书后,其余6本书不动,书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又为( )

A.压力为3F/5,压强为3 p/5 B.压力为F,压强为3 p /5

C.压力为3 F / 5,压强为p D.压力为F,压强为p

19、如图一个盛满水的试管由竖直方向逐渐倾斜,在水未从试管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变小

C不发生变化 D先变大后变小

20、如图右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

A.F,P B.4F,P C.1 F /4,P D.F,p/4

2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大气压值为760mmHg,实验时,玻璃管口始终不离开水银面。若把玻璃管竖直向下压低5mm,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

A.765mm B.755mm C.760mm D.无法确定

22、如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 m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23、下列事件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C.人将新鲜空气吸进肺里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潜水服

24、实验:研究液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1)如图所示,打开自来水龙头使水流过图中玻璃管,玻璃管A、B、C三处

管径大小不同,A、C管径相同,B处管径较小,通过实验观察到A、B、C三

处水柱的高低不同,有hA__ __hC___ _hB(填“=”“<”“>”)

教师寄语:忘掉过去所有的成功。每天都从昨天的错误重新开始!!! 3 2

(2)在A、B、C处的压强关系是PA_ _PC_ __PB(填“=”“<”“>”)

(3)两艘轮船在水面上以一定的速度平行运行时,如果靠得太近,两船就会相撞、利用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分析两船相撞的原因.

25、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图3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

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

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2)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 _ _ ___。

26、 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 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仍停原处; D、无法确定.

27、如图所示,均匀杠杆下面分别挂有若干个相同的铁块,每小格距离相等,支点在O,此时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问:当下几种情况发生后,杠杆能否再次平衡?

(1)两边各减去一个铁块;

(2)将两侧铁块向支点方向移一个格;

(3)将两侧所有铁块分别浸没于水中;

28、一人利用图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450N的物体,若每个滑轮重50N,人重600N,人对地面的压力是_ N,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人在2s内做的功为_ J.(本题不考虑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以及绳重)

29、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30、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5N,则拉力F为_ N,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_ N(弹簧测力计和滑轮的质量不计)

教师寄语:

忘掉过去所有的成功。每天都从昨天的错误重新开始!!! 4

48题

31、足球运动员用300N的力,将足球踢到10米远的地方,已知足球重16N,则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

A.3000J B .160J C.0J D.无法确定

32、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则在此过程中( )

A .重力做了3000J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30w

C.推力做了1000J的功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0N

33、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②如果该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捞上的桶里带有少量的水。关于以上情景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克服水的重力做的功在①中是有用功,在②中则是额外功

B.克服桶的重力做的功在①中是额外功,在②中则是有用功

C.①中的机械效率比②中高

D.①中做功的功率一定比②中大

34、如图,小刚对子弹击穿木板靶心前后,子弹能量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如下四点看法:

①动能减少,是因为有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②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增加了;

③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

④子弹的机械能不变.

你认为他的看法中,正确的有几点( )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④

35、飞机在高空水平方向上匀速飞行,同时空投救灾物品。在飞机空投救灾物品前后,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初二物理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天津)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

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图6关于滑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教师寄语:忘掉过去所有的成功。每天都从昨天的错误重新开始!!! 5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八:2012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上册

宾道军

2012.8

目录

科学之旅 ..................................................................................... 4

第一章 机械运动 .............................................................................. 7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7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 11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 15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 19

第二章 声现象.............................................................................. 22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22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 32

第三节 声的利用 ............................................................................ 39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42 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 .......................................................................... 47

第三章 物态变化 ............................................................................ 50

第一节 温度................................................................................ 50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 56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 61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 68 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 .......................................................................... 71

第四章 光现象.............................................................................. 74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 74

第二节 光的反射 ............................................................................ 79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 86

第四节 光的折射 ............................................................................ 94

第五节 光的色散 ............................................................................ 99 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 ........................................................................ 107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114

第一节 透镜.............................................................................. 114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 119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124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 130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 135 复习课 复习和应用 ........................................................................ 140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 142

第一节 质 量............................................................................ 142

第三节 密度............................................................................... 145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 148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 150 复习课 质量与密度复习 ..................................................................... 153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

(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九: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教案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

2.长度的主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米;1分米= 米, 1厘米= 米; 1毫米= 米 ; 1微米= 米; 1纳米= 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地球的半径:6400 。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 ;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6.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s),它的常用单位有 , 。1h= min= s.

二、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 的物体)叫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不变)

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6.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 1米/秒= 千米/小时

7.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 除以 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

三、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而产生。 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传播。 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

2S总12vt总

4. 乐音的三个特征: 、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它与发声体的 `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 ,跟发声体的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 。 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不同

5. 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减弱;(2)在 中减弱;

(3)在 处减弱。

四、在光的世界里

1. 光源:自身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

2. 光的色散:将光分解成红、、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3. 光的三原色:、。

4. 红外线主要特点:热效应,应用:取暖、摇控、探测、夜视等

5. 紫外线主要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灭菌、验钞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

6.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中是沿 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

7.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8m/s。

8.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

9.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 角等于

角。(注: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

的 。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2)像到镜面的距离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成的是 。

平面镜应用:(1)成像 (2)改变光路。

1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一般发生改变的现象。

1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 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折射光路也是 的)

13.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

它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也叫 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16. 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的是图 ;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图 ;表示远视眼矫正的是图 。

五、物态变化

1. 温度:是指物体的。测量的工具是

2. 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3. 摄氏温度的单位是。1摄氏度的规定:把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 ℃。

4. 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5.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至 ℃,每一小格是 ℃。

6.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4)读数时 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相平。

7.

8. 熔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熔化。要 热。

9. 凝固:物质从热.

10.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

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

1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而非晶体没

有 。

12.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t t

(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上图中晶体在AB段处于 态;在BC段是 过程, 热,但 不变,处于 状态;CD段处于 ;而DE段处于 ,EF段落是 过程, 热,状态;FG处于态。

13.汽化:物质从和。都要 热。

14.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是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 温度(沸点)下,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 热,但温度 ,这个温度叫 。

15.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 ;(2)液体 ;(3)液面 快慢。

16.液化: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接变成 叫凝华,要 热。

18. 附录:

①电冰箱原理: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②南极地区以冰雪为水源。先将冰雪放入壶中加热熔化成水,至水沸腾,

可看到汽化出的水蒸气在壶嘴上方液化成雾状小水珠,俗称“白气”。

③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现象,由固态变为气态;

钨丝冷却,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凝华。

④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

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

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滴落到地面上。

⑤云、雨、雪、雹、霜的形成: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篇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上册)

总的特点来讲,同学们爱学习,对学习有一种执着的追求;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但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而,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二、指导思想:

从这一个学期开始,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所以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先从兴趣着手,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工作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虽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看似难度降底了,但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学生涫习的难度反而增加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己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如进行野外考察、下农村进行实验调查、到工厂去进行劳动实习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大学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达20节以上,还要上了一堂教学观摩课。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

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五、课程安排:

全期从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按20周计算:

第一周至第三周:(1)学习《科学之旅和第一章《声现象》的新课,(2)复习与检测;共6课时。

第四周至第六周:(1)学习第二章《光现象》的新课,(2)复习与检测;共7课时。

第七周至第九周:(1)学习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的新课;(2)复习与检测;共7课时。 第十周:期中复习与考试。

第十一周至十三周:(1)学习第四章《物态变化》的新课;复习与检测;共5课时。

第十四周至十六周:(1)学习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新课;(2)复习与检测;共6课。 第十七周至十九周:期末复习与综合练习。

第二十周:学生自由复习,教师作应试指导。

322052

科 学 之 旅

课题:引言 科学之旅—《探索物理》

课时:1课时

目的:(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4)用STS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巨大作用;

(5)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具:教材中图0.1—1至0.1—4及0.1—9、0.1—10的实验装置,三棱镜一付,小石子一枚,开水和带盖的空矿泉水瓶。

教程:

一、导入语:(衔接式、启发式)

1、上节我们对大家学习物理做了一些基本的要求。我们说物理是非常有用的,非常有趣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会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2、不过大家可要大胆回答问题,踊跃做实验哟!咱们看谁做得最好了!

二、关于“有趣有用的物理”的引导性学习:

1、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声、光、热、电、力现象。

2、教师演示实验:

(1)、“冷水使热水沸腾”实验;

指导:我们将在热现象、力学综合内容中学习。

(2)、“会跳舞的小人”实验;

将在第一章学习到: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3、想想做做学生趣味实验;

(1)“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吗?”

我们将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三章中学到。

(2)“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实验;

我们将在三年级的力现象中学到。

4、物理是有用的:

(1)、电是怎么产生的?如何保存?

(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3)、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月亮、星星和人造卫星为什么不会掉下?(牛顿的猜想性实验—三个宇宙速度)

三、怎样学习物理:

既然物理这么有趣,又这么有用。那么我们如何学好物理呢?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认真的观察,多次的实验,然后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讲一个“糖醋液”的故事)

比如:①图0.1—7中变速自行车变速时的作用?

《简单的机械》一章中我们会学到。

②冰棒冒出的“白气”是什么东西。向上还是向下?③鸡蛋在淡水中会下沉吗?在盐水中呢?

④气球为什么能把“开水烫过的杯子“吸住?

(“开水烫过的空矿泉水瓶”为什么会变瘪?)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多动脑子,凡事多问个“为什么?”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还要在细心、安全的情况下,大胆探究 我们不知道的物理规律。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物理为人类造福的。 ①了解“和平间谍”的故事;

②了解“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塑料”

四、STS:伽利略的“摆的等时性原理”

观察—疑问—猜想—证实。

五、小结:

“科学之旅”—就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究历程。

六、作业:

1、课外做书中的或布置的实验

2、预习第一章内容,同时准备实验仪器:橡皮筋,钢尺等。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 科学之旅

一、有趣有用的物理:

1、物理学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2、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

二、怎样学习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三、探究物理:

观察—疑问—猜想—证实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教材分析:1、本节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此要求尽可能利用实验、 周围现象去进行教学。可以利用课本外的实验、现象去

进行教学。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并 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有关的现象。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无————因为暂无相关内容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 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

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

—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

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

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

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

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秒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 外练习。

五、课后活动:

练习:物理套餐的部分内容。

作业:16页1、2、3题。

教学后记: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学习目标:1、知道人耳的构造。

2、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3、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电脑、音叉。

教材分析: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2312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