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

2016-01-11 09:29:5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一: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课件 (2) ...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一: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及课时教案及课后反思及课件 (2)

《倍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51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一第1~3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二年级学习了乘法口诀的基础后出现的。例1,是以六只小兔身边的萝卜引出谁是谁的几倍的关系,根据3个2根,5个2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2,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景,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一般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1名同学,诱导启发,用小棒摆正方形并说明:一个正方形是四条边两个正方形用了八根小棒也就是说八是四的二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例1图画中的各种萝卜,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3个2根及5个2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5个2根也可以说成2的5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一第1、2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倒背,选背。

因为我们中国独有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中国人在数学计算这一块是非常令外国人羡慕的。

随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新授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画黑板上,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说明可以圈出3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同学们你们会这样圈吗?

2、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白萝卜有10根,画黑板上,那10根白萝卜有几个2根呢?先请一个同学来说说你准备怎样圈?

打开书,请大家用铅笔在书上圈一圈那10根白萝卜,并完成下方的填空。同位互相检查,同时请一个学生上黑板圈一圈,集体订正。 从上面可以看出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为什么是5倍而不是3倍呢?

3、练一练

做一做1,绿圆片有几个?黄圆片有几个?黄圆片每3片为一堆可以圈出几堆?请你圈一圈,说说黄圆片的个数是绿圆片的几倍?你能圈出蓝圆片是绿圆片的几倍吗?

做一做2,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要我们怎么摆,4倍是什么意思?

我们就在纸上第一行先画5竖线代表5根小棒,第二行怎么画?请你画一画,然后圈一圈。

三、作业设计

1、P53练习十一 1、2

2、圈一圈、填一填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的认识说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

说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田小学:李萍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用厘米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厘米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第二课时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厘米的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量课桌的宽)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学生尺,指出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为今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知识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子量物质长度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出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他们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说教法。

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前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四、说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情境导入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长度单位:新学期我们要买书皮包书,要知道数学书两条边的长短,怎么办?先来研究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呢?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具(橡皮、回形针、一角的硬币、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测量观察后发现测量结果不同,提出质疑: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可是量的结果却不一样? 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宽的长度,再用小方块一个个去摆,你觉得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出测量工具尺子。

(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1、认识尺子。课件展示(不完整的米尺)

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称:刻度、刻度线、“0”刻度。接着帮助学生会看尺上的刻度,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扫清障碍。最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这里的设计从表象逐渐抽象出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认识1厘米。课件展示例题2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2)指一指 :在尺上指出1厘米。

(3)说一说:尺上多长的距离是1厘米。

(4)比一比:借助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用手比画1厘米,然后脱离小方块比画1厘米有多长。反复几次,让学生记住1厘米的长度。

(5)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课件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它的几厘米。

让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4、用厘米量。课件展示例题3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汇报量法(学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一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二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三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

比较择优,从而明确:尺上有0刻度,就从刻度0开始量,如果尺断了没有刻度0,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不同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请你再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吧。学生测量后可能会说15厘米不到或14厘米多一些。那么它最接近几厘米呢?教师指出数学书的短边可以说大约长15厘米。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发展性。

1、判断量法: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2、测量比赛:课件出示四件物品,请四人小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彩带的长、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粉笔盒的高,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

(四)、课堂总结,升华知识

第一步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第二步:2、拓展提高:前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知道腰围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小结: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更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三角尺,还发明了卷尺、皮尺等,课件展示(各种尺子),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三:倍的认识教案及反思—杨娟

《倍 的 认 识》教学设计

杨 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6页例2、例3。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意义及6与7的乘法口诀后教学的,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三个小朋友摆正方形的情境呈现,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因为在新教材的编排中,“倍”的教学提前,遵循了“乘法—倍—除法”的教学顺序,所以,对乘法意义理解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正确理解“倍”的含义。因此,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我认为教“倍的认识”时首先要关注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从而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达到融会贯通。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设计理念】:

1、“倍”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所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整节课采用“过关游戏”贯穿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要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摆一摆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把新知识“倍”转化成学生已学的知识“几个几”,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倍”的概念,化解本节课的重难点。

3、在教学时,“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上,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突出内容的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拓展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学生自制小圆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过关游戏,想玩吗?

我们首先进入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1.☆☆☆☆ ☆☆☆☆

( )个( )算式:( )×( )=( ) ( )×( )=( )

2、○○ ○○ ○○ ○○ ○○

( )个( )算式:( )×( )=( ) ( )×( )=( )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创设情境——感知“倍”

师:有信心得到小红花吗?我们马上进入第二关:小嘴巴,说一说。

师:今天,老师把小红、小青和小明三个小朋友也请到了课堂,他们在干什么呢?请打开课本76页,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说一说。

生:我发现小红摆了1个正方形,小青摆了2个正方形,小明摆了3个正方形。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师:谢谢你,你真棒!还有其它发现吗?师:4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4? 师引导学生说出1个4根、2个4根、3个4根,并板书:

师:大家的发现真好,其实,表示几个几根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板书:3个4→4的3倍)

(2)自主探索——理解“倍”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新朋友。 师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师:谁能结合这幅图,说一说4的3倍表示什么意思?(在板书上划红线) (生答)师:你真棒,掌声送给他!

师小结:我们把4根小棒看作一份,有3个4根,就有这样的3份,就是4的3倍。现在请跟我说:“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师:现在请看小青摆的2个4根,2个4根也可以说成……?

生:2个4根也可以说是4的2倍。

师:你真棒,那1个4根呢?

生:1个4根也可以说是4的1倍。

师:如果老师再摆一个正方形,就是几的几倍?

生:如果再摆一个正方形,就是4的4倍。

师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观察与发现,我们知道每摆一个正方形都用4根小棒,就是以4根为一份,有几个4就是有这样的几份,可以说成是4的几倍。

师:现在请同位看着黑板说一说:几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几倍。

(3)实际应用——巩固“倍”:

师:看来第二关也难不了同学们!有信心闯第三关吗?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倍”的知识想出下面图形的数量吗?

2.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动手操作。

师:“倍”这个数学朋友真神奇,你们还想继续跟它交朋友吗?(想) 好,我们马上进入第四关:小小手,摆一摆。

师:在这关,老师有个要求:我说开始,你才能摆,我说停,你要马上坐好。请看:第一行摆两个圆,第二行要求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要求第二行摆多少个圆,就是求什么?怎样摆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摆的是几的倍。合作摆一摆、说一说:求2的4倍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活动:

A.同桌摆一摆、说一说。(教师巡视)

B.先请同桌上黑板摆一摆,然后汇报摆的结果。

师:谁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以2个为一份,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就有这样的4份,(在黑板上画出4条下划线),就是求4个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4×2=8(个)。

师板书: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 ○○ ○○ 4个2 4×2=8(个)

师:请同位看着自己摆出来的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变式练习。

师: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学得真棒!如果老师把第一行的2个圆换成3个圆,也让同学们摆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你会吗?

学生活动:按要求摆圆片。

指名在黑板上摆: 第一行: ○○○

第二行: ○○○ ○○○ ○○○ ○○○

师:你说得真好,这两题第二行的个数都是第一行的4倍,可是第二行的个数却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呀? 师:还想继续摆吗?如果第一行摆3个圆,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5倍,又该怎样摆呢?可能有学生说棋子不够了,那么你准备摆几个红圆?为什么?(摆了15个)师:你们是怎么摆的?(3个5)

(4)第一行摆3个圆,第二行的个数都是第一行7倍,第二行摆几个?你怎么不摆就知道了?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第四关里,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把它转化成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用乘法计算。(板书:标箭头、用乘法计算)

三、生活应用,拓展新知。

1.画一画。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厉害,朋友想想就知道圆片该摆几个了,如果让我们来画一画,你能行吗?(出示)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汇报。

画一画。画△和○,使○的个数是△ 的3倍。

(1)收集不同的画法。反馈: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3倍,圆形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的两种情况,你们对他们画的有什么想说的吗?如果这样画,那又该怎么说呢?

(2)他的圆形画了几个?猜猜他的三角形画了几个?猜对了吗?那你的圆形画了几个?大家想想他的三角形会是几个呢?他们猜对了吗?哎,圆形可以4个一份,也可以3个一份,还可以是5个一份,6个一份等等等等,不管圆形几个一份,三角形只要有这样的3份,就会是圆形的3倍。

2.拍一拍。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顺利闯过四关了,掌声表扬自己!现在,老师想和一个最认真的同学玩一个拍手游戏,谁来?(请一学生上台)请听要求:

(1)我拍×××,你拍的是我的两倍。(与一学生互拍。)

(2)现在我们一起拍,听:老师拍××,你们拍的是我的4倍。

(3)同位的同学玩一玩,一个说要求,一个按要求拍手,要注意节奏,开始!

四、全课小结,情感交流。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倍”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倍的知识。比如,同学们今年7岁,老师的年龄大约是你们的7倍,猜猜老师今年大约多少岁?希望大家不断观察,然后把观察到的结果用今天学的“倍”说句话,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四: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的认识说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

说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息烽县鸡场小学:赵毅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用厘米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厘米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第二课时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厘米的认识”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量课桌的宽)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学生尺,指出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为今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知识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子量物质长度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出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他们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说教法。

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前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四、说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情境导入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长度单位:新学期我们要买书皮包书,要知道数学书两条边的长短,怎么办?先来研究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呢?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具(橡皮、回形针、一角的硬币、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测量观察后发现测量结果不同,提出质疑: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短边,可是量的结果却不一样? 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要测量桌子宽的长度,再用小方块一个个去摆,你觉得方便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引出测量工具尺子。

(二)引导探究,训练技能

1、认识尺子。课件展示(不完整的米尺)

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尺,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么。知道尺上各部分的名称:刻度、刻度线、“0”刻度。接着帮助学生会看尺上的刻度,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扫清障碍。最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这里的设计从表象逐渐抽象出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认识1厘米。课件展示例题2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看一看: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2)指一指 :在尺上指出1厘米。

(3)说一说:尺上多长的距离是1厘米。

(4)比一比:借助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用手比画1厘米,然后脱离小方块比画1厘米有多长。反复几次,让学生记住1厘米的长度。

(5)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课件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它的几厘米。

让学生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得出结论:从刻度0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4、用厘米量。课件展示例题3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汇报量法(学生可能有以下量法)

第一种:从尺的0刻度开始量。

第二种:从尺的顶端开始量。

第三种:从尺的其他刻度开始量。

比较择优,从而明确:尺上有0刻度,就从刻度0开始量,如果尺断了没有刻度0,可以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不同的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二步:请你再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吧。学生测量后可能会说15厘米不到或14厘米多一些。那么它最接近几厘米呢?教师指出数学书的短边可以说大约长15厘米。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发展性。

1、判断量法:通过让学生举手势判断测量的正误,有没有从0开始量,有用断尺量的,可是读数时错误,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通过这一题的训练,指出了学生测量时易错的地方,为进一步动手测量奠定了基础。

2、测量比赛:课件出示四件物品,请四人小组合作,先估测再量出彩带的长、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粉笔盒的高,比一比哪组测得又快又准。学生合作进行测量比赛,之后反馈测量结果。

(四)、课堂总结,升华知识

第一步1、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第二步:2、拓展提高:前几天老师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知道腰围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教师小结:其实人们为了测量更方便,不仅发明了直尺、三角尺,还发明了卷尺、皮尺等,课件展示(各种尺子),我们在生活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子来进行测量。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五:2016-2017年新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精品资料)

《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初步体会“倍”的含义,能根据直观图示填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倍”的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学重点

能根据直观图示填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能根据直观图示填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方法

交流研讨、分组讨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趣,教师口述大象的谜面,让学生猜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吗?谜面是:

耳朵像蒲扇,

身子像小山。

鼻子粗又长,

帮人把活干。

学生猜出谜底是大象。

二、新课学习

体会“倍”的含义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了解草地上有4头大象2头小象。并通过

大象的颜色了解是两家,每一家有2只大象、1只小象。

师:对!我们课本第80页就有大象,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生1:有4头大象,1头小象,小象在草地上玩耍。

生2:我看这6头象是2个家,每一家有2只大象、1只小象。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大象的颜色不一样。

2.教师以一家大象为例,说明:2头大象、1头小象,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大人和孩子的关系。

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师:每一家大象有2头大象、1头小象,2里面有2个1,我们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教师板书:

2头大象 1头小象

大象头数是小象的2倍

师:哪个同学家是3口人?请举手。谁能用“倍”来说一说你们家大人和小孩的人数关系?

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3.教师接着介绍:图中有4只大象、2只小象,4里面有2个2,还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师:再来看这幅大象图,有4头大象、2头小象,4里面有2个2,还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教师板书:

4头大象、2头小象

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4.让学生举出是2倍关系的例子,给学生充分的举例机会。

师:你能用其他的动物举出是2倍的例子吗?

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对说出较大数的同学给予表扬。如,有10只小猴、5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是大猴的2倍。

理解“倍”的含义

1.让学生看书中的情境图,说一说小兔和妈妈在说什么。

师:同学们举出了大数是小数2倍的例子。再来看一个小兔和妈妈拔萝卜的事情。看一看小兔和妈妈在说什么。

生:小兔说:“我拔了3个萝卜”,兔妈妈说:“我拔了6个。”

2.鼓励学生提出与兔妈妈和小兔拔的萝卜个数相关的数学问题。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问题的机会。

师:根据兔妈妈和小兔了拔萝卜的个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到:

(1)兔妈妈拔的多,小兔拔的少。

(2)兔妈妈比小兔多拔4个萝卜。

(3)兔妈妈拔的萝卜的个数等于3只小兔拔的萝卜的个数。

(4)兔妈妈拔的萝卜的个数是小兔拔萝卜个数的3 倍。

(3)(4)两种说法出现后,教师给予鼓励,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谈话并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6里面有几个2。然后教师讲解并说明:6里面有3个2,可以说6是2的3倍。

师:小兔子拔了2个萝卜,兔妈妈拔了6个萝卜,我们把小兔和妈妈拔的萝卜用图表示出来(出示图),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6里面有几个2?

生:6里面有3个2。

师:对!小兔拔了2个萝卜,以2个为标准,把6个萝卜每2个一组,可以分成3组,也就是6里面有3个2。6里面有3个2,就可以说6的2的3倍。

板书:6是2的3倍。

4.提出“举两个数,并说明大数是小数3倍”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现在老师提一个比较难的要求,谁能举出两个数,并说明大数是小数的3倍。 学生可能有多种例子。如:

12和4,因为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

三、结论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摆再计算,然后回答问题。教师再适当补充一些同样的练习。 师:下面做练一练第1题,请同学们拿出红色和黄色花片,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用小黑板呈现下面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看图列式计算,交流时鼓励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请大家看第2题,先看图再独立解答,自己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你写的算式,是怎样想的?

生:算式是:10÷2=5,因为母鸡有10只,公鸡有2只,10里面有5个2,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3.练一练第3、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师:第3、4题,请同学们自己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练一练第5题。先看图数出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出(1)题后再比较。(2)题可以用图形代替小动物,画一画,再填空。(3)题提示学生提出有关“倍”的问题。

师:看练一练第5题,先数出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第(1)题的括号中。 学生动手数并填空。

师:看第(2)题,用你手中的画片摆一摆,再填空。

五、作业布置

本节练一练第3、4、5题

六、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是小兔的3倍。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六:2016-2017年新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精品资料)

《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初步体会“倍”的含义,能根据直观图示填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倍”的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学重点

能根据直观图示填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能根据直观图示填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方法

交流研讨、分组讨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激趣,教师口述大象的谜面,让学生猜谜。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吗?谜面是:

耳朵像蒲扇,

身子像小山。

鼻子粗又长,

帮人把活干。

学生猜出谜底是大象。

二、新课学习

体会“倍”的含义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了解草地上有4头大象2头小象。并通过大象的颜色了解是两家,每一家有2只大象、1只小象。

师:对!我们课本第80页就有大象,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生1:有4头大象,1头小象,小象在草地上玩耍。

生2:我看这6头象是2个家,每一家有2只大象、1只小象。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大象的颜色不一样。

2.教师以一家大象为例,说明:2头大象、1头小象,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大人和孩子的关系。

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师:每一家大象有2头大象、1头小象,2里面有2个1,我们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教师板书:

2头大象 1头小象

大象头数是小象的2倍

师:哪个同学家是3口人?请举手。谁能用“倍”来说一说你们家大人和小孩的人数关系?

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3.教师接着介绍:图中有4只大象、2只小象,4里面有2个2,还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师:再来看这幅大象图,有4头大象、2头小象,4里面有2个2,还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教师板书:

4头大象、2头小象

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4.让学生举出是2倍关系的例子,给学生充分的举例机会。

师:你能用其他的动物举出是2倍的例子吗?

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对说出较大数的同学给予表扬。如,有10只小猴、5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是大猴的2倍。

理解“倍”的含义

1.让学生看书中的情境图,说一说小兔和妈妈在说什么。

师:同学们举出了大数是小数2倍的例子。再来看一个小兔和妈妈拔萝卜的事情。看一看小兔和妈妈在说什么。

生:小兔说:“我拔了3个萝卜”,兔妈妈说:“我拔了6个。”

2.鼓励学生提出与兔妈妈和小兔拔的萝卜个数相关的数学问题。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问题的机会。

师:根据兔妈妈和小兔了拔萝卜的个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到:

(1)兔妈妈拔的多,小兔拔的少。

(2)兔妈妈比小兔多拔4个萝卜。

(3)兔妈妈拔的萝卜的个数等于3只小兔拔的萝卜的个数。

(4)兔妈妈拔的萝卜的个数是小兔拔萝卜个数的3 倍。

(3)(4)两种说法出现后,教师给予鼓励,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谈话并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6里面有几个2。然后教师讲解并说明:6里面有3个2,可以说6是2的3倍。

师:小兔子拔了2个萝卜,兔妈妈拔了6个萝卜,我们把小兔和妈妈拔的萝卜用图表示出来(出示图),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6里面有几个2?

生:6里面有3个2。

师:对!小兔拔了2个萝卜,以2个为标准,把6个萝卜每2个一组,可以分成3组,也就是6里面有3个2。6里面有3个2,就可以说6的2的3倍。

板书:6是2的3倍。

4.提出“举两个数,并说明大数是小数3倍”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现在老师提一个比较难的要求,谁能举出两个数,并说明大数是小数的3倍。

学生可能有多种例子。如:

12和4,因为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

三、结论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摆再计算,然后回答问题。教师再适当补充一些同样的练习。

师:下面做练一练第1题,请同学们拿出红色和黄色花片,摆一摆再填空。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用小黑板呈现下面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看图列式计算,交流时鼓励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请大家看第2题,先看图再独立解答,自己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你写的算式,是怎样想的?

生:算式是:10÷2=5,因为母鸡有10只,公鸡有2只,10里面有5个2,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

3.练一练第3、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师:第3、4题,请同学们自己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练一练第5题。先看图数出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出(1)题后再比较。(2)题可以用图形代替小动物,画一画,再填空。(3)题提示学生提出有关“倍”的问题。

师:看练一练第5题,先数出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第(1)题的括号中。学生动手数并填空。

师:看第(2)题,用你手中的画片摆一摆,再填空。

五、作业布置

本节练一练第3、4、5题

六、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是小兔的3倍。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七:2016-2017年新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2(精品资料)

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

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学生自制小圆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过关游戏,想玩吗?(想)我们首先进入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多媒体呈现)请认真看一看,分别有几个几?怎样列式? 师:求几个几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创设情境——感知“倍” 进入第二关:小嘴巴,说一说。 师:今天,老师把小红、小青和小明也请到了课堂,(多媒体演示)他们在干什么呢?请打开课本76页,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师引导学生说出1个4根、2个4根、3个4根,并板书: 师:大家的发现真好,其实,表示几个几根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通过预习谁来告诉大家3个4也可以说成什么?

(板书:3个4→4的3倍)

(2)自主探索——理解“倍”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新朋友。

师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师:谁能结全这幅图,说一说4的3倍表示什么意思?(在板书上划红线)

师小结:我们把4根小棒看作一份,有3个4根,就有这样的3份,就是4的3倍。现在请跟我说:“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师:现在请看小青摆的2个4根,2个4根也可以说成……? 师:你真棒,那1个4根呢?。。。。。。

师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观察与发现,我们知道每摆一个正方形都用4根小棒,就是以4根为一份,有几个4就是有这样的几份,可以说成是4的几倍。

师:现在请同位看着黑板说一说:几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几倍。

(3)实际应用——巩固“倍”: 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 师:看来第二关也难不了同学们!有信心闯第三关吗?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倍”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2.探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动手操作。

师:“倍”这个数学朋友真神奇,你们还想继续跟它交朋友吗?(想) 好,我们马上进入第四关:小小手,摆一摆。

师:第一行摆两个圆,第二行要求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 求2的4倍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

师小结:以2个为一份,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就有这样的4份,(在黑板上画出4条下划线),就是求4个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4×2=8(个)。

师板书: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 ○○ ○○ 4个2 4×2=8(个)

(2)变式练习。

师: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学得真棒!如果老师把第一行的2个圆换成3个圆,也让同学们摆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你会吗?

学生活动:按要求摆圆片。

指名在投影上摆:第一行:○○○

第二行:○○○ ○○○ ○○○ ○○○

师:还想继续摆吗?如果第一行摆3个圆,第二行摆的个数是第一行的5倍,又该怎样摆呢?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摆一摆,开始!

学生活动:按要求摆圆片。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第四关里,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把它转化成求

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用乘法计算。(板书:标箭头、用乘法计算)

三、生活应用,拓展新知。

1.拍一拍。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顺利闯过四关了,掌声表扬自己!现在,老师想和一个最认真的同学玩一个拍手游戏,谁来?(请一学生上台)请听要求:

(1)我拍×××,你拍的是我的两倍。(与一学生互拍。)

(2)现在我们一起拍,听:老师拍××,你们拍的是我的4倍。

(3)同位的同学玩一玩,一个说要求,一个按要求拍手,要注意节奏,开始!

2.猜一猜。

师:为了表扬大家,老师带来了很多水果!喜欢吗?

课件出示:有雪梨、香蕉、菠萝等。

师:其实,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其它水果,西瓜的个数是雪梨的4倍,猜一猜:西瓜有多少个?

师:苹果的个数是菠萝的3倍,苹果有多少个?

师:老师还带来了大家最喜欢的草莓,草莓的个数是西瓜的3倍,草莓有多少个?

3.画一画。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厉害,会说、会摆还会算,会画吗?现在,请拿出练习单,按要求画一画。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八:2016-2017年新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1(精品资料)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倍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一般乘除的知识后进行演化学习的,它是依据乘除知识

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不等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最终又回到“份”,使倍的知识在整体网络中产生和发展。

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等分和除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知

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并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在具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图片。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2

3

4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九:二年级倍的认识说课稿ppt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篇十: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上蒜一小 李雪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用“份”来引出“倍”,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较抽象的知识;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5、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6、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正方体、卡片、图片。

二、说教法:

在教法学法的指导上,我努力做到四个注重:

1.注重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采用情境创设法,用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实课堂内容,提炼简单有效的数学信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注重“建模”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动手操作法,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数一数”、 “摆一摆”、“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涂一涂”、“画一画”让学生亲身经历构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数学模型,来丰富感性认识,也印证了知识来源实践这一真知。

3.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数学知识是密切联系的,前段时间学习了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几”可以转化为今天本堂课的内容,如“3个5”和“5的3倍”等价,用份的知识迁移到倍的认识,知道第一行有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说几的几倍。这样运用知识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主动

地与原有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利用已知来研究新知,培养学生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4.提供自主学习,交流的空间,注重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度能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纵观本课,学生建构初步模型之后,我就鼓励学生通过“摆一摆”、“拍一拍”、“涂一涂”等一系列活动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发现模型、掌握方法、启迪智慧,这些都是学生主体参与的结果。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调动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倍数,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摆一摆,拍一拍,涂一涂,画一画,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多玩游戏体现低年级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识,为新课做铺垫,有口算和看图说说各是几个几。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出示蜜蜂和兔子的图片,诱导启发,并说明:兔子是蜜蜂的 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跟老师摆小棒,第一行和第二行都摆4根,得出同样多的一份叫1倍,认识1个4就是4的1倍;第二次再摆4根,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行有几个?第二行有几个几?也可以说成4的2倍,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这一步是让学生认识到份和倍的关系,学生对份很熟悉了,用份来引出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使倍也不再抽象了,接着是摆出3倍,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然后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拍一拍,说一说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倍的印象,抓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来对倍的更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其次,教学例3,通过一个小魔术,让学生猜数字,说

说你怎么猜出来的?引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重点让学生知道“一个数“是几?几倍又是几?达到真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算法。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小组合作摆一摆完成书中的“做一做”,然后让学生玩坐船的游戏,以及通过涂一涂,画一画的形式加深对倍的理解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巩固,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结合今天的内容举几个生活中有关倍的例子,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相关热词搜索:冀教版二年级认识除法 二年级认识时间说课稿 二年级认识时间说课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说课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246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