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2016-01-11 10:18: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一: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寓言两则教案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一: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寓言两则教案

9、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设计理念

寓言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两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要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要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深入思考,一步步加深对寓言里形象的认识,体会蕴含的道理。

按以下两个步骤教学:(1)先让学生弄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教学时要注重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不同意思读出来。(2)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在学生弄懂了寓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亡羊补牢》。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投影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理解题意;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精读课文,体会寓意)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 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认真看老师写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设计意图:教材在‚亡羊补牢‛课题的旁边,编排了学习伙伴的一句话:‚通过查字典和 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也是落实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引导学生平时读书能运用这样的方法,弄懂课文中其他这样的词 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要弄清故 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记忆生字字型,并说说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 铺的

窟窿:“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也同时要求会写。因此,在让学生记住这些字音 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识记字形,要根据认写中的难点给予重点指导。]

五、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3)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4)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 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

[设计意图: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即兴表演,,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发 现问题,互相讨论、解答。]

六、体会寓意 总结全文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 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3、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6、总结学习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设计意图:学生读文悟出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大胆表达,说说生活中与 这个寓言故事相类似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同 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七、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八、课堂检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寓言两则教案

9、寓言两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三: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9 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

9、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过寓言吗?(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个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我们二年级下学期学过的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先看动画片吧。【课件播放:动画片】大家刚刚看了有趣的动画片,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课件出示: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在字词学习上,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老师这里有几个词语,相信大家肯定会读,谁愿意来读给其他同学听。【课件出示:寓言 羊圈 劝告 街坊 窟窿 结结实实 叼走 后悔】

2、整体感知

老师相信这些词语同学们肯定都会读了,那这些词语回到了课文,你还认识它们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语言训练: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亡羊补牢》 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提示:第一次丢羊---第二次丢羊---最后---】

三、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我们已经知道养羊人一共丢了两次羊,那让我们回到课文去仔细读读文章,寻找他丢羊的原因。

请大家默读第1——3自然段。说说第一次丢羊后,养羊人的表现。【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

你读出了什么?(养羊人毫不在乎)

养羊人有那么多羊,只丢了一只羊,他当然不在乎,而他的好街坊却着急了。他劝告他。你能来当一当这个好心的邻居吗,来劝一劝这个养羊人吗?

2、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以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四、五自然段】,去那里寻找答案。

女生齐读4.5两段,说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狼又钻进去,又丢了一只羊)

3、为什么狼有第二次机会钻进羊圈?(养羊人不听劝告,不修补羊圈,狼才会再次进来。)

最后,他后悔了,听了邻居的劝告,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4、养羊人还会丢第三次羊吗?

讨论:现在补牢迟吗?

5、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故事我们学完了,那谁可以解释一下亡羊补牢的意思?【课件出示:羊丢了才把羊圈修好。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亡,丢;牢,羊圈。】

通过养羊人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课件出示: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并不算晚。】

四、给予提纲,讲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帮助,自己先练习下。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请几位同学讲述故事。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古代寓言两则》。

2、抄写词语两遍,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羊丢了 不听劝告 羊不断的少

及时改正 为时不晚

后悔 堵窟窿 羊再没少过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寓言故事导入

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们一定又知道了许多寓言故事,知道了哪些呢?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故事——【课件出示:南辕北辙】齐读课题。

“辕”是什么意思?“辙”是什么意思?“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认真读书相信大家一定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播放课件,初读感知

1、播放课件,形象感知

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南辕北辙》的故事?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完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课件播放:南辕北辙动画故事】

同学们看得真仔细!想不想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

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课文,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真会读书。

二、再读课文,学文识字

刚才读课文时是不是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那怎么办?

好!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咱们分小组学习课文,看哪个小组合作最愉快! 同学们现在请你亮出你的“金点子”,看谁的“金点子”最亮!

四、理解内容,体会寓意

1、读文交流,汇报读书收获。

你怎么教育他?

2、体会寓意

现在大家明白“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了吧?

同学们谈得很好,想不想分角色读读?能加上动作、表情更好!生读,读后评价。

五、总结深化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无论做什么事,方向错了,是到达不了目标的。)

是呀,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的字,读懂了课文,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课件出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别人善意的劝告。】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

六、课外延伸:

1、学生自主设立作业。

2、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3、搜集寓言故事读一读,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南 辕 北 辙

明白

寓言:读故事——→道理。

北辙 ↑

方 ∣ 越

向 ∣ 走

错 ∣ 越

了 ∣ 远

南辕

(楚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四: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 教案

24《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寓言是一种文体。寓,寄托的意思;言,话语。寓言,所寄托的话。作为一种文体,它使用假托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这类寓言作品,往往短小精干,生动有趣,发人深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法学法:启发诱导,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揠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

例:

(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

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ang,不要读成“chang” “窜出”的“窜”应读“cuàn”不要读作,“cuā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锄”左中右结构,中间“且”字,最后一笔变成提。

(五)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六)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2.知作者。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检查自学。

(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

(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①知人物:古时候一个种田人。

②知情节: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

③知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回答,读句子。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

(3)“巴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说明什么? “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

(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

“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5)指名读第2自然段。

(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

(7)“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 “筋疲力尽”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

(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

5.细读悟道理。

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

(1)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2)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

(3)学生口头归纳寓意。

(4)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5)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6)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7)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8)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 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 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

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 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五: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9、寓言两则 (第一课时) (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会写“盘缠、硬”,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5、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

6、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2、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七、写字指导:1出示要求书写的汉字 。2.组织学生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提示“窟、窿、叼”的记字方法。3.示范书写:窟、窿

教学反思:

9、寓言两则 (第二课时) (总第24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南辕北辙》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盘”的读音及“缠”、“硬”等字的字形。

3、理解《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会写“盘缠、硬”,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5、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

6、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难点: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故事,解决字词问题。

1、认识“辕、辙”。

A、请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后,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B、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辕、辙”的生字卡片。请学生观察字形,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3、学写“盘缠、硬”。

A、教师讲解并示范这三个字。

B、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加强写字姿势的指导。

二、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

指名回答。

1、课件出示重点句:“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2、自由读书,找找坐车人的理由,(课件出示)

3、请两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人扮演坐车人,一人扮演朋友,教师帮助叙述。

4、学生分组辩论。

5、课件出示:(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带的盘缠越多,就越到不了楚国。)

6、面对坐车人,你想说些什么?

播放历史故事《南辕北辙》,升华认识与感受。

三、作业布置:1、完成《语文南方新课堂》第9课。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六: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亡羊补牢》教育我们做错了事,若及时补救,还不算晚。《南辕北辙》揭示了如果背道而驰,行动与目的相反,则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后悔、盘缠”等词语。

3、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文中话语的深刻含义。

2、复述课文内容,感受故事情节。

3、课外积累更多的寓言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言中得到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资源】

PPT课件 阅读材料 课本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习《亡羊补牢》,感悟寓言的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叼 窟 窿 圈 等等你自己再加一下还有词语

2.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

三、教学资源:

PPT课件 阅读材料 课本

四、教学策略:

教师导析,学生读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5 分钟)

1、我们都知道些什么寓言故事?

2、“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

3、《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丢失了羊,把羊圈修好)

(二)识记生字、掌握音形( 8 分钟)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

2、把生字、生词勾画出来。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纠正读音。

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5 分钟)

1、请学生读课文。

2、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对话的含义。

3、揭示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

(四)复述寓言故事( 5 分钟)

1、同桌之间复述故事。

2、在练习本上写出复述的故事。

3、把这侧寓言故事讲给家长、朋友听。

(五)拓展阅读( 7 分钟)

《负荆请罪》、《铁杵磨成针》

(六)布置作业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七: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与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 文:11 寓言两则 块: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年段特点和认知能力,充 分预设,力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法顺应学法,教学思路符合学习认知思路, 力图从语言入手,通过读、思、评、说等平台,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活。在 这样的过程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 境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获取新知,升华情感。注意形象渲染、重视情境感 受、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内涵并在具体形象的创造中获得新的语文心智。

教学目标:

1.会认“催、竭”2 个生字,会写“寓、刻、剑、掏、舷、催、捞、盼、疲、 竭”等 10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含义,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3.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 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的道理;明白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 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成果 要靠踏实勤劳的工作去获取。

1

课前准备:

1. 生词卡片。 2. 挂图。 3.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

3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寓言《刻 舟求剑》,你告诉我们学习寓言最重要的是弄懂什么?《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揠苗助长》。边说边板书课题。(展示课 件第七屏)

二、读题两遍,释题

引导学生写“揠”,查字典,了解字意。释题并 依题质疑。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文中的词语。 (二)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让咱们试着演一演,怎 情入境,身临其境,设身处地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的想象,让学生在情境中悟情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悟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预设如下: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 盼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 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盼望,焦急)(展示课件第八屏)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展 示课件第九屏)(板书: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 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 演?

4

设计说明

读题入境,释题入意,把握语言文字训练要旨,提升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把自己设想为拔苗人,入学习,提高情感态度的培养。

5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八: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优质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九: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寓言两则教案

9、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设计理念

寓言常常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两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要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要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深入思考,一步步加深对寓言里形象的认识,体会蕴含的道理。

按以下两个步骤教学:(1)先让学生弄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教学时要注重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不同意思读出来。(2)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在学生弄懂了寓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亡羊补牢》。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投影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理解题意;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精读课文,体会寓意)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认真看老师写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设计意图:教材在‚亡羊补牢‛课题的旁边,编排了学习伙伴的一句话:‚通过查字典和 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同时也是落实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引导学生平时读书能运用这样的方法,弄懂课文中其他这样的词 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要弄清故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3)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4)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记忆生字字型,并说说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 铺的

窟窿:“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也同时要求会写。因此,在让学生记住这些字音 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识记字形,要根据认写中的难点给予重点指导。] 五、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

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

[设计意图: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即兴表演,,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发

现问题,互相讨论、解答。] 六、体会寓意 总结全文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

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3、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6、总结学习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设计意图:学生读文悟出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大胆表达,说说生活中与 这个寓言故事相类似的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同 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七、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9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 (南辕北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二课时 《南辕北辙》 教材分析:

《南辕北辙》编写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一篇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这样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但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这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的。是学生懂得“做了错事不要坚持要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一、 齐读《亡羊补牢》。

[设计意图:回顾内容掌握寓意。]。 二、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理念】:

1、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朗读和理解上: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注重朗读,朗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和体验,在阅读实践中学生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语感,丰富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3、注重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读书实践时引导学生组内分角色朗读等等,都有意识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并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是良好的习惯,要在教学过程逐渐培养。 教学目标

1能力训练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有感情这则寓言。

2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

3情感目标:理解《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

事的内容,懂得做了错事不要坚持要及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自悟,掌握课文内容。]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人物语言讲明白。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五、创设情景 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开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 [设计意图:以‚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为题练习口语交际,从而达到“懂得做了错事不要坚持要及时纠正。”的目的 六、课堂检测 1、听本课写生字 2、听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3用“劝告”“后悔”各说一句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篇十: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课件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三年级寓言两则教案 三年级寓言两则ppt 古代寓言两则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258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