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小学语文论语

小学语文论语

2016-01-12 08:44:4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学语文论语篇一:小学语文第四册论语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论语》,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学语文论语篇一:小学语文第四册论语

小学语文第四册《论语》教案第二课时

房山城关小学 贾荣华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古文意思,能够断好句,读出古文的韵味。

2、指导书写三个独体字:之、而、必。

3、从这一则论语中使学生受到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在了解古文意思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

指导书写“之”字。

教学难点:

了解古文的意思,读出韵味。

教学内容:

一、 复习引入新课

1、 复习生字

论语 一则 选择 改之 从之 必 而 焉 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读文

过渡:如果老师站在讲台上和你们这样说你能明白吗?(不明白)

二、 学习新课

(一)了解古文意思学生朗读

师:读了老师发给你们的这段话,这一则论语的意思你们就全明白了。 1、 学生读译文。

2、 师读古文,学生读译文。

3、 逐句学习。

师:很简单,同学们都很聪明肯定一学就会。

4、 了解每句的意思。

第一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区分古文和白话文中 三 的不同。 强调 必 的意思。(用组词的方法理解)

师:强调必,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必定有我的老师,肯定有我的老师,一定有我的老师。

学生读一读。

师:孔子就是告诉他的弟子,每一个人身上一定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要谦虚。

在齐读。

第二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重点指导 其 到译文中找答案

善者 不善者 意思相反

之,让学生结合句子了解指代不同的意思。

师:了解了意思同学们就不会读错了,谁来读一读。

进一步指导朗读。

5、语言训练

6、对比古文与白话文的区别。用字少,表达意思丰富,让他的弟子们受到教育。

师:学生们如果总是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那会越来越出色。 难怪孔子学生3000,有72人都成为国家的栋梁。

7、 带着我们的理解读一读全文。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二)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1、观察占格

2、范写

3、评价

(三)拓展

孔子教学时的言论还有很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的教育。一起看。

1、学习知识方面的态度

2、中国是礼仪之邦,孝敬长辈更重要。

一边出示一边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受到教育。

三、 总结

看了这些,同学们就应该能够体会到为什么2000多年前的孔子至今还受到大家的敬仰,让我们带着对这位伟大教育家的敬仰,再来背一背论语一则吧!

小学语文论语篇二: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0-1《论语四则》

小学语文论语篇三:论语课件

小学语文论语篇四:小学生必背论语

《论语》选读 论语》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子曰 “ ” 乎! 2.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5.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子曰 则勿惮改。 8.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 “ 9.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 子贡曰 “ 10 子贡曰:《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 子贡曰: “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 ’ “ ” 《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 12.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 “思无邪。 ” 13.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15.子曰: 君子不器。 子曰: 子曰 “君子不器。 ” 16 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

行其言而后从之。 “ ” 17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 18.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 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9.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 “ 20.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 ” 子曰 “ 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ní) 小车无軏(yuè) 其何以行之哉! 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í ,小车无軏( è ,其何以行之哉!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 子曰 “ 22.孔子谓季氏: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谓季氏: 八佾( ì 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谓季氏 “ ” 23.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 ” 子曰 “ 24.子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子曰 “ 25.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子曰 “ 子曰: 26.子曰: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 27.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 子曰 “ 28.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子曰 “ 29.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 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30.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 ” 子曰 “ 31.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 子曰 “ 32.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 “ 33.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子曰 “ 34.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35.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子曰 “ 36.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 子曰 “ 37.宰予旦寝,子曰: 朽木不可雕

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 始吾 宰予旦寝,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 “ “ 宰予旦寝 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 38.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 “ 子贡问曰 “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 也。 39. 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 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 “ 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 “ ” “ 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 ” 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 “ 友信之,少者怀之。 ” 友信之,少者怀之。 40.子曰: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 子曰 “ 41.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子曰: 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42.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 也! 43.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44.子曰: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子曰 “ 45.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 “ 46.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子曰 “ 47.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子曰 “ 48.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子曰 “ 49.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子曰 “ 50.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汝奚不曰:其为人

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51.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子曰 “ 52.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 子不语 53.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54. 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 55. 子曰: 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 兴于《 “ ,立于礼,成于乐。 ,立于礼 ” 56. 子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 ” 57. 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 58.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59.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 子曰 “ 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吾往也。 60.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曰 “ 61. 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 62.曾子曰: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 曾子曰: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曾子曰 “ 于斯矣。 ” 于斯矣。 63.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64. 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 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 “ “ 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 诸?”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 求也 “ ” “ , ‘ , , ‘ 。 ” “ 问‘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 ” 人,故退之。 故退之。 65.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

小学语文论语篇五:常见常用论语

常见常用《论语》107句名言警句及译文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习了知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快乐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值得高兴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满脸装出一副讨人喜欢的样子,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表现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复习了呢?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君子不追求吃得好,住得安逸舒服,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以上《学而篇》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没有邪恶的思想。”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业,三十岁说话做事都能够合乎乎礼,四十岁明白了各种事情而不受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六十岁一听到别人说的话,便能了解其主旨,七十岁随心所欲,所相所做的一切都不会越过规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悟出新的见解、获得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只读书而不思考,那就会变得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肯读书,那就危险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选拔正直的人,把他们安排在邪恶的人之上,人民就会服从;选拔邪恶的人,安排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会服从。

——以上《为政篇》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他(季氏)在庭院里居然越级用了八佾的乐舞,如果这种事都可以容忍的话,那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容忍呢?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情不用再说了,已经完成的事不必再规劝了,已经过去的事不要再去责备追究了。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孔子谈到《韶》这一乐曲时说:“音律很美,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曲时说,:“音律很美,内容不十分好。”

——以上《八佾篇》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土地住宅;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实惠。

17、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为追求私利而做事,会招致许多人的怨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 看到有贤德的人就想着向他学习,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父母在世,不要远离家乡去游学。如果一定需要出游,就要有确定的地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高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年老而担心。

2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23、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陷于孤立,必然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以上《里仁篇》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是无法雕刻的,粪土一样的墙壁是无法粉刷的。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 聪明而好学,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做耻辱。

——以上《公冶长篇》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 有个叫颜回的,很好学,他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君子只周济穷人,不周济富有的人。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呀!一竹筒子饭,一葫芦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自认为的快乐。颜回是多么有贤德呀!”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质朴超过文采就有点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有点虚浮。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能成为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对于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从事它为快乐的人。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以上《雍也篇》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将所学的知识默记在心,坚持学习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吃粗粮喝凉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在我来看犹如浮云一般。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他的为人,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一类的事情。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他那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坦荡,小人的心中经常忧愁。

——以上《述而篇》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译文】可以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临重大考验而其气节不改。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坚定信念,努力学习,用生命去保护做人治国的原则。不进入有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有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从政,天下不太平就隐居起来。国家太平,自己贫贱,这是耻辱;国家不太平,自己富贵,这也是耻辱。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以上《泰伯篇》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 君子居住在那里,还有什么落后的呢?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昼夜不停地流去!”

46、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我没见过喜欢道德像喜欢美色那样的人。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不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他们的将来不如今天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作为,就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了。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不要同在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的将帅是可以改变的,一个老百姓的志向却不能强迫他改变。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聪明的人没有疑惑,仁爱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以上《子罕篇》

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译文】 饭食不嫌做得精,肉不嫌切得细。

53、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和别人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

54、寝不尸,居不容。

【译文】 睡觉不像死尸一样直挺着,平时在家居住不讲究那么多礼仪。

——以上《乡党篇》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译文】没能服侍好人,怎么能服侍鬼呢?

56、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还不知道人生的道理,怎么能够知道死的道理?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译文】这个人不轻易说话,一说定要抓住要害。

58、过犹不及。

【译文】过分和欠缺是一样的。

——以上《先进篇》

5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合于礼的事不听,不合于礼的事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6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生死由命注定,富贵与否由上天安排。”君子只要做事认真无过失,待人谦恭有礼貌,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必忧愁没有兄弟呢?

6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要死,如果百姓对国家失去信任,那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

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和这相反。

6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用朋友的帮助来培养仁德。

——以上《颜渊篇》

6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那么你所说的话就缺乏合理性;你的话缺乏合理性,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制度就不能兴建起来;礼乐制度兴建不起来,刑罚的执行就不会恰当;刑罚执行得不恰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自己的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行动起来;自己的品行不端,虽然有严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6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68、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讲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盲从附和而不讲和谐。

7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在君子手下做事容易,但要想要博得他的喜欢却不容易。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博得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待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能量才而用。有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博得他的喜欢却是很容易的。虽然不用正当的方法博得他的喜欢,但他还是喜欢的;待到使用人的时,他不是量才录用,而是求全责备。

7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君子泰然安舒而不傲慢放肆,小人傲慢放肆却不安舒泰然。

——以上《子路篇》

72、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道理的话,但是能说出有道理的话的人,不一定就有道德。仁人必定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就有仁德。

7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贫穷而没有怨恨是难以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7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本领,只担心自己没有本领。

75、不怨天,不尤人。

【译文】不怨天,不责备人。

——以上《宪问篇》

7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可以和他谈论却没有谈论,这就是错过人才;不可以和他谈论却和他谈论,就是说错了话。聪明人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说错话。

7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志士仁人,不会苟且偷生而干出有损仁义之事,而是宁肯牺牲自己以实现仁义。

78、工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译文】做工的人要想把活干好,必须先把工具搞好。

7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8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则靠别人。

8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君子不因为某些人讲一两句好话就提拔他,也不因为某些人有错误就不采纳他的好建议。

82、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在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小学语文论语篇六:小学论语测试卷

五年级寒假诵读测试卷(《论语》篇)

一、.填空(30分)

1、 <<论语>>是记录_________言行的书,共_____篇。

2、 孔子是______时期______人。

3、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________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________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________乎?”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5、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他: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学习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开始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后来有了兴趣;最后便乐在其中了。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来描述这个过程。

7、孔子说:“仁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我要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的心,就会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仁爱的心,就会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仁爱的心,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 9、子曰: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6分)

1、《论语》是孔子亲自编写而成的。( )

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是正确的。( )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也是孔子说的。( )

5、《论语》中的“论”读lùn 。( )

6、 《论语》中的君子是指孔子。( )

7、“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每天要检查督促自己三次。( )

8、子由、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 ( )

三、选择题(20分)

1、耳听为虚告诉我们不要只听他说什么,还要 ( )

A、看他做什么 B看他长什么样

2、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3、下面与“后生可畏的意思相近的有”( 多选) (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长江后浪推前浪

C、后来者居上 D、生龙活虎

4、请问下面那些是举一反三的近义词( )

A 、问牛知马 B、闻一知十

C、博古通今 D、入木三分

5、《论语》一书中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主题是( )

A、节俭 B、勤劳

C 、仁爱 D、智慧

.四、.思考与探究 (20分)

1.、写出出自于本书的四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则,说一说它对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典拓展(14分)

1、你知道下面这些诚实守信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谁吗?连一连吧。

打碎花瓶的故事 季布

砍樱桃树的故事 华盛顿

立木赏金 列宁

一诺千金 商鞅

2、连一连格言:

最快的话 一诺千金

最重的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最贵的话 一言九鼎

小学语文论语篇七:《论语》PPT

小学语文论语篇八:小学生候课必背论语(每日一诵)

小学生必背论语

论语·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里仁篇第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雍也第四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述而篇第五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

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aì三声)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小学语文论语篇九:论语考试试题

四年级论语试题

一、常识积累(10分)

1、《论语》是__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________体和_________文体为主,记录了________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

2、《论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书”。

3、《论语》语言精练,含义深刻,其中的许多言论至今被重视,古代就有“______________”

之说。

4、《论语》全书共有______篇,分为_______章。

二、注音(10分)

1、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2、巧言令色,鲜( )矣人。 .

3、而耻恶( )衣恶食者。 .

4、朽( )木不可雕也。 .

5、诲女( )知之乎? .

6、默而知( )之 .

7、奢则不孙( ),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 )固。 ..

8、道听而涂( )说,德之弃也。 .

9、君子居之,何陋( )之有? .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

三、填空(60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__________?有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父在,_______________;父没,______________;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子曰:_____________,譬如北辰,居其所而___________。

5、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

7、默而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我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而不思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11、_____________,夕死可矣。

12、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1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女奚不曰: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子曰:“无欲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四、选择题(10分)

1、《论语》多以( )为章。

A.五句话 B.一句话 C.三言两语 D.四句话

2、千里来书只为墙,让邻三尺又何妨,讲的是哪个人物。( )

A.李林甫 B.蔡邕 C.张英 D.孙康

3、“水能载船,也能翻船”出自哪个人物。( )

A.唐太宗 B.魏征 C.汉武帝 D.唐玄宗

4、学习《三顾茅庐》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

A.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B.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5、“洛阳纸贵”讲的是( )写成了名扬千秋的《三都赋》

A.司马光 B.左思 C.范宣 D.司马迁

五、默写(10分)

《学与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之不如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匹夫不可夺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论语篇十: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其人和《论语》一书,熟练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每则的思想内容。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

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朗读、理解、积累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

1.题目解读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

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

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

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

论语>十则》都是人生格言,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

2. 走近作者

《论语》的作者谁呢?应该不是孔子本人。在先秦,学者与学生讨论问题,并

且亲自参与将这些言论集结成书,这部书常常就以这位学者命名,比如《孟子》、

《荀子》、《韩非子》等等。假如孔子亲自参与了《论语》的集结,那么这部书

就应该叫做《孔子》。郭沂先生认为司马迁所说的《中庸》就是《子思子》一书

原来的名字,为子思所著,我对此还是有些疑虑的。

《汉书•经籍志》引刘向的话,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

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篡,

故谓之《论语》。”那么,《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在孔子死后将他的论述编辑

起来而成书的。虽然刘向对先秦典籍的整理常常遭到后世的怀疑与批评,但对

这一点,迄今没有人提出过质疑

3.相关资料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公认的世界文化

名人。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

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政治主

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

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

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

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人”,课文中提到的曾子、子贡和子路都在“贤弟子”之列。

(2)《论语》简介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它是孔子的弟子和他弟子的

弟子记录孔子等人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

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

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

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此书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西

方社会中《圣经》一书,所以也有人把《论语》看成是中国人的《圣经》。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不亦说( )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吾日三省吾身( )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朋自远方来(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思而不学则殆( ) ④传不习乎( )

3.翻译下列短语。

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

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G.学而不厌

5.填空。

①《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_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

文学、哲学、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道理等多方面,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

之一。

②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________家、________家。

③朱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合作探究】

《论语》十则中,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请思

考:

6、课文在求知态度上强调什么?在学习方法上强调什么?在修身做人上又强调

7、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8、请你总结本文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等。

【精读精练】、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

9、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 》,这本书是记录_______________ 的书。这本

书是 ______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与《 》、《 》、《 》

合称“四书”。

10、从这句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_________“学习”与“思

考”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11、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是否与第5

条语录的观点相矛盾?

12、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

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 _______________;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_______ ____

13、以上4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主题阅读】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衰,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曰:“无苟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苟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

[注释]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 壹似:很像。

舅:公爹。古时候女子称丈夫的父亲。 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孔子过泰山侧( ) (2)夫子式而听之( )

(3)然( ) (4)昔者吾舅死于虎( )

(5)何为不去也( )(6)小子识之( )

16、“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 _________

17、“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 A、顺接 B、转接 )

18、文中的“夫子”指的是 ____________

19、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 ___________

20、妇人的丈夫儿子因何而死?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 语文版论语十则教案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学语文论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学语文论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1270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