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

2016-09-21 11:44:1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共5篇)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电子书走近生物技术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供大家学习参考。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一)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电子书

走近生物技术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附录1 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 附录2 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国际单位 附录3 常用培养基配方

附录4 常用的消毒灭菌操作方法

附录5 常用化学抑菌剂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二)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1总教案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淀粉是如何消化吸收的、、纤维素的水解、用途及生理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①葡萄糖的还原性(银镜反应)和②淀粉的水解,认识葡萄糖的还原性及淀粉的水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形成规律性认识,再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淀粉是如何消化吸收的、、纤维素的水解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还原性(银镜反应)

教学过程:

1.通过学与问的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复习糖类的概念及分类,使学生充分认识糖类物质与人类生命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2.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可以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意启发和问题驱动。

3.教学过程中逐步围绕以下内容来落实:

(1)葡萄糖的还原性,重点做好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的实验

(2)从葡萄糖的结构分析葡萄糖具有还原性的本质原因;

(3)结合学生的生物知识,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葡萄糖在体内是怎样提供能量的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

(4)实验探究淀粉水解的条件和水解产物

由于教学内容不多且比较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

4. 本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葡萄糖的结构与还原性、淀粉水解的条件和水解产物,教学

时建议做如下处理:

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教学

CH2OH(CHOH)4CHO+2[Ag(NH3)2]OH →2Ag↓+ CH2OH(CHOH)4COONH4+3NH3+H2O CH2OH(CHOH)4CHO+2Cu(OH)2 →Cu2O↓+ CH2OH(CHOH)4COOH+2H2O

淀粉水解的条件和水解产物的探究:

(1)引导学生联系咀嚼含淀粉的食物时会感到有甜味,说明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2)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淀粉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也能发生水解反应。怎样判断水解?水解产物是什么?

甲、乙、丙三学生做淀粉水解实验操作与现象记录如下:

甲: 将0.5克淀粉加入5ml水中,煮沸了,将液体分为二份,一份加入碘水变蓝,另一份加入新制Cu(OH)2共热产生黑色沉淀。

乙:将0.5克淀粉加入5ml水中,再加2ml稀H2SO4,煮沸了,把液体分为二份,一份加碘水变蓝,另一份用NaOH碱化,再加入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丙:将将0.5克淀粉加入5ml的H2SO4中,加热煮沸了,将溶液分为二份,一份加入

碘水不呈蓝色,另一份用NaOH碱化,再加入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评价三个学生的实验:

甲---- 未加入稀酸催化,淀粉未水解;

乙---- 淀粉部分水解( 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丙---- 淀粉已完全水解(没有淀粉的特征反应,有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C6H10O5)n 淀粉 + nH2O 催化剂 nC6H12O6 葡萄糖

结论: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

另外可通过练习巩固淀粉水解的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的记录,进一步掌握葡萄糖和淀粉的性质。

教学反思: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情感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能力目标:

(1).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油脂和酯的结构特点,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2).联系生活,知识迁移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结构,油和脂肪的区别,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科学品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严谨治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

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脂肪)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猪油、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都是油,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为何常温下花生油豆油是液态的,而猪油是固态的?高一时我们学过醇和酸能生成酯类,“酯”和“脂”音相近,字相似,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和区别呢?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脂肪和油的统称。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板书】 油脂

一、油脂的成分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

1 .结构:

油脂的结构

【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产物将是什么?

【讲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思考】天然的油脂的水解产物可以有多少种?

【讲解】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

【设问】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

【讲解】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即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即植物油通常呈液态。【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

【板书】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故态。

【追问】 从结构上分析,请你预测花生油可能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从性质上讲植物油和动物油哪种性质更加稳定?应当如何保存油脂?为什么?

【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二——“油脂的变质——酸败”

【讲解】脂酸败对食品质量影响很大,不仅风味变坏,而且营养价值降低。因为酸败不仅破坏脂肪酸,而且脂溶性维生素等也被破坏。长期食用酸败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轻者呕吐、腹泻,重者能引起肝脏肿大,造成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引起各种炎症。故为防止油脂的酸败,一般会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

【实践活动】课后到超市或商店调查油脂的成分表和抗氧化剂的成分。

【板书】二、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功能

1. 油脂的消化过程:

【讲解】油脂消化过程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水解过程。

【板书】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三)
选修1 (化学与生活) 教材 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

选修1(化学与生活)的课后习题参考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习题 合理选择饮食

习题参考

1如果供居民饮用的所有的水都是纯净水(几乎不含有任何杂质),由于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有较强的溶解能力,长期饮用可能将体内的一些必需元素溶解排出而造成营养成分丢失;还可能破坏人体细胞内的平衡,导致新陈代谢紊乱;同时纯净水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因此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可能是有害的。

2提示:

无公害食品允许使用部分较为安全的化学合成物质,但是使用方式和残留数量受到严格限制,保证不会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残留水平。目前,我国的无公害食品主要是无公害蔬菜。

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要求比无公害食品的要高。

对于绿色食品来说,要求食品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良好,食品的生产过程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产品经过专门监测单位严格检测,包装、储存、运输等过程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个等级。

有机食品也称生态食品或生物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人工合成物质,而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有机食品的原料必须来源于无污染的环境。有机食品的要求高于“A级”绿色食品,与“AA级”绿色食品相似。

3(1)晒干、风干、烘干、冷冻干燥等。

(2)脱水可以消除食物中微生物和细菌繁殖所需要的水分,防止有水参加的、能导致食物腐败的有关反应(如霉变、发酵等)的发生。

(3)饼干、干果、干鱼和干肉等。

4C

5提示:

食品中加入营养强化剂有助于补充食品中缺少的、或在加工过程中损失的营养成分或微量元素等,如碘、铁、锌、钙、赖氨酸和维生素等,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有重要作用。但是否需要食用含有营养强化剂的食品,应根据各地情况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而定。切不可盲目地食用含有营养强化剂的食品或补剂,儿童和青少年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二节习题 正确使用药物

习题参考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指药物,舟指患者。比喻正确使用药物,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否则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健康产生危害。

2(1)抗酸药片中除了能与盐酸作用的有效成分外,还可能含有调味剂如糖、黏合剂如淀粉等。

(2)CaCO3+2HCl=CaCl2+CO2↑+H2O

Mg(OH)2+2HCl=MgCl2+2H2O

(3)将抗酸药嚼碎后吞服,可以防止抗酸药片黏附在胃壁上不能充分与酸作用,以及可能导致呕吐等不良反应。

3(1)2%的碘酊常用于皮肤消毒,3%~5%的碘酊常用于手术部位消毒(待稍干后,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擦去,以减轻碘对皮肤的刺激)。

(2)碘酊中所含的单质碘是一种氧化剂,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杀死细菌。此外,碘酊中的乙醇也是一种杀菌剂,两者结合,大大提高了碘酊的消毒效果。

(3)除碘酊外,体积分数为70%或75%的乙醇、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稀溶液等都是处理外伤时常用的消毒剂。

4建议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吸烟的危害,然后再设计制作一份精美的禁烟公益广告。

5建议组织学生参观有关毒品危害的展览或进行一次宣传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 合金

习题参考

1提示:从合金与纯金属的结构不同简单加以说明。

2C

3武德合金可用于制电路保险丝、自动灭火和防爆安全装置等。

4提示:(1)手术刀:不锈钢;(2)防盗门:铁合金;(3)门锁:铁合金或铜合金;(4)钥匙:铁合金、铝合金或铜合金;(5)饰物:金或铂的合金;(6)飞机外壳:铝合金。

5提示:铝合金的密度小、强度高、易成型、抗腐蚀能力强,所以更适合制造高层建筑的门窗。 说明:4、5题都是开放式习题,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6提示: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是制造飞机、火箭发动机、人造卫星外壳和宇宙飞船船舱等的重要材料;同时,由于钛合金的强度高,可以承受深海的压力,特别是能抗海水的腐蚀,可用于制造深海潜艇、海底石油的设备等。因此,钛及钛合金被誉为“空间金属”和“深海金属”。【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习题参考

1(1)铁制品与氧气(或空气)和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才会发生锈蚀。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温度升高等都会加速铁制品锈蚀。

(2)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目前人类尚不能确定月球上是否有水存在),所以铁在月球上不会生锈。

(3)因为新疆吐鲁番空气干燥,所以与海南省相比,在吐鲁番铁生锈相对慢一些。

2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即金属在腐蚀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1)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覆盖在铝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因此,铝不需要特别处理就具有抗腐蚀能力。

(2)从钢和铁的物理性质如强度、硬度以及价格等角度考虑。

(3)和(4)主要从防止钢铁生锈的成本角度考虑。

5本题是开放式习题。每种钢铁制品可以有多种防锈方法,如有的水龙头是不锈钢的,有的是镀铬的;有的电冰箱和洗衣机表面是喷漆的,有的是喷塑的,等等。

参考:

(2)邮筒、(7)钢制窗框、(8)健身器材、(10)农用机械、农具和(11)城市道路护栏等钢铁制品常采用喷漆的方法来防锈;

(1)炊具、餐具和(12)汽车尾气管等常用不锈钢制造以防锈;

(5)罐头盒常采用马口铁制造以防锈(马口铁是在钢上镀上一层无毒而又耐腐蚀的Sn);

(9)海水中的钢闸门常采用牺牲更活泼金属的方法来防锈,如在钢闸门上连接一种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如锌等。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习题参考

1玻璃的化学组成不同,制造玻璃时的工艺(反应条件)不同,都会影响玻璃的性能和用途。回收和再利用是减少玻璃垃圾最有效的方法。

2 2001年4月我国实施的水泥新标准用强度等级来表示水泥的不同性能。将水泥和砂子按规定的比例

混合,制成规定大小和形状的水泥试件。把水泥试件在水中养护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的最低值(单位:MPa)确定为水泥的强度等级。例如,检测到某水泥试件养护到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为42.5 MPa,则这种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

除了抗压强度以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对于28天时的抗折强度也有一定的指标要求。而且虽然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根据28天时的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来确定的,但养护到3天时也有相应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指标要求。

3 除了光导纤维外,人们已经研制出了许多新型玻璃,如防盗玻璃、钢化玻璃等安全玻璃;微晶玻璃也是异军突起,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除高温结构陶瓷外,新型陶瓷层出不穷,如纳米陶瓷、氧化物陶瓷和压电陶瓷等。

4 变色水泥的颜色主要受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影响。例如,空气干燥时可能呈蓝色或蓝紫色(CoCl2或CoCl2·H2O);空气潮湿时可能呈紫红色或粉红色(CoCl2·2H2O或CoCl2·6H2O)。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

习题参考

1. 热塑性塑料受热时可以熔化和塑造成型,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多次,这种受热特性和蜡相似。热固性塑料在制造过程中受热时能变软,可以塑制成一定的形状,但加工成型后就不会受热熔化,这种受热特性和鸡蛋相似。

2. 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具有长链状的线型结构,长链之间是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当提重物(或被拉扯)时,链与链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减弱,长链能够移动。因此,塑料袋会变形。

塑料薄膜也属于热塑性塑料,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开始撕,所用的力是不同的。因为从一个方向撕时,破坏的可能是塑料内链与链之间的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所用的力小一些;从另一个方向撕时,破坏的可能是塑料中长链内原子之间的强的共价键,所用的力大一些。

3. 提示:

现在许多汽车的保险杠是用聚酯塑料或聚丙烯塑料制造的,用来取代以前的钢制保险杠。塑料保险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以及良好的装饰性。从安全性来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从外观来看,可以很自然地与车体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装饰性(钢制保险杠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不太美观)。另外,用塑料制造保险杠还可以减轻车的重量,同时降低成本。

这种改变给下列人士可能带来的好处是:

(1)汽车制造商:车的外形变得美观,能够提高销量;易于加工,降低成本;意外撞击时减震作用增强,车的安全性能提高等。

(2)车主:车的重量减轻,油耗降低;汽车价格便宜;车的安全性能提高等。

(3)意外被保险杠撞到的行人:具有缓冲作用,减轻伤害等。

5. 橡胶硫化以后,由线型结构变成体型结构,从而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良好的弹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也更具有实用价值。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结构对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6、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可看成是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按基体材料的不同,复合材料可分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按增强材料的形状,复合材料可分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和夹层增强复合材料。目前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习题参考

1(1) 当汽车速度增加时,氮的氧化物质量增加得最快(增加的倍数最多)。

原因: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是燃料高温燃烧时的副产物。在常温下,空气中的N2和O2并不能直接化合生成氮氧化物。但是在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空气中的N2和O2就会发生反应生成NO,NO在常温下可继续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温度越高,生成NO的量也越多。当汽车速度增加时,温度升高,因此,氮的氧化物质量增加。

(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要使污染程度减到最小,汽车的速度应保持在80 km·h-1。

(3) 本题具有开放性,以下解答仅供参考。

结论1:无论汽车以什么速度行驶,尾气中一氧化碳的质量总是最大。

结论2:当汽车速度从50 km·h-1提高到80 km·h-1时,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减小,原因可能是速度提高,温度升高,燃料燃烧充分;当汽车速度提高到120 km·h-1时,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又增大,原因可能是速度过高,消耗的燃料增多而造成的。

结论3:要使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达到最小,汽车速度不能过高或过低,要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速度。 2(1) 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如Cu、Ag等受酸雨破坏的程度较小,因为这些金属不易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此外,合金如不锈钢、铝合金等耐酸雨的能力也较强。

(3) 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所以冬天会有较多的SO2和NO2气体溶于雨水。此外,冬天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发电厂会燃烧更多的燃料。所以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高。

3(1) 氟氯代烷、含溴的卤代烷烃(哈龙)、N2O、NO、CCl4和CH4等都可能破坏臭氧层。

(2) CFCl3和CF2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7.45%、58.68%,因此,CFCl2破坏臭氧的能力较强。

(3) 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了以下行动:

● 制定国际公约,减少并逐步停止氟氯代烷等的生产和使用,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后经两次修正);

● 研制开发新型的制冷剂和喷雾剂等,寻找氟氯代烷的替代品,如积极促进实现所有冰箱的无氟化等; ● 加强氟氯代烷的回收,等等。

4(1) 2.7×105 mol

5参考资料:

三峡水电站共安装水轮发电机组共26台,机组单机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 82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847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建设三峡水电站,相当于建设一座年产约5 000万吨原煤的特大型煤矿或年产约2 500万吨石油的特大型油田,相当于建设约10座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益十分可观。三峡水电站提供的强大电能将送往华中、华东地区和广东省,大大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为改善这些地区的大气质量起到巨大的作用。

三峡水电站与燃煤电站相比,可大大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如下表)以及大量的灰尘和废渣等,减轻因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

与三峡水电站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的气体排放情况

(单位:百万吨/年)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

习题参考

1日本的水俣病是由重金属汞的污染引起的。汞在海水和鱼体内的浓度相比较,在鱼体内的浓度高一些,这是因为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水中的食物链被富集,浓度逐级加大。

2原因可能是被DDT污染的水进入海洋,随海洋食物链的传递进入企鹅体内。

3(1) 生活污水中含N的蛋白质在水中的分解过程通常是:

蛋白质→氨基酸→氨

NH3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进一步被氧化成HNO2,进而氧化成HNO3,以硝酸盐的形式成为水生植物的养料。其过程为:

(2) 当内海或湖泊中N、P含量过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时,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迅速繁殖。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等要消耗大量的氧,致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有些藻类本身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死亡的藻类在分解时也会产生CH4、H2S等有毒气体。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并引起水质恶化等。

对含有N、P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的洗涤剂或洗衣粉,合理施用氮肥和磷肥等都可以有效地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4只要求学生了解混凝法、中和法和沉淀法,不要求氧化还原法。

混凝法是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除去污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中和法是利用中和反应调节酸性废水或碱性废水的pH;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

习题参考

1提示:

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在隔绝空气、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沼气中含有CH4等可燃性气体,容易引起垃圾自燃和爆炸事故。

以下几个方面有可能避免或减少垃圾场的爆炸事故发生 (仅供参考):

(1)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

(2)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如进行发电或供热等;

(3)破坏CH4气体产生的条件。例如,向垃圾填埋场中CH4含量较高的地方输送氧气,使微生物失去作用,从而使垃圾中的有机成分转变成CO2和H2O,等等。

2活动提示:

(1) 可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进行辩论。

(2) 活动前要鼓励学生充分收集资料,教科书中的论点仅供参考,学生可加以补充。【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

(3)本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等。

(4) 这个辩论没有固定答案,活动时要体现开放性。

(5) 正方可以从世界或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废弃塑料的数量、回收废弃塑料可以节省的能源、“白色污染”的危害等角度搜集资料,说明回收利用废弃塑料的重要性;反方可以从塑料的优良性能、应用、分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四)
选修1-2A版_第1章统计案例_本章小结_电子课本

选修1-2A版_第1章统计案例_本章小结_电子课本

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五)
高中化学选修三 教师用书(人教版)

本书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使用该书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答案。教学设计对各节的内容特点、重点和难点、具体教学建议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案供参考。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答案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和每章的复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本书编写者:吴国庆、李俊、徐伟念、王建林、郑忠斌、胡晓萍、陈学英、王乾(按编写顺序)

本书审定者: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李俊

责任绘图:李宏庆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5年6月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教学资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教学资源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教学资源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能举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含义及应用。

2. 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3. 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以及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4. 知道“相似相溶”规则的实际应用和运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5. 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内容分析

1. 地位与功能

本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等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分子水平上,从分子结构的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得到有效保持,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2. 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根据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本章依据“主题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内容标准中的第3、4、5、6条,以及“主题3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内容标准中的第1、2、3条的要求选取内容,同时注意与第一章知识的衔接。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像的方式,很形象生动地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接着介绍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并描述了这些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很简洁地用表格形式列出了某些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通过“思考与交流”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解释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在已知N2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根据CO和N2都有10个价电子,它们是等电子体,再比较CO和N2的某些性质,引出了等电子原理的概念;教科书中提到了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但只知道N2的结构,没有介绍CO的结构,这是由于CO中的三重键与N2的不同,相对复杂而不作介绍。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接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最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也安排在本节介绍。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共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他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知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关于章图和节背景图的说明:①本章章图由一幅主图和三幅小图组成,主图为合成ATP分子的模拟图;三幅小图分别是一个复杂分子的结构模型图;一对手性分子(反应停);雪、冰、水和北极熊。②节背景图是B12分子模型图。

3. 内容结构

三、课时建议

第一节 共价键 2课时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3课时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3课时

复习与机动 2课时

第一节 共价键

一、教学设计

在化学2中学习了化学键的初步知识,知道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本节将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等概念基础上继续学习共价键的知识,包括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能、键长、键角等知识。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图片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充分利用数据和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键能、键长、键角等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的关系。

教学重点:

相关热词搜索:化学选修5电子课本 高中化学选修1课本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化学选修1-1电子课本"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6414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