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2016-09-22 11:31:2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共5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一、春天的脚印燕子在天空歌唱:春天就快来了!雨把天空洗了又洗,云把天空擦得亮晶晶,让孩子们放风筝。草,铺好了软软的地毯,让孩子们打滚儿。春天一走过,风软软的;春天一走过,满地的花,是她美丽的脚步。 ⑴照样子写词语。亮晶晶...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希望能帮助到你。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

一、春天的脚印

燕子在天空歌唱:春天就快来了!雨把天空洗了又洗,云把天空擦得亮晶晶,让孩子们放风筝。草,铺好了软软的地毯,让孩子们打滚儿。春天一走过,风软软的;春天一走过,满地的花,是她美丽的脚步。 ⑴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 洗了又洗 了又 ⑵“燕子在天空歌唱。”把燕子当成了人来写。我还能从文中找到四个这样把物当成人写的句子。

我还能自己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二、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

新。他们来到森林中的一片空地。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⑴这是课文第一段的内容。这段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是地点是。人物是 ⑵“那里”指的是 。 三、秋天的原野

秋天来临了。

天空像一块覆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一对小白鹅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不是喝了很多的酒,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⑴短文共有( )自然段,主要写了( )的景色。

A.秋天 B.秋天原野

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一次描写了( )、( )、( )三个景物。(提示:填写关键词)

⑶“天空像一块覆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这里把( )比

作( ),这是个比喻句。

⑷“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这里把小池塘当做( )来写,这样的句子是拟人句。 ⑸我还能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一个拟人句,并画出来。 四、那人想了想,从西装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那个人地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孔的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机呢。 ⑴我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能造句。 吸引: 立即: 仍然: 造句: ⑵我会用△标出第一自然段表示动作的词。

⑶我会变换句式。

阿切尔被那个人地举动吸引住了。(改成把字句) ⑷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 ,一个是 。 ⑸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阿切尔很善于动脑筋?用曲线画出来。

⑹我会选。发明家阿切尔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A.善于思考 B.爱帮助人 C.勇于实践 五、画风

这是一堂图画课,同学们都喜欢画画,现在他们正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图画老师布置题目。

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画风。”

“画风?太奇怪了,风怎么画呀?”同学们一听题目就议论开了。

“同学们,请仔细想一想,红旗在空中飘扬,树儿向一个方向点头、弯腰,这都是谁造成的?”

“是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假如我们把它们画出来,不就表现出风、画出风了

嘛?”老师开导道。

同学们这下都明白了。

小强埋头画起来,他画的是长出嫩芽的柳枝,向一个方向飘拂。这是春风。

小丽画的是暴雨和闪电,雨斜着落在地上。这是夏风。 小林画了一棵大树,树上的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这是秋风。

小荣画了斜飞的大雪。这是冬风。 这堂图画课的收获可真不小啊!

⑴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让同学们的事。⑵文中具体写了 个小朋友画的风。春风的画法是 ,夏风的画法是 秋风的画法是冬风的画法是 。 ⑶我能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并选一个造句。

造句: 六、森林里住着各种鸟类,美丽的小鹿在林子里跑着。长着

一条蓬松大尾巴的狐狸从树洞里钻出来。笨重的小黑熊在密林里慢慢地走着。活泼的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灵巧的小黄鹂站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可爱的啄木鸟不停地敲着树干,认真地寻找着小虫„„

1、这段话共( )句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六种动物。2、我会填。

( )的小鹿 ( )的狐狸 ( )的黑熊 ( )的松鼠 ( )的黄鹂 ( )的啄木鸟3、你最喜欢森林里的什么动物呢?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我们校园里季季有花。夏天,朵朵太阳花像小蝴蝶似的开放在枝头。秋天,菊花盛开。冬天,梅花怒放。到了明媚的春天,百花齐放,满园春色。尤其是映山红,红艳艳的一片,令人喜爱。

1、这段一共有( )句话,写了( )、( )、( )、( )这几种花,文章围绕( )这句话写的。 个大塑料袋里,刚要提起来走时,突然塑料袋坏了,西红柿、茄子、土豆滚了一地。老奶奶很着急。

2、有“——”画出一句比喻句。 3、找出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八、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段话共有

2、葡萄种在。

3、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把比作 。

4、用“___”划出写葡萄颜色的词。

5、写葡萄长得好的词: 6、“要是这时候”指的是 。 九、一天,有位老奶奶在市场上买菜。她把买好的菜放进一

小红看见了,马上跑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别着急,我这里有一个新塑料袋给您用吧!”说完,小红连忙弯下腰,把地上的菜捡到塑料袋中。老奶奶拍着她的肩膀,高兴地说“_________”

1、本文有( )个自然段。(1分)

2、用“ ”线画出小红帮助老奶奶的句子。(2分) 3、发挥你的想象力,把老奶奶对小红说的话写在短文的横线上。(2分)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忽然——( ) 焦急——( ) 立刻——( ) 十、荷叶姐姐

下雨了。

荷叶姐姐打着一把翠绿的伞站在池塘里。

一条小鱼游过来,躲在她的伞下;一群蜻蜓飞过来,躲在她的伞下;一只鹭鸶走过来,躲在她的伞下;一只青蛙跳过来,躲在她的伞下„„

荷叶姐姐把伞给了别人,自己却淋在雨里。雨姑姑看见了,她再也不好意思下了,赶忙收起了小雨点儿。

太阳公公出来了,照在荷叶姐姐的伞上,一亮一亮的,那是荷叶姐姐在高兴地眨着眼笑呢! 1、把合适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一条 青蛙 飞过来 一只 鹭鸶 游过来 一只 小鱼 走过来 一群 蜻蜓 跳过来

2、荷叶姐姐把伞给了„„3、请你画一把荷叶姐姐的伞。

4、想一想,躲在荷叶姐姐伞下的小动物们会对荷叶姐姐说些什么呢?荷叶姐姐会怎么回答呢?

5、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十一、稻草人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lǎn)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 不嫌(xi

án)烦,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 quâ),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suì)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 (xiē)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1、这段文章共有

2、稻草人非常尽责任。拿牛跟他比,牛比他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二)
二年级下册语文

教 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语 文

李景文

农垦总局北安分局建设农场小学

二0一六年三月

教 学 进 度 简 表

年 级: 二年一班 学 科:语 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教 学 计 划 进 度 表

二0一五年—二0一六年 第(二)学期 学科:语文 二年一班

作 文 教 学 计 划

二0一五年――二0一六年 第二学期 二年一班(1)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三)
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复习题

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春天来了

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人间。

春风过后,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小树长出嫩绿的小芽,麦苗儿也开始返青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各种动物也都开始活动了,小朋友们脱下厚厚的棉衣,快活地在操场上活动着。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写了春天( )、( )、( )的变化。

3、第三自然段写了春天( )、( )、( )的变化。

二、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花。夏天,树上结满了青枣。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成大红枣,树上就好像挂了很多小红灯笼。我和小朋友站在枣树下,抬头望着这些大红枣,心里想:要是吃在嘴里,一定又甜又脆。

1、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

( )。

2、“树上就好像挂了很多小红灯笼”一句中的“小红灯笼”指的是( )。

3、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了( ),然后写了( ) ,最后写了( ) 。

三、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学校院子中间,有一座美丽的花坛。里面的花都是我们亲手种的。

花坛的四周,摆放着一盆盆冬青草。嫩绿的枝条向四周伸展,针叶上挂着水珠,长得非常密。挨着冬青的是五颜六色的各种小花,在花坛里开得十分好看。

同学们爱惜它,用汗水浇灌它。小花给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欢乐。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里有( )句话。

3、花坛的四周有什么?( )。

4、冬青草长得怎样?

( )。

四、

青蛙有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子,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两条有弹力的后腿,折叠着分排在身体两边。好神气的“田间勇士”啊!

1、这段话共有( )句话。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 )的身子 ( )的斑点 ( )的肚子

3、这段话描写青蛙的外形,是先写( ),然后写( ),再写( ),最后写( )。

4、( )是“田间勇士”。

五、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缓缓地向东流去,河两岸有田野和青山。山坡上开着各种颜色的野花。河上有一座白色的石桥。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1、这段话共有( )句。

2、写颜色的词有:( )。

3、写鱼动作的词有:( )。

六、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它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拖着一条长长的花尾巴.白白的小胡须在灰色的小嘴上.身上的毛有白色的\黑色的,还有灰色的.有时见到我还撒娇似地歪着脖子,”喵喵”地唱起歌来,真是讨人喜欢.

1、用“~~~~~~”画出文中表示小花猫动作的句子。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的眼睛、( )的尾巴、 ( )嘴、( )的身体 、( )的胡须。

七、

小鸡们跟着老母鸡跑,就像许多小绒球在地上滚一样。它们跟着妈妈学着找食物,小小的嘴到处乱啄,有时,就在伙伴们的头上、腿上啄。冷了,老母鸡张开翅膀,那小些小鸡就连忙躲到妈妈肚子底下暖和暖和。这些小鸡真可爱。

1、这篇短文共有( )句话。

2、短文里写了( ) 和( ) 。

3、用“——”线画出小鸡找食物的句子。

4、小鸡冷了怎么办?( )

八、

受伤的小鸟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看着它可怜的样子,便把它捡回了家。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小撮(cuō)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f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 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小鸟,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一只啄木鸟。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鸟啊!等我把它的伤养好后,一定送它回大自然,让它继续给树治病。”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2、受伤的小鸟是一只( ),人们称它( )。

3、按短文填空。

( )的嘴巴 , 受伤的( ) ( )的样子, 黑色的( )

4、如果你发现了这样一只受伤的小鸟,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九、 猫头鹰

猫头鹰的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睛

同别的鸟儿不同,是长在正前方的。白天,它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可是,到了夜晚,它就像一名哨兵,睁(zhēng)着两只闪闪发光的大眼睛,注视着田野。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它的听觉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1.这段话共有( ) 句。

2.用“ _________ ”画出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的句子。

3.因为猫头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十、

仙人掌的刺

窗台上放着一盆仙人掌,小花猫跳到窗台上,一不小心被仙人掌刺伤了。 小花猫舔了舔伤口,问仙人掌:“你怎么全身长满了刺?”仙人掌笑着说:“这些刺都是我的叶子呀!”

小花猫摇摇头说:“你的叶子怎么长得跟其他的植物不一样呢?”仙人掌想了一会儿说:“因为我的祖先住在干燥炎热的沙漠里,那里非常缺水,所以我的身体胖胖的,里面储存了很多水。我们的叶子变成了刺,这样就可以避免水分被蒸发掉了。”

小花猫点点头说:“那我懂了,你们可以很久才喝一次水。”仙人掌大笑说:“你说对了。但是很可惜,我不能跟你握手了。”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小花猫一共说了( )次话。【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3.仙人掌身上的刺是( )变成的,可以避免( )被蒸发掉。

4.仙人掌身上的刺有什么用?用“ ~~~~~~~”画出来。

骆(luò)驼(tuo)和羊

骆驼长(cháng zhǎng )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说:“高比矮好。”羊摇摇头说:“不对,矮比高好。”他们为此吵个不停。

他俩走到一个院子( 旁 傍 )边,院子四周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 伸 申 )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绿油油的树叶,羊却怎么也吃不到。骆驼说:“你看,还是高比矮好。”羊摇摇头,不肯认输(shū)。

他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去吃园子里的草。骆驼却怎么也吃不到。羊说:“你看,还是矮比高好吧!”骆驼摇摇头,也不肯认输。

他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俩都只( zhī zhǐ )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或读音,用“√”表示。

2、短文有( )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有( )句话。

3、骆驼和羊在争吵,骆驼认为( ),羊认为( )。

4、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又窄又矮

5、在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

矮---( ) 长处----( )

6、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我对________说:“ 。”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我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可是不久,我又找到一片更红的。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像我的小小的手掌。

我把这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一张贺卡。我要把这张贺卡送给我敬爱的老师。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 )枫叶 一( )贺卡 一( )小诗

2 .选字填空。

拾 摸 放 拉 推

(1)明明( )着宝镜,心里有些不舍得。

(2)我( )起枫叶,向家里跑去。

(3)我把枫叶做成的贺卡,( )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3. 读句子,给正确答案打“√”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析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1 找春天

课前分析:

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 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情境。】 对话平台

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

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在浓郁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发现,畅谈收获,使学生体验到“发现学习”的快乐。】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利用动作、绘画、语言情境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质量。】

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结合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课题中的“找”字,初步感受发现的乐趣。】

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

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多种形式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拓展课外学习资料,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

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此环节融听、想、品、背于一体,使学生对书面语言文字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多层面、立体的审美和积累。】 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寻春、赞春”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发现的快乐,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伴教锦囊

阅读在线: 朱自清的《春》(节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课后反思】

2 古诗两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课前分析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

先来学习《草》。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 ,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练习

1、填空。

离离 ,一岁一 。野火 ,春风 。

篱落疏疏一径深, 。 。飞入无处寻

2、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书写

1、学习书写“枯 、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背诵古诗〈草〉。

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给学生提供“二度创作”的题材,不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棵奇葩,教师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课外积累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学会评价 ,在互相学习、借鉴、欣赏中共同进步。】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

尽:完、全。

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

径:小路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五)
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教案

1、春的联想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春天是一个插花能手、慈祥的守护天神和伟大的画家。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天来了,她给大地带来了生机,让小草发芽、春笋钻出地面,各种花儿开放,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这节课我们就来朗读课文《春的联想》(板题、读题)

二、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春天是个什么?

2、指名分节朗读,正音。

3、交流:春天是个什么?

板书:插花能手、慈祥的守护天神、伟大的画家

4、师引读1-3节、齐读。

三、总结课文。

2、北京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许多的名胜古迹。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首都在哪里吗?——北京(板题)

过渡:这节阅读课我们就来了解北京。

二、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老师正音。

3、再读课文,思考:天安门在哪里?四面分别有什么?

1)指名读2-3节。

2)师引读第三节:天安门前面——广场中间——广场南面——西面——东面——

4、指名读第五节,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

齐读有关句子。

三、朗读全文,师总结。【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3、会说话的木头变成木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故事,不加字漏字。

2、了解会说话的木头是如何变成木头的。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都已经买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了,相信大家都已在读了,这节课我们来读“会说话的木头变成木偶”。

二、朗读故事

1、这个故事比较长,读的时候要看清每个字,不加字不漏字。

学生齐读故事。老师适时纠正错字和长句。

2、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哪里看出皮诺乔的淘气?

(1)读杰佩托刻鼻子、嘴的小节。

(2)读皮诺乔和蟋蟀的对话。

3、小结。

皮诺乔真是个淘气的孩子,他在流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们继续读《木偶奇遇记》。

4、蚕姑娘

教学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蚕豆姑娘的一生。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了,桑树发芽了,可爱的蚕宝宝也出来了,他是怎样长大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课文。 板题:蚕姑娘

二、朗读课文

1、边读边思:蚕姑娘是怎样变化的?

2、指名分解朗读课文。

3、说说蚕姑娘的变化过程,朗读有关句子。

4、齐读课文,小结。

5、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弟弟在牢中坚持学习的过程,要向弟弟学习。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回家去读过这单元的几篇课文了,认识了几位小姑娘,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萝卜头”。

板书课题:4、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读题

二、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弟弟多大就在牢房里了?他在牢里做什么?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师引读1、2节,弟弟长得怎样,人们叫他“小萝卜头”?

指名回答,读有关句子。

4、弟弟在牢里怎样坚持上学的?读3-5节。

5、朗读最后一节,体会妈妈的话。

三、朗读全文。

6、雷锋日记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2则日记

2、通过朗读知道雷锋不是“傻子”,是一名无名英雄。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每当这一天,全国都会掀起学习雷锋的活动。那么,雷锋是谁呢?为什么要向他学习呢?读了他的日记,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板书课题:雷锋日记

二、朗读日记

1、朗读第一则日记。

(1)自由读、同桌对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傻子”:雷锋为什么甘愿做“傻子”?

指名讲,朗读有关句子

2、朗读第二则日记

(1)同桌对读、齐读。

(2)再读课文,思考:雷锋做了哪些好事?

交流、朗读句子

(3)其他同志看到自己的衣物干净了是怎么说的?指名讲。

(4)雷锋是怎样认为的?朗读最后2句话。

3、朗读两则日记。

7、说谎鼻子变长了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故事。

2、在朗读中体会说谎是如何让鼻子变长了。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皮诺乔是一位淘气的孩子,不爱学习,在外流浪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坏人,幸亏仙女救了它,皮诺乔遇见了仙女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读“说谎鼻子变长了”的故事。

二、朗读

1、请几位小朋友分节来读这个故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皮诺乔的鼻子是如何变长的。

2、老师纠正错字并指导朗读长句。

3、交流:原来说话会使鼻子变长。

4、朗读65-68页,再次体会说谎的害处。

三、小结

8、和大自然交朋友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了解李家村是如何成为环保村的。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环,如何保护环境,对人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这样一个村庄,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批准为“全球500佳”环保村,它是谁呢?我们通过朗读就可以找到答案。

板书:和大自然交朋友 读题

二、朗读指导

1、自由朗读。

2、指名分节朗读。正音。

交流: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批准为“全球500佳”环保村,它是谁?

3、再读课文,李家村是如何成为环保村的?找找我和爸爸的对话,同桌读读。

(1)指名读对话3-13节。

(2)分角色读。

(3)你从对话中明白了什么?交流。

(4)男女生再读3-13节。

4、听了爸爸的话,我怎么想?交流。

朗读14节。

三、朗读全文,总结。

9、海的女儿(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认识故事中的小公主——美人鱼,为何盼着快到15岁。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丹麦有位大作家交安徒生,相信小朋友们都不陌生,他有一步作品叫《安徒生童话》,书里有好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叫《海的女儿》,为啥称他为海的女儿呢?我们赶快打开书读读这个故事。

二、指导朗读

1、自由读故事。

2、指名分节读。

3、老师引读第一节。

4、最小的小公主长得怎样?指导朗读第2节。

5、读3-5节,小公主为什么希望快点长到15岁?交流。

6、读小公主和祖母的对话。

三、总结,朗读全文。

师:小公主日夜盼望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以后她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回家继续读《海的女儿》。

10、学会了辛勤劳动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故事。

2、通过朗读故事,知道皮诺乔是如何学会劳动的。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皮诺乔和他的爸爸从鲨鱼的嘴里逃了出来,他决心要好好的对爸爸,决心去找一个房子和爸爸一起生活。

板书:学会了辛勤劳动 读题

二、朗读指导

1、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思:你觉得哪里看出皮诺乔决心悔改了?他学会了什么?

2、交流读皮诺乔和蟋蟀的对话。

蟋蟀给了皮诺乔什么?(房子)

3、读皮诺乔和农夫的对话:皮诺乔是如何得到一杯牛奶的?

师:是呀,从这天起,皮诺乔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天不亮就起床跑去农夫那里提水浇菜,换来一杯热牛奶带回家给亲爱的爸爸。在他的努力下,他们的生活将会有什么改善呢?请你们去读最后的一章。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二年下册语文课文朗读 二年级下语文课文朗读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64449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