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

2016-09-23 10:28:2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共5篇)...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古诗经典朗诵

四年级上学期

背诵[20篇(段)

1.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

注释

1. 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译文

千里的云似乎变成了黄色,阳光也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2.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耘田:锄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童孙:幼小的孙子。

未解:不能,不会。

供:担任,担负。

傍:靠近。

译文

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

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

3.前出塞

唐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挽弓:拉开、开弓。

擒:捉、拿。

译文

用弓就要用强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头。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的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成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4.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2、锤:捶打,敲击。

3、击:撞击。

4、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5、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若:好像;等闲:平常,随便

6、青白:指高尚节操。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译文

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 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5.寿阳曲.渔村夕照

元 马致远

鸣 榔 罢,

闪 暮 光。

绿杨堤数声渔唱,

挂柴门几家闲晒网,

都撮在捕鱼图上。

注释

①浦:水边。

②酒旆(pèi):旆,古代一边像燕尾的旗。这里指酒旗——酒店的招子。

③两三航:两三只船。

译文

夕阳西下、百鸟入林,在外劳作的人也大多回家了。酒店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连酒幌子都不再飘荡。一切都慢慢地静下去,黑下去,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可能是晚归的渔船,也可能是赶路的航船,但送来的只有橹声和灯影。渔人散落的居所沿水分布,空气里弥满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当一切都归于无声时,小桥流水旁卖鱼人也溶于夜色之中,一切都浸入了止水般的恬静和宁谧。

6.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鉴:镜子。

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移动。

3、渠:它。指方塘里的水。那得:怎么会。如许:像这样。

译文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7.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注释

[1]此词牌名原系唐教坊曲名。

[2]淘尽:荡涤一空。

[3]渔樵:渔父和樵夫。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4]浊 :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8.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yú)州。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3.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今重庆一带。

5.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9.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释

[1] 春望:在春天远望。

[2] 破:破败、破碎。

[3] 感时:感叹时局,即想起国家残破不全的景象。

[4] 烽火:指古代边疆遇到敌情用来报警而升起的烟火。在这里指战争。

[5] 抵:值。

[6] 搔:用手指轻抓。

[7] 浑欲:浑,简直。欲,要。 不胜:受不住、不能。

译文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10.渔歌子

唐 张志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渔父》。

① 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② 鳜(音贵)鱼:俗称“ 花鱼”、“桂鱼”。

③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正肥美。渔夫戴上青色的斗笠,披上绿色的蓑衣,斜风拂面,春雨如丝,正好垂钓,用不着回家。

11.上李邕

唐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

1、世人:指当时名门世族中当权的人物,即权贵。

2、恒殊调:经常发表不同政见。

3、冷笑:嘲讽讥笑。

4、簸:扬起。

5、溟:海。

译文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

世间人们见我老是唱高调,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

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12.秋浦歌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注释

1、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2、乱:错杂。

3、赧郎:赧,面红。为炉火照红的冶炼工人。

译文

炉火照耀着天地,紫烟升腾,红星四溅,在明月夜里,炉火映红了铁匠的脸颊,打铁的号子声,在冰川雪地里回荡。【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

13.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1.怀远:怀念远方的亲友。此句写处身异地的亲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怀着同样的情怀共看明月。

2.情人:有情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一整夜。

3.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4.遥夜:漫长的夜晚。

5.末两句说: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译文

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14.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南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1、示:教导;

2、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3、浅:肤浅,浅薄;

4、绝知:彻底弄清楚;

5、躬行:亲自实践。

译文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二)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目录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目录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观潮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3 鸟的天堂

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 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 巨人的花园

10* 幸福是什么

11 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 白鹅

14*白公鹅

15 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 长城

18 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0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21 搭石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

第七组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第八组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五彩池

2 小青石

3 麻雀

4 迷人的张家界 5 仰望布达拉

6 一个苹果

7 幻想家

8 人造发光植物 生字表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 中彩那天

6 万年牢

7 尊严

8 将心比心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 自然之道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 蝙蝠和雷达 12 大自然的启示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 夜莺的歌声 14 小英雄雨来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 触摸春天

18 永生的眼睛 19 生命 生命

20 花的勇气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 乡下人家

22 牧场之国

23 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24 麦哨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 全神贯注

27 鱼游到了纸上 28 父亲的菜园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9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

30 文成公主进藏 31 普罗米修斯 32 渔夫的故事 词语盘点

语文园地八

选读课文

1 趵突泉

2 小珊迪

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4 黄继光

5 生命的药方

6 可爱的草塘

7 到期归还

8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7个生字,正确认读“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第六组课文的专题是“人间真情”。本组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写出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的?(生)

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本组的第二篇课文——《搭石》 板书课题:搭石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同学预习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一)生字词 (课件一)

读词语:(提读、齐读)

间隔 谴责 懒惰 伏下 俗语 平衡 联结 理所当然 人影绰绰 协调有序 山洪暴发 清波漾漾

2. 理解词语:谴责 理所当然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伏下

3. 去掉熟字读生字:谴 惰 俗 协 序 绰 伏

(二)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其他同学正音,同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学生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归纳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板书:摆搭石

走搭石

三、品读课文

第1自然段。

过渡:课文的题目是“搭石”,什么是搭石,请同学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读一读。 读书中描写什么是搭石的句子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

从画面感受搭石的美。(课件二)

第2——4自然段

过渡:看,这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美丽的家乡,这就是刘章爷爷笔下的搭石。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眼里不仅仅是过小溪的一种方式,还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美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了搭石很美,找出来读一读。

提读,齐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一道美景

这句话是过渡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美景。”风景

无疑是美的,课文描写了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请同学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划出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相应句子旁边的空白处;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学生自学后)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美的,请同学按课文的顺序来交流。 重点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

学生读句子,说感受。板书:无论„„只要„„一定„„

再„„直到„„才„„

同学们想一下,当这位老人赶路时发现了一块搭石不平稳,心里会怎样?挑选搭石时心里会想什么?满意离去时心里又会怎样想的?

老人调整搭石从始到终心里都是为他人着想,这种心灵美是——(生:家乡的一道美景)

指导读这句话。(把这些词读重音来体现为他人着想的心灵美)

提读,评价,齐读。

(2)“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课件出示这句话)这是描写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 协调有序”什么意思? 板书:协调有序

引读课文,师生共同体会怎样的动作较协调有序。

师:我们一起加入走搭石的行列中,左边一排是前面的,右边一排是后面的。“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反复3次)。这样的动作叫做——协调有序!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你还从哪些词中体会出美的? 板书: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理解“人影绰绰”(课件出示“绰”的3种意思,让学生选,并跟“绰绰有余”中的“绰”的意思相比较)。

回到这两个词,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读这两个词才能体现美感呢?提读,其余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你用想象来丰富美,用心来体会美,这种音律美,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美景。

是的,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读这两句话,读出诗的韵味。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提读。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话,再来体会这看得见的具体的“美”。

继续交流第四自然段两句话。

a. 第一句:从两个人面对面走大师的情境中体会出互相谦让的美。

b. 第二句:从中体会出尊敬老人的心灵美。

同学们想一下,这位年轻人背老人过小溪,需要老人道谢吗?为什么?(生: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老人过了小溪没向这位年轻人道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为什么?(生: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你们的回答,让我想到了这位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经也背——(生:老人过小溪)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个年轻人也会有年老的那一天,也会有年轻人来——(背他过小溪),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板书:理所当然 从这里可以看出,谦让的美德,敬老的美德,以及为他人着想的美德,在家乡

人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这已成为家乡人们的一种习惯。

指板书小结:搭石,让我们看到了具体的“美”,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家乡人们的心灵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美景!

第五自然段。

齐读。(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

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出搭石具有什么精神?这“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什么? 是的,家乡的人们就像这搭石一样,默默无闻、无私的奉献着,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这种美好的情感!板书:美好情感

让我们怀着这种敬佩,带着这份感动,再一次读这句话。

四、结束语:也许有一天,家乡的小溪上架起了桥,铺上了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永远地消失了,但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美景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继续学习。

附板书: 搭石

无论„„只要„„一定„„

摆搭石 再„„直到„„才„„

一道美景 协调有序 美好情感

清波漾漾

走搭石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四)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 观 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

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

三、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看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

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

闷(mâ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学习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板书: 1、观潮

潮来前 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

潮来时 远 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

近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潮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12个和3句优美句。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具:

录音机、磁带

五、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五)
四上语文按课文填空朗读缩小稿(人教版)

按课文填空朗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现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观潮》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时间顺序写的,记述了钱塘江大潮奇特、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巴金,课文共两次提到鸟的天堂。 ★那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鸟的美好的生活环境。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苏轼所写。

★诗中“缘”是因为的意思。

★表示立足点和角度,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可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表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样一个道理。

★默写《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首诗是宋朝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疑”在诗中的意思是以为,怀疑。

★这首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你觉得从哪两句诗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陷入困

境,似已无望,忽然又绝处逢生情况下,人们会经常使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缝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围绕着爬山虎的脚来写的,先了写爬山虎的叶,接着写爬山虎的脚最后写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这样写的作用是用拟人的手法把蟋蟀的世界写得绚丽多姿。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的体裁是童话,作者是英国的王尔德。 ★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快乐应和大家一起分享。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意的事情。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有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高傲。作者是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来表现白鹅这一特点的。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贪玩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梅花”指的是猫的爪印,作者是把猫的爪印比作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这篇课文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来记叙的,作者先写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后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仰望佛香阁和排云殿等建筑物。接着登上万寿山,站在

佛香阁前面向下眺望湖光山色,然后从万寿山下来,来到昆明湖。走过长长的堤岸 ,然后走上湖中的小岛玩。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个比喻句把昆明湖比作镜子和碧玉,突出了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慢慢地滑过”的“滑”,让人体会到昆明湖静的特点。 ★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自然文化遗产共4处。 ★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工作是那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1999年9月22日,杭州青年小钱患有严重的白血病,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抵达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是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当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有的说是“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是“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是“为挣钱而读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人教版四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mp3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诵mp3"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64718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