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

2016-09-26 10:19:2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共5篇)...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一)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教案 文档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其概念,会设两个未知数并列出方程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两种相关的等量关系。会检验所给的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过程与方法:以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为背景,经历“分析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组——估算解——检验结果”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描写现实中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意义,列方程组。 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列出实际问题中的方程组。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启发、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思考: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则: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x+y=10 ①

2x+y=16 ②

归纳定义: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我们把上面列出的这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10 的形式,这样未知数x,y必须同时满足方程 ①,②,也就是2xy16

说,我们要解出的x,y必须是这两个方程的公共解。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探究: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实际的意义的x,y的值有那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满足方程的一对

xa数值,即yb,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有无数多解,但是并不是说任意一对数值都是它的解。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我们通常发现,x=6,y=4既满足方程,又满足方程。也就是说,x=6,y=4是方程与方程的公共解,我们把x=6,y=4叫二元一次方程组

xy10  2xy16

x6

的解。这个解通常记作y4联系前面的问题可知,这个队在10场比赛中胜6场,负4场。

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课堂练习

P89 练习

三、课堂小结: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通过老师进行补充的方式进行.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四、作业布置:

习题8.1 3、5

五、板书设计: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六、课后反思: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训练及选用合理、简捷的方法解方程组,培养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

A、2x-1=1; B、xy-3=5x;C、4y-3x=1;D、2x2-y=7. y

x1 2、 若方程ax+5y=2的一个解是,则a=________ y2

二、新课引入

在8.1节中我们已经看到,直接设两个未知数:胜x场,负y场,可以列方xy10程组表示本章引言中问题的数量关系,如果只设一个未知数:胜x2xy16

场,那么这个问题也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2x+(10-x)=16来解。

思考:

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x+y=10可以写为y=10-x,由于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负的场数,所以,我们把第二个方程2x+y=16中的y换为10-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10-x)=16.解这个方程,得x=6,把x=6代入y=10-x,得y=4.从而得到这个方程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那么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先

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为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的思想。

定义: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xy3(1)例1: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 3x8y14(2)

解:由得 x=y+3 

把代入②,得

3(y+3)-8y=14

解这个方程 得 y=-1

把y=-1代人,得x=2.

x2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 y1

三、课堂练习:

练习 P93 1、2

四、课堂小结

代入法的实质是消元,使两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一般步骤为:

①从方程组中选一个未知数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例如y,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化成y=ax+b的形式;

②将y=ax+b代人方程组中的另一个方程中,消去y,得到关于二的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

④把求得的x值代人方程y=ax+b中,求出y的值,再写出方程组解的形式; ⑤检验得到的解是不是原方程组的解.这一步不是完全必要的,若能肯定解题无误,这一点可以省略。

五、作业布置

习题8.2 2题

六、板书设计: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定义(简称代入法):

七、课后反思: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用代人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代人消元法所体现出的化归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过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对具体实际问题的自主交流、探索,发现方程建模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化归思想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系数不为

1)。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的数学名题.它曾在好几个世纪里引起过人们的兴趣,这个问题也一定会使在座的各位同学感兴趣.怎样来解答这个问题呢?

解:设有x只鸡,则有(35-x)只兔.根据题意,得

2x十4(35-x)=94. X=23 兔:35-23=12

另一种解法:设有x只鸡,兔有y只,根据题意,得

xy35  2x4y94

由得 x=35-y 

把代入得 2(35-y )+4y=94 y=12

把y=12代入得 x=23

x23  y12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问题:下列各对数值中是二元一次方程x+2y=2的解是

( )

x2x0x2x1A  B  C  D  y0y1y0y2

解法分析:

将A、B,C,D中各对数值逐一代人方程检验是否满足方程,选A,B,C.D

二、例题讲解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教案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德育目标:

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4条: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教学目标:

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教学重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学情分析:

七年级105班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很差。能称得上好一点的学生几乎不到十分之一,学困生面积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大部分学生有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动笔写作业,更谈不上认真复习的习惯。故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埋头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还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也是常说的要学会备学生,应从学生能否理解的角度来安排适当的教学程序,用有趣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对过去相应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把握住施教的深浅及分寸,做到进行适当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在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思考: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x+y=10

2x+y=16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10 ①

2x+y=16 ②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探究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为此我们用含x的式子表示y,即y=10-x(x可取一些自然数)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显然,上表中每一对x、y的值都是方程①的解。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如果不考虑方程的实际意义,那么x、y还可以取哪些值?这些值是有限的吗?

还可以取x=-1,y=11;x=0.5,y=9.5,等等。

所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对。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x=6,y=4 还满足方程②.也就是说,它们是方程①与方程②的公共解,记作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四、典型例题:

例1若方程x2 m –1 + 5y 2–3n = 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2+n的值。 分析:由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你可以知道什么?

解:依题意,得

2 m –1=1,2–3n =1.

由2 m –1=1,得 m =1

由2–3n =1得n =1/3

∴m2+n=1+1/3=4/3.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各对数值中是二元一次方程x+2y=2的解的是〔 〕

A x2x0x1x2 B  C  D  y2y1y0y0

2、教科书第89页练习和习题8.1 第1、2题

六、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七、作业布置:

教科书第90页习题8.1 第3、4题

板书设计

一、问题导入 四、典型例题

思考 例1例2 例3

二、探究新知 五、课堂练习

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

德育目标:

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6条: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教学目标:

1、掌握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经历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过程,初步体会“消元” 的基本思想.

重点难点: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重点;

理解“消元”的基本思想是难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105班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很差,学习方法不恰当。能称得上好一点的学生几乎不到十分之一,学困生面积很大,加之大部分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大部分学生有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动笔写作业,更谈不上认真复习的习惯。故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埋头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还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也是常说的要学会备学生,应从学生能否理解的角度来安排适当的教学程序,用有趣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对过去相应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把握住施教的深浅及分寸,做到进行适当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电子课本)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四)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学案第八章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学习内容:教材课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 P 88-89 二、学习目标: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三、自学探究

1、例题: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思考: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 表示.

观察上面两个方程可看出,每个方程都含有 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 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P 93)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①

x+y=40 ②

二元一次方程组. (P 94) 2、探究讨论: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思考: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y=4

既满足方程①,又满足方程②,也就是说它们是方程①与方程②的公共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四、自我检测

1、3x+2y=6,它有______个未知数,且求知数是___次,因此是_____元______次方程

2、3x=6是____元____次方程,其解x=_____,有______个解,3x+2y=6,当x=0时,y=_____;当x=2时,y=_____;当y=5时,x=____

(因此,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______个未知数的值,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由此可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由两个未知数的值组成。想想,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固定吗?) 3、3x+2y=6,通过怎样的变化可使x=_____ ,如用x来表示y,则y=__________ 4、x+2y=3, 用x表示y=________;用y表示x=________ 5、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1 3x+2y ○2 2-x+3+5=0 ○3 3x-4y=z ○

4 x+xy=1 ○5x+3x=5y ○67x-y=0 ○

2

6、下列方程组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3y4xy4

(2) (1)

2x5y72x5y7

x23y4x3y4

(4) (3)

2xz72x5y7

7、以下4组x、y的值,哪组是

2xy7

的解?( )

x2y4

x1x0x2x3A. B. C. D.

y5y2y3y1

8、把下列方程中的y用x表示出来: (1)y+2x=0 (2) 3y-4x=6

9、已知方程:①2x+

12

=3;②5xy-1=0;③x+y=2;④3x-y+z=0;⑤2x-y=3;⑥x+3=5,• y

其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___ ___.(填序号即可)

10、下列各对数值中是二元一次方程x+2y=2的解是( )

A 

x2x0x1x2

B  C  D 

y0y1y0y2

x2y2

解是( )

2xy2

变式:其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五、学习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六、反馈检测

1、方程(a+2)x +(b-1)y = 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 b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x

3,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

2m1

5y3n2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 、n的值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

一、学习内容:教材课题 P91-93

二、学习目标: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三、自学探究

1、复习提问: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如果只设一个末知数:胜x场,负(22-x)场,列方程为: ,解得x= . 在上节课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 x

+y=22 2x+y=40

2、思考: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

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1个方程x+y=22写成y=22-x,将第2个方程2x+y=40的y换为22-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22x)40.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3、归纳:

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例1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① x-8y=14 ② 解后反思:(1) (2)为什么能代?

(3)只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方程组解完了吗?

(4)把已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个方程来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较简便? (5)怎样知道你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与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样,需检验.其方法是将求得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组里的每一个方程中,看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检验可以口算,也可以在草稿纸上验算)

四、自我检测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x5y将①式写成x___________,并把它代入 式,可得到

3x6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y2x3

3x2y8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

五、学习小结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 (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

(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

六、反馈检测

1.已知x=2,y=2是方程ax-2y=4的解,则a=________.

2.已知方程x-2y=8,用含x的式子表示y,则y =_________________,用含y的式子表示x,则x =________________

y2x1,

3.解方程组 把①代入②可得_______

3x2y8

4.若x、y互为相反数,且x+3y=4,,3x-2y=_____________.

5.解方程组y =3x-x-y=5 x+4yx-1)=2y-3

x2axyb

7.已知 是方程组的解.求a、b的值.

y14xbya5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

一、学习内容:教材课题 P91-93

二、学习目标:1、熟练地掌握用代人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进一步理解代人消元法所体现出的化归意识; 3、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三、自学探究:

1、复习旧知:解方程组

2xy5,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

4x3y7;

2、结合你的解答,回顾用代人消元法解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3、探究思考

例: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 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解:设这些消毒液应分装x大瓶和y小瓶,则(列出方程组为):

思考讨论:

问题1:此方程与我们前面遇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什么区别? 问题2:能用代入法来解吗?

问题3:选择哪个方程进行变形?消去哪个未知数? 写出解方程组过程:

质疑:解这个方程组时,可以先消去X吗?试一试。 反思:

(1)如何用代入法处理两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均不为1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两个等量关系。

(3)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分为:审、设、列、解、检、答.

四、自我检测:

1、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5x6y132s3t(1) (2)(有简单方法!)

7x18y13s2t5

五、学习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五)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幂的运算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幂的运算单元自测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

1.x2•x3的计算结果是( )

A.x5 B.x6 C.x8 D.x9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2x2y+3xy2=5x3y2 B.(-x)3•(-x)2=-x5

C.(-a3)2÷(-a2)3=1

3.(23)2=4m,则m=( )

A.1 B.2 C.3 D.4

4.a7=( )

A.(-a)2(-a)5 B.(-a)2(-a5) C.(-a2)(-a)5 D.(-a)(-a)6

5.下列四个算式:①63+63;②(2×63)×(3×63);③(22×32)3;④(33)2×(22)3中,结果等于66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6.化简(-2a)2-(-2a)2(a≠0)的结果是( )

A.0 B.2a2 C.-4a2 D.-6a2

7.[-x2(n-2)]3的计算结果是( )

A.x6n-12 B.-x6n-12 C.x2n-1 D.-x2n-1

8.计算(2ab2c5)4所得的结果是( )

A.2ab2c20 B.8a4b8c20 C.8a4b6c9 D.16a4b8c20

9.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有( )个.

11①(-x)3n÷(-x)n=(-x)3

②()-3= =; 327

③m5÷m5=m5-5=0; ④(-bc)4÷)2=-b2c2.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0.(-xm-1yn+1)3=( )

A.-x3m-3y3n+3 B.x3m-3y3n+3 C.-x3m-1y3n+1 D.x3m-1y3n+1

11.如果a≠0,p是正整数,那么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1A.a-p

B.a-p= ( )p C.a-p=ap D.a-p=(ap)-1

a

12.((4•2n)等于( )

A.4•2n B.8•2n C.4•4n D.22n+4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

13.(m+n)3(m+n)6=((m+n)8,

42×( )6=45.

14.(1)(-0.5)100×2101= ; 11 (2)(- ab)2; (3)-[-(- )3]2= 223223m+1n+1115.(-a)(-a)= 10×10 . 16.计算(-10)2+(-10)0+(-10-2)×(-102)的结果是 .

17.(-m2)3÷(-m2)= ,(m4•m3)÷(m4•m2)= .

18.a10÷

a2÷a3÷a4 (2x+3y)5÷(2x+3y)

3.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

19.计算下列各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1)-102n×100×(-10)2n-1; (2)[(-a)(-b)2•a2b3c]2;

(3)(x3)2÷x2÷x+x3÷(-x)2•(-x2);

(4)3×( 错误!)3.

2023ab),其中

21. 计算:0.10×0.52004×22006×(-1)-3

22. 已知x+y=a,试求(x+y)3(2x+2y)3(3x+3y)3的值.

23.据测算,我国每天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5亿元,若一年按365天计算,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多少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且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4.若10m=5,10b=3,求102m+3b的值.

25.已知|x|=1

,求(x20)3-x3y2的值.

答案: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八年级数学新课标答案 七年级数学新课标同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数学笫八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65406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