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评课 >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

2016-01-09 10:34:5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一: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猫》的评课稿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希望能帮助到你。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一: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猫》的评课稿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

《猫》评课稿

今天听了邹彦龙老师的《猫》这节示范课,听后感受颇深。《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王老师根据教材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他不仅非常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十分重视朗读训练和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不仅让学生通过读书了解作者写了什么,而且更注重使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领悟作者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既切实有效,又情趣浓烈,在课堂中,学生们学得生动主动、轻松愉快。

这一课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整体感知,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邹老师引导学生在初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发现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两个句子──“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然后顺势利导,通过“从哪里能体会出猫的性格古怪”和“老舍先生的小猫是怎样的更可爱呢”这些整体感知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逐步感悟、理解,从而逐步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即猫的性格特点。

(二)体悟情感,学习、品味语言文字

在《猫》这篇课文里,作者用朴实无华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贴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猫的种种惹人喜爱

的神态举止,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邹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能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了解内容、体悟情感、学习语言。譬如,邹老师运用不同方法、手段指导学生理解“屏息凝视”的词义,感受猫的尽职;将“小梅花”和“小脚印”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比喻运用的精妙。再如,邹老师在第一段教学中,紧紧抓住“吧、呀、呢”三个语气词,通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去词比较、感情朗读、教师范读,以及在音乐背景下用简短的语言再现作者的有关生活情境,进行引读,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情境中反复品读、体味,使学生为之动心,并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三)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这课教学中,邹老师能着眼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发展,根据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恰当地运用猜谜游戏、字理解题、摹学猫叫、观赏图片、配乐引读,比较阅读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入文本情境,使学生如见猫形,如闻猫声,爱猫之情油然而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王 芳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二:四年级语文听评课总结

以评促教,教学相长

——四年级语文听评课总结

近两周,我们开展了语文达标课活动,在刘校长和李主任的带领下,语文老师都参加了本次活动,我们级部的老师,不管是改科的教师还是专业教师,都对本次活动投入了极高的热情。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教师讲课情况分析

本次活动分两部分:教师授

课、全体听课人员评课。评课活

动中,先由执教老师进行说课,

再由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对课进

行点评,组长记录在案。达到任

课教师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

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为改科的隋旭玲老师,最初对小学语文教学特别茫然,不知所措,而且缺乏自信。但是我们通过每周的集体备课,级部老师团结合作研讨教学思路,然后观摩组长的示范课进行学习,最后在经历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

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老

师们终于摸清了头绪,找

到了自信。但鉴于单元整

体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我

们按计划循序渐进,第一

个月先引领孩子学习,帮

助他们提高学习的自觉

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我们克服了时间上和教学思路上的疑难,团结合作精心备课,听课前先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教学模式,从导入到教学环节,教学过渡语言的设计,我们都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努力克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于小平老师可以说是组内老前辈了,但是她不甘落伍,非常用心地学习,课堂上认真地按照备课的思路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的态度和习惯。王红老师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心思,从课堂的

每一个教学环节,到每一句教学用语,每一句教学评价,都看到了他极精妙的心思。

本次级部听评课,我们觉得我们组的每一位老师都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来认真执教,态度端正,我们组的每位老师的执教水平和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如郭丽娜老师、孙芳老师、孙寒冰老师的课上,孩子们的参与度高,学习热情浓厚,方法掌握得当,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虽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我们看来,如此短的时间,如此陌生的课堂教学,我们能做到这样,已经是莫大的喜悦了,我们的级部教研还会继续发挥我们的特色,搞出自己的创意。

二、通过听课交流教研,总体有以下几个亮点:

1.返璞归真,突出重点,体现了小学语文新课程的理念。

本次讲课中,六位教师都能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的以文带文进行授课,抛弃了矫揉造作。教学重点落实到阅读写作教学,面向全体,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课堂效果较好,师生配合默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师生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语言亲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师能够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平等交流。例如: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时,教师示范,师生互评,然后再改正不足,学一学读得好的地方。教师和学生完全是在平等地切磋、研讨、交流。学生没有心理负担,但是往往又受着教师的知识、经验和人格魅力的影响。另外老师在学生讨论难以深入的情况下,能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3.比较注重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的学习。

本次课堂教学老师基本都注重了语文学习的基础,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学习。阅读教学注意了一定量地读的训练,比较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能把握住课标,抓住语文教学的主干,抓住重点句段充分读,加深对重点句段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在读中思,以读促思,读中寻果的课堂展示。

4.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指导学生应用多种学习方式。

教师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或找小伙伴讨论。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提出问题,共同探究,然后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动口、动手、动脑,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探究能

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同时老师板书设计规范、美观,突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能熟练地掌握新课标。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教师没按要求去做。

2.个别教师在授课中不注意课堂细节,重难点不够明确。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引导,课文的深度把握不够。

(二)建议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师授课的根本性文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性文件,应加强对教师的课标培训和检查。把它更好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达到高效课堂目的。

2.教师间相互之间听课、评课是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互相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继续加强开展教师间相互之间听课、评课活动,不把听课、评课活动流于形式。

3.组内加强对教师备课的检查,尤其是要检查教师上课与备课的内容是否一致。

四、集体评析

为了使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地融合,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听一节课评一节课。听课教师一一对本节课进行互动式评课,在评课时,备课组长自始至终参与听课评课,带动组内教师积极发言并做好记录。在评课活动中全体老师畅所欲言,既肯定了讲课老师的教学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宝贵意见,使听课评课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三:四年级语文年级研究课评课记录

四年级语文年级研究课评课记录

四年级语文年级研究课评课记录

时间:2010-4-6

地点:教务办公室

参加人:全体语文老师

记录:孙进

内容:评李萍老师所上《生命 生命》一课

流程:

一、主讲人李老师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对“生命”这个深奥的话题有自主地、个性的感悟,是我教学这节课的难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通过“质疑生命,引发思考”“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品读,感悟生命的意义”“拓展,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学以致用,抒发感悟”五个层次,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品词析句,在读中感悟,以课堂为起点引发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 从教学过程看,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 贯穿语文教学“读”的功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为一篇具有较强哲理性的文章,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并步步推进。初读,感知文章三个事例;寻读,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

子;悟读,结合句子谈理解、谈感受;整节课,读出自已的感悟,书声朗朗,读味十足。

2、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在本节课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无论是自读自悟,还是小组合作,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导演,主要学习任务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3、 在感悟中学习。

在感悟第一、二个事例中的句子时,我通过让学生找关键

词语,通过一遍遍转换角色的朗读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入情入境,直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飞蛾求生”中懂得生命宝贵应珍惜;”从“瓜苗破土”激励自己要顽强。

4、思维扩展

在拓展部分,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给学生留下了更多

想象空间。填写小诗,达到了小练笔的作用 。发现学生能当堂完成,而且感悟颇深,效果显著。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但在教学中仍有需改进的地方:1、问题的设计要精准,最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2、在引导朗读上要加强技巧的指导;3、教学评价还应更及时、更多元;4、教师的语言应更精炼、更自然。5、教师因局限于备课时的框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把学生往即定的步骤上拉,使得某些问题探讨得不够深入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以上问题,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应备学生,并且尽可能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状

况;考虑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可以“跳起来摘桃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

二、同行点评

孙进:

《生命 生命》一课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但思想含蓄深邃。对四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李老师能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景中去,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实属难能可贵。另外,李老师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反复去读,并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一做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值得我们学习。遗憾之处在于,学完全文后,没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把手中的飞蛾、墙角的香瓜子和自己的生命写在一起?如果抛出了这个问题,学生会进一步了解到,原来,身处绝境的飞蛾、香瓜子就是作者自己的缩影啊!这样,孩子们对生命的价值会有更深的领悟,同时,还能学会去深入思考问题。教师的评价语言比较丰富,若能让评价的语言具有启发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效果会更好。

黄建蓉:

王老师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亮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不仅极为准确地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了文章的精神,还巧妙地化难为易,为学生的准确理解设好了扶梯。

伍景峰:

前面两位老师所说我有同感。另外,本节课中,李老师始终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悟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到生命的宝贵,生命的意义。以读促悟,我们说得很多,怎样落到实处,李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最后,若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背诵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思考,积累语言,那就锦上添花了。

布左拉:

前面老师说了的我就不再重复了。我觉得,李老师这节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学习本课后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用小诗的形式写下来,很好地进行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不足之处在于资料介绍太多,耽误了学生不少思考的时间。

阿曼古丽:

王老师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实在令我佩服!这节课,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自己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并亲自参与学习实践。

尤其是扣字析句环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好,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艾尼瓦尔:

李老师上课教态亲切大方,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始终围绕重点问题进行教学。李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评价的语言也都非常丰富。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四:四年级(2)班上册语文颐和园评课稿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评课稿

评课教师:韦玉梅

时间:2011年11月17日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班级:四(2)班

授课教师:陈忠季

今天早上第一节课,我们到多媒体教室听课。这陈老师上的一堂公开课——《颐和园》。下面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师紧扣浏览的顺序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师生配合不错,朗朗的书声时时萦绕耳畔,从中学生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丽以及写景文章的写作特点。

不过,个人有些看法:

1.语文强调多读,陈老师注意到了这点,但是如何读出其中的“美”,这就要强调感情朗读了。感情朗读有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课堂上老师也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但我个人认为,教师可先让学生找准重音词后融入学生对美景的欣赏水平再读。这样,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也就加深了对游览景物的深刻了解。从而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如何让学生对美景过目不忘?我想,除了让学生找出这些景物,还要对描写美景的词语进行推敲。课堂上,老师重点抓住了“滑”“几乎”等词进行教学,学生在对比教学中体会到了昆明湖的静。如果教师在讲景物的特点之前先让学生用笔找出景物,然后在小结的

时候让学生跟着板书回忆,效果会更好一些。

3.这堂课,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景物特点。教学时可否将侧重点放在某一二方面,让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再运用于学其他两方面的景物特点。也就是说,可运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避免平均用力。也许,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景物课文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肤浅的看法,不正之处还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五:20131202听评课记录

2013年月跨越式课题甘肃成县试验区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语文

1 ——

2

——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六:郑小楼小学语文听评课记录表

郑小楼小学听评课记录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七:四年级语文组评课稿

四年级语文组评课稿

这次七位骨干教师为我们奉献了七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如品名茶,清香沁人心脾;如沐春风,倍觉神清气爽;如临大海,心胸豁然开朗。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上,我们师生的心灵变得更加清灵和敞亮,目光变得更为清澈和深邃,思想变得更为明敏和成熟,人生变得更加充实而多彩。根据我们四年级语文组的评课意见,分别评一评七位老师的课。

雷蕾老师所上的《巨人的花园》一课,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和过程,体现着很强的目标意识。关注雷老师‚读童话‛的目标设计,我们发现,‚紧扣‘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这一主线,抓住花园情景及人物态度的变化,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既考虑了符合课程要求的语文学习导向和要求,又能充分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对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有较好的把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这些目标的设定,为学生愉快地、认真地读童话,说童话,写童话,‚感受童话的魅力‛,奠定了行动的路径。提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1、课堂显得过满,指导学生‚静心会文‛略显不足。2、动态学情的处理方法上教师主导地位过强,学生互动体现不明显。3、教学时间应紧缩一些,这节课超时多了点。

杨咏莲老师执教的《落花生》 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文字朴实易懂,生活气息浓郁。是一篇以物喻理、借物喻人的好文章。本节课的教学中杨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需要指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不管是采取了什么形式的读,杨老师都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在学生评价时要让学生评的有理由,说说从同学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这样的训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让他们知道说话要有理有据,在理解课文时,老师采取了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填写。这样的设计就非常符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能很快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炫耀、不张扬、默默的奉献精神。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也有一些建议。在理解‚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这个问题时,老师设计的填空就重复了,应该整合。

陈爱华老师执教的《荷塘旧事》可以说整堂课都飞扬着教师的激情,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之中,整节课情、景、事顺序清晰,调动学生进行生命的感悟和思考,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滋润。师生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之处进行探索,交流互动,以语言训练为本,品词、析句、明理、悟情,语文味浓。例如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的读(自读、听读、评读、合作读、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换词比较,动作演示等方法体会‚点缀。‛一词在句子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提一点建议: 课不一定要上完,学生自学四件旧事时用力过均,既然已交给学生自学,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即可。

范丽娜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先讲一和四段,这样由"因"推出"果",很巧妙地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教中求变。在本节课里,范老师对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字斟句酌,仔细推敲。在语言文字的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提一点建议: 如果在加小标题的时候,范老师如果能让学生们去板书标题,学生们会更有成就感。自学的过程中,老师

应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

赵江静老师执教的《搭石》,教者从课文的整体入手,采用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研读课文,体验文本的价值,赵老师语言丰富极富感染力,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老师让学生通过细细读文,想象画面,让学生进入文本,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在这里教师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展开学习,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善于与孩子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选项择自己喜欢的的画面去学习、交流,体现了教学的选择度。在教学中,老师始终注重对生字、词语和重点句子的学习和指导,特别是指导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清波漾漾‛和‚相背而行‛这五个词语,所采用的方法语文味儿十足。赵老师的课从始至终贯穿着‚美‛,一是画面美,二是心灵美。‚美‛是《搭石》这篇文章的灵魂。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到美,那就是一遍遍地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当学生真正读出了情感,品出了味道,对蕴含的内在美‚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德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提一点建议:在理解生活中美丽的风景线时,学生说得不够到位,老师还应该适时引导,多层次感悟。

陈登平老师在讲授《新型玻璃》一课中充分体现了创新,利用这篇课文的特殊性,在不变原意的前提下,变换的叙述方法。她在讲完五种玻璃之后,让假象作为推销员,自选一种喜欢的玻璃在‚展销会‛上推销自己的产品。教师能抓住及课外能触发展开假想的诱导物,步步引发,使 ‚改‛得方,‚假‛得理,‚想‛得据。而且使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使也学会了生活──推销产品!此外,陈老师还注意在疑中求新。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因此,老师大胆鼓励质疑,提出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这样就在疑中求得创新。陈老师在整篇的教学中,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的能动性。如:开始她就让依据自学提纲自学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在自学中让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特点和用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读一读。在创新性的‚产品推销会‛中也让选自己喜欢的玻璃作为自己的推销产品。这样大大地调动了的积极性,使在兴趣中学到了知识。提一点建议:在学生进行推销的同时,老师已出示了每种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就应该利用此时点拨说明方法,学生介绍已十分到位,不一定要全部介绍,有重点的进行推销,了解方法即可,这样就可以节约课堂时间。

陈佳老师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力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文本的语言现象。高年级的文章长,时间又有限,而授课教师细细分析,全息阅读,巧妙整合,紧抓‚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以最震撼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做到了‚一线串珠‛‚瞻前顾后‛‚在承上启下处反复回扣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深化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而且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提一点建议: 学生在品读时,情感力量不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导致课堂气氛与文本的情感体验相去甚远。

2013-11-12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八:学校四年级语文评课稿

评课稿——

对鲁曼丽老师所授《牧场之国》一课的评析

司东朝

《牧场之国》一课的学习目标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背诵喜欢的段落。(重点)2、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课文优美的环境。(重点)3、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节课从课题中就会让我们联想到:荷兰的牧场之多、牧场之大、牧场之美。(课文中有“极目远眺”、“辽阔无垠”等词语显示牧场之多;有“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碧绿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中”、“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显示牧场之多;更有那“黑白相间的花牛”、“那剽悍强壮的骏马”、“那悠然自得的羊群”、“默默的挤奶人”、“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灯塔与碧绿的草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显示了牧场之美。

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有如下比较突出的优点:其一,教学目标比较明确,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学生自学课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至于走偏。其二,注意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反复品读、体会、感悟,并写出批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三,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少问题:第一,时间把握不好,造成

课堂上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完成教学目标,在处理第二自然段上耗时太长。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不敢放手,学生发言不到的地方,教师补充太多。第三,重点内容落实不到位,没有紧紧抓住四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从课文中去找,去体会。像第二自然段中最后一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碧绿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空旷辽阔、宁静而悠然)第三自然段中的“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第四自然段中的“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没有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无不紧扣课题——《牧场之国》。第四,小组学习流于形式,有时学生没有学完讨论完教师就开始提问,对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地方不是让各组相互补充。第五,鼓励性语言不多,对学生的回答缺少激励性的评价。

建议:1、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安排恰当,要深入研究参考资料,明确教学思路,做到胸有成竹。2、要把握好40分钟时间,科学安排学习内容,保证课堂上解决问题。3、组织好学习小组,做好分工,对学习小组提出具体要求:小组内怎样自学、怎样交流、谁负责总结讨论结果、谁负责回答问题等要安排好。不至于使学生回答杂乱无章。4、要注意板书的规范和层次。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九:四年级语文评课稿

四年级语文评课稿

王文霞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语文全员讲课赛活动中,我认真学习、观摩了各位语文老师的精彩课堂展示,老师们颇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和清新自然的教育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收获颇多,现将自己几点粗浅的感受与各位老师交流:

一、 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各位老师都依据“课标”要求,按教学内容设置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有层次的设计教与学的过程,重视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渗透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在课堂中挖掘知识的教育因素,寓教育于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与生活态度。

二、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适机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教学语言准确、规范、亲切,极具亲和力。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各位老师都灵活选择运用各种教法,注重过程体验,引导学生探究,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互动,在活动中收获知识,掌握知识技能。

三、 教学效果好

各位老师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参与面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互动效果好,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总之,我这次近距离地学习了各位老师的讲课,我如吮春风、如沐春光。她们所上的课,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灵活,教学效果明显。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篇十:评课稿

今天听了张老师这堂课,感觉很轻松,她那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都非常值得我学习。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首先张老师在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让人眼睛一亮,她利用板书,简洁明了的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张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积累,例如:在讲“起死回生”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医术高明的词,“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这些便于积累的成语,她全用红色字体标出,让人醒目。

三、抓关键词语品读感悟 在教学第5自然段时,借助课件通过红色的词:

皮肤、皮肉等感受蔡桓公病情越来越严重。蓝色的词语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并进行朗读指导。 四、张老师通过师生对话、练读蔡桓公的话,不知不觉使学生游历于文本之中,让学生想像蔡桓公的动作、神态从而体会到了蔡桓公的性格特点,从他一次又一次的生气,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你感受到他是个怎样的人?几个孩子的发言都说出了自己个性的理解,揭示“讳疾忌医”这个词已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在最后揭示寓言主题时,朱老师依次写出“微、渐、防、杜”,合成“防微杜渐”,巧妙地揭示了寓意。最后,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揭示寓意——防微杜渐,达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学以致用,从文本回归生活

课本要回归生活,学生“学”是为了“用”。(在揭示寓意时,张老师说我们遇到小事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今天,它只是指身上的病吗?它还指什么?)把寓言折射出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张老师问:学了寓言,你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启发?让学生自由交流发表,教师对正确的看法给予赞同并及时鼓励。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四年级数学上册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 小学上册听课评课记录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评课记录"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pingke/11972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